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带调制设备以及控制/监测基带调制设备的方法

一种基带调制设备以及控制/监测基带调制设备的方法

摘要

一种控制基带调制设备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用于激励器的控制模块通过数据接口实现对基带调制设备进行控制,首先,在基带调制设备中定义若干实现控制模块的控制操作功能的命令并组成命令集,在控制模块和基带调制设备共享该命令集;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用户需要选择相应命令并通过数据接口发送给基带调制设备,所述基带调制设备接收并解析所述命令,根据解析命令所得指令控制读写寄存器,并将读写操作结果或参数通过应答命令反馈给所述激励器控制模块。应用本发明可以避免控制模块直接读写基带调制设备的寄存器,简化了控制方式,并且在更换调制设备或对调制设备进行软件升级或修正时,无需对激励器的接口及其接口程序作升级或修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224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57674.X

  • 申请日2008-02-04

  • 分类号H04L25/03(20060101);H04L27/34(20060101);H04L27/1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62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龙洪;霍育栋

  •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A座23层2303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23: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L25/03 授权公告日:20100203 终止日期:20180204 申请日:2008020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12-2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L25/03 登记生效日:2015113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8020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0-02-03

    授权

    授权

  • 2008-09-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7-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一种基带调制设备以及用于控制/监测该基带调制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基带调制技术是通信网络中常用的一项技术,通常由基带调制设备来完成基带调制处理的控制或监测。而为了能对基带调制设备进行控制或实现状态监测,在移动通信系统或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通常会在激励器中设置基带调制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接口,来对基带调制设备的基带调制处理工作进行控制和实现状态监测等。

例如,在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即CMMB标准)的协议中,激励器的控制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例如IIC,UART等类型接口)直接访问基带调制设备的控制寄存器,来实现对基带调制设备的控制和状态监测。

目前,这种由激励器的控制模块直接访问基带调制设备中的寄存器的方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基带调制设备的更换或升级会造成激励器要作相对应的变更或修改:

现有技术中,对寄存器的读取或状态控制等各种操作命令,是定义在接口模块程序中的。不同厂商的或不同型号的基带调制设备,其寄存器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寄存器地址分配不统一,不同的寄存器其功能划分也有不同。因此,当用户需要更换使用另一厂商的或另一型号的基带调制设备时,原来使用的激励器的接口或接口程序如果不做变更,则可能不能兼容新的基带调制设备。此外,基带调制设备的寄存器地址升级或者修正时,也常常需要对激励器控制模块接口程序进行修改,才能完成整个系统的升级。因此,当基带调制设备升级时,激励器也可能需要一同升级。如果提供基带调制设备和激励器的厂商不同时,用户需要对调制设备进行更换或升级工作的话,还不得不再找激励器厂商来对激励器作变更修改,这显然是非常不便的。

(2)基带调制控制操作手段复杂:实现一个基带调制控制功能往往需要激励器按照特定操作流程操作基带调制设备的多个寄存器,这给激励器控制模块的接口程序的开发带来了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带调制设备,用户在更换该基带调制设备或对其升级时,不必同时对激励器作修改或升级。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监测基带调制设备的方法,以使激励器控制模块对基带调制模块的控制操作手段简便有效。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带调制设备,包括数据接口、命令服务层和寄存器层,其中:

所述数据接口,与外部的激励器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供控制模块发送命令控制/监测基带调制设备;

所述命令服务层,其预置有与激励器控制模块所发送命令相对应的命令定义,所述命令服务层通过数据接口与激励器的控制模块进行交互,用于通过数据接口接收所述控制模块所发出的命令参数,并根据本地预置的相应命令定义对所接收的命令进行解析,再根据解析所得指令去读/写寄存器层;

所述寄存器层,包括若干寄存器,用于供所述命令服务层对所述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寄存器层,进一步用于将寄存器读/写操作结果或参数返回给所述命令服务层;所述命令服务层,进一步用于根据寄存器读写操作结果、或状态、或参数以及所保存命令定义生成应答命令,或者接收命令后直接生成应答命令,并通过数据接口应答给所述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基带调制设备中:

在所述数据接口与命令服务层之间,进一步设有用户接口层,用于实现数据接口与命令服务层之间的交互;

在所述命令服务层与寄存器层之间,进一步设有基本输入/输出层,用于接收命令服务层的解析指令对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获取读/写结果反馈给命令服务层。

所述用户接口层、命令服务层、基本输入/输出层位于一个连接于所述数据接口与所述寄存器层之间的固件中,该固件位于所述基带调制设备中。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数据接口向基带调制设备发送命令的协议格式包括同步头、命令码、命令数据、或校验和。

所述基带调制设备通过数据接口向所述控制模块反馈应答命令的协议格式包括同步头、命令码、应答结果、命令应答数据、或校验和。

所述控制模块是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激励器的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接口是内部集成电路总线即IIC接口或通用异步收发器即UART接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监控基带调制设备的方法,用于激励器的控制模块通过数据接口实现对基带调制设备的基带调制处理的控制/监测,包括:

根据控制模块对基带调制设备的寄存器的各种可能控制操作,在基带调制设备中定义若干实现所述控制操作功能的命令并组成命令集,在控制模块和基带调制设备共享该命令集;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用户需要从命令集中选择相应命令并通过数据接口发送给基带调制设备;

所述基带调制设备接收并解析所述命令,根据解析命令所得指令控制读/写其内部寄存器。

进一步地,所述基带调制设备,包括命令服务层和寄存器层,其中:

所述命令服务层,其预置有所述命令集,该命令服务层通过数据接口与激励器的控制模块进行交互,接收所述控制模块所发出的命令参数,并根据其预置的相应命令定义对所接收的命令进行解析,再根据解析所得指令去写寄存器层;

所述寄存器层,包括若干寄存器,用于供所述命令服务层对所述寄存器进行写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基带调制设备还将读/写寄存器的操作结果或参数通过应答命令反馈给所述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基带调制设备包括命令服务层和寄存器层,其中:

所述命令服务层,其内预置有所述命令集,该命令服务层通过数据接口与激励器的控制模块进行交互,接收所述控制模块所发出的命令参数,并根据其预置的相应命令定义对所接收的命令进行解析,再根据解析所得指令去读/写寄存器层;进一步用于根据对寄存器的读/写操作结果或状态以及所保存命令定义,生成应答命令并通过数据接口应答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寄存器层,包括若干寄存器,用于供所述命令服务层对所述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控制/监测基带调制设备的方法中:

在所述命令服务层与所述数据接口之间,进一步设有用户接口层,用于实现数据接口与命令服务层之间的交互;

在所述命令服务层与寄存器层之间,进一步设有基本输入/输出层,用于接收命令服务层的解析指令对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获取读/写结果反馈给命令服务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控制/监测基带调制设备的方法中:所述用户接口层、命令服务层、基本输入/输出层位于一个连接于所述数据接口与所述寄存器层之间的固件中,该固件位于所述基带调制设备中。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数据接口向基带调制设备发送命令的协议格式包括同步头、命令码、命令数据、校验和。

所述基带调制设备通过数据接口向控制模块反馈命令的协议格式包括同步头、命令码、应答结果、命令应答数据、校验和。

所述控制模块是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激励器的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接口是内部集成电路总线即IIC接口或通用异步收发器即UART接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基带调制设备中,增加了一个命令服务层,其位于激励器的控制模块和基带调制设备的寄存器层之间,针对寄存器操作或控制的每一操作,均预先定义一个相应的由若干指令组成的命令,并保存在该命令控制层中,如此,当要更换不同的基带调制设备,只需修改定义好针对新的基带调制设备的寄存器的操作命令,也就是修改命令服务层中的命令定义,即可实现以原有激励器适配新的基带调制设备的目的,而无需对激励器做变更。其次,当基带调制设备的寄存器的需要升级时,只需在升级后对命令服务层里的相应操作命令做一次适应性修改即可,无需再对激励器做升级。此外,激励器的控制模块是通过向命令服务层发送命令来间接控制寄存器实现对应功能,避免了直接对多个寄存器进行控制或读取的复杂操作,极大简化了控制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基带调制设备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激励器的控制模块与基带调制设备进行命令交互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实现控制模块控制基带调制设备的流程图;

图4是由激励器的控制模块发送命令到基带调制设备的协议格式;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命令服务层接收到模式配置命令后实现该命令的流程图;及

图6是由基带调制设备反馈命令到激励器的控制模块的协议格式;

图7是本发明基带调制设备中利用固件实现命令服务层的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基带调制设备,在基带调制设备的数据接口和寄存器层之间增加了一个命令服务层,对现有技术中用户可能会用到的各种控制操作以及状态监控行为抽象为各种命令,即将激励器控制模块直接对基带调制设备寄存器进行控制或监测的若干指令抽象为对应的各种命令定义,将各种命令保存在基带调制设备的所述命令服务层中,激励器控制模块通过向命令服务层发送命令来间接控制寄存器实现对应控制或监测功能;并统一定义了激励器的控制模块如何将命令参数传递给基带调制设备的用户接口协议,同时还定义了基带调制设备在必要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应答命令的协议格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基于上述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改进的基带调制设备包括数据接口、命令服务层和寄存器层,其中:

所述数据接口,与外部的激励器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供控制模块发送命令控制/监测基带调制设备;

所述命令服务层,其预置有与激励器控制模块所发送命令相对应的命令定义,通过数据接口与激励器的控制模块进行交互,用于通过数据接口接收所述控制模块所发出的命令参数,并根据本地预置的相应命令定义对所接收的命令进行解析,再根据解析所得指令去读或写寄存器层;

所述寄存器层,包括若干寄存器R1、....,Rn,用于供所述命令服务层根据解析所得指令对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所述寄存器层在必要时进一步还将寄存器读/写操作结果或状态参数返回给所述命令服务层;

所述命令服务层,在必要时进一步还根据寄存器读/写操作结果、或状态、或参数以及所保存命令定义,生成应答命令并通过数据接口应答给所述控制模块。

基带调制设备上由于还会有其它功能单元或模块,但数据接口是基本数据传输接口,进一步地,还可在基带调制设备上的数据接口与所述命令服务层之间设置一个用户接口层,用于实现数据接口与命令服务层之间的交互,即可以从数据接口接收控制模块发送来命令,也可以将命令服务层生成的应答命令送至数据接口反馈给所述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为使命令服务层对寄存器操作更稳定不会冲突,还可以在命令服务层与寄存器层之间,设置基本输入/输出层,用于接收命令服务层的解析指令对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或者从寄存器获取读/写结果反馈给命令服务层。

激励器的控制模块在通过命令服务层对基带调制设备的寄存器进行控制时,命令服务层需要根据命令参数对寄存器进行写操作,写操作成功后:

命令服务层在有些情况下要根据命令要求反馈寄存器的写入结果、或写入后状态、参数等给控制模块;有些情况下则仅需根据命令参数写入寄存器即可,反馈时无需获取寄存器的新状态、参数等,由命令服务层直接反馈即可,例如告知控制模块是否写入成功等;有些情况下,则仅需根据命令参数写入寄存器,而无需向控制模块做任何反馈。

激励器的控制模块在通过命令服务层对基带调制设备的寄存器进行监测时,需要根据命令参数对寄存器进行读操作,读取寄存器操作成功后:

命令服务层有时需要将读取寄存器所获得的状态、参数等生成应答命令反馈给控制模块;有时仅需将读取寄存器所获得的状态、参数等暂存在基带调制设备中以供其它设备查询或获取;有时需要将读取寄存器所获得的状态、参数等根据实际要求发送到其它设备中去。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激励器控制模块通过数据接口直接对基带调制设备的寄存器层中的各个寄存器R1、....,Rn进行控制与操作而言,本发明在数据接口和基带调制设备的寄存器层之间增加了一个命令服务层。该命令服务层中定义并保存有针对寄存器实现相应各种功能的命令集,激励器的控制模块也保存有该命令集,在实现对基带调制设备进行操作的相应功能时,激励器的控制模块只需通过数据接口将该命令传递给基带调制设备的命令服务层,由命令服务层根据接收到的命令,对该命令据其定义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得到的具体指令对各个寄存器R1、....,Rn进行基本读写I/O操作,实现该命令对应的功能。通过向基带调制设备的命令服务层发送命令来间接控制寄存器实现对应功能,避免了直接对多个寄存器进行控制或读取的复杂操作,极大简化了控制操作。

如图2所示,其给出的基于图1所示的基带调制设备,实现激励器的控制模块与基带调制设备进行交互方式的示意:

激励器的控制模块在需要实现对寄存器的某一控制操作或监控功能时,只需将对应该控制或监控功能的命令通过数据接口发送给基带调制设备即可;

所述基带调制设备在收到该命令后:

一方面,可根据命令服务层中所保存的该命令的定义,对该命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得到的指令对寄存器进行基本输入/输出的读/写操作,以完成该命令所描述的功能;

另一方面,在必要时,所述基带调制设备在收到命令后,还可在完成对寄存器的读/写操作后,直接生成应答命令或者在获取读/写寄存器的结果、状态、参数等之后再生成应答命令反馈给所述控制模块。

如图3所示,同时参照图1和图2,其给出了一种控制/监测基带调制设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预置命令服务层;

步骤302:控制模块选择并发送命令给基带调制设备;

步骤303:命令服务层接收并解析所述命令,并根据解析得到的指令去读/写寄存器;

步骤304:命令服务层将读/写结果,参数或状态信息等通过应答命令反馈给控制模块。

在步骤301中,预置命令服务层是在命令服务层中将用户的各种控制或监测行为抽象为各种命令,每一命令由针对图1所示寄存器层中一个或多个寄存器进行读写的指令组成,预置于命令服务层中的命令如表1所示:

  CMD CODE  命令代码  Description  描述  1  00h  No operation  空操作  2  01h  Request Sense  请求  3  02h  Mode Cfg  模式配置  4  03h  Input Cfg  输入配置  5  04h  Get TXID  获取传输标识  6  05h  Get S_Delay  获取秒延时  7  06h  Get/Set Fine_Delay  获取或设置微调延时  8  07h  Get Local Delay  获取本地时延  9  08h  Get IC_Version  获取IC版本  10  09h  Get FW_Version  获取固件(Firmware)版本  11  0Ah  Get Input Status  获取输入状态  12  0Bh  Get GPS Status  获取GPS状态  13  0Ch  Get Logic Channel info  获取逻辑信道信息  14  80h  Debug Command  调试命令  15  81h  Update FW  更新固件(Firmware)  16  82h  Update TXID  更新传输标识  17  83h  Update UpSampleCoef  更新上行采样系数

表1定义得到的命令集列表

其中,第1列为序号,而第2列的命令代码(即CMD CODE)则表示用于唯一标识该命令的一个代码,例如利用代码0Ah唯一的表示获取输入状态(Get Input Status)的命令。第3列则给出了各个命令代码所对应的命令功能,即对该命令功能的描述。命令服务层中的命令集可扩充增加、也可进行删除命令、或修改命令定义等操作。在命令服务层中预置定义的命令集也共享至激励器的控制模块中,激励器的控制模块只需根据用户需要选择命令及参数即可,不必保存命令定义更不必关心该命令是如何通过读写寄存器来实现命令对应功能。

需要在此说明的是,定义各种命令时,是根据实现该功能时需要对寄存器进行操作的读/写指令来编写的。例如下表2所示,其举例说明的是表1中Update FW命令的定义实例:update FW(更新固件命令)。

  B7  B6  B5  B6  B3  B2  B1  B0

  HEAD 1 EBh  命令头低位  HEAD 2 90h  命令头高位  CODE 81h  命令码  Byte 3 SAH(Start Address High)固件存放开始地址高位  Byte 4 SAL(Start Address Low)固件存放开始地址低位  Byte 5 BLOCKNUMBER_H(Firmware Block Number High)数据块数量 高位  Byte 6 BLOCKNUMBER_L(Firmware Block Number Low)数据块数量 低位  Byte 7 00h  Byte 8 00h  Byte 9 00h  Byte A CMDSUM校验码

表2  Update FW命令的定义实例

在步骤302中,控制模块选择并发送命令给基带调制设备。

控制模块若要实现某一功能时,选择实现该功能对应的命令,并将命令发送给基带调制设备即可。选择时,由于控制模块共享有例如表1所示的命令服务层定义的命令集,控制模块所选命令只要在所述命令集中,即可从命令集中的各种命令中进行选择即可。若控制模块所选命令在命令集中无法找到,无需对激励器的控制模块进行修改,则可向命令集中增加该命令的定义即可,简便易行。

在步骤302中控制模块向基带调制设备发送命令时,采用的所述数据接口是IIC、UART等类型接口。

激励器的控制模块通过数据接口向基带调制设备发送命令时,采用统一的用户接口协议,以传输命令的方式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和监测。如图4所示,控制模块向基带调制设备发送命令时,所采用的传输协议中的命令格式包括10个字节(byte),其中,第0、1个字节共同构成同步头,第2个字节表示命令码,第3至8个字节用于携带命令数据,第9个字节用于表示校验和。其中,由激励器的控制模块发送命令到基带调制设备的协议格式如表3所示。

  字节编号  Received Command设备端接收的命令  0  0xEB(head first byte)第一头字节  1  0x90(head second byte)第二头字节  2  CMD CODE  命令码  3  CMD Data byte 1  命令数据字节1  4  CMD Data byte 2  命令数据字节2  5  CMD Data byte 3  命令数据字节3  6  CMD Data byte 4  命令数据字节4  7  CMD Data byte 5  命令数据字节5  8  CMD Data byte 6  命令数据字节6  9  CMD Check Sum  命令校验和

表3  控制模块向基带调制设备发送命令的协议格式;

发送命令的协议格式的第0、1个字节是命令同步头(0 byte:0xEB,1byte:0x90)。第2个字节是命令码,标示了不同控制/监测行为,若控制模块从表1所示命令集中选择某一命令时,仅需将对应命令码写入此字节即可。第3至8个字节是命令数据位,用于携带命令参数等数据,最后一位字节9是数据传输校验和。最后一位字节9还可以采用其它校验法所生成的校验值,例如通过循环校验、或奇偶校验等算法所得校验值。本例中采用校验和作为校验位,来保证命令传输的正确性。

在激励器控制模块与基带调制设备之间的命令传输的协议中,校验和的算法如下:

(1)设定:

设置CCOD来代表命令码:CCOD=CMD CODE;

设置CDB1来表示命令数据第一字节:CDB1=CMD Data Byte 1;

.............

设置CDBn来表示命令数据第n字节:CDBn=CMD Data Byte n;

设置CMDSUM表示校验和字节:CMDSUM=CMD Check Sum BYTE;

(2)进行上述变量赋值之后,可以利用所述变量进行计算得到校验位,本实施例中的校验位用于表示校验和,该命令校验和等于命令码与每一命令数据字节(byte)进行异或运算后所得数值,即:

CMDSUM=CCOD xor CDB1 xor CDB2....xor CDB6 xor 0xA5。

步骤303中,命令服务层接收并解析所述命令,并根据解析得到的指令去读写寄存器。

命令服务层通过数据接口从控制模块接收命令后,按照本层中所定义的命令集中该命令的定义对其进行解析,将该命令解析为读写寄存器的若干指令,根据所解析获得的若干指令对寄存器层的相应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即可完成所接收命令的功能。

下面以一个具体命令(如模式配置命令)为例,来说明基带调制设备如何解析并根据解析所得指令读/写寄存器的:

首先,基带调制设备的数据接口接收到控制模块按照步骤302中所述发送命令的协议格式发送来的命令数据,命令服务层获取命令数据后根据命令格式解析出该命令码为02h,按照表1所示命令集可知,该命令对应模式配置命令,用于实现模式配置操作。

然后,命令服务层从按照该模式配置命令的定义,获取实现该模式配置操作时对应的各条指令;

最后,命令服务层利用解析所得指令一步一步通过控制对该命令涉及的寄存器的读/写操作来实现模式配置。

图5是Mode Cfg(Mode Configure,模式配置命令,命令代码:02h,参见表1)的一个实例过程,说明了模式配置命令被解析后,如何一步一步按照指令通过寄存器读取操作来实现该模式配置命令功能。

如图5所示,命令解析模块在解析出所述模式配置操作后,根据定义获得该命令对应的若干指令,根据指令首先设置系统挂起寄存器R1将系统运行中断(系统状态寄存器R2指示中断是否完成);待完成挂起后,命令服务层根据传来的命令参数分别操作单频网模式寄存器R3、GPS接口寄存器R4、单频网适配协议寄存器R5、保护间隔寄存器R6、码流输入端口选择寄存器R7;设置完成后,释放系统挂起寄存器R1,并设置系统重起寄存器R8重新启动设备。

在步骤304中,命令服务层将读/写结果、参数等通过应答命令反馈给控制模块。

如图2所示的激励器的控制模块与基带调制设备进行交互方式的示意中,所述基带调制设备在收到控制模块的命令后,根据命令服务层中所保存的该命令的定义,对该命令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得到的指令对寄存器进行基本输入/输出的读写操作或监控处理,以完成该命令所描述的功能。所述基带调制设备在收到控制或监测命令后,由于有些命令需要反馈而有些则不需要,因而在必要时还可直接生成应答命令、或者在完成对寄存器的操作后生成应答命令反馈给所述控制模块。

由基带调制设备反馈命令到激励器的控制模块的协议格式如表4所示。

  字节编号Answer Command设备端反馈的命令  00x90(head first byte)第一头字节  10xEB(head second byte)第二头字节  2CMD CODE  命令码  3CMD Databyte 1:0xF9:CMD ok 应答成功                0xF8:CMD error 应答错误  4CMD Data byte 2  命令数据字节2  5CMD Data byte 3  命令数据字节3  6CMD Data byte 4  命令数据字节4  7CMD Data byte 5  命令数据字节5

  8  CMD Data byte 6  命令数据字节6  9  CMD Check Sum  命令校验和

表4  基带调制设备向控制模块返回命令应答的协议格式;

如图6所示,发送应答命令的协议格式的第0,1个字节是命令应答同步头(0 byte:0x90,1 byte:0xEB)。字节2是命令码,标示了不同应答命令,其定义于表1所示的命令集中。字节3是应答结果(即反馈),0xF9表示命令传输成功,0xF8表示命令传输失败,字节4至字节8是命令应答数据位,最后一位字节9是数据传输校验位。此处传输校验位为命令校验和,其算法可参照步骤302中关于表3中校验和的算法,另外,控制模块发送命令的格式中校验位与基带调制模块应答命令时协议格式的校验位应具有相同校验算法所得校验位,校验算法除校验和之外,还可采用多种算法来确定校验位,例如循环校验码等。

参照图3所示的方法,根据控制模块对基带调制设备的具体操作基本分为控制/监测两类,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在具体实施时又可分为如下两种实施例。

实施例1:用于控制模块对基带调制设备进行控制的方法,包括:

步骤3101:预置命令服务层;

其中,对于命令服务层的预置命令定义与图3所示步骤301相同;

步骤3102:控制模块选择并发送控制命令给基带调制设备;

其中,控制模块选择控制命令后,采用与步骤302相同的协议格式发送给基带调制设备的命令服务层;

步骤3103:命令服务层接收命令数据并解析所述控制命令,并根据解析得到的指令去写寄存器层的寄存器;

其中,命令服务层获取控制命令、按照命令定义解析控制命令并根据解析出的指令写寄存器的方式,可参照步骤303。

由于控制命令通常仅需写寄存器,对寄存器进行配置、更改等操作,在实现对寄存器写入操作之后基本就已完成控制命令功能。当然,有些控制命令还需要获取写入后的结果、状态等参数并将其反馈给控制模块,因而,所述控制方法进一步还可包括:

步骤3104:命令服务层将读/写结果,参数或状态信息等通过应答命令反馈给控制模块,其中,命令服务层生成应答命令的方式及反馈应答命令的协议格式参考步骤304。

实施例2:用于控制模块对基带调制设备进行监控的方法,包括:

步骤3201:预置命令服务层;

其中,对于命令服务层的预置命令定义与图3所示步骤301相同;

步骤3202:控制模块选择并发送监测命令给基带调制设备;

其中,控制模块选择监测命令后,采用与步骤302相同的协议格式发送给基带调制设备的命令服务层;

步骤3203:命令服务层接收命令数据并解析所述监测命令,并根据解析得到的指令去读寄存器层的寄存器;

其中,命令服务层获取监测命令、按照命令定义解析监测命令并根据解析出的指令读寄存器的参数或状态的方式,可参照步骤303。

由于监测命令通常仅需读寄存器,用于获取寄存器的属性、参数、状态等数值,在实现对寄存器读操作之后,通常需要将获得的寄存器参数或状态等数值首先反馈到命令服务层,要么进行暂存供以后查询或调用,要么反馈给控制模块,要么根据命令要求反馈给其它设备。

因而,在需要向控制模块反馈监测结果时,所述控制方法进一步还可包括:

步骤3204:命令服务层将读寄存器所得结果、参数或状态等信息通过应答命令反馈给控制模块,其中,命令服务层生成应答命令的方式及反馈应答命令的协议格式参考步骤304。

如图7所示,本发明进一步给出了一种利用固件来实现本发明所述的基带调制设备应用实例。在该应用实例中,所述命令服务层是设置在一固件(Firmware)中。所述固件为更好地实现命令收发以及对寄存器进行读写,还配置有用户接口层(User Interface Layer,UIF Layer)、基本输入/输出层(Basic I/O Layer,BIO Layer)。

所述用户接口层(UIF Layer),用于作为与激励器控制模块的接口层,通过数据接口与所述激励器控制模块进行交互,从数据接口获取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来的命令数据,以及将命令服务层的应答命令发送至数据接口进而反馈至控制模块;该用户接口层可利用表3、图4所示的发送命令的协议格式或表4、图6所示的协议格式在控制模块与命令服务层之间进行命令交互;

所述命令服务层,用于保存各种定义好的命令,预置生成如表1所示的命令集,并根据用户接口层(UIF Layer)接收的命令参数,按照命令定义对所接收的命令进行解析,且将解析后的指令发送给基本输入/输出层;此外,该命令服务层会根据命令的执行状态及从基本输入/输出层(BIO Layer)获得的寄存器状态指示,按照用户接口层命令应答的协议格式组成应答命令,通过用户接口层报告给控制模块;

基本输入/输出层(BIO Layer),用于根据命令服务层对从用户接口层接收的命令进行解析后所得到的指令,对寄存器层的寄存器进行相应的读/写控制操作,以实现该命令所要实现的功能;同时,还可将寄存器读/写的结果、状态及参数等反馈至所述命令服务层,由命令服务层生成应答命令。按照指令对寄存器进行读写的操作,可参照图5所示的模式配置命令被解析后按指令读写寄存器的示意。

在基带调制设备中加入图7所示固件后,可按照图2所示命令交互方式及图3所示方法流程实现控制模块对基带调制设备的命令控制,还可由基带调制设备将命令操作结果反馈应答命令至所述控制模块。

在基带调制设备初始生产时或升级时,可以将各种命令定义或对命令的修改内容通过读写器写入到固件的命令服务层中。

图1、图2、图7所示的应用实例中,所述数据接口可以是IIC(InterIntegrated Circuit bus,内部集成电路总线)接口或UART(Universal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器)接口。

图1或图7所示的寄存器可以是收发寄存器、或工作模式寄存器、或输入选择寄存器等,此处根据具体功能实现的需要,也可以为其它功能的寄存器。所述激励器的控制模块是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激励器的控制模块,其保存有与命令服务层内所保存的命令集相对应的命令集。

本发明中,由于激励器的控制模块针对基带调制设备的内部寄存器进行控制的每一操作,均被预先定义一个相应的由若干指令组成的命令,并保存在该命令控制层中,如此,当要更换不同的基带调制设备,只需修改针对新的基带调制设备的寄存器的操作命令的定义,也就是修改命令服务层中的命令定义,而所述控制模块则无需关注命令定义的修改,即可实现以原有激励器适配新的基带调制设备的目的,而无对激励器做变更。

而当基带调制设备的寄存器的需要升级时,只需在升级后对命令服务层里的相应操作命令做一次适应性修改即可,无需对激励器做升级。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的基带调制设备,当然还需要包括现有技术中用于实现基带调制等功能的其它必要模块或部件,由于这些模块或部件与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无关,故在此省略不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基带调制设备,在其数据传输接口与控制寄存器之间增加了命令服务层,将激励器控制模块针对基带调制设备的各种可能的用户控制监测行为,均抽象定义为若干命令,并保存命令服务层中。同时,针对控制模块与基带调制设备之间的命令传输还特别制定了统一的用户接口协议,以供用户以传输命令的方式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和监测。同时,所述命令服务层具体地又可通过固件来方便地实现,简便易行。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