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WCDMA中接收方向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用于WCDMA中接收方向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WCDMA中接收方向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将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帧的每个无线帧中的数据进行传输信道分解后得到的数据进行第一次解交织;将第一次解交织后的数据进行固定位置映射的不连续发送比特删除;将不连续发送比特删除后的数据进行去重复速率匹配;在存储空间中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本发明节省了传输信道解复用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56771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90499.4

  • 发明设计人 吴哲;

    申请日2008-04-21

  • 分类号H04B7/216(20060101);H04B1/69(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尚志峰;吴孟秋

  •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57:1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3-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L 1/00 专利号:ZL2008100904994 申请日:20080421 授权公告日:201302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7-12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00 合同备案号:2019440020036 让与人: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受让人:西安克瑞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用于WCDMA中接收方向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申请公布日:20091028 授权公告日:20130227 许可种类:普通许可 备案日期:20190619 申请日:20080421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5-12-2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L1/00 登记生效日:2015120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8042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02-27

    授权

    授权

  • 2009-1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0-28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中接收方向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移动通信的技术中,从基站发出的信号,在手机基带中经过RAKE(瑞克)合并后,首先将每个物理信道的I和Q数据进行第二次解交织和所有物理信道数据连接;其次对物理信道数据进行可变位置的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不连续发送)比特删除;然后对所有来自物理信道的数据进行传输信道分解,将每个无线帧的数据分解到八个传输信道中;之后将每个传输信道的每个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中所有无线帧的数据进行连接;然后进行第一次解交织处理,同时进行固定位置映射的DTX比特删除;最后对连接后的数据进行去速率匹配处理。

根据协议规定在传输信道数据的解复用过程中主要包括第二次解交织和物理信道连接、可变位置DTX删除、传输信道数据分解、传输信道TTI帧合并、第一次解交织、固定位置DTX比特删除、传输信道数据去速率匹配处理等步骤,如图1所示:

进行第二次解交织,并将所有物理信道的数据进行连接;

进行可变位置映射的DTX比特删除;

进行传输信道数据分解;

进行每个传输信道中一个TTI帧数据的连接;

第一次解交织;

进行固定位置映射的DTX比特删除;

进行去速率匹配。

下面对协议中给出的去打孔速率匹配模式的解复用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图2示出了去打孔速率匹配的传输信道数据的解复用处理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第二次解交织,并将所有物理信道的数据进行连接;

进行可变位置映射的DTX比特删除;

进行传输信道数据分解;

对打孔速率匹配模式进行传输信道无线帧连接;

第一次解交织;

进行固定位置映射的DTX比特删除;

进行去打孔速率匹配。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速率匹配为重复情况的传输信道数据的解复用过程中,为了实现协议的功能,根据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移动通讯伙伴计划)协议必须提供一个至少6.6倍编码数据量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用来存放所有传输信道的连接数据。以384K业务为例,编码的最大数据量为6400,按照协议中6.6倍的要求,需要42240字节长度的RAM。因此,在速率匹配为重复情况下,RAM的使用量较大,导致传输信道解复用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WCDMA中接收方向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方法和装置,以解决RAM的使用量较大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WCDMA中接收方向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将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帧的每个无线帧中的数据进行传输信道分解后得到的数据进行第一次解交织;将第一次解交织后的数据进行固定位置映射的不连续发送比特删除;将不连续发送比特删除后的数据进行去重复速率匹配;在存储空间中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

优选的,在执行在存储空间中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计算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所需要的空间;分配存储空间为空间,用于在存储空间中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

优选的,计算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所需要的空间具体包括:对所有传输信道进行参数配置;根据每个传输信道的参数对传输信道进行排序;确定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和起始位置;根据传输信道的排序和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和起始位置确定空间。

优选的,对所有传输信道进行参数配置具体包括:对所有传输信道进行传输时间间隔帧长度、物理信道时隙格式、有效物理信道的个数、时隙格式压缩图样、传输格式的配置。

优选的,根据每个传输信道的参数对传输信道进行排序具体包括:根据每个传输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值的大小,对传输信道进行排序,传输时间间隔大的传输信道在排序在前,传输时间间隔小的传输信道排序在后;如果两个传输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相同,则传输信道号较小的传输信道排序在前。

优选的,确定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和起始位置具体包括:设置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为tf_block*(tf_block_bit+CRC冗余比特)+12×code_block,其中tf_block为传输块的个数,tf_block_bit为每个传输块内比特数,code_block为编码块个数,所述传输块的个数、所述每个传输块内比特数和所述编码块个数为配置所述传输格式时配置的参数;通过排序后的第一个传输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传输格式以及速率匹配模式确定第一个传输信道的起始位置。

优选的,根据传输信道的排序和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和起始位置确定空间具体包括:设置空间的起始位置为传输信道的起始位置,设置空间的大小为所有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的总和。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用于WCDMA中接收方向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装置,包括:解交织模块,用于对将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帧的每个无线帧中的数据进行传输信道分解后得到的数据进行第一次解交织;删除模块,用于将第一次解交织后的数据进行固定位置映射的不连续发送比特删除;匹配模块,用于将不连续发送比特删除后的数据进行去重复速率匹配;连接模块,用于在存储空间中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所需要的空间;分配模块,用于分配存储空间为空间,以在存储空间中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

优选的,计算模块具体包括:配置单元,用于对所有传输信道进行参数配置;排序单元,用于根据每个传输信道的参数对传输信道进行排序;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参数确定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和起始位置;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传输信道的排序和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和起始位置确定空间。

以上实施例因为采用将去重复速率匹配放在传输信道无线帧数据合并前进行,所以克服了在速率匹配为重复情况下,RAM的使用量较大的问题,进而达到了节省传输信道解复用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传输信道数据的解复用处理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去打孔速率匹配的传输信道数据的解复用处理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WCDMA中接收方向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WCDMA中接收方向去重复速率匹配的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WCDMA中接收方向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WCDMA中接收方向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装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WCDMA中接收方向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对将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帧的每个无线帧中的数据进行传输信道分解后得到的数据进行第一次解交织;

步骤S20,将第一次解交织后的数据进行固定位置映射的不连续发送比特删除;

步骤S30,将不连续发送比特删除后的数据进行去重复速率匹配;

步骤S40,在存储空间中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

该实施例因为采用将去重复速率匹配放在传输信道无线帧数据合并前进行,所以克服了在速率匹配为重复情况下,RAM的使用量较大的问题,进而达到了节省传输信道解复用成本的效果。

优选的,在执行在存储空间中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计算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所需要的空间;分配存储空间为空间,用于在存储空间中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这里给出了根据图1的实施例具体分配RAM空间的方案。下面的优选实施例给出了一些更优选的空间分配方案。

优选的,计算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所需要的空间具体包括:对所有传输信道进行参数配置;根据每个传输信道的参数对传输信道进行排序;确定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和起始位置;根据传输信道的排序和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和起始位置确定空间。

优选的,对所有传输信道进行参数配置具体包括:对所有传输信道进行传输时间间隔帧长度、物理信道时隙格式、有效物理信道的个数、时隙格式压缩图样、传输格式的配置。

优选的,根据每个传输信道的参数对传输信道进行排序具体包括:根据每个传输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值的大小,对传输信道进行排序,传输时间间隔大的传输信道在排序在前,传输时间间隔小的传输信道排序在后;如果两个传输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相同,则传输信道号较小的传输信道排序在前。

优选的,确定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和起始位置具体包括:设置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为tf_block*(tf_block_bit+CRC冗余比特)+12×code_block,其中tf_block为传输块的个数,tf_block_bit为每个传输块内比特数,code_block为编码块个数,所述传输块的个数、所述每个传输块内比特数和所述编码块个数为配置所述传输格式时配置的参数;通过排序后的第一个传输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传输格式以及速率匹配模式确定第一个传输信道的起始位置。

优选的,根据传输信道的排序和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和起始位置确定空间具体包括:设置空间的起始位置为传输信道的起始位置,设置空间的大小为所有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的总和。这里可以看出,由于数据合并是在最后一步实施,所以可以直接设置RAM空间为所有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的总和,而无需现有技术中那样预留大量的临时空间,这显著地降低了成本。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WCDMA中接收方向去重复速率匹配的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该技术方案包括:

进行第二次解交织,并将所有物理信道的数据进行连接;

进行可变位置映射的DTX比特删除;

进行传输信道数据分解;

第一次解交织;

进行固定位置映射的DTX比特删除;

进行去重复速率匹配;

对去重复速率匹配进行传输信道的无线帧连接。

该实施例在现有协议流程的基础上将去重复速率匹配放在传输信道无线帧数据连接前进行,减少了传输信道解复用中RAM字节长度,以384K业务为例,可以将TTI RAM减少百分之五十左右,大大节省了成本。在实现中所有的传输信道使用同一个RAM,和传输信道的速率匹配模式无关。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WCDMA中接收方向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参数配置:对所有传输信道进行TTI帧长度、物理信道时隙格式、有效物理信道的个数、时隙格式压缩图样、传输格式配置。其中TTI帧的长度为10ms、20ms、40ms、80ms四种配置,如果10ms配置为0、20ms配置为1、40ms配置为2、80ms配置为3;物理信道时隙、物理信道个数和时隙格式压缩图样按照3GPP的规定进行配置;传输格式通过来TFCI解码之后配置;

传输信道排序:根据每个传输信道的TTI值,对八个传输信道进行排序,缺省情况下,顺序为传输信道0、传输信道1、一直到传输信道7。当每个传输信道TTI的配置不同时,我们将TTI最大的传输信道放在前,TTI最小的传输信道排在最后。如果两个传输信道的TTI帧长度相同,传输信道号小的在前,例如传输信道0和传输信道7的TTI帧都是10ms,那么传输信道0排在传输信道7前面;

确定去速率匹配模式:根据每个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和物理信道的每个无线帧的数据,TTI长度和传输格式配置(通过物理信道时隙格式、有效物理信道个数、时隙格式的压缩图样来确定,按照3GPP协议进行实现)确定传输信道的去速率匹配模式,包括去打孔速率匹配和去比特重复速率匹配,根据3GPP协议实现;该优选实施例中预先确定去速率匹配模式,则可以确保在去重复速率匹配模式下,执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将数据合并放到最后来执行的技术方案。

确定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通过每个传输信道的TTI、传输格式以及速率匹配模式确定每个传输信道在RAM中的起始地址和字节长度。对于去重复速率匹配模式,通过turbo编码后的数据量来确定RAM存储长度,可以根据传输格式得出,占用的RAM字节为tf_block*(tf_block_bit+CRC冗余比特)+12×code_block,其中tf_block为传输块的个数,tf_block_bit为每个传输块内比特数,code_block为编码块个数。以384K业务为例,假设传输块个数为1,每个块的个数为1000,CRC冗余比特数为8,那么编码块个数为1,所以占用的RAM字节为1020。对于去打孔的速率匹配模式,根据传输信道的TTI和每个无线帧中的数据量确定RAM存储长度,字节长度为F×H或者F×G,对于固定位置的映射选择F×H,对于可变位置映射,选择F×G,其中F为传输信道的TTI帧的无线帧个数,H为一个无线帧内DTX比特去除(固定位置映射)前的字节数,G为一个无线帧内DTX比特去除(可变位置映射)后的字节数。以固定位置映射为例,假设TTI帧的包括的无线帧个数为8,一个无线帧的字节数H为1000,那么该传输信道占用的RAM的字节深度8×1000=8000;

传输信道的RAM空间确定:根据传输信道排序和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可以确定传输信道的RAM空间。根据传输信道的个数多少将RAM分为N部分,按照传输信道的排序进行划分,假设3个传输信道有效,排序为传输信道0、传输信道1、传输信道2,那么将RAM分为3个部分,传输信道0、传输信道1和传输信道2分别对应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根据每个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确定每个传输信道在RAM占用的空间。假设传输信道0、1、2的字节长度分别为1000、2000、3000字节,那么传输信道0占用的RAM空间为0到999,传输信道1占用的RAM空间为1000到2999,传输信道3占用的RAM空间为3000到5999;

第二次解交织和物理信道合并:将来自RAKE的多个物理信道的数据进行合并,并进行第二次解交织处理,参考3GPP协议进行实现;

第二次DTX删除:对可变位置映射模式进行DTX删除操作,参考3GPP协议进行实现;

传输信道数据分解:根据每个传输信道一个无线帧的字节长度,将完成第二次DTX删除之后的数据依次写入到每个传输信道所属的RAM区域中,传输信道0到传输信道7的数据按照各自的RAM空间进行存放;

第一次解交织:对每个传输信道的数据一个TTI帧内进行第一次解交织处理,对于去打孔速率匹配模式在一个完整的TTI帧数据完成合并后进行第一次解交织,实现方法按照3GPP协议进行实现,具体算法见3GPP TS 25.212协议规定,对于去重复速率匹配模式,在每个无线帧数据来到后立刻进行第一次解交织处理;

去重复速率匹配:去重复速率匹配就是按照3GPP TS 25.212协议的重复速率匹配算法进行速率匹配处理;

去打孔速率匹配:按照3GPP TS 25.212协议的打孔速率匹配算法进行速率匹配处理;

无线帧合并:将一个TTI帧中每个无线帧的数据进行合并,对于去打孔速率匹配模式在物理信道数据分解之后立刻按照TTI帧长度进行无线帧合并;对于去重复速率匹配,在完成速率匹配后进行无线帧合并。

对于去打孔速率匹配模式和去重复速率匹配模式有不同的实现流程,分别进行讨论:

对于去打孔速率匹配模式:

无线帧数据连接:按照TTI为单位,将传输信道分解后的数据按照无线帧顺序写入到RAM中进行连接,实现方法和图1中的方法相同;

第一次解交织:然后对一个TTI帧的数据进行第一次解交织处理,处理方法参照3GPP协议;

去打孔速率匹配:最后对完成第一次解交织后的数据进行去打孔速率匹配操作,实现方法参考3GPP协议;

对于去重复速率匹配模式:

第一次解交织:将每个无线帧中的数据进行传输信道分解后,进行第一次解交织处理,对于重复速率匹配模式的解交织处理和打孔速率匹配的解交织处理有所不同,后者是在一个TTI帧的数据接收完成后进行第一次解交织操作.而前者在TTI帧中的每一个无线帧来到后立刻进行第一次解交织处理;

去重复速率匹配:最后对完成第一次解交织后的数据进行去重复速率匹配操作,实现方法参考3GPP协议;

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无线帧合并:最后对完成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合并处理,实现方法参考3GPP协议;

RAM的容量根据turbo编码后的数据量来确定,比如对于384K业务,需要的RAM容量为(6400+32×24)×3+24=21528,其中6400为传输格式中最大的比特数,32为最大的传输块个数,第一个24为CRC的最大冗余比特数,3为turbo编码后数据的增加倍数,第二个24为turbo编码后的尾比特数。

该实施例在现有协议流程的基础上将去重复速率匹配放在传输信道无线帧数据合并前进行,减少了传输信道解复用中RAM字节长度,以384K业务为例,可以将TTI RAM减少百分之五十左右,大大节省了成本。在实现中所有的传输信道使用同一个RAM,和传输信道的速率匹配模式无关。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WCDMA中接收方向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装置的方框图,包括:

解交织模块10,用于对将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帧的每个无线帧中的数据进行传输信道分解后得到的数据进行第一次解交织;

删除模块20,用于将第一次解交织后的数据进行固定位置映射的不连续发送比特删除;

匹配模块30,用于将不连续发送比特删除后的数据进行去重复速率匹配;

连接模块40,用于在存储空间中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

该实施例因为采用将去重复速率匹配放在传输信道无线帧数据合并前进行,所以克服了在速率匹配为重复情况下,RAM的使用量较大的问题,进而达到了节省传输信道解复用成本的效果。

优选的,还包括: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所需要的空间;分配模块,用于分配存储空间为空间,以在存储空间中对去重复速率匹配后的数据进行无线帧连接。

优选的,计算模块具体包括:配置单元,用于对所有传输信道进行参数配置;排序单元,用于根据每个传输信道的参数对传输信道进行排序;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参数确定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和起始位置;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传输信道的排序和传输信道的字节长度和起始位置确定空间。

以上实施例提供的用于WCDMA接收方向传输信道数据解复用的实现方法和装置通过将数据合并的步骤放到最后来执行,减少了RAM的深度,大大节省了传输信道解复用的成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