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及管腔通过确认装置的制造方法

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及管腔通过确认装置的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认通过性所需要的一定时间内可靠地维持胶囊形状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利用第2非溶解部(63)分割设于维持胶囊形状的第1非溶解部(42)内的溶解部(41)内,在溶解部(41)中形成自表面的而一部分(43)向内部行进的溶解路径(62),通过延长溶解路径(62)而利用构造延长溶解部(41)在管腔内溶解的时间,能长时间维持胶囊形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003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880003574.7

  • 发明设计人 河野宏尚;横井武司;

    申请日2008-01-21

  • 分类号A61B1/00(20060101);A61B5/07(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14: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2-09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B1/00 登记生效日:2015111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8012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1-08-31

    授权

    授权

  • 2010-02-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2-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实际使用胶囊型内窥镜等胶囊型医疗装置之前被导入到被检者的体内,用于事先确认胶囊型医疗装置是否能够在小肠等管腔内脏器官内通过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及管腔通过确认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并实用化了一种在被检者的管腔内脏器官内通过而对管腔内进行观察、检查、治疗或处理等的胶囊型内窥镜等胶囊型医疗装置。在使用这样的胶囊型医疗装置方面,在被检者的较窄的管腔内脏器官、例如小肠等中存在狭窄部等异常时,存在被吞入的胶囊型医疗装置因该狭窄部分而滞留在管腔内这样的问题。

对于这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这样的管腔通过确认用胶囊(内窥镜用预试胶囊),通过形成为与实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相同的尺寸、形状并在使用胶囊型医疗装置之前被导入到被检者的体内,来事先确认在管腔内是否存在狭窄部等胶囊型医疗装置有可能长时间滞留的部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由此,若管腔通过确认用胶囊被正常地排出体外,则不存在狭窄等异常,判断为能够适合应用胶囊型内窥镜,若管腔通过确认用胶囊未被正常地排出体外,则存在狭窄等异常,判断为不适合应用胶囊型内窥镜。

这种管腔通过确认用胶囊为了确认由狭窄等形成的不通过而要维持胶囊形状的原形一定时间以上,在经过了一定时间之后,为了避免管腔通过确认用胶囊在狭窄部分等发生体内滞留,需要将其溶解或分解而排出体外。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作为管腔通过确认用胶囊的构成原料,采用在胃内不溶解而在肠内溶解的(醋酸/琥珀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碱可溶性的肠溶性材料等,致力于材料的改进。作为肠溶性材料,也公知有天然多糖类、多元醇组成物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6)。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086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4895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0063906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14201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3-232881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1-49668号公报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2等,管腔通过确认用胶囊的完全溶解时间(能够维持胶囊形状的时间)期望设定为例如100小时以上、或者1天~7天,但这取决于肠溶性材料,难以控制材料的溶解时间。在例示的肠溶性材料等的情况下,从管腔通过确认用胶囊的尺寸来看,溶解时间的限度为1天左右,处于无法确保期望那样的完全溶解时间的现状。即使是正常人,管腔通过确认用胶囊等的体内通过时间大多也需要2~3天,无论被检者怎样,都无法确保确认通过性所需要的一定时间,无法可靠地确认通过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内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确认通过性所需要的一定时间内可靠地维持胶囊形状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及管腔通过确认装置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达到目的,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具有能导入到体内的尺寸的胶囊形状,其特征在于,该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包括:第1非溶解部,其由在体内不溶解的材料构成,除了上述胶囊形状表面的一部分之外设置为薄壁状;溶解部,其由在体内溶解的材料构成,包含露出到外部的上述胶囊形状表面的一部分,设置在上述第1非溶解部的内部;第2非溶解部,其由在体内不溶解的材料构成,将上述溶解部内分割而在该溶解部中形成自表面的上述一部分向内部行进的溶解路径。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非溶解部设置为沿胶囊形状的中心方向伸展。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在体内不溶解的材料构成的、进一步分割上述溶解路径而将其细分化的第3非溶解部。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非溶解部的端部在胶囊形状的表面与第1非溶解部的端部相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非溶解部相对于上述第1非溶解部大致平行地以层状设置。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具有被识别构件。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被识别构件是X射线不透过材料。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X射线不透过材料设置在上述非溶解部上。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非溶解部由金属膜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由X射线不透过材料构成的被识别构件。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非溶解部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被识别构件。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非溶解部由金属膜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溶解部内内置有被识别构件。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溶解路径的最内部配置有被识别构件。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多个部位分开地配置有被识别构件。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溶解部内内置有由RF-ID标签构成的被识别构件。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溶解部的至少一部分由肠溶性材料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形状是在长度轴线方向的两端具有凸形状部的圆顶型胶囊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形状是球型胶囊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由在体内不溶解的材料构成的上述非溶解部因在体内溶解的时间长于上述溶解部而相对地显示出在体内不溶解的特性。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溶解部由X射线不透过构件构成,兼作被识别构件。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具有由钡或金属构成的被识别构件。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上述胶囊形状的中央部而贯通的贯通孔。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上述胶囊形状的中央部而贯通的贯通孔,并且,上述贯通孔的两端被在胃内会溶解的溶解材料堵塞。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具有能导入到体内的尺寸的胶囊形状,其特征在于,该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包括:溶解部,其由在体内溶解的材料构成,构成上述胶囊形状的构造体;贯通孔,其通过上述胶囊形状的中央部而贯通;非溶解部,其由在体内不溶解的材料构成,形成除了上述贯通孔的两端之外覆盖上述溶解部的表面的薄膜。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非溶解部由金属薄膜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贯通孔的两端被在胃内会溶解的溶解材料堵塞。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具有能导入到体内的尺寸的胶囊形状,由于在管腔内滞留规定时间以上而使原本的胶囊形状的外形随时间的经过消失,其特征在于,该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具有预先通过上述胶囊形状的中央部而贯通的流体通路,以使得在该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在体内以原本的胶囊形状的外形紧贴于管腔内表面而堵塞该管腔的情况下,该管腔的前后连通。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形状是在长度轴线方向的两端具有凸形状部的圆顶型胶囊形状,上述流体通路沿着长度轴线方向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形成多个上述流体通路。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上述胶囊形状的表面外部与上述流体通路连通的连通孔。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胶囊形状为球型胶囊形状,上述流体通路设有多个,各流体通路的交叉角为90度以下的锐角。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由肠溶性材料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溶解部,其由在体内溶解的材料构成,构成上述胶囊形状的构造体;非溶解部,其由在体内不溶解的材料构成,形成除了上述流体通路的两端之外覆盖上述溶解部的表面的薄膜。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具有能导入到体内的尺寸的胶囊形状,由于在管腔内滞留规定时间以上而使原本的胶囊形状的外形随时间的经过消失,其特征在于,该管腔通过确认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构造体形成工序,利用在体内溶解的溶解部和通过胶囊形状的内部而贯通的流体通路,形成接近期望的最终形状的构造体;薄膜形成工序,形成除了利用上述构造体形成工序形成的上述流体通路的整个长度或一部分之外,覆盖上述构造体的表面的实质上为非渗透性的薄膜,形成上述期望的最终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具有能导入到体内的尺寸的胶囊形状,由于在管腔内滞留规定时间以上而使原本的胶囊形状的外形随时间的经过消失,其特征在于,该管腔通过确认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构造体形成工序,利用在体内溶解的溶解部形成胶囊形状的构造体;薄膜形成工序,形成覆盖上述构造体的整个表面的实质上为非渗透性的薄膜;流体通路形成工序,形成通过由上述薄膜形成工序形成有薄膜的上述胶囊形状的内部而贯通的流体通路。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具有能导入到体内的尺寸的胶囊形状,由于在管腔内滞留规定时间以上而使原本的胶囊形状的外形随时间的经过消失,其特征在于,该管腔通过确认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构造体形成工序,利用在体内溶解的溶解部和通过胶囊形状的内部而贯通的流体通路,形成接近期望的最终形状的构造体;表面形成工序,用溶解时间长于上述构造体的肠溶性材料覆盖上述构造体的整个表面。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的制造方法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形成工序,形成除了上述流体通路的整个长度或一部分之外,覆盖上述肠溶性材料的表面的实质上为非渗透性的薄膜。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具有能导入到体内的尺寸的、在长度轴线方向的两端具有凸形状部的圆顶型胶囊形状,由于在管腔内滞留规定时间以上而使原本的胶囊形状的外形随时间的经过消失,其特征在于,该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在胶囊形状表层部上设置了沿着长度轴线方向的槽部或突起部,以使得在该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在体内以原本的胶囊形状的外形紧贴于管腔内表面而堵塞该管腔的情况下,在该管腔壁面与该胶囊形状表层部之间形成流体通路。

另外,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上述发明为基础,其特征在于,设有多个上述槽部或突起部,在上述胶囊形状的内部还设有沿着长度轴线方向贯通的贯通孔。

采用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利用第2非溶解部将设置在维持胶囊形状的第1非溶解部内的溶解部内分割,在溶解部中形成自表面的一部分向内部行进的溶解路径,因此,能够通过加长溶解路径而利用构造延长溶解部在管腔内溶解的时间,因此,能够长时间维持胶囊形状,能够在确认通过性所需要的一定时间内可靠地维持胶囊形状,从而起到能够可靠地确认管腔通过性这样的效果。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形成溶解路径的第2非溶解部设置为沿胶囊形状的中心方向伸展,因此,能够形成使溶解部自胶囊形状的中心部分朝向外侧溶解的溶解路径,能够延长直到构成胶囊形状的外表面的第1非溶解部附近的溶解部溶解为止的时间,因此,起到能够长时间维持胶囊形状这样的效果。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利用第3非溶解部进一步分割溶解路径而将其细分化,因此,起到能够进一步延长溶解路径而更长时间地维持胶囊形状这样的效果。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第2非溶解部的端部连接于第1非溶解部的端部,因此,能够在胶囊形状外表面上确保第1非溶解部与第2非溶解部的连续性,因此,起到不从第1非溶解部的端部损坏胶囊形状而能够长时间维持胶囊形状这样的效果。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第2非溶解部相对于第1非溶解部大致平行地以层状设置,因此,能够沿胶囊形状的周向大面积地形成溶解路径,因此,能够延长直到溶解路径的溶解部溶解为止的时间,起到能够长时间维持胶囊形状这样的效果。

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及管腔通过确认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具有能导入到体内的尺寸的胶囊形状的、由于在管腔内滞留规定时间以上而使原本的胶囊形状的外形随时间的经过消失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中,预先设置通过上述胶囊形状的中央部而贯通的流体通路,以使得该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在体内以原本的胶囊形状的外形紧贴于管腔内表面而堵塞该管腔的情况下,该管腔的前后连通,从而使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前后的管腔之间始终连通,因此,能够防止在狭窄部等发生闭塞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构成例子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中央纵剖侧视图。

图3是表示变形例1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概略纵剖侧视图。

图4是表示变形例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表示变形例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图5的端面侧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构成例子的概略立体图。

图8是图7的中央纵剖侧视图。

图9是表示变形例4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概略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变形例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中央纵剖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分割出的非溶解部的变形状况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6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中央纵剖侧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构成例子的中央纵剖主视图。

图14是表示变形例7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纵剖主视图。

图16是表示变形例8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纵剖主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构成例子的纵剖主视图。

图18是图17的侧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构成例的纵剖主视图。

图20是表示变形例9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纵剖主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构成例的纵剖主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构成例的中央部纵剖侧视图。

图23是图22的主视图。

图24是表示变形例10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中央部纵剖侧视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构成例的概略纵剖侧视图。

图26是图25的中央纵剖侧视图。

图27是表示图25所示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在狭窄部阻塞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8是表示变形例11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概略纵剖侧视图。

图29是表示变形例1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概略纵剖侧视图。

图30是表示变形例1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概略纵剖侧视图。

图31是表示变形例14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概略纵剖侧视图。

图32是图31的中央纵剖侧视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构成例子的概略纵剖侧视图。

图34是图33的中央纵剖侧视图。

图35是表示变形例1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概略纵剖侧视图。

图3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构成例子的概略纵剖侧视图。

图37是图36的中央纵剖侧视图。

图3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构成例子的中央纵剖侧视图。

图39是表示变形例16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构成例子的的中央纵剖侧视图。

图4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构成例子的概略纵剖侧视图。

图4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构成例子的概略立体图。

图4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构成例子的中央纵剖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B、10C、20、20A、20B、20C、30、40、40A、50、60、60A、70、80、80A、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a、11b、凸形状部;12、16、18、42、63、64、83、非溶解部;13、14、41、溶解部;15、15a、15b、被识别部;17、62、82、溶解路径;42a、63a、端部;43、61、81、开口部;110、110A、110B、110C、110D、120、120A、130、140、150、160、170、180、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1a、111b、凸形状部;112、112a~112d、122、182、贯通孔;113、113a、115a、115b、123、163、溶解部;114、114a~114c、124、126、127、非溶解部;116、116a、116b、166、被识别部;125、开口部;124a、126a、端部;132、连通孔;141、槽部;151、突起部;174、片状构件;200、管腔;201、狭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以及管腔通过确认装置的制造方法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及其制造方法。在各实施方式、各变形例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中,作为用于确认通过性的管腔,例如以将胃肠作为应用对象的例子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各实施方式。另外,在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及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的构成例子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其中央纵剖侧视图。

概略来说,本实施方式1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由在长度轴线方向的两端具有半球圆顶形状的凸形状部11a、11b的圆顶型胶囊形状构成,该圆顶型胶囊形状的形状、尺寸与用于检查、观察胃肠等管腔内的胶囊型内窥镜相同或大致相等,能够被导入到被检者体内。这样的圆顶型胶囊形状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由非溶解部12、溶解部13、第2溶解部14和被识别部15构成。

非溶解部12由基本上在体内不溶解、实质上相对于体液等为非渗透性(不透过性)的材料、例如具有软性的金属或树脂等构成,非溶解部12除了一部分之外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表层,为构成形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外形形状的构造体的薄壁部。溶解部13由在体内会溶解的材料构成,其通过溶解而向非溶解部12变小的方向变形地设置在以线状形成在圆顶型胶囊形状的表层上的一部分上。即,在非溶解部12的一部分上形成无法维持刚性的线状的缺欠部分,在该缺欠部分内填充溶解部13来确保刚性,从而形成用于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的表层。在本实施方式1中,溶解部13至少横跨圆顶型胶囊形状的长度轴线方向两端的凸形状部11a、11b之间而沿圆顶型胶囊形状的长度轴线方向直线地以线状设置。另外,溶解部13不仅设置于非溶解部12的缺欠部分,还设置成有一些嵌入缺欠部分附近的内壁面侧部分,设定为使溶解部13溶解所需一定时间以上(例如,1~2天以上)。

第2溶解部14设置在形成表层的非溶解部12的内部而成为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的填装物,从而在管腔内在溶解部13溶解之后溶解。在此,第2溶解部14由溶解性比溶解部13的溶解性高的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1中,溶解部113由在胃内难以溶解而在从小肠通过大肠的过程中溶解的肠溶性材料、例如专利文献3中所示的(醋酸/琥珀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碱可溶性材料、或者天然多糖类·多元醇组成物形成,该天然多糖类·多元醇组成物通过在专利文献5、6等所示的多元醇、糖醇、单糖类、二糖类、三糖类以及寡糖中选出的至少一种体系中,均匀地混炼从卡拉胶、藻酸、藻酸盐、藻酸衍生物、琼脂、豆角胶、瓜尔豆胶、胶淀粉(amylopectin)、果胶、黄原酸胶、葡甘露聚糖、几丁质以及支链淀粉(pullulan)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天然多糖类而获得。另一方面,第2溶解部14由易于溶解的溶解材料、例如以天然高分子的壳聚糖、明胶、纤维素等作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形成。

被识别部15用于通过由识别装置从被检者的体外识别其存在来确认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等的体内滞留位置、现在通过位置等,是X射线不透过构件、例如硫酸钡、金属(金、钛、不锈钢等),或者电子ID标签、例如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标签等。在被识别部15是硫酸钡、金属这样的X射线不透过构件的情况下,通过由X射线透视装置透视被检者的体内来确认是否存在X射线不透过构件,从而能够确认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是否滞留在狭窄部等。另一方面,在被识别部15是RF-ID标签这样的电子ID标签的情况下,使用标签用读写器向电子标签发送电力而使IC芯片工作,自标签收到所需信息,从而能够识别标签的存在。被识别部15在为单体的情况下采用即使在狭窄部等也能够通过的程度的尺寸的构件,在第2溶解部14中配置在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的中央部,但配置部位并不特别限定在中央部。另外,在表层的非溶解部12为金属制的情况下,通过将该非溶解部12自身用作被识别部15,在第2溶解部14中也可以不设置被识别部15。

这样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通过这样形成:例如向在圆顶型胶囊形状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缺欠部分的非溶解部12内包含被识别部15地填充第2溶解部14,并沿着缺欠部分填充溶解部13。

这样构成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在利用作为应用对象的胶囊型内窥镜进行管腔内检查、观察之前的规定时间(例如几天之前)之前,由被检者从口腔导入到体内,从而事先确认是否能够在小肠等管腔内脏器官内通过。

在此,被导入到体内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形成为与原本的胶囊型内窥镜同样的尺寸、形状,若在管腔内不存在因狭窄部等而变得极窄的异常部分,则能够随着管腔的蠕动运动等依次通过胃、小肠、大肠等管腔而最终被排出体外。此时,由于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的表层的大半形成为非溶解部12,并且作为表层的一部分而露出到外部的线状的溶解部13由肠溶性材料形成,因此,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在通过胃之前不被胃液等体液溶解地行进。然后,在通过小肠~大肠内的过程中,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在由肠溶性材料构成的溶解部13渐渐溶解的同时行进,但在直到溶解部13溶解为止的一定时间内的期间里,能够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因而,若在小肠等中不存在狭窄部等异常,则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会维持着圆顶型胶囊形状地不滞留在小肠~大肠内地行进,在一定时间内被排出到体外,从而能够确认在管腔中不存在狭窄部等异常,即原本的胶囊型内窥镜能够无障碍地通过。

另一方面,在小肠等部位存在狭窄部等异常时,即使承受蠕动运动,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的行进也会受阻而滞留在狭窄部等。并且,随着滞留时间的经过,线状的溶解部13逐渐溶解,在经过一定时间后,溶解部13全部溶解,最后第2溶解部14露出到外部以至开始溶解。此时,由于第2溶解部14由溶解性高于溶解部13的材料构成,因此,第2溶解部14在短时间内溶解而从溶解部13消失的非溶解部12的缺欠部分流出到小肠内,非溶解部12内在短时间内空洞化。在这样地空洞化了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中残存的非溶解部12,因形成为线状的缺欠部分的溶解部13消失导致用于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的刚性降低而易于向变小的方向变形,通过承受小肠的蠕动运动,以其外径变小的方式被压扁。由此,在一定时间内无法通过小肠内而滞留在狭窄部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一定时间之后通过压扁变小而可靠地通过狭窄部等被排出,不会成为滞留在管腔内的状态。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溶解部13横跨圆顶型胶囊形状的长度轴线方向的两端之间地沿长度轴线方向形成为线状,因此,能够通过溶解部13的溶解而易于将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非溶解部12沿径向压扁而减小行进方向上的直径,从而能够提高在狭窄部等的通过性。

另外,在经过一定时间以上之后,通过由识别装置从被检者的体外识别是否存在被识别部15,也能够再次确认在经过一定时间以上之后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是否滞留在管腔内。

变形例1

图3是表示变形例1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A的概略纵剖侧视图。变形例1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A使形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表层的非溶解部12带有弹性。此时,如图3(a)所示,非溶解部12的缺欠部分的端部相互间以不重合的方式沿半径方向做成高低错位状态,填充有溶解部13。采用以图2的情况为基准而如图3(a)所示地形成的变形例1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A,当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A滞留在小肠内、线状的溶解部13溶解后内部的第2溶解部14溶解并且流出到外部而空洞化时,利用溶解部13的存在来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A如图3(b)所示地利用非溶解部12的弹性强制地变形为向直径变小的方向蜷曲,变得易于通过滞留部。

变形例2

图4是表示变形例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B的概略立体图。变形例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B在非溶解部12上沿圆顶型胶囊形状的长度轴线周围的周向上以成为螺旋状的线状设置溶解部13。采用变形例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B,当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B滞留在小肠内、螺旋状的溶解部13溶解后内部的第2溶解部14溶解并且流出到外部而空洞化时,利用溶解部13的存在来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B的非溶解部12的刚性降低而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被沿轴向压扁,变得易于通过滞留部。另外,构成螺旋状的条数适当设定即可。另外,螺旋状的端部优选尽可能形成到凸形状部11a、11b的端部。

变形例3

图5是表示变形例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C的概略立体图,图6是其端面侧视图。变形例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C在非溶解部12上、在圆顶型胶囊形状两端的凸形状部11a、11b以X字形交叉的线状设置溶解部13。采用变形例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C,当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C滞留在小肠内、螺旋状的溶解部13溶解后内部的第2溶解部14溶解并且流出到外部而空洞化时,利用溶解部13的存在来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C的非溶解部12的刚性较高的两端凸形状部11a、11b的刚性降低而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其整体空洞化为圆筒形状而易于被压扁,变得易于通过滞留部。另外,在凸形状部11a、11b交叉的线并不限定为2条,也可以进一步增加条数而更易于被压扁。另外,形成于凸形状部11a、11b上的线状的溶解部13也可以形成为延伸至长度轴线方向的靠近中心位置,更易于被压扁。

实施方式2

参照图7及图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的构成例子的概略立体图,图8是其中央纵剖侧视图。

本实施方式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基本上是以实施方式1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0为基准构成,但通过使形成为线状的2条溶解部13相对于非溶解部12沿其线方向绕回而分割非溶解部12,从而使非溶解部12由被线状的溶解部13连结起来的多个、例如4个片状构件12a构成。即,溶解部13由实施方式1与变形例3的组合构成,沿长度轴线方向以线状形成的部分与以线状形成于凸形状部11a、11b上的部分沿长度轴线方向连续而分割非溶解部12,做成能够利用溶解部13的存在来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

采用本实施方式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当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滞留在小肠内、线状的溶解部13溶解时利用溶解部13的存在来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的非溶解部12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分别被可靠地分割为片状构件12a而向变小的方向变形,变得易于通过狭窄部等。另外,溶解部13的条数并不限定为2条,也可以通过进一步增加条数来增加分割的非溶解部12的片状构件的个数而使每个都变小。

变形例4

图9是表示变形例4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A的概略立体图。变形例4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A将相对于非溶解部12的溶解部13不仅设为沿长度轴线方向绕回的线状,也将其设为沿绕着长度轴线的周向绕回的线状,从而将非溶解部12分割为进一步细分化了的多个片状构件12b。采用变形例4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A,在溶解部13溶解了的情况下,能够将非溶解部12细分化为片状构件12b而将其减小,变得更加易于通过滞留部。这种情况下的溶解部13的条数也适当地设定即可,另外,也可以是相对于长度轴线方向、周向中的任一方向倾斜的方向,也可以是与螺旋状的组合。

变形例5

图10是表示变形例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B的中央纵剖侧视图,图11是表示被分割了的非溶解部的变形状况的剖视图。如图10(a)所示,变形例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B在非溶解部12的内侧也隔着溶解部13而大致平行地以层状设置由在体内不溶解的材料构成的第2非溶解部16,从而将非溶解部做成2层构造,并且,在第2非溶解部16的一部分上也与图7所示的情况同样地沿着长度轴线方向线状地分割第2非溶解部16而形成细分化为多个片状构件16a的缺欠部分,向该缺欠部分填充溶解部13而将多个片状构件16a连结起来。由此,第2非溶解部16将溶解部(溶解部13和第2溶解部14)内分割,在这些溶解部13、14中沿周向以断续的截面圆弧状形成从表面的一部分(缺欠部分)向内部行进的溶解路径17。在此,由非溶解部12的溶解部13形成的分割位置(缺欠部分)与由第2非溶解部16的溶解部13形成的分割位置(缺欠部分)在圆顶型胶囊形状的长度轴线周围的周向上错位。在变形例5中,等间隔地错位,溶解路径17被设定为等分地尽可能地长。另外,构成非溶解部12、16的片状构件12a、16a由弹性构件形成,该弹性构件具有利用弹性而蜷曲的特性。

采用变形例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B,当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B滞留在小肠内、表层的线状的溶解部13溶解时,该溶解如图10(b)所示地沿着由第2非溶解部16形成的截面圆弧状的溶解路径17从表面侧向内部行进。于是,在非溶解部12与第2非溶解部16之间的溶解部13全部溶解时,利用溶解部13的存在来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的外形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B的非溶解部12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分别可靠地被分割为片状构件12a。之后,过渡到填充于第2非溶解部16的缺欠部分中的溶解部13的溶解,在该部分的溶解部13溶解了的情况下,第2非溶解部16被分割为片状构件16a。

由于被分割了的片状构件12a、16a由具有利用弹性而蜷曲的特性的弹性构件构成,因此,自图11(a)所示的平坦的片状的状态如图11(b)所示地强制蜷曲而进一步变小,变得易于通过狭窄部等。另外,在变形例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B的情况下,由第2非溶解部16形成溶解路径17,以使得溶解部13的溶解需要时间,因此,能够利用构造将溶解部13的溶解时间延长为例如3天以上,从而能够长时间地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

变形例6

图12是表示变形例6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C的中央纵剖侧视图。变形例6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C将非溶解部12形成为漩涡状,其一部分、例如半周部分设置为隔着片状的溶解部13大致平行且层状地重叠。在此,表层的溶解部13的露出部沿着圆顶型胶囊形状的长度轴线方向以线状设置。另外,非溶解部12中的、存在于内侧的部分构成第2非溶解部18,该第2非溶解部18将溶解部内(第2溶解部14和溶解部13之间)分割而将由溶解部13形成的溶解路径17沿着周向形成为截面圆弧状。

采用变形例6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C,当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C滞留在小肠内时,溶解部13从露出到外部的表层的线状部分开始溶解,溶解随着截面圆弧状的溶解路径17朝向内部行进。于是,在溶解路径17中的全部溶解部13溶解时,内部的第2溶解部14在短时间内溶解而空洞化,并且,利用溶解部13的存在来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C的非溶解部12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例如蜷曲而向变小的方向变形,变得易于通过狭窄部等。另外,在变形例6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20C的情况下,由第2非溶解部16形成溶解路径17,以使得溶解部13的溶解需要时间,因此,能够利用构造延长溶解部13的溶解时间,从而能够长时间地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

实施方式3

参照图1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30的构成例子的中央纵剖主视图。本实施方式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30的采用在体内不溶解的材料的非溶解部31由多个微小球体31a构成,利用由在体内溶解的材料构成的溶解部32在薄壁状态下将这些多个微小球体31a链状地连结起来,从而成型为用于形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表层。由此,溶解部32随着非溶解部31的排列,沿圆顶型胶囊形状的长度轴线方向、绕长度轴线的周向、凸形状部11a、11b的所有方向以线状存在。另外,非溶解部31、溶解部32的材料也可以与实施方式1、2等中说明的情况相同。另外,在非溶解部31的内部适当地内置有第2溶解部14、被识别部15。

采用本实施方式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30,当滞留在小肠内时,从露出到表层的溶解部32开始溶解。此时,由于溶解部32以填埋各微小球体31a之间的方式局部地设置,因此,溶解部32与体液接触的面较小,溶解花费时间,能够利用构造长时间地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另外,即使各微小球体31a周围的溶解部32的溶解的行进程度存在差异而一部分微小球体31a自表层分离、脱落,由溶解部32连结起来的剩余的微小球体31a部分的圆顶型胶囊形状也不会损坏。因此,虽然局部产生凹凸,但能够利用构造长时间地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之后,在大半的溶解部32溶解时,利用溶解部32来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的非溶解部31的微小球体31a之间的连结状态消失,成为被分解为各个微小球体31a的状态,向变小的方向变形。被分解为单个的微小球体31a即使在狭窄部等也能容易地通过。另外,在被检者排出的粪便中含有该微小球体31a时,成为表示管腔通过确认胶囊30在体腔内滞留一定时间以上的指标,也能够由X射线等进行滞留确认。

变形例7

图14是表示变形例7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30A的局部剖视图。变形例7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30A将构成非溶解部31的多个微小球体31a隔着连结用的溶解部32层叠为多层、例如2层而以层状设置。采用变形例7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30A,当滞留在小肠内而溶解部32进行溶解时,即使表层部分的溶解部32溶解,也能够利用下层部分的溶解部32来维持表层的非溶解部31的微小球体31a的连结状态。因此,能够利用构造长时间地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之后,在下层部分的溶解部32溶解时,成为表层的微小球体31a被分解为单个的状态,成为一圈较小的圆顶型胶囊形状。并且,在剩余的溶解部32溶解时,成为下层的微小球体31a也被分解为单个的状态,向变小的方向变形。另外,图14表示2层的层叠例子,但层数、各层内的微小球体31a的尺寸、微小球体31a相对于溶解部32的比例可以根据目标溶解时间而适当地实施变形。

实施方式4

参照图1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4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40的纵剖主视图。本实施方式4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40由溶解部41、非溶解部42和被识别部15构成。

溶解部41由在体内溶解的材料构成,成为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构成该溶解部41的材料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肠溶性材料。另外,非溶解部42由脆的、无机械强度、具有在单体情况下无法维持其形状的特性、在体内基本上不溶解的材料例如金等的金属薄膜等构成,形成为利用开口部43使构成胶囊形状的构造体的溶解部41的一部分露出到表面而覆盖溶解部41的表面的薄膜。开口部43例如形成在长度轴线方向两端的凸形状部11a、11b的中央部分。另外,非溶解部42以紧固于溶解部41上的状态设置。由此,非溶解部42能够维持胶囊形状。

如图15(b)所示,当这样构成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40滞留在小肠内时,溶解部41自通过开口部43露出到外部的部分朝向内部渐渐地进行溶解。其间,表层的非溶解部42与内部的溶解部41成为一体而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内部大半的溶解部41溶解而空洞化时,溶解部41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而发生损坏。此时,由于由薄膜形成的非溶解部42也无法靠自身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因此,在溶解部41损坏的大致同时散乱地损坏,即使在狭窄部等也能够通过。

在此,说明本实施方式4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40的制造方法。作为第1例子,首先,进行将在体内溶解的溶解部41形成为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的工序,接着,进行除了由溶解部41构成的构造体的一部分(开口部43)之外、形成在体内不溶解的非溶解部42的薄膜的工序,从而进行制造。此时,非溶解部42的薄膜紧固于溶解部41的表面上。

作为第2例子,首先,进行将在体内溶解的溶解部41形成为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的工序,接着,进行在由溶解部41构成的构造体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并紧固在体内不溶解的非溶解部42的薄膜的工序,再接着,进行除去非溶解部42的薄膜的一部分(开口部43)的工序,从而进行制造。

作为在由溶解部41构成的构造体的表面上形成非溶解部42的薄膜的工序,也可以是蒸镀构成非溶解部42的材料的方法、喷出之后使其硬化的方法。另外,也可以是使用液状的材料作为非溶解部42,将由溶解部41构成的构造体浸入该液状材料中之后将其取出,使其硬化的方法。另外,作为第1例子中的除了由溶解部41构成的构造体的一部分之外、形成非溶解部42的薄膜的工序,在由溶解部41构成的构造体的表面上进行掩蔽,在表面上形成薄膜之后除去掩蔽部分,从而能够通过仅在未掩蔽的部分形成非溶解部42的薄膜来实现。在此,被识别部15是X射线不透过性的金属、钡即可。另外,也可以使非溶解部42或者溶解部41具有X射线不透过性而兼作被识别部15。在这种情况下,构造简单化,制造容易,并且能够利用X射线确认溶解状态。

变形例8

图16是表示变形例8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40A的纵剖主视图。变形例8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40A在由溶解部41构成的构造体的表面上如附图标记42a、42b、42c所示地形成多层、例如三层非溶解部42的薄膜。采用变形例8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40a,即使在吞下之前或者在体腔内在管腔通过确认胶囊40A的表面产生伤痕,也能够利用多层构造的非溶解部42a、42b、42c来防止露出至内部的溶解部41。因此,溶解部41不会从开口部43之外的部分进行溶解,能够防止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时间缩短。

在制造变形例8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40A的情况下,在首先进行将在体内溶解的溶解部41形成为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的工序之后,重复进行除了由溶解部41构成的构造体的一部分(开口部43)之外、形成并紧固在体内不溶解的非溶解部42的薄膜的工序,从而进行制造。在此,通过在进行将溶解部41形成为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的工序时,预先将其形成为比目标的圆顶型胶囊形状的尺寸小一圈的尺寸,能够使最终制造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40A的尺寸与目标的圆顶型胶囊形状的尺寸一致。另外,在溶解部41的表面上形成非溶解部42时,溶解部41与非溶解部42紧固,在非溶解部42的表面上形成非溶解部42时,非溶解部42相互间紧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4、变形例8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40、40A的情况下,使溶解部41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但即使在将非溶解部42侧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地例如设置为具有柔软性的薄壁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适用。此时,非溶解部42通过在溶解部41溶解之后被压扁而变小。

实施方式5

参照图17及图1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50的构成例子的纵剖主视图,图18是其侧视图。

本实施方式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50形成位于溶解部41的轴心而沿长度轴线方向贯通的贯通孔51,该溶解部41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除了该贯通孔51内的一部分、本实施方式5中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中央的开口部52之外,在溶解部41的内侧表面上设置第2非溶解部53。在此,由在体内不溶解的材料构成的第2非溶解部53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端部53a在圆顶型胶囊形状的表面与非溶解部42的端部42a呈一体地连接。另外,第2非溶解部53与非溶解部42可以是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并且,内置在管腔通过确认胶囊50内的被识别部15在溶解部41内被分割为被识别部15a、15b而分开配置在长度轴线方向上距开口部52最远的两端最内部。此时,非溶解部42、53具有较脆、不具有机械强度的特性,在紧固于溶解部41上的状态下形成。

如图17(b)所示,当这样构成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50滞留在小肠内时,自利用贯通孔51内的中央部的开口部52露出到外部的溶解部41部分朝向内部渐渐地进行溶解。其间,表层的非溶解部42利用内部的溶解部41来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内部大半的溶解部41溶解而空洞化时,溶解部41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而发生损坏。此时,由于由薄膜形成的非溶解部42也靠自身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因此,在溶解部41损坏的大致同时散乱地损坏,即使在狭窄部等也能够通过。另外,利用溶解部41、非溶解部42、53的损坏,被识别部15a、15b也变散乱,通过狭窄部等而被排出。

采用本实施方式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50,溶解部41从作为与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无关的部分而隔着贯通孔51形成在中央内部的开口部52开始溶解,因此,能够利用构造长时间地维持胶囊形状。另外,由于非溶解部42的端部42a也连接于第2非溶解部53的端部53a而被连续地保护,因此,不会因溶解部41从非溶解部42的端部42a附近溶解而发生胶囊形状损坏,在这一点上,也能够利用构造长时间地维持胶囊形状。

另外,采用本实施方式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50,由于被识别部15被分割为被识别部15a、15b而分开配置,因此,在经过一定时间以上之后使用识别装置来确认是否存在被识别部15a、15b这一点上,也能够确认胶囊状态。即,若被识别的被识别部15a、15b的状态散乱,则能够判断为管腔通过确认胶囊50在管腔内处于损坏状态,而若被识别的被识别部15a、15b的状态保持当初的分开配置状态,则能够判断为管腔通过确认胶囊50未在管腔内损坏而处于滞留状态。特别是,由于被识别部15a、15b配置在距开口部52最远的最内部,因此,直到管腔通过确认胶囊50最终损坏为止,都能够维持被识别部15a、15b的位置关系,能够正确地判断管腔通过确认胶囊50在管腔内是否损坏。另外,被识别部可以是X射线不透过且在肠内不溶解的金属,也可以是能够在肠内溶解的钡。另外,溶解部41、非溶解部42、53也可以与实施方式4同样地具有X射线不透过性而兼作被识别部1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50的情况下,溶解部41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但即使在将非溶解部42侧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地设置为例如具有柔软性的薄壁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适用。此时,非溶解部42通过在溶解部41溶解之后被压扁而变小。

实施方式6

参照图1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6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60的构成例的纵剖主视图。

本实施方式6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60包括第2非溶解部63,该第2非溶解部63相对于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的溶解部41沿长度轴线中心方向伸展地设置,沿长度轴线方向将溶解部41内分割为圆筒状,在溶解部41中形成自作为表面一部分的外侧的开口部43经过内侧中央的开口部61而向内部行进的溶解路径62。在此,由在体内不溶解的材料构成的第2非溶解部63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端部63a在圆顶型胶囊形状的表面与非溶解部42的端部42a成为一体地连接。另外,第2非溶解部63与非溶解部42可以是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并且,内置在管腔通过确认胶囊60内的被识别部15在溶解部41内被分割为被识别部15a、15b而分开配置在溶解路径62的两端最内部。此时,非溶解部42、63具有较脆、不具有机械强度的特性,在紧固于溶解部41上的状态下形成。

本实施方式6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60通过如下制造:在形成为圆柱状的溶解部41a的表面上的除了开口部43、61部分之外的部分设置第2非溶解部63,并且在其表面上以目标圆顶型胶囊形状设置溶解部41b而构成构造体,在该构造体的表面上形成并紧固非溶解部42薄膜。

如图19(b)所示,当这样构成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60滞留在小肠内时,自利用开口部43露出到外部的溶解部41部分开始溶解,随着溶解路径62在第2非溶解部63内行进,再经过开口部61向第2非溶解部63外行进。其间,表层的非溶解部42利用内部的溶解部41来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内部大半的溶解部41溶解而空洞化时,溶解部41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而损坏。此时,由于由薄膜形成的非溶解部42也靠自身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因此,在溶解部41损坏的大致同时散乱地损坏,即使在狭窄部等也能够通过。另外,利用溶解部41、非溶解部42、63的损坏,被识别部15a、15b也变散乱,通过狭窄部等而被排出。

采用本实施方式6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60,利用第2非溶解部63将溶解部41内分割而在溶解部41中形成自表面的一部分向内部行进的溶解路径62,因此,能够通过加长溶解路径62来利用构造将溶解部41在管腔内的溶解时间延长为例如3天以上,因此,能够长时间维持胶囊形状。因此,能够在确认通过性所需要的一定时间内可靠地维持胶囊形状,从而能够确认管腔通过性。特别是,由于将形成溶解路径62的第2非溶解部63设置为沿圆顶型胶囊形状的中心方向伸展,因此,能够以与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无关的部分率先溶解的方式形成使溶解部41从圆顶型胶囊形状的中心部分朝向外侧溶解的溶解路径62,从而能够延长直到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外表面的非溶解部42附近的溶解部41溶解的时间。另外,由于非溶解部42的端部42a也连接于第2非溶解部63的端部63a而被连续地保护,因此,不会因溶解部41从非溶解部42的端部42a附近溶解而发生胶囊形状损坏,在这一点上,也能够利用构造长时间地维持胶囊形状。另外,由于能够利用溶解路径62长时间地维持胶囊形状,因此,能够用于溶解部41的原料的选择范围较宽,能够实现制造简化、低成本化。

另外,采用本实施方式6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60,由于被识别部15与实施方式5的情况同样地被分割为被识别部15a、15b而分开配置,因此,在经过一定时间以上之后使用识别装置来确认是否存在被识别部15a、15b这一点上,也能够确认胶囊状态。即,若被识别的被识别部15a、15b的状态散乱,则能够判断为管腔通过确认胶囊60在管腔内处于损坏状态,而若被识别的被识别部15a、15b的状态保持当初的分开配置状态,则能够判断为管腔通过确认胶囊60未在管腔内损坏而处于滞留状态。特别是,由于被识别部15a、15b配置在溶解路径62的最内部,因此,直到管腔通过确认胶囊60最终损坏为止,都能够维持被识别部15a、15b的位置关系,能够正确地判断管腔通过确认胶囊60在管腔内是否损坏。另外,被识别部可以是X射线不透过且在肠内不溶解的金属,也可以是能够在肠内溶解的钡。另外,溶解部41、非溶解部42、63也可以与实施方式4同样地具有X射线不透过性而兼作被识别部15。

变形例9

图20是表示变形例9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60A的纵剖主视图。变形例9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60A通过在溶解部41内的、圆筒状的第2非溶解部63的外侧设置由在体内不溶解的材料构成的圆筒状的第3非溶解部64,进一步分割溶解路径62而将其细分化。在此,第3非溶解部64设置在包含开口部61周围的中央部周围,设定为溶解路径62为开口部43→第2非溶解部63内→开口部61→第2、第3非溶解部63、64之间→第3非溶解部61与非溶解部42之间。采用变形例9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60A,由于形成为溶解路径62被细分化而变得更长,因此,能够利用构造延长溶解部41溶解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能够更长时间地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另外,由于能够利用溶解路径62长时间地维持胶囊形状,因此,能够用于溶解部41的原料的选择范围较宽,能够实现制造简化、低成本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6、变形例9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60、60A的情况下,溶解部41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但即使在将非溶解部42侧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地设置为例如具有柔软性的薄壁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适用。此时,非溶解部42通过在溶解部41溶解之后被压扁而变小。

实施方式7

参照图2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7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70的构成例的纵剖主视图。

本实施方式7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70在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的溶解部41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两端,以梳齿状设有沿横穿长度轴线的方向分割溶解部41而形成从开口部43向内部中央侧行进的溶解路径71的第2非溶解部72,并且,以梳齿状设有自与第2非溶解部72相反侧沿横穿长度轴线的方向分割溶解部41而进一步分割溶解路径71将其细分化的第3非溶解部73。即,由在体内不溶解的材料构成的第2、第3非溶解部72、73形成为交替进入的梳齿状,使从开口部43开始的溶解路径71以迷宫状折回而形成得较长。此时,非溶解部42、72、73具有较脆、不具有机械强度的特性,在紧固于溶解部41上的状态下形成。

当这样构成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70滞留在小肠内时,自利用开口部43露出到外部的溶解部41部分开始溶解,随着形成为迷宫状的溶解路径71在溶解部41内行进。其间,表层的非溶解部42利用内部的溶解部41来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内部大半的溶解部41溶解而空洞化时,溶解部41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而损坏。此时,由于由薄膜形成的非溶解部42也靠自身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因此,在溶解部41损坏的大致同时散乱地损坏,即使在狭窄部等也能够通过。

另外,采用本实施方式7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70,由于利用第2、第3非溶解部72、73将溶解部41内分割而形成细分化的溶解路径71,因此,能够通过加长溶解路径71来利用构造延长溶解部41在管腔内溶解的时间,因此,能够长时间地维持胶囊形状。因此,能够在确认通过性所需要的一定时间内可靠地维持胶囊形状,从而能够可靠地确认管腔通过性。另外,被识别部可以是X射线不透过且在肠内不溶解的金属,也可以是能够在肠内溶解的钡。另外,溶解部41、非溶解部42、72、73也可以与实施方式4同样地具有X射线不透过性而兼作被识别部15。

实施方式8

参照图22及图2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8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80的构成例的中央部纵剖侧视图,图23是其主视图。

本实施方式8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80在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的溶解部41表面的多处、例如4处,沿长度轴线方向线状地形成用于使溶解部41自非溶解部42露出到表面的开口部81。

如图22(b)所示,当这样构成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80滞留在小肠内时,溶解部41从露出到表面的开口部81部分朝向内部渐渐溶解。其间,表层的非溶解部42利用内部的溶解部41来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内部大半的溶解部41溶解时,由薄膜形成的非溶解部42也靠自身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而散乱地损坏或被压扁,即使在狭窄部等也能够通过。

变形例10

图24是表示变形例10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80A的中央部纵剖侧视图。变形例10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80A在非溶解部42的内周面侧以放射状设有第2非溶解部83,该第2非溶解部83用于沿半径方向分割内部的溶解部41而在溶解部41中形成自表面的开口部81向内部行进的溶解路径82。即,第2非溶解部83形成以朝向开口部81→轴心部→非溶解部42的内表面的方式沿半径方向折回的溶解路径82。

如图24(b)所示,当这样构成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80A滞留在小肠内时,自利用开口部81露出到外部的溶解部41部分开始溶解,随着利用第2非溶解部83形成的溶解路径82朝向作为轴心部的内部行进。其间,表层的非溶解部42利用内部的溶解部41来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后溶解到非溶解部42内表面部分的溶解部41时,由薄膜形成的非溶解部42靠自身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而散乱地损坏或被压扁,即使在狭窄部等也能够通过。

采用变形例10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80A,由于利用第2非溶解部83将溶解部41内分割而形成利用构造来延长溶解时间的溶解路径82,因此,能够利用构造延长溶解部41在管腔内溶解的时间,从而能够长时间地维持胶囊形状。因此,能够在确认通过性所需要的一定时间内可靠地维持胶囊形状,从而能够可靠地确认管腔通过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8、变形例10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80、80A的情况下,溶解部41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但即使在将非溶解部42侧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地设置为例如具有柔软性的薄壁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应用。此时,非溶解部42通过在溶解部41溶解之后被压扁而变小。

实施方式9

参照图25及图2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图2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9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的构成例的纵剖主视图,图26是其中央纵剖侧视图。

概略来说,本实施方式9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由在长度轴线方向的两端具有半球圆顶形状的凸形状部111a、111b的圆顶型胶囊形状构成,该圆顶型胶囊形状的形状、尺寸与用于检查、观察胃肠等管腔内的胶囊型内窥镜相同或者大致相等,能够导入到被检者的体内。这样的圆顶型胶囊形状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具有非溶解部114及溶解部113。

溶解部113由遇体内的体液等溶解及/或腐蚀的材料构成,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在溶解部113中形成有位于轴心而沿长度轴线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12。在构成溶解部113的材料中采用肠溶性材料。另外,非溶解部114由在体内基本上不溶解的材料、例如金等的金属薄膜等构成,实质上相对于体液等具有非渗透性(不透过性),非溶解部114的除了贯通孔112的开口部之外的部分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表层。

在本实施方式9中,溶解部113由在胃内难以溶解而在从小肠通过大肠的过程中溶解的肠溶性材料、例如专利文献3中所示的(醋酸/琥珀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碱可溶性材料、或者天然多糖类·多元醇组成物形成,该天然多糖类·多元醇组成物通过在专利文献5、6等所示的多元醇、糖醇、单糖类、二糖类、三糖类以及寡糖中选出的至少一种体系中,均匀地混炼从卡拉胶、藻酸、藻酸盐、藻酸衍生物、琼脂、豆角胶、瓜尔豆胶、胶淀粉(amylopectin)、果胶、黄原酸胶、葡甘露聚糖、几丁质以及支链淀粉(pullulan)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天然多糖类而获得。

这样地构成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在利用作为应用对象的胶囊型内窥镜进行管腔内检查、观察之前的规定时间前(例如,几天之前)由被检者从口腔导入到体内,从而事先确认是否能够在小肠等管腔内脏器官内通过。

在此,被导入到体内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形成为与原本的胶囊型内窥镜同样的尺寸、形状,若在管腔内不存在因狭窄部等而变得极窄的异常部分,则能够随着管腔的蠕动运动等依次通过胃、小肠、大肠等管腔而最终被排出体外。此时,由于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的表层的大半形成为非溶解部114,因此,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直到通过胃为止都会不被胃液等体液溶解地行进。然后,在通过小肠~大肠内的过程中,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在其由肠溶性材料构成的溶解部113渐渐溶解的同时行进,但在直到溶解部113溶解为止的一定时间内的期间里,能够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因而,若在小肠等中不存在狭窄部等异常,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就会在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的状态下不滞留在小肠~大肠内地行进,在一定时间内被排出体外,从而能够确认在管腔中不存在狭窄部等异常,即原本的胶囊型内窥镜能够无障碍地通过。

另一方面,在小肠等部位存在狭窄部等异常时,即使承受蠕动运动,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的行进也会受阻而滞留在狭窄部等。当滞留在小肠内时,溶解部113的溶解自露出到贯通孔112侧的部分朝向内部渐渐地行进。其间,表层的非溶解部114利用内部的溶解部113来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内部大半的溶解部113溶解而空洞化时,由薄膜形成的非溶解部114靠自身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而散乱地损坏或被压扁,即使在图27所示的管腔200内的狭窄部201等也能够通过。特别是,由于在体内不溶解的非溶解部114由薄膜形成,因此,作为溶解部113溶解后的残留物的非溶解部114能够可靠地损坏圆顶型胶囊形状而使其变小,从而能够提高排出性。

在此,在狭窄部201中阻塞有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成为维持其形状直到溶解部113溶解而使圆顶型胶囊形状损坏为止的状态,但在溶解部113溶解而损坏之前的期间里,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40会堵塞狭窄部201。但是,如图2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9中,由于贯通孔112始终将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前后的管腔200连通,因此,管腔内流动物不会滞留,例如,能够防止发生急性肠梗塞等于未然。而且,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

因此,采用本实施方式9能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即使在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在一定时间之后溶解或分解的情况下,根据被检者不同也会存在因在管腔内的狭窄部阻塞一定时间以内而引起急性肠梗塞、必须通过外科手术将其取出;或者大多情况下难以控制管腔通过确认胶囊溶解或分解的一定时间,根据情况不同也有可能发生即使远远超过一定时间也不溶解或分解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引起肠梗塞等而必须进行外科手术。

另外,溶解部113的溶解时间、即直到圆顶型胶囊形状消失为止的一定时间并不需要严格控制,也可以在经过较长的时间、例如1周之后完成溶解而使圆顶型胶囊形状消失。其原因在于,利用贯通孔112连通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前后的管腔,不会经常发生管腔内堵塞这样的状况。另外,溶解部113也可以仅在与体液接触的外表面采用肠溶性材料,溶解部的内部由乳糖、粉末砂糖、钡粉等单体或混合剂、比肠溶性材料更易于溶解的材料构成。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9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的制造方法。作为第1例子,首先,进行将在体内溶解的溶解部113与贯通孔112一同形成为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的工序,接着,进行除了由溶解部113构成的贯通孔112的开口部之外、形成在体内不溶解的非溶解部114的薄膜的工序,从而进行制造。

作为第2例子,首先,进行将在体内溶解的溶解部113形成为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的工序,接着,进行在由溶解部113构成的构造体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在体内不溶解的非溶解部114的薄膜的工序,之后进行形成贯通孔112的工序,从而进行制造。

作为在由溶解部113构成的构造体的表面上形成非溶解部114的薄膜的工序,也可以是蒸镀构成非溶解部114的材料的方法、喷出之后使其硬化的方法。另外,也可以是采用液状的材料作为非溶解部114,将由溶解部113构成的构造体浸入该液状材料中之后使其硬化的方法。另外,非溶解部114也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柔软的材料。

变形例11

图28是表示变形例11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A的概略纵剖侧视图。变形例11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A还设有封闭实施方式9的贯通孔112两端的开口部、在胃(酸性)内溶解的溶解部115a、115b。通过设置该溶解部115a、115b,贯通孔112在到达胃内之前被堵塞,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A移动顺畅。

变形例12

图29是表示变形例1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B的纵剖主视图。变形例1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B在实施方式9的溶解部113内的、最晚开始溶解的部位设有被识别部116。

被识别部116用于通过在一定时间之后由识别装置从被检者的体外识别其存在来确认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等的体内滞留位置、现在通过位置等,是X射线不透过构件、例如硫酸钡、金属(金、钛、不锈钢等),或者电子ID标签、例如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等。在被识别部116是硫酸钡、金属这样的X射线不透过构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由X射线透视装置透视被检者的体内来确认是否存在X射线不透过构件,从而确认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B是否滞留在狭窄部等。另一方面,在被识别部116是RF-ID标签这样的电子ID标签的情况下,使用标签用读写器向电子标签发送电力而使IC芯片工作,自标签收到所需信息,从而能够识别标签的存在。被识别部116在单体的情况下采用即使在狭窄部等也能够通过的程度的尺寸的构件。另外,在表层的非溶解部114为金属制的情况下,通过将该非溶解部114自身用作被识别部116,也可以像实施方式9那样地在溶解部113内不设置被识别部116。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金属部分的面积较大,因此,能够使用市场上销售的金属探测装置等容易地确认存在。相反,在该变形例12中,非溶解部114并不限定为金属材料,能够使用树脂等。

变形例13

图30是表示变形例1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C的概略纵剖侧视图。变形例1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C在由溶解部113构成的构造体的表面上如附图标记114a、114b、114c所示地形成多层、例如三层非溶解部114的薄膜。采用变形例1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C,即使在滞留在小肠内的状态下在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C的表面产生伤痕,也能够利用多层构造的非溶解部114a、114b、114c来防止露出至内部的溶解部113。因此,溶解部113不会从贯通孔112之外的部分进行溶解,能够防止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时间缩短。

在制造变形例1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C的情况下,首先,进行将在体内溶解的溶解部113形成为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的工序,然后重复进行除了由溶解部113构成的构造体的一部分、即贯通孔112的开口之外的部分、形成在体内不溶解的非溶解部114的薄膜的工序,从而进行制造。在此,通过在进行将溶解部113形成为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的工序时,预先将其形成为比作为目标的圆顶型胶囊形状的尺寸小一圈的尺寸,能够使最终制造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C的尺寸与作为目标的圆顶型胶囊形状的尺寸一致。

变形例14

图31是表示变形例14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D的构成例的纵剖主视图,图32是其中央纵剖侧视图。在变形例14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D中,替代1个贯通孔112而设有多个贯通孔112a~112d。各贯通孔112a~112d与贯通孔112同样地沿长度轴线的轴心贯通。由此,即使1个贯通孔发生堵塞的状况,也能够利用其他的贯通孔来连通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10D前后的管腔。

实施方式10

参照图33及图3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图3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0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20的构成例子的纵剖主视图,图34是其中央纵剖侧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10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20中,形成有位于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的溶解部123的轴心而沿长度轴线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22,除了该贯通孔122中的一部分、本实施方式10中是长度轴线方向上的中央的开口部125之外,在溶解部123的内侧表面上设置非溶解部126。在此,由在体内不溶解的材料构成的非溶解部126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端部126a在圆顶型胶囊形状的表面与非溶解部124的端部124a一体地连接。另外,非溶解部126与非溶解部124可以是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并且,内置在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20内的被识别部116a、16b在溶解部123内被分割而分开配置在长度轴线方向上距开口部125最远的两端最内部。

如图33(b)所示,当这样构成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20滞留在小肠内时,自利用贯通孔122内的中央部的开口部125露出到外部的溶解部123部分朝向内部渐渐地进行溶解。其间,表层的非溶解部124利用内部的溶解部123来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内部大半的溶解部123溶解而空洞化时,由薄膜形成的非溶解部124靠自身无法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而散乱地损坏或被压扁,即使在狭窄部等也能够通过。另外,利用非溶解部124的损坏,被识别部115a、115b也变散乱,通过狭窄部等而被排出。另一方面,由于形成有贯通孔122,即使在狭窄部等阻塞,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20前后的管腔也始终连通,因此,在一定时间内管腔内流动物也能够移动。

采用本实施方式10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20,由于利用贯通孔122始终不会妨碍管腔内流动物的移动,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在一定时间以内发生急性肠梗塞等,并且,不必严密地设定溶解部123的溶解时间的控制,也能够选择溶解时间较长的材料。

另外,采用本实施方式10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20,溶解部123从作为与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无关的部分而隔着贯通孔122形成在中央内部的开口部125开始溶解,因此,能够利用构造长时间地维持胶囊形状。另外,由于非溶解部124的端部124a也连接于非溶解部126的端部126a而被连续地保护,因此,不会由于溶解部123从非溶解部126的端部126a附近溶解而发生胶囊形状损坏,在这一点上,也能够利用构造长时间地维持胶囊形状。

并且,采用本实施方式10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20,由于被识别部115a、115b被分割而分开配置,因此,在经过一定时间以上之后使用识别装置来确认是否存在被识别部115a、115b这一点上,也能够确认胶囊状态。即,若被识别的被识别部115a、115b的状态散乱,则能够判断为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20在管腔内处于损坏状态,而若被识别的被识别部115a、115b的状态保持当初的分开配置状态,则能够判断为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20未在管腔内损坏而处于滞留状态。特别是,由于被识别部115a、115b配置在距开口部125最远的最内部,因此,直到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20最终损坏为止,都能够维持被识别部115a、115b的位置关系,能够正确地判断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20在管腔内是否损坏。

变形例15

图35是表示变形例1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20A的纵剖主视图。变形例1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20A通过在溶解部123内的、圆筒状的非溶解部126的外侧设置由在体内不溶解的材料构成的圆筒状的非溶解部127,进一步分割自开口部125开始的溶解路径而将其细分化。在此,非溶解部127设置在包含开口部125周围的中央部周围,设定为溶解路径为开口部125→非溶解部126、127之间→非溶解部126、124之间。采用变形例1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20A,由于形成为溶解路径通过细分化而变得更长,因此,能够利用构造延长溶解部123溶解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能够更长时间地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0、变形例1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20、120A的情况下,溶解部123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但即使在将非溶解部124侧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地设置为薄壁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应用。

实施方式11

参照图36及图3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图3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1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30的构成例子的纵剖主视图,图37是其中央纵剖侧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11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30中,形成有位于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的溶解部123的轴心而沿长度轴线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12,自轴心放射状地设置将该贯通孔112与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30的外部之间连通的连通孔132。各连通孔132之间的角度例如为90度。

在本实施方式11中,由于除贯通孔112之外还设有与贯通孔112连通的多个连通孔132,因此,即使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30以各种姿态阻塞在狭窄部等中,也能够可靠地防止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30前后的管腔封闭。

实施方式12

参照图3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图3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40的构成例子的中央纵剖侧视图。

本实施方式12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40在圆顶型胶囊形状的表层部设有沿长度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槽部141。在本实施方式12中,除贯通孔112之外,能够在槽部114与管腔壁面之间形成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40前后的管腔间的流体通路,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管腔封闭。

变形例16

图39是表示变形例16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50的中央纵剖侧视图。在变形例16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50中,替代槽部141而设有沿长度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突起部151。利用该突起部151,在突起部151与管腔壁面之间、即突起部151的下摆部分形成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50前后的管腔间的流体通路,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管腔封闭。

实施方式13

参照图4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图4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60的构成例子的纵剖主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13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60中,形成有位于构成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的溶解部163的轴心而沿长度轴线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12。在溶解部163中还具有被识别部166,被识别部166设置在轴心与表面的中间部,是溶解部163最后溶解的部位。在此,在溶解部163的外部表面上未设置非溶解部。即,溶解部163会露出。另外,溶解部163的溶解速度优选较小。其原因在于,在溶解速度较慢时能够长时间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另外,溶解部163通过将溶解速度不同的多个材料重叠为层状或混合,理所当然地能够调整为在期望时间内开始溶解、完全溶解。

在本实施方式13中,由于利用贯通孔112的存在而在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60前后的管腔之间始终形成有流体通路,因此,能够设置由溶解速度较慢的溶解材料形成的溶解部163,从而能够以简单的构造且安全地进行管腔通过确认。另外,在溶解部163中,理所当然地可以含有X射线不透过构件、溶解后将粪便等染色的色素、治疗患部的药剂、发出特有气味的气味成分。

实施方式14

参照图4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图4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4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70的构成例子的概略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14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70与上述实施方式9~5及变形例11~16同样地具有贯通孔112,将圆顶型胶囊形状内部的溶解部113露出到表面的溶解部113a设为沿长度轴线方向绕回的线状和沿绕着长度轴线的周向绕回的线状,将非溶解部114分割为细分化的多个片状构件174。在这种情况下,由溶解部113a接合的各片状构件174成为维持圆顶型胶囊形状的构造体。该各片状构件174即使采用钡、金属等微小的球状的材料,只要与实质的效果相同就可以。

采用本实施方式14,在溶解部113溶解了的情况下,能够将表面的非溶解部细分化为片状构件174而使其变小,更加易于通过狭窄部。在这种情况下,溶解部113a的条数也适当地设定即可,另外,长度轴线方向、周向中的任一方向也可以是倾斜的方向,也可以是螺旋状的组合。

实施方式15

参照图4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图4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80的构成例子的概略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15的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80构成球型胶囊形状。溶解部113构成球状的构造体,在该溶解部113的外表面上,由非溶解部114以薄膜状覆盖。而且,设有通过溶解部113中心的多个贯通孔182,各贯通孔182之间的角度形成为90度以下的锐角。

由此,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80即使以各种方式阻塞在狭窄部,也始终能够形成管腔通过确认胶囊180前后的管腔间的流体通路,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管腔封闭。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就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变形例中,作为管腔通过确认胶囊的胶囊形状,以在长度轴线方向的两端具有圆顶状的凸形状部11a、11b的圆顶型胶囊形状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即使是作为应用对象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宽度轴线方向上的直径程度尺寸的球型胶囊形状,也可以应用。另外,作为非溶解部,以由基本上在体内不溶解的材料形成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只要在其与溶解部的关系上是相对地在体内不溶解的材料即可,即使是在体内溶解的材料,只要与构成溶解部的材料相比溶解的时间较长(难以溶解),就可以应用。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管腔通过确认装置及管腔通过确认装置的制造方法可用于在实际使用胶囊型内窥镜等胶囊型医疗装置之前,被导入到被检者的体内而事先确认能否通过管腔内脏器官内,特别适合将管腔内脏器官的胃肠作为应用对象的情况。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