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酸气涤气工艺的含有带有受阻胺的分子和金属磺酸盐、膦酸盐、或羧酸盐结构的吸收剂组合物

用于酸气涤气工艺的含有带有受阻胺的分子和金属磺酸盐、膦酸盐、或羧酸盐结构的吸收剂组合物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包括受阻胺的金属磺酸盐、金属膦酸盐或金属羧酸盐的酸性气体吸收剂,和利用所述吸收剂从含有这种酸性组分和CO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632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680029581.5

  • 申请日2006-08-01

  • 分类号C10G21/20;C09K3/00;C07C211/09;C07D251/04;B01D53/34;B01D3/10;B01D3/34;B01D3/42;E21B43/26;C01B21/00;C01B17/00;B01D47/00;C07F9/24;B01J31/00;

  • 代理机构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郭国清

  • 地址 美国新泽西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45:1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01J31/00 专利号:ZL2006800295815 申请日:20060801 授权公告日:2012090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9-05

    授权

    授权

  • 2008-10-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9-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发明背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组合物和利用所述吸收组合物从含H2S和其他酸 性组分的混合物中选择性吸收H2S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中,用胺溶液处理气体和液体,如含有酸性气体包括CO2, H2S,CS2,HCN,COS和氧及C1~C4烃的硫衍生物的混合物,以除去这 些酸性气体是公知的。所述胺通常作为吸收塔中的含胺水溶液与所述 酸性气体和液体接触,所述胺水溶液与酸性流体逆流接触。

通常,用胺溶液处理尤其含有CO2和H2S的酸性气体混合物可同 时除去大量的CO2和H2S。例如,在通常称作“胺水溶液工艺”的这 样一种工艺中,使用相对浓的胺溶液。这种工艺的最近改进涉及使用 如USP 4,112,052中所述的位阻胺,以得到酸性气体如CO2和H2S的几 乎完全去除。这类工艺可被用于其中CO2和相关气体的分压较低的情 况。另一种经常用于特定应用的工艺涉及胺与物理吸收剂的结合使用, 通常称作“非水溶剂工艺”,所述的特定应用是其中CO2的分压极高 和/或其中存在许多酸性气体如H2S,COS,CH3SH和CS2的情况。对该 工艺的改进涉及使用位阻胺和有机溶剂作为所述物理吸收剂,如在 USP 4,112,051中所述。

然而,通常希望处理含有CO2和H2S的酸性气体混合物以从所述 混合物中选择性除去H2S,从而最小化CO2的去除。H2S的选择性去除 在分离的酸气中产生相对高的H2S/CO2比,这简化了利用Claus工艺 H2S向元素态硫的转化。

通常仲胺和叔胺水溶液与CO2和H2S的反应可由如下的通式表 示:

其中各个R是相同或不同的有机基团,并可由羟基取代。上述反 应是可逆的,从而CO2和H2S的分压在决定上述反应发生的程度方面 是重要的。

尽管选择性的H2S去除可应用于低H2S/CO2比的多种气体处理操 作,包括来自页岩热解、炼厂气和天然气的烃气体处理,它特别希望 被用于其中的H2S分压比CO2的相对低的气体处理中,因为胺从后者 类型的气体中吸收H2S的能力非常低。具有相对低的H2S分压的气体 例如包括:由煤的气化制得的合成气,精练厂中遇到的硫工厂尾气和 低焦燃料气,其中重质渣油被热转化成为较低分子量的液体和气体。

尽管已知伯胺和仲胺的溶液如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 二丙醇胺(DPA),和羟基乙氧乙基胺(DGA)可吸收CO2和H2S气体二 者,它们没有被证明对于排除CO2的H2S的优选吸收是特别令人满意 的,因为如等式5和6所示的胺很容易与CO2反应形成氨基甲酸盐。

在仲氨基醇中,二异丙醇胺(DIPA)是相对独特的,在于它单独或 与物理性溶剂如环丁砜一起被工业化应用,用于从含有CO2和H2S的 气体中选择性除去H2S,但必须保持相对短的接触时间,以利用上文等 式2和4中所示与CO2的反应速度相比H2S与胺的更快反应。

1950年,Frazier and Kohl,Ind.and Eng.Chem.,42,2288(1950)提 出了叔胺、甲基二乙醇胺(MDEA)相对于CO2具有高度的H2S吸收选择 性。这种较强的选择性归因于与H2S的快速化学反应相比,CO2与叔 胺相对慢的化学反应。然而,由于其对于H2S的负载能力有限和其在 低压下降低H2S含量至一定程度的能力有限,而这对于例如处理由煤 气化制得的合成气是必要的,MDEA的工业应用受到了限制。

近来,Shell的英国专利公开2,017,524A公开了在高于MDEA溶 液的负载水平下,二烷基单烷醇胺特别是二乙基单乙醇胺(DEAE)的水 溶液具有较高的H2S去除选择性和能力。然而,即使DEAE对于工业 中频繁遇到的低H2S负载也并非非常有效。同样,DEAE的沸点为161 ℃,这样,其特征在于是低沸点的、相对高挥发性的氨基醇。这种高 挥发性在大多数涤气条件下导致大量的材料损失和相应的经济性损 失。

美国专利4,405,581;4,405,583和4,405,585公开了使用空间受阻严 重的胺化合物用于在CO2存在情况下选择性除去H2S。与甲基二乙醇 胺(MDEA)的水溶液相比,空间受阻严重的胺在高H2S负载下产生高得 多的选择性。

USP 4,112,052涉及利用胺涤气水溶液从酸性气体中除去CO2的方 法。所使用的胺是含有至少一个仲胺基团的位阻胺,所述仲胺基团连 接到仲或叔碳原子上或者伯氨基上,所述伯氨基连接到叔碳原子上。 所选的胺至少部分可溶于使用的溶剂即水中。

USP 4,376,102公开了从通常为气态的混合物中除去含CO2的酸性 气体,其通过利用包括碱性碱金属盐或氢氧化物的水溶液从所述气态 混合物中吸收CO2,所述碱性碱金属盐或氢氧化物含有(1)至少一种 下式的二氨基醇

其中R和R1各自独立地是C1-C6烷基,R或R1或R和R1均具有 侧链羟基,(2)氨基酸。所述碱性碱金属盐或氢氧化物选自碱金属碳 酸氢盐、碳酸盐、氢氧化物、硼酸盐、磷酸盐及其混合物。同样参见 USP 4,376,101;USP 4,581,209;USP 4,217,238。

USP 4,525,294涉及氨基酸混合物,其碱金属盐和其制备方法。所 述方法包括在惰性物如氢气和催化有效量的氢化催化剂存在下,甘氨 酸或丙氨酸及其碱金属盐与酮的还原缩合反应。从而公开了如下的反 应:

其中R是氢或甲基,X是氢或碱金属如钠或钾,R′和R″选自以下 基团:

a)含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

b)各自含3~6个碳原子并结合形成环状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烯 基;

c)含4~8个环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

d)含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的羟烷基;或

e)含7~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烷基;

且R′″是氢或含1~2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烷基,或氢 和这种烷基的混合物。

USP 4,759,866公开了下式的伯位阻氨基酸:

其中R1和R2独立地选自CH3,C2H5和C3H7,且R3和R4独立地是 氢和CH3,n是0、2或3,用作酸性气体涤气中碱金属盐的促进剂。

USP 5,602,279涉及如下制备的气体处理组合物,通过使2-氨基-2- 甲基-1-丙醇与KOH反应,用水稀释并加入K2CO3和钒阻蚀剂。所述酸 性气体涤气溶液含有

USP 4,618,481涉及吸收剂组合物,其包括用于从气态混合物中吸 收H2S的严重受阻的氨基化合物和胺盐。所述位阻严重的氨基化合物 可以是仲氨基醚醇、二仲氨基醚、及其混合物。所述胺盐可以是上述 位阻严重的氨基化合物、叔氨基化合物和强酸、或强酸的可热解盐即 铵盐、或能够形成强酸的组分及其混合物的反应产物,所述叔氨基化 合物如叔烷醇胺、三乙醇胺及其混合物。适当的强酸包括无机酸如硫 酸、亚硫酸、磷酸、亚磷酸、焦磷酸;有机酸如乙酸、甲酸、己二酸、 苯甲酸等。这些酸的适当盐包括铵盐,例如,硫酸铵、亚硫酸铵、磷 酸铵及其混合物。优选硫酸铵(盐)或SO2(酸的前体)用作与胺的反 应物。适当的胺盐是在用于再生所述吸收组合物的条件下非挥发性的 那些。

USP4,892,674涉及包括碱性吸收溶液的吸收剂组合物,所述吸收 溶液含有非受阻胺和严重受阻胺盐和/或严重受阻氨基酸的添加剂,并 涉及所述吸收剂从气态物流中选择性除去H2S的用途。所述胺盐是碱 性严重受阻氨基化合物和强酸或强酸的可热分解盐即铵盐的反应产 物。适当的强酸包括无机酸如硫酸、亚硫酸、磷酸、亚磷酸、焦磷酸; 有机酸如乙酸、甲酸、己二酸、苯甲酸等。适当的盐包括铵盐,例如, 硫酸铵、亚硫酸铵、磷酸铵及其混合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用于从含有H2S和CO2的气态物流中选择性除去H2S 的吸收再生单元的图解流程图。

发明概述

本发明涉及吸收剂和利用所述吸收剂从含有H2S的气态混合物中 除去H2S的方法,所述吸收剂包括受阻胺的金属磺酸盐、金属膦酸盐 或金属羧酸盐。

发明详述

吸收剂组合物,其包括至少一种受阻仲胺或叔胺的至少一种金属 磺酸盐、金属膦酸盐、金属磷酸盐、金属氨基磺酸盐、金属氨基磷酸 酯、或金属羧酸盐,其中所述金属磺酸盐、金属氨基磺酸盐、金属膦 酸盐、金属磷酸盐、金属氨基磷酸酯通过含有至少一个链碳、优选1~ 4个链碳、更优选2~4个链碳的烯基连接到所述胺的氮上,所述金属 羧酸盐通过含有2个或多个链碳的烯基连接到所述胺的氮上。

所述吸收剂通常由下式表示:

*metal cation:金属阳离子

其中R1,R2,R3和R4相同或不同,并选自H、C1-C9取代或未取代 的直链烷基或C3-C9取代或未取代的支链烷基、C3-C9环烷基、C6-C9芳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C2-C9直链或支链羟烷基、环烷基及其混 合物,条件是R1和R2均不是氢,并且其中n是2或更大,在相邻的碳 上或被一个或多个碳隔开的碳上的R3和R4可以是环烷基或芳基环,且 其中当被取代时取代基是含有杂原子的取代基,优选:

其中R5和R6相同或不同,并选自H、C1-C9直链烷基或C3-C9支 链烷基、C3-C9环烷基、C6-C9芳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C2-C9直链 或支链羟烷基、环烷基及其混合物,条件是R5和R6均不是氢,并且此 外其中任选当R1是H、且n是2或更大时,在从胺氮上除去的至少一 个碳的碳上的R2和R3或R4可形成环,

n是1或更大的整数,优选1~4,更优选2~4,其中当n至少是 2时,吸收剂可以是胺的金属羧酸盐,

金属阳离子是一个或多个单价、二价或三价金属阳离子,其足以 满足阴离子或阴离子簇的价态要求,优选镁、钡、铝、铁、钠、锂、 钾、钙、镍、钴。由二价阳离子形成的盐可以是半-或全-盐。由三价阳 离子形成的盐可以是三分之一-、三分之二-、或全-盐。阴离子簇是指 其价态要求满足例如单独的二价或三价金属阳离子要求的2个或多个 阴离子。

优选R1和R2相同或不同,并选自H、C4-C6取代或未取代的直链 或支链烷基、环烷基、C6-C7芳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C4-C6直链 或支链羟烷基、环烷基及其混合物,更优选C4-C6直链或支链烷基,最 优选叔丁基,条件是R1和R2均不是氢。

优选材料的例子具有下式:

上述的吸收剂对于从所述气态酸性组分、非酸性组分、和CO2的 混合物中去除H2S和其他酸性组分表现出高选择性,并即使在再生之 后仍保持了它们的高选择性和负载容量。

所述吸收剂尤其可用于从通常为气态的混合物中选择性吸收气态 酸性组分(如H2S),所述混合物含有气态酸性组分(如H2S)和非酸 性组分和CO2,包括:

(a)使所述通常为气态的混合物与吸收溶液接触,所述吸收溶液的 特征在于能够选择性地从所述混合物中吸收一种或多种气态酸性组分 如H2S;

(b)至少部分地再生含有吸收气态酸性组分如H2S的所述吸收溶 液;和

(c)通过如步骤(a)中所述进行接触,重复利用所述再生溶液用于 一种或多种气态酸性组分如H2S的选择性吸收。

优选通过加热和汽提、并更优选通过用蒸气加热和汽提进行所述 再生步骤。

这里使用的术语“吸收溶液”包括但不限于其中氨基化合物溶于 选自水或物理吸收剂或其混合物的溶剂中的溶液。例如,在USP 4,112,051中描述了物理吸收剂溶剂(与作为化学吸收剂的氨基化合物 相对而言),其全部公开内容此处引入作为参考,其包括:如脂族酸 酰胺、N-烷基化吡咯烷酮、砜、亚砜、二醇和其单醚和二醚。本文所 述优选的物理吸收剂是砜,最特别是环丁砜。优选的液体介质包括水。

主要取决于使用的特定氨基化合物和采用的溶剂体系,所述吸收 溶液的氨基化合物浓度通常为约0.1~6摩尔/升总溶液,并优选1~4 摩尔/升。主要取决于采用的氨基化合物类型,如果所述溶剂体系是水 和物理吸收剂的混合物,使用的物理吸收剂的有效量通常可在0.1~5 摩尔/升总溶液之间变化,并优选0.5~3摩尔/升。氨基化合物的浓度对 于使用的具体化合物具有显著依赖性,这是因为增大氨基化合物的浓 度可降低吸收溶液的碱度,从而不利地影响其对于H2S去除的选择性, 特别是如果在所述氨基化合物具有将决定在上述给定范围内的最大浓 度水平的特定水溶液溶解度的情况下。从而对于确保满意的结果,保 持适于各特定氨基化合物的适当浓度水平是重要的。

本发明的溶液可包括各种常用于选择性气体去除工艺的添加剂, 例如,消泡剂、抗氧化剂、腐蚀抑制剂等。这些添加剂的量通常在它 们的有效范围内,即有效量。

本文所述的氨基化合物还可与其他氨基化合物作为共混物混合。 所述各氨基化合物的比例可显著不同,例如,1~99wt%本文所述的氨 基化合物。

在决定本文所述氨基化合物的H2S去除效率中最重要的三个特征 是“选择性”、“负载”和“容量”。说明书通篇中使用的术语“选 择性”由如下的摩尔比分数定义:

液相中(H2S的摩尔数/CO2的摩尔数)/

气相中(H2S的摩尔数/CO2的摩尔数)

该分数越高,所述吸收溶液对于气体混合物中的H2S选择性越高。

术语“负载”是指以气体的摩尔数/胺的摩尔数表示的物理溶解和 化学结合在所述吸收溶液中的H2S和CO2气体的浓度。最好的氨基化 合物是表现出高达相对高负载水平的良好选择性的那些。本发明实践 中使用的氨基化合物通常在0.1摩尔的“负载”下具有基本不小于10 的“选择性”,优选在0.2或更高的H2S和CO2摩尔数/氨基化合物摩 尔数下“选择性”基本不小于10。

“容量”定义为在所述吸收步骤的最后吸收溶液中负载的H2S摩 尔数减去在所述解吸步骤的最后吸收溶液中负载的H2S摩尔数。高容 量使得可减少被循环的胺溶液的量和在再生过程中使用较少的热量或 蒸气。

本文的酸性气体混合物须包括H2S,可任选包括其他气体如CO2, N2,CH4,H2,CO,H2O,COS,HCN,C2H4,NH3等。通常这种气体混合物 存在于燃烧气体、精练厂气体、民用燃气、天然气合成气、水煤气、 丙烷、丙烯、重质烃气等。这里,当所述气态混合物是这样得到的气 体时所述吸收溶液特别有效,所述气体例如来自:页岩油干馏炉,煤 的液化或气化,用蒸气气化重质油,空气/蒸气或氧/蒸气,重质渣油向 较低分子量液体和气体的热转化如流化焦化器、Flexi焦化器或延迟焦 化装置,或硫工厂尾气清除操作。

本发明的吸收步骤一般包括使通常为气态的物流与吸收溶液在任 何适当的接触容器中接触。在这种工艺中,可利用常规方法使所述含 有H2S和CO2的通常为气态的混合物与吸收溶液密切接触,其中H2S 以及其他酸性组分如二硫化碳、硫化羰和氧及C1~C4烃的硫衍生物可 被选择性除去,所述常规方法如用例如环形料或筛板装填的塔或容器 或鼓泡反应器。也将除去其他酸性气态组分。

在实践本发明的常见方式中,通过将所述通常为气态的混合物进 料到吸收塔的底部、同时将新鲜的吸收溶液进料到塔的顶部区域进行 所述吸收步骤。释放大部分H2S的所述气态混合物从塔的顶部逸出, 含有选择性吸收的H2S的负载吸收溶液从接近塔底部或在其底部离开。 优选,在所述吸收步骤中吸收溶液的入口温度范围为约20℃~约100 ℃,更优选约30℃~约60℃。压力可大幅变化;吸收器内可接受的压 力为5~2000psig,优选20~1500psig,最优选25~1000psig。所述接 触在使得H2S可被所述溶液选择性吸收的条件下进行。将吸收条件和 设备设计为使得可最小化液体在吸收器内的驻留时间以减少CO2的吸 收,同时保持气体混合物与液体的足够驻留时间以吸收最大量的H2S 气体。需要被循环以得到给定的H2S去除程度的液体量将取决于所述 氨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碱度和进料气体中的H2S分压。在相同吸收 条件下,具有低分压的气体混合物(如在热转化工艺中遇到的那些) 将比具有较高分压的气体(如页岩油干馏炉气体)需要更多的液体。

用于选择性除去H2S相的工艺的常见步骤包括:在含有多个塔板 的塔中,在低温如低于45℃下,和在至少约0.3英尺/秒(基于“活化” 或松动的塔板表面)的气体速度下,通过含H2S和CO2的气态混合物 与氨基化合物溶液的逆流接触选择性吸收H2S,取决于气体的操作压 力,所述板式塔的接触塔板少于20,例如通常使用4-16块塔板。

在使所述通常为气态的混合物与吸收溶液接触之后,接触溶液变 为由H2S饱和或部分饱和的,可至少部分地再生所述溶液以使得其可 被循环回吸收器内。与吸收一样,可在单独的液相中进行再生。可通 过在所述容器的顶部以常规方式完成所述吸收溶液的再生或解吸,所 述常规方式如降低溶液压力或升高温度至吸收的H2S可被闪蒸掉的点, 或使得所述溶液旁路进入到用于所述吸收步骤中的类似结构的容器 内,并使惰性气体如空气或氮气或优选蒸气向上通过所述容器。在再 生步骤中所述溶液的温度范围应为约50℃~约170℃,优选约80℃~ 120℃,所述再生溶液的压力范围应为约0.5~约100psia,优选1~约 50psia。所述吸收溶液在被清除掉至少一部分H2S气体之后,可被循环 回到吸收容器内。根据需要可加入补充的吸收剂。

在优选的再生技术中,将富H2S的溶液送至再生器,所述再生器 其中通过由所述溶液的再沸产生的蒸气对所述吸收组分进行汽提。闪 蒸槽和汽提塔中的压力通常为1~约50psia,优选15~约30psia,且温 度范围通常为约50℃~170℃,优选约80℃~120℃。当然,汽提塔和 闪蒸温度将取决于汽提塔压力,从而在约15~30psia的汽提塔压力下, 吸收过程中的温度将为80℃~约120℃。所述待再生溶液的加热可非 常适于通过用低压蒸气间接加热的方式实现。然而,也可使用蒸气的 直接加热。

在实践本文整个工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将待纯化 的气体混合物通过线路1引入气-液逆流接触塔2的底部,所述接触塔 包括底部3和顶部4。根据需要,所述顶部和底部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填 充床隔开。上述的吸收溶液被通过管5引入到塔的顶部。所述流向塔 底部的溶液遇到逆流流动的气体并优先溶解H2S。释放了大部分H2S 的气体通过管6离去,用于最终应用。所述主要含有H2S和一些CO2的溶液流向塔的底部,在该处其被通过管7释放出来。然后,由任选 的泵8将所述溶液泵送通过置于管7内的任选的热交换器和冷却器9, 这使得来自再生器12的热溶液与来自吸收塔2的较冷溶液交换热量用 于节约能量。所述溶液通过管7进入到闪蒸槽10中,闪蒸槽10配备 有排出至线路13的线路(未图示),然后通过线路11引入到再生器 12的顶部,其配备有若干板并对所述溶液中携带的H2S和CO2气体进 行解吸。该酸性气体通过管13被传送入冷凝器14中,其中对来自所 述气体的水和胺溶液进行冷却和冷凝。然后,所述气体进入分离器15 中,在其中进行进一步的冷凝。通过管16将所述冷凝溶液返回分离器 12的顶部。含有H2S和一些CO2的冷凝剩余气体通过管17移出用于 最终处理(例如,送至出口或焚烧炉或将H2S转化成为硫的设备,如 Claus单元或Stretford转化单元(未图示))。

当所述溶液向下流动通过再生器12并通过管18在所述再生器的 底部离开以转移到再沸器19的同时,溶液释放处大多数其含有的所述 气体。装配有外部热源(如通过管20注入的蒸气和通过第二管(未图 示)排出的冷凝物)的再沸器19蒸发掉部分的该溶液(主要是水)以 从其中排出更多H2S。排出的H2S和蒸气经由管21被返回到所述再生 器12的底部,并通过管13排出以进入气体处理的冷凝阶段。仍留在 所述再沸器19中的溶液通过管22取出,在热交换器9中冷却,并经 由泵23(任选的,如果压力足够高的话)的作用通过管5引入到吸收 塔2内。

通常,在通过本发明工艺处理之后,H2S∶CO2摩尔比为1∶10的来 自用于重质渣油热转化设备的待处理气态蒸气、或者H2S∶CO2摩尔比 小于1∶10的Lurgi煤气将产生H2S∶CO2摩尔比约为1∶1的酸性气体。本 文的所述工艺可与另一种H2S选择性去除工艺结合使用;然而,优选 独立进行本发明的工艺,因为所述氨基化合物自身在H2S的优先吸收 方面极为有效。

试样的制备

叔丁基氨基甲基磺酸钠的制备

将37%的甲醛溶液(18g,0.22mol)加入到亚硫酸钠(22g,0.2mol) 在水(25mL)中的悬浮液中。以使得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不超出30℃的速 度向该混合物加入叔丁基胺(28mL,19.4g,0.26mol)。当完成所述添加 之后,设定蒸馏设备且在70-75℃下搅拌所述混合物10分钟(蒸馏掉 过量的叔丁基胺)并冷却至10-15℃。过滤形成的沉淀,用甲醇洗涤并 在20-25℃下干燥得到叔丁基氨基甲基磺酸钠(30g,80%),为白色片 状,在高于180-190℃不熔融而分解(有胺气味),1H NMR(DMSO-d6) δ1.02(s,9H),3.32(s,2H);13C NMRδ28.9,49.9,60.8。

2-(叔丁基氨基)乙基磺酸钠

将叔丁基胺(127mL,88g,1.2mol)加入到2-羟基乙基磺酸钠(29.6 g,0.2mol)和磷酸二钠(1.1g,8mmol)在水(50mL)中的溶液内。所述混 合物在240-245℃(6.5MPa)在高压釜中搅拌3小时。然后将该混合物冷 却至50-60℃并常压下浓缩至50mL。在冷却至10-15℃之后,过滤形 成的沉淀,用甲醇洗涤并在20-25℃下干燥,产率10g。滤液常压下浓 缩至约25-30mL,得到另外5.6g产物。2-(叔丁基氨基)乙基磺酸钠的 总产率15.6g,38%,为白色片状,145-150℃下分解(变为半流体状), 1H NMR(DMSO-J6)δ1.00(s,9H),2.56(t,J=6.6Hz,2H),2.72(t,J-6.6 Hz,2H);13C NMRδ28.9,38.6,49.6,52.2。

3-(叔丁基氨基)丙磺酸

向1,3-丙磺酸(20g,0.164g)在甲苯(100mL)中的溶液内加入叔丁 基胺(90mL,62.1g,0.85mol)。缓慢回流下搅拌该混合物1小时。过滤 沉淀,用二乙醚洗涤并在20-25℃下干燥。3-(叔丁基氨基)丙磺酸的产 率为32g(接近100%),为白色微晶,mp高于280℃,1H NMR(D2O)δ 1.33(s,9H),2.07(p,J=7.6Hz,2H),2.99(t,J=7.6Hz,2H),3.15(t,J= 7.7Hz,2H);13C NMRδ21.3,24.3,39.4,47.4,56.5。

3-(叔丁基氨基)丙基磺酸钠

将3-(叔丁基氨基)丙磺酸(18g)加入氢氧化钠(3.69g,0.092mol)的 甲醇(300mL)溶液中。混合物搅拌至变清澈。除去溶剂并将固体残渣在 真空中干燥,得到3-(叔丁基氨基)丙磺酸钠(18.7g),为白色微晶,在 170℃分解,1H NMR(D2O)δ1.08(s,9H),1.80-1.90(m,2H),2.64(t,J= 7.6Hz,2H),2.91-2.96(m,2H);13C NMRδ24.4,26.9,39.8,48.7,49.6。

叔丁基氨基甲基磺酸钠二钠的制备

按照公开的步骤[USP 2,750,416]制备N-亚甲基-叔丁基胺如下,有 部分变动:

在20分钟内,将37%的甲醛水溶液(89g溶液,33g,1.1mol)搅拌 下滴加到叔丁基胺(73g,1mol)中,保持温度低于20℃(冰浴冷却)。 在20-22℃下搅拌该反应混合物30分钟,冷却至5-10℃,并冷却下在 15-20℃分批加入氢氧化钾(30g)。分离有机层并在片状氢氧化钾上干 燥。由于N-亚甲基-叔丁基胺在高温下的三聚作用,尝试通过蒸馏纯化 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在催化性对甲苯磺酸存在下,通过蒸馏实现粗 产物的纯化(在10cm塔上,油浴115-120℃),得到纯的N-亚甲基-叔丁 基胺,产率87%(74g),bp 66-67℃(文献[USP 2,750,416]64-65℃);1H NMR(CDCl3)1.20(s,9H),7.26(d,J=16.0Hz,IH),7.41(d,J=16.0Hz, IH)。

叔丁基氨基甲基膦酸二乙酯

在氮气氛下将亚磷酸二乙酯(41.4g,0.3mol)加入N-亚甲基-叔丁 基胺(25.6g,0.3mol)中。在1-2分钟内,混合物的温度自发升至60-70℃。 在80℃下搅拌该混合物30分钟,然后在20-25℃下12小时。混合物 的NMR测试表明为纯叔丁基氨基甲基甲基膦酸二乙酯,为无色油,1H NMR(CDCl3)δ1.08(s,9H),1.34(t,J=7.0Hz,6H),2.93(d,J=15.1Hz, 2H),4.11-4.22(m,4H);13C NMRδ16.4(d,J=5.7Hz),28.4,38.6(d,J- 159.2Hz),50.8(d,J=17.8Hz),62.1(d,J=6.9Hz).″Novel Synthesis of Aminomethyl Phosphoric Acid,Moedritzer,K.,Synthesis in Inorganic and Metal-Organic Chemistry,1972,2,317。

叔丁基氨基甲基膦酸

将上述粗酯(65g)滴加至浓盐酸(200mL)中。在90℃下搅拌该混 合物20小时。在真空中浓缩该混合物以凝固,并将乙醇(300mL)加入 残渣中。将混合物冷却至-5℃达30分钟。过滤沉淀并用二乙醚洗涤, 得到44g(90%)的粗酸(被吸收了的氯化氢污染)。

将粗酸溶解在沸水(60mL)中,随后加入甲醇(500mL)和紧接着加 入环氧丙烷(20mL)。混合物冷却至-5℃达1小时,过滤沉淀并用甲醇 和二乙醚洗涤,得到40.5g叔丁基氨基甲基膦酸,白色针状,mp 295℃ 分解(Moedritzer,K.,op cit)289℃分解);1H NMR(D2O)δ1.31(s,9H), 3.03(d,J=13.9Hz,2H);13C NMRδ23.9,37.6(d,J=137.4Hz),58.1(d, J=7.4Hz)。

叔丁基氨基甲基膦酸二钠

将叔丁基氨基甲基膦酸(18.4g,0.11mol)加入氢氧化钠(8.8g,0.22 mol)的甲醇(100mL)溶液中。回流下搅拌混合物2小时。在真空中浓缩 混合物直至固化(约达1/3体积),并加入二乙醚(200mL)。过滤沉淀 并用二乙醚洗涤得到叔丁基氨基甲基膦酸二钠(20g,86%),白色微晶, 350-400℃下分解;1H NMR(D2O)δ1.02(s,9H),2.47(d,J=15.0Hz,2H); 13C NMRδ26.4,40.1(d,J=136.3Hz),50.6(d,J=12.0Hz)。

实施步骤

1.利用氮∶二氧化碳∶硫化氢为89∶10∶1的气体混合物在35℃在 0.15M吸收剂水溶液上进行吸收试验2小时。

2.在与试验气体混合物的相同流速下,在85℃在流动N2中进行 2小时吸收试验。

测试的吸收剂和新鲜吸收剂和再生吸收剂的吸收结果如表1。

  化合物   分子量   选择性   负载(%)   容量(%)   选择性   吸收   1   TBA-CH2-SO3Na   189.21   14.4   5.4   71   4.5   2   TBA-(CH2)2-SO3Na   203.24   34.9   13.3   82   22.5   3   TBA-(CH2)3-SO3Na   217.26   20.4   14.9   54   29.5   4   TBA-(CH2)3-SO3H   196.29   1.2   0.2   --   --   5   TBA-CH2-PO3H2,Et3Na   369.5   --   --   --   --   6   TBA-(CH2)-PO3Na2+  314   103.8   17.8   22.6   92.41   7   TBA-(CH2)2-PO3H2,   Et3N   383.55   0.2   25.1   --   --   8   TBA-(CH2)2-PO3Na2+  328   107.2   14.2   52.2   81.8   9   TBA-(CH2)3-PO3H2,   Et3N   397.58   0.4   25.7   --   --   10   TBA-(CH2)3-PO3Na2+  342   59.9   14.5   29.8   47.8   11   TBA-(CH2)4-PO3H2,   Et3N   411.60   0.8   --   --   --   12   TBA-(CH2)4-PO3Na2+  356.08   67.2   15.6   63.5   78.6   13   TBA-CH2-CO2Na2+  153.15   10.8   33.0   69.3   18.3   14   TBA-(CH2)3-CO2-Na2+  181.21   19.3   30.8   49.3   16.8   15   EETB(USP4405585)   161.24   15.4   12.6   15.6   16.3   19.1   16.7   60   58   64   13.3   11.2   21.5

选择性=溶液中(H2S/CO2)/进料气体中(H2S/CO2)

负载=H2S摩尔数/吸收剂化合物摩尔数

容量=(被吸收溶液吸收的H2S摩尔数/在从溶液中吸收之后剩余的H2S摩尔数) /吸收溶液吸收的H2S摩尔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