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变体基因Gln202Ala及其用途

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变体基因Gln202Ala及其用途

摘要

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变体基因Gln202Ala及其用途,利用易错PCR技术介导的随机突变,筛选获得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变体基因,该基因中编码第202位的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G突变为丙氨酸的密码子GCG,得到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变体基因Gln202Ala。该变体基因核苷酸序列为SEQID No.1,可编码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变体酶。将该变体基因Gln202Ala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重组表达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变体酶,用于催化3-羟基丙醛生成1,3-丙二醇,在测定的一例中活性提高了1.5-2倍,为生物转化生产化工原料1,3-丙二醇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7329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710171759.6

  • 发明设计人 李红梅;李琳;陈佳;

    申请日2007-12-04

  • 分类号C12N15/53(20060101);C12N9/02(20060101);C12P7/18(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宁芝华

  • 地址 200093 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51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02: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1-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12N15/53 授权公告日:20110504 终止日期:20131204 申请日:2007120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5-04

    授权

    授权

  • 2008-07-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5-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中的基因工程菌生产1,3-丙二醇化工原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变体基因Gln202Ala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1,3-丙二醇是重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以其作为单体可用来合成性能优良的聚酯、聚氨酯等缩聚物。近来,由于以1,3-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为单体合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具有非常独特的性质,所以受到国外许多研究机构的重视。目前,化学法合成1,3-丙二醇专利由荷兰壳牌(Shell)化学公司和德国Degussa拥有。而生物转化合成1,3-丙二醇专利则由美国杜邦(DuPont)公司和德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获得。如1999年杜邦公司与世界第二大工业酶生产商Genencor公司联合申请了以葡萄糖为底物用基因工程菌直接生产1,3-丙二醇的专利。生物转化法具有耗能低,可利用可再生资源、清洁生产、成本低等优点,但由于在微生物代谢途径中与合成1,3-丙二醇相关的酶的催化效率低下,迄今为止,生物合成1,3-丙二醇的产量仍无法与化学合成法的产量相比。在生物转化甘油合成1,3-丙二醇的代谢途径中,需要甘油脱水酶和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其中甘油脱水酶负责将甘油转化成中间产物3-羟基丙醛,而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则负责将3-羟基丙醛转化为1,3-丙二醇。由于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在催化过程中催化活性很差,严重制约了生物转化合成1,3-丙二醇的大规模生产。最近发现在大肠杆菌K12体内存在一个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的同工酶(其对应基因为yqhD),是甘油代谢途径中可代替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催化中间产物3-羟基丙醛生成1,3-丙二醇另一关键酶,由其代替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的催化效率明显高于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的催化效率。但目前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的催化能力还不够高,大规模产业化生物合成1,3-丙二醇还有一定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变体基因Gln202Ala及其用途,克服现有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在催化过程中催化活性差,严重制约了生物转化合成1,3-丙二醇大规模生产的缺点。

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变体基因Gln202Ala及其用途,其特征在于:利用易错PCR技术介导的随机突变,通过一定的筛选获得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变体基因,该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基因中编码第202位的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G突变为丙氨酸的密码子GCG,得到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变体基因Gln202Ala.该变体基因核苷酸序列为SEQID No.1,可编码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变体酶。

所述的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变体基因Gln202Ala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重组表达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变体酶,可用于催化3-羟基丙醛生成1,3-丙二醇。

本发明采用易错PCR定向进化技术进化1,3-丙二醇还原酶同工酶,根据1,3-丙二醇还原酶同工酶的基因设计一对引物,通过降低传统PCR中一种或者两种dATP dGTP dCTP dTTP的浓度并且加入一定量的MnCl2,同时采用低保真度的TaqDNA聚合酶,使基因在扩增时在一定程度上随机错误引入获得突变基因文库,并通过一定的筛选方法获得一种变体基因,按此设计思想,以pET28α(+)yqhD作为模板DNA,采用易错PCR定向进化技术获得易错PCR扩增产物,经NheI-BamHI双酶切易错PCR扩增产物后,提取大小约为1164bp的基因产物并与同样的酶双酶切后的大小大约为5300bp的线性质粒pET28α进行连接反应,连接完毕后将连接产物转化E.Coli Novablue中,涂布到到含有40μg/ml卡那霉素LB琼脂平板上,37℃过夜培养得到相应的突变体库。从突变体库中挑取克隆接种到300μL含有4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的96微孔板中,37℃过夜培养,取40μL该过夜培养液加入到一个新的800μL含有3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的1.2mL容积的96微孔板中,在37℃培养至OD600为0.5~0.7时,加入IPTG(终浓度0.5mmol/L)诱导并在30℃继续培养28h,4000r/min离心半个小时收获细胞,用300μL的pH7.5磷酸盐裂解缓冲液重悬细胞,在37℃培育30min后,立即置于-80℃冷冻30min,室温解冻,4000r/min离心30min,吸取300μL上清液到一个新的96微孔分析板中,加入2μL200mmol/L 3-羟基丙醛底物(3-羟基丙醛溶解在DMSO中),在室温下培育10min,然后加20μL 2mg/mL的NADPH启动反应,在340nm处在线监控吸收值的变化5min,筛选出酶活力高于原酶的菌株并提取质粒进行全自动DNA测序,发现突变位点为Gln202Ala。

本发明的优点是创造了一种对3-羟基丙醛具有更高催化活力的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变体基因,其突变位点为Gln202Ala,与1,3-丙二醇还原酶同工酶基因相比较,在测定的一例中活性提高了1.5-2倍。该变体基因的获得为生物合成化工原料1,3-丙二醇的生物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1.易错PCR引物的设计和PCR扩增产物的获得:

根据1,3-丙二醇还原酶同工酶的基因设计的,为了方便以后的操作,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BamHI和NheI位点。

向500μl的eppendorf管中加入100pmol的dNTPs,上游引物,下游引物各20pmol,大约1ng pET28α(+)yqhD作为模板DNA,以及最终浓度为0.05mM MnCl2,2.5uTaqDNA聚合酶,5μl的PCR缓冲液,12.5μl 25mM的MgCl2,然后加无菌的蒸馏水至总体积50μl。反应参数是通过95℃变性5分钟后,在95℃ 1min,54℃ 2min,72℃ 1min,经过35个循环,然后72℃延伸2min,得到PCR扩增产物。

2.突变文库的构建:

易错PCR扩增产物经NheI-BamHI双酶切后提取大小约为1164bp的基因产物,并与同样的酶双酶切后的大小约为5300bp的线性质粒pET28α(+)进行连接反应,连接完毕后将连接产物转化E.Coli Novablue中,涂布到到含有40μg/ml卡那霉素LB琼脂平板上,37℃过夜培养得到相应的突变体库。

酶切时质粒pET28α(+)和质粒pET28α(+)yqhD以及限制酶的用量比:

质粒pET28α(+)yqhD/质粒pET28α(+)    5μl

NheI(10u/μl)                        1μl

BamHI(10u/μl)                       1μl

Buffer(10X)                          5μl

无菌水                               8μl

                                                                

总体积                               20μl

质粒pET28α(+)-yqhD连接时连接酶和质粒的配比:

质粒DNA pET28α(+)片断    2μl

基因yqhD片断              4μl

T4DNA连接酶               1μl

T4DNA连接酶Buffer(10X)    2μl

无菌水                    11μl

                                               

总体积                    20μl

3.一种对3-羟基丙醛具有高催化活性的变体基因的筛选

从突变体库中挑取克隆接种到300μL含有4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的96微孔板中,37℃过夜培养,取40μL该过夜培养液加入到一个新的800μL含有3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的1.2mL容积的96微孔板中,在37℃培养至OD600为0.5~0.7时,加入IPTG(终浓度0.5mmol/L)诱导并在30℃继续培养28h,4000r/min离心半个小时收获细胞,用300μL的pH7.5磷酸盐裂解缓冲液重悬细胞,在37℃培育30min后,立即置于-80℃冷冻30min,室温解冻,4000r/min离心30min,吸取300μL的含有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的上清液到一个新的96微孔分析板中,加入2μL200 mmol/L 3-羟基丙醛底物(3-羟基丙醛溶解在DMSO中),在室温下培育10min,然后加20μL 2mg/mL的NADPH启动反应,在340nm处在线监控吸收值的变化5min,筛选出酶活力高于原酶的菌株并提取质粒进行全自动DNA测序,发现突变位点为Gln202Ala。

通过酶动力学曲线的测定,与1,3-丙二醇还原酶同工酶基因相比较,在测定的一例中活性提高了1.5-2倍。

4.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1,3-丙二醇

a)挑取含有该1,3-丙二醇还原酶同工酶变体基因Gln202Ala的阳性克隆接入到含有30μg/ml卡那霉素的种子培养基中,180r/min,37℃摇床过夜培养12h。将种子液按2%(v/v)的接种量接入到含有40μg/mL卡那霉素的发酵培养基中,180r/min,37℃摇床培养至菌体OD600约为0.7-0.9,加IPTG至终浓度0.4mmol/L,并添加25g/L浓度底物3-羟基丙醛,于25℃,120r/min发酵培养培养10小时。

b)收集发酵液,在3000-5000r/min离心15-30分钟,收集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有机溶剂氯仿,提取1,3-丙二醇,然后用旋转增发浓缩提取液用于气相色谱分析。

c)1,3-丙二醇产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气相色谱条件为:FID检测器,2m×Φ3m不锈钢填充柱,填料为国产高分子微球GDX2401(110目),载气为N2,进样口温度250℃,柱温220℃,检测器温度250℃。使用外标法定量发酵液中产物,进样量为2μl。实验结果显示,当添加底物3-羟基丙醛的初始浓度为25g/L时,用含有1,3-丙二醇还原酶同工酶变体基因Gln202Ala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发酵生产1,3-丙二醇,1,3-丙二醇产量可达到15.7 g/L,证明了用含有该1,3-丙二醇还原酶同工酶变体基因Gln202Ala重组大肠杆菌的确能高效表达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变体酶,并用来发酵生产1,3-丙二醇。

SEQUENCE LISTING

<110>上海理工大学

<120>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变体基因Gln202Ala及其用途

<160>1

<170>PatentIn version 3.3

<210>1

<211>1164

<212>DNA

<213>大肠杆菌K12

<220>

<223>编码第202位的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G突变为丙氨酸的密码子GCG

<400>1

1   atgaacaact ttaatctgca caccccaacc cgcattctgt ttggtaaagg cgcaatcgct

61  ggtttacgcg aacaaattcc tcacgatgct cgcgtattga ttacctacgg cggcggcagc

121 gtgaaaaaaa ccggcgttct cgatcaagtt ctggatgccc tgaaaggcat ggacgtgctg

181 gaatttggcg gtattgaacc aaacccggct tatgaaacgc tgatgaacgc cgtgaaactg

241 gttcgcgaac aaaaagtgac ttttctgctg gcggttggcg gcggttctgt actggacggc

301 accaaattta tcgctgcagc ggctaactat ccggaaaata tcgatccgtg gcacattctg

361 caaacgggcg gcaaagagat taaaagcgcc atcccgatgg gctgtgtgct gacgctgcca

421 gcaaccggtt cagaatccaa cgcaggcgcg gtgatctccc gtaaaaccac aggcgacaag

481 caggcgttcc attctgccca tgttcagccc gtatttgccg tgctcgatcc ggtttatacc

541 tacaccctgc cgtcgcgtca ggtggctaac ggcgtagtgg acgcctttgt acacaccgtg

601 gaagcgtatg ttaccaaacc ggttgatgcc aaaattcagg accgtttcgc agaaggcatt

661 ttgctgacgc tgatcgaaga tggtccgaaa gccctgaaag agccagaaaa ctacgatgtg

721 cgcgccaacg tcatgtgggc ggcgactcag gcgctgaacg gtttgatcgg cgctggcgta

781 ccgcaggact gggcaacgca tatgctgggc cacgaactga ctgcgatgca cggtctggat

841 cacgcgcaaa cactggctat cgtcctgcct gcactgtgga atgaaaaacg cgataccaag

901 cgcgctaagc tgctgcaata tgctgaacgc gtctggaaca tcactgaagg ttcagacgat

961  gagcgtattg acgccgcgat tgccgcaacc cgcaatttct ttgagcaatt aggcgtgccg

1021 acccacctct ccgactacgg tctggacggc agctccatcc cggctttgct gaaaaaactg

1081 gaagagcacg gcatgaccca actgggcgaa aatcatgaca ttacgctgga tgtcagccgc

1141 cgtatatacg aagccgcccg ctaa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