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将管形膜或膜覆盖物覆盖货堆的装置

将管形膜或膜覆盖物覆盖货堆的装置

摘要

一种用于将管形膜或者膜覆盖物覆盖在货堆上的装置,其中,为了聚集管形膜,设置至少两个辊装置,该辊装置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聚集辊和至少一个对辊。聚集辊和对辊在聚集期间设置在聚集位置,在该位置,管形膜在外侧与聚集辊接触,并在内侧与对辊接触,在聚集期间每个辊装置中仅有一个对辊与管形膜接触,且设置在水平辊装置的基准面B的下方。设置覆盖装置,在聚集之后利用所述覆盖装置将管形膜拉出遮盖货堆,其中,辊装置在覆盖方向上被输送。覆盖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导向元件,通过该元件,在覆盖期间被聚集的管形膜被引导,并且,每个辊装置的对辊至少在管形膜端部解开期间与管形膜的内侧接触,并设置在辊装置的基准面B上方的解开位置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342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MSK包装系统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76178.6

  • 发明设计人 N·费尔莫伊伦;F·R·米歇尔斯;

    申请日2008-11-1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朱德强

  • 地址 德国克莱沃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53: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2-25

    授权

    授权

  • 2010-12-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B9/13 申请日:20081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5-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管形膜或膜覆盖物覆盖货堆的装置。货堆这里 特别指的是多个包装件、小包、袋或这些单元,它们合适地堆垛,以 形成平行六面体形货堆。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货堆被保存在托板上。 这种货堆用管形膜或用膜覆盖物覆盖,以便使货堆一方面具有更大的 稳定性,而另一方面保护货堆免受大气影响。货堆也可以主要是几个 堆垛的单元,不然也可以是例如白色货物领域(洗衣机、电冰箱、洗 碟机等)中一个单独较大单元。货堆不一定必须具有平行六面体形状, 而是也可以基本上具有不同的形状。将用于覆盖的膜覆盖物的管形膜 本身可以说适应货堆的形状。

引言中所述类型的装置从各种实施例的实际应用中得知。管形膜 从管形膜存储器送到这些装置上。管形膜在货堆上方打开,并在竖直 方向上聚集。

这种装置例如从EP 1 353 847 B1中得知。聚集装置这里具有聚集 辊,一个对辊分别与上述聚集辊相关联,其中,对辊的旋转轴在竖直 方向上分别设置在聚集辊的旋转轴的下方。为了聚集,管形膜被引导 在聚集辊与对辊之间穿过。按照EP 1 353 847 B1的聚集装置其后也可 以用于管形膜的横向展开,并且也可以作为覆盖装置用于将管形膜覆 盖在货堆上。在覆盖过程中,管形膜被解开,其中,解开的管形膜再 次被引导在聚集辊与对辊之间穿过。按照EP 1 353 847 B1所述的装置 基本上证明是成功的。然而,现已发现,在覆盖过程结束时或者在管 形膜端部解开期间,管形膜有时以不受控制的方式从聚集指或聚集角 跳开,并因此不能很精确地放置在货堆上或者托板上所需的位置中。 在这方面,已知的装置能够改进。

比较起来,本发明基于提出引言所述类型装置的技术问题,通过 本发明装置可以避免上述缺点,且通过本发明装置能够精确和受控制 地在货堆上或托板上放置管形膜端部。

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将管形膜或膜覆盖物覆 盖货堆的装置,其中,为了聚集管形膜,设置至少两个辊装置,所述 两个辊装置分别具有至少一个聚集辊和至少一个对辊,并且其中,在 聚集期间聚集辊和对辊被设置在聚集位置,在所述聚集位置管形膜外 侧与聚集辊接触,并在内侧与对辊接触,

其中,在聚集期间每个辊装置的仅有一个对辊与管形膜接触,而 且这时被设置在水平辊装置的基准面B的下方,

其中,设置覆盖装置,在聚集之后通过所述覆盖装置将管形膜拉 出而遮盖货堆,其中,辊装置在覆盖方向上传送,

其中,覆盖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导向元件,通过所述导向元件在管 形膜放置到货堆上之前在覆盖期间被解开的管形膜被引导,

并且其中,每个辊装置的对辊至少在管形膜端部解开期间与管形 膜的内侧接触,且在这时设置在辊装置基准面B的上方的解开位置中。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假想的)水平的辊装置基准面B贯穿聚集 位置的辊装置的聚集辊的旋转轴线。另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假想 的)水平的辊装置基准面B设置成横向于或者垂直于管形膜的进给方 向Z或者横向于/垂直于管形膜的覆盖方向。(假想的)辊装置基准面 B可以说是相对于辊装置或者相对于辊装置设备固定地设置,并且在 覆盖方向上被传送或者还与辊装置或与辊装置设备一起移动。

按照本发明的非常优选实施例,每个辊装置的对辊在聚集期间与 管形膜接触,所述对辊设置成至少在解开位置中管形膜端部解开期间 与覆盖方向相反而移动。合适地,每个辊装置的对辊在聚集期间与管 形膜接触,所述对辊在它的解开位置于竖直方向上移出其聚集位置。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货堆设置在托板上。将要理解的是,管形膜 端部在覆盖过程结束时解开,并置于货堆上或者托板上。管形膜或膜 覆盖物合适地包括弹性塑性膜。这里和下面就膜覆盖物而言,这意味 着,管形膜的一端已经分离和脱焊。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管形膜从管形膜存储器被送到本发明的装置 上。合适地,管形膜的侧边缘向内折叠成储存状态。因而把这叫做侧 向折叠管。此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被送到所述装置的管形膜在货 堆上方或前面打开。建议随后聚集元件移动到打开的管形膜的管形膜 端部,使得管形膜端部的内侧靠在聚集元件上。每个聚集元件优选地 具有聚集托架,所述聚集托架横向于管形膜的进给方向或者横向于竖 直方向延伸。在引入聚集元件之后,管形膜端部的内侧靠在聚集托架 上。按照本发明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具有聚集托架的聚集元件设置在 打开的管形膜的四个角上,所述打开的管形膜横断面为矩形。在这种 情况下,聚集托架也叫做聚集角。此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聚集元 件或聚集托架可横向于管形膜的进给方向,特别是朝水平方向而移动, 即优选地相互独立。另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聚集元件或聚集托架 在管形膜的进给方向上,尤其是朝竖直方向上可移动。

按照建议,对辊与每个聚集元件或与每个聚集托架相关联,所述 对辊在管形膜的输送方向上设置在相关聚集托架的后面或下方,尤其 是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在聚集托架的下方。建议聚集辊与每个聚集元件 或聚集托架相关联,至少在聚集位置的所述聚集辊在管形膜的输送方 向上设置在相关聚集托架的后面或下方,尤其是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在 聚集托架的下方。合适地,在聚集元件引入打开的管形膜端部之后, 聚集辊向上移动或者折叠上去,以便每个聚集辊和与其相关的对辊以 夹紧方式将管形膜夹持在它们之间。然后,使聚集辊和对辊处于它们 的聚集位置。聚集辊优选地被驱动,并为此,使驱动马达合适地与每 个聚集辊相关联。按照建议,对辊不被驱动。它们可以说相对于相关 联的聚集辊起到压力辊的作用。

本发明的十分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每个辊装置包括聚 集辊和仅一个与聚集辊相关联的对辊。按照建议,在横断面为矩形的 展开的管形膜的四个角处设置四个这样的辊装置。

按照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各辊装置在聚集位置被定向,使得对辊 的旋转轴在管形膜的输送方向上设置在聚集辊的旋转轴后面或者在竖 直方向上设置在聚集辊的旋转轴的下方。在这个实施例中,聚集辊和 对辊的旋转轴线设置成使得聚集辊和相关对辊的相应接触点的切线朝 下倾斜,并且相对于货堆向外倾斜。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聚集位置,用于形成膜覆盖物所提供的管 形膜部分从管形膜存储器上引出,并在货堆前面或上方聚集。另外,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存在至少两个聚集元件或聚集托架,通过所述聚 集元件或聚集托架使管形膜在聚集位置中被引导,其中,在管形膜的 进给方向上聚集元件或聚集托架的后面,设置辊装置,通过所述辊装 置使管形膜在聚集位置中被引导,并在进给方向上于辊装置的后面被 聚集。上面已经表示,合适地设置至少四个或四个聚集元件/聚集托架, 辊装置分别与所述四个聚集元件/聚集托架相关联,并且它们非常优选 地设置在横断面为矩形的展开的管形膜四个角上。在聚集期间,管形 膜以已知的方式,即波纹管或可伸缩方式聚集在聚集元件上。根据上 述的辊的旋转轴的优选配置,在聚集期间,可以获得很均匀的折叠形 式,其中,折叠物分别向下和(相对于货堆)朝外倾斜。在折叠物这 种均匀对准的情况下,在随后的覆盖货堆期间,膜覆盖物可以简单和 功能上可靠的方式一叠一叠地引出。因而达到在覆盖期间膜覆盖物不 受任何不利的约束,尤其是保持没有损坏。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装置具有分开装置和焊接装置,通 过所述分开装置和焊接装置在聚集后在待形成的膜覆盖物的上端将管 形膜分开或脱焊,从而形成膜覆盖物。本发明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其特 征在于,聚集元件也用作横向伸展元件,通过所述聚集元件在聚集之 后和合适地在覆盖货堆之前,管形膜或者膜覆盖物被横向地伸展。合 适地,为此,聚集元件与它们的聚集托架(聚集角)一起横向于管形 膜的进给方向移动离开。横向伸展以下述条件进行,即横向伸展的管 形膜的横断面或水平横断面大于货堆的横断面或水平横断面。

在聚集之后和优选地在横向伸展之后,通过覆盖装置而将管形膜 抽出遮盖货堆。按照本发明的特别优选实施例,聚集元件也是覆盖装 置的导向元件。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聚集托架(聚集角)因此也起 到导向托架的作用,在覆盖期间聚集的管形膜在置于货堆上之前在所 述导向托架上被引导。按照本发明非常优选的实施例,利用聚集元件 或导向元件来聚集和横向伸展及覆盖管形膜。在所有三种方法中,合 适地使用至少四个或四个聚集元件,这些聚集元件优选地设置在横断 面是矩形的管形膜的四个角上。为了以膜覆盖物覆盖,聚集元件(导 向元件)可在膜覆盖物的覆盖方向上或者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为此, 聚集元件(导向元件)合适地连接到以相应方式可移动的拉幅架 (tentering frame)上。

在管形膜覆盖或者解开之前,聚集辊可从对辊去除或从对辊脱离 它们的聚集位置而展开。然后,在向下移动聚集元件或拉幅架期间只 通过引出管形膜而发生解开。然而,在这个覆盖过程中,聚集辊也可 以折叠到对辊上。然后,通过聚集辊而另外帮助解开。按照建议,在 覆盖期间被解开的管形膜通过聚集元件的聚集托架被引导。在覆盖过 程结束时和在管形膜端部解开期间,聚集元件或者拉幅架的运动或者 竖直运动合适地放慢。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辊装置的对辊至少在覆盖 过程结束时或者至少在管形膜端部分别在相关导向托架的方向上或者 直到相关导向托架而解开期间移动到解开位置。将要理解,管形膜端 部的解开发生在货堆的下部区域中,尤其是在托板侧上进行。合适地, 辊装置的所有对辊都移动到上述解开位置中。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 解开位置中,对辊具有比在聚集位置上距相关导向托架更小或显著更 小的距离。对辊因此移出它们的聚集位置朝向导向托架进入解开位置。 基本上,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聚集辊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优选地,至少在覆盖过程结束时或者至少在管形膜端部解开期间, 聚集辊折叠上去或者移动直到相关的对辊,以便解开的管形膜端部的 管形膜壁以夹紧方式保持在对辊和聚集辊之间。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 施例,聚集辊相对于相关聚集元件的配置在聚集位置和解开位置中不 改变。按照第二实施例,聚集辊象对辊一样,可以朝与管形膜的覆盖 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到解开位置。在这个实施例中,在解开位置,聚 集辊因此合适地具有比在聚集位置中距相关导向托架更小的距离。

由于本发明的聚集辊、对辊和导向托架的配置,管形膜端部在对 辊和聚集辊之间从实际上直到端部至覆盖过程结束时而被保持或输 送,并因此能通过相关的导向托架以非常受控制的方式而被引导。按 照本发明的配置保证管形膜端部受控制的、功能上可靠而精确的解开, 并将所述管形膜端部置于货堆上或托板上正确的位置。

建议在覆盖过程结束时和对辊设置在解开位置的情况下,聚集元 件可横向于覆盖方向向内朝货堆方向可移动,或者特别朝设置在货堆 下方的托板方向移动。然后,管形膜端部与导向元件分离,并置于货 堆上或者特别放到托板上。这种放置通常是在没有高成本的另外措施 的情况下进行。因为由于弹性恢复力,横向伸展的管形膜本身实际上 自动地置于货堆上或托板上。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货堆设置在托板上,所述托板具有托板上部 底板和托板下部底板,并且按照一个实施例,另外具有至少一个托板 中间底板,所述中间底板设置在托板上部底板与托板下部底板之间。 按照第一优选实施例,聚集元件在托板下方向内移动,而后管形膜端 部被置于托板下部底板的下侧。按照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导向 元件在托板上部底板的下方与托板下部底板的上方之间的区域中向内 移动,并且在这个实施例中,管形膜端部被置于托板上部底板的下侧 上或者托板中间底板的下侧上,所述托板中间底板设置在托板上部底 板与托板下部底板之间。由于本发明的聚集辊、对辊和聚集托架的配 置,在两个实施例中,可达到很受控制的并因此精确的放置的管形膜 端部。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辊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对辊,其 中,只有每个辊装置的第一对辊在聚集期间与管形膜接触,而每个辊 装置的第二对辊在聚集期间与管形膜脱离接触,并且其中,每个辊装 置的两个对辊在解开期间与管形膜的内侧接触。合适地,在这个实施 例中,第一对辊在聚集期间和在解开期间被设置在水平辊装置基准面 B的下方。优选地,在解开期间第二对辊设置在水平辊装置基准面B 的上方。合适地,第二对辊能够被展开,以便在聚集期间它们能与管 形膜脱离接触,并随后能够被折叠上去,以便在解开期间它们与管形 膜接触。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是一种将管形膜或者箔覆盖物覆盖在货堆 上的方法。在这个方法的范围内,聚集元件或者具有被连接的聚集元 件的拉幅架在覆盖过程中最初向下朝托板方向移动。在货堆的下端或 在托板区域内,聚集元件的竖直运动合适地放慢。然后,优选地发生 对辊转移到解开位置上。按照建议,然后,使聚集辊向上移动或折叠 到相关的对辊上。此后,聚集元件向内移动,使得管形膜端部尤其是 能置于托板上。

本发明基于下述认知,即采用本发明的装置,不仅聚集功能上非 常可靠、管形膜能够横向伸展和解开,而且此外还使管形膜端部很受 控制和精确地置于托板上货堆的下方。尽管本发明的装置显示惊人的 高度功能上可靠性的特色,但仍然通过比较简单和不太复杂的措施达 到。本发明还通过将膜有规律地置于托板下侧上来保证减少伸展不足 的区域,这样导致节省膜的消耗。本发明的装置连续地操作,并且尤 其是还显示维护成本很低的特色。因此本发明的装置与现有技术已知 的装置相比,具有重要的优点。

下面,借助于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所述附图仅举例说明示 例性实施例,其中,在示意图中: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2示出按照图1中主题上的俯视剖面图;

图3示出在第一操作位置(聚集位置)中聚集辊的区域中的图1 的剖开图;

图4示出按照图3所述的主题处在第二操作位置(解开位置);和

图5示出按照图4所述的主题在托板的下方。

附图示出一种将管形膜1覆盖在货堆2上的装置。下面全部使用 术语管形膜1,不过按照优选实施例,管形膜在分开和脱焊(welding off)之后作为箔覆盖物存在。货堆2可以是多个包装件,这些包装件 被堆垛,以在托板3上形成平行六面体。

管形膜1以本身已知的方式从管形膜存储器4被输送,并在货堆 2上方被打开装置5打开。然后,4个聚集元件6被移动到打开的管形 膜1中,以便管形膜1的内侧保持倚靠这些聚集元件6。合适地和在 示例性实施例中,聚集元件6设置在打开或展开的横断面是矩形的管 形膜1的4个角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聚集元件6分别具有弯曲的 聚集托架7和竖直壁8,所述聚集托架7横向于管形膜1的进给方向Z 延伸,而所述竖直壁8邻近聚集托架7。优选地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弯曲聚集托架7的两个壁向下对准,这种情况特别在图3、4和5中可 看到。

首先是管形膜1被聚集。为此,聚集辊10和仅有一个对辊11的 辊装置9与每个聚集元件6相关联。在图3中示出辊装置9处于聚集 位置,其中,对辊11设置在水平辊装置基准面B的下方。管形膜1 从管形膜存储器4上引出,并分别通过聚集托架7被引导和分别穿过 聚集辊10与对辊11之间被引导。合适地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聚集 辊10具有比相关对辊11大的直径。优选地和在图3所示的示例性实 施例中,聚集辊和对辊11设置在聚集位置,使得对辊11的旋转轴在 竖直方向上位于聚集辊10的旋转轴的下方。聚集辊10和对辊11的旋 转轴设置在聚集位置,以便聚集辊10和相关对辊11的相应接触点的 切线T朝向下面和外部倾斜(图3)。按照建议,贯穿聚集辊10和对 辊11的旋转轴延伸的直线G与穿过对辊的旋转轴延伸的水平线H形 成5°至25°的角度α,优选的是10°至20°。在穿过辊装置9延伸之后, 管形膜1被聚集在辊装置9的下方。各辊的旋转轴的特殊配置这时使 它能达到很均匀的折叠结构,这可在图3中看到,其中,聚集的管形 膜1折叠物(folds)分别朝向下面和外部倾斜。合适地,折叠物与竖 直V之间的角度β为20°至60°,优选的是45°或大约45°。由于折叠物 的这种均匀对准,所以管形膜1可以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解开,且在 以后覆盖货堆2期间没有损坏。在聚集管形膜1之后,将管形膜在其 上端处通过分离装置(未示出)合适地分开,并通过焊接装置(同样 未示出)脱焊,从而形成箔覆盖物。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聚集的管形膜被横向伸展,使得管形膜的水 平横断面大于货堆2的水平横断面。按照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例, 聚集元件6或聚集托架也用作横向伸展元件和用于管形膜1的横向伸 展,聚集元件6对角地移开。图2示出在货堆2上方横向伸展开之后 的聚集元件6。

在聚集和横向伸展之后,管形膜1被拉下遮盖货堆2。按照优选 实施例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聚集元件6同时形成用于这种覆盖过程 的导向元件。为此,聚集元件6可竖直移动或者竖直向下移动。合适 地,聚集元件6连接到可竖直移动的拉幅架或者吊架上。在覆盖期间 或者在聚集元件6竖直运动期间,聚集的管形膜1再次解开,其中, 聚集的管形膜1的折叠物逐渐被引出或松开。在覆盖期间或者在解开 期间,管形膜1朝与聚集过程相反的方向穿过辊装置9,并随后通过 聚集托架7被引导。在解开期间,被驱动的聚集辊10也朝与聚集过程 相反的方向旋转。在覆盖过程结束时或者当聚集元件6拉到接近托板 3时,合适地放慢聚集元件6的竖直运动。至迟当聚集元件6位于托 板3的前面不远或者处于托板3的区域中时,对辊11在相关的聚集托 架7的方向上竖直向上移动到它们的解开位置中,用于解开管形膜端 部,在所述解开位置中,它们优选地直接设置在相关的收集托架7的 下方。这种解开位置在图4中示出,在该图中对辊11设置在辊装置基 准面B的上方。(假想的)辊装置基准面B相对于辊装置9或者辊装 置设备而固定地设置,并与辊装置9一起在覆盖方向上移动。为了运 动到解开位置,对辊11合适地在线性导向件12上可移动。而且在示 例性实施例中,对辊11分别通过相关竖直壁8中的竖直狭缝13接合。 在覆盖过程期间,因而至迟在对辊11的解开位置中,聚集辊10再次 移动到对辊11。图4示出在聚集辊10的情况下的这个解开位置。此 外,在解开位置中,优选地对辊11的旋转轴设置在竖直方向上聚集辊 10的旋转轴上方。从图4中还可以看到,将要解开的管形膜端部实际 上保持直到结束或者保持直到对辊11与聚集辊10之间覆盖过程的结 束,并因此可以通过相关的聚集托架7以受控制的方式被引导。

按照实施例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聚集元件6竖直向上移动到托 板3下方的区域内。在这里,聚集元件6然后向内朝向托板3,最后 管形膜端部与聚集托架7分离,并置于托架下部底板14的下侧。由于 本发明的聚集辊10、和在解开位置的对辊11和聚集托架7的配置, 所述管形膜端部的放置可以功能上非常可靠和精确的方式进行。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