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性较差等技术问题。本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和控制芯片,检测装置设置在洗衣机机体和动力轴之间,所述的检测装置和电机均与控制芯片相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具有异常计时器和电机开闭时间比较器。通过本检测系统可以实施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方法,以达到准确检测洗衣机中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其优点在于:1.能有效地判断出检测装置是否工作正常,从而确保洗衣机能正确判断脱水桶的运行状态,以消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2.整个检测过程非常简单,易于实施和推广。3.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操作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0-07-21

    授权

    授权

  • 2010-01-0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91204 申请日:2008101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 2009-07-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5-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家用洗衣机已经非常普及,它是将洗涤水、洗涤剂和机械力相互结合,来实现洗净衣物的目的。现代洗衣机的机械力就是通过电机驱动洗衣桶底部的波轮以顺逆时针交替旋转实现带动衣物翻滚、旋转,使衣物与衣物、衣物与波轮、衣物与桶间相互摩擦而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洗衣过程中,有波轮的正反搅拌,也有脱水桶回转的过程。在波轮的正反搅拌及脱水桶回转的过程中,如果用户尤其是小孩将手或身体的某一部位伸入脱水桶时,将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为了提高安全性能,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安全锁定机构的脱水桶内盖[申请号:CN99247526.0],它包括脱水桶,内盖,坡形扣板,弹性拨片,弹性拨片下连接一锁体,其特征在于:弹性拨片的左右两翼与坡形扣板外侧边缘连接,弹性拨片的上部有把手,把手高于坡形扣板,下部连接一卡式钩形锁,钩面为水平面或上斜钩面,弹性拨片的外侧有一封闭挡板。该装置开关灵活,锁定牢固,当脱水桶旋转时,手不可能伸进桶内,对人体可起到保护作用。虽然,上述方案能够避免在脱水桶旋转时手不可能伸进桶内,但是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并且在使用时要对脱水桶内盖进行锁定和开启,操作起来非常不便。

还有人发明了一种洗衣机的电机测速装置[申请号:200610015729],测速装置安装在电机轴的一端,它包括磁铁和塑料衬套,磁铁呈圆环形状,在磁铁的圆环的内部形成衬套,衬套呈圆环形状,在衬套的圆环的内表面上均布形成12~16个凸缘。衬套和凸缘由塑料制成,磁铁、衬套和凸缘一次注塑成型、形成一体。该装置虽然能够对电机的转速进行检测,但是无法确保测速装置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显然,若不对测速装置的运作正常性进行判断,则不能排除对电机转速有误判运行状态的可能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排除安全隐患,易于实施和推广的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安全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的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难以操作,安全性较差等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检测方法的检测过程如下:

在洗衣机工作时,由控制芯片采集检测装置的反馈信号,同时采集电机的工作状态信号;

当控制芯片应当采集到检测装置的反馈信号而未采集到时,异常计时器开始计时;

当控制芯片在异常计时器预先设定的计时范围内采集到检测装置的反馈信号时,异常计时器清零;

当控制芯片在异常计时器预先设定的计时范围内仍未采集到检测装置的反馈信号时,控制芯片对电机在上述预先设定的计时范围内工作时间和关闭时间进行比较;

若电机的工作时间小于或等于关闭时间,则异常计时器清零,若电机的工作时间大于关闭时间,则控制芯片产生使洗衣机停止工作的信号。

通过本检测方法,当检测装置出现异常时,能及时地检测出来,使洗衣机停止运行,有效地提高了安全性能。这里的计时范围是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设定的,通常情况下根据刚启动时洗衣机的状态来确定计时范围的。电机的工作状态信号是指电机工作时间信号和电机关闭时间信号。

在上述的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方法中,所述的检测装置为设置在洗衣机机体上的霍尔传感器和设置在脱水桶的动力轴侧部的磁铁,且动力轴每转动一周,霍尔传感器向控制芯片发送一个检测装置的反馈信号。

在检测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动力轴每转动一圈,霍尔传感器即向控制芯片发送一个检测装置的反馈信号。若控制芯片即无法接收检测装置的反馈信号时,则有可能存在故障。

在上述的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方法中,所述的预先设定的计时范围为0.1~8秒。

在上述的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方法中,所述的控制芯片在产生使洗衣机停止工作的信号的同时发出检测装置工作异常警报。

在洗衣机因检测装置故障停止工作时,通过检测装置工作异常警报能够提醒使用者,以便于及时作出处理。

上述的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方法是通过下述检测系统实现的: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系统,设置在洗衣机机体和脱水桶动力轴之间,其特征在于,本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和控制芯片,检测装置设置在洗衣机机体和动力轴之间,所述的检测装置和电机均与控制芯片相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具有异常计时器和电机开闭时间比较器。

在上述的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系统中,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霍尔传感器和磁铁,霍尔传感器设置在洗衣机机体上,磁铁设置在脱水桶的动力轴侧部且当动力轴转动一圈时霍尔传感器能与磁铁相遇一次,上述的霍尔传感器与控制芯片相连接。这里的检测装置可以采用多种其他方案。

在上述的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系统中,所述的控制芯片上还连接有报警装置。

在上述的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系统中,所述的控制芯片还具有计时范围设定装置,异常计时器与计时范围设定装置相连接。通过计时范围设定装置能够方便地更改计时范围。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的优点在于:1、能有效地判断出检测装置是否工作正常,从而确保洗衣机能正确判断脱水桶的运行状态,以消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2、整个检测过程非常简单,易于实施和推广。3、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操作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工作过程流程图。

图中,动力轴1、检测装置2、霍尔传感器21、磁铁22、控制芯片4、电机5、异常计时器6、电机开闭时间比较器7、报警装置9、计时范围设定装置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系统设置在洗衣机机体和脱水桶动力轴1之间。它包括检测装置2和控制芯片4等组成部分。

检测装置2设置在洗衣机机体和动力轴1之间。其中其中检测装置2包括霍尔传感器21和磁铁22,霍尔传感器21设置在洗衣机机体上,磁铁22设置在脱水桶动力轴1侧部且当动力轴1转动一圈时霍尔传感器21能与磁铁22相遇一次。上述的霍尔传感器21与控制芯片4相连接,在控制芯片4上还连接有报警装置9。检测装置2和电机5均与控制芯片4相连接。控制芯片4具有异常计时器6、电机开闭时间比较器7和计时范围设定装置10。异常计时器6与计时范围设定装置10相连接。

如图2所示,本洗衣机中检测装置工作状态检测方法的检测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计时范围设定装置10设定计时范围为6秒钟。在洗衣机工作时,由控制芯片4采集检测装置2的反馈信号,同时采集电机5的工作状态信号。其中检测装置2为设置在洗衣机机体上的霍尔传感器21和设置在脱水桶的动力轴1侧部的磁铁22,且动力轴1每转动一周时,霍尔传感器21能与磁铁22相遇一次,也就是霍尔传感器21向控制芯片4发送一个检测装置2的反馈信号。当控制芯片4应当采集到检测装置2的反馈信号而未采集到时,异常计时器6开始计时。当控制芯片4在异常计时器6预先设定的计时范围内再次采集到检测装置2的反馈信号时,异常计时器6清零。当控制芯片4在异常计时器6预先设定的6秒钟计时范围内仍未采集到检测装置2的反馈信号时,控制芯片4对电机5在上述预先设定的计时范围内工作时间和关闭时间进行比较。若电机5的工作时间小于或等于关闭时间,则异常计时器6清零,若电机5的工作时间大于关闭时间,则控制芯片4产生使洗衣机停止工作的信号。

为了便于及时发现故障,控制芯片4在产生使洗衣机停止工作的信号的同时通过报警装置9发出检测装置2工作异常警报,以便于及时提醒使用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动力轴1、检测装置2、霍尔传感器21、磁铁22、控制芯片4、电机5、异常计时器6、电机开闭时间比较器7、报警装置9、计时范围设定装置1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