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阳离子黏附型霉酚酸酯纳米滴眼液

阳离子黏附型霉酚酸酯纳米滴眼液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离子黏附型霉酚酸酯纳米滴眼液。包括质量百分比浓度1%的霉酚酸酯,适量的渗透压调节剂和pH调节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聚糖、普朗尼克F-68、磷脂,其中磷脂在滴眼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0.2%-2%、普朗尼克F-68在滴眼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0.5%-4%、壳聚糖在滴眼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0.5-4%,壳聚糖分子量为5000~300000,脱乙酰度>85%,且霉酚酸酯的粒径在10-700nm范围内。本发明的特点是纳米粒径的霉酚酸酯增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又使霉酚酸酯药粒子带正电荷,以助于提高药物的角膜吸收,增强药效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大大增强角膜黏附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59001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16344.0

  • 发明设计人 吴祥根;史伟云;辛萌;

    申请日2009-06-11

  • 分类号A61K9/10;A61K31/5377;A61K47/36;A61P27/02;A61P37/06;

  • 代理机构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中南

  • 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燕儿岛路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05: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9/10 授权公告日:20110316 终止日期:20170611 申请日:200906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3-16

    授权

    授权

  • 2010-0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2-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霉酚酸酯滴眼液,特别涉及到一种阳离子黏附型霉酚酸酯纳米滴眼 液。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致盲眼病中,角膜病仅次于白内障居第二位。目前,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成 为导致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在无血管的植床,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5~10%,而在高 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可高达65%以上。如何有效防治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 免疫排斥反应、提高植片的成活率已成为眼科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

霉酚酸酯(MMF)是一种有效的抗免疫排斥药物,但目前只有口服制剂。口服全身 给药后不良反应严重,文献报道接受霉酚酸酯的患者中有18%因药物毒副作用而被迫中 断用药;此外,受血-眼屏障等影响,药物口服后很难进入眼部组织而达到有效药物浓度, 这些均限制了已有霉酚酸酯在眼科中的进一步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阳离子黏附型霉酚酸酯纳米滴眼液,以增强药物粒子角膜 滞留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角膜对药物的吸收、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从 性,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将霉酚酸酯制备成眼局部给药新剂型如滴眼液,则可以避免现 有的霉酚酸酯口服制剂在应用中存在的严重不良反应。但普通滴眼液因为受角膜吸收障 碍的限制,生物利用度很低。霉酚酸酯是难溶性药物,适合开发滴眼用混悬剂。对于在 泪液中难溶的药物,如果降低混悬剂中药物粒子的粒径,由普通混悬剂(粒径在1-10μm) 制备成纳米混悬剂(粒径在10-1000nm),可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改变药物的角膜 吸收特征,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另外,考虑到任何一种聚合物溶液或混悬液滴入眼部, 首先与角膜和结膜表面的粘蛋白结合,粘蛋白主要为酸性糖蛋白,侧链末端是硫酸或唾 液酸基团,呈负电荷性。普通的混悬剂和纳米混悬剂呈负电荷(约-30~-50mV),和角膜 上的正电荷存在电荷相斥,妨碍药物吸收,因此,如果将普通的纳米混悬剂的药物粒子 进行修饰使其带正电荷,就有利于正负电荷相吸,有助于提高角膜对药物的吸收,并延 长药物作用时间,而达到大大增强药效。

本发明是对已有普通霉酚酸酯的剂型进行创新,即将药物纳米技术和粒子修饰技术 相结合,具体说是将霉酚酸酯制备成具有黏附作用、带正电荷的纳米级药物粒子的滴眼 液,并使霉酚酸酯的粒径在100-700nm的纳米级范围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质量百分比浓度1%的霉酚酸酯,适量的渗透压调节剂和pH 调节剂,其特征是还包括壳聚糖、普朗尼克F-68、磷脂,其中磷脂在滴眼液中的质量百 分比浓度0.2%-2%、普朗尼克F-68在滴眼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0.5%-4%、壳聚糖 在滴眼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0.5-4%,且壳聚糖分子量为5000~300000,脱乙酰度 >85%,其中霉酚酸酯的粒径在100-700nm范围内。

本发明中的磷脂是药用辅料级别的大豆卵磷脂或蛋黄卵磷脂。

本发明中的霉酚酸酯的粒径和制备过程中的匀质机的压强和循环次数有关,压强增 大,粒径减小,循环次数增加,粒径也减小,但是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如1500bar、循 环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如15次后,压强或循环次数再增加,粒径没有明显的减小,而是 趋于稳定,因此,本发明中选用匀质机压强1500bar循环15次进一步细化粉碎的固定工 艺。霉酚酸酯的粒径还与普朗尼克F-68、磷脂和壳聚糖浓度有关。普朗尼克F-68、磷脂 和壳聚糖三者的浓度共同作用影响着霉酚酸酯的粒径。

本发明中的霉酚酸酯的正电荷的电荷大小与壳聚糖在滴眼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有关,壳聚糖浓度越大,霉酚酸酯的正电荷的电荷越大。

本发明制备的方法加下:

首先,将霉酚酸酯和磷脂溶解与乙醚中,旋转蒸发充分去除乙醚,得到药物和磷脂 的均匀分散薄膜,然后加入壳聚糖溶液和普朗尼克F-68溶液,充分洗膜(壳聚糖和磷脂 包裹的粒子结合使得其粒子表面带上+20mV-+50mV电位的正电荷,同时具有壳聚糖的黏 附性),洗膜结束后,将膜超声分散均匀后得到乳液,将乳液过高压匀质机,先用压强 500bar循环5次进行初次粉碎,再用压强1500bar循环15次进一步细化粉碎,粒径在 100-700nm,然后将匀质的乳液调节渗透压至等渗,调节pH值至5.5-8.0即得。用激光粒 度电位分析测定仪测得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在100-700nm。因此,本发明基本上是一个薄膜 分散-高压匀质方法。

本发明的特点是将霉酚酸酯制备成纳米混悬剂(粒径在100-700nm),增大药物的溶 解度,改变药物的角膜吸收特征,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将混悬剂的霉酚酸酯药 物粒子通过磷脂和壳聚糖进行修饰,使其带正电荷,有利于正负电荷相吸,有助于提高 药物的角膜吸收,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而大大增强药效,其中的壳聚糖具有生物黏附作 用,使霉酚酸酯药物粒子角膜黏附性增强,延长药物作用的时间。相比于霉酚酸酯口服 制剂,本发明具有眼部药物生物利用度高,不存在不良反应,特别是避免了全身用药的 不良反应,为霉酚酸酯在眼科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保证。这种新剂型能够增强药物粒子角 膜滞留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角膜对药物的吸收、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 从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霉酚酸酯,适量的渗透压调节剂和pH调节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聚糖、 普朗尼克F-68、磷脂,其中磷脂在滴眼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0.2%-2%、普朗尼克F-68 在滴眼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0.5%-4%、壳聚糖在滴眼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0.5-4 %,且壳聚糖分子量为5000~300000,脱乙酰度>85%,其中霉酚酸酯的粒径在100-700nm 范围内。

本发明中的磷脂为药用辅料级别的大豆卵磷脂或蛋黄卵磷脂,主要起纳米混悬剂的 助悬剂和电荷修饰剂的作用,还可起到类似脂质体的作用,增加霉酚酸酯的溶解度。

本发明中的浓度0.5%-4%普朗尼克F-68是作为助悬剂和稳定剂,延长滴眼液在角膜 的滞留时间。浓度低于0.5%,则制备的滴眼液不稳定,容易絮凝,浓度高于4%,则制备 的滴眼液过于粘稠,模糊视力。

本发明的渗透压调节剂为已有的葡萄糖、右旋糖苷、山梨醇、甘露醇及氯化钠中的 一种构成,调节至等渗。

本发明的pH调节剂为已有的盐酸、枸椽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磷酸 氢二钠、磷酸二氢钠中的一种,调节pH至5.5-8.0。

实施例1

将0.3g霉酚酸酯和60mg磷脂溶解于50ml乙醚中,旋转蒸发充分去除乙醚,得到药 物和磷脂的均匀分散薄膜,然后加入2%壳聚糖(分子量5000、脱乙酰度85%)溶液7.5ml 和2%的F-68溶液7.5ml,充分洗膜,超声分散均匀后得到乳液,将乳液过高压匀质机, 先用压强500bar循环5次进行初次粉碎,然后用压强1500bar循环15次进行进一步细 化粉碎,然后将匀质的乳液用注射用水定容至30ml,用氯化钠调节渗透压至等渗,稀盐 酸pH值至6.5,得阳离子黏附型霉酚酸酯纳米混悬剂滴眼液。

激光粒度电位分析测定仪测得纳米混悬剂的粒径范围为100~700nm,平均粒径为 480nm,霉酚酸酯纳米粒子表面电位为+37.5mV。将得到的纳米混悬剂在4℃闭光保存6 个月,粒径电位没有实质性变化。

实施例2

将0.3g霉酚酸酯和0.6g磷脂溶解于50ml乙醚中,旋转蒸发充分去除乙醚,得到药 物和磷脂的均匀分散薄膜,然后加分子量130000、脱乙酰度91%的壳聚糖1.2g和F-68 1.2g溶解于25ml注射用水中充分溶解,用壳聚糖和F-68的溶解液充分洗膜,超声分散 均匀后得到乳液,将乳液过高压匀质机,先用500bar压强循环5次进行初次粉碎,然后 用1500bar压强循环15次进行进一步细化粉碎,然后将匀质的乳液用注射用水定容至 30ml,用氯化钠调节渗透压至等渗,稀盐酸pH值至6.5,得阳离子黏附型霉酚酸酯纳米 混悬剂滴眼液。激光粒度电位分析测定仪测得纳米混悬剂的粒径范围为100~700nm,平 均粒径为410nm,粒子表面电位为+43mV。将得到的纳米混悬剂在4℃闭光保存6个月, 粒径电位没有实质性变化。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中的壳聚糖换用分子量为300000、脱乙酰度为85%的壳聚糖,也可得到 本发明。光粒度电位分析测定仪测得纳米混悬剂的粒径范围为100~700nm,平均粒径为 427nm,粒子表面电位为+49mV。将得到的纳米混悬剂在4℃闭光保存6个月,粒径电位 没有实质性变化。

实施例4

将0.3g霉酚酸酯和0.3g磷脂溶解于50ml乙醚中,旋转蒸发充分去除乙醚,得到药 物和磷脂的均匀分散薄膜,然后加分子量175000、脱乙酰度95%的壳聚糖0.6g和F-68 0.6g溶解于25ml注射用水中充分溶解,用壳聚糖和F-68的溶解液充分洗膜,超声分散 均匀后得到乳液,将乳液过高压匀质机,先用500bar压力循环5次进行初次粉碎,然后 用1500bar压力循环15次进行进一步细化粉碎,然后将匀质的乳液用注射用水定容至 30ml,用氯化钠调节渗透压至等渗,稀盐酸pH值至6.5,得阳离子黏附型霉酚酸酯纳米 混悬剂滴眼液。激光粒度电位分析测定仪测得纳米混悬剂的粒径范围为100~700nm,平 均粒径为466nm,粒子表面电位为+45mV。将得到的纳米混悬剂在4℃闭光保存6个月, 粒径电位没有实质性变化。

使用本发明进行对照实验之一例如下:

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56只,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1%霉酚酸酯混悬液,每只兔子 50μl滴眼,于5min、15min、30min、45min、1h、2h、4h、6h抽取房水,HPLC分析药 物浓度。另一组为1%阳离子黏附型霉酚酸酯纳米滴眼液液组。每只兔子50μl 5%阳 离子黏附型霉酚酸酯纳米滴眼液滴眼,于5min、15min、30min、45min、1h、2h、4h、 6h、8h、10h、12h、24h抽取房水,HPLC分析药物浓度。房水中药物浓度见下表。药物 浓度房水药物浓度测定结果为1%阳离子黏附型霉酚酸酯纳米滴眼液组房水药物浓度显 著高于1%霉酚酸酯混悬液组,且作用时间显著延长。

表1房水中霉酚酸酯浓度(n=8)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