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湿法生产氟化氢铵工艺及设备的改进方法

一种湿法生产氟化氢铵工艺及设备的改进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法生产氟化氢铵工艺及设备的改进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先将一定量的母液打入塑制带冷却盘管反应釜中,再将氨气与无水氟化氢同时通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直至反应到达终点;再将一定量的母液打入结晶釜中并预热,开启结晶釜搅拌,再将反应好的物料放入结晶釜中,缓慢降温结晶;待物料温度降至常温完全结晶后,放入离心机脱水后再经烘干得到期成品;整个生产系统尾气用母液吸收回用。此方法合成氟化氢铵具有操作方便、收率高、产品质量好、能耗低、结晶颗粒均匀、设备安全性好且使用寿命长、污染小等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6676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69003.0

  • 发明设计人 占林喜;徐武平;

    申请日2007-05-25

  • 分类号C01C1/16;

  • 代理机构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德强

  • 地址 321200 浙江省武义县青年路胡处工业区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24: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1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 IPC(主分类):C01C 1/16 授权公告日:20100825 申请日:20070525 专利号:ZL2007100690030 登记号:Y2022330002419 出质人: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义支行 解除日:20230526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22-10-25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C01C 1/16 专利号:ZL2007100690030 登记号:Y2022330002419 登记生效日:20220930 出质人: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义支行 发明名称:一种湿法生产氟化氢铵的方法 申请日:20070525 授权公告日:20100825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0-08-25

    授权

    授权

  • 2008-01-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11-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化氢铵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湿法生产氟化氢铵工艺及设备的改进方法。

                    背景技术

氟化氢铵主要用于铝合金的表面处理、化学试剂、玻璃蚀刻剂(常与氢氟酸并用)、发酵工业消毒剂、防腐剂、从氧化铍制金属铍的溶剂以及硅素钢板的表面处理,还用于制造陶瓷和镁合金等。氟化氢铵在工业中应用广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氟化氢铵的生产方法有湿法和干法两种。干法是由气态氨和纯氟化氢气体直接合成而得,干法生产成本较高。湿法是以氢氟酸和液氨为原料合成,具有生产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等优点。在工业上通常采用湿法进行生产。

传统湿法生产氟化氢铵采用在敞开式塑料桶或塑料槽内结晶,这种生产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传热效果欠佳;二是由于结晶时需人工搅拌,安全性较差;三是由于没有对结晶速度进行控制及搅拌不匀,结晶颗粒粗细不均,影响产品质量;四是尾气未加以回收,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原料消耗高。

关于湿法生产氟化氢铵的工艺及设备的改进方法,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进行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合成氟化氢铵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耗低、污染小、产品质量好、粒度均匀、不易结块、设备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的湿法生产氟化氢铵工艺及设备的改进方法,

本发明的理论依据如下:

1、NH3+H2O→NH4OH

NH4OH+2HF→NH4HF2+H2O

NH4OH+NH4HF2→2NH4F+H2O

以上反应为酸碱中和反应,操作中接近终点时用刚果红试剂测定,至试剂刚呈棕色为终点,此时停止通氨气,并用酸碱滴定测得酸度是否在控制范围内。过量的氨气与氟化氢铵反应生成氟化铵。

2、反应好的物料放入结晶釜,进行缓慢降温。由于氟化氢铵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可以利用降温析出氟化氢铵晶体。在连续搅拌的作用下颗粒均匀并呈椭圆状。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主要由反应釜、结晶釜、离心机、母液池、母液泵组成生产工艺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反应合成:将母液池中的母液经母液泵打入反应釜中至1/3~1/2液位,第一次反应用去离子水配制饱和氟化氢铵溶液于母液池中,再将氨气NH3与无水氢氟酸AHF一起按一定的速率缓慢地通入反应釜中,并用冷却水控制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为常压,AHF通完后继续通NH3,直至反应到达终点;

二、结晶过程:将母液池中的母液经母液泵打入结晶釜中,至1/4~1/2液位并开启搅拌,通过结晶釜中的冷却夹套通入热水将结晶釜中的母液预热至50~100℃,再将反应釜中反应好的物料放入结晶釜中,然后在结晶釜中的冷却夹套通入冷却水,将结晶釜中的物料缓慢降温进行结晶,通过冷却水控制降温速度,待物料温度降至常温后,将物料放入离心机进行脱水,再经烘干得到成品。

三、尾气回收: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排至吸收系统,用一定温度的母液循环吸收后回用,循环液温度控制30~60℃。

反应釜加入氨气与无水氢氟酸的摩尔配比控制在0.5~0.6。

所述反应釜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0~110℃。

所述反应釜的反应终点PH值控制在2~5。

所述结晶釜中物料的结晶降温速度控制在0~4℃/h。

所述的反应釜采用带冷却盘管的塑制反应釜。

所述结晶釜采用钢制内衬PE、带冷却夹套、密闭式的结晶釜。

采用上述工艺及设备后,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消耗低;二是污染小;三是结晶设备传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四是产品质量好,粒度均匀;五是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湿法生产氟化氢铵的工艺及设备改进方法的工艺流程简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简述如下:

将母液池4中的母液经母液泵5打入带冷却盘管的3m3塑制反应釜1中至1/3~1/2液位,第一次反应用去离子水配制饱和氟化氢铵溶液于母液池4中,再将NH3与AHF一起分别以50Kg/h、280Kg/h的速率缓慢地通入反应釜1中,控制氨气与无水氢氟酸的摩尔配比0.5~0.6,并用冷却水量控制反应温度50~110℃,反应压力为常压。AHF通完后继续通NH3,直至反应到达终点,反应过程中随时用刚果红试剂测定,至试剂刚呈棕色为终点,此时停止通NH3

将母液池4中的母液经母液泵5打入5m3结晶釜2中,至1/4~1/2液位并开启搅拌,往结晶釜2的冷却夹套中通入热水将母液预热至50~100℃,再将反应釜1中反应好的物料放入钢制内衬PE、带冷却夹套、密闭式的结晶釜2中,然后往结晶釜2的冷却夹套中通入冷却水,缓慢降温进行结晶,通过控制冷却水量来控制降温速度在0~4℃/h。待物料温度降至常温后,将物料放入离心机3进行脱水,再经烘干得到成品。

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排至吸收系统,用一定温度的母液循环吸收后回用,循环液温度控制30~60℃。

实施例1

依上述工艺流程及步骤,往反应釜1通入900Kg AHF、390KgNH3,反应温度95℃,反应终点PH值为3.2时,结晶釜2中母液温度80℃,降温速度1~2℃/h。得到的氟化氢铵产品产量、质量和消耗情况见表一。

表一

产量T产品外观    主含量    原料消耗T/T氟化氢铵1.259细度均匀、透明、椭圆形粒状晶体    99.0%    AHF    NH3    0.715    0.308

实施例2

按实施例1的操作步骤,反应终点PH值为2、3、4、5四个条件,其它条件不变时,所氟化氢铵产品产量、质量和消耗情况见表二。

表二

 PH值 产量 T  产品外观  主含量    原料消耗T/T氟化氢铵 2 1.270  细度均匀、透明、  椭圆形粒状晶体  99.3%    AHF    NH3    0.763    0.302 3 1.264  细度均匀、透明、  椭圆形粒状晶体  99.0%    AHF    NH3    0.720    0.306 4 1.242  细度均匀、透明、  椭圆形粒状晶体  98.8%    AHF    NH3    0.711    0.315 5 1.213  细度均匀、透明、  椭圆形粒状晶体  97.5%    AHF    NH3    0.709    0.328

结论:其它条件不变,改变反应终点PH控制值时,产品的外观无变化;随着反应终点PH控制值的增大,产量减小,主含量降低,AHF酸耗降低,NH3消耗升高;因此反应终点PH值最好控制在3~4。

实施例3

按实施例1的操作步骤,控制结晶降温速度0~1、1~2、2~3、3~4℃/h四个条件,其它条件不变时,所得氟化氢铵产品产量、质量和消耗情况见表三。

表三

  降温速度℃/h  产量T  产品外观  主含量    原料消耗T/T氟化氢铵  0~1    1.258    细度均匀、透明、  椭圆形粒状晶体  99.1%      AHF      NH3      0.713    0.311  1~2    1.260     细度较均匀、透  明、椭圆形粒状  晶体  99.3%      AHF      NH3      0.714    0.309  2~3   1.261    细度不均、菱形  状、椭圆形粒状  晶体  99.2%     AHF     NH3     0.718     0.307   3~4    1.256     细度不均、针状、  菱形状晶体  99.0%      AHF      NH3      0.712    0.315

结论:改变结晶降温速度,对产品的产量、主含量、原料消耗无影响;但随着降温速度加快,产品细度不均,易结块,形状不一,且结晶釜易结壁。因此降温速度最好控制在0~2℃/h。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