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制备依普利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制备依普利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7β-羟基-7α-羧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216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甾体化学品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44877.0

  • 发明设计人 刘喜荣;申玉良;谢来宾;何辉贤;

    申请日2007-08-15

  • 分类号C07C51/34;C07D307/94;

  • 代理机构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余明伟

  • 地址 422000 湖南省邵阳市龙须塘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45: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20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C51/34 专利号:ZL2007100448770 登记号:Y2023980030141 登记生效日:20230103 出质人:湖南玉新药业有限公司 质权人:邵阳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名称:一种用于制备依普利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申请日:20070815 授权公告日:20100217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23-01-10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 IPC(主分类):C07C51/34 授权公告日:20100217 申请日:20070815 专利号:ZL2007100448770 登记号:2017430000121 出质人:湖南玉新药业有限公司 质权人:邵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解除日:2022122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8-01-19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C51/34 登记号:2017430000121 登记生效日:20171226 出质人:湖南玉新药业有限公司 质权人:邵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名称:一种用于制备依普利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授权公告日:20100217 申请日:20070815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0-02-17

    授权

    授权

  • 2008-04-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2-13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依普利酮重要中间体17β-羟基-7α-羧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依普利酮的英文通用名:Eplerenone;英文化学名为:9(11)α-epoxy-17β-hydroxy-7α-carbomethoxy-pregna-4-en-3-one-21-carboxylic acid,γ-lactone(式1)。

依普利酮主要运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挤心肌梗塞后的心力衰竭,其主要作用机理为通过与醛固酮受体结合,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中的醛固酮,从而发挥降低血压的作用。其可由17β-羟基-7α-羧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式2)经过酯化和环氧化两步反应而获得。

目前,已有的技术,如美国专利US6180780,提供了一种制备依普利酮中间体17β-羟基-7α-羧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的方法,在其关键步骤甾体构建7α羧基的过程中时,会有大量氰化氢气体从反应体系中释放出,氰化氢气体为剧毒物质,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工业化生产困难,对设备要求高。同时该方法路线繁琐,总收率低,最终产物收率低难纯化等问题亦限制了其在工业化生产中的使用。

美国专利US4559332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以Δ9(11)-坎利酮为原料,采用Nagata氰氢化反应利用三乙基铝和氢化氰气体制备得到二乙基氰化铝在7位构建α-氰基,随后氰基水解得到羧酸。其中三乙基铝对空气及水极其敏感(遇空气及水易燃烧),储存运输及使用存在问题,而氰化氢气体为剧毒物质。利用该方法得到是17β-羟基-7α-羧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与17β-羟基-7β-羧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的混和物,其比例约为4∶1。必须通过柱层析方法得到产品,因而不适宜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一种用于制备依普利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方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式(3)所示的化合物在CuB或者CuB2存在下,于溶剂中与烯基卤化镁反应0.1~7h,反应温度为-50~20℃,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式(4)所示的化合物,收率为80~99.5%,反应方程式如下:

其中:X为氯、溴或碘;

所述的烯基卤化镁优选为烯基氯化镁、烯基溴化镁;

其中:B为氯、溴、碘、醋酸根或乙酰基丙酮;

优选的CuB为卤化亚铜、醋酸亚铜、乙酰基丙酮基亚铜;

优选的CuB2为卤化铜、卤化铜、一水合醋酸铜、无水醋酸酮、乙酰基丙酮铜;

最优选的为氯化亚铜、溴化亚铜、无水醋酸铜、一水合醋酸铜等化合物;

所述的溶剂为四氢呋喃、乙醚、2-甲基呋喃、异丙醚、1,4-二氧六环、乙二醇二甲醚、一缩二乙二醇二甲醚、甲苯或二甲苯的一种以上;

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化学名称为Δ9(11)-刊利酮,可采用Biochim.Biophys.Acta1978,531,308公开的方法制备,本发明不再赘述;

烯基卤化镁可采用J.Org.Chem.1957,22,1602;Helv.Chim.Acta.1975,58,1379-1425公开的方法制备,本方明不再赘述;

在反应中烯基卤化镁与式(3)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1;

CuB或者CuB2与式(3)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1~1∶1;

(2)将式(4)所示的化合物,在溶剂存在下,通入臭氧与氧气的混合物参与反应,反应时间为0.1~24小时,反应温度为-78~40℃,加入过氧酸,破坏式(3)与臭氧作用后形成的过氧化物,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式(2)所示的目标产物-17β-羟基-7α-羧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率为80~99%,反应方程式如下:

所说的臭氧与氧气混合物的重量比为0.1~99∶1,可由臭氧发生机方便制得;

所说的过氧酸为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重量浓度为20~30%的过氧化氢或重量浓度为60~70%的过氧化氢;

所述的溶剂选自甲醇、乙醇、  乙腈、二氯甲烷、叔丁醇、石油醚、甲苯或二甲苯中的一种以上;

过氧酸与化合物(4)的摩尔比为1~5∶1。

本发明能以较高收率及高选择性得到纯度较高产物,所使用的方法简单,安全。在第一步反应中,使用乙烯基卤化镁对式(3)进行1,6-加成反应时,在亚铜离子或者铜离子的存在可使反应选择性大大提高,即产物17β-羟基-7α-乙烯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与17β-羟基-7β-乙烯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的比例为9~20∶1,收率显著提高,同时发明人发现低温可以有效的抑制17β-羟基-7β-乙烯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的生成。随后利用臭氧氧化双键的方法得到中间态的过氧化物,该氧化物不经分离直接与过氧酸作用即可高收率的获得目标产物。本方明所报道的方法避免了该类化合物传统合成工艺中所遇到的产物纯化困难、收率低等问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避免了所使用试剂毒性大、不稳定、副产物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其生产工艺中“三废”排放大幅度降低。这是其他方法无法达到的。以本发明所述及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依普利酮中间体17β-羟基-7α-羧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由于其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比较完全,经简单纯化后其纯度可达到99%以上。在整个反应中所使用的试剂都是较为易得的,同时反应收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溶剂能回收利用,因而便于工业化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法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17β-羟基-7α-乙烯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的制备:

在一干燥的充满氮气装配有磁力搅拌器、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的250m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无水四氢呋喃100mL,氯化亚铜(Fw:99.01,0.01g,10mmol),将温度降至-20℃。将烯基氯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2M,50mL)缓慢滴加至体系中,约5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之后,体系在-20℃继续搅拌2分钟,随后将Δ9(11)刊利酮(Fw:338.19,3.38g,10mmol)溶解于15mL无水四氢呋喃中,转移至恒压滴液漏斗。将体系温度降至-50℃,将Δ9(11)-刊利酮四氢呋喃溶液缓慢滴加至体系,反应温度控制在-50℃,约1小时滴加完毕。滴加完毕之后继续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6小时。

随后,将1M盐酸50mL缓慢滴加至反应体系内的混合物。滴加完毕之后,体系内混合物经过滤,分液,使用乙醚提取水相,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水洗涤三次之后,用硫酸钠干燥。随后过滤除去无机盐,滤液经减压蒸馏得粘稠淡黄色液体3.31g,收率:90%,不需纯化,可直接在下一步使用。

实施例2

17β-羟基-7α-乙烯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的制备:

在一干燥的充满氮气装配有磁力搅拌器、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的250m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醚100mL,无水醋酸铜(Fw:181.63,0.018g,10mmol),将温度维持在20℃。将烯基氯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2M,60mL)一次性加至体系中,.滴加完毕之后,体系在20℃继续搅拌5分钟,随后将Δ9(11)-刊利酮(Fw:338.19,3.38g,10mmol)溶解于15mL无水乙醚中,转移至恒压滴液漏斗。将体系温度降至0℃,将Δ9(11)-刊利酮乙醚溶液缓慢滴加至体系,反应温度控制在0℃,约5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之后继续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5分钟。

随后,将1M盐酸50mL缓慢滴加至反应体系内的混合物。滴加完毕之后,体系内混合物经过滤,分液,使用乙醚提取水相,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水洗涤三次之后,用硫酸钠干燥。随后过滤除去无机盐,滤液经减压蒸馏浓缩得粘稠淡黄色液体3.37g,收率92%。该液体不需纯化,可直接在下一步使用。

实施例3

17β-羟基-7α-羧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的制备:

将实施例1制备的17β-羟基-7α-乙烯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Fw:366.49,10g,27.3mmol),溶解于100mL二氯甲烷,随后将体系温度降至-78℃,将臭氧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缓慢通入体系中,反应温度保持在-78℃。通至体系变为蓝色后,停止臭氧的通入。随后将体系温度升至-10℃,将过氧醋酸(Fw:76.05,3.11g,41.0mmol)稀释于10mL二氯甲烷中,随后缓慢滴加至体系中,温度保持在-3℃,约30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之后体系升温至室温,随后继续搅拌20小时。随后将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滴加入体系至淀粉碘化钾试纸不显蓝色。将混合物转移至分液漏斗,分液,用二氯甲烷提取水相,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水洗涤三次,硫酸钠干燥。干燥完毕后过滤除去无机盐,滤液经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淡黄色固体,经丁酮-石油醚重结晶得白色产物9.2g,收率86%。HPLC含量大于99%。

实施例4

17β-羟基-7α-羧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的制备:

将实施例2制备的17β-羟基-7α-乙烯基-3-氧代-17α-孕甾-4,9(11)-二烯-21-羧酸-γ-内酯(Fw:366.49,10g,27.3mmol),溶解于120mL甲醇,随后将体系温度维持在20℃,将臭氧与氧气的混合气体(50∶1,重量比)缓慢通入体系中,反应温度保持在20℃。通至体系变为蓝色后,停止臭氧的通入。随后将体系温度升至40℃,将间氯过氧苯甲酸(Fw:172.57,85%,7.76g,38.2mmol)稀释于10mL甲醇中,随后缓慢滴加至体系中,温度保持在40℃,约5分钟滴加完毕。滴加完毕之后体系升温至室温,随后继续搅拌5分钟。随后将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滴加入体系至淀粉碘化钾试纸不显蓝色。将混合物减压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向剩余物中加入150mL蒸馏水。随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水相至无产物,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水洗涤三次,硫酸钠干燥。干燥完毕后过滤除去无机盐,滤液经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淡黄色固体,经丁酮-石油醚重结晶得白色产物8.5g,收率81%。HPLC含量大于99%。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