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刚性剑杆引入连续纬纱机构

刚性剑杆引入连续纬纱机构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刚性剑杆引入连续纬纱机构,包括织机,刚性剑杆,握持装置,接收装置,梭子;特点是:握持装置固定在刚性剑杆上面,位于织机一侧,接收装置由夹持块和活动卡销组成,并位于织机的另一侧,通过刚性剑杆的往复运动使得梭子交替地停在握持装置和接受装置里;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刚性剑杆织机上实现了引入的纬纱连续;可在高精度的刚性剑杆织机上实现管状织物的自动织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081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华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36884.6

  • 发明设计人 李毓陵;梅叶峰;

    申请日2007-01-26

  • 分类号D03D49/24(20060101);D03D49/50(20060101);D03D4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33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黄志达;林德杰

  • 地址 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松江新城区人民北路299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54: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3-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D03D49/24 授权公告日:20100811 终止日期:20130126 申请日:200701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8-11

    授权

    授权

  • 2007-09-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8-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领域,它涉及一种在织机上应用刚性剑杆引入连续纬纱织管状织物的自动引纬机构。

背景技术

细特高密管状织物的织造既要求引入的纬纱连续,又要求织机的精度高。有梭织机上,通过梭子在梭口中往复引纬,能实现引入的纬纱连续,但织机精度低,不能进行细特高密织造。刚性剑杆织机织造时,引纬系统引一次纬纱后,需将纬纱剪断,所以不能进行管状织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刚性剑杆织机上引入连续纬纱织管状织物的自动引纬机构,该机构在刚性剑杆织机上,利用刚性剑杆握持梭子在梭口中往复引纬,实现自动织造细特高密管状织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刚性剑杆引入连续纬纱机构,包括织机,刚性剑杆,握持装置,接收装置,梭子;特点是:握持装置固定在刚性剑杆上面,位于织机一侧,接收装置由夹持块和活动卡销组成,并位于织机的另一侧;

引纬前:梭子背部插入握持装置中与握持装置通过摩擦力固定连接,握持装置固定在刚性剑杆上面;

经纱形成管状织物下层梭口时:刚性剑杆伸出,带着握持装置和梭子穿过梭口,将梭子插入接收装置的夹持块中的设定位置,活动卡销上面的销子插入梭子背部的小孔,使梭子、活动卡销和夹持块固定连接在一起,刚性剑杆和握持装置从梭口回到引纬前位置;

经纱形成管状织物上层梭口时:刚性剑杆伸出,带着握持装置穿过梭口并将其插到夹在接收装置的夹持块中的梭子的背部,活动卡销上面的销子从梭子背部的小孔退出,刚性剑杆回缩,其上的握持装置依靠摩擦力带着梭子返回到引纬前位置。

握持装置和夹持块上均开有凹槽,梭子背部设有凸起,握持装置的凹槽与梭子背部的凸起在插入开始时为松配合,在插入结束时为紧配合;夹持块的凹槽与梭子背部的凸起松配合:

握持装置和夹持块上的凹槽为T形槽,梭子背部的凸起为T形凸起或握持装置和夹持块上的凹槽为燕尾槽,梭子背部的凸起为燕尾凸起;

握持装置和夹持块由硬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活动卡销上面的销子为圆形金属杆,且由气缸或电磁吸铁控制伸缩。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刚性剑杆织机上实现了引入的纬纱连续;

2.可在高精度的刚性剑杆织机上实现管状织物的自动织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4为本发明的四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包括固定在织机4一侧的刚性剑杆8和可以持有梭子6的握持装置7,固定在织机4另一侧并可以持有梭子6的接收装置。

本发明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及运动关系如下:

初始位置:刚性剑杆8通过握持装置7持有梭子6停在织机4的右侧,准备引纬。握持装置7与剑杆8固定在一起,梭子6的背部可以插入握持装置7中,通过梭子6与握持装置7间的摩擦力固定在一起的(如图1所示)。

第一步:经纱形成管状织物下层梭口,刚性剑杆8伸出,将握持装置7和梭子6穿过梭口(钢筘3下面),将梭子6插入位于织机4左方的接收装置,同时将纬纱5引入管状织物的上(下)层。接收装置由夹持块2和活动卡销1组成。当梭子6插入到夹持块2中设定位置后,活动卡销1上面的销子11插入梭子6背部的小孔61,使梭子6、活动卡销1和夹持块2固定在一起,然后刚性剑杆8开始回缩,梭子6克服与握持装置7间的摩擦力而滑出握持装置7,刚性剑杆8和握持装置7从梭口回到初始位置,梭子6留在织机4左侧(图2、3)。

第二步:经纱形成管状织物上层梭口,刚性剑杆8伸出,将握持装置7穿过梭口并插到左侧夹在接收装置中的梭子6的背部,活动卡销1上面的销子11从梭子6背部的小孔61退出,接着刚性剑杆8开始回缩,其上的握持装置7依靠摩擦力带着梭子6脱离织机4右侧的接收装置从梭口中返回到初始位置,梭子6中的纬纱5引入织物的上(下)层(图4、1)。

本发明中的握持装置7和夹持块2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实施例1:握持装置7和夹持块2上开T形槽,材料为硬质塑料。梭子6背部制成T形凸起。握持装置7的T形槽与梭子6背部的T形凸起在插入开始时为松配合关系,在插入结束时为紧配合关系;夹持块2的T形槽与梭子6背部的T形凸起是松配合关系。活动卡销1上面的销子11为圆形金属杆,利用电磁原理控制伸缩。

实施例2:握持装置7和夹持块2上开燕尾槽,材料为金属。梭子6背部制成燕尾凸起。握持装置7的燕尾槽与梭子6背部的燕尾凸起在插入开始时为松配合关系,在插入结束时为紧配合关系;夹特块2的燕尾槽与梭子6背部的燕尾凸起是松配合关系。活动卡销1上面的销子11为圆形金属杆,利用气动原理控制伸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