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个体化上颌牙槽骨弧形牵张器

个体化上颌牙槽骨弧形牵张器

摘要

一种个体化上颌牙槽骨弧形牵张器,包括一与缺损的原牙槽骨弧度相同的导轨和与该导轨连为一体的伸出杆,在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位板和第二固位板,第二固位板通过固位臂连接在导轨上,在第一固位板和第二固位板之间还设置有可沿导轨滑动的移动固位板,在伸出杆上固定有牵引装置,且在导轨的凸面上开设有放置牵引丝的凹槽,牵引丝一端与移动固位板相连,另一端与牵引装置相连。导轨按照缺损的原牙槽骨弧度设计,保证移动固位板沿原牙槽骨弧度被牵引,即牵张间隙与原牙槽骨位置一致,当牵张间隙骨化后,新生骨即位于原牙槽骨位置。牵引装置采用棘轮棘爪配合,使得牵引过程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只需转动棘轮即完成一次牵引,简化了加力操作。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6-2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C3/00 授权公告日:20110420 终止日期:20130505 申请日:2009050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4-20

    授权

    授权

  • 2009-12-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1-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个体化上颌牙槽骨弧形牵张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上颌骨牵张器主要是外置式的直线型牵张器,多用于Le Fort截骨后将上颌骨前移,矫正面中部凹陷畸形或半侧颜面萎缩等。还有以牙为支抗的牵张器,多用于治疗硬腭缺损,以解决腭咽闭合不全的问题。发现颧骨承力区后,出现了用于颧骨的牵张成器,通过颧骨牵张成骨在上颌骨缺损侧重建骨性支柱结构。有关牙槽骨牵张成骨重建上颌骨缺损的研究,也是应用成品的直线型牵张器通过将邻近牙槽骨向缺损腔牵引来重建只包括磨牙的上颌骨缺损。但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单侧上颌骨缺损,有关牙槽骨牵张成骨、在缺损的原牙槽骨位置上重建新生牙槽骨的个体化弧形牵张器的研制尚未见报道。现有的牵张成骨器是非个体化设计的,难以适合于每位患者,并且更难以实现在通过牙槽骨牵张成骨在原牙槽骨位置上重建新生牙槽骨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体化上颌牙槽骨弧形牵张器,使得牵张新生牙槽骨位于原牙槽骨位置,为后期种植义齿修复与下颌牙列建立正常的咬关系奠定基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与缺损的原牙槽骨弧度相同的导轨和与该导轨连为一体的伸出杆,在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位板和第二固位板,第二固位板通过固位臂连接在导轨上,在第一固位板和第二固位板之间还设置有可沿导轨滑动的移动固位板,在伸出杆上固定有牵引装置,且在导轨的凸面上开设有放置牵引丝的凹槽,牵引丝一端与移动固位板相连,另一端与牵引装置相连。

本发明的牵引丝采用直径为0.5mm的牙用钴铬不锈钢丝;牵引装置包括加力杆以及与加力杆为一体的棘轮、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推动棘爪复位的弹簧;棘轮的齿数为12个,加力杆上缠绕牵引丝的部分直径为2mm,每向前转动一次加力杆,即棘轮向前转动1齿,加力杆中缠绕牵引丝部分将缠绕0.5mm的牵引丝,牵引丝将带动固位板沿导轨向前移动0.5mm。

本发明导轨按照缺损的原牙槽骨弧度设计,这样可以保证移动固位板沿原牙槽骨弧度被牵引,即牵张间隙与原牙槽骨位置一致,当牵张间隙骨化后,新生骨即位于原牙槽骨位置。牵引装置采用棘轮棘爪配合,棘轮棘爪的配合结构使得牵引过程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只需转动加力杆一下即完成一次牵引,简化了加力操作。牵引丝采用牙用钴铬不锈钢丝,可随牵引轨迹的变化而随意改变牵引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牵引丝在导轨凹槽内的局部放大;

图3a是本发明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图3a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加力杆7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一与缺损的原牙槽骨弧度相同的导轨4和与该导轨连为一体的伸出杆9,在导轨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位板1,第二固位板3通过固位臂8设置在导轨4的另一端,该两个固位板可将牵张器固定在余留上颌骨上。在上述两固位板之间还设置有可沿导轨滑动的移动固位板2。在伸出杆9上设置有牵引装置6,且在导轨4的凸面开设有放置牵引丝5的凹槽,牵引丝一端与移动固位板2相连,另一端与牵引装置相连。

参见图2,是本发明的牵引丝5在导轨凹槽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参见图3a、b,本发明的牵引装置6包括加力杆7以及与加力杆7为一体的棘轮13和与棘轮13相配合的棘爪10,且在棘爪10的另一端还设置有推动棘爪10复位的弹簧11,其中加力杆7上缠绕牵引丝部分12的直径为2mm,棘轮13齿数为12。

参见图4,加力杆7、棘轮13及缠绕牵引丝部分12为一整体结构。缠绕牵引丝部分12上的圆孔14用来穿过牵引丝5。

本发明的第一固位板1、固位臂8及第二固位板3为将牵张器固定在余留上颌骨上的部件;移动固位板2是固定骨转移盘的部件;导轨4弧度与原牙槽骨弧度一致,通过转动牵引装置6的加力杆7可牵拉移动固位板2沿导轨4滑动。牵引装置6的棘轮13与棘爪10的装配使加力杆7只能向前转。

加力杆7缠绕牵引丝部分12直径为2mm,周长既为6.28mm,其1/12既为0.5mm。棘轮13的齿数为12,因此,每向前转动一下加力杆7,棘轮13向前转动1齿,加力杆上缠绕牵引丝部分12的周长向前转动1/12,即0.5mm,则牵引丝5被缠绕0.5mm,而牵引丝带动移动固位板2向前移动0.5mm,相当于骨转移盘向前被牵引0.5mm。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