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过压保护模块以及至少一个电信模块和至少一个过压模块的组件

过压保护模块以及至少一个电信模块和至少一个过压模块的组件

摘要

过压保护模块可装配到具有电信接触件的电信模块(可连接电信线路)中,并具有至少两个过压保护装置、用于在接触件处连接电信接触件的至少两对保护模块接触件,从而至少两个电信线路会受到保护,其中的接触件位于至少两个不同的水平上,同时每对保护模块接触件的两个接触件与同一所述过压保护装置连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386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3M创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680028733.X

  • 申请日2006-08-02

  • 分类号H01T4/06(20060101);H04Q1/14(20060101);H04M3/1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郑立;林月俊

  • 地址 美国明尼苏达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32:2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Q1/18 授权公告日:20120808 终止日期:20190802 申请日:2006080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8-14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Q1/18 登记生效日:2018072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6080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08-08

    授权

    授权

  • 2008-10-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8-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过压保护模块以及至少一个电信模块和至少一个过压保护模块的组件。

背景技术

在电信领域,许多客户通过电信线路与电信公司的交换机相连。客户也可称作订户。交换机也称作交换单元或PBX(由电信公司经营的中央办公室交换单元)。在订户和交换机之间,电信线路的某些部分与电信模块相连。电信模块在一段线材(连接到电信模块的第一端)与另一段线材(连接到电信模块的第二端)之间建立起一种电气连接。一端的线材又可称作进线,而另一端的线材则可称作出线。多个电信模块可集中放置在一个分配点,诸如主配线架、中间配线架、外箱,或位于如一栋办公大楼或办公大楼某一层的分配点。为允许灵活布线,某些电信线路以一种可构成永久连接的方式连接到第一类电信模块。灵活性通过所谓的跳线或交叉连接实现,其将第一个电信模块的接触点与第二个电信模块的接触点灵活地连接起来。当一个人在办公大楼内转换位置从而为不同的电话(即,不同的电话线)提供一个其想要保留的特定号码时,这些跳线会发生变化。在电信模块中,断开点可位于两端之间的电气连接中。在这样的断开点处,可插入断路插头以断开线路。此外,保护插头和保护盒也经常用到。这些都被连接到模块中,并保护连接到这些线材的任何设备不受过电流和过电压的影响。最后,测试插头可在断开点处被插入以测试或监控线路。

近来,ADSL技术已在电信领域广泛传播。该技术允许在一条线路上传输至少两个不同信号。这通过沿同一线路以不同频率传输不同信号来实现。这些信号在电信线路中的特定点上进行合并而在另一点上进行分离。具体地讲,在订户端,分开的语音信号和数据信号被合并并通过同一线路发送到中央办公室。在中央办公室,合并的信号被分离开。然后,语音信号会传递给通话中的另一个订户,而数据信号会传递给参与数据交换的其它订户。为了将语音信号和数据信号传输给订户,分开的语音信号和数据信号会在中央办公室进行合并,发送到订户,并在订户端分离开。分离信号后,被称为POTS的信号(普通老式电话服务)可用作传输语音信号。例如,分离信号的剩余部分可用于传输数据。所谓的分离器,其用作分离或合并信号,通常可安放在任何分配点处。

执行上述功能所必需的任何电子元件(可能与印刷电路板整体作为基座)可被包含在一个称作分离器模块的功能模块中。类似的功能模块是保护模块(包含任何提供过压保护和/或过流保护的元件)和测试监控模块(包含合适的电子元件和电路用以测试和/或监控电信线路)。此外,上述意义的其它功能模块已为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知。

EP 0 095 539 A1描述了一个用于电信电路的线路保护装置,在其中提供了两个过压保护装置。通过保护装置的两个接触点,每个过压保护装置将连接到两个电信线路的一根线材。然而,由于仅存在两个接触点,因而仅有一根电信线路(每个都具有一个线对)的线材可受到保护。

WO 1999/054965涉及一个保护插头,其可提供过压保护,同时其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过电流保护。插头适于为单个电信线路提供保护。

WO 01/61806公开了一个用于保护电信线路的子组件,其包含过流及过压保护装置。为了针对过流提供保护,接触点通过过流保护装置连接。此外,单个接触点通过每个过压保护装置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过压保护模块,其可实现改良的保护,同时还可以节省空间的方式来制造。

新型过压保护模块可与电信模块装配在一起。该电信模块可包括一个外壳。该外壳可由塑性材料或任何其它合适材料制成,并且可由一个或多个组件组成。该外壳用来提供电信接触点,其可被电信线路连接。该外壳中也可带有用于定位该接触点的特定结构。此外,该外壳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腔或接收空间,所述腔或接受空间适于容纳接触点和/或诸如下述一个或多个保护模块或其中任何其它类型的外部模块或部件)。最后,外壳可具有适当的结构(通常位于其外部),从而使电信模块被装配于一个机架上或电信技术领域内任何其它合适的载体上。

过压保护模块也可具有一个外壳,该外壳可由塑料或其它任何适当材料制成的一个或多个外壳部件构成,从而容纳下述组件。此外,外壳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凸起、凹槽或其它适当的结构,它们与电信模块上的相应结构(例如凹陷、凸起、皱褶和/或开口)相配合,从而在把过压保护模块与电信模块装配到一起时,牢固地将之定位。此外,过压保护模块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凸起,其用于实现更为方便地抓握和处理过压保护模块,从而将之装配到电信模块或将之从中拆卸。

可以装配过压保护模块的电信模块包含电信接触件,电信线路可连接到这些接触件。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电信线路通常由一对线材构成,从而电信接触件也通常以成对方式布置布置。此外,在电信模块中,电信接触件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的行布置布置,成对的接触件彼此相对。这样,电信模块便可呈现带状。

过压保护模块具有至少两对保护模块接触件,用于在接触件处连接电信接触件。在以下描述中,保护模块接触件在一些情况下将简称为“接触件”。接触件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和结构,让它们可与电信接触件建立电接触。电信接触件及保护模块接触件均可从薄板金属上冲出,同时在将过压保护模块装配到电信模块中时,电信接触件及保护模块接触件的薄板金属平面可以彼此大体平行或基本垂直。此外,所提及的薄板金属平面间还可能存在任何其它取向的角度。

而且,过压保护模块具有至少两个过压保护装置(例如电涌放电器)。过压保护装置与保护模块接触件是电气连接的。具体地讲,每对接触件中的两个接触件均连接到相同的过压保护装置。具体地讲,一对保护模块接触件中的两个接触件均可直接(即,未通过过电流保护装置)与过压保护装置连接。由于某对特定接触件的两个接触件均涉及特定的电信线路,该线路的两根线材均可受到过压保护。实际上,电信接触件与过压保护装置连接,从而当电信线路出现过压时(例如由于闪电),则与电信线路连接的任何装置或设备均可受到过压保护。这是因为过压保护装置被配置成能将过压转移到地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了解这一点。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过压保护装置具有接地连接,其适当地与过压保护模块的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连接。过压保护模块装配到电信模块时,接地接触件会与电信模块和/或载体(电信模块装配在该载体上)的接地接触件相连接。电信模块的接地接触件可与载体连接,载体将最终与地面连接,从而将过压转移到地面。

所描述的过压保护模块的结构具有至少两对接触件以及至少两个过压保护装置,因而至少两个电信线路会受到过压保护。与已知的模块相比,此可实现改良的过压保护,这是因为保护模块接触件与电信线路的两根线材(即两个电信线路)连接,从而可实现对所有线材的全面保护。尤其当把过压保护模块应用于远程分配点(例如外部机壳,其距离订户相对较近)中时更能显现其优点。在该情况下,靠近机壳的电信线路遭受电击的危险相对较高,这时此处所述的过压保护模块可提供有效的保护。此外,当在靠近电信线路的某个位置提供分路器电路时,遭受电击的风险较高,成本相对较高的分路器电路可有效地得到保护。换句话讲,在线路中发生过压情况时,需要更换的将只是廉价的保护模块而非昂贵的分路器电路。

同时,可以节省空间的方式制造新型过压保护模块,这是由于保护模块接触点与电信接触件电接触的接触件位于至少两个不同的水平上。因而,并非所有的保护模块接触件都布置布置于一个水平上(即单个平面或彼此相邻的行上),因为这将增加模块的宽度。相反地,通过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水平上布置布置或堆叠保护模块接触点,就可以紧凑的方式构建保护模块,并使其具有相对较小的宽度。具体地讲,成对的接触件可在过压保护模块中彼此相对地布置。这可让电信线路(与电信模块中成对的相对电信接触件连接)得到保护。具体而言,与分离器模块相连,相对的成对接触件在电信模块的内部,或者在分离器模块旁,所述分离器模块被装配在电信模块上,间接连接。例如,可将第一对的接触件用于传输POTS信号,而与之相对的一对接触件可用于传输线路信号。本文所述的过压保护模块可以紧凑的方式同时为POTS和线路接触件提供单独保护。具体地讲,由于过压保护模块具有至少两个过压保护装置及至少两对接触件,所述新型的、节省空间的保护模块可至少保护两个电信线路。

至少有一个过压保护装置可具有两个保护装置接触件及一个接地连接。换句话讲,可提供一个三极保护装置(也称作三极电涌放电器)来有效地实现所需的保护。此外,也可将一对保护模块接触件与两个两极保护装置连接,从而构成对应于上述单个三极保护装置的保护装置组件。

当把过压保护装置对齐到一个公共中心线上时,可通过极其节省空间及紧凑的方式构成过压保护模块。此可实现相对较窄的保护装置模块外形并且与节距相容,电信接触件正是以此节距在可装配保护模块的电信模块中布置。显然,还可以采用过压保护装置的任何可供选择的取向,同时当过压保护模块的整体宽度对应于电信接触件的节距或比之更小时,可实现所需空间和与电信接触件节距相容性方面的优势。

通常,过压保护模块并不限于特定数目的过压保护装置以及要受保护的电信线路。然而,当在电信模块上装备过压保护模块时,为了实现灵活性,以两对接触件和两个过压保护装置的方式来构成保护模块是有利的。接触点位于第一水平上的第一对接触件连接到第一个过压保护装置,接触点位于第二水平上的第二对接触件连接到第二个过压保护装置。在该情况下应当注意,可能无法在一开始就将电信模块(可连接多个电信线路)用于使电信线路与模块的所有接触件连接。相反地,可在稍后的时间点将某些电信线路与电信模块连接。此外,即使电信线路已与所有电信模块的接触件连接,并非所有这些线路均可装备附加功能(例如那些由分离器电路提供的功能)或与需要过压保护的设备连接。在上述过压保护模块的实施例中,仅真正连接并需要保护的那些线路可与过压保护模块连接。从而无需为大量保护模块或大型保护模块投资,但此时如果真正需要,可在增加小型模块方面进行投资。

当保护模块的接触件位于第一和第二水平上,同时当至少一个接地接触件的接地接触件位于第三水平上时,可以有效地将电气连接彼此分离,同时过压保护模块可仍然保持紧凑构造。从而可有利地将接地的电气连接与其它连接分离,同时可保持较小的尺寸。

可在过压保护模块中提供的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上布置过压保护模块,从而为这些组件构成一个坚固基座,例如,通过印刷接头有效地将过压保护模块与过压保护模块的接触件连接。当然,上述连接的备选方案(例如直接接线)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通常,过压保护模块可提供额外的保护,例如针对过流的保护和/或针对过压的额外保护(例如提供不同程度的保护)。然而,如果过压保护模块没有过流保护则可实现尽量保持模块紧凑构造的优点。具体地讲,在这种情况下,当过压保护模块没有过流保护时,模块可只具有一个过压保护装置,从而过压保护模块仅针对过压提供保护。此外,可保护单个远程电信线路或者仅一对接触件中的一个接触件可与过压保护装置连接。以上修改应视为本公开的一部分。

上述内容中显而易见的是,此处所述的过压保护模块展示了其与电信模块组合时的保护功能。因此,如本文所述,应把至少一个电信模块和至少一个过压保护模块的组件视为本发明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如本文所述,可将电信模块构造为允许装配多个过压保护模块。

当过压保护模块的接触件可与电信模块的两个第一电信接触件(适于传输POTS信号)连接并可与同第一电信接触件相对的两个第二远程电信接触件(适于传输线路信号)连接时,该过压保护模块将尤其有效。这代表了该新型过压保护模块目前的设想用途。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电信模块也可具有POTS和DSLAM接触件、线路及DSLAM接触件以及甚至两对彼此相对的DSLAM接触件,从而电信线路的这些组合也可受到该新型过压保护模块的保护。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通过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过压保护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侧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过压保护模块内部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图1和图2中过压保护模块内部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多个电信模块的示意正视图;

图5示出了具有图4中电信模块的组件的示意图以及局部剪切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组件的示意图及局部剪切的第二侧视图。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过压保护模块10的截面侧视图,其中,下文所述的内部组件将容纳于外壳中,外壳的第一部件40可见于图1中。在其一个末端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外壳部件40具有一个凸起42,其用于提供一个抓握结构,用于在将过压保护模块装配到电信模块(图1中未示出电信模块)或将之从中拆卸时,便于用户握持过压保护模块。用24和26表示电信模块(未示出)的电信接触件。此外,还示出了电信模块的接地棒44。

上述电信模块的接触件24、26和接地棒44均与过压保护模块10的接触件连接。具体地讲,过压保护接触件16在已装配过压保护模块10的情况下与电信接触点24连接,保护模块接触点20与电信接触点26连接,同时过压保护模块的接地接触件36与接地棒44连接。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电信接触点24、26在其自由端向其自身折叠,从而具有一个薄板金属平面(在其上冲压出这些接触件),其与图1的绘图平面基本垂直。对于所示的实施例,保护模块接触件16、20的薄板金属平面与绘图平面基本平行。在所示的情况下,保护模块接触件16、20将大致具有L形状,同时将在每个接触件16、20的较长边的自由端形成圆形凸起46。将圆形凸起46定向为朝向电信接触点24、26,从而在接触件28、32连接它们。如图1所示,这些接触件28、32位于不同的水平上。

在图1中还示出,将接地接触件36构造为一个弹簧插片,其将有弹性地连接接地棒44,从而实现可靠的电气连接。对于接地接触件36,其薄板金属平面与绘图平面基本垂直。此外,在连接接地棒44的自由端,将以平坦、基本为V状的方式构成接地接触件,以限定接触件60。

保护模块接触件16、20及接地接触件38都将以适当的方式与印刷电路板(PCB)连接,例如通过焊接PCB引脚(引脚将插入PCB的开口)的方式。其它合适的方法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此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PCB 38将随用于把保护模块接触件16、20及接地接触件38与过压保护装置12、14连接的印刷接头(在绘图中不可见)一起提供。过压保护装置1 2、14均为三极类型,即它们都具有两个保护装置接触件48、50及一个接地连接52。正如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过压保护装置12、14将借助其接地连接52,将施加到保护装置接触件48、50的任何电压转移到地面。例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与PCB 38上的印刷接头焊接来连接接地连接52及保护装置接触件48、50。此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过压保护装置12的保护装置接触件48将与第一对保护模块接触点16、18连接(有关该对的第二接触件18,参见图2)。此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保护装置接触件50与第二对保护模块接触件20、22连接(参见图2)。

如图1所示,在所示实施例中,过压保护装置12、14具有基本为圆柱状的形状,并沿着公共中心线对齐,该中心线的延长线与PCB38基本平行并与方向A平行,沿方向A可将过压保护模块10插入电信模块。在该情况下,在图1中显示了凸起54,该凸起54在被装配在电信模块上时支持将过压保护模块放置到电信模块上。

在图2中,另外示出了过压保护模块的内部结构。与图1比较,示出了两对接触件的所有保护模块接触件16、18和20、22。对这些接触点进行了布置,从而在不同的水平上定位接触件28、30和32、34。具体地讲,可由该新型过压保护模块保护与彼此相对的电信接触件(在图1中可见其中的接触件24和26)连接的两个分离的电信线路。此外,接地接触件38的接地接触件6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布置于第三水平上。

图3显示了同时提供外壳部件40和56的过压保护模块10,从而除了查看窗62之外还可提供封闭的外壳。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外壳部件40、56将在也以插入方向A(参见图1)延伸的接头58处汇合,并与图1的绘图的平面基本平行。从图3的右部可以看出,当把过压保护模块10装配到电信模块时,提供了两个凸起54以将过压保护模块10牢固定位。在该末端上,过压保护模块还包含可在图3中看见的结构(例如凹槽和凹陷),该结构同时也用于与电信模块上的相应结构协作,从而在其上定位过压保护模块。

图4以示意正视图示出了三个电信模块64的局部,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个电信模块都具有带状外观。与“带”的延伸部分平行,即自左至右,电信接触件24、26的行延伸。

如图5中所示(图5为图4中方向B的侧视图),过压保护模块10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连接到或插入电信模块64。具体地讲,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保护模块接触点的接触件20和22在图5中是可见的,并延伸到电信模块64的外壳66中以连接电信接触点26.1和26.2。因而,将把保护施加于两个电信接触点26及线材对的两根线材上,同时两根线材构成电信线路(未示出)并与电信接触件26连接。此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过压保护模块10的接地接触件36(该接地接触件与两个过压保护装置12、14连接)与电信模块64的接地棒44(其沿着多个或全部电信模块26延伸)连接。在图5中还显示,可在正面68装配过压保护模块10,同时可在背面72将分离器模块70装配到电信模块64。为了建立必要的电气连接以将信号“分离”或“组合”,分离器接触件74.1和74.2与电信接触件26.1和26.2连接。

图6从图4中的方向C显示了图5中的组件。如图6中所示,在所示实施例中,接地棒44沿着电信模块64的外壳66的外部延伸。此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过压保护装置12与电信接触件24连接,同时第二过压保护装置14与电信接触件26连接。在没有插入分离器模块70的情况下,可在断开连接触点76连接电信接触件24、26。然而,如图6所示,当插入分离器模块70之后,在断开连接触点76断开该连接,同时电信接触件24、26分别与分离器接触件74和78连接。

现在,已经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给出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对此不应理解为不必要的限制。例如,所有涉及方向的引用均为示例性,而不会限定受权利要求书保护的本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做出许多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被限定在本文所描述的精确细节和结构内,而是受权利要求书的语言所描述的结构及这些结构的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