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金沙江干热河谷旱地果用辣木栽培方法

一种金沙江干热河谷旱地果用辣木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沙江干热河谷旱地果用辣木栽培方法,属林业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有营养袋育苗、栽培地选择与准备、种植、管护、种子采收五个步骤。种植前1~2月开成60cm宽的条带状平地,行距250cm,株距250-300cm,挖60×60×70cm的辣木树种植塘,每塘施3-5kg农家肥或羊粪2kg和含16%过磷酸钙肥1kg的混合肥作基肥;育苗在4~5月;在雨季6~7月种植;严格整形修剪;旱季灌溉2-3次,1月结合灌溉施肥1次。本发明方法综合性强、简易、易于推广,能使果用辣木栽培3-4年亩产种子达到40-57kg,比对照1和2分别提高24~78%、27~81%,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经济收入。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8-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0 授权公告日:20100721 终止日期:20170718 申请日:200807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7-21

    授权

    授权

  • 2009-0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12-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沙江干热河谷旱地果用辣木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辣木(Moringa oleifera)为辣木科辣木属植物,是一种有独特经济价值的热带植物,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辣木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氨基酸和钙、铁、磷、钾等矿物质,成为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的蔬菜。据报道(张泽煌等,辣木栽培技术,福建农业,2006,(1):16-17),辣木钾的含量是香蕉的3倍,铁是菠菜的3倍,维生素C是橙的7倍,维生素A是胡萝卜的4倍。大多数辣木种植以嫩叶食用为主,儿童每天服用25克辣木叶片干粉,可获取推荐标准的42%的蛋白质、125%钙、61%镁、41%钾、71%铁、272%维生素A和22%维生素C。

果用辣木是指以采收辣木果荚以利用果荚中种子为主要用途的辣木,辣木不仅是以嫩叶食用为主的保健食品,而且辣木种子可提取辣木油和天然净水剂。种子含油量达34%-4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74%,(橄榄油一般含74%),是一种可以与橄榄油媲美的优良木本食用油。而且辣木油还是化妆品,香料及防腐剂或润滑油的上等原料,其豆粉则是国际环保组织推荐的饮用水净化剂。(张燕平等,辣木的开发与利用,热带农业科学,2002.24(4):42-48。段琼芬等,辣木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农技服务,2007.24(6):101)。

金沙江干热河谷流域位于25.5°~28.0°N,100.3°~103.60°E之间的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558~801.2mm,蒸发量2636~3830mm,是降雨量的3.4~6.0倍,干燥K值1.5~2.8,高温干旱,干旱时期长达6-7个月,雨量集中6~10月,土壤瘠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域包括有云南的元谋县、永善县、巧家县、会泽县、东川县、禄劝县、武定县、永仁县、华坪县、永胜县、大姚县、宾川县、鹤庆县共13个县份。

在上述地区种植以种子增产为主的辣木,要着重考虑高温干旱、干燥、干旱时间长、土壤瘠薄、土壤流失严重等特殊的土壤气候条件。现有技术中的辣木栽培存在种子直播、露地育苗移栽、营养杯育苗、秋后种植、施肥不合理、不整型,旱季不灌水等,使辣木定植后成活率较低或种子直播辣木苗保存率较低、或营养杯育苗使种苗不壮以及现有技术的种子产量低等缺陷。本发明针对这些问题,经在该地区多年试验,提出了一种既有利于辣木成林生长,生态环境得到治理,又能提高辣木种子产量的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适宜在金沙江干热河谷旱地种植辣木、又能增加辣木种子产量的果用辣木栽培方法。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辣木种植技术中种子直播、露地育苗移栽、营养杯育苗、秋后种植、施肥不合理、不整型,旱季不灌水等造成辣木成活率较低或保存率较低、种苗不壮以及现有技术的种子产量低等缺陷,通过改良现有辣木种植技术,利用营养袋育苗移栽、合理施入基肥、合理追肥、旱季灌溉、严格整形修剪等技术措施,使本发明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营养袋育苗,提高了辣木移栽的成活率,达到95%,比现有技术的育苗移栽的成活率或保存率提高12~46%。

2、病虫害防治使防治白粉病效果在81.2-85.3%,比对照1提高11-15.2%,比对照2提高11.7-15.8%;防治蚜虫效果在76.7-85.1%,比对照1提高1.4-9.8%,比对照2提高11.2-19.6%;防治尺蠖效果在78.2-86.6%,比对照1提高9.3-17.7%,比对照2提高7.5-15.9%;防治蚂蚁效果在80.1-87.3%,比对照1提高10.2-17.4%,比对照2提高9.3-16.5%。

3、亩产种子达到40-57kg,比对照1和对照2分别提高24~78%、27~81%,;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经济收入。

4、由于合理施肥,严格整形修、提高了枝条的韧性,克服了辣木植株易断的缺陷,使植株不易断,保障植株生长和易于收获。

5、本发明方法综合性强而操作简易、切实可行,易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方法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方法由营养袋育苗、栽培地选择与准备、种植、管护、种子采收五个步骤组成,按以下步骤进行:

1、营养袋育苗

于每年的4-5月份育苗,选用宽12-14cm、高18-20cm、厚0.03cm、带孔的塑料袋,装满营养土,营养土由土壤∶农家肥为3∶1组成,将辣木种子直接播入装满营养土的塑料袋内,种子入土深1-2cm,浇透水,在苗床上覆盖稻草,以免浇水导致土壤板结。以后,注意苗床淋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清除苗床杂草,苗高15cm±3,45-60天移植。

2、栽培地选择与准备

在种植前1~2月,沿种植地块等高线开成60cm宽的条带状平地,条带中心间距250cm作为行距,按株距250-300cm挖长、宽、深按60×60×70cm的辣木种植塘;于1月后每塘施入3-5kg农家肥和含16%过磷酸钙肥1kg或每塘施入羊粪2kg和含16%过磷酸钙肥1kg的混合肥作基肥,拌土回填。

3、种植

种植选择在每年雨季6~7月,将辣木苗种植在60×60×70cm的种植塘中,根据苗的大小安排种植深度,以苗根基部低于塘面5-10cm,过长的根系切除;将苗直立于塘中央,一手扶直苗,一手回填土肥,回填的土要细碎无杂物;回填土至塘平时,用脚踏实,浇足定根水。

4、管护

(1)除杂:定植约20-30天后进行补苗和除草,清理塘边的杂草,将塘边或其它地方的小杂草覆盖在已定植的辣木树周围。以后每年7-8月清理辣木边的杂草;

(2)追肥:定植40-50天后进行追肥,在距辣木根部20-30cm处挖20-30cm深的弧形沟施入追肥,追肥由复合肥:46.4%尿素为1∶1的混合肥组成,其复合肥中N∶P2O5∶K2O=10∶10∶10,每塘追肥施入量为40-50g;第二年1月灌溉时和6-8月挖弧形沟追肥,施肥量:每株施46.4%尿素50g和N∶P2O5∶K2O=10∶10∶10的复合肥100g,或雨季时在植株四周挖掘15cm±3深埋入农家肥3-5kg;

(3)灌溉:辣木是深根多年生植物,主要采用雨季扩塘截流集雨。鉴于金沙江干热河谷旱季长达6-7个月,干旱季灌溉2-3次,有利于辣木生长;

(4)整形修剪:定植后定干40cm,留下3-5强壮1分枝;1分枝长至100cm时,定干70cm留下3-4强壮2分枝,植株高度控制在3-5m;第二年在3-5月,根据成龄树树体剪掉弱枝、披垂枝、密集枝、内膛枝;

(5)病虫害防治:在移栽成活后发生轻微的白粉病时,用25%腈菌唑4000~5000倍液连续喷雾两次以上,直至消除病害,每间隔5-7天喷雾1次,幼龄树每次每亩喷施15~25升药液,成龄树每次每亩喷施30~40升药液;1月份有蚜虫危害辣木的枝条茎杆,喷施48%乐斯本1000~2000倍液和15%常乐1000~2500倍液的混合液喷雾,幼龄树每次每亩喷施15~25升药液,成龄树每次每亩喷施30~40升药液;3-4月辣木受到尺蠖危害时,喷施48%乐斯本1000~2000倍液和15%常乐1000~2500倍液的混合液喷雾,幼龄树每次每亩喷施15~25升药液,成龄树每次每亩喷施30~40升药液;辣木开花期,每株树下放置0.5~1.5克灭蚁净粉剂防除蚂蚁,幼龄树每次0.5~1克药粉,成龄树每次1.0~1.5克药粉。

5、果实采收

果实在树上变干变黄,但还没有裂开落地时采收,采收时连豆荚一起采收,晒干后用木棍将种子敲出即可;加工后的种子应储存于通风良好、避光、干燥的地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不能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在云南省元谋县金沙江干热河谷旱地,面积6.5亩,可节水补灌。按以下方法进行:

1、营养袋育苗

于4月份育苗,选用宽12-14cm、高18-20cm、厚0.03cm、带孔的塑料袋,装满营养土,营养土由土壤∶农家肥为3∶1组成,将辣木种子直接播入装满营养土的塑料袋内,种子入土深1-2cm,浇透水,在苗床上覆盖稻草,以免浇水导致土壤板结。以后,苗床注意淋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清除苗床杂草,苗高15cm±3,45天移植。

2、栽培地选择与准备

沿种植地块等高线开成60cm宽的条带状平地,条带中心间距250cm作为行距,按株距250cm挖长、宽、深按60×60×70cm的辣木种植塘;于1月后每塘施入5kg农家肥和含16%过磷酸钙肥1kg作基肥,拌土回填。

3、种植

种植选择在雨季6月,将辣木苗种植在60×60×70cm的种植塘中,根据苗的大小安排种植深度,以苗根基部低于塘面5-10cm,过长的根系切除;将苗直立于塘中央,一手扶直苗,一手回填土肥,回填的土要细碎无杂物;回填土至塘平时,用脚踏实,浇足定根水。

4、管护

(1)除杂:定植约20-30天后进行补苗和除草,清理塘边的杂草,将塘边或其它地方的小杂草覆盖在已定植的辣木树周围。以后每年7-8月清理辣木边的杂草;

(2)追肥:定植50天后进行追肥,在距辣木根部20-30cm处挖20-30cm深的弧形沟施入追肥,追肥由复合肥∶46.4%尿素为1∶1的混合肥组成,其复合肥中N∶P2O5∶K2O=10∶10∶10,每塘追肥施入量为45g;

第二年1月灌溉时和7月挖弧形沟追肥,施肥量:每株施46.4%尿素50g和N∶P2O5∶K2O=10∶10∶10的复合肥100g。

(3)灌溉:在干旱季灌溉3次,有利于辣木生长。

(4)整形修剪:定植后定干40cm,留下3-5强壮1分枝;1分枝长至100cm时,定干70cm留下3-4强壮2分枝,植株高度控制在3-5m;第二年在3-5月,根据成龄树树体剪掉弱枝、披垂枝、密集枝、内膛枝;

(5)病虫害防治:在病虫害防治中,在移栽成活后发生轻微的白粉病时,用25%腈菌唑4000倍液连续喷雾两次以上,直至消除病害,每间隔5-7天喷雾1次,幼龄树每次每亩喷施20升药液,成龄树每次每亩喷施40升药液;1月份有蚜虫危害辣木的枝条茎杆,用48%乐斯本1000倍液和15%常乐1000倍液的混合液喷雾,幼龄树每次每亩喷施20升药液,成龄树每次每亩喷施40升药液;3-4月辣木受到尺蠖危害时,喷施48%乐斯本1000倍液和15%常乐1000倍液的混合液喷雾,幼龄树每次每亩喷施20升药液,成龄树每次每亩喷施40升药液;辣木开花期,每株树下放置灭蚁净粉剂防除蚂蚁,幼龄树每次1克药粉,成龄树每次1.5克药粉。

5、果实采收

果实在树上变干变黄,但还没有裂开落地时采收,采收时连豆荚一起采收,晒干后用木棍将种子敲出即可;加工后的种子应储存于通风良好、避光、干燥的地方。

6、效果:见表1、表2、表3、表5。

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除灌溉、基肥量和追肥量、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同外,其余操作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不在赘述。不同之处见表1、表2、表3、表5(表2中平均经济收入以每公斤种子60元计算)。

实施例8(对照1)

除育苗、灌溉、基肥、追肥量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同外,其余操作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不在赘述。不同之处见表1、表2、表4、表5。对照中定植后的追肥由复合肥∶46.4%尿素为1∶1的混合肥组成,其复合肥中N∶P2O5∶K2O=10∶10∶10。

实施例9(对照2)

除育苗、灌溉、基肥、追肥量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同外,其余操作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不在赘述。不同之处见表1、表2、表4、表5。对照中定植后的追肥由复合肥∶46.4%尿素为1∶1的混合肥组成,其复合肥中N∶P2O5∶K2O=10∶10∶10。

表1不同育苗方式出苗率及种植后的成活率

  实施例  育苗方式  移栽后成活率%  出苗率%  实施例1-7  袋装育苗  95  70  实施例8(对照1)  种子直播  65(保存率)  89  实施例9(对照2)  露地育苗  85  90

实施例10(病虫害防治对比试验)

实施例1-实施例9在防治辣木生长期间的白粉病、蚜虫、尺蠖、蚂蚁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及效果见表3、表4和表5,除表3和表4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不同外,其他措施均与实施例1相同。

表5本发明与对照在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的比较

  实施例  白粉病防治效  果(%)  蚜虫防治效  果(%)  尺蠖防治效  果(%)  蚂蚁防治效  果(%)  实施例1  85.3  85.1  86.6  87.3  实施例2  84.7  84.3  85.5  85.3  实施例3  82.0  78.5  79.8  86.9  实施例4  81.2  80.9  80.7  81.8  实施例5  83.1  80.0  81.0  81.3  实施例6  85.0  78.5  78.8  82.5  实施例7  81.8  76.7  78.2  80.1  实施例8  (对照1)  70.1  75.3  68.9  69.9  实施例9  (对照2)  69.5  65.5  70.7  70.8

从以上实施例和表1、表2、表3、表4、表5,可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1)本发明育苗方法,提高了辣木移栽的成活率,达到95%,而露地育苗可提高种子出苗率,但不利移栽。本发明的育苗方法比露地育苗移栽的成活率提高11.76%,比种子直播成活率提高46.2%(见表1)。

(2)病虫害防治,喷施低倍液药液,可有效防治辣木病虫害,(见表5)。

本发明防治白粉病效果在81.2-85.3%,比对照1提高11-15.2%,比对照2提高11.7-15.8%;(计算为81.2%-70.1%=11.1%,85.3%-70.1%=15.2%,其余类推)。

本发明防治蚜虫效果在76.7-85.1%,比对照1提高1.4-9.8%,比对照2提高11.2-19.6%;

本发明防治尺蠖效果在78.2-86.6%,比对照1提高9.3-17.7%,比对照2提高7.5-15.9%;

本发明防治蚂蚁效果在80.1-87.3%,比对照1提高10.2-17.4%,比对照2提高9.3-16.5%。

(3)本发明的袋装育苗移栽、增施农家肥、合理基肥和追肥、科学修剪、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可使辣木亩产种子达到40-57kg,比对照1和对照2分别提高24~78%、27~8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收入(见表2)。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