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WiMAX系统的多业务流操作的优化方法

用于WiMAX系统的多业务流操作的优化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WiMAX系统的多业务流操作的优化方法,包括:切换请求消息、路径预登记请求消息和路径登记请求消息中增加合并资源指示;切换请求处理,在终端将多个业务流从当前服务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时,根据切换请求消息中的合并资源指示及多个业务流的切换是否被目标网络接受,判断是否允许终端进行切换;路径预建立处理和路径建立处理,在允许终端将多个业务流从当前服务网络切换到目标网络的情况下,根据路径预登记请求消息和路径登记请求消息中的合并资源指示及是否能够对多个业务流建立数据通道预登记/登记,判断是否能够预建立/建立目标网络与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间的数据通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427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710187727.5

  • 发明设计人 褚丽;宋建全;许玲;

    申请日2007-11-23

  • 分类号H04W8/02;H04W36/18;H04W76/02;

  • 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尚志峰

  •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57: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W8/02 授权公告日:20101229 终止日期:20161123 申请日:200711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12-29

    授权

    授权

  • 2009-12-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5-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的多业务流操作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在WiMAX无线通讯系统中,对一个用户,可以同时提供多个业务流的服务。WiMAX允许将多个业务流的操作请求放在一个消息中携带。在现有NWG(其是WiMAX标准组织的其中一个工作组,负责WiMAX系统网络技术相关工作)标准中,消息中可携带合并资源指示(Combined Resource Indicator)字段,用于表示同一个请求消息中多个业务流的操作结果是否绑定。当多个业务流绑定时,任一个业务流失败都会导致整个请求中所有的业务流预定操作失败;否则,任一个业务流失败只会影响自身的预定结果;此外,在没有该字段的情况下,默认该多个业务流没有绑定。

类似地,在切换过程中同样会涉及到多个业务流的处理。在现有的NWG标准中,对于切换请求(HO_Req)消息的定义中并没有包含合并资源指示(Combined Resource Indicator)字段。这样可能导致终端在一次切换后原有业务流绑定信息丢失。在业务流绑定信息丢失的情况下,如果需要重新获得该信息,则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增加了信令流量。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进行切换时切换准备阶段的处理的信令流程。其中,切换场景为Target ASN(目标网络)发起AK上下文获取和数据通道预登记。并且,在此仅示出了向Target ASN1(目标网络1)切换的流程,而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多个TargetASN(目标网络)。

如图1所示,在切换时的切换准备处理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MS(即,终端)向Serving ASN(当前服务网络)发送空口的切换请求MOB_MSHO-REQ消息,发起切换;

第二步:Serving ASN向一个或多个Target ASN(目标网络)发送HO_Req消息,消息包括Authenticator ID鉴别器标识和AnchorASN GW ID锚定网络网关标识;

第三步:Target ASN 1(目标网络1)向Authenticator ASN(鉴权网络)发起上下文请求流程;注:该流程也可推迟至切换行动阶段再发起;

第四步:Target ASN 1(目标网络1)或Anchor ASN(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发起数据通道预建立流程(其中,该步骤也可推迟至切换行动阶段再执行);

第五步:Target ASN 1向Serving ASN发送HO_Rsp(切换响应)消息响应切换请求;

第六步:Serving ASN向MS发送MOB_BSHO-RSP(空口切换响应)消息,该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为MS选择的潜在的可切换到的target BS目标基站;

第七步:Serving ASN向潜在的target BS(目标基站)所属的Target ASN1(目标网络1)发送HO_Ack(切换正确应答)。

此外,若MS的多个业务流本来为绑定关系,当MS从ASN a切换到ASN b后,由于先前的切换消息并没有将该MS多业务流绑定的信息带给ASN b,所以ASN b默认MS的多业务流没有绑定。这样将可能导致终端的多个业务流绑定信息在发生一次切换后就丢失。

因此,根据现有技术,当MS在ASN b再次发生切换时,所执行的处理与图1所示的处理相同,只是ASN b成为相应的ServingASN。

此外,现有NWG对于Path_Prereg_Req(路径预登记请求)和Path_Reg_Req(路径登记请求)的定义中不包括Combined ResourceIndicator(合并资源指示)字段,这样,对于多业务流操作请求,不能保证切换后原有业务流绑定信息完整传递,也不利于目标网络对于多业务流的判决优化。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进行切换时切换行动(Action)阶段的处理的信令流程。其中,Serving ASN向Target ASN发送HO_Cnf(切换确认)消息。如图2所示,切换行动阶段的处理可包括以下步骤:

201,根据协议规定,MS向Serving ASN发送MOB_HO-IND(空口切换指示)消息通知切换到Serving ASN所选择的Target ASN中的一个;

202,按协议所述,Serving ASN收到MOB_HO-IND消息后,向上一步该Target ASN发送HO_Cnf消息;

203,按协议所述,该Target ASN向Serving ASN发送HO_Ack确认消息;

204,按协议所述,若HO_Req或HO_Cnf(切换确认)消息包含Authenticator ID字段,且在之前的切换准备阶段,对应该MS的AK上下文并没有获取,该Target ASN就会向Authenticator ASN(鉴权器所在网络)发起上下文请求流程,为该MS请求AK上下文;

205,按协议所述,若HO_Req或HO_Cnf消息包含Anchor ASNGW ID(锚定网络网关标识)字段,且还没有发生数据通道预登记流程,则该流程可选择的在这一步发生;若发生且在Path_Prereg_Req和响应消息中的SF Info(业务流信息)中包括DataDelivery Trigger(数据分发触发)字段,则立即触发该MS任何业务流的分发;

206,按协议所述,MS发起向该Target ASN的网络重进入流程;

207,按协议所述,该Target ASN向Anchor ASN发起数据通道登记流程;

208,按协议所述,在网络重进入成功完成后,Target ASN发起CMAC Key Count(CMAC密钥计数)更新流程;

209,按协议所述,在网络重进入成功完成后,Target ASN可向Serving ASN发送HO_Complete(切换完成)消息通知切换完成;

210、211,按协议所述,在与所述Target ASN数据通道建立完成后,Anchor ASN可向旧的Serving ASN发起数据通道去登记流程。

然而,目前尚未提出能够将对多业务流绑定关系的优化处理引入到切换过程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多业务流操作的优化方案,该方案可在切换过程中提供目标网络对业务流绑定操作的选择,从而完善了多业务流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多业务流操作的优化方法。

该方法包括:在切换请求消息、路径预登记请求消息、和路径登记请求消息中增加合并资源指示,其中,合并资源指示用于表示终端的多个业务流是否相互绑定;

切换请求处理,在将终端的多个业务流从当前服务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时,目标网络可根据切换请求消息中的合并资源指示以及多个业务流的切换是否被目标网络接受,判断是否允许终端进行切换;

路径预建立处理,在允许将终端的多个业务流从当前服务网络切换到目标网络的情况下,根据路径预登记请求消息中的合并资源指示以及是否能够对多个业务流建立数据通道预登记,目标网络或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可判断是否能够预建立目标网络与数据单元所在网络之间的数据通道;以及

路径建立处理,在允许将终端的多个业务流从当前服务网络切换到目标网络,并且未进行路径预登记处理的情况下,根据路径登记请求消息中的合并资源指示以及是否能够对多个业务流建立数据通道登记,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可判断是否能够建立目标网络与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之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在切换准备处理中,进一步包括:由终端向当前服务网络发起切换或者由当前服务网络发起切换;当前服务网络向目标网络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在切换请求消息中的合并资源指示表示终端的多个业务流为绑定的情况下,如果多个业务流中的部分业务流被目标网络拒绝,则目标网络可以判断不允许终端进行切换;如果多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均未被目标网络拒绝,则目标网络可以判断允许终端进行切换。并且,在不允许终端进行切换的情况下,进一步包括:目标网络向当前服务网络发送响应消息,并在响应消息中省略后续切换所需的部分信息;当前服务网络将切换的备选目标网络告知终端,其中,备选目标网络中不包括拒绝终端的目标网络。

另外,在路径预建立处理中,进一步包括:目标网络向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发送路径预登记请求消息、或者由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向目标网络发送路径预登记请求消息;在路径预登记请求消息中的资源合并指示表示多个业务流相互绑定的情况下,如果消息接收方所在网络在处理对应于多个业务流中的部分业务流的路径预登记时失败,则目标网络或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判断不允许预建立目标网络与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之间的数据通道,并终止路径预建立处理;如果对应于多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路径预登记建立均成功,则允许预建立该数据通道。

此外,在路径建立处理中,进一步包括:目标网络将路径登记请求消息发送至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在路径登记请求消息中的资源合并指示表示多个业务流相互绑定并且未进行路径预登记的情况下,如果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在处理对应于多个业务流中的部分业务流的路径登记时失败,则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判断不允许建立与目标网络的数据通道,并终止路径建立处理;如果对应于多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路径登记建立均成功,则允许与目标网络建立数据通道。

并且,在该方法中,进一步包括:在切换过程中将指示终端的多个业务流的绑定关系的合并资源指示从当前服务网络传递给目标网络。

除此之外,在切换请求消息、路径预登记请求消息、和路径登记请求消息中的合并资源指示表示多个业务流未相互绑定的情况下,则进行切换请求处理、路径预建立处理、和路径建立处理,之后触发多个业务流处理。其中,合并资源指示中包含合并资源要求和汇聚子层类型。并且,汇聚子层类型用于标识合并资源要求对多个业务流的绑定范围进行标识。其中,绑定范围包括:终端层面和业务汇聚子层面。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可在切换过程中提供目标网络对业务流绑定操作进行判决的选择,克服了现有标准中在多业务流情况下的不足;同时保证了终端在一次切换后原有业务流绑定信息的完整性,避免了由此可能导致的多业务流处理的错误。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在切换准备阶段中处理的信令流程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在切换行动阶段中处理的信令流程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多业务流操作的优化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多业务流操作的优化方法。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的多业务流操作的优化方法包括:

步骤S302,在切换请求(HO_Req)消息、路径预登记请求(Path_Prereg_Req)消息、和路径登记请求(Path_Reg_Req)消息中增加合并资源指示(Combined Resource Indicator),其中,Combined Resource Indicator用于表示终端的多个业务流是否相互绑定;

步骤S304,切换请求处理,在将终端的多个业务流从当前服务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时,目标网络根据HO_Req消息中的CombinedResource Indicator以及多个业务流的切换是否被目标网络接受,判断是否允许终端进行切换;

步骤S306,路径预建立处理,在允许将终端的多个业务流从当前服务网络切换到目标网络的情况下,目标网络或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根据Path_Prereg_Req消息中的Combined Resource Indicator以及是否能够对多个业务流建立数据通道预登记,目标网络或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判断是否能够预建立目标网络与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之间的数据通道;以及

步骤S308,路径建立处理,在允许将终端的多个业务流从当前服务网络切换到目标网络,并且未进行路径预登记处理的情况下,目标网络或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根据Path_Reg_Req消息中的Combined Resource Indicator以及是否能够对多个业务流建立数据通道登记,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可判断是否能够建立目标网络与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之间的数据通道。

其中,在切换准备处理中,进一步包括:由终端向当前服务网络发起切换或者由当前服务网络发起切换;当前服务网络向目标网络发送HO_Req消息;在HO_Req消息中的Combined ResourceIndicator表示终端的多个业务流为绑定的情况下,如果多个业务流中的部分业务流被目标网络拒绝,则目标网络可以判断不允许终端进行切换;如果多个业务流中的每个业务流均未被目标网络拒绝,则目标网络可以判断允许终端进行切换。并且,在不允许终端进行切换的情况下,进一步包括:目标网络向当前服务网络发送响应消息,并在响应消息中省略后续切换所需的部分信息;当前服务网络将切换的备选目标网络告知终端,其中,备选目标网络中不包括之前拒绝了终端的目标网络。

另外,在路径预建立处理中,进一步包括:目标网络向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发送Path_Prereg_Req消息、或者由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向目标网络发送Path_Prereg_Req消息;在Path_Prereg_Req消息中的资源合并指示表示多个业务流相互绑定的情况下,如果消息接收方所在网络在处理对应于多个业务流中的部分业务流的路径预登记时失败,则目标网络或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判断不允许预建立目标网络与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之间的数据通道,并终止路径预建立处理;如果对应于多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路径预登记建立均成功,则允许预建立该数据通道。

此外,在路径建立处理中,进一步包括:目标网络将Path_Reg_Req消息发送至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在Path_Reg_Req消息中的资源合并指示表示多个业务流相互绑定并且未进行路径预登记的情况下,如果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在处理对应于多个业务流中的部分业务流的路径登记时失败,则数据管理单元所在网络判断不允许建立与目标网络的数据通道,并终止路径建立处理;如果对应于多个业务流中每个业务流的路径登记建立均成功,则允许与目标网络建立数据通道。

并且,在该方法中,进一步包括:在切换过程中将指示终端的多个业务流的绑定关系的Combined Resource Indicator从当前服务网络传递给目标网络。

除此之外,在HO_Req消息、Path_Prereg_Req消息、和Path_Reg_Req消息中的Combined Resource Indicator表示多个业务流未相互绑定的情况下,则进行切换请求处理、路径预建立处理、和路径建立处理,之后触发多个业务流处理。其中,CombinedResource Indicator中包含合并资源要求和汇聚子层类型。并且,汇聚子层类型用于标识合并资源要求对多个业务流的绑定范围进行标识。其中,绑定范围包括:终端层面和业务汇聚子层面。

也就是说,在切换请求处理、路径预建立处理、和路径建立处理过程中,如果业务流相互绑定,则只要有一个业务流被拒绝或失败,则与之绑定的其它业务流的切换、路径预建立、和路径建立结果同样是失败。

另外,在HO_Req消息、Path_Reg_Req消息、和Path_Prereg_Req消息中的Combined Resource Indicator表示多个业务流未相互绑定的情况下,则进行相应的切换请求处理、路径预建立和路径建立处理,之后触发多个业务流处理。

并且,Combined Resource Indicator中包含合并资源要求和汇聚子层类型。此时,汇聚子层类型用于标识合并资源要求对多个业务流的绑定范围进行标识。并且,绑定范围包括:终端层面和业务汇聚子层面。

另外,Combined Resource Indicator中包含Combined Resourcerequired和汇聚子层类型(CS Type)。Combined Resource required用于对多个业务流是否绑定进行标识;CS Type用于标识合并资源要求对多个业务流的绑定范围进行标识。

其中,绑定范围包括:终端层面和业务汇聚子层面。

其中,对于Combined Resource required,当该绑定标示位设为绑定时,表示,任何一个业务流的失败都导致,对该请求中该层面的所有流的预定操作的请求被全部拒绝;否则表示一个业务流的失败只影响其本身,不影响该请求中其它业务流的操作结果。

下面将结合具体场景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首先将描述切换准备阶段。

假设切换场景为Target ASN(目标网络)发起AK上下文获取和数据通道预登记。如图1所示,由于不考虑其他Target ASN的情况,所以图1中仅示出Target ASN 1(目标网络1),这里也仅以TargetASN 1为例进行描述,对于其它的Target ASN的处理与Target ASN1的处理类似。

假定,至少有一个业务流被Target ASN 1拒绝。此时,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11,同原有流程,MS(即,终端)向Serving ASN(即,当前服务网络)发送MOB_MSHO-REQ消息,发起切换;

步骤12,Serving ASN向一个或多个Target ASN发送HO_Req消息,消息包括Authenticator ID和Anchor ASN GW ID(锚定接入业务网络网关标识);HO_Req消息将包括多个业务流是否绑定标示;

步骤13,若多个业务流标示为绑定,只要有一个业务流被TargetASN 1拒绝,则Target ASN 1就可根据该绑定标示判定,拒绝该MS所有业务流;则后续上下文请求流程和第四步的数据通道预建立流程(即,下面将要描述的步骤14)对Target ASN 1都不必发起;若没有绑定,则同原有流程,Target ASN 1向Authenticator ASN发起上下文请求流程;

步骤14,Target ASN 1或Anchor ASN发起数据通道预建立流程;若没有绑定,则同原有流程;

步骤15,Target ASN 1向Serving ASN发送HO_Rsp消息确认切换请求;若多个业务流标示为绑定,则HO_Rsp消息至少可确定不包含如下信息:Data Path Info(数据通道信息),HO ID(切换标识),Service Level Prediction(业务等级预报),HO ProcessOptimization(切换处理优化),HO Authorization Policy Support(切换授权策略支持),Action Time(操作时间),Data Integrity Info(数据完整性信息);且BS HO RSP Code(基站切换响应码)确定为拒绝切换;

步骤16,Serving ASN向MS发送MOB_BSHO-RSP消息,该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为MS选择的潜在的可切换到的target BS(目标基站);且该消息中不包括上述Target ASN 1;

步骤17,Serving ASN向所有潜在的target BS所属的Target ASN(即,备选的目标网络)发送HO_Ack,并且备选的目标网络中不包括上述Target ASN 1;

此外,在切换场景为Target ASN发起的AK上下文获取和数据通道预登记的情况下,如果MS的多个业务流本来为绑定关系,则当MS从ASN a切换到ASN b后,由于先前的切换消息并没有将该MS多业务流绑定的信息带给ASN b,所以ASN b默认MS的多业务流没有绑定。当MS在ASN b再次发生切换时,会有如下流程,其中,ASN b将相应地成为Serving ASN:

同样,假设至少有一个业务流被Target ASN 1拒绝的情况,参照图1,可以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11,同原有流程,MS向Serving ASN发送MOB_MSHO-REQ消息,发起切换;

步骤12,Serving ASN向一个或多个Target ASN发送HO_Req消息,消息包括Authenticator ID和Anchor ASN GW ID;若ServingASN未能从其他网元处获取到多业务流的绑定信息,则HO_Req消息将不包括多个业务流是否绑定标示,默认为不绑定;

步骤13,若只要有一个业务流被Target ASN 1拒绝,按照该MS的多个业务流本来为绑定关系,Target ASN 1就会拒绝该MS所有业务流;则后续上下文请求流程和第四步的数据通道预建立流程对Target ASN 1都不必发起,即直接转入第五步;而由于该绑定关系信息在先前的切换中丢失,导致当前切换中Serving ASN认为,该MS的多业务流没有绑定关系,进入错误的处理,同协议原有流程,Target ASN 1向Authenticator ASN发起上下文请求流程,转入第4步;

步骤14,Target ASN 1或Anchor ASN发起数据通道预建立流程;若没有绑定,则同原有流程;

步骤15,Target ASN 1向Serving ASN发送HO_Rsp消息确认切换请求;如按照该MS多个业务流绑定关系,则HO_Rsp消息至少可确定不包含以下后续切换处理所需的信息:Data Path Info(数据通道信息),HO ID(切换标识),Service Level Prediction(业务水平预报),HO Process Optimization(切换处理优化),HOAuthorization Policy Support(切换授权策略支持),Action Time(操作时间),Data Integrity Info(数据完整性信息);且BS HO RSP Code(基站切换响应码)确定为拒绝切换;但由于该绑定关系信息在先前的切换中丢失,导致当前切换中Serving ASN认为,该MS的多业务流没有绑定关系,则同原有流程,消息所带信息与原有流程一样。

步骤16,Serving ASN向MS发送MOB_BSHO-RSP消息,该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为MS选择的潜在的可切换到的targetBS;如按照该MS多个业务流绑定关系,则该消息不包括上述TargetASN 1;但由于该绑定关系信息在先前的切换中丢失,导致当前切换中Serving ASN认为,该MS的多业务流没有绑定关系,则该消息可能包括上述Target ASN 1;

步骤17,Serving ASN向潜在的target BS所在的ASN发送HO_Ack,潜在的Target ASN中可能包括上述Target ASN 1。

接下来将描述切换行动阶段的处理过程,假设切换场景为Serving ASN向Target ASN发送HO_Cnf消息,并且数据通道粒度为每业务流,且数据通道请求(Path_Prereg_Req/Path_Reg_Req)中多业务流为绑定关系。

参见图2,可以包括以下处理:

201,根据协议规定,MS向Serving ASN发送MOB_HO-IND(空口切换指示)消息通知切换到Serving ASN所选择的Target ASN中的一个;

202,按协议所述,Serving ASN收到MOB_HO-IND消息后,向上一步该Target ASN发送HO_Cnf消息;

203,按协议所述,该Target ASN向Serving ASN发送HO_Ack确认消息;

204,按协议所述,若HO_Req或HO_Cnf(切换确认)消息包含Authenticator ID字段,且在之前的切换准备阶段,对应该MS的AK上下文并没有获取,该Target ASN就会向Authenticator ASN发起上下文请求流程,为该MS请求AK上下文;

此时,在步骤205中的处理为:如果数据通道预登记流程若在切换行动阶段发生,根据本发明,Path_Prereg_Req中多业务流绑定标示如果是绑定关系并且假设有至少一个业务流的数据通道建立失败,则Target ASN或Anchor ASN在Path_Prereg_Rsp消息中通知对方数据通道预登记建立失败,并且,即使在Path_Prereg_Req和响应消息中的SF Info中包括Data Delivery Trigger字段,也不触发该MS任何业务流的分发;如果成功预建立数据通道,则执行以下处理;

206,按协议所述,MS发起向该Target ASN的网络重进入流程;

207,按协议所述,该Target ASN向Anchor ASN发起数据通道登记流程;其中,在数据通道粒度为每业务流,且数据通道请求(Path_Reg_Req)中多业务流为绑定关系的情况下,如果在数据通道建立前未进行数据通道预登记,则发生三方握手的数据通道建立流程:当任一个业务流对应的数据通道建立被拒绝时,如果Path_Reg_Req中多业务流绑定标示为绑定关系,则Anchor ASN在Path_Reg_Rsp消息中通知Target ASN数据通道登记建立失败;

208,按协议所述,在网络重进入成功完成后,Target ASN发起CMAC Key Count(CMAC密钥计数)更新流程;

209,按协议所述,在网络重进入成功完成后,Target ASN可向Serving ASN发送HO_Complete(切换完成)消息通知切换完成;

210、211,按协议所述,在与所述Target ASN数据通道建立完成后,Anchor ASN可向旧的Serving ASN发起数据通道去登记流程。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了以上描述的场景之外,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切换准备阶段的其它应用场景。例如,AK上下文由Serving ASN发送,Target ASN发起数据通道预登记;Anchor ASN与Serving ASN共同配置且R4(参考点4)数据通道预登记由AnchorASN/Serving ASN发起;Anchor ASN与Serving ASN共同配置,且数据通道预登记消息合到切换控制消息中发送;网络发起的切换等。

并且,对于网络发起的切换,由Serving ASN或ServingASN/Authenticator ASN(共同配置时)发起;

应当注意,在上述场景中,除特别注明网络发起的切换外,其它场景都是由MS发起的切换。

不难看出,通过增加合并资源指示,目标网络可对多个业务流的切换请求直接作出判决,而不需要从保留该合并资源信息的网元处获取该信息或者将切换请求信息传递给该网元再由该网元作出判决。因此节省了相关信息交互的资源开销,同时也保证了原有业务流绑定信息的完整传递。

另外,除以上描述的切换行动阶段的描述的场景之外,本发明还适用于其它切换行动阶段场景。例如,Target ASN未收到R4(参考点4)的HO_Cnf;Serving ASN未收到MOB_MSHO-REQ消息;Anchor ASN,Authenticator ASN与Serving ASN共同配置,ServingASN发起通道登记等。

借助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在切换过程中提供目标网络对业务流绑定操作进行判决的选择,克服了现有标准中在多业务流情况下的不足;同时保证了终端在一次切换后原有业务流绑定信息的完整性,避免了由此可能导致的对于多业务流处理的错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