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磨塑胶皮辊机夹具

磨塑胶皮辊机夹具

摘要

磨塑胶皮辊机夹具,属于一种纺机辅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磨塑胶皮机上端夹具。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磨塑胶皮辊机夹具包括一个基座,在基座上至少安装两个支架座,在支架座间利用轴承安装转轴;其特征在于,在转轴上至少连接一个加压机构,用于使转轴绕其本身的轴线转动;一握持杆,安装于支架上,在握持杆的外端安装握持架,支架固定于转轴上;以及至少一个螺纹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安装于基座与支架座之间,或/和握持杆与支架之间,用于调节握持杆的位置。本发明可以提高夹持工件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最终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946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市曙光纺织配件厂;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98388.9

  • 发明设计人 袁云龙;

    申请日2006-12-15

  • 分类号B24B5/37(20060101);B24B5/35(20060101);

  • 代理机构32104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曹祖良

  • 地址 214183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玉祁镇曙光村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50: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2-1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24B5/37 授权公告日:20090401 终止日期:20111215 申请日:20061215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4-01

    授权

    授权

  • 2007-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7-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纺机辅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磨塑胶皮机上端夹具。

背景技术

磨塑胶皮辊机主要利用砂轮来加工胶皮辊,现有的磨塑胶辊机由于废除了传统的仿机床行业外圆磨床径向进给、纵向磨削的方法,采用了先进的径向进给整体磨削方法,有效地消除了磨削弹性塑胶辊体所产生的纵向挤压应力,使磨削皮辊时应力分布均匀,改善了磨削皮辊的精度与光洁度。但生产实践中发现,这种夹具只能适应于磨削棉纺细纱机、粗纱机皮辊。由于这类皮辊长度短(一般约90-160毫米),完全能适应该设备夹具正中间握持加压方式进行磨削,而对于棉纺并条机及精梳机皮辊,这类皮辊长度较长(一般约150-350毫米以上),且两端夹持,磨削时磨削力较大,导致加压握持杆移位,无法进行正常的整体磨削,甚至出现加压握持失效,致使工件(皮辊)飞离,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磨塑胶皮辊机夹具,以提高夹持工件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最终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磨塑胶皮辊机夹具包括一个基座,在基座上至少安装两个支架座,在支架座间利用轴承安装转轴;

其特征在于,在转轴上至少连接一个加压机构,用于使转轴绕其本身的轴线转动;

一握持杆,安装于支架上,在握持杆的外端安装握持架,支架固定于转轴上;

以及至少一个螺纹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安装于基座与支架座之间,或/和握持杆与支架之间,用于调节握持杆的位置。

在螺纹调节机构中,调节螺栓设置于基座上,在支架座上设置与调节螺栓配合连接的螺纹,在基座与支架座之间设置允许支架座在基座上绕位于转轴另一端的转动中心转动的导向机构。

在基座上连接L型支座,在L型支座上设置贯通孔,孔内放置衬套,调节螺栓的螺纹段穿过衬套内的孔,与设置于支架座上的螺套配合连接,在调节螺栓靠近外端的部位设置台阶,该台阶的端面与L型支座的外壁接触,在L型支座内侧的调节螺栓上设置定位圈与定位销,并且,定位销插入设置于调节螺栓上的孔内。

导向机构为设置于基座上的导向槽,及设置于支架座上的可以嵌入导向槽内的导向杆;或设置于支架座上的导向槽及设置于基座上的可以嵌入导向槽内的导向杆。

导向杆穿出贯通的导向槽,在导向杆的外端设置用于固定支架座与基座的相对位置的锁定螺母。

在支架上设置轴孔,握持杆可移动地位于轴孔内,在握持杆的右端设置螺纹孔,丝杆的左端与该螺纹孔配合连接,丝杆的右端伸出螺纹孔,并在右端固定连接带有标尺的标尺筒。

在握持架上设置贯通孔,弹簧轴的下端穿过该贯通孔,在其下端连接压板,在弹簧轴的上端设置台阶,在该台阶与握持架之间的弹簧轴上有弹簧。

在支架与握持杆之间设置只允许握持杆作轴向移动的导向槽与导向键;以及用于锁定握持杆与支架间的相对位置的锁定螺栓,该锁定螺栓在处于锁定状态时,其内端顶住设置于握持杆上的轴向槽内。

在丝杆的右端与轴孔之间设置两个轴向推力轴承,在丝杆的右端设置法兰状台阶,该法兰状台阶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两个轴向推力轴承接触,在位于左侧的轴向推力轴承与设置于轴孔内壁上的台阶之间有垫片,标尺筒利用螺栓安装于丝杆的右端,在丝杆与标尺筒间设置起定位作用的圆柱销。

在基座的下面安装连接架,在连接架的下面有支杆,在支杆上安装气缸架,在气缸架上安装连接座,缸体利用铰接轴铰接于连接座上,缸体的活塞杆与摆杆铰接,摆杆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在摆杆与活塞杆之间有联轴节。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两端夹持,单一气动加压,连体坚固轴承进行同步调节进给方式,使皮辊在同一加压握持条件下具有非常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保证大直径叠合长砂轮在对皮辊整体磨削时运转平稳。从而完全解决了棉纺厂纺纱机上所有皮辊均可进行磨砺。

本装置既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能又提高了磨削皮辊的精度,对各类皮辊磨砺后的精度主要指标——径向跳动均可控制在0.01毫米以内。使使用该设备的棉纺厂纺纱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调节机构的安装状态图。

图3为加压机构的安装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支架座,2、轴承盖,3、端盖,6、摆杆,7、转轴,8、基座,9、握持杆,10、锁定螺栓,11、支架,12、丝杆,13、轴孔,14、垫片,15、推力轴承,16、螺母,17、圆柱销,18、标尺筒,19、螺套,20、定位圈,21、定位销,22、调节螺栓,23、衬套,24、L型支座,25、销轴,26、锁定螺母,27、导向杆,28、导向槽,29、螺钉,30、导向键,31、压板,32、握持架,33、活塞杆,34、连接销,35、联轴节,36、连接架,37、缸体,38、支杆,39、连接座,40气缸架,41、铰接轴。

如图1、2、3所示:在基座8上安装3个支架座1,在每两个支架座1间分别利用轴承各安装1根转轴7;在每根转轴7上连接一个加压机构,用于使转轴7绕其本身的轴线转动;一握持杆9,安装于支架11上,在握持杆9的外端安装握持架32,支架11固定于转轴7上;以及至少一个螺纹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安装于基座8与支架座1之间,或/和握持杆9与支架11之间,用于调节握持杆9的位置。工作时,工件被定位在握持架32上,加压机构动作,使转轴7转动,带动支架11一起绕转轴7的轴线转动,支架11通过握持杆9使位于握持杆9端部的工件动作。

如图2所示:螺纹调节机构中的调节螺栓22设置于基座8上,在位于两侧的支架座1上设置与调节螺栓22配合连接的螺纹,在基座8与支架座1之间设置允许支架座1在基座8上绕位于转轴7另一端的转动中心转动的导向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有3个支架座1,因此,这里的转动中心位于中间的支架座1中,当需要调节位于两侧的两个支架座1的相对位于中间的支架座1的转动中心的位置时,转动调节螺栓22,使两侧的支架座1在导向机构内绕其转动中心转动。位于中间的支架座1固定于基座8上,不能移动。在调整位于两侧的支架座1时,由支架座1带动支架11及其握持杆9一起移动,最终实现对握持杆9的粗调。

为便于加工与安装,可以在基座8上连接L型支座24,在L型支座24上设置贯通孔,孔内放置用于提高耐磨性能的衬套23,调节螺栓22的螺纹栓22靠近外端的部位设置台阶,该台阶的端面与L型支座24的外壁接触,在L型支座24内侧的调节螺栓22上设置定位圈20与定位销21,并且,定位销21插入设置于调节螺栓22上的孔内,利用上述台阶、定位圈20及定位销21,使调节螺栓22只能转动,不能轴向移动,当转动调节螺栓22时,通过与其配合的螺套19带动支架座1移动。

导向机构为设置于基座8上的导向槽28,及设置于支架座1上的可以嵌入导向槽28内的导向杆27;或设置于支架座1上的导向槽及设置于基座8上的可以嵌入导向槽内的导向杆。这里的导向槽28是腰圆形的,导向杆27插入导向槽28内,对支架座1进行导向。

导向杆27穿出贯通的导向槽28,在导向杆27的外端设置用于固定支架座1与基座8的相对位置的锁定螺母26,这种导向杆27的外端设置螺纹,当支架座1调整到位后,就利用锁定螺母26将支架座1固定在基座8上。

在支架11上设置轴孔13,握持杆9可移动地位于轴孔13内,在握持杆9的右端设置螺纹孔,丝杆12的左端与该螺纹孔配合连接,丝杆12的右端伸出螺纹孔,并在右端固定连接带有标尺的标尺筒18。当需要进一步细调握持杆9的位置时,转动丝杆12,利用丝杆12与握持杆9上的螺纹孔使握持杆9移动,标尺筒18上的标尺可精确地显示出丝杆12的转动角度,亦即握持杆9的移动距离,从而实现精确调整握持杆9的位移量的目的,通过对握持杆9的精确调整,实现工件的精确调整。

在握持架32上设置贯通孔,弹簧轴5的下端穿过该贯通孔,在其下端连接压板31,在弹簧轴5的上端设置台阶,在该台阶与握持架32之间的弹簧轴5上有弹簧4,在握持架32上设置用于夹持工件的凹槽,压板31压在该凹槽的槽口上。当需要夹持工件时,用手按住弹簧轴5的上端往下压,使压板31离开凹槽的槽口,这时就可以将工件放入凹槽内,然后松开手,在弹簧4的作用下,弹簧轴5自动上升,带动压板31一起上升,并使压板31将工件压在凹槽内。

在支架11与握持杆9之间设置只允许握持杆9作轴向移动的导向槽与导向键30;以及用于锁定握持杆9与支架11间的相对位置的锁定螺栓10,该锁定螺栓10在处于锁定状态时,其内端顶住设置于握持杆9上的轴向槽内。

在丝杆12的右端与轴孔13之间设置两个轴向推力轴承15,在丝杆12的右端设置法兰状台阶,该法兰状台阶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两个轴向推力轴承15接触,在位于左侧的轴向推力轴承15与设置于轴孔13内壁上的台阶之间有垫片14,标尺筒18利用螺栓安装于丝杆12的右端,在丝杆12与标尺筒18间设置起定位作用的圆柱销17。利用轴向推力轴承15后,可减少转动丝杆12时的摩擦力,以便于精确地微调,同时再利用法兰状台阶与设置于轴孔13内壁上的台阶,使丝杆12转动时只能转动,不能轴向移动,以确保丝杆12转动时,只能带动与其配合连接的握持杆9移动。

在基座8的下面安装连接架36,在连接架36的下面有支杆38,在支杆38上安装气缸架40,在气缸架40上安装连接座39,缸体37利用铰接轴41铰接于连接座39上,缸体37的活塞杆33与摆杆6铰接,摆杆6的另一端与转轴7固定连接,在摆杆6与活塞杆33之间有联轴节35。当需要加压时,缸体37的活塞杆33向外伸出,通过联轴节35带动摆杆6绕转轴7转动,带动转轴7绕其本身的轴线转动,最终带动支架11上的工件动作。

本发明完善了设备的使用性能,提高了棉纺厂最终产品棉纱的质量水平,使纺纱机上的关键部件——皮辊对须条的握持、牵伸、加捻得到了有效控制,极大地提高了棉纱的条干均匀度与强力。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