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棘轮及具有此种棘轮的棘轮扳手

一种棘轮及具有此种棘轮的棘轮扳手

摘要

一种棘轮及具有此种棘轮的棘轮扳手,该棘轮的周面等间隔设有若干棘齿;各该棘齿具有一齿根及一齿端;一齿背,连接于该齿根及该齿端之间。各该棘齿的齿背具有相连接的一第一斜面及一第二斜面,该第一斜面较靠近于该齿根,而第二斜面较靠近于该齿端;该第一斜面的斜率大于该第二斜面。该棘轮装设于棘轮扳手的头部的圆形容室中,各该棘齿的齿背与该容室周面形成一宽度渐缩的间隙。若干卡掣件,分别装设于该等间隙中,使棘轮仅能于该容室中单向转动。当卡掣件于棘齿的齿背压出凹痕时,通过该第二斜面的设置,可减缓凹痕的发生速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353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谢智庆;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11755.4

  • 发明设计人 谢智庆;

    申请日2006-08-28

  • 分类号F16H55/02(20060101);F16D41/06(20060101);B25B13/4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39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孙刚;赵海生

  •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54: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07-08

    授权

    授权

  • 2008-04-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3-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手工具有关,详而言之,指一种棘轮扳手的棘轮及具有此种棘轮的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棘轮扳手于扳手的头部装设一棘轮,棘轮于头部中具有单向转动的作用,使棘轮扳手产生单向扳动的效果。

于习知技艺中,棘轮与扳手的头部间的作动型态可分为以齿为咬合的方式及非以齿产生咬合的方式。习知一种非以齿为咬合的方式的棘轮扳手可如图1所示,具有:一棘轮15,装设于一扳手10的头部12的圆形容室14中,并可转动。若干棘齿16,设于该棘轮15周面。各棘齿具有一齿根161、一齿端162及一齿背163,该齿背163系一斜面,使得齿背与容室14周面间的间隙由齿根161往齿端162缩减。若干滚柱18,分别设于该等棘齿16与该容室14之间。

以图式方向为准,当棘轮15于该容室14中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滚柱18往棘齿16的齿根161方向移动,使得棘轮15可于容室14中转动自如。反之,当棘轮15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或是顺时针方向扳动扳手),滚柱18往齿端162的方向移动。因齿端162与容室14间的间隙渐减,使得棘轮受到滚柱18卡住,而无法转动,因此,扳动扳手时,即可同步带动棘轮,以便驱转螺接元件,例如螺栓、螺帽,或套筒。

可知,当棘轮15与头部12同步转动时,滚柱18施压于棘齿16上。于扳手使用一段时间后,滚柱18的压力将于棘齿16的齿背163产生一凹痕19。由于齿背163为单一斜率的斜面,随着扳手的使用时间增长,滚柱18施压于棘齿所造成的该凹痕19将逐渐往前移动,令棘齿受损,甚至影响棘轮的使用寿命。

再者,当凹痕19持续往前移动时,凹痕的长度愈长,齿根161与凹痕末端a间的距离即持续增加,则使用者须将扳手扳动更大的角度后,始能令滚柱18由齿根161处移往凹痕末端a,以便卡住棘轮。如此,凹痕愈长,则扳手的灵敏度即日渐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于解决上揭缺失,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棘轮扳手的棘轮,该棘轮的棘齿系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棘轮的棘轮扳手,可使该棘轮扳手于使用一段时间后仍保有一定程度的灵敏性。

具体地,本发明一种棘轮,该棘轮的周面等间隔设有若干棘齿;一驱动部,设于该棘轮中心;各该棘齿具有一齿根及一齿端;一齿背,连接于该齿根及该齿端之间,并呈倾斜;其中:

各该棘齿的齿背具有相连接的一第一斜面及一第二斜面,该第一斜面较靠近于该齿根,而该第二斜面较靠近于该齿端;该第一斜面与该棘齿的切线方向形成一θ1夹角;该第二斜面与该棘齿的切线方向系形成一θ2夹角;该θ2的角度大于该θ1的角度。

根据本法明,一种棘轮扳手,包含有:

一握柄;一头部,设于该握柄一端;一圆形容室,设于该头部中;

一棘轮,其周面等间隔设有若干棘齿;一驱动部,设于该棘轮中心;各该棘齿具有一齿根、一齿端及一连接于该齿根及该齿端之间的齿背;该齿背具有相连接的一第一斜面及一第二斜面,该第一斜面较靠近于该齿根,该第二斜面较靠近于该齿端;该第一斜面的斜率大于该第二斜面的斜率;该棘轮装设于该容室中并可于该容室内转动,各该棘齿的齿背与该容室周面间形成一间隙,该间隙的宽度由该齿根往该齿端缩小;

若干卡掣件,装设于该等间隙中,当该等卡掣件往该等间隙的窄端移动时,该等棘齿、该等卡掣件与该容室周面相卡掣。

从而,该扳手减缓了凹痕往前移动的迹象,使棘齿不易受损,提高棘齿、棘轮的使用寿命。

再者,通过设置该斜率较大的第二斜面,棘齿的厚度增加,提高其结构强度与耐压性,并使棘齿不易崩断。如此,同样延长棘齿的使用期限。

此外,由于凹痕在到达第二斜面时即不易再往前移动,因此,齿根与凹痕末端的距离保持于一定的长度,不会再继续增长,如此,带动卡掣件由齿根移往凹痕末端的扳动扳手的角度保持固定,扳动角度不会持续增大,使得扳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仍保有一定的灵敏度。

基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棘轮,可有效降低棘齿的受损情形,及提高了棘齿的强度。且扳手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仍保有相当的灵敏度。

为使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以及所达成的功效,以下兹举本发明的若干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其中,图式的安排为: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一种棘轮扳手的顶视局部剖面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并显示棘轮的棘齿的受损情形。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棘轮扳手的顶视局部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棘轮的立体图。

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棘轮的棘齿产生凹痕时的状态。

图7: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棘轮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3、图4,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棘轮扳手20,其具有一握柄22以及一位于该握柄一端的头部24。一圆形容室26,设于该头部中,供一棘轮30装设,该棘轮并可于该容室26中转动。

该棘轮30的周面等间隔设有若干棘齿32,而其中心具有一驱动部34。该驱动部34可如图4所示,系一插柱,用以连接套筒。该插柱可为与棘轮30一体成型;亦或为一个别的零件,而插接于棘轮的插孔35中,如图3。棘轮的驱动部34’亦可如图7所示,为多角形的套孔,例如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十二角形,用以套接螺接元件或套筒。

请配合参阅图5,各棘齿32具有一齿根40及一齿端42。一齿背45,连接于齿根40及齿端42之间,并呈倾斜,使得齿背45与容室26周面间的间隙g由齿根往齿端渐减。

若干卡掣件50,为圆珠或圆柱,分别装设于该等棘齿32与该容室26的该等间隙g中,当卡掣件50往棘齿的齿端42移动时,将使得棘齿32、卡掣件及容室周面产生卡掣作用,以便扳手的头部可带动棘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请参阅图5,各棘齿32的齿背45具有相连接的一第一斜面451及一第二斜面452,该第一斜面451较靠近于齿根40而第二斜面452则较靠近于齿端42。该二斜面451、452与棘齿32的切线方向T分别形成一θ1与θ2的夹角,其中,θ2的角度大于θ1的角度,换言之,该第二斜面452较第一斜面451倾斜。

该扳手20于使用时,依图3的方向,当棘轮30相对于头部24而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即扳手系逆时针方向的扳动),卡掣件50往齿根40的方向滚动,亦即,往间隙g的宽端移动,棘轮可转动自如。反之,将扳手往顺时针方向扳动时,卡掣件50往齿端42移动,因间隙g的逐渐缩小,使得棘齿32、卡掣件50及容室26周面相互卡掣,故扳动扳手时,即可驱动棘轮30而转动螺接元件。

请参阅图6,该扳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卡掣件50将于棘齿32的齿背45上压出凹痕49,该凹痕发生于第一斜面451。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一旦凹痕49逐渐住齿端42方向移动,在到达第二斜面452的处时,因该斜面452的斜率较大,进而减缓凹痕49往前移动的迹象,使棘齿32不易受损,提高棘齿、棘轮的使用寿命。

再者,通过设置该斜率较大的第二斜面452,棘齿32的厚度增加,提高其结构强度与耐压性,并使棘齿不易崩断。如此,同样延长棘齿的使用期限。

此外,由于凹痕49在到达第二斜面452时即不易再往前移动,因此,齿根40与凹痕末端b的距离保持于一定的长度,不会再继续增长,如此,带动卡掣件50由齿根移往凹痕末端b的扳动扳手的角度保持固定,扳动角度不会持续增大,使得扳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仍保有一定的灵敏度。

基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棘轮,可有效降低棘齿的受损情形,及提高棘齿的强度。且扳手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仍保有相当的灵敏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结构,当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依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为的简单的修饰或等效变化,均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