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颈动脉杈的防护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导管系统

用于颈动脉杈的防护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导管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颈动脉杈的防护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导管系统。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对病人颈动脉杈执行防护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导管系统。贯穿病人颈动脉的狭窄段展开自膨胀支架。包括通过导丝腔定位的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和闭塞球囊导管的导管系统通过导引导管前进到所述支架的远端。可释放的连接装置将所述导管系统保持为一单元。所述闭塞球囊在所述支架内被充气,以闭塞颈动脉并且防止任何栓塞碎片从治疗位点向下游行进。对血管成形术球囊进行充气,以对狭窄段进行扩张,从而完成支架的膨胀。收回所述血管成形术导管,并且通过所述导引导管的腔吸出任何潜在的栓塞碎片。将所述闭塞球囊放气并且收回所述导管系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270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MINVASYS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580032203.8

  • 申请日2005-09-22

  • 分类号A61M25/00;A61M25/10;A61F2/06;

  • 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党晓林

  • 地址 法国热纳威乐斯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07:3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M25/00 授权公告日:20100922 终止日期:20160922 申请日:2005092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9-22

    授权

    授权

  • 2007-10-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8-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基于血管病的治疗所用的导管。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执行利用栓塞防护来捕获任何潜在的栓塞碎片的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改进的装置。本方法尤其适用于治疗颈动脉杈的血管病。

背景技术

基于包括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在内的治疗所用的导管在治疗梗塞性血管病方面呈现了惊人的进展。Gruentzig等人在1974年首先报告了利用球囊扩张导管对外周动脉狭窄病变段进行治疗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Percutaneous recanalization after chronic arterial occlusion with anew dilator-catheter modification of the Dotter technique;Dtsch MedWochenschr 1974 Dec 6;99(49):2502-10,2511)。Gruentzig等人在1978年报道了第一例在人类中采用冠状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dilatation of chronic coronary stenosis;Firstexperiences,Schweiz Med Wochenschr 1978 Nov 4;108(44):1721-3)。(还参见Gruentzig et al,U.S.Patent 4,195,637,Catheter arrangement,method ofcatheterization,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dilatation element)。Sigwart等人在1987年报道了使用自膨胀血管支架或采用血管内修复术(prosthesis)来防止人类的冠状血管成形术后的急性再闭合(Intravascularstents to prevent occlusion and restenosis after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NEngl J Med 1987 Mar 19;316(12):701-6)。Kerber等人在1980年报道了在人类中采用的第一例颈动脉血管成形术(Catheter dilatation of proximalcarotid stenosis during distal bifurcation endarterectomy;Am J Neuroradiol1980;1:348-9)。自1996年起,多家中心报道了颈动脉的支架支持血管成形术的结果(Yadav et al,Angioplasty and sténting for restenosis after carotidendarterectomy.Initial experience.Stroke 1996;27:2075-2079;Wholey et al,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s in the treatment ofextracranial circulation.J Invasive Cardiol 1996;9:225-31;Dorros,Carotidarterial obliterative disease:Should endovascular revascularization(stentsupported angioplasty)today supplant carotid endarterectomy.J InterventCardiol 1996;9:193-196;Bergeron et al,Recurrent carotid disease:willstents be an alternative to surgery?J Endovasc Surg 1996;3:76-9;21;Amoret al,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therosclerotic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J Endovasc Surg 1997;4(Suppl1):1-14)。

尽管这种技术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但在利用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疾病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具体来说,在颈动脉中对导管的操纵可能移动(dislodge)栓塞物质,如血栓物质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它们存在被血流远端地带入脑脉管系统并对脑部造成缺血性损伤的潜在风险(Naylor et al,Randomized study of carotid angioplasty andstenting versus carotid endarterectomy:a stopped trial.J Vasc Surg 1998;28:326-34;DeMonte et al,Carotid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with evidence ofdistal embolisation.J Neurosurg 1989;70:138-41)。

已经设计出了用于栓塞防护的方法和装置,以降低颈动脉血管成形术期间(Theron et al,New triple coaxial catheter system for carotidangioplasty with cerebral protection.AJNR 1990;11:869-874)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期间(Theron et al,Carotid artery stenosis:treatment with protectedballoon angioplasty and stent placement.Radiology.1996 Dec;201(3):627-36)的栓塞形成和缺血性损伤的潜在风险(还参见Theron,U.S.Patent5,423,742,Method for the widening of strictures in vessels carrying bodyfluid,和Theron,U.S.Patent 6,156,005 Ballon catheter for stentimplantation.)。在此引用的这些和全部专利以及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于此。

当前可用于执行颈动脉防护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远端栓塞防护装置包括用于捕获潜在栓塞的过滤器装置和用于去除潜在栓塞的结合抽吸(aspiration)的闭塞球囊导管。市场可买到的系统趋于昂贵且在使用上稍显麻烦。使用远端栓塞防护装置的另一缺点在于,相对于治疗位点远端地放置该装置将趋于引发远端颈内颈动脉痉挛,这有时可以引发严重的并发症。诸如使颈动脉的血流逆行或近端闭塞的其它方法在减少栓塞并发症方面仍然未显示出有效性。

因此,所希望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用于执行颈动脉的防护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改进的导管系统,其有效地减少栓塞并发症并免除因远端颈内颈动脉痉挛而引发的并发症。

发明内容

与前述讨论一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执行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导管系统,该导管系统利用结合抽吸来捕获并去除任何潜在栓塞碎片的栓塞防护装置。将所述栓塞防护装置展开在治疗区域内,而非展开在相对于治疗位点的下游或远端处,以避免因治疗位点远端的血管痉挛而引发的任何并发症。所述导管系统尤其适用于治疗颈动脉杈的血管病。

在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导管系统,该导管系统包括: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rapid exchange angioplasty catheter),该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包括具有近端部和远端部的导管杆、靠近所述杆的所述远端部安装的可充气血管成形术球囊、以及导丝腔,该导丝腔从所述远端部向位于所述杆上的在所述血管成形术球囊与所述杆的所述近端部中间的近端导丝口通过所述杆延伸;栓塞防护装置,该栓塞防护装置包括具有近端部和远端部的杆,所述栓塞防护装置的所述杆通过所述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的所述导丝腔延伸;以及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用于将所述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和所述栓塞防护装置可释放地连接为一单元。

根据一优选实施例,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病人颈动脉的防护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导管系统,该导管系统包括:

导引导管,该导引导管具有内腔和预弯曲的远端部分,该远端部分具有构成为与病人颈动脉接合的曲线;

可插入通过所述导引导管的所述内腔的支架递送导管和自膨胀支架,该支架按尺寸制作并且构成为在病人的颈动脉中展开;

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该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包括具有近端部和远端部的导管杆、靠近所述杆的所述远端部安装的可充气血管成形术球囊、以及导丝腔,该导丝腔从所述远端部向位于所述杆上的在所述血管成形术球囊与所述杆的所述近端部中间的近端导丝口通过所述杆延伸;

闭塞球囊导管,该闭塞球囊导管具有管状杆和靠近所述管状杆的远端部安装的可充气闭塞球囊,所述闭塞球囊导管的所述管状杆通过所述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的所述导丝腔延伸;以及

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具有对开管(split-tube)和接片(tab),所述对开管用于将所述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和所述闭塞球囊导管可释放地连接为一单元,以通过所述导引导管的所述内腔插入,所述接片靠近所述对开管的远端部设置,用于起动通过所述对开管的侧壁中的裂口对所述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的所述导管杆和所述闭塞球囊导管的所述杆的释放。

到目前为止,在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技术中的三个标准技术步骤((A)预支架置入(prestenting)血管成形术,(B)支架展开,以及(C)后支架置入(poststenting)血管成形术)当中,在由胆固醇微粒脱离(detachment)进入脑循环中而引起的栓塞风险方面,最危险的步骤是后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步骤。已经根据对这种风险进行确认的一系列病人报道了结果,并且在没有任何并发症的情况下,仅在后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步骤中例行使用脑防护。在支架装置中的技术发展已经使这种可能性甚至更加有利,这是因为在多数情况下,最新型支架的更小轮廓和柔性使得在不需要执行预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的情况下就可以将它们定位。

利用这种新型导管系统,由于所述闭塞球囊在展开的支架的腔内充气,因此,仅在最初的支架放置之后展开所述栓塞防护装置,而非从所述支架的下游或远端地展开栓塞防护装置。这种技术超过现有方法的显著优点在于:(a)在所述支架内部对所述闭塞球囊充气提供了完全且可靠的颈动脉闭塞;(b)在所述支架内的充气提供了对所述球囊的更确实的固定,而不会在导管交换期间发生所述球囊的移位或所述球囊的移动;(c)清除容积显著小于利用更远端地定位的闭塞球囊所形成的容积,这将在血管成形术之后增加抽吸潜在的栓塞微粒的功效;以及(d)有效地消除远端颈动脉的痉挛。

这种新技术中的另一重要步骤是,在展开支架之后将所述导引导管引入到所述支架的所述腔中。这个步骤提供了额外的优点:(e)通过提供用于使所述导管前进到所述支架的所述腔中的确实路径而在随后的步骤中简化了导管的操纵;和(f)进一步减小了必须清除潜在栓塞所需的容积。

在阅读以下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后将清楚这些和其它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例示了病人在颈动脉杈具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颈动脉。

图2示出了位于病人颈总动脉中的导引导管和贯穿狭窄段前进的导丝。

图3例示了在进行支架置入术之前利用小直径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狭窄段的任选步骤。

图4示出了贯穿狭窄段前进并在病变段内展开自膨胀支架的支架递送导管。

图5例示了在病变段内展开的自膨胀支架。

图6示出了前进到展开的自膨胀支架的腔内的导引导管的远端部。

图7示出了收回了导丝的导引导管。

图8示出了通过导丝腔定位的快速交换式球囊血管成形术导管和闭塞球囊导管,它们通过导引导管共同前进。

图9示出了在自膨胀支架的腔内被充气的闭塞球囊和贯穿病变段定位有扩张球囊的血管成形术导管。

图10示出了在扩张病变段之前为确认内颈动脉闭塞而执行的血管成形术观察。

图11示出了为扩张狭窄段并完成自膨胀支架的展开而被充气的血管成形术球囊。

图12例示了通过导引导管的腔而被抽吸的潜在的栓塞物质。

图13例示了在完成防护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过程之后病人的颈动脉杈。

图14示出了用于颈动脉杈的防护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导管系统的实施例。

图15示出了用于图14的导管系统的对开管连接装置的截面图。

图16示出了使用中的图14的导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例示了病人在颈动脉杈具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0的颈动脉。颈动脉杈因颈动脉窦而成为人体的独特的解剖点。起源于内颈动脉和外颈动脉的这种扩张产生一湍流区,其呈现为一种针对脑脉管系统的过滤器:在动脉中循环的胆固醇微粒淀积在动脉壁上,主要淀积在后壁上。在杈位点的上方通常不淀积胆固醇。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将整个过程集中在长度和容积有限的实际病理区。

这个过程始于建立动脉入口(access)(典型的是利用对股动脉或桡动脉进行针穿刺)。利用标准Seldinger技术或其它已知插入技术在穿刺位点处的动脉中定位7或8 French导引鞘。利用5 French诊断导管对颈总动脉进行导管插入并且通过该诊断导管使交换导丝前进到该颈总动脉中。

将诊断导管收回,而使具有脊椎曲线或其它合适的远端曲线的7或8French导引导管52沿交换导丝前进到颈总动脉中。将交换导丝收回并且通过将不透射线的染料注入导引导管52的腔中来执行血管成形术。

接下来,使导丝54通过导引导管52前进并贯穿颈动脉中的狭窄段50。图2示出了定位于病人颈总动脉中的导引导管52和贯穿狭窄段前进的导丝54。优选的是,使用直径为0.014英寸到0.018英寸的冠状探针(style)式可操纵导丝。另选的是,可以将导管系统修改成使用其它直径(如0.035英寸到0.038英寸)的导丝。

在必要时(在小于5%的病例的情况下),在没有栓塞防护的情况下执行预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典型地利用具有直径为2mm的扩张球囊58的快速交换式探针血管成形术导管56)以易于支架贯穿。近来的经验表明这个步骤通常是不必要的,这是因为近来在支架技术方面的进步已经获得了在不需要进行预扩张的情况下就可以贯穿多数病变段的轮廓更小、更加柔软的支架。图3例示了在进行支架置入术之前对狭窄段进行扩张的这个任选步骤。在扩张了狭窄段之后,将球囊58放气并且收回血管成形术导管56。

图4示出了贯穿狭窄段50前进并在病变段内对自膨胀支架70进行展开的支架递送导管60。由于这个步骤对于释放栓塞物质来说风险非常低,所以在没有栓塞防护的情况下展开支架70。

根据我们的经验,非常重要的是,利用支架覆盖从正常动脉壁到正常动脉壁的整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意指使用长支架。因为颈动脉中的流动较强,所以与在其它动脉中的经验相反,没有证据表明,长支架在颈动脉杈处比短支架产生更多的再狭窄。

用于颈动脉杈的支架70的推荐特征有:(a)支架应当自膨胀,(b)应当优选地使用最小5cm的长度,(c)通常需要7mm到9mm的膨胀直径以配合颈总动脉,(d)必须具有良好的径向膨胀力,以消除因展开较差的支架上的聚集物而引发的二次并发症,(e)推荐连续的而非分段的支架框架,以获得颈动脉的矫直,这有利于支架置入技术,(f)在将来可以考虑更长且为圆锥形的支架。为了使支架置入技术适于脉管系统的其它部分,可以对这些特征进行改变。

图5例示了在病变段内展开的自膨胀支架70。剩余的狭窄段50可能留在原始狭窄段的位点处,但是病变段的整个长度被膨胀的支架70有效地覆盖。

图6示出了使导引导管52的远端部前进到展开的自膨胀支架70的腔内。

图7示出了收回了导丝的导引导管52。导引导管52被稳固地定位到展开的自膨胀支架70的腔中,并在该腔中保留有用于本技术的随后步骤的开路(open road)。

图8示出了包括通过导丝腔110定位的快速交换式球囊血管成形术导管102和闭塞球囊导管104在内的导管系统100,快速交换式球囊血管成形术导管102和闭塞球囊导管104通过导引导管52共同前进。血管成形术导管102和闭塞球囊导管104被有效地耦合起来并且作为一个单元共同前进到导引导管52中,接着直达支架70的远端尽头。供后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使用的快速交换式球囊血管成形术导管102典型地具有直径为6mm到9mm的扩张球囊130。

闭塞球囊导管104具有闭塞球囊132,该闭塞球囊由胶乳、硅酮、聚氨酯或其它材料制成,具有6mm到9mm的充气后直径,附着或胶合在简单的金属管108上(例如,超弹性镍钛金属互化物(superelastic Nitinol)或塑性回火(spring temper)不锈钢管),该金属管108的直径为0.014英寸到0.018英寸,长度优选为大约120cm-140cm或更长。因为快速交换式或单轨型血管成形术导管102上的导丝腔110较短,所以套管108的长度可以较短。在手术过程之前,通过利用简单三通旋塞阀(3 way stopcock)和50cc注射器的抽吸器来消除闭塞球囊导管104中的死角(dead space)。

闭塞球囊导管104将优选地与永久性附着于管108的近端部的luerlock配件(fitting)一起制成,例如,通过将该配件插入成型(insert molding)或胶合到管上来制成。另选的是,可以使用可去除配件(如Touhy-Borst接头或压缩配件),以易于在闭塞球囊导管104的管108上进行导管交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内部密封件(如美国专利6,156,005中描述的),以在去除该配件时将闭塞球囊132保持在充气的状态下。

优选的是,闭塞球囊132具有放气后轮廓,该放气后轮廓足够小以通过血管成形术导管102的导丝腔110配合装配导管系统100。另选的是,可以采用顺行或逆行的方式将闭塞球囊导管104的裸管状杆108通过血管成形术导管102的导丝腔110插入,接着将闭塞球囊132和/或近端配件附着于管状杆108,来装配导管系统100。如果使用永久性附着的近端配件,则两个导管102、104将被永久性地耦合在一起。

另选的是,所述直径为0.014英寸到0.018英寸的闭塞球囊导管的管状杆108可以按其它直径(如0.035英寸到0.038英寸)制成。必须将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102修改成具有与闭塞球囊导管104的管状杆108的直径相对应的导丝腔110。导引导管52在支架70内部的定位保留了一开路,以供其它器具(血管成形术、回波描记术(echography)、纤维镜(fibroscopy)等)使用,只要将这些器具配合到该导引导管中即可。这些不同器具可以被用于执行需要对颈动脉杈空间进行隔离的诊断或治疗过程。

优选的是,导管系统100包括可释放的连接装置160,其将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102和闭塞球囊导管104保持在一起,以使导管系统100可以容易地作为一个单元前进。可以用于导管系统100的可释放的连接装置160的各种构造已经在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0/833,494,其通过引用并入于此)中进行了描述。

导管系统的可释放的连接装置可以包括具有采用并行构造方式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主体,第一通道构成为可释放地保持第一导管的杆,而第二通道构成为可释放地保持第二导管的杆。

在另一实施例中,导管系统的可释放的连接装置可以包括具有采用并行构造方式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主体,与第一通道关联的第一锁定装置构成为可释放地保持第一导管的杆,而与第二通道关联的第二锁定装置构成为可释放地保持第二导管的杆。

在另一实施例中,导管系统的可释放的连接装置可以包括附着于第一导管的杆的第一连接件和附着于第二导管的杆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具有互锁特征部,以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可释放地彼此附着。

在另一实施例中,导管系统的可释放的连接装置可以包括将第一导管的杆和第二导管的杆可释放地附着在一起的可剥离(peel-away)鞘。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导管系统的可释放的连接装置可以包括将第一导管的杆和第二导管的杆可释放地附着在一起的对开管。

连接装置的独创性存在于这个事实中,即,其可以构成为使得可以将导管中的一个或两个作为一个单元前进,并且在需要时可以从连接装置释放并且与导管系统的其它部分分开操纵。

当导管系统前进到病人体内时,在连接装置自身从第一和第二导管卸下的意义上,连接装置可以是自释放的。因连接装置可以靠近导管的近端部附着的事实,所以可以采用非常方便的方式由医生释放该连接装置,从而允许将两个导管分开操纵。

在图14中示出了用于颈动脉杈的防护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导管系统100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利用了由延长的对开管200构成的连接装置160。连接装置160的对开管200构成为保持按并行构造的方式设置并且沿纵向轴线相互对位的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102的近端部106和闭塞球囊导管104的管状杆108。纵向裂口202在对开管200的长度上延伸。在装配导管系统100期间,纵向裂口202允许将对开管200越过导管102、104的近端部106、108放置,而在进行防护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过程期间的恰当时间,允许将对开管200从导管102、104去除。对开管200的长度可以改变。利用具有对开管200的导管系统100已经获得了良好的结果,该对开管200沿球囊导管102、104的近端套筒(hub)122、124之间的近端部106、108的大部分延伸,并且至少延伸至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102的近端导丝口。优选的是,连接装置160的对开管200构成有远端易拉片(pull-tab)210或其它特征部,以易于升高对开管200的远端部分,以去除连接装置160并释放球囊导管102、104,使得它们可以彼此分开地操纵。将易拉片210优选地设置在对开管200的与纵向裂口202相对的一侧。可以通过将管200的局部切片或切掉(如图所示)来形成易拉片210。

图15示出了用于图14的导管系统100的连接装置160的对开管200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对开管200具有内腔204,该内腔按尺寸制作并且构成为利用足够的摩擦将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102和闭塞球囊导管104的近端部106、108保持在一起,使得导管系统100可以作为一个单元前进,而不会使两个导管发生任何的相对移动。在一个具体的优选实施例中,将对开管200制成为外部轮廓近似圆形而内腔204近似椭圆形的挤制轮廓(extruded profile)。纵向裂口202在与椭圆形内腔204的主轴线重合的壁的薄的部分处连接对开管200的内腔204和外部。优选的是,在对对开管200进行挤制期间形成纵向裂口202。另选的是,可以在没有纵向裂口202的情况下对管200进行挤制,接着在二次操作中沿长度切开来形成纵向裂口202。用于对开管200的合适材料包括:聚酰胺共聚物(例如,来自ATOFINA的PEBAX 6333或PA 8020)、聚丙烯以及任何具有强度、柔性以及摩擦特性的合适组合的可挤制的医用级别的聚合物。

连接装置160的对开管200可以制成具有包括单腔和多腔构造在内的许多其它可能的构造,并且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纵向裂口202。

图16示出了使用中的图14的导管系统100。具有对开管200的连接装置160具有这样的优点,即,一旦手术过程开始,对开管200就在导管系统100前进时自身卸下,以使医生不需要对连接件进行剥皮、去除或移位(否则将需要“第三只手”)。通过将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102和闭塞球囊导管104对位成期望的纵向对位,接着将对开管200的纵向裂口202压靠导管的近端部106、108直到将它们封装在对开管200的内腔204中为止,从而制备导管系统100以待使用,如图14和15所示。这种制备优选地在生产设备处执行,或者另选地,它也可以由医疗从业者在要使用的地点执行。通过具有位于导引导管的近端部上的Y形配件220或其它止血接头的导引导管,按通常的方式将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102和闭塞球囊导管104的远端部插入病人体内。将远端易拉片210侧向拉动以开始从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102和闭塞球囊导管104卸下对开管200,接着使导管系统100作为一个单元前进。如图16所示,当对开管200遇到Y形配件220时,对开管200将从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102和闭塞球囊导管104的近端部106、108自身剥离或卸下。一旦快速交换式血管成形术导管102和闭塞球囊导管104已经前进到自膨胀支架的远端部,就可以将对开管连接装置160置于一边并丢弃。

图9示出了在自膨胀支架70的腔内被充气的闭塞球囊132和利用贯穿病变段50的扩张球囊130定位的血管成形术导管102。在支架70的远端部中对闭塞球囊132进行充气,以使颈动脉闭塞并且防止任何栓塞碎片从治疗位点向下游行进。接着,将血管成形术球囊130收回至要扩张的支架70的保持变窄的位点。

图10示出了在对病变段50进行扩张之前为确认内颈动脉闭塞而执行的血管成形术观察。对病人进行临床试验。执行血管成形术系列以确认对内颈动脉的有效临时闭塞。造影剂90应当保持接近杈位点,并且通常不到达闭塞球囊132。

图11示出了为扩张狭窄段50和为完成自膨胀支架70的展开或膨胀而被充气的血管成形术球囊130。推荐的是,至少预先5分钟注射阿托品,以避免由于颈动脉球的压缩而引发心搏缓慢(bradycardia)。

在完成后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之后,将血管成形术球囊130放气并且将血管成形术导管从导引导管52收回。闭塞球囊导管104的管状杆108具有足够的长度,使得可以靠近闭塞球囊导管104的近端部将血管成形术导管的短导丝腔110“停放(park)”在杆108上,以使它不对随后的抽吸步骤造成影响。另选的是,如果将闭塞球囊导管104和可去除近端配件一起制成,则可以在这里去除该配件,从而可以完全去除血管成形术导管102。上述内密封件将闭塞球囊132保持在被充气的状态下。

由于闭塞球囊132仍然被充气,因此,通过导引导管52的腔将血液吸回。图12例示了通过导引导管52的腔而被抽吸的潜在的栓塞物质92。

接着,将闭塞球囊132放气,并且将血管成形术导管102和闭塞球囊导管104收回。通过导引导管52执行血管成形术系列,以证实腔的开放性和自膨胀支架70的完全展开。接着,将导引导管52和导引器收回,并且闭合穿刺位点。

图13例示了在完成防护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过程之后支架70完全展开的的病人的颈动脉杈。

尽管针对梗塞性颈动脉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适用于在脉管系统的其它部位(例如,在冠状动脉中)中执行防护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

虽然在此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和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修改例以及变化例进行许多修改、改进以及再组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