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抗胃癌转移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抗胃癌转移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胃癌转移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复方制剂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40~70份、补骨脂30~60份、女贞子20~40份、枸杞20~40份、玄参10~30份。该中药复方制剂对抑制胃癌转移有很好的作用。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混合,加8~12倍量水浸泡1~2小时,超声提取10~3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6~10倍量水,超声提取10~2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4~8倍量水,超声提取5~15分钟,过滤,收集滤液;合并三次滤液,旋转蒸发挥去溶剂制成干浸膏,于烘箱中70~80℃烘烤至完全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将该细粉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需要的各种常规辅料制成所需的中药制剂剂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6788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暨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31277.0

  • 发明设计人 蔡宇;余绍蕾;

    申请日2007-11-06

  • 分类号A61K36/815(20060101);A61K9/08(20060101);A61K9/10(20060101);A61K9/14(20060101);A61K9/20(20060101);A61K9/48(20060101);A61P35/0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燕娴

  • 地址 510632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02: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2-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9/08 授权公告日:20100127 终止日期:20121106 申请日:2007110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1-27

    授权

    授权

  • 2008-06-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4-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胃癌转移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与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胃癌是人类较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居消化道肿瘤第一位,在我国其死亡率为各种癌症的首位。全国每年死于胃癌的人数约15万,我国胃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较高的地区。

胃癌细胞转移与其他肿瘤转移一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肿瘤细胞通过脱离原发病灶,穿过基底膜和基质进入循环系统,然后与血管内皮细胞进行选择性粘附,再穿过血管基底膜及破坏细胞外基质,进而进入异位器官,继续进行细胞生长、分裂以及新生血管生成等等,形成转移病灶。整个转移过程中具有很多治疗的靶点,但是抗肿瘤转移的完备机制还不完全清晰,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而中医中药的抗肿瘤治疗就着眼于整体,是全面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微循环障碍,减少血栓出现机会,减轻组织水肿等。许多研究也证明了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是传统抗肿瘤、抗肿瘤转移治疗的重要辅助治疗之一。

中国发明专利CN1457837A公开了一种对胃癌有抑制作用的中药制剂,其不足之处在于对抗胃癌的转移作用没有提及。中国发明专利CN1394646A公开了一种抗癌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功效是提高机体免疫和抑制、溶解癌细胞,其不足之处在于对是否能对抗癌症转移也未提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抗胃癌转移的中药复方制剂,该中药复方制剂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各药材的合理配比、协同作用使其对抑制胃癌转移有很好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胃癌转移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胃癌转移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40~70份、补骨脂30~60份、女贞子20~40份、枸杞20~40份、玄参10~30份。

所述抗胃癌转移的中药复方制剂优选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55份、补骨脂50份、女贞子30份、枸杞30份、玄参20份。

所述抗胃癌转移的中药复方制剂,其剂型为采用中药制剂常规方法制备成的常规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冲剂等。

所述抗胃癌转移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黄芪、补骨脂、枸杞、玄参和女贞子按照所述的重量比混合,加8~12倍量水浸泡1~2小时,超声提取10~3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6~10倍量水,超声提取10~2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4~8倍量水,超声提取5~15分钟,过滤,收集滤液;合并合并三次滤液,旋转蒸发挥去溶剂制成干浸膏,于烘箱中70~80℃烘烤至完全干燥后粉碎成细粉。

(2)将该细粉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需要的各种常规辅料,按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所需的中药制剂剂型。

所述步骤(1)中优选将黄芪、补骨脂、枸杞、玄参和女贞子按照所述的重量比混合,加10倍量水浸泡1.5小时,超声提取2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8倍量水,超声提取15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6倍量水,超声提取1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合并三次滤液,冷冻干燥后粉碎成细粉。

本发明所述的抗胃癌转移的中药复方制剂,选择黄芪、补骨脂、枸杞、玄参和女贞子进行组合制备活性组分。其中黄芪、补骨脂、女贞子、枸杞具有补气补肝肾的功效,玄参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上述药味均有抗肿瘤的作用。上述五味药共用起到补气活血祛瘀的功能,起到抗胃癌转移的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

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气虚血瘀”证的胃癌患者,以“补气活血祛瘀”为治则选药组方,该复方制剂对抑制胃癌转移有很好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1)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以十倍原料配比量为例)

黄芪550份、补骨脂500份、女贞子300份、枸杞300份、玄参200份、备用。

(2)上述重量配比的黄芪、补骨脂、枸杞、玄参和女贞子加10倍量水浸泡1.5小时,超声提取2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8倍量水,超声提取15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6倍量水,超声提取10分钟。合并三次滤液,旋转蒸发挥去溶剂制成干浸膏,于烘箱中75℃烘烤至完全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

(3)取上述细分75份,加入淀粉5份,8%淀粉浆4份,干淀粉12.5份,硬脂酸镁0.4份,上述分数均为重量份。药物细分与淀粉混合,加淀粉浆制成软材,用14目筛制粒,置70℃干燥后于12目筛整粒,加入干淀粉及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即得到片剂。

实施例2

(1)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以十倍原料配比量为例)

黄芪400份、补骨脂300份、女贞子200份、枸杞200份、玄参100份备用。

(2)上述重量配比的黄芪、补骨脂、枸杞、玄参和女贞子加8倍量水浸泡1小时,超声提取1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6倍量水,超声提取1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4倍量水,超声提取10分钟。合并三次滤液,旋转蒸发挥去溶剂制成干浸膏,于烘箱中70℃烘烤至完全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

(3)取上述细分75份,加入淀粉5份,10%淀粉浆8份,干淀粉10份,上述分数均为重量份。药物细分与淀粉混合,加淀粉浆制成软材,用14目筛制粒,置80℃干燥后于12目筛整粒,制成颗粒,混匀,装入明胶硬胶囊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3

(1)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以十倍原料配比量为例)

黄芪700份、补骨脂600份、女贞子400份、枸杞400份、玄参300份备用。

(2)上述重量配比的黄芪、补骨脂、枸杞、玄参和女贞子加12倍量水浸泡2小时,超声提取3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10倍量水,超声提取2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8倍量水,超声提取15分钟。合并三次滤液,旋转蒸发挥去溶剂制成干浸膏,于烘箱中80℃烘烤至完全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

(3)取上述细分67份,加入淀粉12份,10%淀粉浆8份,干淀粉13份,上述分数均为重量份。药物细分与淀粉混合,加淀粉浆制成软材,用14目筛制粒,置75℃干燥后于12目筛整粒,包装,即得本品颗粒剂。

实施例4

(1)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以十倍原料配比量为例)

黄芪600份、补骨脂400份、女贞子300份、枸杞200份、玄参150份备用。

(2)上述重量配比的黄芪、补骨脂、枸杞、玄参和女贞子加10倍量水浸泡1.5小时,超声提取2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8倍量水,超声提取15分钟,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加6倍量水,超声提取10分钟。合并三次滤液,旋转蒸发挥去溶剂制成干浸膏,于烘箱中75℃烘烤至完全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

(3)取上述细粉60g溶解于500ml蒸馏水中,搅拌使其溶解,过滤,并通过滤器加蒸馏水至1000ml,即得本品口服液。

实施例5

本发明中药复方对FC胃癌转移抑制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615小鼠,胃癌FC瘤株。

实验方法和结果:在无菌条件下,制作1:3稀释的FC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2×106/ml,每鼠腋窝皮下注入0.2ml,24小时后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

本发明的中药复方采用超声方法提取有效成分后浓缩至相应浓度。不同剂量组包括高剂量组(40g/kg),中剂量组(20g/kg),低剂量组(10g/kg)。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10日。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得生理盐水。于停药次日处死小鼠,称体重,剥离肺脏及转移结节,计算胃癌肺转移抑制率。结果见表1,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中药复方对抑制胃癌小鼠胃癌的转移有很好的作用。低剂量药物对FC胃癌转移抑制率为50%,高剂量药物对FC胃癌转移抑制率高达90%。

实施例6

本发明中药复方对FC胃癌小鼠肿瘤转移抑制率的影响

实验动物:近交系615小鼠,雄性,6~8周龄,体重18~22g。

实验方法和结果:取移植后8~10天的可移植性前胃鳞状细胞癌(FC)组织,制备成1×1010/L的细胞悬液,于小鼠右腋皮下注射细胞悬液0.2ml/只。小鼠接种瘤株后随机分为4组包括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

本发明的中药复方采用超声方法提取有效成分后浓缩至相应浓度。不同剂量组包括高剂量组(40g/kg),中剂量组(20g/kg),低剂量组(10g/kg)。每组动物于接瘤后第二天分别灌胃给药,每日给药一次,连续3周,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得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解剖实验小鼠,取出肺脏,计数肺部总转移灶数。转移灶为米黄色、边缘光整、类圆形结节。转移抑制率=(空白组转移灶数-给药组转移灶数)/空白组转移灶数×100%。结果见表2,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中药复方对抑制胃癌小鼠胃癌的转移有很好的作用。随用药剂量的增大,转移的肿瘤结节数减少。低剂量药物对FC胃癌小鼠肿瘤转移抑制率为20.5%,高剂量药物对FC胃癌小鼠肿瘤转移抑制率为54.5%。

表1中药复方对FC胃癌转移抑制率影响的结果

分组  剂量(g/kg) 动物数转移数转移率(%)转移抑制率

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    0    10    20    40    10    10    10    10    10/10    5/10    4/10    1/10    100    50    40    10    -    50    60    90

表2中药复方对FC胃癌小鼠肿瘤转移抑制率的影响

    分组剂量(g/kg)  动物数瘤结节数(个)转移抑制率(%)    对照组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0    10    20    40    10    10    10    10    15.6±2.6    12.4±2.1    10.2±1.9    7.1±1.7    -    20.5    34.6    54.5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