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主锁结构及使用该主锁结构的组合门锁

一种主锁结构及使用该主锁结构的组合门锁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锁结构及使用该主锁的组合门锁,包括基座、盖板和侧盖板,基座与盖板之间设置有主锁和副锁,副锁包括上下锁,主锁包括锁舌、锁芯和限位块,锁芯上同轴套设有锁舌驱动块,锁舌上设置有与锁舌驱动块相配合的锁舌驱动槽,特点是锁舌上设置有调节块,调节块与锁舌之间设置有弹性机构;优点在于安全可靠、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而且使用方便,由于主锁的锁舌与调节块之间设置有弹性机构,锁门时钥匙只需要旋转不到270°就可以把锁舌完全弹出,锁舌驱动速度快,比较方便也节省了一定的时间;且主锁的锁舌与上下锁之间设置有互锁机构,避免了误锁的情况,结构也相对比较简单,同时也具备了多种保险的功能,增加了门锁的可靠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082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庄子平;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66916.7

  • 发明设计人 庄子平;

    申请日2007-01-26

  • 分类号E05B63/14(20060101);

  • 代理机构宁波海曙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程晓明

  • 地址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大港工业城凤洋三路9号联程机械(宁波)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54: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1-0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5B63/14 专利号:ZL2007100669167 申请日:20070126 授权公告日:2010101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3-0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5B63/14 登记生效日:2017021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7012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0-10-13

    授权

    授权

  • 2007-10-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8-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主锁结构及使用该主锁结构的组合门锁。

背景技术

锁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防盗工具,在门窗上装一把锁,可以防止小偷进入屋内偷盗。现有的门锁的种类很多,有单一的、双保险的、多保险的、电子报警的等等,以上各种门锁的结构和功能都各不相同,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有单功能的也有多功能的;目前一些多功能门锁的结构中,由于主锁舌的锁程比较长,通常钥匙需要转动两圈才能完全锁住,使用不方便也比较费时,且结构也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且能够快速驱动主锁舌的主锁结构及使用该主锁结构的组合门锁。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主锁结构,包括锁舌、锁芯和限位块,所述的锁芯上同轴套设有锁舌驱动块,所述的锁舌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锁舌驱动块相配合的锁舌驱动槽,所述的锁舌上设置有调节块,所述的调节块与所述的锁舌之间设置有弹性机构。

所述的锁舌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导向柱和弹簧柱,所述的调节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导向柱相互配合的调节槽,所述的弹性机构包括调节弹簧和设置在调节块上的弹簧槽,所述的弹簧柱穿过所述的弹簧槽与所述的调节弹簧相互连接,所述的调节弹簧的一端支承在所述的弹簧槽的底部,所述的调节块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的限位块相互配合的限位凸块。

所述的调节块上一体设置有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的上挡板卡设在所述的锁舌的上端,所述的下挡板卡设在所述的锁舌驱动槽上,所述的弹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锁舌与所述的下挡板的上端面之间的调节弹簧,所述的调节块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的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

一种使用所述的主锁结构的组合门锁,包括基座、盖板和侧盖板,所述的基座与所述的盖板之间设置有主锁和副锁,所述的副锁包括上下锁,所述的主锁包括锁舌、锁芯和限位块,所述的锁芯上同轴套设有锁舌驱动块,所述的锁舌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锁舌驱动块相配合的锁舌驱动槽,所述的锁舌上设置有调节块,所述的调节块与所述的锁舌之间设置有弹性机构。

所述的锁舌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导向柱和弹簧柱,所述的调节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导向柱相互配合的调节槽,所述的弹性机构包括调节弹簧和设置在调节块上的弹簧槽,所述的弹簧柱穿过所述的弹簧槽与所述的调节弹簧相互连接,所述的调节弹簧的一端支承在所述的弹簧槽的底部,所述的调节块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的限位块相互配合的限位凸块,所述的锁舌与所述的上下锁之间设置有互锁机构。

所述的上下锁包括上驱动杆和下驱动杆,所述的上驱动杆的一端设置有上齿条,所述的下驱动杆的一端设置有下齿条,所述的上齿条与所述的下齿条之间设置有换向齿轮,所述的换向齿轮轴接在所述的基座与所述的盖板之间,所述的上驱动杆和所述的下驱动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凸轮,所述的副锁包括一体设置有拨块的驱动轴和弹簧锁体,所述的弹簧锁体与所述的拨块之间设置有摇板,所述的摇板通过定位销轴接在所述的基座上,所述的驱动轴上同轴套设有拨动轴,所述的拨动轴上一体设置有拨杆,所述的拨杆卡设在所述的下驱动杆的一端,所述的上驱动杆上设置有第一方孔,所述的弹簧锁体穿过所述的第一方孔和所述的侧盖板,所述的互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锁舌上的“L”型锁定槽和方形锁定槽,所述的下驱动杆上设置有第二方孔,所述的第二方孔的内侧一体设置有第一锁定凸块和第二锁定凸块,所述的锁舌穿过所述的第二方孔和所述的侧盖板,所述的“L”型锁定槽与所述的第一锁定凸块相互配合,所述的方形锁定槽与所述的第二锁定凸块相互配合。

所述的弹簧锁体包括滚轮和副锁舌,所述的滚轮通过滚轮销轴接在所述的副锁舌上,所述的副锁舌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弹簧通过弹簧销固定在所述的基座上,所述的副锁舌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导向柱,所述的基座与所述的盖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筋,所述的第二导向柱和所述的第二导向筋相互配合,所述的锁舌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的基座与所述的盖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的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的第一导向槽相互配合。

所述的第一方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的副锁舌的宽度与所述的“L”型锁定槽的高度之和,所述的第二方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的锁舌的宽度与所述的“L”型锁定槽的高度之和。

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的侧盖板的上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的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的侧盖板的下端通过长螺钉与所述的锁芯固定连接。

所述的基座与所述的盖板之间固定设置有下驱动杆限位块,所述的下驱动杆上设置有下驱动杆导向槽,所述的侧盖板的下端设置有导向螺钉,所述的导向螺钉与所述的下驱动杆导向槽相互配合,所述的上驱动杆与所述的下驱动杆的两侧分别一体设置有第三导向柱,所述的基座与所述的盖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导向槽,所述的第三导向柱和所述的第三导向槽相互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安全可靠、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而且使用方便,由于主锁的锁舌与调节块之间设置有弹性机构,锁门时钥匙只需要旋转不到270°就可以把锁舌完全弹出,锁舌驱动速度快,比较方便也节省了一定的时间;又由于副锁上的拨杆与上下锁中的下驱动杆互相连接,使副锁与上下锁同时锁闭或开启;且主锁的锁舌与上下锁之间设置有互锁机构,且与上下锁相互配合,当副锁与上下锁同时锁闭时,主锁才可以锁闭,否则主锁只能处于开启状态,避免了误锁的情况,而且各个锁相互锁定的时候不需要另外增加零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同时也具备了多种保险的功能,增加了门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副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主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主锁的不同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上下锁和基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主锁结构,包括锁舌14、锁芯17和限位块13,锁芯17上同轴套设有锁舌驱动块171,锁舌14上设置有与锁舌驱动块171相配合的锁舌驱动槽144,锁舌14上设置有调节块16,调节块16上一体设置有上挡板164和下挡板165,上挡板164卡设在锁舌14的上端,下挡板165卡设在锁舌驱动槽144上,锁舌14与下挡板165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调节弹簧15,调节块16的上端设置有与限位块13相配合的限位槽166。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一种组合门锁,包括基座24、盖板21和侧盖板19,基座24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13,锁舌14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导向柱142和弹簧柱143,调节块16上设置有弹簧槽161和与第一导向柱142相互配合的调节槽162,弹簧柱143穿过弹簧槽161与调节弹簧15相互连接,调节弹簧15的一端支承在弹簧槽161的底部,调节块16的上端设置有与限位块13相互配合的限位凸块163,锁舌14下方设置有锁芯17,锁芯17固定在基座24与盖板21之间,锁芯17上同轴套设有锁舌驱动块171,锁舌14上设置有与锁舌驱动块171相配合的锁舌驱动槽144,基座24与盖板2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槽25,第一导向柱142和第一导向槽25相互配合,锁舌14上一体设置有“L”型锁定槽141和方形锁定槽145,下驱动杆12上设置有第二方孔121,第二方孔121的内侧一体设置有第一锁定凸块122和第二锁定凸块124,锁舌14穿过第二方孔121和侧盖板19,第二方孔121的宽度大于锁舌14的宽度与“L”型锁定槽141的高度之和,“L”型锁定槽141与第一锁定凸块122相互配合,方形锁定槽145与第二锁定凸块124相互配合,滚轮2通过滚轮销1轴接在副锁舌3上,副锁舌3的一端设置有弹簧4,弹簧4通过弹簧销5固定在基座24上,副锁舌3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导向柱31,基座24与盖板21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筋23,第二导向柱31和第二导向筋23相互配合,副锁舌3与一体设置有拨块的驱动轴8之间设置有摇板6,摇板6通过定位销7轴接在基座24上,驱动轴8上同轴套设有拨动轴9,拨动轴9上一体设置有拨杆91,拨杆91卡设在下驱动杆12的一端,上驱动杆10上设置有第一方孔101,副锁舌3穿过第一方孔101和侧盖板19,第一方孔101的宽度大于副锁舌3的宽度与“L”型锁定槽141的高度之和,上驱动杆10的一端设置有上齿条,下驱动杆12的一端设置有下齿条,上齿条与下齿条之间设置有换向齿轮11,换向齿轮11轴接在基座24与盖板21之间,上驱动杆10和下驱动杆12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凸轮28,基座24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2,侧盖板19的上端通过螺钉与第一固定块22固定连接,侧盖板19的下端通过长螺钉18与锁芯17固定连接,基座24与盖板21之间固定设置有下驱动杆限位块26,下驱动杆12上设置有下驱动杆导向槽123,侧盖板19的下端设置有导向螺钉20,导向螺钉20与下驱动杆导向槽123相互配合,上驱动杆10与下驱动杆12的两侧分别一体设置有第三导向柱27,基座24与盖板21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导向槽29,第三导向柱27和第三导向槽29相互配合。

除上述所述结构之外,实施例二的组合门锁中的主锁结构还可以使用实施例一的主锁结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