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浙江樟抗寒良种扦插繁殖技术

浙江樟抗寒良种扦插繁殖技术

摘要

浙江樟抗寒良种扦插繁殖技术属于植物人工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常绿阔叶树浙江樟抗寒良种的扦插繁殖方法。方法主要包括:全自动喷雾扦插池的建设;扦插基质为泥炭土∶珍珠岩=1∶1(体积比)的混合物,厚度为10-12cm;修剪后的插穗长度为10-12cm,留叶3-4片,扦插前用2000ppm NAA+500ppm2,4-D混合液对插穗基部0-4cm进行3-5秒的速蘸处理;扦插深度为3-4cm;扦插后用喷水壶浇透水,使插穗与基质紧密接触;插穗养护条件为全光照和依据天气情况进行自动喷水;移栽时扦插苗根部可带少量扦插基质,提高移栽成活率。该扦插繁殖方法既可保持浙江樟抗寒良种的优良特性,而且方法简单易行、繁殖成活率高。因此,本技术为浙江樟抗寒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苗木保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370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0910184248.7

  • 发明设计人 於朝广;殷云龙;芦治国;

    申请日2009-08-24

  • 分类号A01G1/00;A01G9/1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前湖后村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22: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0-1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0 授权公告日:20110406 终止日期:20150824 申请日:200908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4-06

    授权

    授权

  • 2010-03-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2-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常绿阔叶树浙江樟抗寒良种扦插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浙江樟[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Var.chekiangense(Nakai)M.P.Tang etYao]为樟科(Lauraceae)樟属(Cinnamomum Trew)植物,常绿阔叶大乔木,成年树高达25m,胸径50cm,主要分布于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大部以及湖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零星分布。浙江樟枝叶浓密,树干端直,树冠庞大而呈宽塔形,姿态优美,没有明显的换叶期,终年叶色浓绿,是优良的庭园绿化珍贵树种。浙江樟对二氧化硫、烟尘等抗性较强,在野外和引种栽培地区均未见病虫危害,与我省常用的绿化树种香樟相比,浙江樟的观赏和经济价值远高于香樟。

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即开始进行多种源浙江樟的引种,其中来自四川、江西等地的种源,抗寒性较差,苗木地上部分全部冻死,在南京不能自然过冬。而来自浙江的种源,抗寒性较强,小苗时嫩叶略有冻害,到3-5年生苗冻害减轻。经过50年的引种驯化试验,现保存来自浙江种源的10株树高20米、胸径达30厘米并已结实的大树,从这些经过50年引种驯化成功的大树上采集的种子,经过播种育苗试验发现其抗寒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其幼苗期(1-2年生苗)在南京地区冬季极端低温-7℃条件下,无冻害发生。从这些种子苗中选出的抗寒性强、生长快的浙江樟,我们称之为浙江樟抗寒良种,其抗寒性优于香樟,适应范围在苏中,甚至部分苏北地区。浙江樟抗寒良种可替代香樟进行推广应用,这对增加苏中、苏北地区常绿植物种类具有重大生态意义,市场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就是说明如何应用人工扦插繁殖技术来扩大繁殖浙江樟抗寒良种,以满足苗木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浙江樟抗寒良种扦插繁殖方法,该方法既可保持浙江樟抗寒良种的优良特性,且方法简单易行、繁殖成活率高,为能大规模推广应用浙江樟抗寒良种苗木提供技术保障。

所述的浙江樟抗寒良种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全自动喷雾扦插池的建设:选择光照、地势、通风、供排水、交通等良好的地方建设扦插池,地面上平铺1层砖,另用3层砖围成内径宽1米、长15-20米的扦插池,上方架设由时间控制的自动喷雾系统;

2、扦插基质:在建好的扦插池内平铺泥炭土∶珍珠岩=1∶1(体积比)的混匀基质,铺设厚度为10-12cm。使用800倍的多菌灵溶液对扦插基质进行喷淋消毒处理,并用塑料薄膜覆盖3天,以毒杀病菌,再揭开薄膜3天,等药物挥发后再进行扦插。

3、插穗采集与制穗:扦插最佳时间一般为6月下旬至8月上旬。插穗的采集一般选阴天或早上露水未干时进行,从浙江樟抗寒良种树上采集2年生粗壮枝,采集的枝条要放入水桶中或用湿布包裹,并尽快运到穗条加工地。穗条制作加工最好是在室内进行,或在室外阴凉的地方。制穗时可将枝条剪成几个插穗,插穗长度10-12cm,留叶3-4片,下剪口修剪为45度斜切,有利于生根。

4、激素处理和扦插:扦插前用2000ppm NAA+500ppm2,4-D混合液对插穗基部0-4cm进行3-5秒的速蘸处理,取出后迅速扦插,扦插深度为3-4cm,密度株行距为4cm×5cm。插完后用喷水壶进行浇水,使插穗与基质紧密接触。扦插结束时喷一次800倍多菌灵溶液,以后每隔15天喷一次,插穗生根后减少喷药次数。

5、扦插后养护管理:浙江樟抗寒良种扦插生根时间为30-35天,插穗养护条件为全光照,并依据天气情况调节喷水频率和喷水时间长短。

6、生根后管理及移栽:插穗扦插在第28天后,有60%的扦插苗已经生根并开始发叶。插穗生根发叶后要进行叶面追肥,前期每15天喷0.2%的尿素,后期每15天喷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扦插苗在扦插池内过冬,第二年春进行移栽。

具体实施方式

2006年-2008年,连续3年在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苗圃进行浙江樟抗寒良种的扦插繁殖试验,扦插成活率从48%提高到85%。

实施例

1、全自动喷雾扦插池的建设:在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苗圃内,选择光照充足、地势平坦、通风良好和排水方便的地方建设扦插池,先在地面上平铺1层砖,另用3层砖围成内径宽1米、长20米的扦插池,在扦插池的长的方向的中间上方1米的高度架设由时间控制的自动喷雾系统;上方不铺遮阳网,为全光照条件。

2、扦插基质:在建好的扦插池内平铺泥炭土∶珍珠岩=1∶1(体积比)的混匀基质,铺设厚度为10-12cm,并使用800倍的多菌灵溶液对扦插基质进行喷淋消毒处理,并用塑料薄膜覆盖3天,以毒杀病菌,再揭开薄膜3天,等药物挥发后再进行扦插。扦插前用水浇透2次,使基质吸足水分。

3、插穗采集与制穗:于2008年6月28日早上露水未干时,选择浙江樟抗寒良种树2年生粗壮枝进行采集,并将枝条竖插于水桶中,水桶内有深10cm的水。采集600根枝条后带到室内进行制穗,插穗长度10-12cm,留叶3-4片,下剪口修剪成45度斜切,1根枝条可剪成2-4个插穗,最后共得1500个插穗用于扦插。

4、激素处理和扦插:扦插前用2000ppm NAA+500ppm 2,4-D混合液对插穗基部0-4cm进行3-5秒的速蘸处理,取出后迅速扦插,扦插深度为3-4cm,密度株行距为4cm×5cm。插完后用喷水壶进行浇水,使插穗与基质紧密接触。扦插结束时喷一次800倍多菌灵溶液,以后每隔15天喷一次,插穗生根后减少喷药次数。

5、扦插后养护管理:浙江樟抗寒良种扦插生根时间为30-35天,插穗养护条件为全光照,扦插后的前30天,时间控制喷水要求为:在晴天情况下每10分钟喷10秒;阴天情况下每20-25分钟喷10秒。30天后,时间控制喷水要求为:在晴天情况下每20分钟喷10秒;阴天情况下每40-50分钟喷10秒。

6、生根后管理及移栽:插穗扦插在第28天后,有60%的扦插苗已经生根并开始发叶。插穗生根发叶后要进行叶面追肥,前期每15天喷0.2%的尿素,后期每15天喷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扦插苗在扦插池内过冬。2009年3月进行生根调查和移栽,其生根率为85%,调查200株扦插苗的生根情况,每株平均发根数为4.07、平均根长10.95cm、根粗1.37cm。移栽时植株根部带少量扦插床上的泥炭土和珍珠岩,有助于生根成活,2009年7月20日调查其移栽成活率为9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