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非晶态的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非晶态的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非晶态的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非晶态的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原有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复杂、产率低、含杂质成分较多及颗粒度不均匀的问题。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取硅溶胶、蔗糖及去离子水混合;(二)搅拌;(三)将溶胶凝胶化处理;(四)凝胶热处理;(五)冷却,得到非晶态的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非晶态的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工艺简单、制备过程中不需催化剂,产物中碳和二氧化硅的比例易于控制,均以非晶态形式存在并结合成均一的颗粒,颗粒度为纳米量级,反应活性高,可以用作SiC纳米材料、含SiC的复合材料和含有硅氧碳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033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51061.3

  • 发明设计人 温广武;张晓东;

    申请日2006-11-24

  • 分类号C01B33/18(20060101);C01B31/02(20060101);C01B31/36(20060101);B82B3/00(20060101);C04B35/628(20060101);

  • 代理机构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单军

  •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54: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2-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1B33/18 授权公告日:20081224 终止日期:20091224 申请日:200611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08-12-24

    授权

    授权

  • 2007-09-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7-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原有的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复杂、产率低、需要引入添加剂或催化剂、原料及产物容易产生污染、制得的材料经常含有杂质,其中碳和SiO2的颗粒均匀度差、大小不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原有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复杂、产率低、含杂质成分较多以及颗粒度不均匀的问题。今提供一种非晶态的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此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取硅溶胶和蔗糖,其中硅与碳的摩尔比为1∶6~6∶1;(二)在室温条件下使用磁力搅拌器在烧杯中搅拌3~6小时,配制成均匀的溶胶;(三)装有溶胶的烧杯放入水浴加热器内,将温度控制在50℃~95℃之间进行凝胶化处理5~20小时,得到白色或略呈淡黄色透明的凝胶;(四)将得到的凝胶放入坩埚并置于管式加热炉中,以800~1600ml/min的流量向管式加热炉中通入氮气,同时管式加热炉以5~20℃/min的加热速度加热到600~900℃,保持温度0.5~5小时;(五)继续以800~1600ml/min的流量向管式加热炉中通入氮气,在氮气的保护下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非晶态的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一种非晶态的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过程中不需要催化剂,产物无杂质,产物中Si与C的原子比可控制在6∶1~1∶6的范围内,而Si与O的原子比恒定为1∶2,颗粒度均匀,主要分布在20-50nm,产物为非晶态的纳米粉体,其中碳和二氧化硅均以非晶态形式存在,颗粒度为纳米量级,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在不添加催化剂的条件下就能通过烧结反应生成SiC纳米线,同时本发明产物还可以用作SiOC复合材料或含有硅氧碳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实际产率高,本发明中使用的是含有30%SiO2的硅溶胶,蔗糖的含碳量为40%,理论产率=(原料中硅溶胶质量的30%+蔗糖质量的40%)/原料的总质量,本发明中实际产率可达理论产率的90%以上,所用原料为常见的环境友好材料,反应过程不产生污染,利于产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取硅溶胶和蔗糖,其中硅与碳的摩尔比为1∶6~6∶1;(二)在室温条件下使用磁力搅拌器在烧杯中搅拌3~6小时,配制成均匀的溶胶;(三)装有溶胶的烧杯放入水浴加热器内,将温度控制在50℃~95℃之间进行凝胶化处理5~20小时,得到白色或略呈淡黄色透明的凝胶;(四)将得到的凝胶放入坩埚并置于管式加热炉中,以800~1600ml/min的流量向管式加热炉中通入氮气,同时管式加热炉以5~20℃/min的加热速度加热到600~900℃,保持温度0.5~5小时;(五)继续以800~1600ml/min的流量向管式加热炉中通入氮气,在氮气的保护下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非晶态的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一)中当碳与硅的摩尔比值超过3,按每2份质量蔗糖:1份质量去离子水的比例加去离子水。其它步骤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一)中取硅溶胶和蔗糖,其中硅、碳的摩尔比为2∶5~5∶2。其它步骤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三)中水浴加热器将温度控制在90℃。其它步骤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三)中凝胶化处理的时间为6小时。其它步骤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管式加热炉以10℃/min的加热速度加热。其它步骤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管式加热炉加热到800℃。其它步骤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以1000ml/min的流量向管式加热炉中通入氮气。其它步骤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以1500ml/min的流量向管式加热炉中通入氮气。其它步骤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管式加热炉保持温度2小时。其它步骤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