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油料籽仁的油脂加工预处理方法

一种油料籽仁的油脂加工预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料籽仁的油脂加工预处理方法,是油料籽仁用直接火炒锅式炒籽机加工,炒籽机炉膛温度为720~695℃,烟气温度为150~200℃,出料温度为190~195℃,时间30~35分钟,本发明具有将油料籽仁焙炒出自身香气、适合食用油后续加工、加工出的食用油香味口感好、符合人们传统口味的特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675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710116418.9

  • 发明设计人 孙东伟;

    申请日2007-12-29

  • 分类号A23D9/02(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65200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龙门东路3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10: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2-20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D9/02 合同备案号:2012370000316 让与人: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 受让人:莱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一种油料籽仁的油脂加工预处理方法 申请公布日:20090701 授权公告日:20120229 许可种类:独占许可 备案日期:20121227 申请日:20071229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2-02-29

    授权

    授权

  • 2009-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7-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料籽仁的油脂加工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油的油料籽仁在加工食用油前,一般都要进行预处理,目前的预处理方式是采用水蒸气在蒸炒锅内蒸炒,温度在110℃左右,虽然达到了一些预处理的目的,但是不能产生吡嗪类、呋喃类化合物,不能产生坚果的芳香甜焦气味,采用目前预处理方法的油料籽仁加工的食用油,没有油料籽仁本身香气,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将油料籽仁焙炒出自身香气、适合食用油后续加工、加工出的食用油香味口感好、符合人们传统口味的油料籽仁的油脂加工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料籽仁的油脂加工预处理方法,其特点是该方法是油料籽仁用直接火炒锅式炒籽机加工,炒籽机炉膛温度为720~695℃,烟气温度为150~200℃,出料温度为190~195℃,时间30~35分钟。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油料籽仁是花生米、葵花仁、亚麻籽。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的油料籽仁在榨油前用直接火炒锅式炒籽机加工,炒籽机炉膛温度为720~695℃,烟气温度为150~200℃,出料温度为190~195℃,时间30~35分钟,这样烘炒油料籽仁的香气与可可、咖啡的香气基本相同,其嗅感成分主要由羰化物、醇类、吡嗪类、呋喃类化合物组成,像花生米、葵花仁焙炒工序,要焙炒出坚果的芳香气味、甜美的花香味及甜焦气味,采用经过本发明方法预处理过的油料籽仁加工食用油,保留了油料籽仁的自身香气,提升了油料的味感和口感,在榨油及后续加工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添加剂,这样的产品能够在烹调时获得良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油料籽仁的油脂加工预处理方法,是油料籽仁直接用火炒锅式炒籽机加工,炒籽机炉膛温度为720~695℃,烟气温度为150~200℃,出料温度为190~195℃,时间30~35分钟。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