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大蓟5-10份、蒲公英5-20份、姜黄5-20份、花锚5-10份、黄芪5-15份、甘草5-15份、麦冬5-15份、党参5-15份、虎杖5-15份、蚤休5-10份、连翘5-20份、射干5-25份、露蜂房5-10份、赤芍5-10份、白花蛇舌草5-30份、叶下珠5-10份。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疗效好,治愈率高。选用常规的植物药为原料,各组分符合药政法规定,对人体无毒无害,用药安全可靠。另外,本发明的药源广泛,易采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服用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070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许京平;

    申请/专利号CN200910101213.2

  • 发明设计人 许京平;

    申请日2009-07-23

  • 分类号A61K36/9066;A61P31/20;A61P1/16;A61K35/64;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31800 湖北省京山县新市镇城中路97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05: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9-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66 授权公告日:20110427 终止日期:20130723 申请日:200907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4-27

    授权

    授权

  • 2010-02-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2-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尤其是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汤剂,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肝已成为世界流行的免疫性疾病,由于西药治疗效果欠佳,故中医药治疗乙肝已成为世界肝病研究的难点与热点。治疗慢性乙肝的新中成药有北京朝阳区的朝阳丸。其他有澳泰乐冲剂、扶正愈肝胶囊、肝炎灵、可博利、肝毒净片、黄芪口服液等。1995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发表了金妙文的肝毒净片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中医药专利大全》记载的有CN1032295利肝隆的制造方法,CN1075422澳泰乐冲剂,CN1083712A一种防治乙型肝炎的药物,CN1077379乙肝冲剂,CN1076626肝病冲剂等专利文献。中医药治疗乙肝取得进展。治疗乙肝药物虽多,但治疗不太理想,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迄今国内外尚无公认的根治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具有清除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体液免疫的功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这种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大蓟5-10份    蒲公英5-20份    姜黄5-20份          花锚5-10份

黄芪5-15份    甘草5-15份      麦冬5-15份          党参5-15份

虎杖5-15份    蚤休5-10份      连翘5-20份          射干5-25份

露蜂房5-10份    赤芍5-10份    白花蛇舌草5-30份    叶下珠5-10份。

本发明各原料药优选的重量份是:

大蓟10份    蒲公英20份    姜黄20份    花锚10份

黄芪15份    甘草15份      麦冬15份    党参15份

虎杖15份    蚤休10份    连翘20份          射干25份

露蜂房10份  赤芍10份    白花蛇舌草30份    叶下珠10份。

以下是各原料药在本方明药物中的作用:

1、能抑制肝炎病毒的单味中草药:白花蛇舌草、虎杖、黄芪、连翘、蒲公英、蚤休、射干。

2、能参与调节免疫功能的单味中草药:白花蛇舌草、赤芍、党参、蒲公英、黄芪、虎杖、叶下珠、姜黄、花锚、射干。

3、能降低血清转氨酶的中草药:白花蛇舌草、党参、甘草、虎杖、连翘、蒲公英、大蓟、露蜂房。

4、能利胆退黄的中草药:赤芍、虎杖、蒲公英。

5、能抗肝纤维化、防止肝硬化的单味中草药:赤芍、甘草、虎仗、露蜂房、射干。

6、能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的中草药:党参、黄芪、麦冬、花锚、射干。

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药加在二遍淘米水中,用温火煎0.5-1小时。因古人用新粳米粥汤养肝健脾,故称“新米油”。发明人多次实验,发现二遍淘米水,使用治疗肝病非常有效,达到和超过治疗药性效果。当然,本发明的药物不仅适用于汤剂,也适用于其它任何一种中药剂型。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疗效好,治愈率高。选用常规的植物药为原料,各组分符合药政法规定,对人体无毒无害,用药安全可靠。另外,本发明的药源广泛,易采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

张某某,女,22岁,无症状,查体时发现大三阳3年,肝功能正常,无家族史,经各种不间断中药治疗3年无效。

治疗:各原料药的配方如下:大蓟10克、蒲公英20克、姜黄20克、花锚10克、黄芪15克、甘草15克、麦冬15克、党参15克、虎杖15克、蚤休10克、连翘20克、射干25克、露蜂房10克、赤芍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叶下珠10克。将上述原料药加在500克二遍淘米水中,用温火煎0.5小时,制成汤剂。一服药煎服六日,根据古人打仗的方法:“攻、围、扫”三步曲,用药剂三天攻,三天围,二至四扫残骸。药剂慢慢平和,不损害肝脏,使肝脏适应三步曲。

治疗效果:药物治疗2个月后HBV-DNA阴转,4个月时e抗原阴转,7个月时e系统转换,10个月时试验型停药成功。停药后1-3个月,HBV-DNA仍保持阴性,停7个月常规复查时发现转氨酶升高(ALT=420单位/升),但此时并无消化道症状,每天甘利欣150毫克静脉滴注10天后,ALT降为70单位/升,再经10天口服复方益肝灵保肝治疗后,ALT正常。

点评:该病例为发明人在治疗中所经历的第一位表面抗原阴转者,但该病例治疗过程中多处不符合常规,也不能排除该例的成功具有潜在的偶然性。

试验例2:

王某某,男,48岁,发现大三阳5年,肝功能正常,有家族史,从未治疗HBV-DNA108拷贝/毫升。

治疗:各原料药的配方如下:大蓟5克、蒲公英5克、姜黄5克、花锚5克、黄芪5克、甘草5克、麦冬5克、党参5克、虎杖5克、蚤休5克、连翘5克、射干5克、露蜂房5克、赤芍5克、白花蛇舌草5克、叶下珠5克。将上述原料药加在500克二遍淘米水中,用温火煎0.5小时,制成汤剂。一服药煎服六日。

治疗效果:使用药物治疗,3个月HBV-DNA阴转,6个月e抗原阴转,9个月系统转换,12个月试验型停药,停药后1、3、6个月HBV-DNA仍保持阴性,至今4年仍保持不变。

点评:该病例全程套用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原则,治疗期间肝功能无异常波动,属于扩大治疗应用范围的受益者。

试验例3:

周某某,男,37岁,发现1-3-5阳2年,肝功能正常,无家族史,从未治疗。

治疗:各原料药的配方如下:大蓟7克、蒲公英10克、姜黄10克、花锚7克、黄芪10克、甘草10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虎杖10克、蚤休7克、连翘10克、射干15克、露蜂房7克、赤芍7克、白花蛇舌草20克、叶下珠7克。将上述原料药加在500克二遍淘米水中,用温火煎0.5小时,制成汤剂。一服药煎服六日。

治疗效果:使用药物治疗,1个月HBV-DNA阴转,3个月HBeAg阴转,到11个月试验性停药时仍未出现e系统转换,停药后1,3个月HBV-DNA仍保持阴性,至今2年仍保持不变。

点评:该例同样套用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原则,也属于扩大治疗应用范围的受益者,停药时并未出现e系统转换,虽停药后未出现HBV-DNA阴转。

为进一步表明本发明药物对慢性乙肝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经100例系例临床观察试验。各病例的肝病史超过半年,并伴有现状HBV感染的一种以上阳性标志。100例中,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4岁,最长病程128个月,最短6个月。试验数据如下:

表1  试验结果总有效率比较

  例  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10036(36)51(51)13(13)87

表2  治疗前后症状对比

 疗前 疗后  %      消失    乏力    腹胀    肝脾区痛    纳呆 96   91    94.8 56   49    87.5 27   23    85.2 89   81    91.0

表3  治疗前后“两对半”指标对比

试验统计表明,3项指标阴转率:本发明药物分别为,HbsAg51%,HbeAg85.9%,HBcAb54.1%,明显高于国内同项血清标志物阴转率均值水平。服用本发明药物,显效率36%,有效率51%,总有效率87%。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