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集群呼叫系统中呼叫转移的方法、集群交换中心和系统

集群呼叫系统中呼叫转移的方法、集群交换中心和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集群呼叫系统中实现用户终端呼叫转移的方法、集群交换中心和系统。所述方法对第一用户终端进行呼叫,从其签约数据中获取其激活的呼叫转移信息;确定当前对第一用户终端的呼叫满足呼叫转移信息中的呼叫转移条件时,将对第一用户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呼叫前转方第二用户终端的呼叫。相应的,本发明公开了实现用户终端呼叫转移方法的集群交换中心和系统。本发明能够在数字集群系统中实现呼叫转移。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014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63771.0

  • 发明设计人 王强;胡韧;

    申请日2006-12-31

  • 分类号H04Q7/28(20060101);H04Q7/38(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54: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2-2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W4/16 授权公告日:20090318 终止日期:20131231 申请日:20061231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3-18

    授权

    授权

  • 2007-09-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7-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数字集群系统中呼叫转移技术。

背景技术

数字集群通信是二十世纪末兴起的新型移动通信系统,它除了具备公众移动通信网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通信系统所能提供的个人移动通信服务外,还能实现个人与群体间的任意通信,并可进行自主编控,是集对讲机、GSM(或CDMA)和图像传输于一体的智能化通信网。为用户终端提供点到点、一对多的半双工通话,它主要服务对象为各种团体、组织、企业等群体,为群体提供单呼、组呼、广播等呼叫方式及调度服务。主要特点是群组通信、即按即讲,采用半双工通信、快速建立。

单呼(1X呼叫):呼叫群组中成员一对一的交流,语音不能被第三方听见。

组呼:呼叫群组中同一时间只能一个人说话,其话音可以被其他所有的成员听见,允许抢占说话权。

广播呼叫:呼叫群组中说话者的语音广播给所有其它成员,并且不允许其它成员抢占说话权。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一种数字集群系统结构示意图,该数字集群系统包括基站子系统(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集群交换中心(TSC,Trunking Switch Center)、移动交换子系统(MSS,Mobile Switch System)、群组列表管理服务器(GLMS,Group List Management Server)和多个用户终端(MS,Mobile Station)。基站子系统BSS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基站控制器(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或至少一个分组数据控制功能(PCF:PacketControl Function),以及所述基站控制器或分组数据控制功能下的多个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用户终端可以通过集群交换中心TSC进行集群呼叫,即该网络的任意用户终端MS均可以通过其所属的基站BTS及基站控制器BSC向集群交换中心TSC发起集群呼叫,通过集群交换中心TSC进行集群呼叫。也可以通过移动交换子系统MSS进行普通的单呼。

TSC集群交换中心负责完成集群呼叫的媒体分发和信令处理功能,提供了无线网络、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和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网络的接口。

GLMS服务器是群组列表管理服务器,它存储集群业务的用户终端数据以供TSC使用。系统管理员、各个集团用户终端管理员可以通过Web方式对用户终端数据进行动态管理。

呼叫转移业务包括:

1.无条件呼叫前转

无条件呼叫前转允许用户终端将他的所有来话转接到预先设置的另一个电话号码上或用户终端的语音邮箱中。

2.遇忙呼叫前转

遇忙呼叫前转是指当用户终端忙时,允许用户终端将它的来话转接至预先设置的另一个电话号码或用户终端的语音邮箱。

3.不可及呼叫前转

不可及呼叫呼叫前转是指当被叫出现寻呼失败,指配失败或用户终端关机等情况时,允许用户终端将它的来话转接到预先设置的另一个电话号码上或用户终端的语音邮箱中。

对于目前的数字集群系统,当用户终端需要进行呼叫转移业务时,数字集群系统无法向用户终端提供该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集群呼叫系统中用户终端呼叫转移的方法,一种集群交换中心和一种数字集群系统,实现用户终端的在数字集群呼叫中呼叫转移业务,使得数字集群呼叫更加灵活。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呼叫转移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对第一用户终端进行呼叫,从其签约数据中获取其激活的呼叫转移信息;

判断当前对第一用户终端的呼叫是否满足呼叫转移信息中的呼叫转移条件;

当满足呼叫转移信息中的呼叫转移条件,则将对第一用户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呼叫前转方第二用户终端的呼叫。

一种集群交换中心,其中,该集群交换中心包括签约信息获取单元、呼叫转移判断单元、呼叫转移处理单元,所述签约信息获取单元获取被叫用户终端的签约数据并从其中获取被叫用户终端激活的呼叫转移信息;所述呼叫转移判断单元判断对被叫用户终端的呼叫是否满足呼叫转移信息中的呼叫转移条件,如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则所述的呼叫转移处理单元将对被叫用户终端的呼叫转换为向前转方发起呼叫。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该数字集群系统包括基站控制器、列表管理服务器,集群交换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群交换中心进一步包括签约信息获取单元、呼叫转移判断单元、呼叫转移处理单元,所述签约信息获取单元从列表管理服务器获取被叫用户终端的签约数据并从其中获取被叫用户终端激活的呼叫转移信息;所述呼叫转移判断单元判断对被叫用户终端的呼叫是否满足呼叫转移信息中的呼叫转移条件,如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则所述的呼叫转移处理单元发出呼叫转移请求给基站控制器,基站控制器向前转方发起呼叫。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集群交换中心TSC根据被叫状态的需要,从被叫用户终端的签约数据获得用户终端激活的呼叫转移的信息,判断对被叫用户终端的呼叫是否满足呼叫转移的条件,如满足则对前转方进行相应呼叫,实现了数字集群系统呼叫转移业务,使得数字集群呼叫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集群呼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第一实施例之无条件呼叫转移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第二实施例之网络决定忙的遇忙呼叫转移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第三实施例之被叫决定忙的遇忙呼叫转移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第四实施例流程图之用户终端不可及呼叫转移。

图6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中呼叫转移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集群呼叫系统的呼叫转移,可以发生在单呼、组呼、广播等各种呼叫过程中,且被叫MS1和前转MS2可以由同一个BTS管辖,也可以分别由不同的BTS管辖,但MS1和MS2由同一个BSC管辖。但为描述的方便,下述较佳实施方式均仅以单呼、组呼或广播过程中某一个用户终端为例进行描述。

本发明较佳第一实施例之无条件呼叫转移的流程图可以如图2所示,为实现被叫用户终端MS1到前转用户终端MS2的无条件呼叫转移,在GLMS的MS1的签约数据中设置MS1激活的无条件转移业务、前转方MS2的号码以及前转标志,则在某用户终端MS0呼叫用户终端MS1时,其呼叫转移的主要工作过程可以如下所述,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某用户终端MS0发起对MS1的呼叫;

某用户终端MS0发起对MS1的呼叫,用户终端MS1所属的基站控制器BSC收到MS0对MS1的呼叫请求后,要求集群交换中心TSC查询MS1签约数据。

步骤102,TSC到GLMS查询MS1的签约数据;

集群交换中心TSC根据收到的查询MS1签约数据的要求,到群组列表管理服务器GLMS查询MS1的签约数据。

步骤103,GLMS向TSC返回MS1的签约数据;

GLMS向TSC返回MS1的签约数据,该签约数据携带MS1已经激活的无条件转移业务的信息、前转方MS2的号码以及前转标志。

步骤104,TSC分析MS1的签约数据,从中获取MS1已经激活的无条件转移业务的信息(包括用户激活的无条件转移业务,前转方MS2的号码以及前转标志),则触发无条件转移;

步骤105,TSC发送消息到BSC,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前转标志和前转方MS2的号码;

步骤106,BSC发送呼叫邀请到MS2;

BSC根据前转标志和前转方MS2的号码,发送呼叫邀请到MS2。

步骤107,MS2发送呼叫建立请求到BSC;

步骤108,BSC发送呼叫建立请求到TSC;

步骤109,TSC校验MS2的呼叫建立请求合法后,发送呼叫指配消息到BSC。TSC中保存原被叫MS1的号码,用于用户终端状态或群组状态的显示,在显示时,被叫号码仍显示为MS1的号码;

步骤110,BSC完成与MS2的空中信道支配;

步骤111,MS2发送呼叫建立完成消息到BSC;

步骤112,BSC发送呼叫建立完成消息到TSC;

步骤113,TSC向BSC下发话权控制消息,在话权控制中,与MS2有关的消息中显示的被叫号码仍然为原被叫MS1的号码;

步骤114,BSC向MS2发送话权控制消息。

遇忙呼叫转移是在被叫用户终端忙的状态下,将对被叫用户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前转方的呼叫,对前转方的呼叫过程同无条件转移过程,被叫用户终端忙可分为两种情况:

网络决定忙:在TSC对被叫进行呼叫邀请时,发现用户终端忙,TSC决定用户终端忙。目前,网络决定忙的实现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用户终端正在参与一个集群呼叫(可能是单呼、组呼、广播呼叫),TSC本身会记录这个用户终端正处于会话中,这种情况直接触发呼叫转移流程。第二,用户终端正在参与一个1X呼叫,这种情况下TSC会下发邀请消息,如果邀请一直得不到用户终端的响应,就认为用户终端忙。

被叫决定忙:在被叫用户终端接到呼叫邀请时,通过终端操作拒绝本次呼叫,TSC判断拒绝原因,决定用户终端忙。

本发明较佳第二实施例的网络决定忙的呼叫转移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在GLMS的MS1的签约数据中增加MS1激活的遇忙转移业务以及前转方的号码为MS2的数据以及前转标志。

步骤201,用户终端发起对MS1的呼叫;

某用户终端MS0发起对MS1的呼叫,用户终端MS1所属的基站控制器BSC收到MS0对MS1的呼叫请求后,要求集群交换中心TSC查询MS1签约数据。

步骤202,TSC到GLMS查询MS1的签约数据;

集群交换中心TSC根据收到的查询MS1签约数据的要求,到群组列表管理服务器GLMS查询MS1的签约数据。

步骤203,GLMS向TSC返回MS1的签约数据;

GLMS向TSC返回MS1的签约数据,该签约数据携带MS1已经激活的遇忙转移业务的信息、前转方MS2的号码以及前转标志。

步骤204,TSC判断MS1的签约数据,从中获取MS1已经激活的遇忙呼叫转移转移业务信息;MS1如果正在参与一个集群呼叫,则TSC根据所记录的用户终端的状态直接进入步骤207;如果MS1正在参与一个1X呼叫,TSC中无MS1当前状态信息,则进入步骤205。

步骤205,TSC先向MS1发起呼叫邀请;

步骤206,邀请被叫超时,认为用户终端忙,触发遇忙呼叫转移流程;

由于MS1正在参与一个1X呼叫,所以邀请被叫MS1超时,TSC判断被叫用户终端MS1忙,触发遇忙呼叫转移流程:从MS1的签约数据中获取前转方MS2的号码,向前转方MS2发起呼叫邀请,执行步骤207。

步骤207,TSC发送消息到BSC,所述消息中携带前转标志和MS2的号码;

步骤208,BSC发送呼叫邀请到MS2;

BSC根据前转标志和MS2的号码发送呼叫邀请到MS2。

步骤209,MS2发送呼叫建立请求到BSC;

步骤210,BSC发送呼叫建立请求到TSC;

步骤211,TSC校验MS2的呼叫建立请求合法后,发送呼叫指配消息到BSC;

TSC校验MS2的呼叫建立请求合法后,发送呼叫指配消息到BSC,TSC中保存原被叫MS1的号码,用于用户终端状态或群组状态的显示,在显示时,被叫号码仍显示为MS1的号码。

步骤212,BSC完成与MS2的空中信道支配;

步骤213,MS2发送呼叫建立完成消息到BSC;

步骤214,BSC发送呼叫建立完成消息到TSC;

步骤215,TSC向BSC下发话权控制消息,在话权控制中,与MS2有关的消息中显示的被叫号码仍然为原被叫MS1的号码;

步骤216,BSC向MS2发送话权控制消息。

本发明较佳第三实施例如图4所示,为被叫用户终端MS1通过终端操作,主动拒绝本次呼叫的遇忙呼叫转移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在GLMS的MS1的签约数据中增加MS1激活的遇忙转移业务以及前转方MS2的号码以及前转标志;

步骤301,用户终端发起对MS1的呼叫;

某用户终端MS0发起对MS1的呼叫,用户终端MS1所属的基站控制器BSC收到MS0对MS1的呼叫请求后,要求集群交换中心TSC查询MS1签约数据。

步骤302,TSC到GLMS查询MS1的签约数据;

集群交换中心TSC根据收到的查询MS1签约数据的要求,到群组列表管理服务器GLMS查询MS1的签约数据。

步骤303,GLMS向TSC返回MS1的签约数据;

GLMS向TSC返回MS1的签约数据,该签约数据携带MS1已经激活的遇忙转移业务的信息、前转方MS2的号码以及前转标志。

步骤304,TSC判断MS1的签约数据。从中获取MS1已经激活遇忙呼叫转移转移的业务信息;

步骤305,TSC向MS1发起呼叫邀请;

步骤306,MS1发送呼叫建立请求;

步骤307,TSC下发呼叫指配消息,用户终端MS1终端振铃;

步骤308,用户终端MS1通过终端操作,主动拒绝本次呼叫;

步骤309,MS1向TSC发送呼叫退出请求;

步骤310,TSC根据MS1发送的呼叫退出请求判断退出原因为用户终端正常退出,触发遇忙转移;从MS1的签约数据中得到前转方MS2的号码,向前转方MS2发起呼叫邀请;

步骤311,TSC发送消息到BSC,所述消息中携带前转标志和MS2的号码;

步骤312,BSC发送呼叫邀请到MS2;

BSC根据前转标志和MS2的号码发送呼叫邀请到MS2。

步骤313,MS2发送呼叫建立请求到BSC;

步骤314,BSC发送呼叫建立请求到TSC;

步骤315,TSC校验MS2的呼叫建立请求合法后,发送呼叫指配消息到BSC。TSC中保存原被叫MS1的号码,用于用户终端状态或群组状态的显示;在显示时,被叫号码仍显示为MS1的号码;

步骤316,BSC完成与MS2的空中信道支配;

步骤317,MS2发送呼叫建立完成消息到BSC;

步骤318,BSC发送呼叫建立完成消息到TSC;

步骤319,TSC向BSC下发话权控制消息,在话权控制中,与MS2有关的消息中显示的被叫号码仍然为原被叫MS1的号码;

步骤320,BSC向MS2发送话权控制消息。

用户终端不可及呼叫转移一般用于寻呼失败,指配失败或用于关机等状态下,触发呼叫转移过程。本发明较佳第四实施例流程图之用户终端不可及呼叫转移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终端MS1激活用户终端不可及转移业务,转移到MS2;MS1的签约数据中增加MS1激活的用户终端不可及呼叫转移业务以及前转方MS2的号码以及前转标志;

步骤401,用户终端发起对MS1的呼叫;

某用户终端MS0发起对MS1的呼叫,用户终端MS1所属的基站控制器BSC收到MS0对MS1的呼叫请求后,要求集群交换中心TSC查询MS1签约数据。

步骤402,TSC到GLMS查询MS1的签约数据;

集群交换中心TSC根据收到的查询MS1签约数据的要求,到群组列表管理服务器GLMS查询MS1的签约数据。

步骤403,G1MS向TSC返回MS1的签约数据;

GLMS向TSC返回MS1的签约数据,该签约数据携带MS1已经激活的用户终端不可及呼叫转移业务信息、前转方MS2的号码以及前转标志。

步骤404,TSC判断MS1的签约数据;

TSC判断MS1的签约数据,从中获取MS1已经激活的用户终端不可及呼叫转移业务信息。如果用户终端MS1未开机,则在TSC中未注册,TSC根据获取的用户终端MS1签约数据,直接进入步骤414;若用户终端已开机,则进入步骤405;

步骤405,TSC通过BSC向MS1发起呼叫邀请;

步骤406,MS1通过BSC发送呼叫建立请求;

步骤407,TS1向BSC发送呼叫指配;

步骤408,由于某种异常,接入侧失败,则BSC向TSC发送拆线请求,或者TSC等待超时。

很多情况会导致邀请被叫失败,如寻呼/接入信道过载,无法寻呼到用户终端或者用户终端无法接入,BSC/BTS资源不足等等;

如果TSC发送了指配,因为BSC资源不足等内部原因失败,则会给TSC发送拆线请求;

若因为寻呼/接入信道过载等原因,BSC没有收到手机的响应,则不会有任何消息给TSC,则TSC等待超时;

步骤409,TSC判断用户终端MS1不可及,触发用户终端不可及呼叫转移流程,从MS1的签约数据中得到前转发MS2的号码,向前转方MS2发起呼叫邀请;

步骤410,TSC发送消息到BSC,所述消息中携带前转标志和MS2的号码;

步骤411,BSC发送呼叫邀请到MS2;

BSC根据前转标志和MS2的号码发送呼叫邀请到MS2。

步骤412,MS2发送呼叫建立请求到BSC;

步骤413,BSC发送呼叫建立请求到TSC;

步骤414,TSC校验MS2的呼叫建立请求合法后,发送呼叫指配消息到BSC,TSC中保存原被叫MS1的号码,用于用户终端状态或群组状态的显示,在显示时,被叫号码仍显示为MS1的号码;

步骤415,BSC完成与MS2的空中信道支配;

步骤416,MS2发送呼叫建立完称消息到BSC;

步骤417,BSC发送呼叫建立完成消息到TSC;

步骤418,TSC下发话权控制消息。在话权控制中,与MS2有关的消息中显示的被叫号码仍然为被叫MS1的号码;

步骤419,BSC向MS2发送话权控制消息。

上面所述的四个实施例中,除用户关机状态外,如果用户终端已经开机登记,TSC会缓存用户终端的数据,所以步骤2和步骤3在这些情况下可以省略。

在上述呼叫过程中,在对原被叫MS1进行的相关操作中(如调度操作、状态显示、话权控制等),TSC对外:如用户终端显示的仍是MS1的号码;而对内部:则根据MS1的号码得到前转方MS2的号码,对MS1的操作转为对MS2的操作。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呼叫转移的集群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集群通信系统包括集群交换中心TSC51,列表管理服务器GLMS52,基站控制器BSC53,被叫用户终端MS54,前转方用户终端MS55。其中集群交换中心TSC51进一步包括签约信息查询单元511,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呼叫转移处理单元513,用户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14。

其中,列表管理服务器GLMS 52存储用户终端MS54的签约数据,且根据用户终端MS54的设置,列表管理服务器GLMS 52还存储用户终端MS54激活的呼叫转移业务、前转标志和前转方用户终端MS55的号码。其中,用户终端MS54激活的呼叫转移业务信息包括无条件转移业务、遇忙转移业务、用户终端不可及呼叫转移业务。

该集群通信系统的呼叫转移工作过程主要如下所述:

某用户终端MS0发起对用户终端MS54的呼叫,用户终端MS54所属的基站控制器BSC53收到用户终端MS0对用户终端MS54的呼叫请求后,要求集群交换中心TSC51查询用户终端MS54签约数据。

集群交换中心TSC51的签约信息查询单元511向所述列表管理服务器GLMS52发送查询请求,请求查询用户终端MS54的签约数据。列表管理服务器GLMS52根据收到的查询MS54签约数据的请求,向签约信息查询单元511返回MS54的签约数据。该签约数据携带MS54已经激活的呼叫转移业务信息、前转方MS55的号码以及前转标志。所述呼叫转移业务信息可以为无条件转移业务、遇忙转移业务、用户终端不可及呼叫转移业务的一种。

签约信息查询单元511将MS54的签约数据传给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分析该MS54的签约数据,从中获取MS54已经激活的呼叫转移业务信息、前转方MS55的号码以及前转标志。用户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14获取用户终端MS55当前状态并将用户终端MS55当前状态信息传给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

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根据MS54已经激活的呼叫转移业务信息、前转方MS55的号码以及前转标志,再根据MS55当前状态信息,判断MS55当前状态是否满足呼叫转移业务条件。

1)当MS54的签约数据携带无条件转移业务信息、前转方MS55的号码以及前转标志时,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确定当前的呼叫转移为无条件呼叫转移。

2)当MS54的签约数据携带遇忙转移业务信息、前转方MS55的号码以及前转标志时,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确定当前的呼叫转移为遇忙呼叫转移。

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再根据用户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14获取的被叫用户终端当前状态,

如果MS54正在参与一个集群呼叫,则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则直接判断用户终端当前状态满足遇忙呼叫转移条件,则通知呼叫转移处理单元513发送转移单元消息到BSC53,所述消息中携带前转标志和MS55的号码;

如果MS54正在参与一个1X呼叫,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再根据用户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14的被叫用户终端当前状态是正在参与一个1X呼叫满足遇忙呼叫转移条件,则通知呼叫转移处理单元513发送转移单元消息到BSC53,所述消息中携带前转标志和MS55的号码;

如果MS54主动拒绝呼叫,用户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14根据MS54发送的呼叫退出请求而获得用户当前的状态为用户忙,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再根据用户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14的被叫用户终端当前状态为用户忙满足遇忙呼叫转移条件,则通知呼叫转移处理单元513发送转移单元消息到BSC53,所述消息中携带前转标志和MS55的号码;

3)当MS54的签约数据携带用户不可及转移业务信息、前转方MS55的号码以及前转标志时,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确定当前的呼叫转移为用户不可及呼叫转移。如果用户终端MS54未开机,则在TSC51中未注册,则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则直接判断用户终端当前状态满足用户不可及呼叫转移条件,则通知呼叫转移处理单元513发送转移单元消息到BSC53,所述消息中携带前转标志和MS55的号码;

如果由于某种异常,接入侧失败,用户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14根据BSC53向TSC51发送的拆线请求,或者TSC51等待超时而获得用户的当前状态为用户不可及,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再根据用户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14的被叫用户终端当前状态为用户不可及,则通知呼叫转移处理单元513发送转移单元消息到BSC53,所述消息中携带前转标志和MS55的号码;

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根据签约信息查询单元511获得的被叫用户终端签约信息,获取用户终端激活的呼叫转移业务的条件。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再根据用户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14的被叫用户终端当前状态是否满足呼叫转移业务条件,如满足条件则进行呼叫转移,则通知呼叫转移处理单元513。如不满足则不进行呼叫转移。

呼叫处理实现单元513,从签约数据中获取前转标志和前转方MS55的号码,并发送到基站控制器BSC53。

用户终端状态获取单元514用于获得用户终端MS54当前状态。

如果用户终端MS54是处于关机状态,或者正参与集群呼叫,则用户终端状态获取单元直接存有用户终端当前状态,可直接反馈给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

但如果用户终端处于开机状态,并没有参加集群呼叫,则用户终端状态获取单元则会通过BSC53对用户终端MS54发起呼叫,以获得用户终端的当前状态反馈给呼叫转移判断单元512;

基站控制器BSC53,用于建立所述TSC51和所述前转方MS55的转移连接,以实现呼叫转移

以上所述近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