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图像作业累计装置及图像作业累计系统

图像作业累计装置及图像作业累计系统

摘要

取得图像处理装置的动作状态的图像作业累计装置尽可能地削减取得状态的处理负担,同时在早期发现图像处理装置产生的错误。图像处理装置(A)(2)的作业信息通知单元(212)在每次进行打印处理或复印处理时,对计算服务器(1)通知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累计处理单元(111)对从图像处理装置发送过来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进行累计处理。图像处理装置的状态发送单元(211)根据计算服务器的状态取得管理单元(113)的请求,发送图像处理装置的错误状态或消耗品的量。计算服务器的通信频度管理单元(114)计算从图像处理装置发送过来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的通知频度,状态取得管理单元根据通知频度对图像处理装置进行状态请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9428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夏普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710109016.6

  • 发明设计人 藤野亮之;

    申请日2007-06-12

  • 分类号H04N1/00;H04N1/32;G03G21/00;

  • 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邵亚丽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32: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6F 3/12 专利号:ZL2007101090166 申请日:20070612 授权公告日:201001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1-27

    授权

    授权

  • 2008-0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12-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状况进行监视并累计的图像作业累计装置及图像作业累计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存在对具有复印、打印、传真等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状况进行监视的图像处理装置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从图像处理装置接收复印、打印等每个作业的处理结果,进行处理结果的累计。

通过用管理服务器进行累计,图像处理装置的管理者可以知道每个图像处理利用者的利用状况和用纸、调色剂等消耗品的消耗量,可对应进行核款或消耗品的订货等。

而且,管理服务器定期地取得错误发生地点或消耗品的量等状态作为图像处理装置的当前的状态。

但是,会产生以下问题,由于图像处理装置本身的错误、或管理服务器和图像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错误而导致管理服务器不能接受取得处理结果。

在特开2002-149382号公报中,公开了为了准确地保存因电源断开错误而可能消失的执行中的作业处理状况,将有关处理作业的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在错误消除之后,将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信息转移到对有关结束的处理作业的处理结果的信息进行存储的执行历史信息存储单元中。

在特开2002-149382号公报中,在错误消除之后,可正确地累计执行过程中的作业处理状况,但是对于管理服务器,在发生错误期间,不能接收处理结果,因此不进行特殊的处理。

那样的话,例如,图像处理装置的一部分正常地动作并进行作业处理,但由于网络等发生错误而导致不能接收处理结果时,在定期地进行累计处理的管理服务器中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若累计时刻为错误发生期间,则不能得到正确的累计结果。

而且,在没有接收处理结果时,管理服务器简单地判断为没有执行作业,因此,不能以一定期间没有接收处理结果来识别图像处理装置侧发生了错误,不能做出报警。

另一方面,通过从管理服务器定期地取得图像处理装置的当前的状态,从而可发现错误的发生,如果将取得间隔取得越短就能越早发现,但作业处理的频度越少的图像处理装置,发生错误的次数越低,对这样的图像处理装置频繁地进行状态的取得,会产生增加管理服务器的状态取得处理负担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尽可能地削减来自图像处理装置的状态取得的处理负担,同时在早期发现图像处理装置发生的错误的图像作业累计装置以及图像作业累计系统。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过去的通知频度,推测在累计时刻图像处理装置中是否发生错误,并可对管理者做出报警的图像作业累计装置以及图像作业累计系统。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过去的通知状况,推测在图像处理装置中是否是错误消除之后接收的处理结果,可优先地进行在错误发生期间没有进行的处理的图像作业累计装置以及图像作业累计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作业累计装置,可通过网络与图像处理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在每次进行图像作业处理时,从图像处理装置接收有关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的通知;通知频度计算单元,根据接收的通知来计算规定期间内的处理信息的通知频度;状态取得单元,根据计算的通知频度取得图像处理装置的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计算规定期间内的处理信息的通知频度,并根据算出的通知频度取得图像处理装置的状态,因此可在早期进行错误发生等的状态的取得。

其中,图像处理装置是具有打印、复印、扫描、FAX等的一种以上的图像处理功能的装置。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表示由图像处理装置执行的图像作业处理结果,例如,图像作业的处理日期时间、图像作业的处理内容、图像作业的处理张数等。

状态取得单元取得图像处理装置的消耗品和错误等的状态(状态)。图像作业累计装置根据从图像处理装置发送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进行累计,或在状态取得单元取得图像处理装置的消耗品和错误等的状态(状态),进行图像处理装置的监视。

而且,状态取得单元可根据通知频度,变更取得图像处理装置的状态的频度。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计算出从图像处理装置发送的处理信息的通知频度,从而可以与通知频度相对应地进行来自图像处理装置的状态的取得。通知频度越高,图像作业的处理次数越多,因此故障次数或消耗品的补充频度越高。因此,对于图像作业的处理次数较多的图像处理装置,可将状态取得频度增多,从而可在早期发现图像处理装置的错误发生。相反地,对于图像作业的处理次数较少的图像处理装置,可通过减少状态取得频度来削减监视负担。

而且,在接收到两个以上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时,状态取得单元可根据接收的图像作业的数和通知频度,取得图像处理装置的状态。

图像处理装置在每次进行图像作业处理时进行通知,因此,作为一次通知接收一个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图像处理装置可同时执行多个图像处理功能,因此在图像作业的处理次数较多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可接收被同时处理或连续处理的多个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尽管图像作业的处理次数少,但在一次接收多个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时,在图像处理装置或网络上存在发生某种异常而导致不能发送的可能性。

因此,尽管图像作业的处理次数少,但当接收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的数为多个时,推测在图像处理装置或网络上存在发生某种异常而导致不能发送的可能性,因此可重新取得图像处理装置的状态,确认图像处理装置或网络的错误状况。

而且,在图像作业的处理次数较多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即使考虑进行同时处理或连续处理的情况,但是接收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数多的情况下,推测在图像处理装置或网络上存在发生某种异常而导致不能发送的可能性,因此可重新取得图像处理装置的状态,确认图像处理装置或网络的错误状况。

尤其,当接收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的个数合计较多时,存在图像处理装置的消耗品等消耗的可能性,因此可重新取得图像处理装置的状态,优先地进行在错误发生期间没有进行的补充消耗品等的处理。

而且,本发明的图像作业累计装置包括:累计处理单元,累计规定期间内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通知频度判断单元,根据规定期间之前的通知频度,判断规定期间内的处理信息的通知状态是否合适,累计处理单元根据通知频度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进行规定期间内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的累计。累计处理单元可根据通知状况不合适的判断结果,变更规定期间内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的累计定时。

根据上述结构,与规定期间之前的以往的通知频度相比,在规定期间内的通知频度较少的情况下,可判断在图像处理装置或网络上产生异常而存在成为不能通知的状态的可能性,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累计。作为根据判断结果的累计,可变更累计定时,直到聚齐规定期间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

而且,本发明的图像作业累计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可通过网络与管理者终端连接;报警处理单元,在通知频度判断单元判断为通知状况不合适的情况下,对管理者终端进行报警。

根据上述结构,与规定期间之前的以往的通知频度相比,在规定期间内的通知频度较少的情况下,可判断在图像处理装置或网络上产生异常而存在成为不能通知的状态的可能性,对图像处理装置的管理者进行异常的报警。因此,管理者可确认图像处理装置或网络的状态,进行错误消除处理。

而且,通知频度判断单元可通过用户根据规定期间之前的通知频度而设定的报警条件、和规定期间内的通知状况是否一致来判断是否合适。根据上述结构,用户可自由地设定报警条件。

而且,本发明的图像作业累计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图像作业累计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在每次执行图像作业时,存储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发送单元,在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被存储时,发送有关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的通知,发送单元由于本机或网络上产生的错误而没有进行有关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的通知时,在错误消除之后,将产生错误期间内执行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集中地发送。

根据上述结构,图像处理装置在由于发生错误而没有进行有关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的通知时,可在错误消除之后,发送在错误发生期间内执行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图像作业累计装置可在错误消除之后,将由于发生错误而没有接收到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集中地接收,因此,在集中地接收多个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的情况下,可优先地进行没有在发生错误期间进行的补充消耗品等的处理。

如上所述,可通过计算从图像处理装置发送的处理信息的通知频度,与通知频度相对应地从图像处理装置取得状态。通知频度越高则图像作业的处理次数越多,因此故障次数或消耗品的补充频度越高。因此,对于图像作业的处理次数较多的图像处理装置,将状态取得频度增多,从而可早期地发现图像处理装置的错误发生。而且,对于图像作业的处理次数较少的图像处理装置,发生错误的可能性降低,因此,通过减少状态取得频度,从而可削减图像作业累计装置的监视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作业累计装置以及图像作业累计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在计算服务器中,根据通知频度取得图像处理装置的状态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存储在计算服务器中的作业历史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存储在计算服务器中的作业信息通知频度和报警规则的一例的图。

图5是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对计算服务器通知作业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在计算服务器中的累计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对管理者PC的管理者报警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在管理者PC中,显示不合适通知的画面例。

图9是在管理者PC中,显示累计处理通知的画面例。

图10是在计算服务器中,有关作业信息接收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在计算服务器中,将作业信息注册到存储单元的流程图。

图12是在管理者PC中,设定持续未通知时的报警定时的画面例。

图13是表示存储在计算服务器中的消耗品报警条件的一例的图。

图14是在计算服务器中,根据通知频度报警图像处理装置不合适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图像作业累计装置以及图像作业累计系统的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图像作业累计装置以及图像作业累计系统的基本结构。在图1中,表示本发明的图像作业累计装置以及图像作业累计系统的方框图。在图1所示的图像作业累计系统中,计算(account)服务器1、管理者PC3、图像处理装置(A)2以及图像处理装置(B)5通过网络4而连接。

计算服务器1通过本发明的图像作业累计装置,主要根据从图像处理装置(A)2或图像处理装置(B)5传送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累计图像作业的处理结果。

计算服务器1具有控制单元11、存储单元12、通信I/F13。控制单元11是CPU,该控制单元中包括累计处理单元111、作业历史存取(access)单元112、状态取得管理单元113、通知频度管理单元114以及报警处理单元115。

存储单元12是HDD或存储器,用于存储作业历史121、作业信息通知频度122以及报警规则123。

累计处理单元111构成根据从图像处理装置(A)2或图像处理装置(B)5传送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进行累计处理的累计处理单元。作业历史存取单元112对存储单元12的作业历史121进行存取,将从图像处理装置(A)2或图像处理装置(B)5传送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存储并保存到作业历史121中,或为了由累计处理单元111进行累计而读出作业历史121中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

状态取得管理单元113取得图像处理装置(A)2或图像处理装置(B)5的状态。

通知频度管理单元114算出从图像处理装置(A)2或图像处理装置(B)5发送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的通知频度,对存储单元12的作业信息通知频度122进行存储并管理。此外,通知频度管理单元114根据算出的通知频度,判断通知状况是否合适。

报警处理单元115对管理者PC3进行图像处理装置(A)2或图像处理装置(B)5的不合适的报警,或进行累计结果的通知,并构成报警处理单元。存储单元12的报警规则123是对管理者PC3进行报警的条件,管理者PC3的用户可进行报警的条件的设定。

通信I/F13构成与网络4进行信息的发送接收的通信单元。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A)2由控制单元21、与网络4进行信息的发送接收的通信I/F22、打印单元23、扫描单元24以及存储单元25构成。控制单元21由状态发送单元211和作业信息通知单元212构成。状态发送单元211根据计算服务器1的状态取得管理单元113的请求而发送图像处理装置(A)2的状态。作为图像处理装置(A)的状态,有错误或打印处理中等的动作状态、用纸或调色剂等的消耗品的量。

在作业处理完成时,作业信息通知单元212对计算服务器1通知以下信息:将从未图示的PC发送的图像数据在打印单元23中进行打印处理的作业信息;由扫描单元24进行扫描处理的作业处理;由扫描单元24和打印单元23进行原稿复印处理的作业信息;或者使用未图示的电话线路进行FAX处理的作业信息等。

存储单元25的作业信息251是暂时地存储打印处理、扫描处理、复印处理或者FAX处理的作业信息。由于图像处理装置(A)2或网络4的错误而导致作业信息251不能发送到计算服务器1时,将其存储在存储单元25中直至发送完成为止。

这里,发送作业信息通知单元212通知的作业信息251、和与状态取得管理单元113取得的图像处理装置(A)的状态不同的信息。作业信息25 1是关于完成了处理的作业的信息,而图像处理装置(A)的状态是表示动作状态或消耗品的量等的当前时刻的状态,而不是关于完成了处理的作业的信息。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管理者PC3。管理者PC3由控制单元31、设定输入单元32、显示单元33、与网络4进行信息的发送接收的通信I/F34构成,并且由图像处理装置(A)2或图像处理装置(B)5的管理者使用。控制单元31的设定处理单元311进行用于设定计算服务器1的报警规则123的处理。设定输入单元32用于由管理者使用键盘或鼠标,进行报警规则123的设定输入或对来自计算服务器1的报警处理单元115的通知进行选择输入。显示单元33是显示器,用于对管理者显示来自计算服务器的报警处理单元115的通知。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B)5与图像处理装置(A)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图2表示在计算服务器1中,基于通知频度取得图像处理装置的状态的流程图。首先,计算服务器1的控制单元11作为初始设定而将i设定为“1”(S21)。之后,由通知频度管理单元114计算来自第i图像处理装置的作业信息通知频度,将计算结果作为作业信息通知频度122而注册在存储单元12中(S22)。即,通知频度管理单元114构成对在规定期间内的处理信息的通知频度进行计算的通知频度计算单元。计算服务器1累计从图像处理装置(A)2和图像处理装置(B)5等两个以上的图像处理装置传送的作业信息。因此,对每个图像处理装置计算作业信息通知频度。注册之后,由状态取得管理单元113设定对应于通知频度的状态取得间隔(S23)。即,状态取得管理单元113构成根据通知频度取得图像处理装置的状态的状态取得单元。

例如,通知频度越高,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图像作业的处理次数越多,故障次数或消耗品的补充频度越高,因此,缩短由图像处理装置取得包含了错误等的动作状态或消耗品的量的状态的间隔。

接着,判断i是否为计算服务器1进行累计处理的全部图像处理装置的数(S24)。若没有达到全部图像处理装置的数,将i增加1(S25),对下一个图像处理装置进行S22和S23的处理。接着,在S24中,若i为全部图像处理装置的数,则对全部图像处理装置进行了S22和S23的处理,因此进至S26。在S26中,判断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若经过了一定时间,则进至S21。例如,一定时间预先被设定为一周或一个月等的期间,在每隔一定期间对全部图像处理装置进行S22和S23的处理,设定状态取得间隔。

图3是表示存储在计算服务器1中的作业历史121的一例。从图像处理装置(A)2或图像处理装置(B)5通知的图像作业的作业信息包括:图像处理装置312、执行日期时间314、执行内容315、张数316、设定317、彩色318、单色319。接收日期时间313是计算服务器1接收到图像作业的作业信息的通知的日期时间,因此,不包含在所通知的作业信息中,而由计算服务器1生成。存储在计算服务器1的存储单元中的作业历史121是汇集了接收日期时间313、累计检验320以及由图像处理装置(A)2或图像处理装置(B)5所通知的作业的信息。

在图3中,“图像处理装置”312是识别图像处理装置的信息,例如,“AR-M350”表示图像处理装置(A)2;“AR-C270M”表示图像处理装置(B)5。“执行日期时间”314是由图像处理装置(A)2或图像处理装置(B)5执行完成了图像作业的处理的日期时间。“执行内容”315表示图像作业的处理内容,在处理内容为打印处理时存储为“打印”、在扫描处理时存储为“扫描”、在复印处理时存储为“复印”、在FAX处理时存储为“FAX”。

“张数”316表示处理的执行张数,在打印处理和复印处理时存储所打印的用纸的张数、在扫描处理时存储扫描的原稿的张数、在FAX处理时存储通过FAX接收而打印的用纸张数或者通过FAX发送而扫描的原稿张数。在FAX接收和FAX发送中,张数3 16的信息不同,因此,FAX处理也可以存储可识别被接收还是被发送的信息。

“设定”317是表示处理的设定内容,在打印处理和复印处理时存储“双面/单面打印”、“用纸尺寸”、“订书钉式(staple)打印”、“N-UP打印”等的打印设定内容,在扫描处理时存储“读取分辨率”、“读取原稿尺寸”、“发送目的地”等的扫描设定内容,在FAX处理时存储“FAX发送接收目的地的电话号码”等的FAX设定内容。

“彩色”318是表示在“张数”316中进行了彩色处理的执行张数,“单色”319是表示在“张数”316中进行了单色处理的执行张数。“彩色”318和“单色”319的合计成为“张数”316。

“累计检验”320是表示在累计处理单元111中是否进行了累计处理的检验信息,若进行了累计处理,则存储“O”;若从图像处理装置(A)2或图像处理装置(B)5通知之后没有进行累计,则存储“X”。

图4表示存储在计算服务器1中的作业信息通知频度122和报警规则123的一例。图像处理装置41是用于识别图像处理装置的信息,例如,“AR-M350”表示图像处理装置(A)2,“AR-C270M”表示图像处理装置(B)5。“2006/2/15~2/21”42表示从2006年2月15日到2月21日为止的、来自图像处理装置41的作业信息的通知频度(通知度),通知频度管理单元114根据图3的作业历史来计算。在图3的作业历史121中,通知频度管理单元114对每个图像处理装置312计数接收日期时间313从2006年2月15日到2月21日为止的作业信息的数。

虽然没有记载在图3的作业历史121的作业信息中,但在图4中,作为图像处理装置(A)2即“AR-M350”的通知频度存储为181次。相同地,“2006/2/22~2/28”43表示接收日期时间313从2006年2月22日到2月28日为止的作业信息的通知频度。“2006/3/1~3/7”44表示接收日期时间313从2006年3月1日到3月7日为止的作业信息的通知频度。状态取得间隔45表示状态取得管理单元113取得图像处理装置41的状态的间隔。

报警规则46是对管理者PC3进行关于图像处理装置或网络4的不合适的状况报警的条件。管理者PC3的用户可进行报警规则46的设定。

这里,使用图4说明图2的具体的处理。在图2的S22中,由通知频度管理单元114计算作业信息通知频度,但是算出的结果存储在“2006/2/15~2/21”42等的作业信息通知频度122中。“2006/2/15~2/21”42的计算定时在经过2月21日时进行。之后,在S23中,设定状态取得间隔45。在图像处理装置(A)2即“AR-M350”中,从2006年2月15日到2月21日的“2006/2/15~2/21”42是181次,因此,下一周即从2月22日到2月28日的状态取得间隔45设定为每2小时。而且,下一周的通知频度(通知数)即“2006/2/22~2/28”43是196次,通知频度与前一周基本上没有变化,因此,下一周即从3月1日到3月7日的状态取得间隔45也设定为每2小时。

另一方面,在图像处理装置(B)2即“AR-270M”中,从2006年2月15日到2月21日的“2006/2/15~2/21”42是260次,多于“AR-M350”的181次,因此,下一周即从2月22日到2月28日的状态取得间隔45设定为每1小时,状态取得间隔45比“AR-M350”设定得短。

在图像处理装置41为“AR-C999”时,从2006年2月15日到2月21日的“2006/2/15~2/21”42是28次,少于“AR-M350”的181次,因此,下一周即从2月22日到2月28日的状态取得间隔45设定为每1天,状态取得间隔45比“AR-M350”设定得长。

上述的例子中,在经过2月21日时,根据“2006/2/15~2/21”42而设定从2006年2月22日到2月28日的状态取得间隔45;在经过28日时,根据“2006/2/22~2/28”43,设定2006年3月1日开始到3月7日的状态取得间隔45,因此,作为S26的经过了一定时间判断是否经过了一周时间。

如上所述,当根据一周的通知频度决定状态取得间隔45时,图像处理装置(B)2即“AR-270M”的“2006/2/15~2/21”42是260次,在“2006/2/22~2/28”43是123次。这样,当通知频度相差甚远时,状态取得间隔45也极大地变化。因此,也可以判断“2006/2/15~2/21”42和“2006/2/22~2/28”43的通知频度倾向,在经过2月28日时,决定从3月1日到3月7日为止的状态取得间隔45。

根据如上所述的计算服务器1,可对应图像处理装置41的通知频度来决定状态取得间隔45。来自图像处理装置41的通知频度越高,图像作业的处理次数增多,所以故障次数或消耗品的补充频度升高。其中,对于图像作业的处理次数较多的图像处理装置41,将状态取得频度增多,从而,可早期发现图像处理装置41的错误发生。

图5表示在图像处理装置(A)2中,对计算服务器1通知作业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首先,打印单元23或扫描单元24根据控制单元21的控制,进行复印处理或打印处理等的图像作业的执行(S51)。之后,将进行了执行处理的图像作业的作业信息作为存储单元25的作业信息251来存储(S52)。作业信息包括:执行前由用户设定的“用纸尺寸”、“双面/单面打印”、“读取分辨率”等的设定内容、或执行时被计数的处理张数、或执行日期时间。通过作业信息通知单元212,所存储的作业信息251被通知到计算服务器1(S53)。由于网络4或图像处理装置(A)2的错误而导致不能进行通知时(S54),依然将作业信息251存储在存储单元25中,执行下一个图像作业的处理(S51)。在下一个图像作业的处理之后,进一步存储该图像作业的作业信息,若错误被消除,则通知所存储的作业信息251。在不发生网络4或图像处理装置(A)2的错误,可进行通知时(S54),消除存储单元25的作业信息251(S55),执行下一个图像作业的处理(S51)。即,在处于错误发生中而不能通知的期间,在存储单元25中依次追加存储图像作业的作业信息251,在错误消除之后,集中地通知所存储的全部作业信息251。

图像处理装置(A)2是具有复印处理或打印处理等多个功能的复合机,因此错误是各种各样的,有时即使发生一部分功能的错误,正常的其他功能也可进行动作。例如,即使发生通信I/F22的错误,不能正常地进行从PC接收打印数据并打印的打印处理,不使用通信I/F22的复印处理还是依然动作。复印处理正常地动作,但是由于通信I/F22的错误而导致不能对计算服务器1通知作业信息251时,依然将作业信息251存储在存储单元25中。此外,虽然没有图像处理装置(A)2的错误,但是在网络4中发生某一通信错误的判断方法,可根据从计算服务器1是否有接受了通知的意旨的回复来判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S51的执行处理之后,在S54进行错误发生的判断,但是,在S51的执行处理途中可同样地进行图像处理装置(A)2是否发生错误的判断。根据上述结构,图像处理装置(A)2在由于错误发生而没有进行有关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的通知时,可以在错误消除之后,集中地发送在错误发生期间内所执行的全部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

图6表示在计算服务器1中的累计处理的流程图。首先,从对计算服务器1进行通知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判断是否有达到累计时刻的图像处理装置(S601)。累计时刻对每个图像处理装置被预先决定。累计处理处于待机直到存在到达累计时刻的图像处理装置为止。当存在到达累计时刻的图像处理装置时,进至S602。在成为图像处理装置(A)2的累计时刻时,使用作业历史存取单元112,从作业历史121提取执行日期时间314为累计期间内的作业信息(S602)。累计期间是一周或一个月等,每个图像处理装置被预先设定。计算服务器1根据作业信息的累计结果,进行用纸或调色剂等消耗品的订购、收费处理、维护等处理。因此,通知频度越高的图像处理装置,越需要根据累计结果的消耗品的订购等处理,因此也可以将累计期间设定得越短。例如,每1天进行累计,在2006年3月1日为累计期间时,提取执行日期时间314为3月1日的作业信息。S602之后,若在累计期间之外的作业信息中,有累计检验320为“×”的作业信息,则作业历史存取单元112进行提取(S603)。

这里,累计期间之外的作业信息中的累计检验320为“×”的装置是指在比累计期间之前的执行日期时间314时还未进行累计的装置。例如,图3的“AR-C270M”是每一周进行累计的装置,在2006年3月1日~7日为累计期间时,因执行日期时间3 14为“2006/2/24 11:40”、“2006/2/24 11:45”、“2006/2/24 11:46”的作业信息的累计检验为“×”,所以被提取。通常,在图像作业的执行处理之后,立即对计算服务器1通知作业信息,因此执行日期时间314和接收日期时间313基本上不变。

但是,如图5所示,在图像处理装置(A)2或网络4中发生错误而不能通知的期间,在错误发生期间被处理的图像作业的作业信息被依次存储到存储单元25中,在错误消除之后存储单元25的作业信息251被通知,因此,有时由图像处理装置(A)2进行图像作业的处理执行的执行日期时间314、和在计算服务器1接收的接收日期时间314大不相同。因图像处理装置(A)2或网络4发生错误而不能通知执行日期时间314为“2006/2/24  11:40”、“2006/2/24  11:45”、“2006/2/24  11:46”的作业信息,因此,在接收日期时间313为“2006/3/1 10:00”错误消除之后被集中地通知。若没有发生错误,在2006年2月22日~28日的累计期间,在经过28日时,“2006/2/24 11:40”、“2006/2/24 11:45”、“2006/2/24  11:46”的作业信息应作为累计时刻被累计,但是,由于计算服务器1没有接收,所以累计时刻不能进行累计。

因此,在S603中,进行用于累计的提取。在S603之后,根据通知频度,通知频度管理单元114判断累计期间的作业信息是否聚齐(S604)。即,通知频度管理单元114除了上述的通知频度运算单元之外,还包括根据算出的通知频度来判断通知状况是否合适的通知频度判断单元。

例如,图4的图像处理装置41为“AR-C270M”,并在经过7日时进行从2006年3月1日到7日的累计时,相比“2006/2/15~2/21”42的260次或“2006/2/22~2/28”43的123次,“2006/3/1~3/7”44多于它们为310次。从3月1日到7日的累计期间的通知频度多于以往的累计期间,因此,判断为累计期间的作业信息聚齐。

另一方面,图像处理装置41为“AR-C270M”,并在经过28日时,进行从2006年2月22日到2月28日的累计时,相对于“2006/2/15~2/21”42的260次,“2006/2/22~2/28”43为123次而非常少。

其中,从2006年2月22日到2月28日的期间有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因此,判断为不能通知,并判断为累计期间的作业信息没有聚齐。根据S604的判断,若累计期间内的作业信息没有聚齐(S605),则对管理者PC3的管理者进行报警(S608)。

这里,图7表示对管理者PC3的管理者进行报警的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S608的详细处理。首先,报警处理单元115对管理者PC3通知图像处理装置(A)2的不合适(S71)。接受了通知的管理者PC3将通知内容在显示单元33上显示。

图8表示从计算服务器1接受不合适通知的管理者PC3使显示单元显示不合适通知的画面例子。在图8的画面中的“设备”是指“图像处理装置”,通知在图像处理装置(A)2中存在不合适的可能性。此外,在画面中,“由以下的URL也能够确认设备的当前的状态”是指取得图像处理装置(A)2的状态,可以使用计算服务器1的状态取得管理单元113取得、或从管理者PC3直接取得图像处理装置(A)2的状态。管理者使用设定输入单元32对作业信息的累计方法设定输入“作业信息聚齐之后累计”81、“直接累计”82。设定输入中通过设定处理单元311进行设定处理,计算服务器1接收通知方法的设定处理结果(S72)。

S72之后,进至图6的S609。在S609中,判断是否被设定“作业信息聚齐之后累计”81,若被设定,则待机直到从图像处理装置(A)2接收作业信息(S610)。在S610的待机中,若到了其他图像处理装置的累计时刻,则对其他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S602以后的处理。若从图像处理装置(A)2接收到作业信息,则从接收的作业信息中提取其具有执行期间内的执行日期时间314的作业信息(S611)。之后,由累计处理单元111进行在S602、S603、S611中提取的作业信息的累计处理,并对管理者PC3通知累计结果(S612)。

这里,图9表示在管理者PC3中,使显示单元显示累计处理通知的画面例子。画面中显示对于管理者催促其确认所附加的累计结果。此外,画面中的“本次累计中包括上次累计中漏掉的期间而进行计算”是表示,还包括在S603中提取的作业信息而进行累计。例如,在图3的“AR-C270M”中,本次累计的累计期间为2006年3月1日~7日,但是上次的累计中执行日期时间314为“2006/2/24  11:40”之后的作业信息未被累计,因此作为本次的累计来进行。

图6中,在判断为累计期间内的作业信息被聚齐时(S605),或者管理者设定为“直接累计”时(S609),进行在S602和S603中所提取的作业信息的累计处理,并对管理者PC3通知累计结果(S606)。

这里,管理者设定为“直接累计”(S609),进行S606的处理时,在本次的累计中未能累计的作业信息在下次的累计时通过S603被提取。在S606和S61 2的通知处理之后,将累计后的作业信息的“累计检验”320注册为“O”(S607)。之后,在S601中,待机到规定的图像处理装置成为累计时刻为止。

根据上述结构,对于图像处理装置(A)2的累计期间的通知频度,在相比累计期间以前即以往的累计期间的通知频度少时,可判断为在图像处理装置(A)2或网络上产生异常而有可能成为不能通知的状态,并进行对应于判断结果的累计。

作为对应于判断结果的累计,可等待累计处理直到累计期间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聚齐为止。而且,即使没有等到累计期间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被聚齐而进行了累计处理时,在下次的累计时可以一起累计在错误发生期间没有接收的处理信息。

图10表示在计算服务器1中,有关作业信息接收时的处理的流程图。首先,从图像处理装置(A)2接收了作业信息时(S101),判断所接收的作业信息的数是否为规定值以上(S102)。如图5所示,在错误消除之后,将错误发生期间处理的图像作业的作业信息251集中地通知,因此,若接收的作业信息的数较多,则有错误消除之后被通知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若是频繁地进行图像作业的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则有时被同时进行复印处理和打印处理等的处理,并一次通知多个图像作业的作业信息,这种情况下,在错误消除之后被通知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也可以根据图像处理装置(A)2的通知频度来决定S102的规定值。例如,若是通知频度较少的图像处理装置,在正常动作时,一次接收多个图像作业的作业信息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将规定值设为较低的数值。若是通知频度较高的图像处理装置,则存在通过并行处理而一次接收两个或三个图像作业的作业信息的可能性,因此将规定值设为较高的数值。

在S102中,若接收的作业信息的数不为规定值以上,则进行将作业信息注册到存储单元12的处理(S103)。

图11表示在计算服务器1中,将作业信息注册到存储单元12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S103的详细处理的图。首先,在通知了作业信息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作业历史121中,注册作业信息(S1101)。如图3所示,作业历史121被存储在每个图像处理装置312中。若通知了作业信息的图像处理装置为“AR-M350”,则作为“AR-M350”的作业信息进行注册。接着,重置所通知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未通知时间(S1102)。未通知时间是表示最后接受通知开始的时间,对每个图像处理装置管理未通知时间。未通知时间被测量,以使在持续未通知时对管理者PC3进行报警。

这里,图12表示在管理者PC3中,设定持续未通知时的报警定时的画面例子。在图12的画面中,对每个图像处理装置显示每一天的通知频度,管理者进行未通知报警定时的选择输入1201。

管理者进行的未通知报警定时的选择输入1201,在计算服务器1中作为每个图像处理的未通知报警定时被存储。

在计算服务器1中,在有未通知时间达到了未通知报警定时的选择输入1201的图像处理装置时(S1103),对管理者PC3报警通知该图像处理装置的不合适(S1104)。在没有接收作业信息的期间(S101),仍不断地进行S1103的判断处理。

接着,说明在S102中接收的作业信息的数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若从图像处理装置(A)2接收的作业信息的数为规定值以上,则图像处理装置(A)2在错误消除之后传送作业信息的可能性高。计算服务器1在错误消除之后传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在错误发生期间没有进行的处理。因此,判断所接收的作业信息的张数316的合计是否为一定量以上(S104),若是一定量以上,则由状态取得管理单元113取得通知了作业信息的图像处理装置(A)2的状态(S105)。若在错误发生期间中所处理的张数较多,则在错误消除之后取得状态,检验消耗品的量。消耗品为调色剂或用纸时,扫描处理的张数316的量不对消耗产生影响,因此,在S104中,可以根据复印处理和打印处理的张数316的合计来判断。接着,判断在S105中取得的图像处理装置(A)2的状态是否与消耗品报警条件相符(S106)。

这里,说明消耗品报警条件。图13表示存储在计算服务器1的存储单元12中的消耗品报警条件的一例。消耗品报警条件作为存储单元12的报警规则123而被存储。由图像处理装置1301、消耗品1302、报警规则1303构成。

图像处理装置1301是用于识别图像处理装置的信息。消耗品1302是各个图像处理装置1301具有的消耗品的种类,有调色剂或用纸等。报警规则1303表示对管理者PC3报警的消耗品的量。消耗品报警条件是图13中所示的消耗品1302的报警规则1303。

在S106中,判断图像处理装置(A)2的消耗品1302的量是否与报警规则1303相符,若相符,则对管理者PC3进行消耗品较少的意旨的报警通知(S107)。之后,进至S103。

此外,在S104接收的作业信息的张数316的合计不为一定量以上时、或在S106中图像处理装置(A)2的状态与消耗品报警条件不符时,进行S103的处理,而不进行报警通知。

根据上述结构,尽管图像作业的处理次数少,但当接收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的数为多个时,推测为图像处理装置(A)2或网络4中发生某种异常而存在不能发送的可能性,可取得图像处理装置(A)2的状态,从而确认图像处理装置(A)2或网络4的错误状况。

此外,在图像作业的处理次数较多的图像处理装置(A)2中,即使考虑到进行同时处理,但接收的图像作业的处理信息的数较多时,推测为图像处理装置(A)2或网络4中发生某种异常而存在不能发送的可能性,可取得图像处理装置(A)2的状态,从而确认图像处理装置(A)2或网络4的错误状况。而且,在已经消除错误之后时,可根据图像处理装置(A)2的消耗品等的状态,优先地进行在错误发生期间没有进行的补充消耗品的报警处理。

图14表示在计算服务器1中,根据通知频度来报警图像处理装置的不合适的流程图。首先,计算服务器1的控制单元11作为初始设定而将i设定为“1”(S1401)。之后,从存储单元12提取来自第i图像处理装置的报警规则123(S1402)。例如,在图4中,图像处理装置为“AR-C270M”时,报警规则46为“与上次累计的通知总数相比,本次累计的通知总数为一半以下”。

该报警规则46例如为,相对于“2006/2/15~2/21”42的260次,“2006/2/22~2/28”43为123次,若本次的累计期间是从2月22日到2月28日,则成为上次的累计期间的通知总数的一半以下。

在S1403中,判断第i图像处理装置的通知频度是否与报警规则相符。在图4中,图像处理装置为“AR-C270M”,若累计期间为2月22日开始到2月28日,则如上所述,通知频度与报警规则46相符。若与报警规则46相符,则对管理者PC3报警通知在第i图像处理装置中存在不合适的意旨(S1404)。之后,若i不是全部图像处理装置的数(S1406),则将i增加1(S1407),进行从S1402开始到S1404的处理。若i为全部图像处理装置的数时(S1406),则全部图像处理装置中进行了从S1402到S1404的处理,因此,返回到S1401,从第1图像处理装置开始相同的处理。在S1403,若与报警规则46不符,则进行S1405的处理。

另外,报警规则46可以是管理者PC3的管理者设定的规则,也可以是计算服务器1根据通知频度的自动地设定的规则。

根据上述结构,当通知频度与报警规则46相符时,由于判断在图像处理装置或网络上存在发生异常而不能通知的状态的可能性,并对图像处理装置的管理者进行异常的报警,因此管理者可确认图像处理装置或网络的状态,进行错误消除处理。

另外,过去信息的历史收集的范围并不限定为一周,也可以选择以一天为单位、或以一个月为单位、或以一年为单位。而且,也考虑来自图像处理装置的通知次数根据期间而较大地上下浮动,因此,也可以是追溯过去几次并考虑了原委的系统,而不是仅参照上次的记录。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