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避免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避免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避免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读取用户卡的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如果读取成功,则将移动台级别标志中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设置为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的状态;将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和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上报给网络侧。本发明实施例同时公开了一种避免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处理装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解决移动终端的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问题,并且对于协议本身的改动较少,能够取得较好的市场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577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57311.6

  • 发明设计人 李颖;张金辉;徐亚新;张琳琳;

    申请日2008-01-31

  • 分类号H04Q7/38(20060101);H04Q7/3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芳

  •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B区2号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41: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2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H04W8/2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8013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7-11-17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W8/26 登记生效日:2017102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8013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1-08-10

    授权

    授权

  • 2008-10-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9-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避免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移动终端的电子序列号(ESN)资源即将耗尽,所以CDMA发展组织(CDG)引入移动设备识别码(MEID)来解决电子序列号资源短缺的问题。在后续的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将使用移动设备识别码来替代电子序列号的作用标识移动终端。

同样,作为用户个人信息的存储位置,用户识别模块(UIM)卡使用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UIMID)来标识自己,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和电子序列号共用号码资源,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也同样存在资源短缺的问题,所以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组织引入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EUI MID)的卡来解决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资源短缺的问题。

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的移动终端,在支持移动识别码的网络中,网络侧会使用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终端;在不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的网络,为了保持向下兼容,则使用移动设备识别码转换得到的伪电子序列号(pESN)来标识终端。对于机卡分离的移动终端,则相应会使用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对应的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pUIMID)来标识用户卡。上述的转换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协议规定的安全散列算法1(SHA-1)算法进行。

由于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的长度为32位,并且都以8位的生产商代码开头,所以可用的号码资源只有1600万左右。如果后续这样的用户过多,当不同的移动终端分别插入支持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流程的卡时,很可能会出现它们的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不同,而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所对应的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相同的情况,这类用户不能够在同一个小区下同时正常工作,这种现象被称为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

如果此移动终端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且写入的是移动设备识别码,移动终端便可告知网络侧其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这样即使出现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情况,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协议规定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若移动终端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则所有基于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的操作均改为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操作,因此就能够解决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问题。但是由于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的移动终端不能够保证其写入的就一定是移动设备识别码,所以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的移动终端,有时会写入电子序列号,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协议的规定,当移动终端写入的是电子序列号时,其移动台级别标志中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为不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的流程的状态,所以虽然其终端本身具有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的功能,但是在与网络侧的信息交互过程中,网络侧获取到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为不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的流程的状态,则网络侧认为该移动终端不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的流程,因此此时发生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时,就无法依靠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协议规定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来解决移动终端的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使得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但写入了电子序列号的移动终端,在使用扩展用户识别模块卡的情况下,能够解决移动终端的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避免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处理方法,包括:

读取用户卡的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如果读取成功,则将移动台级别标志中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设置为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的状态;

将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和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上报给网络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避免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处理装置,包括:

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读取模块,用于读取用户卡的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

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读取模块是否成功读取到所述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设置移动台级别标志中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

信息上报模块,用于将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和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上报给网络侧。

因此,通过引入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解决移动终端的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问题,并且对于协议本身的改动较少,能够取得较好的市场价值。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避免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处理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避免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处理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电子序列号和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的切换不能够保证同步,所以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的移动终端,有时会写入电子序列号,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协议的规定,当移动终端写入的是电子序列号时,其移动台级别标志中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为不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的流程的状态,所以虽然其终端本身具有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的功能,但是在与网络侧的信息交互过程中,网络侧获取到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为不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的流程的状态,则网络侧认为该移动终端不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的流程,因此此时发生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时,就无法依靠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协议规定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来解决移动终端的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问题,为避免这个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以下方法。

避免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处理方法的实施例

移动终端中,如果发现移动终端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的流程,但移动终端写入的号码为电子序列号,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01:读取用户卡的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如果读取成功,则执行步骤102,否则结束操作;

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具体可为长型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LongForm EUIMID)或短型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Short Form EUIMID);若读取用户卡的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时,用户卡上指示使用的为短型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并且短型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读取成功,则说明该卡支持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的功能;若读取用户卡的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时,用户卡上指示使用的为长型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长型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也就是用户卡中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CCID),并且长型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读取成功,则说明该卡支持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的功能;

步骤102:将移动台级别标志中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设置为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的状态,因为如果读取成功即表示用户卡支持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协议的规定,用户卡若支持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则用户卡也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的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具体可为移动台级别标志的第四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将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的状态设置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为“1”,不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的状态设置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为“0”;

步骤103:将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和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上报给网络侧,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可通过注册或寻呼或寻呼响应的消息将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和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上报给网络侧,结束;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移动终端是把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作为移动设备识别码上报给网络侧的,因此网络侧也将此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作为移动设备识别码处理,一切与移动设备识别码相关的流程,均是基于此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操作。

网络侧收到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和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后,若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为不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的状态,就不作处理,因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若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为不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的状态,也就是用户卡不支持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的功能,也就是说用户卡内写入的为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而不是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对应的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所以不存在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情况;若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为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的状态,即移动终端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网络侧便对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和移动设备识别码的存储区进行存储或更新,存储区可为基站控制器(BSC)或移动交换中心(MSC),因为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协议规定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若移动终端支持移动设备识别码流程,则所有基于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的操作如根据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生成公共长掩码等均改为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操作,而此时移动终端的移动设备识别码实际为用户卡的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又因为用户卡的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是唯一的,所以就能够避免了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问题。

避免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处理装置的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包括:

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读取模块1,用于读取用户卡的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

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设置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读取模块是否成功读取到所述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设置移动台级别标志中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

信息上报模块3,用于将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和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上报给网络侧。

本发明实施例的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具体可为长型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或短型扩展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设备识别码标识位具体可为移动台级别标志的第四位。

因此,通过引入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避免移动终端的伪用户识别模块识别码冲突的问题,并且对于协议本身的改动较少,能够取得较好的市场价值,并且对于协议的完善有很好的帮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