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细胞超声破碎提取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的最佳工艺

细胞超声破碎提取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的最佳工艺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所用时间短,溶剂用量小,且不需加热,对蒽醌类成分没有破坏作用的提取蒽醌类成分的方法。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综合各个工艺步骤,提供一种最佳提取蒽醌类成分的方法。细胞超声破碎提取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的最佳工艺,包括下列工艺步骤:1正品大黄低温干燥并粉碎;2乙醇浸泡;4(200W-800W)细胞超声破碎;4收集提取液;5测定蒽醌类成分。本发明超声提取法的作用机理主要是超声力学产生的空化效应。同现有三种方法相比,超声提取法缩短了提取时间,增加了提取率,(我们曾对包括大黄在内的7种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进行了对比得出),本发明详细的提取参数,提高了蒽醌类成分的提取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051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28443.4

  • 申请日2006-12-20

  • 分类号C07C50/18;C07C46/10;A61K36/708;

  • 代理机构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春

  • 地址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9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19: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2-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C46/10 授权公告日:20110720 终止日期:20131220 申请日:2006122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1-23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C46/10 合同备案号:2012410000086 让与人:河南农业大学 受让人:商丘爱己爱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细胞超声破碎提取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的最佳工艺 申请公布日:20080625 授权公告日:20110720 许可种类:独占许可 备案日期:20121129 申请日:20061220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1-07-20

    授权

    授权

  • 2009-05-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6-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方法,具体就是提取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的工艺。

背景技术

大黄为常用中药。蓼科大黄属,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瘦果,花期6~7月,果期7~8月。别名有黄良,火参,肤如,将军等,常用其根及根茎,味苦性寒,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利胆通便、抗菌止血、抗肿瘤及收敛作用。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为常有的三种正品大黄,它们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部和西南大部。大黄为临床常用中药,性寒味苦,具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大黄中化学成分复杂,最主要成分是蒽醌衍生物,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即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大黄的抗氧化作用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蒽醌类成分作为大黄中主要有效成分,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也可能是大黄抗氧化的有效成分之一。然而有效成分的测定结果不仅与产地、采收等密切相关,还与其提取方法有关,因此研究大黄提取工艺对其成分的影响很有必要。本专利主要采用细胞破碎提取器提取大黄中蒽醌类成分,并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综合考察了最佳提取方案,从而为大黄更好地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目前对对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采用溶剂提取法。影响提取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溶剂及方法。但在提取过程中,溶剂的添加比例、提取时间及工作频率、提取次数等等都能影响效率,必须加以考虑,因此对以上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考察。

所用溶剂主要采用乙醇,这是因为采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具有以下一些优点:提取时间短,溶出杂质少;用量少,且大部分可以回收再用;与水提取相比,提取液不易霉变;价格低廉,毒性小,但究竟采用何种浓度的乙醇最为合适,对每一种药物、每一种成分都有差异,因此本专利对溶剂的浓度进行了单因素考察,确定了较优的提取浓度,并最终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比例。

常见的溶剂提取法有浸渍、渗漉,连续回流提取等方法。浸渍法不需要加热,但提取时长,效率低;渗漉法由于随时保持相当的浓度差,提取效率较高,浸出液较澄清,但溶剂消耗量大,费时长;连续回流提取法溶剂用量少,能使药物不断地与新溶剂相接触,提取效率高,但提取液受热时间长,容易使某些成分分解;上述方法所用时间长,溶剂用量大,需要加热,对蒽醌类成分破坏作用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所用时间短,溶剂用量小,且不需加热,对蒽醌类成分没有破坏作用的提取蒽醌类成分的方法。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综合各个工艺步骤,提供一种最佳提取蒽醌类成分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细胞超声破碎提取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的最佳工艺,包括下列工艺步骤:

1、正品大黄低温干燥并粉碎;

2、乙醇浸泡;

3、(200W-800W)细胞超声破碎;

4、收集提取液;

5、测定蒽醌类成分。

上述步骤1中将大黄粉碎后过二十目筛。

上述步骤2中使用60%浓度的乙醇浸泡1小时。

上述步骤3中用400W细胞超声破碎提取。

用400W细胞超声破碎提取时提取4次,每次破碎提取3分钟,破碎提取时破碎10秒间歇10秒交替进行,共破碎180秒,每次破碎提取3分钟之间间隔5分钟,然后合并提取液。

本发明超声提取法的作用机理主要是超声力学产生的空化效应。空化效应存在于萃取液中的微气泡,微气泡在声场作用下振动,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迅速增长,然后突然闭合。在气泡闭合时产生激波。造成很大压力。将药物组织中细胞破裂,从而利于溶剂浸透到药物内部,使细胞中的有效成分溶于溶剂中,同现有三种方法相比,超声提取法缩短了提取时间,增加了提取率,(我们曾对包括大黄在内的7种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进行了对比得出),本发明详细的提取参数,提高了蒽醌类成分的提取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蒽醌类。因此我们对提取方法的考察中,采用浸渍、回流、索氏、微波辅助、细胞超声破碎提取等进行工艺初筛,以总蒽醌的百分含量、游离蒽醌的百分含量、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工艺路线如上图1,图1中:

1.粉碎粒度和浸润时间的确定

在研究中发现,乙醇的穿透力与水相比,穿透力较差(尤其是高浓度的乙醇),如果使用从市场买回的饮片直接提取,提取率较低;但若粉碎过细(曾有一部分过40目甚至60目筛),则提取过程中杂质太多,滤过困难,人为增加了成本。因此最终确定粉碎粒度为20目。另外,粉碎后浸润透再进行提取,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提取时间,但浸润透以后再增加时间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本专利采用粉碎粒度为过20目筛,浸泡1小时。

2.超声功率的确定(结果见表一)

细胞超声破碎提取器的提取效果与其工作功率有一定关系,从表中不难看出,不同功率对其成分影响不大,经显著性分析,四个不同功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兼顾对仪器的使用寿命的考虑,初步确定工作功率为400W。

表一不同超声功率对蒽醌提取率的影响

3.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表二)

从0%-90%浓度的乙醇,每隔10%浓度分别进行提取,结果在0-40%期间,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蒽醌类成分的提取率增加,但40%和50%乙醇浓度所得结果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60%和70%及80%的乙醇提取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和前面其他浓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考虑到较高浓度的乙醇回收利用困难,初步确定使用60%浓度的乙醇。

表二不同乙醇浓度对蒽醌提取率的影响

4.乙醇添加量的确定(体积/质量)(结果见表三)

分别采用20倍量、30倍量、40倍量、50倍量进行单因素考察,结果在20倍量、30倍量、40倍量的测定结果中,随着乙醇使用量的增加,蒽醌类成分的提取率但50倍量的结果中,总蒽醌的含量最高,游离蒽醌含量有小幅度的下降;考虑到使用量的增加,使回收量增大,故确定第一次50倍量(因干药材吸收一定量溶液)、后两次均采用40倍量提取。并在实际过程中,使用第三次的提取液(不回收)作为下一批药材的第一次提取液,试验证明这样使用和使用未使用过的乙醇进行提取效果几无差异。

表三不同乙醇添加量对蒽醌提取率的影响

5.提取次数的确定(结果见表四)

分别采用提取1次、2次、3次、4次的方法进行提取,结果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蒽醌的提取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提取三次和四次差异不显著,故采用提取三次的方法。

表四不同提取次数对蒽醌提取率的影响

6.提取时间的确定(结果见表五)

分别考察了1min、2min、3min、4min、5min时的提取率,结果提取3分钟和4分钟、5分钟相比,蒽醌类成分得率没有显著差异,且提取5分钟的蒽醌含量并不是最高,可能是被药渣吸附引起或者时间过长受热分解的原因,因此,采用每次提取3分钟的方法进行提取。表五不同提取时间对蒽醌提取率的影响

7.正交实验

经过上述单因素考察以后,我们初步确定了本试验的工艺,但我们知道,上述这些因素之间会相互影响,他们可能存在交互作用,故参照上述单因素的实验结果,又设计了下述正交试验,采用L9(34)表,以乙醇添加量、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因素,分别设计三个水平,因素水平表如下:

表六因素水平表

结果见表七:

表七L9(34)正交实验设计表及其结果

表八游离蒽醌方差分析表

表九总蒽醌方差分析表

从直观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对游离蒽醌来说,最佳的提取工艺为A3B1C3D2,而对总蒽醌来说,最佳的提取工艺为A3B2C3D2,即最佳工艺在B因素上不一致;而从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在对总蒽醌的影响上,B因素影响不显著,故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工艺如下:A3B1C3D2作为最佳工艺,即50倍量、60%浓度、提取4次,每次3min。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