首页> 中国专利> 低温预处理生产脱酚棉籽蛋白的棉籽料胚的生产方法

低温预处理生产脱酚棉籽蛋白的棉籽料胚的生产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低温预处理生产脱酚棉籽蛋白的棉籽料胚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剥绒后的棉籽进行清理去杂,对去杂后的棉籽进行剥壳处理,得到的棉籽仁和棉籽壳混合料,利用筛选和/或风选的方法对该混合物进行多次分离,最终得到棉籽壳含量≤18%的棉籽仁,对该棉籽仁在≤80℃温度下进行软化处理,轧制成胚片,并在≤80℃的温度下调质,制成料胚。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出的料胚成形好,强度高,不易破碎,浸出时渗透性好,渗出时间短,提油,脱酚后粕中残油及棉酚含量低,可连续生产,蛋白质可保持原有营养价效。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0-1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23J1/00 授权公告日:20140507 终止日期:20150901 申请日:2008090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8-0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23J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0717 申请日:2008090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5-07

    授权

    授权

  • 2010-04-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J1/00 申请日:200809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3-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蛋白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低温预处理生产脱酚棉籽蛋白的棉籽料胚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产棉大国,棉籽资源十分丰富,棉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传统的高温蒸炒和高压预榨制油工艺造成了棉粕中蛋白质变性,营养价效受到损失;且棉粕中有毒物质——棉酚的含量仍然偏高。目前棉籽料胚的生产一般采用普通的剥壳机剥壳生产,料胚中含壳率、含绒量、含杂质量都较大,影响后续工序的正常运转和棉籽蛋白产品的质量。现有技术00134520.6、200510017415.0、200510124534.6、200710015284.1中,公开了对棉籽料胚的技术要求,但没有给出棉籽料胚具体的生产方法以及如何控制棉籽料胚的工艺参数,且没有涉及如何进行连续化工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具有本发明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除非另外说明,本文所述的百分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以上缺点,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靠、原料利用率高、含壳率、含仁率易于控制的用于低温预处理生产脱酚棉籽蛋白的棉籽料胚的连续化工业生产方法。

针对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低温预处理生产脱酚棉籽蛋白的棉籽料胚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对剥绒后的棉籽进行清理去杂,所述的清理去杂采用风选,或风选和磁选,使杂质含量≤0.5%,所述剥绒后的棉籽含水量为7~16%,含绒量为2~6%;

b.对处理后的棉籽进行剥壳处理;得到棉籽仁和棉籽壳混合料;

c.对剥壳得到的棉籽壳、棉籽仁混合料进行第一次仁壳分离,所述仁壳分离是使用筛选和/或风选的方法;分离后得到含棉籽壳的棉籽仁和含棉籽仁的棉籽壳;并使得到的棉籽壳中的棉籽仁含量≤1%;

d.对步骤c得到的含棉籽壳的棉籽仁进行风选和/或筛选再次分离,优选风选和筛选,将棉籽仁中的棉籽壳分离,并使得到的棉籽仁中的棉籽壳含量≤18%;同时得到含棉籽仁的棉籽壳;

e.对步骤d中得到的含棉籽仁的棉籽壳,返回步骤c中进行再次分离;

f.对步骤d中得到的棉籽仁进行软化处理,软化时间为20~30分钟;软化时棉籽仁温度≤80℃;控制软化后的棉籽仁水分为8~12%,优选为9~11%,最优选为10%;所述软化优选在软化锅中进行;

g.将软化后的棉籽仁轧制成胚片,胚片的厚度≤0.5mm,优选为0.25~0.3mm;

h.对胚片进行调质,调质时间为10~30分钟,调质时胚片温度≤80℃;所述调质优选为烘干调质;调质后得到的料胚含水量≤7%,优选为3~5%。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步骤a所述剥绒后的棉籽含水量为7~16%,优选为9~13%;含绒量为2~6%,优选为2~4%;进一步优选地,步骤a处理后的棉籽的杂质含量≤0.5%。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仅包括所述a、b、c、d、e、f、g和h步骤。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低温预处理生产脱酚棉籽蛋白的棉籽料胚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对剥绒后的棉籽进行清理去杂,所述的清理去杂采用风选,或风选和磁选,使杂质含量≤0.5%,所述剥绒后的棉籽含水量为7~16%,含绒量为2~6%;

b.对处理后的棉籽进行剥壳处理,得到棉籽壳和棉籽仁的混合料;

c.对剥壳得到的棉籽壳、棉籽仁混合料进行第一次仁壳分离,所述仁壳分离是使用筛选和/或风选的方法;分离后得到含棉籽壳的棉籽仁,同时得到含棉籽仁及未剥开的棉籽的棉籽壳;

d.对步骤c得到的含棉籽壳的棉籽仁进行风选和/或筛选再次分离,优选风选和筛选,将棉籽仁中的棉籽壳分离,并使得到的棉籽仁中的棉籽壳含量≤18%;同时得到含棉籽仁的棉籽壳;

e.对步骤d中得到的含少量棉籽仁的棉籽壳,返回步骤c中进行再次分离;

f.对步骤d中得到的棉籽仁进行软化处理,软化时间为20~30分钟;软化时棉籽仁温度≤80℃;控制软化后的棉籽仁水分为8~12%,优选为9~11%,最优选为10%;所述软化优选在软化锅中进行;

g.将软化后的棉籽仁轧制成胚片,胚片厚度≤0.5mm,优选为0.25~0.3mm;

h.对胚片进行调质,调质时间为10~30分钟,调质时胚片温度≤80℃;所述调质优选为烘干调质;调质后得到的料胚含水量≤7%,优选为3~5%;

i.对步骤c分离得到的含棉籽仁及未剥开的棉籽的棉籽壳进行第二次仁壳分离,将棉籽壳分出,并使得到的棉籽壳中含仁量≤1%,优选≤0.5%;同时得到少量棉籽仁和未剥开的棉籽,将分离得到的少量棉籽仁和未剥开的棉籽返回到步骤b再次进行剥壳分离。

优选地,本发明的方法中仅包括所述a、b、c、d、e、f、g、h和i步骤。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低温预处理生产脱酚棉籽蛋白的棉籽料胚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对剥绒后的棉籽进行清理去杂,所述的清理去杂采用风选,或风选和磁选,使杂质含量≤0.5%,所述剥绒后的棉籽含水量为7~16%,含绒量为2~6%;

b.对处理后的棉籽进行剥壳处理,得到棉籽壳和棉籽仁的混合料;

c.对剥壳得到的棉籽壳、棉籽仁混合料进行第一次仁壳分离,所述仁壳分离是使用筛选和/或风选的方法;分离后得到含棉籽壳的棉籽仁,同时得到含棉籽仁的棉籽壳;

d.对步骤c得到的含棉籽壳的棉籽仁进行风选和/或筛选再次分离,优选风选和筛选,将棉籽仁中的棉籽壳分离,并使得到的棉籽仁中的棉籽壳含量≤18%;同时得到含棉籽仁的棉籽壳;

e.对步骤d中得到的含棉籽仁的棉籽壳,返回步骤c中进行再次分离;

f.对步骤d中得到的棉籽仁进行软化处理,软化时间为20~30分钟;软化时棉籽仁温度≤80℃;控制软化后的棉籽仁水分为8~12%,优选为9~11%,最优选为10%;优选地,所述软化在软化锅中进行;

g.将软化后的棉籽仁轧制成胚片,胚片厚度≤0.5mm,优选为0.25~0.3mm;

h.对胚片进行调质,调质时间为10~30分钟,调质时胚片温度≤80℃;所述调质优选为烘干调质;调质后得到的料胚含水量≤7%,优选为3~5%;

i.对步骤c分离得到的含棉籽仁的棉籽壳进行第二次仁壳分离,将棉籽壳分出,并使得到的棉籽壳中含仁量≤1%,优选为≤0.5%;同时得到少量含有棉籽壳的棉籽仁;将分离得到的少量含有棉籽壳的棉籽仁返回到步骤d中再次进行风选和/或筛选。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仅包括所述a、b、c、d、e、f、g、h和i步骤。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根据本发明任一种方法所制备的棉籽料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明显优点: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可靠,低温运行,不影响蛋白质的营养价效,棉籽仁中的棉籽壳含量、棉籽壳中的棉籽仁含量容易控制,可连续生产,生产的料胚干净、工艺性能好,坯料粉末度少,浸出时渗透性好,浸出时间短,有利于后续工序的运行。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棉籽料胚生产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所述的棉籽料胚生产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所述的棉籽料胚生产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这些实施例仅限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低温预处理生产脱酚棉籽蛋白的棉籽料胚的生产方法,其具体生产步骤为:

a.使用含水量为9~13%,含绒量为2~4%的棉籽,经风选,或同时使用风选和磁选处理除去杂质,使得棉籽杂质含量≤0.5%,风选的风量调节使得仅有棉绒和杂质吹出,2、3、4%都是可以选择的棉籽含绒量;原料棉籽的含水量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含水量9、11、13%都是可以选择的原料棉籽;

b.将除去杂质后的棉籽输入至剥壳机内进行剥壳处理,得到棉籽壳、棉籽仁的混合料,进料时需均匀,稳定,每隔一小时观察剥壳机进出料口的物料情况,物料应均匀分布;根据棉籽水分及含绒量的大小,及时调节齿辊间隙,使之有良好的剥壳效果,且不致使籽仁过碎;

c.对剥壳得到的棉籽壳、棉籽仁混合料进行第一次仁壳分离,所述分离是使用筛选和/或风选的方法,例如,筛选可以采用绞龙筛或震动筛等公知设备;分离后得到含棉籽壳的棉籽仁和含棉籽仁的棉籽壳;并使得到的棉籽壳中的棉籽仁含量≤1%;

d.对步骤c得到的含棉籽壳的棉籽仁进行风选和/或筛选再次分离,优选风选和筛选,例如,可以使用ZL200520200377.8的设备,将棉籽仁中夹带的棉籽壳和棉绒分出,并使得到的棉籽仁中的棉籽壳含量≤18%,棉籽仁中含有少量的棉籽壳对后续工序是有利的,以不超过18%为好,同时得到含棉籽仁的棉籽壳;

e.对步骤d中得到的含棉籽仁的棉籽壳,返回步骤c中然后进行步骤c-d的循环操作,直到得到的棉籽仁中的棉籽壳含量≤18%;

f.对步骤d中及完成步骤c-d循环操作而得到的棉籽仁进行软化,软化时间为20~30分钟,软化温度≤80℃,控制软化后的棉籽仁水分为8~12%,优选为9~11%,最优选为10%;适宜的水份有利于轧胚,软化后的物料软化透彻;所述软化可以采用软化锅或软化搅龙,优选在软化锅中进行;

g.将软化后的棉籽仁轧制成胚片,胚片的厚度≤0.5mm,优选地,0.25~0.3mm;胚片均匀、结实,胚片厚薄不均可调整轧辊两边的间隙;

h.对胚片进行调质,调质时间为10~30分钟,调质时胚片温度≤80℃,所述调质优选为烘干调质;调质后得到棉籽料胚含水量≤7%,优选为3~5%。

上述方法中,步骤a所述剥绒后的棉籽含水量为7~16%,优选为9~13%;含绒量为2~6%,优选为2~4%;优选地,步骤a处理后的棉籽的杂质含量≤0.5%。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法,使得料胚成形好,不易破碎,过30目筛,粉末度≤8%,保证了后续工序顺利进行,不堵塞;由于胚片的渗透性好,浸出时间由原来的120~180分钟缩短为110~130分钟;上述方法,使得棉籽壳中的棉籽仁含量≤1%与棉籽仁中的棉籽壳含量≤18%的控制成变得简单易行,易于连续化工业生产;后续工序得到的棉籽蛋白产品中残油平均含量可降低至1%~1.5%,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棉酚含量小于100ppm,残溶小于0.05%。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低温预处理生产脱酚棉籽蛋白的棉籽料胚的生产方法,其具体生产步骤为:

a.使用含水量为7~16%,含绒量为2~6%的棉籽,经风选,或,风选和磁选处理除去杂质,使得棉籽杂质含量≤0.5%,风选的风量调节使得仅有棉绒和杂质吹出,2、3、4、5、6%都是可以选择的棉籽含绒量;原料棉籽的含水量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含水量7、9、11、13、16%都是可以选择的原料棉籽;

b.将除去杂质后的棉籽输入至剥壳机内进行剥壳处理,得到棉籽壳、棉籽仁的混合料,进料时需均匀,稳定,每隔一小时观察剥壳机进出料口的物料情况,物料应均匀分布;根据棉籽水分、籽粒大小及含绒量的大小,及时调节齿辊间隙,使之有良好的剥壳效果,且不致使籽仁过碎;

c.对剥壳得到的棉籽壳、棉籽仁混合料进行第一次仁壳分离,所述分离仁壳是使用筛选和/或风选的方法,例如,筛选可以采用绞龙筛或振动筛等公知设备;分离后得到含棉籽壳的棉籽仁以及含有棉籽仁和未剥开棉籽的棉籽壳;通过选用合适的筛孔形状和尺寸,调节筛子的振动频率,得到含棉籽仁的棉籽壳,并且该棉籽壳中夹带的未剥开的棉籽含量为2%左右;

d.对步骤c得到的含棉籽壳的棉籽仁进行风选和/或筛选再次分离,优选风选和筛选,例如,可以使用ZL200520200377.8的设备,将棉籽仁中夹带的棉籽壳和棉绒分出,并使得到的棉籽仁中的棉籽壳含量≤18%,棉籽仁中含有少量的棉籽壳对后续工序是有利的,以不超过18%为好,同时得到含少量棉籽仁的棉籽壳;

e.对步骤d中得到的含少量棉籽仁的棉籽壳,返回步骤c中然后进行步骤c、i、d的循环操作,直到最终使得到的棉籽仁中的棉籽壳含量≤18%并使得到的棉籽壳中含仁量≤1%,优选为≤0.5%;

f.对步骤d得到的及完成步骤c、i、d的循环操作而得到的棉籽仁进行软化,软化时间为20~30分钟,软化温度≤80℃,控制软化后的棉籽仁水分为8~12%,优选为9~11%,最优选为10%;适宜的水份有利于轧胚,软化后的物料软化透彻;所述软化优选在软化锅中进行;

g.将软化后的棉籽仁轧制成胚片,胚片的厚度≤0.5mm,优选为0.25~0.3mm;胚片均匀、结实,胚片厚薄不均可调整轧辊两边的间隙;

h.对胚片进行调质;所述调质优选为烘干调质,调质时间为10~30分钟,调质时胚片温度≤80℃,调质后得到棉籽料胚含水量≤7%,优选为3~5%;

i.对步骤c分离得到的含棉籽仁及未剥开的棉籽的棉籽壳进行第二次仁壳分离,例如,可使用打筛等设备,使用搅棒将含有棉籽仁和整粒棉籽的棉籽壳打散后过筛,分离出棉籽壳;再利用棉籽和棉籽壳重量不同,采用重力选、吸风选等设备,将棉籽壳分出,并使得到的棉籽壳中含仁量≤1%,优选≤0.5%;同时得到棉籽仁和未剥开的棉籽,将分离得到的棉籽仁和未剥开的棉籽返回到步骤b再次进行剥壳分离,将得到的棉籽壳和棉籽仁的混合料进行c、i、d的循环操作,直到最终使得到的棉籽仁中的棉籽壳含量≤18%并使得到的棉籽壳中含仁量≤1%,优选为≤0.5%。

本实施例除了具有实施例1的优点以外,工艺安排更加合理,由于增加了步骤i,使得步骤c分离得到的棉籽壳中夹带的2%左右的未剥开的棉籽得以回收利用,从而减少了浪费。

实施例3

参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低温预处理生产脱酚棉籽蛋白的棉籽料胚的生产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a.使用含水量为7~16%,含绒量为2~6%的棉籽,经风选,或,风选和磁选处理除去杂质,使得棉籽杂质含量≤0.5%,风选的风量的调节使得仅有棉绒和杂质吹出,2、3、4、5、6%都是可以选择的棉籽含绒量;原料棉籽的含水量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含水量7、9、11、13、16%都是可以选择的原料棉籽;

b.将除去杂质后的棉籽输入至剥壳机内进行剥壳处理,得到棉籽壳、棉籽仁的混合料,进料时需均匀,稳定,每隔一小时观察剥壳机进出料口的物料情况,物料应均匀分布;根据棉籽水分、籽粒大小及含绒量的大小,及时调节齿辊间隙,使之有良好的剥壳效果,且不致使籽仁过碎;

c.对剥壳得到的棉籽壳、棉籽仁混合料进行第一次仁壳分离,所述分离是使用筛选和/或风选的方法,例如,筛选可以采用绞龙筛或震动筛等公知设备;分离后得到含棉籽壳的棉籽仁和含棉籽仁的棉籽壳;

d.对步骤c得到的含棉籽壳的棉籽仁进行风选和/或筛选再次分离,优选风选和筛选,例如,可以使用ZL200520200377.8的设备,将棉籽仁中夹带的棉籽壳和棉绒分出,并使得到的棉籽仁中的棉籽壳含量≤18%,棉籽仁中含有少量的棉籽壳对后续工序是有利的,以不超过18%为好,同时得到含棉籽仁的棉籽壳;

e.将步骤d中得到的含棉籽仁的棉籽壳返回步骤c,然后进行步骤c、i、d的循环操作,直到最终使得到的棉籽仁中的棉籽壳含量≤18%并使得到的棉籽壳中含仁量≤1%,优选为≤0.5%;

f.对步骤d及完成c、i、d的循环操作而得到的棉籽仁进行软化,软化时间为20~30分钟,软化时物料温度≤80℃,控制软化后的棉籽仁水分为8~12%,优选为9~11%,最优选为10%;适宜的水份有利于轧胚,软化后的物料软化透彻;所述软化优选在软化锅中进行;

g.将软化后的棉籽仁轧制成胚片,胚片的厚度≤0.5mm,优选0.25~0.3mm;胚片均匀、结实,胚片厚薄不均可调整轧辊两边的间隙;

h.对胚片进行调质,调质时间为10~30分钟,调质时胚片温度≤80℃,料胚含水量≤7%,优选为3~5%;所述调质优选为烘干调质;调质后得到棉籽料胚。

i.对步骤c分离得到的含棉籽仁的棉籽壳进行第二次仁壳分离,例如使用打筛等设备,使用搅棒将含有棉籽仁的棉籽壳打散后,将棉籽壳分出,并使得到的棉籽壳中含仁量≤1%,优选≤0.5%;同时得到少量含有棉籽壳的棉籽仁;将分离得到的少量含有棉籽壳的棉籽仁返回到步骤d中再次进行风选和/或筛选。

本实施例除了具有实施例1的优点以外,工艺安排更加合理,由于增加了步骤i,进一步降低了步骤c分离得到的棉籽壳中夹带的棉籽仁的数量。

本发明给出的方法,得到的料胚成形好,不易破碎,过30目筛粉末度≤8%,保证了后续工序顺利进行,不堵塞;由于胚片的渗透性好,浸出时间由原来的120~180分钟缩短为110~130分钟;上述方法,使得棉籽壳中的棉籽仁含量≤1%与棉籽仁中的棉籽壳含量≤18%的控制变得简单易行,易于连续化工业生产;后续工序得到的棉籽蛋白产品中残油平均含量可降低至1%~1.5%或更低,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棉酚含量小于100ppm,残溶小于0.05%;增加了第二次仁壳分离工序,使原来棉籽壳中夹带的少量棉籽仁得以回收利用,从而减少了浪费。

棉籽在收购期间,各生产厂家在收购加工过程中,对棉籽品质的控制标准不一,会使棉籽总体质量产生较大差异。

实施例1需保证棉籽成熟度好,籽粒应大小均匀;含绒量保持在2~4%,含水量控制在9~13%为宜;一般在自己收购、加工棉籽有条件对不同质量棉籽分开堆放的厂家,可使用方案1。

但实际上,在厂家生产过程中,棉籽多为市场购买,集中堆放,无法保证棉籽籽粒大小、水分和含绒量一致的要求,因此在剥壳时兼顾棉籽的破碎率和料胚的总体粉末度时,应优先考虑料胚的粉末度问题,这样会牺牲棉籽的破碎率,部分小尺寸的棉籽会漏剥。加工时必须将漏剥的棉籽分离出以减少损耗。实施例2提供了相关工艺方法。

若棉籽含水量较大、含绒不匀时,部分棉籽仁会被棉壳包住,仅靠一次分离,使壳中含仁量达到小于1%比较困难,必须对含仁棉籽壳再次进行清理,分离出棉籽仁。因此对于棉籽含水量大于13%,含绒不匀,但籽粒大小较均匀的棉籽,可采用实施例3的方法。本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实施例2的方法,将被棉壳包住的的棉仁返回步骤b、经剥壳机再次处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