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空气干燥机、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中的方法和风扇的应用

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空气干燥机、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中的方法和风扇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1),空气干燥机适用于干燥如纤维幅材等的浆幅。末端部包括风扇塔(11)与辊塔,在辊塔中多个转向辊(27,37)大体叠置地设置以使空气干燥机中的浆幅的行进方向转向,辊塔的纵向轴线平行,风扇塔设置成与辊塔相邻并隔开,风扇塔包括叠置的多个风扇,一个风扇设置成向干燥机组吹送作为干燥空气的热空气。末端部还包括设置成与辊塔直接相邻的一个或多个离心风扇(14)及多个末端干燥装置(13),该末端干燥装置设在辊塔与风扇塔的风扇的干燥机组之间,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心风扇对末端干燥装置供给干燥空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在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的方法、空气干燥机及离心风扇的应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5-30

    授权

    授权

  • 2009-1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9-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下述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空气干燥机的末 端部,以及用在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中的方法,空气干燥机以及离心风扇的 应用。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技术的适用于干燥浆幅(例如纤维幅材等)的典型空气干燥机 包括:

实际的干燥机部分,通过热空气射流等以气浮干燥的方式在所述干燥机 部分中对浆幅进行干燥,

至少一个(通常为多个)轴向环流空气风扇,邻近于实际的干燥机部分 设置,湿的环流空气通过所述轴向环流空气风扇从实际的干燥机部分被排 出,并且加热了的环流空气作为干燥空气通过所述轴向环流空气风扇被吹送 至实际的干燥机部分中,以及

加热装置,在湿的环流空气作为干燥空气回流至实际的干燥机部分之 前,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对湿的环流空气进行加热。

并排操作的多个轴流风扇通常叠置地设置,从而形成所谓的风扇塔,所 需数量的所述风扇塔依次并排设置。风扇安装在风扇塔中,使得从待干燥幅 材的行进方向观察时风扇的吸入开口限制在风扇塔的正面和背面。加热装置 设置在风扇塔的正面和背面,在风扇的吸入开口的前方,所述加热装置在风 扇之前对从干燥机部分排出的湿空气进行加热。风扇塔中的一个风扇设置成 将干燥空气吹送至干燥机组,所述干燥机组包括多个在待干燥幅材上方延伸 的干燥装置,例如喷嘴箱。由此,这些干燥装置的纵向基本上相对于待干燥 幅材的行进方向垂直。空气干燥机的干燥级位(drying level)分别包括多个 这种相邻设置的干燥机组。

所谓的辊塔设置在空气干燥机的末端中。多个转向辊(turnroll)大体叠 置地设置在辊塔中,待干燥幅材通过所述转向辊从一个干燥级位转向至下一 个干燥级位。与此同时,幅材的行进方向改变180°。辊的轴线平行于辊塔 设置。

已经证明在辊塔与最邻近辊塔的风扇塔之间的区域会发生问题。通常, 由于物理尺寸的限制,具有用在空气干燥机的其他风扇塔中的尺寸的轴流风 扇不能设置在所述区域中。由于缺少空间,在最邻近辊塔的风扇塔中的风扇 的进气会发生问题,有时甚至进气是不充足的。

在辊塔与最邻近辊塔的风扇塔之间的区域中,在最后的干燥机组之后设 有特殊结构的昂贵的辅助级位(level)喷嘴,以便将浆幅输送至辊塔的转向 辊。这些辅助级位的喷嘴被供给来自所述最邻近辊塔的风扇塔的轴流风扇的 空气。这些轴流风扇因此用于对它们“本身的”干燥机组的干燥装置以及对 作为干燥级位的延伸而设置的辅助级位的喷嘴提供空气。因此,轴流风扇的 吹送能力不能足以全部满足对于吹送产生的需要。由此,最邻近辊塔的干燥 机组的干燥能力相比于空气干燥机的其他干燥机组减弱。供应至辅助级位喷 嘴的空气的量也不能使得在辊塔与最邻近辊塔的风扇塔之间的吹风速度保 持与在空气干燥机的其他部分中的吹风速度相同。这通常导致在空气干燥机 的末端部中的干燥能力很差。如果来自辅助级位喷嘴的空气射流不能支撑待 干燥的浆幅,而是“拖拉”浆幅,则在此过程中也会发生问题。这还会导致 幅材的粉尘(dusting)问题。

现今使用的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具有长度为两米的多个部件,其中由于 使用辅助级位的喷嘴而使得干燥能力低下。低下的干燥能力还间接导致空气 干燥机的整体尺寸增加。大量的空气干燥机将占据昂贵的制造空间(mill room),并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或者甚至消除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由此可以改善空气干燥机的 末端部的干燥能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由此可以减少空气干燥机 的尺寸而不会影响空气干燥机的整体干燥能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由此可以改善空气干燥机 的末端部的运转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中,在所附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描述了本发 明的特征。

尽管没有始终特别地提及,在文中提到的实施例及优点为适用于根据本 发明的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空气干燥机以及方法的合适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干燥机的典型末端部,所述空气干燥机适用于干燥浆 幅(例如纤维幅等)且包括:

辊塔,在所述辊塔中多个转向辊大体叠置地设置,所述转向辊的纵向轴 线平行,以在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使所述浆幅的行进方向转向,

风扇塔,设置成与辊塔相邻并隔开,所述风扇塔包括叠置的多个风扇, 一个风扇设置成向干燥机组吹送作为干燥空气的热空气,

一个或多个离心风扇,其设置成与辊塔直接相邻,以及

多个末端干燥装置,其设置在辊塔与风扇塔的风扇的干燥机组之间,通 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离心风扇向所述末端干燥装置供给干燥空气。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在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中的典型方法中,其中,空气 干燥机适用于干燥浆幅(例如纤维幅材等),

待干燥浆幅的行进方向在末端部借助于在辊塔中设置的转向辊进行转 向,

朝向浆幅吹送热的干燥空气从而通过干燥机组的干燥装置对浆幅进行 干燥,干燥空气通过风扇被输送至干燥机组,所述风扇设置在与辊塔间隔设 置的风扇塔中,

一个或多个离心风扇设置成直接靠近辊塔,以及

多个末端干燥装置设置在辊塔与风扇塔的风扇的干燥机组之间,通过所 述一个或多个离心风扇向所述末端干燥装置供给干燥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典型空气干燥机,适用于干燥浆幅(例如纤维幅材等), 包括:

多个干燥级位,由此一个干燥级位包括多个干燥机组,所述干燥机组包 括多个相邻的干燥装置,例如喷嘴箱,以干燥和支撑待干燥幅材,

多个相邻的风扇塔,所述风扇塔包括叠置的多个风扇,一个风扇设置成 向干燥级位的一个干燥机组吹送作为干燥空气的热空气,

多个加热装置,例如蒸汽旋管,所述加热装置装配在风扇塔的风扇的吸 入侧,以对从干燥机部分排出的湿空气进行再加热,

第一和第二末端部,所述末端部包括辊塔和风扇塔,所述风扇塔设置成 与辊塔间隔并且最邻近辊塔;以及风扇塔设置成向干燥机组产生干燥空气; 干燥级位、风扇塔和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末端部与第二末端部之间,并且空 气干燥机的第一和/或第二末端部为根据本发明的末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离心风扇典型地根据本发明用在适用于对浆幅(例如纤维 幅等)进行干燥的空气干燥机中,以向设置在辊塔与风扇塔的干燥机组之间 的末端干燥装置供给空气。

惊喜地发现,干燥装置可以设置在辊塔与最邻近辊塔设置的风扇塔的干 燥机组之间,借助于与辊塔直接相邻设置的离心风扇向所述干燥装置供给干 燥空气。使用离心风扇可以优化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中的空间的使用而不会 干扰风扇塔的操作。在最邻近辊塔设置的风扇塔的干燥机组与辊塔之间增加 的干燥装置使得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的干燥能力明显增加。由于末端部的干 燥能力增加,可以减小空气干燥机的尺寸,利用更小/更短的干燥机可以实现 与现有技术相同的干燥效果。或者,尺寸相同的空气干燥机可以实现比现有 技术明显提高的干燥能力。

本发明还明显改善了空气干燥机的可用性并且提供了用于控制待干燥 幅材的新的可能性。本发明还可以以比现有技术明显提高的速度和性能在空 气干燥机的末端部吹送空气,这使得可以更加简单方便地控制恰好在转向辊 之前和之后的待干燥幅材。以此方式,可以减小以及可能完全解决在辊塔与 邻近辊塔的风扇塔之间的区域中由较低的吹风速度导致的幅材的“拖拉”问 题。与此同时,减小了因幅材的“拖拉”造成的粉尘,从而减小了在空气干 燥机中对于清洁及维护工作的需要。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根据本发明的空 气干燥机的工作更具有经济性、可靠性甚至更好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对于除了末端部以外的其他部,空气干燥机可以为根据现 有技术的普通空气干燥机。因此可由多个干燥级位构成,所述干燥级位依次 包括由干燥装置形成的干燥机组。例如纤维幅材的浆幅通常经过空气机装置 的上部被输送至空气干燥机中,幅材的干物质含量约为45-55wt%,典型地 为50wt%。幅材优选以非接触的方式,例如借助由干燥装置产生的空气射流 (air blow)支撑在干燥级位上。幅材经过空气干燥机的下部被移走,由此, 幅材的干物质含量约为90wt%。一个或两个最下部的空气干燥机级位通常用 作待干燥幅材的冷却级位。空气干燥机典型地具有15-30个干燥级位。

干燥空气通过轴流风扇被输送至干燥级位的干燥机组,所述轴流风扇叠 置地设置在风扇塔中。每个轴流风扇将空气吹送至轴流风扇本身的干燥机 组。由此一个轴流风扇可以向设置在相邻干燥级位上的多个干燥机组吹送空 气。

空气干燥机的实际干燥机部分通常被保护盖(即外壳(enclosure))环 绕,所述保护盖包括上表面、侧壁和端壁。空气干燥机的实际干燥机部分与 带有风扇的风扇塔保持在保护盖内部。风扇塔的风扇的后部通常限制在保护 盖的侧壁,例如在维护状态中可以通过设置在侧壁上的维护平台接触到所述 后部。辊塔的框架结构(例如支撑柱)典型地在空气干燥机的保护盖(即外 壳)的外部。辊塔中叠置的转向辊设置在保护盖的内部,以使得转向辊的轴 通过穿过保护盖侧壁的轴连接件设置在保护盖外部的框架结构(例如支撑 柱)上,以支撑转向辊的末端部。典型的辊塔通常包括7-15个、优选9-11 个辊,所述辊大体上叠置地设置,待干燥幅材的行进方向通过所述辊在空气 干燥机的末端部转向。

根据本发明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最邻近辊塔的风扇塔与空气干燥机的所 有其他风扇塔相似。由此,空气干燥机的所有风扇塔彼此相同,邻近辊塔的 风扇塔也如此。实际的风扇塔的风扇典型地为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设置 在空气干燥机的保护盖的侧壁中,所述轴流风扇吸入通过加热装置(例如蒸 汽旋管)的环流空气,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轴流风扇的两侧并且将所述空气 进一步吹送至延伸跨越待干燥幅材的干燥装置。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末端部的风扇装置设置在辊塔与邻近辊塔的风扇塔 之间,所述装置包括离心风扇、加热装置(例如蒸汽旋管)以及干燥装置(例 如喷嘴箱)。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设置在辊塔与最邻近辊塔的风扇塔的干燥机 组之间的末端干燥装置大体上与干燥机组的干燥装置相似,优选与空气干燥 机的其他风扇塔的所有干燥机组的干燥装置相似。干燥装置优选为纵向的喷 嘴箱,所述干燥装置沿其纵向设置成从待干燥幅材的第一侧延伸至所述幅材 的第二侧。根据待干燥幅材的宽度,干燥装置的长度典型地为3-11m。用于 干燥的热空气典型地通过干燥装置的末端被供应到干燥装置中。干燥装置的 干燥表面包括喷嘴槽、喷嘴开口等,通过所述喷嘴槽、喷嘴开口等朝向待干 燥幅材导引干燥空气。干燥空气同时还用作支撑幅材的介质。干燥装置的高 度典型地从干燥空气的入口端朝向干燥装置的相对端减小,即干燥装置由此 沿其纵向为楔形的。

在辊塔与最邻近辊塔的风扇塔的干燥机组的干燥装置之间可以设置例 如3-6个,优选4-5个干燥装置。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设置在辊塔与 最邻近辊塔的风扇塔的干燥机组之间的末端干燥装置的级位设置为与待干 燥幅材的行进路径之下的干燥机组的干燥装置的级位相同。实际上,在辊塔 与最邻近辊塔的风扇塔之间可以设置的干燥装置的数目与可以适配在所述 空间中的数目相同。由此,在转向辊附近可以尽可能有效地改进空气干燥机 的末端部的干燥效率以及待干燥幅材的控制。

也可以将干燥装置设置在待干燥幅材的行进路径之上、在辊塔与最邻近 辊塔的风扇塔之间。在辊塔与最邻近辊塔的风扇塔之间通常可以设置例如 2-5个这种上干燥装置。所用的上干燥装置可以具有与设置在幅材的行进路 径之下的干燥装置相似的结构,然而可设有用于顶部吹送的喷嘴表面的穿孔 图案。上干燥装置可以设置成借助于转向装置升降,从而便于空气干燥机的 维护与清洁。在辊塔与最邻近辊塔的风扇塔之间进行的干燥以及待干燥幅材 的控制可以通过上干燥装置进一步加强。

根据本发明,与辊塔直接相邻地设置离心风扇。这意味着,离心风扇通 常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空气干燥机的保护盖的端壁中,即离心风扇的马达保 持在保护盖的外部并且风扇的叶轮保持在内部。离心风扇优选设置为与辊塔 的最近的结构(例如竖直支架)的平均距离为0.1-2米,通常为0.1-1.5米, 有时甚至为0.3-0.5米。离心风扇的轴线优选相对于辊塔的转向辊的轴线形成 直角或近似直角。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大体上根据幅材的行进方向设置离心 风扇的轴线,并且沿幅材的行进方向观察离心风扇的吹送方向设置成大体上 竖直。

可以在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干燥机末端部中使用完全适用于此目的的任 意离心风扇。离心风扇包括电源,例如马达,以及围绕轴线旋转的叶轮。在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进气口设置在叶轮的前面,即根据幅材的行进方 向,离心风扇的吸入侧设置在幅材的侧面上。离心风扇优选为所谓的“无蜗 壳风机”类型,并且优选安装在空气干燥机的端壁中。离心风扇通常为无壳 的,即其设置成无需蜗壳工作,即由此将从叶轮排出的空气自由地吹送到周 围环境中。离心风扇可以为直接传动,由此风扇的电源设置为风扇的叶轮轴 的延伸部。离心风扇还可以通过带传动作用。离心风扇的叶轮的外径通常可 以为500-1000mm。离心风扇的轴线与其叶轮的旋转轴线重合。离心风扇的 轴线还优选设有冷却盘,从而防止沿着风扇的轴线将过量的热量传导到马达 的轴承或皮带辊中。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加热装置(例如蒸汽旋管)设置在离心风扇 的吸入侧上。所述加热装置的结构可以与空气干燥机的其他部分中的风扇塔 的轴流风扇相关使用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相似。

由于最邻近辊塔的风扇塔(即风扇塔的吸入侧)的风扇和加热装置设置 在干燥级位的第一边缘中,那么在本发明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离心风扇和 加热装置设置为在干燥级位的相对边缘中与辊塔直接相邻。由此离心风扇相 对于邻近辊塔的风扇塔的风扇的吸入和吹送侧设置在干燥级位的相对侧中。 以此方式,在最邻近辊塔的风扇塔的吸入侧上可以保持更多的空间。以相对 应的方式,有效地使用在其他边缘中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通过离心风扇的空气的量为5-20m3/s,优选 为7-10m3/s,并且3-15个,优选6-10个离心风扇大体叠置地设置。所需离 心风扇的数量取决于风扇的输出功率和它们的物理尺寸。如果可以在空气干 燥机的保护盖的侧壁中形成凸起或延伸,则可以使用较大的离心风扇,由此 需要的离心风扇的总数目当然更少。在其他情况中,保护盖的侧壁设置为直 的,并且通过考虑可用空间可对离心风扇和它们的尺寸进行调节。在根据本 发明的实施例中,因此可以根据由工艺和所需空间设定的需求和/或限制选择 离心风扇的数量。在一实施例中,与风扇塔中设有的风扇的数目相同的离心 风扇设置在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中。离心风扇优选叠置地设置在一排,使得 它们处于同一直线中。

对于离心风扇,尺寸合适的组件开口可以设置在空气干燥机的保护盖的 端壁中。离心风扇可以例如固定在后板等中,可通过固定装置(例如可打开 的螺钉)进行上述的固定以覆盖组件开口。因此离心风扇的吹送部和吸入部 可以位于空气干燥机的保护盖的内部。优选地,离心风扇的电源(例如马达) 保持在保护盖的外部,这会特别简化维护措施。此外,考虑到离心风扇的马 达和轴承需要充分的冷却,离心风扇的马达和轴承优选设置在空气干燥机的 保护盖的外部。在使用期间,在维护风扇或故障维护时可根据需要拆卸离心 风扇的后板。此外离心风扇易于维护,因为其与辊塔直接相邻地设置,这可 以通过通常设置在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的移动维护平台来方便地到达辊塔。 所述移动维护平台先前大体上用于辊塔所需的维护措施和控制措施。因此本 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简化了空气干燥机末端部的风扇的维护和修理。

从离心风扇的吹送侧至设置在辊塔与最邻近辊塔的风扇塔的干燥机组 之间的干燥装置设置有入口连接。作为最简单的形式,入口连接可以为压力 腔,其从离心风扇的吹送侧至干燥装置的空气入口侧开口。如果设有多个干 燥装置,并且一些干燥装置可以设置成沿它们的纵向较短,由此入口连接可 以包括分配腔,所述分配腔与这些较短的干燥装置的空气入口侧连通。还可 能的是,在一些干燥装置中设有侧面开口或侧面通道,通过所述侧面开口或 侧面通道可以强化将干燥空气导引至邻近的干燥装置及其空气入口侧。

与辊塔直接相邻的、设置在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的离心风扇可以成组地 设置成离心风扇组,其中每个组包括多个离心风扇。每组中的风扇的数目不 必相同,但是风扇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地分成多个组。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可 以例如包括两个离心风扇组,其中第一组具有3个风扇,第二组具有4个风 扇。还可以例如将风扇分成三个组,其中每个组的风扇数目为全部风扇数目 的1/3。

离心风扇,即它们的空气量,可以通过使用逆变控制(inverter control), 即转速控制来进行调节,并且还可以调节吹送空气的温度。可以依次调节离 心风扇或者可以作为整体调节一个离心风扇组。相对于其他过程调节,这可 以实现空气干燥机的可操作性的更佳的优化。离心风扇可以例如设置在风扇 组中,所述风扇组的吹送速度设置成彼此独立。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末端部设置在空气干燥机的两个末端部。然而, 这些装置可以彼此不同,例如具体表现为在辊塔与最邻近辊塔的风扇塔的干 燥机组之间的末端干燥装置的数目、吹送速度等彼此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设置在辊塔与风扇塔的干燥机组之间的末端 干燥装置,以与干燥机组的干燥装置相同的速度或更高的速度吹送空气,例 如吹送速度约为20-40m/s。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在辊塔与最邻近辊塔的风 扇塔的干燥机组之间的末端干燥装置的吹送速度明显高于空气干燥机的其 他干燥装置中的吹送速度。吹送速度可以例如比最后的干燥机组的干燥装置 中的吹送速度高出10-30%。借助于所用的吹送速度,可以调节待干燥幅材 的行进或者增加空气干燥机的干燥能力。

还可能的是,在空气干燥机的不同干燥级位上,设置在辊塔与最邻近辊 塔的风扇塔的干燥机组之间的末端干燥装置的数量是可变的,即末端干燥装 置的数目不需要在每个干燥级位的同一末端部都是相同的。由此,在第一和 第二干燥级位上,数目不同的末端干燥装置设置在辊塔与最邻近辊塔的风扇 塔的干燥机组之间。例如在第一干燥级位上可以设置5个末端干燥装置,在 第二干燥级位上,在最后的风扇塔与辊塔之间可以设置4个末端干燥装置。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空气干燥机的典型末端部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空气干燥机的典型末端部的俯视图。在图1 中以箭头表示待干燥的纤维幅材在空气干燥机中的行进方向。待干燥幅材借 助于由干燥装置2、2′产生的干燥空气射流而被支撑和干燥。图1中没有示 出干燥装置2、2′的喷嘴开口等。借助于设置在风扇塔中的轴流风扇3,干燥 空气被输送至干燥装置2、2′。在图1中示例性示出了,轴流风扇设置成向 由四个干燥装置形成的干燥机组供给空气。加热装置5、5′设置在轴流风扇3 的吸入侧以对干燥空气进行加热和干燥。空气入口连接部6也从轴流风扇3 引出,从而向设置在干燥机组4与转向辊7之间的区域中的辅助级位的喷嘴 8供给空气。显而易见的是,由轴流风扇产生的吹风能力并不足以满足干燥 机组4和辅助级位的喷嘴所需的干燥空气以及输送空气的需求。这导致至少 在辅助级位的喷嘴8的区域中,也可能在干燥机组4的区域中干燥效果的减 弱。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的俯视图。在图中以箭头 表示幅材的行进方向。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1包括:最邻近辊 塔10的风扇塔11,以及位于辊塔10与风扇塔11之间的区域。转向辊27设 置在辊塔10中,以在干燥级位的末端部将待干燥幅材的行进方向改变180°。 转向辊27的两端设置在支撑装置12、12′上。辊塔当然地包括叠置的所需数 目的转向辊,然而在图2中不可见。轴流风扇23以公知的方式设置在风扇 塔11中,在所述轴流风扇的吸入侧设有加热装置25、25′。风扇塔11分别 包括叠置的多个风扇和加热装置。风扇23设置成向干燥机组24吹送空气, 所述干燥机组24包括六个干燥装置22、22′。干燥装置22、22′包括喷嘴槽、 喷嘴开口等,通过所述喷嘴槽、喷嘴开口朝向待干燥幅材导引干燥空气。

根据本发明,末端干燥装置13、13′设置在风扇塔11的干燥机组24与 辊塔之间的区域中。这些末端干燥装置13、13′的结构对应于干燥机组24的 干燥装置22、22′的结构,并且所述末端干燥装置13、13′设置在与所述干燥 装置22、22′相同的级位上。借助于离心风扇14,干燥空气被输送至末端干 燥装置13、13′中。离心风扇14设置在空气干燥机的保护盖15的端壁15′中 且与辊塔直接相邻。加热装置25"设置在离心风扇14的吸入侧上,所述加热 装置25"的结构对应于设置在风扇塔11的风扇23的吸入侧上的加热装置25、 25′的结构。离心风扇14通过空气入口组件26(例如压力腔室等)与末端干 燥装置13、13′连接。离心风扇将环流空气从空气干燥机通过加热装置25"吸 入到吸入腔室29中,风扇从所述吸入腔室29吸入空气并将空气吹送到压力 腔室26中,空气从所述压力腔室26,例如通过分配通道,被导引至末端干 燥装置13、13′。借助可移动的维护平台171可以方便地到达离心风扇以进 行维护。维护平台设置成沿竖直方向在空气干燥机的保护盖15的端壁15′旁 行进。在图2示出的技术方案中,辊塔10的支撑装置12、12′未由空气干燥 机的保护盖15覆盖,但是也可以设置成由空气干燥机的保护盖15覆盖。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空 气干燥机的末端部31,待干燥幅材A通过所述末端部31被输送到空气干燥 机内部。待干燥幅材的行进方向在空气干燥机的末端部中借助于转向辊37、 37′转向。出于简明的目的,辊塔的其他结构在图中未示出。在图3中以竖直 的虚线表示邻近辊塔的风扇塔的风扇的干燥机组的划分。出于简明的目的, 用于将空气吹送到干燥机组中的风扇塔自身的结构或者轴流风扇的结构未 示出。待干燥幅材A在干燥级位16、16′、16"上进行干燥,所述干燥级位16、 16′、16"分别包括设置在幅材之上的干燥装置17和设置在幅材之下的干燥装 置18。在此实施例中,上干燥装置17与下干燥装置18不同,但是它们也可 以相似。借助风扇塔的轴流风扇,干燥空气被输送至上干燥装置和下干燥装 置。

末端干燥装置33、33′设置在辊塔的转向辊37、37′与最邻近的风扇塔的 干燥机组34之间的区域中,且分别位于待干燥幅材A之上和之下。图3示 出了,设置在待干燥幅材之下的末端干燥装置33′与设置在待干燥幅材之上 的末端干燥装置33的数目不同。由此,能够以期望的方式增强末端部的干 燥能力,并且可以改进在空气干燥机的末端对于待干燥幅材A的控制。设置 在幅材之上和之下的末端干燥装置的结构对应于干燥机组34的上干燥装置 17和下干燥装置18。借助于在图中未示出的离心风扇,干燥空气被输送至 末端干燥装置33和33′中,但是所述离心风扇原则上设置在空气干燥机的保 护盖的端壁35′中。在图3中,所有干燥级位16、16′、16"的末端干燥装置是 相似的,并且每个干燥级位具有数目相同的上干燥装置和下干燥装置。显而 易见的是,根据干燥级位所需的干燥能力或根据与干燥过程相关的其他方 面,在待干燥幅材之上和之下的干燥装置的数量对于各个干燥级位而言可以 改变。

在附图中仅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关于根据本发明主要精神 的次重要的方面,例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为已知的或显而易见的、本 发明可能需要的电源或支撑结构并未在附图中单独示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 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所 限定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化。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了一些本发明的可能的实施 例,并且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