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三相交流电机和频率转换器的组件

具有三相交流电机和频率转换器的组件

摘要

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相交流电机和频率转换器的组件,具有下列特征:该三相交流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其中定子和/或转子的至少三个电流回路对于交流电流的三相可彼此绝缘地工作,并可彼此绝缘地与频率转换器的每个单独的连接点相连接;并且所述频率转换器由中点接地的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中间回路构成,使得两个相应的连接点之间的每个电流回路可以输出在每个时刻相对于地电位对称的电压或电流。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3-27

    授权

    授权

  • 2008-06-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4-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三相交流电机和频率转换器的组件。

一种已知的具有三相交流电机和频率转换器的组件例如具有下 述特征:该三相交流电机包括一个转子和一个定子,其中转子通过轴 承相对于定子可转动地放置。轴承的外圈与三相交流电机的电机外壳 导电连接,其中电机外壳又通过一根保护接地线与接地点相连接,频 率转换器也与该接地点相连接。三相交流电机的转子还可以与由该三 相交流电机驱动的工作机械的轴相连接,其中这种连接可以通过导电 或绝缘的方式实现。

三相交流电机的定子包括至少三个定子绕组,这些定子绕组的一 端分别共同连接到一个星形接点上。这些定子绕组的另一端分别通过 相应的电机接线端子与频率转换器的输出接线端子相连接。频率转换 器与三相交流电机之间的连接例如是通过三芯的电机连接电缆来实现 的。

按照频率转换器的切换程序,在特定时刻在频率转换器的三个输 出接线端子上相对于地电位施加至少一个正电压或幅值相同的负电 压。从而根据切换程序在频率转换器的输出接线端子上出现了具有陡 峭脉冲沿的脉冲形电压变化。在频率转换器的输出接线端子上出现的 所述电压总和的三分之一被表示为同相电压。

所述三个定子绕组中的每一个与转子之间都有几乎不可避免的 寄生定子-转子杂散电容。由于这种定子-转子杂散电容,在与转子相 连的电机接线端子上以及在轴承内圈(轴承的外圈如上所述与接地的 电机外壳导电连接)出现的电压发生了跳变式的变化。通常,定子- 转子杂散电容的总量比转子与电机外壳之间的转子-外壳杂散电容小 一到两个10次幂,因此,尽管与轴承之间的电压跳变显著减弱,但在 轴承上的电压值可能使得轴承内的润滑油膜被电击穿,并损伤轴承。 由于每个定子-转子杂散电容与转子-外壳杂散电容分别形成了一个电 容性的分压器,转子上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近似于每个同相电压。

此外,在三相交流电机上,在各个定子绕组与电机外壳之间还存 在定子-外壳杂散电容,其使得每个定子绕组包含了下述寄生的电流回 路:从频率转换器的相对于接地点的电压源出发,至频率转换器的输 出接线端子,经由电机连接电缆至相应的定子绕组,经由定子-外壳杂 散电容至电机外壳,并且还经由保护接地线回到接地点。在这些电流 回路中的电流强度主要通过频率转换器的输出接线端子上的电压陡峭 程度来确定。其中电流脉冲是针状的。电流主要是在切换过程期间流 过,并在给定情况下在保护接地线的几乎不可避免的电感上引起了例 如直至100伏的显著电压降。通过转子与电机外壳之间的转子-外壳杂 散电容,也在转子上实现了电压脉冲,并在工作机械通过一根单独的 保护接地线连接到接地点的情况下相对于工作机械产生了电位差。在 这种情况下,对于三相交流电机的轴承以及对于每个工作机械都存在 发生损坏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同时触摸电机外壳和工作机械 外壳的人来说也存在危险。

为了避免上述轴承损伤,例如已知在如设计为滚动轴承的轴承外 圈的外套上或者在轴承内圈的内套上装配一个陶瓷的绝缘层。这类绝 缘的轴承尽管由于寄生电流很低(所述寄生电流可能例如由于电机的 磁非对称性而在电机轴内感生出来)而提供了避免轴承损伤的良好保 护,但由于这类轴承的电容很高,其绝缘效果相对于上述高频寄生电 流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避免上述轴承损伤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在于,采 用陶瓷制成的辊身,它的制造开销相当可观,并且考虑到这类滚动轴 承的成本也是不利的。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三相交流电机和频率转 换器的组件,从而通过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对尤其是三相交流电机及相 连的工作机械的轴承进行保护,使其免于受到损伤,以及避免由于电 流流过造成的损坏。

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主题来解决。具有优点的实施方式在从 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根据权利要求1,具有三相交流电机和频率转换器的组件具有下 列特征:

-该三相交流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其中定子和/或转子的至少三 个电流回路对于交流电流的三相可彼此绝缘地工作,并可彼此绝缘地 与频率转换器的每个单独的连接点相连接,并且

-所述频率转换器由中点接地的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中间回路构 成,使得两个相应的连接点之间的每个电流回路可以输出在每个时刻 相对于地电位对称的电压或电流。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以相反极性耦合到三相交流电机的一 个轴上的寄生电压相互抵消,从而例如当三相交流电机的定子绕组彼 此绝缘地工作时,与施加到各定子绕组上的仅对地对称的电压相关地, 避免了前面所述的在轴承损伤和接触电压方面的缺点,当在转子和定 子之间采用相对于电流流过绝缘的轴承以及当采用没有这类绝缘的轴 承时,这是很符合实际的。与先前所提到的组件相比,本发明所述组 件必须允许三相交流电机以开放的三角形配置来工作,使得频率转换 器具有至少六个用于输出对地对称的电压的输出接线端子,并且三相 交流电机和频率转换器与一个至少六芯的电机连接电缆相连接。因此 根据本发明的组件具有以下优点,即下面所列出的该组件的部件始终 保持在地电位上:三相交流电机的转子及与之相连的轴承内圈,还有 必要时所设置的与连接到三相交流电机的其它机械(例如工作机械) 的轴之间的耦合;电机外壳以及与所述电机外壳相连的轴承外圈;最 后还有其整个长度都位于三相交流电机和接地点之间的保护接地线。

由此得到了本发明所述组件的下述优点:输出到频率转换器的输 出接线端子上的电压的边沿不会使电流流过三相交流电机的保护接地 线。由于杂散电容所出现的施加到轴承上的寄生电压得以避免。通过 使布线、尤其是在三相交流电机和频率转换器之间的来回引线的布线 非常紧凑地实现,具有优点地实现了很小的高频辐射。此外,在多重 接地的情况下,高频辐射只有微小的提高。最后,电机连接电缆在必 要时甚至可以设计成无屏蔽的。对于人来说,触摸该设备是安全的。 另外,对于本发明所述的整个组件来说,具有优点的是,尤其是考虑 到是否容易发生故障,可以全部采用经过试验验证的部件。

对于本发明所述组件的毫无疑问的功能实现来说,所需要的唯一 前提是:每个定子绕组相对于电机外壳或者相对于转子的杂散电容关 于该定子绕组的两个连接点之间的中点基本上对称分布。但这通常是 许多三相交流电机的固有特性。与每个单个定子绕组相对于转子或相 对于电机外壳的这种电容性对称性的较小偏离或者在频率转换器的对 地对称的输出电压中的不对称性仅导致小寄生剩余电流的出现,并且 本发明所述组件的效率降低是微不足道的。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由下面借助附图所描述的本发明 的实施例给出。

图1为具有频率转换器和三相交流电机的组件的电路原理图,以 及

图2为频率转换器的换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示出了具有频率转换器100和三相 交流电机200的组件的电路原理图。三相交流电机200包括转子210 和定子,其中转子210通过可构造为相对于电流流过不具有绝缘的至 少两个滚动轴承231和232相对于定子可转动地设置。滚动轴承231 和232的外圈可以与三相交流电机200的电机外壳220导电连接,其 中电机外壳220还通过保护接地线175与一个接地点125相连接,频 率转换器100也与该接地点相连接。此外,三相交流电机200的转子 210与一个由三相交流电机200驱动的工作点290的轴相耦合。

三相交流电机200的定子包括至少三个定子绕组,其中为了清楚 起见,只示出了一个定子绕组25。每个定子绕组的两端与频率转换器 100的相应的输出接线端子111、112或114、115或117、118相连。 频率转换器100和三相交流电机200之间的连接通过一根至少六芯的、 必要时设计为没有屏蔽的电机连接电缆170来实现,该电缆在所示的 实施方式中包括用于保护接地线175的另一根芯线。下面对于连接在 频率转换器100的输出接线端子111和112上的定子绕组225的描述 也相应地适用于其他在图1中没有示出的连接在输出接线端子114和 115以及117和118上的定子绕组。

三相交流电机200被如此设计,使得在定子绕组225和转子210 之间,定子绕组225的两个连接点之间的定子-转子杂散电容241和 242相对于其中点基本上对称分布。相应地这也适用于定子绕组225 和电机外壳220之间的定子-外壳杂散电容251和252。杂散电容241 和242以及251和252的上述对称性在许多三相交流电机中都是作为 固有特性存在的。

按照频率转换器100的切换程序,在定子绕组225的两个连接点 上施加预定大小的对地对称的电压,或者施加等于零的电压。为了产 生上述对地对称的电压,频率转换器100例如对于定子绕组225包括 一个所谓的换极电路,它将借助图2更详细地描述。为此,在频率转 换器100中的输入接线端子121上提供了具有预定大小的正的直流电 压,而在输入接线端子122上提供了幅值相等的负的直流电压。为了 得到所述的对地对称的电压,输入接线端子123作为频率转换器100 的直流电压侧的中点与接地点125相连接。

杂散电容241和242及252和252的所述对称性以及对地对称的 电压的共同作用允许人们设想下述的情况:由于定子-转子杂散电容 241和242的对称性,可以将它们想象为两个大小相等的电容241和 242,其中的一个电容对应于定子绕组225的两个连接点中的一个,而 另一个电容对应于定子绕组225的另一个连接点。由于对地对称的电 压,在这两个电容241和242上施加了幅值相等但符号相反的电压, 使得耦合到转子210上的电压跳变由于符号不同而被抵消。因此转子 210的电势恒定地对应于控制脉冲的中点电势,它符合前提条件地等 于地电位。由于转子210的导电表面很大,以及由此得到的整个转子 210或电机轴的电阻很小,产生了在空间上恒定的电势。对于定子-外 壳电容251和252,同样可以把它们想象为两个具有相同大小的电容 241和242,前面对定子-转子电容241和242的说明也相应适用,使 得电机外壳220也始终处于地电位。这意味着在滚动轴承231和232 上没有出现电压。由于电容耦合到转子上的电压,作为电流流过的结 果出现的轴承损伤和轴承损坏从而得以避免。

由于流过定子-外壳杂散电容251和252的总电流等于零,在电 机外壳220上得到的电流也同样等于零,因此在转子-外壳杂散电容 260上也没有电流流过。这样,三相交流电机200的保护接地线175 也具有优点地不传导电流,使得在其电感176上没有电压降。频率变 换器的输出接线端子111和112以及114和115以及117和118之间 的对地对称的电压可以利用已知的、在图2中示出的所谓换极电路产 生。其中向换极电路的直流电压馈送通过两个输入接线端子121(正 电压)和122(负电压)相对于地电位对称地实现。在频率转换器100 的两个输出接线端子111和112之间接入了定子绕组225。对于从输 出接线端子111出发经由定子绕组225流至输出接线端子112的电流, 可以使半导体开关141和144闭合,而另一半导体开关142和143必 须断开。对于相反的电流方向,半导体开关142和143闭合而半导体 开关141和144断开。半导体开关141、142、143和144例如作为晶 体管、IGBT或GTO来实现。换极电路的二极管152用来以已知的方 式保护半导体开关141、142、143和144,以免在其断开的瞬间发生 过压。换极电路的电阻154用来降低切换状态期间电机连接电缆170 中以及杂散电容241、242、251、252中的剩余电荷,在所述切换状态 下所有半导体开关141、142、143和144均断开。为了在输出接线端 子114和115之间以及117和118之间产生相应的电压,如前面所述 在频率转换器100中设置了相应的换极电路。

附图标记列表

100  频率转换器

111,112,114,115,117,118  输出接线端子

121,122,123  输入接线端子

125  接地点

141,142,143,144  半导体开关

152  二极管

153  电阻

170  电极连接电缆

175  保护接地线

176  电感

200  三相交流电机

210  转子

220  电机外壳

225  定子绕组

231,232  滚动轴承

241,242  定子-转子杂散电容

251,252  定子-外壳杂散电容

260  转子-外壳杂散电容

290  工作机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