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可通风窗体通风性能的测试实验室

可通风窗体通风性能的测试实验室

摘要

本发明系一种对建筑物可通风窗体通风性能的测试实验室。可通风窗体通风性能的测试实验室,在封闭的封填室(4)与封闭的加压室(14)相邻的壁上开设测试窗体砌填口(1),在封填室(4)及加压室(14)侧部设置操作室(17),操作室(17)内设置供压装置(18),供压装置(18)压力气体输出口经喷嘴流量计(10)后,由分流三通(13),呈丫字形分别经管路通过截至阀B(12)从负向加压送风口接通封填室(4)和经管路通过截至阀A(2)从正向加压送风口(11)接通加压室(14);在封填室(4)壁开设连通室外的封填室出风活塞口(7),在加压室(14)壁开设连通室外的加压室出风活塞口(15);在封填室(4)和加压室(14)内分别配置封填室温度计(8)和加压室温度计(3),并且连通两室配置一根压差测试传感器(9)。本发明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35890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810200529.2

  • 发明设计人 吴剑春;李景广;

    申请日2008-09-26

  • 分类号G01M19/00;G01F1/34;

  • 代理机构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季申清

  • 地址 200032 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23: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9-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M19/00 授权公告日:20100811 终止日期:20170926 申请日:200809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8-11

    授权

    授权

  • 2009-04-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2-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一种建筑领域建材部件的测试实验室,具体涉及一种对建筑物可通风窗体通风性能的测试实验室。

(二)背景技术

室内噪声环境是影响人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40dB以上的噪声将显著影响人群的睡眠质量,45-50dB以上的环境噪声则会使工作人群出现血压升高、紧张、烦躁等症状,并导致工作效率下降。随着近年城市交通和建设的发展,室外交通、施工等噪音给建筑室内噪声环境的控制带来很大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的通过外立面开窗或开孔通风来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度的做法都是以牺牲声环境为代价的,另一方面在一些周边噪声过大的特殊场合,尤其在高架道路旁边,为了保证室内声环境的质量而不得不牺牲室内空气质量,少通风甚至不通风。因此如何在通风和噪声之间取得平衡成为该领域的主要难点问题。

近年来市场上涌现出各种形式的通风隔声窗(通风隔音窗/通风消音窗),该类窗体的技术特征是在常规窗体的结构基础上在某个或几个部位设置了特殊的风道或气孔以允许室内外进行空气交换,但同时为确保尽可能不使室外的各种噪声随空气进入室内,该风道进行了专业的消声设计,极大地改变了室内外的噪音、通风水平,改善了人体的居住使用环境和条件。

然而由于目前在国内和国际测试领域,对于建筑立面构件的隔声量(包括实验室和现场测试)确定已通过常年研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测试评价体系;而通风量作为通风隔声窗的另一项主要性能指标却始终缺乏标准化工况下的实验室测试方法和相应的装置。因此如何测试判别通风隔声构件性能称为目前该行业发展的重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在保证窗体砌填口密封性良好的前提条件下,以模拟实际状况下室外经常发生的压强状态(0~50pa)测试窗体本身的通风量,从而判定其通风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如下结构来实现的。

可通风窗体通风性能的测试实验室,其特征在于:

在封闭的封填室与封闭的加压室相邻的壁上开设测试窗体砌填口,在封填室及加压室侧部设置操作室,操作室内设置供压装置,供压装置压力气体输出口经喷嘴流量计后,由分流三通,呈丫字形分别经管路通过截至阀B从负向加压送风口接通封填室和经管路通过截至阀A从正向加压送风口接通加压室;

在封填室壁开设连通室外的封填室出风活塞口,在加压室壁开设连通室外的加压室出风活塞口;

在封填室和加压室内分别配置封填室温度计和加压室温度计,并且连通两室配置一根压差测试传感器。

所述测试窗体砌填口上密封砌填被测试窗体。

所述封填室出风活塞口或加压室出风活塞口分别连通操作室。

在所述操作室内设置控制平台。

所述封填室和加压室的窗地比为1∶2.5。

所述封填室与操作室之间开设可开关的密封门。

所述操作室连通室外。

将待测窗体构件正确砌填于砌填口,同时将窗体中玻璃边缘与橡胶封条接合处等自身结构中可能因加工不完善而引起漏风的地方用硅胶密封,使待测窗体的设计风道为该立面中唯一的空气交换途径。

观察加压室温度计和封填室温度计之间的差异,如差异较大,开启密封门和供压装置来加大空气流通,消除试验中的温差影响;

正向测试:在开设密封门的场合闭合密封门,关闭截至阀B和加压室出风活塞口,打开封填室出风活塞口和截至阀A,设置供压装置的供风系统流量,开启并调节供压装置的风量使其达到稳定。观测压差测试传感器所示压差使之稳定在15±5pa,并计算加压室的换气次数(单位时间内测得通风量与加压室体积的比值)。

反向测试:在开设密封门的场合保持密封门闭合,关闭截至阀A和活塞,打开加压室出风活塞口和截至阀B,设置供风系统流量,开启并调节供压装置的风量使其达到稳定。观测压差测试传感器所示压差使之稳定在15±5pa,并计算加压室14的换气次数。

对于有电动风机作为自身通风动力源的窗体,可分别在风机开启和关闭状态下测试。

以模拟实际状况下室外的压强状态(0-50pa)测试窗体本身的通风量,从而确定其对于标准房间的实际换气次数,最终测试结果按照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颁布的文件《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来判定其通风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中对民用建筑各类房间的设计换气次数作出了明确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①本发明适用于一般窗体,测试内外高压差状态下窗体产生的不必要的气流交换;适用于在关窗(隔声)状态下通风的窗体,包括依靠季候等自然外压供压的被动式通风窗和依靠机械风机引流的主动式通风窗。

②本发明从节能角度考查窗体及窗体施工中造成的不必要的空气泄漏情况;用于测试可通风窗体的通风状况,以真实大小房间(窗地比1∶2.5)为加压空间,最终从环境角度考查窗体在一定时间内对标准大小房间提供的换气次数。

③本发明测试状态为0-50Pa的常压,接近模拟实际状况,测试结果符合实际。

④主要测试参数为空气流量,本发明采用喷嘴流量计为流量数据采集设备,在风量测量上更为精确。

⑤填补了国内外在可通风窗体领域通风性能测试的空白。

⑥测试指标为通风隔声窗/通风消音窗自身的通风性能,试验完全针对构件本身在实际可能状况下的通风测试,因此门、窗隔声构件生产厂家可以进行有效的研发和改良,建筑设计人员和消费者可以有效地进行构件选型。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通风窗体通风性能的测试实验室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可通风窗体通风性能的测试实验室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

1、测试窗体砌填口;         2、截至阀A;

3、加压室温度计;           4、封填室;

5、负向加压送风口;         6、密封门;

7、封填室出风活塞口;       8、封填室温度计;

9、压差测试传感器;         10、喷嘴流量计

11、正向加压送风口;        12、截至阀B;

13、分流三通;              14、加压室;

15、加压室出风活塞口;      16、控制平台;

17、操作室;                18、供压装置;

(五)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

可通风窗体通风性能的测试实验室,封闭的封填室4与封闭的加压室14相邻的壁上开设测试窗体砌填口1,在封填室4及加压室14侧部设置操作室17,操作室17内设置供压装置18,供压装置18压力气体输出口经喷嘴流量计10后,由分流三通13,呈丫字形分别经管路通过截至阀B12从负向加压送风口接通封填室4和经管路通过截至阀A2从正向加压送风口11接通加压室14;在封填室4壁开设连通室外的封填室出风活塞口7,在加压室14壁开设连通室外的加压室出风活塞口15;在封填室4和加压室14内分别配置封填室温度计8和加压室温度计3,并且连通两室配置一根压差测试传感器9。

测试窗体砌填口1上密封砌填被测试窗体。

封填室出风活塞口7或加压室出风活塞口15分别连通操作室17。

在操作室17内设置控制平台16。

封填室4和加压室14的窗地比为1∶2.5。

封填室4与操作室17之间开设可开关的密封门6。

操作室17连通室外。

将待测窗体构件正确砌填于砌填口1,同时将窗体中玻璃边缘与橡胶封条接合处等自身结构中可能因加工不完善而引起漏风的地方用硅胶密封,使待测窗体的设计风道为该立面中唯一的空气交换途径。

观察加压室温度计3和封填室温度计8之间的差异,如差异较大,开启密封门6和供压装置18来加大空气流通,消除试验中的温差影响;

正向测试:在开设密封门6的场合闭合密封门6,关闭截至阀B12和加压室出风活塞口15,打开封填室出风活塞口7和截至阀A2,设置供压装置18的供风系统流量,开启并调节供压装置18的风量使其达到稳定。观测压差测试传感器9所示压差使之稳定在15±5pa,并计算加压室14的换气次数(单位时间内测得通风量与加压室14体积的比值)。

反向测试:在开设密封门6的场合保持密封门6闭合,关闭截至阀A2和活塞7,打开加压室出风活塞口15和截至阀B12,设置供风系统流量,开启并调节供压装置18的风量使其达到稳定。观测压差测试传感器9所示压差使之稳定在15±5pa,并计算加压室14的换气次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