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防治肿瘤及辅助肿瘤放化疗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防治肿瘤及辅助肿瘤放化疗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肿瘤及辅助肿瘤放化疗的中药制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110-130g、郁金160-200g、土茯苓560-640g、蒲公英280-320g、黄芪140-160g、败酱草280-320g、蒲黄160-200g、牛膝160-200g、当归220-260g、苍术160-200g、炙甘草100-140g、熟地220-260g、人参100-140g、水蛭50-70g。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以扶正固本为主,同时具有补脾和胃、清热解毒、活血行瘀的功效,能有效恢复患者的元气,改善患者气阴两虚的症状,减轻放化疗所带来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简单,方便患者服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5591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曹桂景;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15168.9

  • 发明设计人 曹桂景;李桂华;潘西芬;

    申请日2009-05-19

  • 分类号A61K36/9066;A61P35/00;A61K35/62;

  • 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李桂存

  • 地址 252600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健康街306号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53: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7-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66 授权公告日:20110907 终止日期:20120519 申请日:2009051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9-07

    授权

    授权

  • 2009-12-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0-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肿瘤及辅助肿瘤放化疗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目前临床采用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放疗、化疗在清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的杀伤力也是非常大的,患者几乎无一例外的发生如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免疫力低下、皮肤粘膜损害等毒性反应,严重者被迫中断治疗。对此,临床常用的处理方式为:针对不同症状补充水电解质、能量合剂、止吐药、抗感染药物等,这些手段的效果大多不佳。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减少、减轻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保证肿瘤治疗的效果,是目前抗肿瘤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在肿瘤放、化疗及术后,配合中医的辩证治疗,逐渐恢复肿瘤患者身体的元气,增强其机体的免疫力,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已在肿瘤治疗中达成了共识。因此,研究更加合理有效的中药产品,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肿瘤及辅助肿瘤放化疗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防治肿瘤及辅助肿瘤放化疗的中药制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110-130g  郁金160-200g  土茯苓560-640g  蒲公英280-320g  黄芪140-160g  败酱草280-320g  蒲黄160-200g  牛膝160-200g  当归220-260g  苍术160-200g  炙甘草100-140g  熟地220-260g  人参100-140g  水蛭50-70g。

为达到更好的药效,上述中药制剂优选的配方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120g  郁金180g  土茯苓600g  蒲公英300g  黄芪150g  败酱草300g

蒲黄180g  牛膝180g  当归240g  苍术180g  熟地240g  炙甘草120g

人参120g  水蛭60g。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优选为胶囊剂或颗粒剂。

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人参、水蛭外的其余十二味药加18~2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合并煎液,精制,过滤,浓缩至密度为1.30~1.35的浸膏;

(2)将水蛭、人参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浸膏混合,加入糊精及矫味剂,加乙醇,经制粒,干燥,整粒后即得。

本发明经过多种配方比例的研究筛选和临床实践,确定本发明的药物组合,以扶正固本为主,同时具有补脾和胃、清热解毒、活血行瘀的功效,能有效恢复患者的元气,改善患者气阴两虚的症状,减轻放化疗所带来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发明药物制备工艺简单,方便患者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所述的防治肿瘤和辅助肿瘤放化疗的中药制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120g  郁金180g  土茯苓600g  蒲公英300g  黄芪150g  败酱草300g

蒲黄180g  牛膝180g  当归240g  苍术180g  熟地240g  炙甘草120g

人参120g  水蛭60g。

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人参、水蛭外的其余十二味药加2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合并煎液,精制,过滤,浓缩至密度为1.35(50-60℃)的浸膏;

(2)将水蛭、人参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浸膏混合,加入糊精及矫味剂,加乙醇,经制粒,干燥,整粒后即得棕黄色颗粒。

用法与用量:每次15g,每日3次,温水冲服,20天为1个疗程,

实施例2

所述的防治肿瘤和辅助肿瘤放化疗的中药制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110g  郁金160g  土茯苓560g  蒲公英320g  黄芪160g  败酱草280g  蒲黄160g  牛膝200g  当归260g  苍术200g  炙甘草100g  熟地220g  人参100g水蛭50g。

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人参、水蛭外的其余十二味药加1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合并煎液,精制,过滤,浓缩至密度为1.33(50-60℃)的浸膏;

(2)将水蛭、人参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浸膏混合,加入糊精及矫味剂,加乙醇,经制粒,干燥,整粒后即得棕黄色颗粒,分装成胶囊即可。

实施例3

所述的防治肿瘤和辅助肿瘤放化疗的中药制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130g  郁金200g  土茯苓640g  蒲公英280g  黄芪140g  败酱草280g  蒲黄200g  牛膝160g  当归220g  苍术160g  炙甘草140g  熟地260g  人参140g水蛭70g。

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人参、水蛭外的其余十二味药加2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合并煎液,精制,过滤,浓缩至密度为1.30(50-60℃)的浸膏;

(2)将水蛭、人参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浸膏混合,加入糊精及矫味剂,加乙醇,经制粒,干燥,整粒后即得棕黄色颗粒,根据需要制成药剂学上的剂型。

临床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

选取肿瘤患者106名,其中男性患者63名,女性患者43名,年龄35~73岁。

病种:肺癌32例,胃癌26例,淋巴癌9例,乳腺癌15例,结肠癌12例,胰腺癌5例,膀胱癌7例。

接受放化疗情况:患者均按照常规的放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组情况见表1。

表1

  患者数  平均年龄  患者治疗情况  对照组  48例  50.9岁  单纯化疗者21例,手术后化疗者18  例,手术后既放疗又化疗者7例。  治疗组  58例  54.1岁  单纯化疗者19例,手术后化疗者25  例,手术后既放疗又化疗者14例。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种及治疗情况方面均无差异。

(2)治疗方案

治疗组:在放化疗开始前1~3天开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颗粒剂,每次15g,每日3次,温水冲服,20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5个疗程,或根据放化疗时间进行调整,保证放化疗期间不中断该药物的服用。

对照组:放化疗期间不服用本发明的药物。

(3)疗效评价

显效:治疗期间毒副反应轻微,白细胞维持正常水平,顺利完成放化疗疗程;

有效:毒副反应明显,但可坚持完成整个疗程;或白细胞降至正常水平以下,但结束放化疗2周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的;

无效:毒副反应超过忍受能力,致使未完成整个疗程,或白细胞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停止放化疗2周以上未有恢复趋势的。

若放化疗期间,白细胞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即停止治疗,以此评价放化疗疗程完成情况。

表2

疗效观察期间,治疗组病人多数反应随服药时间的延长,神疲乏力、口干、烦热、食欲不振的症状有显著改善。

对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抑制试验

(1)取昆明种小鼠36只,体重20±2g。

(2)取对数生长期的S180细胞,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07/ml的单细胞悬液,以0.2ml/只接种于小鼠左腋皮下。

(3)24小时后,将小鼠随机分为高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高、中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本发明的药物10g/kg、5g/kg,0.5ml/只灌胃,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4)连续给药10日后,于停药次日将小鼠全部脱颈处死,剥离皮下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

(5)实验结果:经计算,高、中剂量治疗组对肿瘤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51.2%和42.6%。

药物毒性试验

取昆明种小鼠60只,体重20±2g,雌雄各半,给予本发明的药物1g/ml,0.8ml每只进行灌胃,用药后观察小鼠的活动状态、饮食、粪便、呼吸、体重及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4天。

试验结果:给药后小鼠行为正常,体重增加,未见死亡及明显毒性反应。将小鼠处死后解剖,肉眼观察脏器无异常现象。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