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纱线张力检测器以及喷射织机的纬纱张力检测装置

纱线张力检测器以及喷射织机的纬纱张力检测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张力检测器以及喷射织机的纬纱张力检测装置。该纱线张力检测器具有纱线导引部、第1板部、第2板部、和应变检测元件。上述纱线导引部沿纱线引导方向引导纱线。上述第1板部以及上述第2板部支承上述纱线导引部。上述应变检测元件检测上述第1板部的应变或者上述第2板部的应变。上述第1板部以及上述第2板部连结固定在上述纱线导引部上。上述第1板部以及上述第2板部在上述纱线引导方向上相互对置且相互平行地配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3199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09618.6

  • 发明设计人 牧野洋一;铃木藤雄;吉田一德;

    申请日2008-06-06

  • 分类号G01L5/04;G01L5/10;D03D47/34;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温大鹏

  • 地址 日本爱知县刈谷市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06: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9-28

    授权

    授权

  • 2009-0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12-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应变检测元件的纱线张力检测器、以及喷射织机的纬纱张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特开平1-92451号公报以及特表2002-543297号公报中,公开有纱线张力检测器。上述公报所公开的纱线张力检测器被称为具有三根杆的三点式张力检测器,三根杆中配置在中央的杆作为检测纱线的张力(纱线张力)的张力测量元件而起作用。在各杆上形成有槽,纱线在总是在各槽内与各杆接触的状态下在槽中通过。纱线通过与三根杆接触而被引导而弯曲,检测由于该弯曲而施加在中央的杆上的载荷作为纱线张力。

在特开平6-229855号公报中,公开有纱线传感器。该纱线传感器具备具有纱线导引孔的片弹簧,在该片弹簧上安装由压电薄膜构成的伸长检测传感器元件。

在特开平1-92451号公报以及特表2002-543297号公报中公开的纱线张力检测器中,被移送的纱线在与三根杆滑接的三个部位弯曲。因此,存在用于移送纱线的能量、即喷气织机中用于将纬纱入纬的气体流量大幅地增加,且纱线容易断的问题。此外,在细纱线的移送(入纬)中,纱线表面的起毛状态由于上述滑接而变化,存在织物的品质下降的问题。

特开平6-229855号公报中公开的上述纱线传感器在传感器元件的结构上,能够检测纱线张力的变化,但存在无法测定纱线张力的大小的问题。此外,上述纱线传感器输出与片弹簧的挠曲变形对应的值,所以存在即便纱线张力的大小相同,若纱线导引孔内的纱线的通过位置不同,则片弹簧的挠曲量不同,所以输出值不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纱线的弯曲部位并正确地检测纱线张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提供一种纱线张力检测器。该纱线张力检测器具有纱线导引部、第1板部、第2板部、和应变检测元件。上述纱线导引部沿纱线引导方向引导纱线。上述第1板部以及上述第2板部支承上述纱线导引部。上述应变检测元件检测上述第1板部的应变或者上述第2板部的应变。上述第1板部以及上述第2板部连结并固定在上述纱线导引部上。上述第1板部以及上述第2板部在上述纱线引导方向上相互对置且相互平行地配置。

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提供喷射织机的纬纱张力检测装置。上述喷射织机具有纬纱蓄存装置和喷嘴。上述纬纱蓄存装置蓄存纬纱。上述喷嘴为了从上述纬纱蓄存装置抽出纬纱并入纬而喷射流体。上述纬纱张力检测装置在上述纬纱蓄存装置与上述喷嘴之间具有上述第1方式的纱线张力检测器。

附图说明

图1A是具有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纬纱张力检测装置的喷气织机的立体图。

图1B以及图1C是图1A的纱线张力检测器的立体图。

图2A是图1A的喷气织机的俯视图。

图2B是图1A的喷气织机的部分剖开局部侧视图。

图3A是图1A的纱线张力检测器的局部剖开侧视图。

图3B是图1A的纱线张力检测器的局部剖开侧视图。

图4是具有构成图1A的纱线张力检测器的应变检测元件的桥接电路。

图5是表示纱线张力的波形的曲线图。

图6A是具有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纬纱张力检测装置的喷气织机的侧视图。

图6B是图6A的6B-6B线剖视图。

图7是具有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纬纱张力检测装置的喷气织机的局部剖开侧视图。

图8是具有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纬纱张力检测装置的喷气织机的局部剖开侧视图。

图9是具有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纬纱张力检测装置的喷气织机的局部剖开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A~图5说明具有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纬纱张力检测装置的双色入纬方式的喷气织机。

如图1A所示,筘座10经由筘座脚12支承在摇臂轴11上。摇臂轴11从织机驱动马达(未图示)获得驱动力而绕该摇臂轴11的中心轴线往复转动。在筘座10上安装有主喷嘴13、14、筘15以及多个辅助喷嘴16。筘座10、主喷嘴13、14、筘15、以及多个辅助喷嘴16借助摇臂轴11的往复转动而以摇臂轴11为中心而沿织机的前后方向摆动。主喷嘴13、14的加速管131、141指向形成在筘15的筘齿151的前表面上的纬纱引导通路152。

在织机的侧框(省略图示)上,固定有一对的串联喷嘴18、19。卷装在卷装方式的纬纱蓄存装置22、23的纱线卷装部221、231上的纬纱Y1、Y2经由对应的串联喷嘴18、19的筒形的纱线导引件181、191(在图2B中图示)而通向加速管182、192内。在串联喷嘴18、19内通过的纬纱Y1、Y2分别通向主喷嘴13、14的加速管131、141内。

如图2A所示,纬纱筒子20、21的纬纱Y1、Y2通向纬纱蓄存装置22、23的纱线卷装管222、232内。纬纱筒子20、21的纬纱Y1、Y2借助纱线卷装管222、232的旋转而从纬纱筒子20、21被抽出,然后卷装在纱线卷装部221、231上。在被螺线管32、33的励磁和消磁而驱动的卡止销321、331与纱线卷装部221、231抵接的状态下,阻止从纱线卷装部221、231抽出纬纱Y1、Y2。在卡止销321、331从纱线卷装部221、231分离的状态下,允许从纱线卷装部221、231抽出纬纱Y1、Y2。图2A中,卡止销321从纱线卷装部221分离,卡止销331与纱线卷装部231抵接。

卷装在纱线卷装部221上的纬纱Y1借助来自串联喷嘴18的加速管182的气体喷射以及来自主喷嘴13的加速管131的气体喷射而从纱线卷装部221被抽出,入纬到经纱T的开口内。卷装在纱线卷装部231上的纬纱Y2借助来自串联喷嘴19的加速管192的气体喷射以及来自主喷嘴14的加速管141的气体喷射而从纱线卷装部231被抽出,入纬到经纱T的开口内。入纬到经纱T的开口内的纬纱Y1、Y2借助多个辅助喷嘴16的中继喷射而被牵引到纬纱引导通路152内。被牵引到纬纱引导通路152内的纬纱Y1、Y2借助筘15的打纬动作而打纬成织物W的最前部。

如图1A所示,在上述侧框上,在纬纱蓄存装置22和串联喷嘴18之间设置纱线张力检测器24(纬纱张力检测装置),在纬纱蓄存装置23与串联喷嘴19之间设置有纱线张力检测器25(纬纱张力检测装置)。纱线张力检测器24与纱线张力检测器25为相同结构。

如图1B以及图1C所示,在各纱线张力检测器24、25的支承台26上,以向上方延伸的方式一体地设置有四棱柱形状的支承部27。在各支承部27的上部,以从支承部27的背面271向前表面272贯通该支承部27的方式固定有陶瓷制的纱线导引筒28。纬纱Y1、Y2在对应的纱线导引筒28的内部281(以下称为纱线通过孔281)中通过。纱线张力检测器24的纱线导引筒28的中心轴线与纱线导引件181(在图2B中图示)的中心轴线一致。纱线张力检测器25的纱线导引筒28的中心轴线与纱线导引件191(在图2B中图示)的中心轴线一致。

在各支承部27的下部以从支承部27的一方的侧面273向另一方的侧面274贯通该支承部27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29。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贯通孔29,形成截面呈长方形的四边孔29。

如图3A所示,四边空29与支承部27的背面271之间的壁30为平板状,四边孔29与支承部27的前表面272之间的壁31为平板状。壁30的厚度与壁31的厚度相同。比四边孔29还靠上侧的支承部27的部位以及纱线导引筒28构成具有纱线通过孔281的纱线导引部,沿纱线引导方向R引导纬纱Y1、Y2。上述纱线导引部固定支承在壁30、31上。以下,将壁30记作第1板部30,将壁31记作第2板部31。第1板部30以及第2板部31与上述纱线导引部连结固定,且在上述纱线引导方向R上相互对置且相互平行地配置。第1板部30以及第2板部31还与纱线引导方向R垂直。第1板部30以及第2板部31的截面形成长方形的四边孔29的长边。

在各支承部27的背面271上固定有第1应变检测元件34以及第2应变检测元件35,在各支承部27的前表面272上固定有第3应变检测元件36以及第4应变检测元件37。第1应变检测元件34固定在与四边孔29的上侧角部291对应的位置,检测与上侧角部291对应的第1板部30的部位的应变。第2应变检测元件35固定在与四边孔29的下侧角部292对应的位置,检测与下侧角部292对应的第1板部30的部位的应变。第3应变检测元件36固定在与四边孔29的上侧角部293对应的位置,检测与上侧角部293对应的第2板部31的部位的应变。第4应变检测元件37固定在与四边孔29的下侧角部294对应的位置,检测与下侧角部294对应的第2板部31的部位的应变。

如图4所示,第1应变检测元件34、第2应变检测元件35、第3应变检测元件36、以及第4应变检测元件37连接以构成桥接电路17。各应变检测元件34、35、36、37的端子与未图示的动应变测量器电器地连接。动应变测量器基于从各应变检测元件34、35、36、37得到的检测信号而输出与各第1板部30以及各第2板部31的应变对应的纱线张力检测信号。

若借助串联喷嘴18、19的气体喷射从纱线卷装部221、231抽出纬纱Y1、Y2,则如图2B所示,各纬纱Y1、Y2与对应的纱线张力检测器24、25的纱线导引筒28的开口缘部接触而在开口缘部处弯曲。弯曲的纬纱Y1、Y2通过纱线通过孔281。在与纱线导引筒28接触而弯曲的状态下通过纱线通过孔281的纬纱Y1、Y2的纱线张力如图3B所示地令第1板部30以及第2板部31发生应变。另外,在图3B中,夸张地图示了第1板部30以及第2板部31的应变。第1的板部30以及第2板部31以纱线导引筒28向纱线导引方向R平行地移动的方式发生应变。

图5的波形E是表示从纱线卷装部221、231抽出纬纱Y1、Y2时的纬纱Y1、Y2的张力的变化的一例的图。在纬纱从卡止销321、331的卡止作用释放后,纱线张力成比例地上升,然后维持在大致一定的值。之后,纱线张力平滑地下降。若纬纱Y1、Y2再次被卡止销321、331卡止,则纱线张力急剧地上升。该急剧的纱线张力的上升对织物的品质有很大影响。若纱线张力的峰值超过一定值,则容易发生断纱线,织物品质下降。因此,测定入纬中的纬纱张力对于保证织物品质、提高织机的工作效率而言非常重要。

接着,将上述实施方式的优点表述如下。

(1)在各纬纱Y1、Y2与对应的纱线导引筒28(纱线导引部)接触而仅在该接触的一个部位弯曲的状态下检测各纬纱Y1、Y2的张力,所以能够用与没有纱线张力检测器24、25时的入纬用气体的供给流量相同程度的供给流量将纬纱Y1、Y2入纬。此外,由于纬纱Y1、Y2仅在一个部位处弯曲,所以在纱线张力检测时,能够防止纬纱Y1、Y2的表面的损伤。

(2)如图3B中双点划线所示,在纬纱Y1、Y2与纱线通过孔281的开口缘接触的状态下,只要施加在纬纱Y1、Y2上的张力相同,则与该纬纱Y1、Y2的纱线通过孔281的开口缘上的位置无关,一对的板部30、31以沿着纱线引导方向R平行移动相同量的方式变形。此外,由于向垂直于纱线引导方向R的板部30、31的变形很小,所以能够忽略由于纬纱张力引起的向垂直于向纱线引导方向R的载荷成分的方向的载荷成分。因此,能够正确地检测纬纱张力。

(3)由于第1板部30与第2板部31和支承部27一体形成,所以纱线张力检测器24、25的制作变得容易。在分体地形成板部30、31和支承部27时,有可能由于这些的组装不良而导致无法正确地检测纱线张力,但在将板部30、31与支承部27一体形成的本实施方式中,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将板部30、31和支承部27一体形成对于正确的纱线张力检测是有利的。

(4)通过在支承部27上形成四边孔29而形成一对的板部30、31,该结构使得纱线张力检测器24、25的制作变得容易。

(5)使用四个应变检测元件34、35、36、37构成桥接电路17而成的各纱线张力检测器24、25从正确的张力检测的方面考虑是优选的。

(6)第1板部30以及第2板部31形成长方形的四边孔29的长边,该结构在加大第1板部30以及第2板部31的应变的方面考虑是优选的。

接着,基于图6A~图9说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实施方式。以下,仅说明与纬纱Y1的张力检测以及入纬有关的装置,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6A以及图6B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纬纱张力检测装置。如图6A所示,在纬纱蓄存装置22与纱线张力检测器24之间配置有纱线导引环38。纱线导引环38经由支承台39而支承在基台40上。如图6B所示,在基台40上形成有支承槽401,在支承台39的下部形成有梯形部391。梯形部391沿着支承槽401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嵌入在支承槽401中。在梯形部391上螺纹固定有螺纹件41。螺纹件41的顶端能够与支承槽401的底部抵接,若拧紧螺纹件41,则梯形部391(即支承台39)固定在基台40上。若拧松螺纹件41,则支承台39以及纱线导引环38能够相对于纱线导引筒28而沿纱线引导方向R(参照图3A、B)移动。其结果,支承台39以及纱线导引环38相对于纱线导引筒28的位置能够调整。

纱线卷装部221的中心轴线223与纱线导引环38的环中心轴线381一致,纱线导引环38的中心轴线381与纱线张力检测器24的纱线导引筒28的中心轴线282一致。此外,若用D表示纱线卷装部221的直径,用L表示从纱线卷装部221的顶端到纱线导引筒28的距离,用G表示纱线导引环38的内径,用X表示纱线导引环38与纱线导引筒28的间隔,则设定有下式(1)的关系。

D/L=G/X......(1)

即,支承槽401的长度方向的支承台39以及纱线导引环38的位置如式(1)所示那样地设定。纱线导引环38的内周位于由下述直线V形成的圆锥面上,所述直线V是连结纱线卷装部221的顶端外周缘224(纱线导引环38侧的端部的外周缘)和纱线导引筒28的基端内周缘283(纱线导引环38侧的端部的内周缘)的直线V,即在图6A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直线V。直线V是该圆锥面的母线,由直线V形成的圆锥面的顶点V1与纱线卷装部221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L。

在将粗纬线Y1入纬时,从纬纱贮留装置22的纱线卷装部221抽出纬纱Y1时在纬纱Y1上作用离心力,其结果,容易导致纬纱Y1向外侧鼓起即所谓的纬缩(ballooning)。纬缩会妨碍纱线张力的正确的检测,但设定在满足式(1)的位置的纱线导引环38抑制纬纱Y1的纬缩并将纱线导引环38与纱线导引筒28之间的纬纱Y1维持为直线形状。因此,纱线导引筒28的纬纱Y1的弯曲角总是一定的。由此提高纬纱Y1的张力检测的正确性。

在改变织物的宽度时,有时会改变纱线卷装部221的直径、或改变纱线卷装部221与纱线张力检测器24之间的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调整支承槽401的长度方向的纱线导引环38的位置以便将纱线导引环38与纱线导引筒28之间的纬纱Y1维持为直线形状,即令纱线张力检测器24的纱线导引筒28的纬纱Y1的弯曲角一定。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纬纱张力检测装置。对于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7所示,利用支承台39支承圆锥形状的罩42,纬纱Y1在罩42内的圆锥形状的纱线通过通路421内通过。罩42的圆锥面形状的内周面422抑制纬纱Y1的纬缩,所以将纱线张力检测器24的纱线导引筒28处的纬纱Y1的弯曲角保持为一定。即便在改变纱线卷装部221的直径、改变纱线卷装部221与纱线张力检测器24之间的距离时,也可调整支承槽401的槽长度方向的罩42的位置以便令纱线张力检测器24的纱线导引筒28处的纬纱Y1的弯曲角一定。

接着,按照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纱线张力检测装置。

纱线张力检测器24的纱线导引筒28的筒中心轴线282与串联喷嘴18的筒状的纱线导引件181的筒中心轴线183一致。纱线导引筒28的内径d1(纱线导引筒28的纱线通过孔281的直径)在纱线导引件181的内径d2(纱线导引件181的纱线通过孔184的直径)以下。

作为第1纱线导引部的纱线导引筒28的纱线通过孔281的直径d1与作为第2纱线导引部的纱线导引件181的纱线通过孔184的直径d2的大小关系设定为令纬纱Y1不与纱线导引件181接触而与纱线张力检测器24的纱线导引部(纱线导引筒28)可靠地接触而弯曲。因此,能够正确地检测纬纱Y1的张力。

接着,按照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纬纱张力检测装置。对于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9所示,在第5实施方式中,在纱线张力检测器24与串联喷嘴18之间夹有纱线制动装置43。纱线制动装置43具有直列地排列的纱线引导环44、45、46、和制动绳索47。制动绳索47配置为可利用未图示的旋转驱动装置(例如旋转式螺线管)切换为令纬纱Y1弯曲的位置、和与纬纱Y1不接触的位置。制动绳索47在接近入纬结束时配置在令纬纱Y1弯曲的位置而对纬纱Y1的移动进行制动。纱线制动装置43抑制纬纱Y1的张力的急剧上升而防止纱线断开。

第5实施方式具有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优点。

另外,也可如下地改变本实施方式。

各纱线张力检测器24、25也可具有应变检测元件而仅检测第1板部30的应变或者仅检测第2板部31的应变。

也可将第1板部30与第2板部31与支承部27分体地形成。

四边孔29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平行四边形,或者也可将四边孔29改变为圆孔。在四边孔29的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时,优选第1板部30以及第2板部31成为平行四边形的长边。

在四边孔29的角部291、292、293、294的附近也可在第1板部30以及第2板部31上以向四边孔29的贯设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凹条。这样,能够令第1板部30以及第2板部31的应变变大。

也可在仅将一根纬纱入纬的喷气织机中应用本发明。

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固定罩42以使罩42的位置不会变化。

也可在纬纱筒子20、21与纬纱蓄存装置22、23之间设置纱线张力检测器24、25。这样,能够检测从纬纱筒子20、21抽出时的纬纱的张力。

在没有使用串联喷嘴而仅由主喷嘴将纬纱向经纱开口内射出的喷射织机中,也可配置纱线张力检测器以便在纬纱蓄存装置与主喷嘴之间使纬纱通过并检测纱线张力。

本发明的纱线张力检测器也可用于喷水织机、剑杆式投纬织机或投射体式织机。

本发明的纱线张力检测器也可用于精纺机、假捻机等的纱条、纱线等的张力的检测。

本发明的纱线张力检测器也可用于电线制造机等的绳索张力的检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