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咽喉疾病的咽喉清制剂及其制法和质控方法

治疗咽喉疾病的咽喉清制剂及其制法和质控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咽喉清制剂及其制法和质控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它由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等八味药组成,加入辅料分别制成滴丸、分散片、微丸等药剂学上允许的剂型。本发明制剂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清利咽喉的功效,用于咽痛、咽干、声音嘶哑,或有发热恶风、咳嗽等症状者。本发明制剂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外观美洁,易于患者接受;所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制备需要的制剂、保证得到的制剂生产工艺科学合理;所提供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够向相关的生产、检测机构提供检测标准与技术方法,能更好的控制制剂的生产工艺与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548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奇源益德药物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50437.9

  • 发明设计人 于文风;

    申请日2006-10-27

  • 分类号A61K36/899;A61K9/00;A61P11/04;G01N30/02;G01N30/90;G01N33/15;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科技园航丰路8号317室(园区)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29:2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2-2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N30/90 授权公告日:20101110 终止日期:20151027 申请日:200610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11-10

    授权

    授权

  • 2007-07-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5-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咽喉清制剂及其制法和质控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咽喉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和烟毒的危害、职业因素的影响、饮酒、粉尘的刺激等因素,咽喉疾病呈上升趋势,尤其在气候干燥的冬季,空气污染、粉尘微粒大量增加,极易诱发咽喉炎,导致人们声音嘶哑、失音、咽干涩、咽痒、咽痛、咳痰不爽、咽异物感,常伴有“吭、喀”的习惯反应,这些挥之不去的感觉,如不及时诊治、预防,容易反复,非常顽固,很可能令人烦恼一生,甚至会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一生幸福会因此而有所缺憾,令人苦不堪言。咽喉健康正在成为新千年医学专家和广大消费者共同关心的话题。因为慢性咽喉炎虽不是什么大毛病,但的确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难题,一般难以完全康复。为此,专家呼吁:警惕慢性咽炎危害,寻求特效的咽喉用药和天然咽喉保健品正成为新千年人们的健康时尚。所以临床治疗必须及时准确,选择适宜的药物制剂与治疗方法。咽喉清片是由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薄荷、薄荷脑八味药组成。九头狮子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为方中君药,朱砂根、水杨梅根、糯米藤根清热降火,消肿解毒、活血去瘀、祛痰止咳,共为臣药;金果榄、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排脓,为方中佐药,薄荷、薄荷脑疏风散热,清利头目,为使药。该方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清利咽喉,用于咽痛、咽干、声音嘶哑,或有发热恶风、咳嗽等症状者。咽喉清片临床上疗效确切,深受广大患者欢迎。但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剂型落后,服用量大,起效慢,产品质量不够理想,剂型品种不够丰富,适用人群范围窄,服用不便等。鉴于这些情况,优化工艺、改进剂型、提高质量控制方法成为银菊清咽颗粒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咽喉清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的滴丸、分散片等剂型,不仅解决了颗粒剂服用不便与口感较差的问题,而且崩解性好,生物利用度高;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制备需要的制剂、保证得到的制剂生产工艺科学合理;所提供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够向相关的生产、检测机构提供了检测的指标、检测的手段、技术方法等,以便更好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保证用药的安全性,能够更好的指导生产,使生产工艺控制更加严格合理,使消费者能全面认识产品质地。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按照重量计算,它主要是由九头狮子草105.5g、朱砂根63g、水杨梅根79g、糯米藤根79g、金果榄31.5g、桔梗63g、薄荷79g、薄荷脑2.5g制作而成的制剂,包括:注射剂,包括: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凝胶剂、片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和膜剂等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准确的说:所述的制剂是滴丸、软胶囊剂、分散片。

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的咽喉清制剂的制法:取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薄荷,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5小时,滤过,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0~1.12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液在80℃以下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加入薄荷脑,喷入上述挥发油,制成不同的制剂。所述制剂中的滴丸剂这样制备:取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薄荷,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5小时,滤过,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0~1.12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在80℃以下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加入薄荷脑,混合均匀粉碎成细粉,按浸膏粉∶基质=1∶1~3加入基质PEG4000,加热熔融后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转移到滴丸机,滴制温度70℃~90℃,冷却剂为5℃~30℃的二甲基硅油,滴速为20~40d/min,滴距在2~12cm,收集滴丸并除去表面的二甲基硅油,即得。所述制剂中的滴丸剂这样制备:取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薄荷,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5小时,滤过,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0~1.12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在80℃以下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加入薄荷脑,混合均匀粉碎成细粉,按浸膏粉∶基质=1∶1.5加入基质PEG4000,加热熔融后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转移到滴丸机,滴制温度85℃,冷却剂为10℃~20℃的二甲基硅油,滴速为30d/min,滴距在4~8cm,收集滴丸并除去表面的二甲基硅油,即得。所述制剂中的软胶囊剂这样制备:取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薄荷,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5小时,滤过,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0~1.12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在80℃以下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加入薄荷脑,混合均匀粉碎成细粉,再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密闭2小时,再按浸膏粉∶基质=1∶1.5,加入大豆油、大豆卵磷脂的混合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得软胶囊内容物;胶液的制备:以明胶∶甘油∶水=1∶0.7∶1.0,取明胶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吸水膨胀,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置煮胶锅中加热至70~80℃,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使之溶融成均匀的胶液,于60℃保温2~3小时,静置,除去上浮泡沫,用布袋滤过备用。将软胶囊内容物和胶液于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软胶囊,置滚桶干燥机中定型,整丸,干燥,即得。所述制剂中的分散片剂这样制备:取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薄荷,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5小时,滤过,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0~1.12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在80℃以下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加入薄荷脑,混合均匀粉碎成细粉,加入10%微晶纤维素、7%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匀,加入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40目筛整粒,混匀后压片,另取薄荷脑,加乙醇适量使溶解,喷入,再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密闭2小时,即得。

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的咽喉清制剂的质控方法,其鉴别方法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内容:

a.制剂中水杨梅根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适量,加甲醇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水使溶解,加乙酸乙酯振摇提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水杨梅根对照药材适量,加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适量,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4~6∶0.3~0.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下检视,或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制剂中朱砂根药材、岩白菜素中一种或两种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适量,加甲醇超声提取,提取液浓缩,作为供试品溶液;取朱砂根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岩白菜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适量,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4~6∶3~5∶2~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含三氯化铁与铁氰化钾的混合显色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c.制剂中桔梗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适量,加硫酸乙醇溶液与水的混合溶液,加热回流,放冷,加三氯甲烷振摇提取,三氯甲烷液加水洗涤,弃去水液,三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适量,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4~5∶5~6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d.制剂中薄荷药材、薄荷脑中一种或两种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适量,加石油醚振摇提取,提取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取薄荷脑对照品,加石油醚制成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适量,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8~10∶1.5~2.5∶0.8~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准确的说,鉴别方法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内容:

a.制剂中水杨梅根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适量,加甲醇超声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水使溶解,加乙酸乙酯振摇提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水杨梅根对照药材适量,加乙酸乙酯超声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适量,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制剂中朱砂根药材、岩白菜素中一种或两种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适量,加甲醇超声提取,提取液浓缩,作为供试品溶液;取朱砂根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岩白菜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适量,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5∶4∶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含三氯化铁与铁氰化钾的混合显色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c.制剂中桔梗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适量,加7%硫酸乙醇溶液-水=1∶3的混合溶液,加热回流,放冷,加三氯甲烷振摇提取,三氯甲烷液加水洗涤,弃去水液,三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适量,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4∶6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d.制剂中薄荷药材、薄荷脑中一种或两种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适量,加石油醚振摇提取,提取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取薄荷脑对照品,加石油醚制成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适量,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9∶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的咽喉清制剂的质控方法中,其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内容:

a.制剂中岩白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适量,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称定重量,超声处理,放冷,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岩白菜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以十八硅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15~21∶85~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280nm;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适量,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一点法或标准曲线法计算,本品每日用剂量含岩白菜素不得少于1.5mg;

b.制剂中薄荷脑的气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适量,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无水乙醇,超声处理,放置至室温,再称定重量,用无水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适量,再精密加入内标溶液适量,加无水乙醇定容至适当浓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定萘适量,加无水乙醇溶解制成内标溶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精密称定,精密加入内标溶液适量,加无水乙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试验,以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8~12%;柱温为110~150℃;吸取对照品溶液适量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较正因子;吸取供试品溶液适量,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本品每日用剂量含薄荷脑不得少于15mg。

准确的说,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内容:

a.制剂中岩白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研细,取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岩白菜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以十八硅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18∶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nm;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一点法计算,本品每日用剂量含岩白菜素不得少于3.Omg;

b.制剂中薄荷脑的气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无水乙醇20ml,称定重量,冰浴超声处理30分钟,放置至室温,再称定重量,用无水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5ml,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萘15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内标溶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1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试验,以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以Chromosorb W(AW-DMCS)(60-80目)为担体,柱温为140℃;吸取对照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较正因子;吸取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本品每日用剂量含薄荷脑不得少于20mg。

与现有剂型与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剂型适用人群范围窄,服用不便、药物稳定性不理想的问题。其制剂剂型服用方便、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好、携带方便、口感良好、吸收快、适用人群广;所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制备需要的制剂、保证得到的制剂品种效果显著,生产工艺科学合理,克服了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所提供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够更全面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申请人在研制过程中发现,为保证产品质量,辅料、工艺条件的筛选,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诸条件的筛选至关重要。本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选择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使用的辅料种类及用量与比例、质量控制的方法与参数等;以保证发明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实验例1:提取工艺研究

1.挥发油提取条件筛选

(1)因素选择  挥发油提取效果受到加水量、提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选取加水量与提取时间作为因素,重点考察因素的不同水平对挥发油提取效果的影响。

(2)指标确定  选择出油量为评价指标,测定方法如下:

分别称取九头狮子草105.5g、朱砂根63g、水杨梅根79g、糯米藤根79g、金果榄31.5g、桔梗63g、薄荷79g各三份,加水煎煮,同时收集挥发油,每隔1小时记录收油量。

(3)试验:试验安排及结果见下表。

                                  挥发油提取考察结果表

提取时间(h)          出油量(ml)加水量(倍)  1  2  3  4  5  6  7  881012  0.2  0.6  0.8  0.8  1.0  1.3  1.5  1.6  1.6  1.8  2.1  2.1  2.2  2.6  2.6  2.6  3.2  3.2  2.6  3.2  3.2  2.6  3.2  3.2

由上表可见,加水量10倍和12倍提油量相差不大,提取6小时后挥发油基本提尽,从节约时间和能源的角度出发,选择加10倍水提取6小时。并根据此工艺条件进行验证试验。

2.水煎煮提取条件的筛选

(1)因素选择:中药煎煮提取效果受到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的影响。虽然现有技术已对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了考察,但加水量作为重要因素却未做任何研究,本申请人重点考察因素的不同水平对煎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合生产成本、能源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因素水平。

(2)指标确定:

①选择浸膏收得率作为评价指标。浸膏是固体制剂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其收率高低直接影响制剂工艺,故选择为提取指标是合理、有效的控制手段。

②岩白菜素含量:浸出物收率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有效成份提取情况,故同时选择处方中朱砂根所含主要成分岩白菜素含量作为煎煮筛选指标;参考有关文献,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岩白菜素含量。

(3)煎煮试验:分别称取九头狮子草105.5g、朱砂根63g、水杨梅根79g、糯米藤根79g、金果榄31.5g、桔梗63g、薄荷79g各三份,分别加10倍水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6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干燥,称定膏重,计算出膏率,试验结果见下表。

                      加水量考察结果表

  试验号  加水量(倍)  浸膏收得率(%)  岩白菜素含量(mg/g)  1  2  3  6  8  10  3.31  4.48  4.52  12.28  17.68  17.52

由上表可见:加水量为10倍和8倍量时浸膏收得率及岩白菜素含量较高,而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在保证有效成分提取充分的前提下,为了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时,确定提取加水量为8倍量。

(4)验证实验  按以上提取工艺条件进行验证实验,实验结果列表:

                                 煎煮加水量验证实验结果

  方案  试验号  浸膏收得率(%)  岩白菜素含量(mg/g)  煎煮1次,每次8倍量  1  2  3  4.68  4.35  5.02  17.45  18.02  17.23

备注:考察量500g

由验证实验的结果可见煎煮优化组合条件提取结果浸膏收率和岩白菜素含量波动不大,可见该提取工艺条件是合理、可行及稳定的。

综上所述,方中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薄荷加10倍水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与蒸馏液合并后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6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干燥。

实验例2  回收乙醇工艺研究

为了便于生产操作控制和避免有效成分损失,采取减压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得膏,备用。醇提药液减压浓缩的条件为: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8~0.1Mpa。

实验例3  分离、浓缩及干燥工艺研究

分离工艺研究:为了便于生产操作控制,提取液采用200目滤布滤过。

浓缩工艺研究:浓缩采用三效浓缩罐浓缩,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60℃)的稠膏;回收乙醇浓缩,浓缩液的相对密度为1.25~1.30(70℃)浓缩条件为:温度为一效84℃、二效80℃、三效70℃,真空度为一效-0.025Mpa、二效-0.045Mpa、三效-0.065Mpa。

干燥工艺研究:真空干燥条件为:60~70℃,-0.08Mpa。

实验例4:成型工艺研究

4.1分散片剂成型工艺研究

分散片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粘性悬液的水分散片,解决了原剂型崩解性差,溶出缓慢的缺点,本申请人制得的分散片在19℃~21℃水中3min内完全崩解,混悬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分散均匀。

崩解时限检查:采用转篮法,升降式崩解仪,取6片,观察通过筛网的情况,通过率高则崩解性好,更宜人体吸收。

  组别  微晶纤维素%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崩解时间s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10  15  15  15  18  18  18  3  5  7  3  5  7  3  5  7  110  95  72  105  136  89  213  114  101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10%微晶纤维素、7%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匀,加入乙醇,制软材。

4.2软胶囊剂成型工艺研究

4.2.1吸附基质率考察

药粉∶基质            混悬液情况

1∶1.0                不均匀混悬液

1∶1.5                均匀混悬液

1∶2.0                均匀混悬液

4.2.2辅料对成分的影响:

组别               岩白菜素(mg/g)

药粉               0.51

加入基质后         0.49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按药粉∶基质=1∶1.5,药粉加入基质后岩白菜素含量无明显变化。

4.3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4.3.1基质的初步选择

滴丸要求制剂应迅速发挥疗效,加之药物含有挥发性成分,故选择熔点低,具有良好分散力和较大内聚力的PEG4000作基质来满足临床治疗和药效成分性质的要求。初步研究表明,以PEG4000作基质时,滴丸的硬度、流动性均好,结果见下表。

                    基质筛选实验结果

  基质种类  硬度  圆整度  拖尾  PEG4000  PEG6000  +++  +++  +++  +  不托尾  少许托尾

注:+++示很好;++示较好;+示一般

4.3.2药物与基质配比

以药物与基质混合后情况及滴制难易程度,确立药物与基质的配比。见下表。结果表明,药物与聚乙二醇4000的比例为1∶1.5时,药物与基质融合性较好,硬度、圆整度适宜,并且易于滴制。

                 药物与基质的配比实验结果

  药物与基质的配比  硬度  圆整度  拖尾  1∶1  1∶1.2  1∶1.5  1∶2  1∶3  +  ++  +++  +++  +++  -  -  +++  ++  +  明显  明显  不拖尾  不拖尾  不拖尾

注:+++示很好;++示较好;+示一般;-示差

4.3.3冷却剂选择

先以药物∶聚乙二醇4000=1∶1.5的比例,从甲基硅油、液状石蜡、大豆油、花生油、菜子油中选择合适的冷凝剂。以滴丸的下降速度、成型情况为指标,将各指标的考察结果由好至差依次用“+++”,“++”,“+”,“-”表示,结果见下表。

          冷却剂的选择实验结果

  冷凝剂  下降速度  成型情况  二甲基硅油  液状石蜡  大豆油  菜子油  +++  -  ++  ++  +++  ++  -  +

注:+++示很好;++示较好;+示一般

由上表可知,冷却剂选择二甲基硅油为佳。

4.3.4滴制温度选择

聚乙二醇类受热温度过高会出现色泽加深不易凝固。通过预试试验可知滴制温度在80℃左右时,滴速很慢,成型不好。选择滴制温度在85℃左右,滴速适中,成型良好。按优选的药物与基质配比,将浸膏与基质置水浴上加热,熔融,加入滴丸机中,不同温度保温,以丸型圆整度,滴出状态为指标,结果见下表。

         滴制温度的选择实验结果

  滴制温度(℃)  圆整度  滴出状态  70  80  85  90  -  +  +++  +  滴不出  较慢  易滴出  太快

注:+++示很好;++示较好;+示一般;-示差

4.3.5冷却剂温度考察

按优选的药物与基质配比,混合均匀,加热至80-90℃,待全部熔融后,取适量,分别滴入不同温度的二甲基硅油冷却剂中,观察滴丸成型情况,结果见下表。

                         冷却剂温度选择

  冷却剂温度  滴距  滴速  料温  滴丸成型情况  10℃  20℃  梯度冷却  6cm  6cm  6cm  30~40d/min  30~40d/min  30~40d/min  85℃  85℃  85℃  圆整度好,成型好  圆整度好,成型好  圆整度好,成型好

注:梯度冷却方法为:上部为10~20℃,下部为5~10℃。

上表表明,在上述三种冷却温度下,本品的成型性均良好,为简便操作,故选择冷却剂温度为10~20℃。

4.3.6.丸重考察

按以上优选条件,选择不同口径的滴管,滴制成丸,以丸型圆整度,硬度、拖尾为指标,结果见下表。

                                   丸重考察实验结果

  口径(内/外mm/mm)  丸重(mg)  圆整度  硬度  拖尾  3.0/4.0  4.0/5.0  5.0/6.0  40  60  70  +++  +++  -  +  +++  +  不托尾  不托尾  托尾

注:+++示很好;++示较好;+示一般;-示差

上述结果表明,滴头口径为4.0/5.0(内/外mm/mm)的滴头所滴制的滴丸圆整度和硬度等外观指标较好,故选择滴头口径为4.0/5.0(内/外mm/mm)。

4.3.7滴速考察

按以上优选条件,选择不同的滴速,滴制成丸,以丸型圆整度,硬度,拖尾为指标,结果见下表。

                   滴速考察实验结果

  滴速(d/min)  圆整度  硬度  拖尾  20  30  40  +++  +++  -  +  +++  +++  不拖尾  不拖尾  拖尾

注:+++示很好;++示较好;+示一般;-示差

故由上表可确定滴速为30d/min。

4.3.8滴距考察

按以上优选条件,选择不同的滴距,滴制成丸,以丸型圆整度,硬度、拖尾为指标,结果见下表。

               滴距考察实验结果

  滴距(cm)  重量差异  滴丸外观  2  4  8  12  ------  6%  8%  17%  滴丸粘连,圆整度差  滴丸外观圆整,表面光滑  滴丸外观圆整,表面光滑  滴丸外观圆整,表面光滑

上表表明,当滴距在4~8cm时,滴丸外观圆整,表面光滑,重量差异小,故选择滴距为4~8cm。

实验例5:抗炎作用的研究

5.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炎的影响

取小鼠50只,雌雄兼用,体重18~22g,随机分为:对照组、咽喉清片组、本发明制剂组,每组10只。咽喉清片组及本发明制剂组分别按表4中的剂量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1h,每鼠右耳涂以0.3ml二甲苯,致炎后4小时,用8mm打孔器取下双耳相同位置的耳片,称重,以两耳重量差为肿胀指标,结果见下表。

  组别  剂量(g/kg)  左右耳重量差(mg)  对照组  咽喉清片组  本发明滴丸组  本发明分散片组  本发明软胶囊组  -  6  6  6  6  24.4±1.5  18.0±2.3  17.1±1.2  17.4±3.0  17.2±0.8

5.2对大鼠踝关节肿胀的影响

取大鼠50只,雌雄兼用、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对照组、咽喉清片组、本发明制剂组,每组10只。咽喉清片组及本发明制剂组分别按表5中的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d。于末次给药后1h,在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溶液0.1ml/只致炎,并于致炎前及致炎后1、2、5、8h,分别用无弹性的软尺测量大鼠右后踝关节的周长,并以致炎前后踝关节的周长之差作为肿胀度,结果见下表。

  组别  剂量(g/kg)  大鼠踝关节肿胀度(mm)  1h  2h  5h  对照组  咽喉清片组  本发明滴丸组  本发明分散片组  本发明软胶囊组  -  6  6  6  6  3.56±1.87  1.82±0.54  1.70±0.18  1.71±0.54  1.69±0.66  9.75±4.21  6.48±0.51  6.20±1.22  6.19±2.03  6.23±1.88  12.98±1.46  7.86±2.05  7.77±2.29  7.75±0.98  7.79±3.04

以上两个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制剂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踝关节肿胀,作用强度不低于相同剂量的咽喉清片。

实验例6  滴丸剂中水杨梅根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为了突出水杨梅根的特征,选择了水杨梅根药材中的特征成分斑点作为其对照,但是由于制剂中存在较多与水杨梅根药材中的特征成分结构相近或极性相似的成分,例如九头狮子草、朱砂根中的脂溶性成分。只有排除这些成分的干扰,才能获得理想的色谱效果。薄层色谱法效果优劣的关键因素为展开条件,特别是展开剂的组成。因此,试验筛选了多种展开条件,部分展开条件与结果如下:

                          滴丸剂中水杨梅根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条件  结果  石油醚(30~60℃)-乙醇=15∶4  硅胶H薄层板  三氯甲烷-丙酮-冰醋酸=10∶1∶1硅胶6F254薄层板  正己烷-乙酸乙酯=9∶1硅胶G薄层板  三氯甲烷-丙酮=5∶0.5硅胶GF254薄层板  甲苯-甲醇=5∶1硅胶6F254薄层板  三氯甲烷-丙酮=6∶0.3硅胶G薄层板  三氯甲烷-丙酮=4∶0.7硅胶G薄层板  三氯甲烷-丙酮=5∶0.5硅胶G薄层板  分离不清晰   阴性有干扰  Rf值偏低  阴性有干扰  分离不清晰  分离清晰,Rf值稍低,阴性无干扰  分离清晰,Rf值稍高,阴性无干扰  分离最清晰,Rf值适中,阴性无干扰

经过筛选,确定了最佳条件:以硅胶G薄层板为固定相,三氯甲烷-丙酮=5∶0.5为展开剂,在此条件下,水杨梅根药材特征斑点的Rf值适中,和其它斑点分离最清晰,阴性无干扰。

实验例7  分散片剂中朱砂根药材、岩白菜素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为了突出朱砂根的特征,选择了岩白菜素作为其特征成分,但是由于制剂中存在较多与岩白菜素结构相近或极性相似的成分,例如桔梗、金果榄中的皂苷类成分。只有排除这些成分的干扰,才能获得理想的色谱效果。薄层色谱法效果优劣的关键因素为展开条件,特别是展开剂的组成。因此,试验筛选了多种展开条件,部分展开条件与结果如下:

              分散片剂中朱砂根药材、岩白菜素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条件  结果  石油醚(30~60℃)-乙醇=8∶1硅胶G薄层板  三氯甲烷-丙酮-甲醇=10∶1∶1硅胶GF254薄层板  正己烷-乙酸乙酯=9∶1硅胶GF254薄层板  三氯甲烷-丙酮=5∶1硅胶G薄层板  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8∶3∶4硅胶G薄层板  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6∶3∶4硅胶G薄层板  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4∶5∶2硅胶G薄层板  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5∶4∶3硅胶G薄层板  分离不清晰  阴性有干扰  Rf值偏低  阴性有干扰  分离不清晰  分离清晰,Rf值稍低,阴性无干扰  分离清晰,Rf值稍高,阴性无干扰  分离最清晰,Rf值适中,阴性无干扰

经过筛选,确定了最佳条件:以硅胶G薄层板为固定相,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5∶4∶3为展开剂,在此条件下,岩白菜素特征斑点的Rf值适中,和其它斑点分离最清晰,阴性无干扰。

实验例8  微丸剂中桔梗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为了突出桔梗的特征,选择了桔梗药材的特征成分斑点为对照,但是由于制剂中存在较多与岩白菜素结构相近或极性相似的成分,例如金果榄、九头狮子草中的皂苷类成分。只有排除这些成分的干扰,才能获得理想的色谱效果。薄层色谱法效果优劣的关键因素为展开条件,特别是展开剂的组成。因此,试验筛选了多种展开条件,部分展开条件与结果如下:

                              微丸剂中桔梗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条件  结果  三氯甲烷-乙醇=9∶1硅胶H薄层板  三氯甲烷-丙酮-甲醇=15∶3∶1硅胶GF254薄层板  正己烷-乙酸乙酯=7∶1硅胶GF254薄层板  三氯甲烷-丙酮=5∶1硅胶G薄层板  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8∶3∶4硅胶G薄层板  三氯甲烷-乙醚=3∶7硅胶G薄层板  三氯甲烷-乙醚=5∶5硅胶G薄层板  三氯甲烷-乙醚=4∶6硅胶G薄层板  Rf值偏高  阴性有干扰  分离不清晰  阴性有干扰  分离不清晰  分离不清晰  分离清晰,Rf值稍低,阴性无干扰  分离最清晰,Rf值适中,阴性无干扰

经过筛选,确定了最佳条件:以硅胶G薄层板为固定相,三氯甲烷-乙醚=4∶6为展开剂,在此条件下,桔梗药材特征成分斑点的Rf值适中,和其它斑点分离最清晰,阴性无干扰。

实验例9  微囊剂中薄荷药材、薄荷脑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为了突出薄荷的特征,选择了薄荷脑作为其特征成分,但是由于制剂中存在较多与薄荷脑结构相近或极性相似的成分,例如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金果榄等药材中的挥发油类成分。只有排除这些成分的干扰,才能获得理想的色谱效果。薄层色谱法效果优劣的关键因素为展开条件,特别是展开剂的组成。因此,试验硅胶G薄层板为固定相,筛选了多种展开剂,部分展开剂与结果如下:

        微囊剂中薄荷药材、薄荷脑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条件  结果  苯-三氯甲烷=9∶1硅胶G薄层板  三氯甲烷-丙酮-甲醇=10∶1∶1  正己烷-乙酸乙酯=9∶1  三氯甲烷-丙酮=5∶1  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8∶3∶4  环己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8∶1.5∶1.2  环己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10∶2.5∶0.8  环己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9∶2∶1  分离不清晰  阴性有干扰  Rf值偏低  阴性有干扰  分离不清晰  分离清晰,Rf值稍低,阴性无干扰  分离清晰,Rf值稍高,阴性无干扰  分离最清晰,Rf值适中,阴性无干扰

经过筛选,确定了最佳条件:以硅胶G薄层板为固定相,环己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9∶2∶1为展开剂,在此条件下,薄荷脑特征斑点的Rf值适中,和其它斑点分离最清晰,阴性无干扰。

实验例10  滴丸剂中岩白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研究

1仪器与试药

1.1主要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          1100Series          Agilent

紫外分光光度计          TU-1800SPC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

电子分析天平            BP211D              SARTORIUS

超声波清洗机            KQ250B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试药

甲醇        分析纯          北京化工厂

乙腈        色谱纯          CALEDON

磷酸        优级纯          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纯净水      娃哈哈

2检测波长的选择  精密称取岩白菜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在200~4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表明,岩白菜素在275nm处有最大吸收,因此选择275nm作为测定岩鹿乳康片中岩白菜素含量的检测波长。

3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sil(钻石)C18(250×4.6mm 5μm);

流动相:甲醇-水(18∶82);

检测波长:275nm;

流速:1ml/min;

试验选择了岩白菜素作为其指标成分,但是由于制剂中存在较多与岩白菜素结构相近或极性相似的成分例如桔梗、金果榄中的皂苷类成分。只有排除这些成分的干扰,才能获得理想的色谱效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效果优劣的关键因素为洗脱条件,特别是流动相的组成。因此,试验筛选了多种流动相,部分流动相与结果如下:

                                         色谱条件的考察

  流动相条件  结果  甲醇-水=50∶50  乙腈-水=60∶20   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10∶90   甲醇-水=30∶70  甲醇-水=21∶79  甲醇-水=15∶85  甲醇-水=18∶82  分离不完全   分离不完全   出峰时间较长  分离不完全  分离清晰,阴性无干扰  保留时间稍长,分离清晰,阴性无干扰  保留时间适中,分离最清晰,阴性无干扰

经过筛选,确定了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甲醇-水=18∶82为流动相,在此条件下,岩白菜素保留时间适中,峰行尖锐,对称,与相邻峰分离最清晰,阴性无干扰。

4测定法

取本品,研细,取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60分钟,取出,放至室温,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岩白菜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5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量取岩白菜素对照品溶液(0.5136mg/ml)0.4ml、0.8ml、1.2ml、1.6ml、2.0ml,分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成0.020544mg/ml、0.041088mg/ml、0.061632mg/ml、0.082176mg/ml、0.10272mg/ml的对照品溶液,分别从中精密吸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峰面积为横坐标,岩白菜素进样量(μg)为纵坐标做图,绘制标准曲线。结果如下:

          岩白菜素线性关系

  编号  峰面积  岩白菜素(μg)  1  2  3  4  5  262.23  530.14  801.55  1073.15  1320.08  0.20544  0.41088  0.61632  0.82176  1.02720

回归方程:Y=0.000772X+0.000325

相关系数:γ=0.9999

结果表明,岩白菜素在0.20544μg~1.027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经过计算,岩白菜素标准曲线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因此选择外标一点法测定咽喉清滴丸中岩白菜素的含量。

6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份岩白菜素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重复测定5次,考察对照品溶液精密度,测定结果如下:

                                 精密度试验

  试验次数  1  2  3  4  5  平均值 RSD(%)  峰面积  680.70  685.23  681.16  688.94  675.38  682.28 0.74

结果表明,对照品溶液精密度良好。

7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分别在0、2、4、8、24小时进样测定,测定结果如下: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结果

  测试时间(h)  0  2  4  8  24  平均值  RSD(%)  含量(mg/粒)  0.3812  0.3774  0.3805  0.3826  0.3769  0.3797  0.65

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小时内稳定性良好。

8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本品,研细,取约0.2g(共5份),精密称定,按色谱条件与测定法项下操作。结果如下:

                                   重复性试验

  编号  1  2  3  4  5  平均值  RSD(%)  含量(mg/粒)  0.3783  0.3821  0.3856  0.3746  0.3805  0.3802  1.08

结果表明,重复性良好。

9加样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取重量差异项下本品,研细,取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量取岩白菜素(0.6092mg/ml)0.8mg、1.0ml、1.2ml(各2份)分置上述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至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60分钟,取出,放至室温,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按色谱条件与测定法项下操作,测定,即得。测定结果如下:

                        岩白菜素加样回收率试验

  编号  称量  (g)  供试品中岩白  菜素量(mg)  岩白菜素  加入量(mg)  测得值  (mg)  回收率  (%)  1  2  3  4  5  6  0.10525  0.11073  0.10594  0.11215  0.10958  0.10737  0.6415  0.6749  0.6457  0.6836  0.6679  0.6544  0.48736  0.48736  0.60920  0.60920  0.73104  0.73104  1.1205  1.1497  1.2480  1.2803  1.3853  1.3783  98.28  97.42  98.87  97.95  98.13  99.02

平均回收率=98.27%,RSD=0.60%。

10样品含量测定  按色谱条件与测定法项下操作,测定十批样品,结果如下:

咽喉清滴丸中岩白菜素的含量

  批号  岩白菜素平均含(mg/粒)  1  2  3  4  5  6  7  8  9  10  0.3774  0.3851  0.3695  0.3901  0.3887  0.3795  0.3824  0.3885  0.3793  0.3815

实验例11  分散片剂中薄荷脑的气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研究

1仪器与试药

1.1主要仪器

气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公司

电子分析天平   BP211D             SARTORIUS

超声波清洗机   KQ250B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试药

乙醇   分析纯   北京化工厂

纯净水  娃哈哈

2色谱条件

玻璃色谱柱(3.2mm×2.1m);以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为140℃;FID检测器;氮气(50ml/min),氢气(50ml/min),空气(500ml/min)。

试验选择了薄荷脑作为其指标成分,但是由于制剂中存在较多与薄荷脑结构相近或极性相似的成分,例如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金果榄等药材中的挥发油类成分。只有排除这些成分的干扰,才能获得理想的色谱效果。气相色法效果优劣的关键因素为洗脱条件,特别是固定相的种类、涂布浓度、柱等因素。因此,试验对以上因素相关水平进行了筛选,部分条件与结果如下:

                           色谱条件的考察

  流动相条件  结果  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5%;  柱温为200℃  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5%;  柱温为110℃  SE-54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20%;  柱温为130℃  SE-54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  柱温为140℃  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  12%;柱温为150℃  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8%;  柱温为110℃  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  10%;柱温为140℃   分离不完全   分离不完全  分离不完全    分离不完全   分离较清晰,阴性无干扰   分离较清晰,阴性无干扰  保留时间适中,分离最清晰,阴性无干  扰

经过筛选,确定了最佳条件:以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为140℃;在此条件下,薄荷脑保留时间适中,峰行尖锐,对称,与相邻峰分离最清晰,阴性无干扰。

3测定法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无水乙醇20ml,称定重量,冰浴超声处理30分钟,放置至室温,再称定重量,用无水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5ml,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萘15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内标溶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1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对照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较正因子;吸取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

4线性关系的考察

取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1μl,以进样量与峰面积做线性回归。结果表明,薄荷脑进样量在0.314μg~3.143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γ>0.9999。

5精密度试验

试验表明,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计算较正因子,重复测定5次。结果RSD=0.91%,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6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分别在0、2、4、8、24小时进样测定,计算较正因子。结果RSD=0.9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小时内稳定性良好。

7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本品,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按色谱条件与测定法项下操作,制备并测定5份样品,计算样品中薄荷脑含量。结果RSD=2.15%,表明重复性良好。

8加样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取本品,研细,取约0.5g(共6份),精密称定,分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薄荷脑对照品溶液,使样品中薄荷脑实际含量与加入量相当,再分别按色谱条件与测定法项下操作,测定,计算薄荷脑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98.7%,RSD=1.26%。结果表明,方法回收率良好。

9样品含量测定  按色谱条件与测定法项下操作,测定十批样品,结果如下:

   咽喉清分散片中薄荷脑的含量

  批号  薄荷脑平均含量(mg/片)  1  2   3  4  5  6  7  8  9  10  5.5  5.6   5.6  5.5  5.4  5.5  5.6  5.4  5.3  5.5

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九头狮子草105.5g、朱砂根63g、水杨梅根79g、糯米藤根79g、金果榄31.5g、桔梗63g、薄荷79g、薄荷脑2.5g

取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薄荷,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5小时,滤过,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0~1.12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在80℃以下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加入薄荷脑,混合均匀粉碎成细粉,按浸膏粉∶基质=1∶1.5加入基质PEG4000,加热熔融后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转移到滴丸机,滴制温度85℃,冷却剂为15℃的二甲基硅油,滴速为30d/min,滴距在6cm,收集滴丸并除去表面的二甲基硅油,即得滴丸剂,口服,一次2~4粒,一小时1次,一日5~6次。

本发明的实施例2:九头狮子草105.5g、朱砂根63g、水杨梅根79g、糯米藤根79g、金果榄31.5g、桔梗63g、薄荷79g、薄荷脑2.5g

取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薄荷,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5小时,滤过,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0~1.12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在80℃以下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加入薄荷脑,混合均匀粉碎成细粉,按浸膏粉∶基质=1∶1.5加入基质PEG4000,加热熔融后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转移到滴丸机,滴制温度85℃,冷却剂为10℃℃的二甲基硅油,滴速为30d/min,滴距在4cm,收集滴丸并除去表面的二甲基硅油,即得滴丸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3:九头狮子草105.5g、朱砂根63g、水杨梅根79g、糯米藤根79g、金果榄31.5g、桔梗63g、薄荷79g、薄荷脑2.5g

取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薄荷,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5小时,滤过,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0~1.12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在80℃以下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加入薄荷脑,混合均匀粉碎成细粉,按浸膏粉∶基质=1∶1.5加入基质PEG4000,加热熔融后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转移到滴丸机,滴制温度85℃,冷却剂为20℃的二甲基硅油,滴速为30d/min,滴距在8cm,收集滴丸并除去表面的二甲基硅油,即得滴丸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4:九头狮子草105.5g、朱砂根63g、水杨梅根79g、糯米藤根79g、金果榄31.5g、桔梗63g、薄荷79g、薄荷脑2.5g

取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薄荷,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5小时,滤过,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0~1.12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在80℃以下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加入薄荷脑,混合均匀粉碎成细粉,按浸膏粉∶基质=1∶1加入基质PEG4000,加热熔融后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转移到滴丸机,滴制温度70℃,冷却剂为5℃的二甲基硅油,滴速为20d/min,滴距在2cm,收集滴丸并除去表面的二甲基硅油,即得滴丸。

本发明的实施例5:九头狮子草105.5g、朱砂根63g、水杨梅根79g、糯米藤根79g、金果榄31.5g、桔梗63g、薄荷79g、薄荷脑2.5g

取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薄荷,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5小时,滤过,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0~1.12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在80℃以下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加入薄荷脑,混合均匀粉碎成细粉,按浸膏粉∶基质=1∶3加入基质PEG4000,加热熔融后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转移到滴丸机,滴制温度90℃,冷却剂为30℃的二甲基硅油,滴速为40d/min,滴距在12cm,收集滴丸并除去表面的二甲基硅油,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6:九头狮子草105.5g、朱砂根63g、水杨梅根79g、糯米藤根79g、金果榄31.5g、桔梗63g、薄荷79g、薄荷脑2.5g

取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薄荷,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5小时,滤过,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0~1.12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在80℃以下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加入薄荷脑,混合均匀粉碎成细粉,再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密闭2小时,再按浸膏粉∶基质=1∶1.5,加入大豆油、大豆卵磷脂的混合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得软胶囊内容物;胶液的制备:以明胶∶甘油∶水=1∶0.7∶1.0,取明胶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吸水膨胀,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置煮胶锅中加热至70~80℃,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使之溶融成均匀的胶液,于60℃保温2~3小时,静置,除去上浮泡沫,用布袋滤过备用。将软胶囊内容物和胶液于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软胶囊,置滚桶干燥机中定型,整丸,干燥,即得软胶囊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7:九头狮子草105.5g、朱砂根63g、水杨梅根79g、糯米藤根79g、金果榄31.5g、桔梗63g、薄荷79g、薄荷脑2.5g

取九头狮子草、朱砂根、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薄荷,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加水煎煮1.5小时,滤过,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为1.10~1.12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在80℃以下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加入薄荷脑,混合均匀粉碎成细粉,加入10%微晶纤维素、7%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匀,加入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40目筛整粒,混匀后压片,另取薄荷脑,加乙醇适量使溶解,喷入,再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密闭2小时,即得分散片剂。

实施例8  滴丸剂中水杨梅根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3.0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阴性样品(缺水杨梅根),同法制成阴性样品溶液。再取水杨梅根对照药材2g,加乙酸乙酯50ml,超声处理6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9  分散片剂中水杨梅根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2.0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再取水杨梅根对照药材2g,加乙酸乙酯50ml,超声处理6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4∶0.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10  微丸剂中水杨梅根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2.0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5ml使溶解,加乙酸乙酯20ml振摇提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再取水杨梅根对照药材2g,加乙酸乙酯50ml,超声处理6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6∶0.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下检视;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11  分散片剂中朱砂根药材、岩白菜素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超声提取,提取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朱砂根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岩白菜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ml含0.5mg的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5∶4∶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溶液-1%铁氰化钾溶液(1∶1)的混合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12  微丸剂中岩白菜素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30ml超声提取,提取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岩白菜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ml含1mg的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4∶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溶液-1%铁氰化钾溶液(1∶2)的混合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13  微囊剂中朱砂根药材、岩白菜素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5ml超声提取,提取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朱砂根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岩白菜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ml含1mg的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6∶3∶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溶液-1%铁氰化钾溶液(2∶1)的混合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14  分散片剂中桔梗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3g,加7%硫酸乙醇溶液-水=1∶3的混合溶液3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加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水30ml洗涤,弃去水液,三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4∶6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实施例15  滴丸剂中桔梗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10%硫酸乙醇溶液-水=1∶4的混合溶液25ml,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加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水30ml洗涤,弃去水液,三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实施例16  滴丸剂中岩白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研细,取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岩白菜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以十八硅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18∶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nm;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一点法计算,本品每日用剂量含岩白菜素不得少于3.0mg;

实施例17  分散片剂中岩白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3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岩白菜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以十八硅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一点法计算,本品每日用剂量含岩白菜素不得少于2.0mg;

实施例18  微囊剂中岩白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3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岩白菜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以十八硅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1∶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一点法计算,本品每日用剂量含岩白菜素不得少于2.0mg;

实施例19  微丸剂中薄荷脑的气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无水乙醇20ml,称定重量,冰浴超声处理30分钟,放置至室温,再称定重量,用无水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5ml,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萘15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内标溶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1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试验,以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以Chromosorb W(AW-DMCS)(60-80目)为担体,柱温为140℃;吸取对照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较正因子;吸取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本品每日用剂量含薄荷脑不得少于20mg。

实施例20  分散片剂中薄荷脑的气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无水乙醇25ml,称定重量,冰浴超声处理30分钟,放置至室温,再称定重量,用无水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5ml,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萘10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内标溶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1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试验,以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8%;以Chromosorb W  (AW-DMCS)(60-80目)为担体,柱温为110℃;吸取对照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较正因子;吸取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本品每日用剂量含薄荷脑不得少于10mg。

实施例21  微丸剂中薄荷脑的气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无水乙醇25ml,称定重量,冰浴超声处理30分钟,放置至室温,再称定重量,用无水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5ml,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萘10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内标溶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1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试验,以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2%;以Chromosorb W(AW-DMCS)(60-80目)为担体,柱温为150℃;吸取对照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较正因子;吸取供试品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本品每日用剂量含薄荷脑不得少于20mg。

实施例22  微囊剂中薄荷药材、薄荷脑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30~60℃)10ml振摇提取,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取薄荷脑对照品,加石油醚(30~60℃)制成每ml含2mg的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9∶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23  微丸剂中薄荷药材、薄荷脑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10ml振摇提取10分钟,离心,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取薄荷脑对照品,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ml含2mg的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8∶1.5∶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24  微丸剂中薄荷药材、薄荷脑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10ml振摇提取10分钟,离心,上清液浓缩,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取薄荷脑对照品,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ml含4mg的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10∶2.5∶0.8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