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高温圆坯外圆吊具及其起吊方法

高温圆坯外圆吊具及其起吊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圆坯外圆吊具,吊具上设脱钩装置(14),所述的脱钩装置(14)上设一个“L”形的脱钩弯杆(15)将两个吊钩(16)连接,可在分别为吊钩(16)的托钩(23)开口的张开及收起的两个不同状态连接定位,所述的脱钩装置(14)还设有两根钢丝绳(3),两个吊钩(16)各通过其中的一根钢丝绳(3)与套在吊钩(16)上的框架部分(12)连接。与现行公开的吊具相比,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减少因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问题,减轻劳动强度,在使用上更安全、可靠,提高生产效率、使用寿命更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205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20635.8

  • 申请日2007-03-15

  • 分类号B66C1/28(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07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徐晖

  • 地址 243003 安徽省马鞍山市湖南西路8号技术中心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03: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1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66C1/2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7031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8-05-1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66C1/2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7031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09-07-15

    授权

    授权

  • 2007-10-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8-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业生产工艺装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轧制工艺中所用的高温圆坯外圆吊具。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这种高温圆坯外圆吊具的起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冶金工业生产中,对于高温(约1000℃及以上)的圆坯,一般是采用“X”形吊具进行吊运的(见附图3)。这种方法虽然是利用工件自重产生夹持力,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它存在以下缺点:

第一,作为结构简单的桥式吊,吊具不能自动打开,夹持时需人工协助打开夹具,由于需要人工操作,所以生产效率不高;

第二,由于是在高温状态下工作,夹持时需人工协助打开夹具,这是相当困难和危险的;

第三,因为吊具的夹持部位与工件直接靠磨擦接触,所以吊具易磨损。在起吊时,依靠夹头与工件间的摩擦力使吊具夹住工件,在整个吊运过程中吊具的夹持部位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工作重量,又因为在高温状态下工作,使得吊具磨损严重,从而产生不了足够的摩擦力来起吊工件;

第四,是吊具的夹持位置要求高。这种吊具因为是两点夹持,若吊具起吊时,吊具的位置不在工件的中轴线上,工件极易发生倾翻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温圆坯外圆吊具,其目的是提高吊具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高温圆坯外圆吊具,包括吊杆及设在下方的夹持装置,所述的夹持装置设一对互相铰接的吊钩,两个吊钩的下方端头等高且都有一个短的向内折弯的托钩,所述的吊钩通过连杆机构与吊杆连接,所述的吊具上设脱钩装置,所述的脱钩装置上设一个“L”形的脱钩弯杆将两个吊钩连接,可在分别为吊钩的托钩开口的张开及收起的两个不同状态连接定位,所述的脱钩装置还设有两根钢丝绳,两个吊钩各通过其中的一根钢丝绳与套在吊钩上的框架部分连接。

所述的脱钩弯杆上设调整板、手把体及手把腿,调整板通过其上所设的脱钩弯杆调整孔插入一个与吊钩紧固连接的脱钩弯杆回转销与该吊钩铰接,手把腿为一个折弯形的构件,其中一个弯头朝下,在另一个弯头的内侧面设打开位置卡槽和起吊位置卡槽,手把体将调整板和手把腿设有上述两槽的横向弯头在一条直线方向上紧固连接,手把腿通过其上的打开位置卡槽或起吊位置卡槽卡住另一个吊钩上的挡销,朝下弯头的端头的端部的位置低于托钩。

所述的手把腿上所设的打开位置卡槽和起吊位置卡槽位置分布为:所述的打开位置卡槽设在手把腿的折弯转角处,形状为矩形槽,所述的起吊位置卡槽在靠近手把体的位置,该槽的开口大于槽底,其朝向手把体方向的槽侧面为直面,另一个与打开位置卡槽相邻的槽侧面为斜面。

所述的调整板上所设的脱钩弯杆调整孔多于一个,且其分布与调整板、手把体及手把腿的连接方向一致。

所述的两个吊钩一个为单钩、一个为双钩,所述的双钩为两个相同的构件平行方向连接而成,使所述的双钩的整体在吊钩回转平面的截面的厚度大于单钩的厚度,且其托钩在相同方向上为两个。

所述的吊钩和框架部分分别与互相独立的起吊装置连接。

所述的连杆机构为对称的五连杆机构,吊杆的下方设与其紧固的横梁,横梁的两端通过两个连杆分别与两个吊钩的上端铰链连接。

本发明为了实现与上述相同的目的,还提供了上述的高温圆坯外圆吊具所采用的起吊方法,所述的高温圆坯外圆吊具起吊方法,高温圆坯外圆吊具将工件从工位一吊起,移至工位二放下,吊具再返回工位一,所述起吊方法的过程为:

步骤a:所述的吊具在工位一的上方,框架部分的起吊装置使钢丝绳绷紧带动吊钩,所述的脱钩装置上的脱钩弯杆使吊钩以打开方式定位,即挡销卡在打开位置卡槽内,然后框架部分的起吊装置使钢丝绳放松;

步骤b:所述的吊具使吊钩从工件上方对准工件下降;

步骤c:在吊具下降使工件完全进入吊具的吊钩内,即托钩略低于工件的下底面时,低于吊钩下端的手把腿的端部先接触用于放置工件的模台平面使脱钩弯杆绕脱钩弯杆回转销发生旋转,吊钩上的挡销脱离脱钩弯杆上的打开位置卡槽的限制,吊钩在自重的作用下,自动收紧,将工件托住,同时挡销卡入起吊位置卡槽内;

步骤d:所述的吊具上的吊杆带着吊钩和工件上升;

步骤e:所述的吊具达到需要的高度后停止上升,吊钩夹持工件从水平方向离开工位一,移至工位二的工件轧制位置的上方停止;或边上升边水平移动至工位二的工件轧制位置的上方停止;

步骤f:所述的吊具下降,将工件放在轧辊位置后,停止下降,框架部分的起吊装置使钢丝绳绷紧带动吊钩张开,同时吊钩上的挡销从起吊位置卡槽的斜面滑入打开位置卡槽内;

步骤g:所述的吊具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停止上升,水平移至工位一的上方,进行下一个循环;或吊具上升,使托钩略高于工件的上平面后,再边上升边水平移动至工位一的上方,进行下一个循环。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行公开的吊具相比,其吊具的结构简单,减少因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问题,减轻劳动强度,在使用上更安全、可靠,提高生产效率、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吊钩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吊钩收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所述的高温圆坯外圆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吊杆,2、支架,3、钢丝绳,4、横梁,5、双连杆,6、单连杆,7、双钩,8、单钩,9、调整板,10、手把体,11、手把腿,12、框架部分,13、夹持装置,14、脱钩装置,15、脱钩弯杆,16、吊钩,17、挡销,18、脱钩弯杆回转销,19、打开位置卡槽,20、起吊位置卡槽,21、脱钩弯杆调整孔,22、连杆机构,23、托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表达的本发明的结构,本发明为一种高温圆坯外圆吊具,包括吊杆1及设在下方的夹持装置13,所述的夹持装置13设一对互相铰接的吊钩16,两个吊钩16的下方端头等高且都有一个短的向内折弯的托钩23,所述的吊钩16通过连杆机构22与吊杆1连接。当吊具到达需要起吊的工件位置且工件已处于吊钩16以内,两个吊钩16的开口收小,通过托钩23托住工件,然后吊具向上运动将工件吊起,移至所需要的位置后放下,松开吊钩16,返回进行下一个工件的起吊。

本发明任务是完成将工件由工位一运至工位二,运送任务完成后,脱离工件并回到工位一。工位一与工位二的条件差别是:工位一的位置较高,同时在工件下面有模台平板支撑;在工位二,工件垂直于运行方向两端位置由轧辊支撑,运行方向两端悬空。本发明充分利用工位一和工位二的条件差别进行技术构思。

为了实现提高吊具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如附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吊具上设脱钩装置14,所述的脱钩装置14上设一个“L”形的脱钩弯杆15将两个吊钩16连接,可在分别为吊钩16的托钩23开口的张开及收起的两个不同状态连接定位,所述的脱钩装置14还设有两根钢丝绳3,两个吊钩16各通过其中的一根钢丝绳3与套在吊钩16上的框架部分12连接。框架部分12设支架2与钢丝绳3连接。这样的结构与现在公开的吊具相比,是利用两个工位的实际条件差别设计吊具结构,以满足工件在不同工位吊运需求,其吊具的结构简单,减少因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问题,减轻劳动强度,在使用上更安全、可靠,提高生产效率、使用寿命更长。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的脱钩弯杆15上设调整板9、手把体10及手把腿11,调整板9通过其上所设的脱钩弯杆调整孔21插入一个与吊钩16紧固连接的脱钩弯杆回转销18与该吊钩16铰接,手把腿11为一个折弯形的构件,其中一个弯头朝下,在另一个弯头的内侧面设打开位置卡槽19和起吊位置卡槽20,手把体10将调整板9和手把腿11设有上述两槽的横向弯头在一条直线方向上紧固连接,手把腿11通过其上的打开位置卡槽19或起吊位置卡槽20卡住另一个吊钩16上的挡销17,朝下弯头的端头的端部的位置低于托钩23。脱钩弯杆15的作用是实现吊钩16的开口的张开和收起,且可以利用挡销17分别卡在打开位置卡槽19和起吊位置卡槽20进行定位。当吊具下降时,台面先碰到手把腿11,使脱钩弯杆15转动,实现吊钩16的状态转换。

本发明为了使吊具在吊钩16在张开的情况下,能够在达到工件的位置后自动转换至收起的状态,或收起的状态自动转换至张开的状态,手把腿11上所设的打开位置卡槽19和起吊位置卡槽20位置分布采用了下面的结构:所述的打开位置卡槽19设在手把腿11的折弯转角处,形状为矩形槽,所述的起吊位置卡槽20在靠近手把体10的位置,该槽的开口大于槽底,其朝向手把体10方向的槽侧面为直面,另一个与打开位置卡槽19相邻的槽侧面为斜面。所以,当框架部分12的起吊装置使钢丝绳3绷紧带动吊钩16张开时,吊钩16上的挡销17从起吊位置卡槽20的斜面滑入打开位置卡槽19内,进行张开状态的定位;当手把腿11先接触用于放置工件的模台平面使脱钩弯杆15绕脱钩弯杆回转销18发生旋转,吊钩16上的挡销17脱离脱钩弯杆15上的打开位置卡槽19的限制,吊钩16在自重的作用下,自动收紧,将工件托住,同时挡销17卡入起吊位置卡槽20内,进行吊钩16开口收起状态的定位。

根据不同规格工件直径尺寸大小,需要调整吊钩16开口的大小,所以,调整板9上所设的脱钩弯杆调整孔21多于一个,且其分布与调整板9、手把体10及手把腿11的连接方向一致。更换产品规格时,将脱钩弯杆回转销18插入选定的脱钩弯杆调整孔21内。

为了使工件在吊起时不会发生倾翻事故,本发明的两个吊钩16一个为单钩8、一个为双钩7,所述的双钩7为两个相同的构件平行方向连接而成,使所述的双钩7的整体在吊钩16回转平面的截面的厚度大于单钩8的厚度,且其托钩23在相同方向上为两个。这样工件成为三点吊起,稳定性大大提高。

由于吊钩16需要从收起的状态回复为张开的状态,所以需要通过框架部分12的支架2带动钢丝绳3再带动吊钩16张开,所以所述的吊钩16和框架部分12分别与互相独立的起吊装置连接。以便在吊具尚未吊起的时候,吊钩16就可以张开。由于是互相独立的起吊装置,可以同时或不同时动作,但是框架部分12在不动作时,应限制其下落的最低位置。

本发明的连杆机构22为了使受程各杆件的受力状况更好,所采取的结构为:如附图所示,连杆机构22为对称的五连杆机构,吊杆1的下方设与其紧固的横梁4,横梁4的两端通过两个连杆分别与两个吊钩16的上端铰链连接。这样,在吊钩16收起时,连杆成拉直的状态,只承受拉力,杆件和吊钩不易受损。其中,一个连杆为单连杆6,另一个为双连杆5,单连杆6与双钩7连接,双连杆6与单钩8连接。

本发明为了实现与上述相同的目的,还提供了上述的高温圆坯外圆吊具所采用的起吊方法,所述的高温圆坯外圆吊具起吊方法,高温圆坯外圆吊具将工件从工位一吊起,移至工位二放下,吊具再返回工位一,工件在工位一时,吊具在打开方式下,从工件上方下落,在工件完全进入吊具内时,需收紧吊具,将工件托住。本吊具在空载情况下吊具降低,钢丝绳3绷紧带动单钩8、双钩7,将吊具打开,在工位一下降至工件完全进入吊具内时,超出吊钩16下端的手把腿11先接触模台,单双钩脱离止口限制,在自重的作用下,自动收紧,将工件托住。工件在工位二时,吊具带着工件下降,将工件垂直放在轧辊后,继续下降,框架部分12与单双钩相连的钢丝绳3绷紧,并将吊具打开。吊具然后垂直提升,越过工件高度后移走。

所述起吊方法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a:所述的吊具在工位一的上方,框架部分12的起吊装置使钢丝绳3绷紧带动吊钩16,所述的脱钩装置14上的脱钩弯杆15使吊钩16以打开方式定位,即挡销17卡在打开位置卡槽19内,然后框架部分12的起吊装置使钢丝绳3放松;

步骤b:所述的吊具使吊钩16从工件上方对准工件下降;

步骤c:在吊具下降使工件完全进入吊具的吊钩16内,即托钩23略低于工件的下底面时,低于吊钩下端的手把腿11的端部先接触用于放置工件的模台平面使脱钩弯杆15绕脱钩弯杆回转销18发生旋转,吊钩16上的挡销17脱离脱钩弯杆15上的打开位置卡槽19的限制,吊钩16在自重的作用下,自动收紧,将工件托住,同时挡销17卡入起吊位置卡槽20内;

步骤d:所述的吊具上的吊杆1带着吊钩16和工件上升;

步骤e:所述的吊具达到需要的高度后停止上升,吊钩16夹持工件从水平方向离开工位一,移至工位二的工件轧制位置的上方停止;或边上升边水平移动至工位二的工件轧制位置的上方停止;

步骤f:所述的吊具下降,将工件放在轧辊位置后,停止下降,框架部分12的起吊装置使钢丝绳3绷紧带动吊钩16张开,同时吊钩16上的挡销17从起吊位置卡槽20的斜面滑入打开位置卡槽19内;

步骤g:所述的吊具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停止上升,水平移至工位一的上方,进行下一个循环;或吊具上升,使托钩23略高于工件的上平面后,再边上升边水平移动至工位一的上方,进行下一个循环。

假定原工件的产量是每小时50件,采用本发明后,生产基本不会造成停顿,生产效率可以提升15%以上。按每月生产22天,每天生产18小时来算,每年可以多生产50×0.15×18×22×12=35640件。另外,从备件消耗上来说,由于本发明采用吊钩吊住工件,而且设计了可调整开口度的手把腿以适应多种规格,因此本发明的使用寿命可长达一年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