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调血养颜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调血养颜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血养颜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处方为:地黄1~177份,当归1~120份,栀子1~59份,川芎1~72份,白芍1~118份,桃仁1~118份,红花1~59份,牡丹皮1~118份,赤芍1~118份,郁金1~118份,柴胡1~118份,陈皮1~59份,大黄1~59份,远志1~59份;本调血养颜胶囊具有养血活血,疏肝解郁,宁心除烦功效。既养血又活血,既活血有理气,既治标又治本,活血行气,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0-12-01

    授权

    授权

  • 2010-06-09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906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80307

    著录事项变更

  • 2008-10-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8-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调血养颜功效的中药制剂,并涉及该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调血养颜产品大多为保健品,比如银杏酒、太太口服液、血尔、阿胶补品等保健品,以补血为主,从而达到养颜美容的效果。上述保健品只注重补,不注重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调血养颜为主要功能的药品市场上处于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调血养颜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用以克服已有产品和制备方法的缺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制备一种具有养血活血,疏肝解郁,宁心除烦功效,既养血又活血,既活血有理气,既治标又治本,活血行气,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的调血养颜胶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血养颜胶囊,其特征在于其处方为:地黄1~177份,当归1~120份,栀子1~59份,川芎1~72份,白芍1~118份,桃仁1~118份,红花1~59份,牡丹皮1~118份,赤芍1~118份,郁金1~118份,柴胡1~118份,陈皮1~59份,大黄1~59份,远志1~59份;

所述的份均指重量份。

所述的调血养颜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十四味中药中,取当归20~60份、川芎12~36份,粉碎成80~120目细粉,过筛,混匀,备用;

2)、所述十四味中药中,剩余当归、川芎与所述量的其余十二味混合,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10倍重量水,煎煮2小时,取煎液备用;第二次加8倍重量水,煎煮1小时取煎液备用;

3)、合并第2)步所得煎液,过滤,将滤液浓缩至50℃下相对密度为1.25~1.30g/ml;

4)、在第3)步所得滤液中加入第1)步所得当归、川芎细粉及所述量的辅料,混匀,干燥,粉碎,过80~120目筛。

所述的调血养颜胶囊的第二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十四味中药分别粉碎成80~120目细粉,过筛,混匀,加入蔗糖,混匀。

其中,各种原料药材质量标准如下。

白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白芍项下规定。

柴胡: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柴胡项下规定。

陈皮: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陈皮项下规定。

赤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赤芍项下规定。

川芎: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川芎项下规定。

大黄: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大黄项下规定。

牡丹皮:本品为毛花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的干燥根皮。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牡丹皮项下规定。

当归: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当归项下规定。

红花: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红花项下规定。

地黄: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地黄项下规定。

桃仁: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桃仁项下规定。

郁金: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姜黄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干燥块根。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郁金项下规定。

远志:本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干燥根。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远志项下规定。

栀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栀子项下规定。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本调血养颜胶囊具有养血活血,疏肝解郁,宁心除烦功效。既养血又活血,既活血有理气,既治标又治本,活血行气,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

本制备方法的优点是:本制剂是在传统汤剂的基础上研发而成的,制备工艺以加水加热煎煮为主要提取方法,根据当归、川芎富含挥发油,加热易挥发的特点,同时参考《中国药典》部分含有当归、川芎药材的品种的制备工艺,选择三分之一左右处方量的当归、川芎粉碎成细粉,直接入药,既减少了服用量,又保证了有效成份不流失,且胶囊剂具有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易被患者接受;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高,分散快、吸收好等特点,既保持了传统汤剂的工艺特点又保证了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鉴别例等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制备实施例】(待权利要求书定稿后代理人撰写该部分)

实例一

【处方】地黄177g,当归120g,栀子59g,川芎72g,白芍118g,桃仁118g,红花59g,牡丹皮118g,赤芍118g,郁金118g,柴胡118g,陈皮59g,大黄59g,远志59g。

【制法】以上十四味,取当归40g、川芎24g粉碎成90目细粉,过筛,混匀,备用;其余地黄等十二味与剩余当归、川芎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加入当归、川芎细粉,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制粒,装入胶囊,即得。

实例二

【处方】地黄1g,当归120g,栀子1g,川芎72g,白芍1g,桃仁118g,红花1g,牡丹皮118g,赤芍1g,郁金118g,柴胡1g,陈皮59g,大黄1g,远志59g,糊精1g。

【制法】以上十四味,取当归20g、川芎36g,粉碎成80目细粉,过筛,混匀,备用;其余地黄等十二味与剩余当归、川芎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加入当归、川芎细粉及糊精,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制粒,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三

【处方】地黄177g,当归1g,栀子59g,川芎1g,白芍118g,桃仁1g,红花59g,牡丹皮1g,赤芍118g,郁金1g,柴胡118g,陈皮1g,大黄59g,远志1g,糊精60g。

【制法】以上十四味,取当归60份、川芎12份,粉碎成120目细粉,过筛,混匀,备用;其余地黄等十二味与剩余当归、川芎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50℃),加入当归、川芎细粉及糊精,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制粒,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四

【处方】地黄177g,当归1g,栀子59g,川芎1g,白芍118g,桃仁1g,红花59g,牡丹皮1g,赤芍118g,郁金1g,柴胡118g,陈皮1g,大黄59g,远志1g,蔗糖60g。

【制法】以上十四味中药分别粉碎成100目细粉,过筛,混匀,加入蔗糖,混匀,制粒,装入胶囊,即得。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颗粒和粉末,味苦。

【鉴别】(1)取本品内容物3g,研细,加乙醚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川芎对照药材各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5μl,对照药材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2)取本品内容物4g,研细,加50%甲醇1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内容物3g,研细,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取滤液10ml,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陈皮对照药材0.2g,加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为展开剂,展开约3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20∶10∶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至约8cm,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4)取本品内容物3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小时,滤过,取滤液5ml,蒸干,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分2次提取,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0μl,对照药材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检查】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L)。

【浸出物】取本品内容物约2g,研细,精密称定,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 A)测定,用乙醇作溶剂。本品每粒含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70mg。

【功能与主治】养血活血,疏肝解郁,宁心除烦。用于忧思气结,或营虚血滞,血不荣面所致之面部晦暗不华,面部色斑,心烦眠差,月经不调等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2-3次。

【规格】0.39g/粒。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临床疗效】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自1997年开始临床应用本制剂,到2005年年底,已经具有8年多的临床使用历史。治疗典型病例320例,痊愈141例,显效75例,有效71例,总有效率达到89.7%。显效率67.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