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高精度水稻钵育秧盘播种装置

高精度水稻钵育秧盘播种装置

摘要

高精度水稻钵育秧盘播种装置属于农业机械;在装置架体上固装型孔板和固定齿条,推盘器和种箱组合体可移动地配装在装置架体上,在种箱组合体的转轴上固装毛刷轮和齿轮、滚动套装移动支撑件,套接安装连板的转板总成整体配置安装在型孔板下方;电动机、传动主轴固配在装置架体下侧,摇杆铰装在装置架体上,摇杆两端分别与连板、推杆铰接,曲柄、凸轮、驱动轮B固装在传动主轴上,传动带套装在电动机的驱动轮A与驱动轮B上,推盘连杆两端铰接在推盘器和曲柄上,凸轮与推杆接触配合,种箱组合连杆两端与推盘器和种箱组合体铰连;本装置播种作业质量好,精度高,作业效率高,作业可靠,故障少。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3568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37167.7

  • 发明设计人 汪春;郭占斌;刘天祥;丁元贺;

    申请日2008-09-24

  • 分类号A01C7/00;A01C7/20;A01C19/02;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63319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23: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1-1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C7/00 授权公告日:20110921 终止日期:20120924 申请日:200809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9-21

    授权

    授权

  • 2010-06-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C7/00 申请日:200809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2-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水稻育秧秧盘高精度的播种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水稻栽植的钵体秧苗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推广应用,各种机械类水稻育秧秧盘播种装置,以及气吸式水稻秧盘播种设备、真空水稻秧盘播种装置等相继研发,并在水稻秧盘播种作业中应用,与人工播种相比,为提高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促进水稻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上述机械类水稻育秧秧盘播种装置存在作业效率较低、易损伤种粒、伤种率及空穴率较高的缺陷,气吸和真空水稻育秧播种设备播种精度不易保证,重播率高,播种精度不高,造成种子浪费,提高了作业成本。近年来,为提高农业水平,农业生产上对水稻钵育秧盘播种精度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为提高农业作业质量和效益,研发高精度的水稻钵育秧盘播种装置的需求十分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研发一种新型结构的高精度水稻钵育秧盘播种装置,达到大幅度提高育秧播种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基本设计是,高精度水稻钵育秧盘播种装置包括装置架体,在装置架体上固装型孔板和固定齿条,推盘器和种箱组合体可纵向移动地配装在装置架体上;在种箱组合体的转轴中间部位上固装毛刷轮,在位于毛刷轮两侧的转轴部位上对应固装齿轮和滚动套装移动支撑件,其中毛刷轮与型孔板上平面接触配合,齿轮与固定齿条相互啮合,移动支撑件与型孔板两侧上端面接触配合;转板总成整体配置安装在型孔板下方,与其相配合;在转板总成两端部的转柄轴上套接安装连板;电动机、传动主轴固配在装置架体下侧部上,摇杆铰装在装置架体上,摇杆两端分别与连板和推杆铰连接;驱动轮A固装在电动机轴上,曲柄、凸轮、驱动轮B固装在传动主轴上,传动带套接在驱动轮A和驱动轮B上,推盘连杆的两端分别铰连在推盘器和曲柄外端部上,凸轮外表面与推杆端部接触配合;种箱组合连杆两端分别铰连在推盘器和种箱组合体上。

本发明创造采用倒锥形型孔限定种量、重力移动式毛刷充种,落种采用带有导向槽、清种柱和导种隔板的转板总成,彻底消除了播种作业中的伤种、空穴、充种过多等诸多技术性问题,其空穴率和伤种率均降至千分之一以下,每个秧盘播种只需3-5秒,具有播种作业质量好、作业效率高、作业连续可靠、作业故障少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高精度水稻钵育秧盘播种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局部剖视图,即毛刷轮、固定齿条、齿轮、移动支撑件、型孔板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型孔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板总成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1、推盘器、2、推盘连杆、3、种箱组合连杆、4、型孔板、5、转板总成、6、连板、7、转柄轴、8、固定齿条、9、种箱组合体、10、毛刷轮、11、移动支撑件、12、齿轮、13、装置架体、14、转轴、15、摇杆、16、推杆、17、曲柄、18、传动主轴、19、凸轮、20、驱动轮A、21、电动机、22、驱动轮B、23、传动带、24、型孔、25、转柄、26、转板轴、27、清种柱、28、导向槽、29、导种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高精度水稻钵育秧盘播种装置包括装置架体13,在装置架体13上固装型孔板4和固定齿条8,推盘器1和种箱组合体9可纵向移动地配装在装置架体13上;在种箱组合体9的转轴14中间部位上固装毛刷轮10,在位于毛刷轮10两侧的转轴14部位上对应固装齿轮12和滚动套装移动支撑件11,其中毛刷轮10与型孔板4上平面接触配合,齿轮12与固定齿条8相互啮合,移动支撑件11与型孔板4两侧上端面接触配合;转板总成5整体配置安装在型孔板4下方,与其相配合;在转板总成5两端部的转柄轴7上套接安装连板6;电动机21、传动主轴18固配在装置架体13下侧部上,摇杆15铰装在装置架体13上,摇杆15两端分别与连板6和推杆16铰连接;驱动轮A20固装在电动机21轴上,曲柄17、凸轮19、驱动轮B22固装在传动主轴18上,传动带23套接在驱动轮A20和驱动轮B22上,推盘连杆2的两端分别铰连在推盘器1和曲柄17外端部上,凸轮19外表面与推杆16端部接触配合;种箱组合连杆3两端分别铰连在推盘器1和种箱组合体9上。转板总成5由转柄轴7、转柄25、转板轴26、清种柱27、导向槽28和导种隔板29构成,在转柄25两端侧部上分别固配转柄轴7和转板轴26,在转板轴26的下侧部上和上侧部上分别固装导种隔板29和开设导向槽28,且导种隔板29位于导向槽28两侧部位处,在每个导向槽28内设置清种柱27。在型孔板4上设置的型孔24整体呈锥形,且该锥形的型孔24在型孔板24上以上小下大的倒锥形配置。

作业时,将钵育秧盘放置在装置架体13位于推盘器1里侧部位上,稻种加入在种箱组合体9内;电动机21的旋转动力经驱动轮A20、传动带23、驱动轮B22、传动主轴18带动曲柄17和凸轮19转动,曲柄17的旋转运动经推盘连杆2拉动推盘器1在装置架体13上的直线往复运动,不断将钵育秧盘送入型孔板4下方,同时,种箱组合连杆3同步拉动种箱组合体9通过移动支撑件11与型孔板4接触配合关系使种箱组合体9在型孔板4上直线往复运动,在固定齿条8的控制下,与固定齿条8啮合的齿轮12转动,并驱动转轴14转动,带动毛刷轮10转动,将种箱组合体9内的种粒利用毛刷轮10充填至型孔板4的倒锥状配置的型孔24内;同时,凸轮19推动推杆16并驱动摇杆15摆动,使连板6作直线往复移动,经转柄轴7使转板总成5转动,使转板轴26上侧的导向槽28位于型孔24下侧,种粒被封堵在型孔24内侧,将其封闭,清种柱27位于型孔24内部;当推盘器1和种箱组合体9与上述方向反向移动时,转板总成5反向转动,使导向槽28脱离与型孔24的封堵配合,型孔24内的种子下落,在导种隔板29导向下无散落的准确投入到型孔板4下部的钵育秧盘的每一个穴坑内,完成一个秧盘的高精度播种作业,如此反复连续作业即可。清种柱27可将型孔24内的种子全部清出,保证播种粒数。毛刷轮10往复移动一次,可对种子进行两种充种、刷种作业,既有利于充种质量,又避免了对种子的作业损伤,充种精确、均匀。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