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降低肉鸡体脂和死亡率的饲料及其饲养方法

一种降低肉鸡体脂和死亡率的饲料及其饲养方法

摘要

一种降低肉鸡体脂和死亡率的饲料,按重量份由以下组份和含量组成:玉米55.148-66.895、豆油0-5、膨化大豆38.89是0-30.2、酶解大豆粕50是2.2-35.8、鱼粉(CP63%)0-2.6、碳酸钙35是1.35-1.6、磷酸氢钙1.33-2.2、食盐0.35-0.437、胆碱0.15-0.325、赖氨酸0.137-0.289、蛋氨酸0.05-0.176、抗氧化剂0-0.04、0.5%预混料0.5-0.625。上述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2周龄采用权利要求2的组份和含量组成料进行自由采食;B.15-21日龄采用权利要求3的组份和含量组成料,每天确定采食量为同龄自由采食鸡的实际喂料量的20-40%采食;C.21日龄到宰杀前均采用权利要求5的组份和含量组成料,每天确定采食量为同龄自由采食鸡的实际喂料量的20-40%采食;D.每天23小时光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090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28464.6

  • 申请日2006-12-26

  • 分类号A23K1/18;A23K1/00;A61P3/04;A61P37/02;

  • 代理机构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春

  • 地址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9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23: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2-2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23K1/18 授权公告日:20110608 终止日期:20111226 申请日:200612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6-08

    授权

    授权

  • 2009-05-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7-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一、本发明专利申请的背景

(一)肉鸡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肉鸡生产饲料成本高

1976年肉鸡需要63天达2公斤,随着遗传选育进展,到2001年仅需要35天,肉鸡的 生长以每年缩短一天的速度发展。肉鸡的采食量也大幅提高,7周龄母鸡日消耗料量达到180 克,公鸡日消耗料量达到200克。饲料成本占了肉鸡生产成本的70%以上。

2.肉鸡脂肪沉积多

肉鸡胴体过度肥胖是当今和未来肉鸡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很 多,其中遗传和营养及其互作效应是主要影响因素。肉鸡体脂沉积过多,无论对生产者、加 工者,还是消费者都带来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经济损失巨大。

对肉鸡脂肪沉积规律,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秋业征夫(1990)认为,脂 肪沉积早期表现为细胞增多,后期表现为细胞容积增大,肉鸡生长初期细胞数量增长较快, 细胞容积在4周龄之后才有所增加。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通过营养调控措施,如提高日粮蛋白质或氨 基酸水平能有效地降低脂肪蓄积,但这一方法应用于生产实践往往因饲料成本上升而受到制 约。限饲主要是通过控制采食量,从而人为地从数量和质量上调控鸡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种饲 喂技术,能有效地调控家禽的均衡发育及体脂沉积,已被广泛应用于种禽生产特别是肉种禽生 产。

3、肉鸡特有的疾病发生率高

肉鸡腹水症、肉鸡猝死症、肉鸡腿病成为肉鸡业的三大疾病,肉鸡胴体过度肥胖(3%的 腹脂率远远高于地方鸡),肉鸡胴体过度肥胖是当今和未来肉鸡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导 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遗传和营养及其互作效应是主要影响因素。肉鸡体脂沉积过多, 无论对生产者、加工者,还是消费者都带来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经济损失巨大。

肉鸡可以患有两种类型的表现心力衰竭的病,腹水和突然死亡综合症。这两种疾病比较 常见并且可能是由于肉鸡快速生长需要高水平的氧以支持代谢需求的结果。在生长和有效饲 料转化上消耗了其所有的能量,造成肉鸡身体其他部分氧的短缺,因此,其心脏的工作更加 剧烈。对肉鸡进行生长非常快速的选择育种和管理,在遗传上引起其能量供给器官和能量消 耗器官之间的配合不当。由于增加肉鸡氧需求可以加剧心肺系统的活动,因此,快速生长可 以增加肉鸡腹水和突然死亡综合症的风险。

(1)肉鸡腹水症  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工作负担,快速生长的肉鸡右心肥大易造成腹水。 肉鸡腹水症是主要发生于4~6周龄商品代肉鸡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右心肥大、肺脏淤血、 肝脏肿大以及明显的腹腔积液。然后,鸡发生心力衰竭和肝功能改变,腹腔积液。腹部皮肤 变红,腹部胀大,呼吸加快,肺部充血。根据英国肉鸡生产者报告,1993年,肉鸡腹水的发 生率为1.4%,据1996年的研究,全世界有近5%的肉鸡有这种疾病,使其成为肉鸡死亡的主 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肉鸡腹水的发生率实际上还在增加,并且成为导致屠宰后胴体禁食 废弃的一个原因。本病主要集中在寒冷季节发生,发病率可达10%~40%,全国发病率平均 4.5%。本病一旦发生,无药可救,给肉鸡饲养业造成损失巨大。

肉鸡存在着先天性的心功能不足,这与在过去的肉鸡育种工作中只注重肉鸡生长速度, 而忽视了对肉鸡心脏功能培育,导致肉鸡本身存在着先天性左心室功能不足。其心脏指数(每 分钟流过千克体重的血液)、血氧运输指数(每分钟千克体重氧的运输量)极显著降低。另一方 面有研究报道表面健康肉鸡,其右心和左心室结构正常比率分别仅占34%和61%。

(2)肉鸡猝死症  在欧洲,肉鸡突然死亡综合症的发生率为0.1-3%。英国肉鸡生产者 报告,1993年的发生率为0.8%。突然死亡综合症是一种急性心力衰竭性疾病,主要影响快速 生长的雄性肉鸡。发病时肉鸡体况一般良好,患鸡突然拍打翅膀,失去平衡,有时叫出声来, 向脊面或侧面倒下并死亡,这些常在1分钟内发生。虽然这种综合症从发生到死亡的时间很 短,仍给肉鸡的动物福利造成很大的损害。

(3)腿病  腿部疾患与跛行是选择育种带来的一个副作用,也是造成肉鸡福利问题的 一个原因。在1990年代初期,布里斯托尔大学兽医系的科学家们研究了一种“步态评分” (GS)的方法,用来评定商品肉鸡的行走能力和跛行情况。按照这个评分方法,评定为GS 0 表明肉鸡有正常的行走能力,GS 3表明有明显的步态异常,影响肉鸡的活动能力,GS 5表明 肉鸡完全不能行走。结果几乎有26%的被检查肉鸡评定为GS3或以上,因此可以认为肉鸡患 有疼痛性跛行。腿部疾患是肉鸡福利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步态评分研究证明,有大量的肉鸡 行走能力受损,并且表明评定为GS 3或以上的肉鸡有疼痛或不适的问题。

肉鸡腿部疾患在很大程度上是选择育种的结果,生长比较缓慢的肉鸡比快速生长的肉鸡 跛行发生率低。布里斯托尔大学兽医系对包括商品快速生长肉鸡、适于自由放养方式生长比 较缓慢肉鸡和传统品种肉鸡在内的13个肉鸡品系进行研究认为,生长速度快是导致跛行最重 要的因素。

虽然一般认为,许多腿部疾患都是由于现代肉鸡生长速度快引起的,但是,在不同肉鸡 品系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对4个在欧盟和全世界普遍使用的商品肉鸡品系的步态评分比较 发现,在这些肉鸡品系的两个中有超过0.5个步态评分单位的差异,即使肉鸡的体重相同也 有差异。这种比较大的差异只是由于遗传引起的,而管理对于改善腿部疾患只起很小的作用。 肉鸡育种公司可以用选择改善腿部强度和行走能力以及用逆转生长速度较快倾向来提高肉鸡 的动物福利。2001年荷兰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可以降低生长速度以使肉鸡在56天而不是 在42天达到相同的屠宰体重,使生长时间延长了2周。遗憾的是,肉鸡育种公司仍在致力于 研究怎样不断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据育种公司的一位科学家预计,到2007年,肉鸡将在 42日龄达到3.0kg重(1999年约为2.6kg,),只用33天就可以使体重达到2kg。人们担心继续 进行这样的选择育种将使肉鸡的腿部疾患在将来变得更加严重。

4、肉鸡对疾病的易感性

有证据表明,对肉鸡进行快速生长和高饲料转化率的育种选择降低了肉鸡对疾病的免疫 性。已经发现,在接触感染时,进行快速生长育种选择的肉鸡抗体反应比较低。在以色列进 行的一项关于不同肉鸡品系免疫反应的试验发现,有40%快速生长、比较重的肉鸡在感染大 肠杆菌时死亡,而生长比较缓慢的品种死亡率只有8-20%。快速生长还与现代肉鸡饲养场的 蜂窝织炎发生率高有关。蜂窝织炎是由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感染皮肤 表面有抓伤。此外,人们还发现快速生长的肉鸡对各种非传染病的易感性也增加。

(二)目前采用的相关措施

研究表明对肉鸡早期实行适度的限饲后恢复自由采食这种饲养方式不仅能有效地降低肉 鸡的死亡率,而且对肉鸡的脂肪沉积也有一定的影响。Zhong等(1995)发现在7~12日龄限 饲,对公、母仔鸡肥度和体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限饲使母仔鸡49日龄腹脂重和体重降低, 而对公仔鸡没有影响,体外试验证明,限饲使脂肪合成速率降低,使脂肪细胞变小,最终使 腹脂量降低。Santoso等(2001)认为,早期限饲使公鸡体蛋白含量增加,体脂含量减少,使母 鸡体脂和体蛋白含量降低。Arafa等(1983)按自由采食g0%的能量供给生长鸡,结果活体重降 至自由采食的94%,屠体重降低5%,而腹脂含量降低20%,可食部分重量没有减少。Arafa 等(1983)指出,肉鸡的能量摄入量在上市前10d中减少19%,体重仅下降7%,净肉率没有变 化,而腹腔脂肪约下降50%,饲料转化率也有提高。

牛竹叶等(2001)研究发现早期的短期(1,2,3天)限饲(50%)不仅可降低腿脚病、猝 死症、腹水症发病率等一些代谢疾病的发生率及总死亡率,且发现达到一定强度的早期限饲 能有效降低肉鸡体脂的蓄积,从而降低肥度,生产出的肉鸡胴体较瘦。Sugeta et al(2002)的试 验也得到相同的结论,然而限饲鸡却比自由采食的鸡增重低。但Summers et al(1990),Giachetto (2003),Jones(1992)发现限饲后肉鸡胴体脂肪含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试验证明早期限饲和能 量水平降低不能减少肉鸡体脂肪的沉积量。而Fontana et al(1992)报道限饲后恢复自由采食腹 部脂肪沉积更多了。还有报道认为限饲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但是补偿生长使腹部脂肪的含 量明显增加(Lippens,2000)。以上研究均是以快大型肉鸡进行早期的短期限饲后,恢复自 由采食后脂肪沉积的影响效果。肉鸡的短期限饲后恢复自由采食是否可降低肉鸡出栏时体脂 肪沉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本发明专利所采用的方法措施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饲料消耗、提高饲料报酬、降低肉鸡的死淘率 并提高肉鸡总体经济效益的饲料的饲养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降低肉鸡体脂和死亡率的饲料,按重量份由以下组份和含量 组成:玉米55.148-66.895、豆油0-5、膨化大豆38.89 0-30.2、酶解大豆粕50 2.2 -35.8、鱼粉(CP63%)0-2.6、碳酸钙35 1.35-1.6、磷酸氢钙1.33-2.2、食盐0.35- 0.437、胆碱0.15-0.325、赖氨酸0.137-0.289、蛋氨酸0.05-0.176、抗氧化剂0-0.04、 0.5%预混料0.5-0.6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肉鸡体脂和死亡率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组份和 含量组成:玉米60.79、豆油0、膨化大豆38.89 30.2、酶解大豆粕502.2、鱼粉(CP63 %)2.6、碳酸钙35 1.5、磷酸氢钙1.33、食盐0.35、胆碱0.26、赖氨酸0.14、蛋氨酸0.13、 抗氧化剂0、0.5%预混料0.5。

上述的降低肉鸡体脂和死亡率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组份和含量组成: 玉米55.148、豆油0、膨化大豆38.89、酶解大豆粕50 35.8、鱼粉(CP63%)2.5、碳酸 钙351.6、磷酸氢钙2.2、食盐0.437、胆碱0.325、赖氨酸0.289、蛋氨酸0.176、抗氧化 剂0、0.5%预混料0.625。

上述的降低肉鸡体脂和死亡率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组份和含量组成: 玉米66.895、豆油5、膨化大豆0、酶解大豆粕50 24.2、鱼粉(CP63%)0、碳酸钙35 1.35、 磷酸氢钙1.35、食盐0.35、胆碱0.15、赖氨酸0.155、蛋氨酸0.05、抗氧化剂0.04、0.5% 预混料0.5。

上述的降低肉鸡体脂和死亡率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组份和含量组成: 玉米61.109、豆油0、膨化大豆0、酶解大豆粕50 34.01、鱼粉(CP63%)0、碳酸钙35 1.6、 磷酸氢钙1.82、食盐0.437、胆碱0.188、赖氨酸0.137、蛋氨酸0.074、抗氧化剂0.04、0.5% 预混料0.625。

上述的降低肉鸡体脂和死亡率的饲料的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2周龄采用按重量份:玉米60.79、豆油0、膨化大豆38.8930.2、酶解大豆粕50

2.2、鱼粉(CP63%)2.6、碳酸钙351.5、磷酸氢钙1.33、食盐0.35、胆碱0.26、赖氨酸 0.14、蛋氨酸0.13、抗氧化剂0、0.5%预混料0.5的组份和含量组成料进行自由采食;

B、15-21日龄采用按重量份:玉米55.148、豆油0、膨化大豆38.89、酶解大豆粕5035.8、 鱼粉(CP63%)2.5、碳酸钙351.6、磷酸氢钙2.2、食盐0.437、胆碱0.325、赖氨酸0.289、 蛋氨酸0.176、抗氧化剂0、0.5%预混料0.625的组份和含量组成料,每天确定采食量为同龄 自由采食鸡的实际喂料量的20-40%采食;

C、21日龄到宰杀前均采用按重量份:玉米61.109、豆油0、膨化大豆0、酶解大豆粕50 34.01、鱼粉(CP63%)0、碳酸钙35 1.6、磷酸氢钙1.82、食盐0.437、胆碱0.188、赖氨 酸0.137、蛋氨酸0.074、抗氧化剂0.04、0.5%预混料0.625的组份和含量组成料,每天确 定采食量为同龄自由采食鸡的实际喂料量的20-40%采食;

D、每天23小时光照。

上述的降低肉鸡体脂和死亡率的饲料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和步骤C中,每 天确定采食量为同龄自由采食鸡的实际喂料量的30%采食。

本发明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能量限制有效降低了鸡只的死亡率

统计两个组的鸡只死亡情况,表明能量限制组的死亡鸡只比例明显低于自由采食 组。脾脏是鸡只重要的免疫器官,其占屠体的比率可作为鸡只的一项免疫指标。 能量限制组鸡只的脾率极显著地高于自由采食组,显示能量限制有效地提高了鸡 只的免疫相关指标,这与生产中观察到能量限制组鸡只健康状况明显优于自由采 食组一致。

(2)能量限制显著降低了脂肪相关指标

皮下脂肪、肌肉间脂肪带宽、腹脂重和腹脂率都是反映鸡只脂肪沉积状况的指标, 能量限制组鸡只在这五个指标上都极显著地低于自由采食组,显示能量限制降低 脂肪沉积的潜力。

(3)能量限制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表为按重量份由以下组份和含量制备的饲料

上表按重量份由以下组份和含量制备的降低肉鸡体脂和死亡率的饲料的饲养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A、1-2周龄采用按重量份:玉米60.79、豆油0、膨化大豆38.89 30.2、酶解大豆粕50 2.2、鱼粉(CP63%)2.6、碳酸钙35 1.5、磷酸氢钙1.33、食盐0.35、胆碱0.26、赖氨酸 0.14、蛋氨酸0.13、抗氧化剂0、0.5%预混料0.5的组份和含量组成料进行自由采食;

B、15-21日龄采用按重量份:玉米55.148、豆油0、膨化大豆38.89、酶解大豆粕50 35.8、 鱼粉(CP63%)2.5、碳酸钙351.6、磷酸氢钙2.2、食盐0.437、胆碱0.325、赖氨酸0.289、 蛋氨酸0.176、抗氧化剂0、0.5%预混料0.625的组份和含量组成料,每天确定采食量为同龄 自由采食鸡的实际喂料量的20-40%采食;

C、21日龄到宰杀前均采用按重量份:玉米61.109、豆油0、膨化大豆0、酶解大豆粕50 34.01、鱼粉(CP63%)0、碳酸钙351.6、磷酸氢钙1.82、食盐0.437、胆碱0.188、赖氨 酸0.137、蛋氨酸0.074、抗氧化剂0.04、0.5%预混料0.625的组份和含量组成料,每天确 定采食量为同龄自由采食鸡的实际喂料量的20-40%采食;

D、每天23小时光照。

下面是本发明相关的试验报告

降低肉鸡体脂和死亡率的饲料试验报告

1、饲料配方

配方中0.5%预混料是0.5%肉鸡预混料,其组成如下表;

0.5%肉鸡预混料

2、试验设计

试验分成两组,自由采食组实行全期自由采食,1-3周龄饲喂1号料,4周龄到 上市采用2号料;能量限制组1-2周龄采用1号料进行自由采食,于15日龄后进行 30%能量限制,15-21日龄采用2号料,21日龄到宰杀前均采用4号料,每天根据自 由采食组的实际采食量确定能量限制组的喂料量,鸡只采食的营养成分除能量低于自 由采食组30%外,其余的营养成分一致。23小时光照。

3、免疫程序如下

1日龄 马立克氏病疫苗皮下注射、法氏囊病S706疫苗皮下注射

4日龄 新支灵(新城疫-传支二联苗)点眼

12日龄 禽流感-副粘病灭活苗注射

14日龄 百倍灵(法氏囊中毒疫苗)饮水

25日龄 新威灵(新城疫弱毒疫苗)饮水

4、指标测定方法:

每天统计每组鸡只的采食、健康和死亡情况,49日龄宰杀,宰前禁食12小时,记 录屠体相关指标。

皮下脂肪厚:采用游标卡尺测定鸡背部皮下脂肪厚度。

肌肉间脂肪宽:测量大腿切离处内侧胸肌侧突部位肌肉间的脂肪带宽度,用游标卡 尺测量。

腹脂重为将腹部和肌胃周围的脂肪剥离后进行称重。

腹脂率%=腹脂重/屠体重*100

脾率%=脾脏重/屠体重*100

效果

表2屠体相关指标

  组别   皮下脂   肪厚   肌间脂   肪宽   腹脂重   腹脂率   脾重   脾率   死亡   率   料肉比   自由采   食组   0.44**  0.74**  15.9**  1.02**  2.35ns   0.16**  6%   2.02∶1   能量限   制组   0.30   0.02   1.2   0.12   2.50   0.22   2%   1.9∶1

注:*表示指标在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示组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ns表示组间差异不显著

(4)能量限制有效降低了鸡只的死亡率

统计两个组的鸡只死亡情况,表明能量限制组的死亡鸡只比例明显低于自由采食 组。脾脏是鸡只重要的免疫器官,其占屠体的比率可作为鸡只的一项免疫指标。 能量限制组鸡只的脾率极显著地高于自由采食组,显示能量限制有效地提高了鸡 只的免疫相关指标,这与生产中观察到能量限制组鸡只健康状况明显优于自由采 食组一致。

(5)能量限制显著降低了脂肪相关指标

皮下脂肪、肌肉间脂肪带宽、腹脂重和腹脂率都是反映鸡只脂肪沉积状况的指标, 能量限制组鸡只在这五个指标上都极显著地低于自由采食组,显示能量限制降低 脂肪沉积的潜力。

(6)能量限制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

本发明专利的创新点

a)本研究通过调整饲料营养浓度和料量限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能量限制,避免单纯 通过添加填充剂降低饲料能量浓度影响饲料适口性的问题;

b)本研究仅降低能量可有效保证鸡只对其它营养成分的需要。

c)本方案既提高了鸡只的存活率、也有效地降低了鸡只的脂肪沉积。以前报道的降 低肉鸡死亡率的方法几乎都是在肉鸡2周龄后进行1-2周的光照时间限制从而减 少肉鸡采食量,然后恢复自由采食的方法来进行的,这种方法对脂肪沉积的效果 不明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