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异步转移模式适配层类型2中分配资源的方法

异步转移模式适配层类型2中分配资源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技术,公开了一种异步转移模式适配层类型2中分配资源的方法,使得可以最大可能地保证AAL2链路建链成功,并最大限度避免AAL2链路带宽修改可能导致的已有呼叫掉线。本发明中,不直接按照AAL2链路建链或修改的要求分配资源,而是首先尽量预留保证建链或修改需要的资源,然后根据建链或修改的情况进行资源调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294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510037184.X

  • 发明设计人 梅武钢;

    申请日2005-09-07

  • 分类号H04L29/06;H04L12/24;H04L12/56;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25: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1-0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L29/06 授权公告日:20100512 终止日期:20120907 申请日:200509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5-12

    授权

    授权

  • 2007-05-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3-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技术,特别涉及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的资源分配技术。

背景技术

异步转移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简称“ATM”)是一种综合了电路交换和包交换优点的传输模式,能同时提供面向连接和面向非连接的服务,极大的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在ATM中,信息被组织成信元(cell),因包含来自某用户信息的各个信元不需要周期性出现,这种传输模式是异步的。

ATM适配层(ATM Adaptation Layer,简称“AAL”)是与业务无关的物理层、ATM层和高层间的接口,它是为使ATM层能适应不同业务类型而设置的,故ATM对各种业务承载能力集中体现在AAL。其中,ATM适配层类型2(AAL2)是ATM上用于承载窄带业务的一种适配技术。AAL2使ATM以低时延、高效率提供低速率窄带业务成为可能。AAL2的应用包括第三代移动通信(The Third Generation,简称“3G”)网络的接入部分、公用电话交换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简称“PSTN”)、交换机之间的中继功能以及对其他窄带业务的中继功能。采用AAL2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电路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例如,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的移动交换机间、移动交换机同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和基站即B节点(Node B)之间就使用了AAL2信令(Q.AAL2)。Q.AAL2在3G系统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Q.AAL2信令主要模块在协议上主要分为节点功能(NFP)和协议实体,节点功能主要进行路由分析和资源分配,协议实体主要进行与对等实体进行通信和AAL2链路的建立、释放和维护,协议实体又分为出协议实体(OPP)、入协议实体(IPP)和维护协议实体(MPP),详情可以参照Q.2630.1协议,即《AAL type 2 signalling protocol-Capability set 1》,中文译为《Q.AAL2协议功能集1》。

目前Q.AAL2的协议有Q.2630.1和Q.2630.2。其中,Q.2630.2协议即《AAL type 2 signalling protocol-Capability set 2》,中文可译为《Q.AAL2协议功能集2》,前向兼容Q.2630.1协议。Q.2630.1主要用于AAL2链路的建立、释放和维护管理。2000年12月版本的Q.2630.2在Q.2630.1的基础上,主要增加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根据路径类型选择路由、连接建立失败后重新分配主叫资源、AAL2连接的链路属性(Link Characteristics,简称“LC”)和特定业务汇聚子层(Service Specific Convergence Sublayer,简称“SSCS”)的修改、支持扩展SSCS和音频扩展以及多速率扩展。其中,Q.2630.2协议和Q.2630.1协议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资源管理方面,Q.2630.1协议仅仅涉及到资源的分配并不涉及到资源的修改,而Q.2630.2协议在Q.2630.1协议基础上增加了修改(MODIFY)功能。

Q.2630.2中一次完整的成功的修改过程如图2所示。在修改过程中,主要涉及到LC相关资源的修改,其中图2灰色椭圆中的内容为资源相关部分的操作。修改过程由主动修改方的业务用户1发起,在主动修改方的NFP1预留资源后,NFP1通过主动修改方的OPP1/IPP1通知被动修改方的NFP2;然后,在NFP2在预留资源后,经被动修改方的IPP2/OPP2向被动修改方的业务用户2确认后,NFP2修改资源;然后,NFP2通过IPP2/OPP2通知NFP1修改资源;最后,在双方修改资源成功后完成一次成功的修改过程。

根据Q.2630.1协议,LC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参数:最大公共部分子层(Common Part Sublayer,简称“CPS”)-业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简称“SDU”)比特率、平均CPS-SDU比特率、最大CPS-SDU大小、平均CPS-SDU大小。CPS-SDU比特率和CPS-SDU大小又分为前向和后向,这些参数决定了AAL2链路的带宽等资源。在Q.2630.2协议中,除了LC之外,还定义了首选链路属性(Preferred Link Characteristics,简称“PLC”),PLC中的参数类型和LC完全相同,只是分配带宽等资源时,优先按照PLC参数进行带宽等资源的分配。

对AAL2链路资源的分配,一般只发生在AAL2链路的建立和建立完成之后需要对其修改的情况下。其中,AAL2链路建立的流程和修改流程相似,关于AAL2链路建立和修改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Q.2630.2协议。

在建立AAL2链路时,若本端为AAL2链路建立的发起端即主叫方,如果业务用户发送过来的建链请求消息中不含有PLC,则现有技术方案直接按照请求消息中的LC来进行资源的分配,否则按照PLC来进行资源的分配;如果本端为AAL2链路建链被动接收端即被叫方,则现有技术方案根据对端发送过来的ERQ消息中PLC或LC来进行资源分配。

在完成AAL2建链后,修改AAL2链路时,现有技术方案直接根据修改请求消息中的LC进行资源分配。其中,修改请求消息中LC也称为修改链路属性(Modified LC,简称“MLC”)。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可能会出现AAL2链路的建链不成功以及AAL2链路修改不成功从而导致呼叫掉线的情况。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在AAL2链路建链时,现有技术方案可能由于一端资源不足造成一端按照LC参数进行资源分配而另一端按照PLC进行资源分配,出现主叫方和被叫方分配的带宽等资源不一致的情况,容易造成AAL2链路建链不成功;

在AAL2链路修改时,可能出现在主动修改方按照修改请求重新分配资源后接收端由于一些原因拒绝修改的情况,此时可能出现主动修改方已经修改了资源但由于资源被其它用户占用而无法恢复重分配之前的状态,容易造成已有的呼叫掉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步转移模式适配层类型2中分配资源的方法,使得可以最大可能地保证AAL2链路建链成功,并最大限度避免AAL2链路带宽修改可能导致的已有呼叫掉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步转移模式适配层类型2中分配资源的方法,在Q.2630.2协议链路建链或修改时使用,包含以下步骤:

A预留满足建链或修改可能需要的最大资源;

B根据最终建链或修改使用的链路属性类型调整预留的所述资源。

其中,所述步骤A在主叫方执行,建链的消息包含链路属性,还包含以下子步骤:

A1若所述消息中包含首选链路属性,则所述主叫方计算能同时满足所述首选链路属性和所述链路属性要求的临时链路属性;

A2所述主叫方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根据所述临时链路属性、所述首选链路属性或所述链路属性预留所述资源;

A3若所述消息中不包含所述首选链路属性,则所述主叫方按照所述链路属性预留所述资源;

A4如果所述主叫方预留所述资源成功则记录使用的链路属性类型,否则返回失败。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临时链路属性由所述链路属性和所述首选链路属性中各个参数的最大值组成。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A在被叫方执行,建链的消息包含链路属性,还包含以下子步骤:

A5若所述消息中包含首选链路属性,则所述被叫方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根据所述首选链路属性或所述链路属性预留所述资源;

A6若所述消息中不包含所述首选链路属性,则所述被叫方按照所述链路属性预留所述资源;

A7如果所述被叫方预留所述资源成功则记录使用的链路属性类型并向主叫方反馈使用的链路属性类型,否则返回失败。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B在所述主叫方执行,还包含以下子步骤:

B1所述主叫方根据所述被叫方的反馈获知所述被叫方使用的链路属性类型;

B2若所述被叫方使用的链路属性类型为所述首选链路属性,则所述主叫方根据所述首选链路属性调整所述资源;

B3若所述被叫方使用的链路属性类型为所述链路属性,则所述主叫方根据所述链路属性调整所述资源;

B4如果调整所述资源成功则更新使用的链路属性类型并返回成功,否则返回失败。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A在主动修改方或被动修改方执行,修改的消息包含修改链路属性,还包含以下子步骤:

A8计算能同时满足所述修改链路属性和正在使用的当前链路属性的临时链路属性;

A9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根据所述临时链路属性或所述当前链路属性预留所述资源;

A10如果预留所述资源成功则记录使用的链路属性类型,否则返回失败。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临时链路属性由所述修改链路属性和所述当前链路属性中各个参数的最大值组成。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A在主动修改方或被动修改方执行,修改的消息包含修改链路属性,所述步骤B还包含以下子步骤:

B5若所述用户允许修改,则按照所述修改链路属性调整所述资源;

B6若所述用户拒绝修改,则按照所述当前链路属性调整所述资源。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资源为带宽资源。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不直接按照AAL2链路建链或修改的要求分配资源,而是首先尽量预留保证建链或修改需要的资源,然后根据建链或修改的情况进行资源调整。

这种技术方案上的区别,带来了较为明显的有益效果,即第一,由于本发明的预留操作可以避免其它业务抢占资源,从而可以最大可能的使AAL2链路LC资源分配和修改成功;第二,当AAL2链路修改失败时,本发明方案预留最大带宽的方案能够尽量恢复修改之前的资源,从而保证原有的呼叫不受影响,这将大大改善用户的体验,有利于业务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Q.AAL2在3G系统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2是Q.2630.2中一次完整的成功的修改过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AAL2链路建链时主叫方的资源分配流程;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AAL2链路建链时被叫方的资源分配流程;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AAL2链路建链时主叫方的资源调整流程;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AAL2链路修改时主动修改方和被动修改方的资源预留流程;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AAL2链路修改时被动修改方的业务用户允许修改时主动修改方和被动修改方的资源调整流程;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AAL2链路修改时被动修改方的业务用户拒绝修改时主动修改方和被动修改方的资源调整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方案在AAL2链路建链或AAL2链路修改时,首先尽量预留足够资源以满足AAL2链路建链或修改,并在随后的过程中根据建链或修改的情况进行资源调整以避免带宽资源的浪费。

在AAL2链路建链且建链请求中包含PLC时,首先,主叫方计算能同时满足PLC和LC要求的临时链路属性(Temp Link Characteristics,简称“TLC”),然后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顺次按照TLC、PLC、LC进行资源预留;接着,被叫方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顺次按照PLC、LC进行资源预留,并在成功时根据预留资源时选择使用的PLC或LC向主叫方返回对应参数;最后,主叫方根据被叫方的返回参数获知被叫方是根据PLC还是LC进行资源预留并据此进行资源调整。

在AAL2链路带宽修改时,首先,进行AAL2链路带宽修改的主动修改方和被动修改方计算能同时满足MLC和当前使用LC要求的TLC,然后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顺次按照TLC、MLC进行资源预留;若修改成功,主动修改方和被动修改方分别根据MLC进行资源调整,否则主动修改方和被动修改方分别将资源调整到修改前的分配情况。

本发明方案事先预留最大的资源,可以保证资源在建链和链路带宽修改的过程中不被其它业务抢占,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AAL2链路建链和AAL2链路修改的成功。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进行说明。其中,下文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针对AAL2链路建链的情况,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针对AAL2链路带宽修改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AAL2链路建链时主叫方的资源分配流程如图3所示。此时,主叫方即为建链时发送建立请求消息(Establish RequestMessage,简称“ERQ”)的一方。

首先进入步骤200,检查参数有效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该步骤是为了增强系统的容错能力,防止因为错误设置参数导致的异常情况。

接着进入步骤210,判断分配请求消息中是否含有PLC,如果是则进入步骤220,否则进入步骤230。需要说明的是,AAL2链路建链时的分配请求消息用于携带建链需要的一些参数项。其中,有些参数项必须携带,是必选项,例如LC就是一定携带;有些参数非必须携带,是可选项,例如PLC就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携带。

如果分配请求消息中含有PLC,则在步骤220中,计算能同时满足PLC和LC要求的TLC并根据TLC进行资源预留。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提取LC和PLC中各个参数的最大值组成TLC,其中,LC和PLC中的参数包含CPS-SDU比特率、平均CPS-SDU比特率、最大CPS-SDU大小、平均CPS-SDU大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该步骤目的是为了预留足够的资源,这样主叫方和被叫方协商后链路最终建立时不管使用PLC还是LC都不会出现资源不足的情况。

如果分配请求消息中不含有PLC,则在步骤230,将LC直接赋给TLC并根据TLC进行资源预留。该步骤中,由于分配请求消息中不含有PLC,因此只需要直接按照LC进行资源预留。

接着进入步骤240,判断按照TLC预留资源是否成功,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00,否则进入步骤250。其中,预留资源如果成功,则说明主叫方肯定可以提供满足建链需求的资源,此时能否建链成功取决于被叫方的资源情况。

如果按照TLC进行资源预留不成功,则在步骤250中,判断TLC是否为LC,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10,否则进入步骤260。其中,该步骤中,如果TLC为LC,则说明分配请求消息中不包含PLC,并且按照LC进行资源预留失败。

如果TLC资源预留不成功且TLC不为LC,则在步骤260中,按照PLC进行资源预留。如果按照TLC进行资源预留不成功且TLC不为LC,说明主叫方现有资源不能同时满足PLC和LC,根据协议,PLC具有优先权,因此在该步骤中,重新按照PLC进行资源预留。

接着进入步骤270,判断按照PLC预留资源是否成功,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00,否则进入步骤280。该步骤中,如果按照PLC预留资源成功,则说明可以尝试建链。

如果按照PLC预留资源不成功,则在步骤280中,按照LC进行资源预留。其中,进入该步骤说明之前步骤已经分别按照TLC和PLC进行了资源预留,且TLC不为LC。

接着进入步骤290,判断按照LC预留资源是否成功,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00,否则进入步骤310。该步骤中,如果按照LC预留资源成功,则说明可以尝试建链。

如果在前面的步骤中的资源预留成功,则在步骤300中,填写资源预留使用的LC类型并返回成功。其中,资源预留使用的LC类型为TLC、PLC或LC。

如果之前步骤的资源预留全部失败,则在步骤310中,返回失败。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通过图3所示的预留流程,主叫方尽最大可能为AAL2链路建链预留了当前能提供的满足建链要求的最大资源,从而尽量保证在后续的建链过程中资源不被其它并行的业务抢占。

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AAL2链路建链时被叫方的资源分配流程如图4所示。其中,被叫方即为建链时收到建立请求消息(Establish RequestMessage,简称“ERQ”)的一方。

首先进入步骤400,判断建链的消息即ERQ消息中是否存在PLC,如果是则进入步骤410,否则进入步骤43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最终建链的结果要么按照PLC分配资源,要么按照LC分配资源,因此被叫方可以直接按照PLC、LC的优先级顺序分配资源,然后将分配资源的结果通过一定方式通知主叫方即可。

如果存在PLC,则在步骤410中,按照PLC分配资源。其中,由于分配资源时PLC优先级比LC高,因此如果存在PLC,首先按照PLC分配资源。

接着进入步骤420,判断按照PLC分配资源是否成功,如果是则进入步骤460,否则进入步骤430。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如果按照PLC分配资源成功,由于PLC优先级高于LC,不再需要按照LC分配资源。

如果按照PLC预留资源不成功,则在步骤430中,按照LC进行资源预留。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按照PLC预留不成功时,再次按照LC预留资源,则仍然有可能建链成功,从而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建链成功,避免按照PLC预留资源不成功造成的建链失败。

接着进入步骤440,判断按照LC分配资源是否成功,如果是则进入步骤460,否则进入步骤450。其中,该步骤中若按照LC分配资源成功后,如果经过协商,主叫方也可以将资源调整到按照LC分配,则可以建链成功。

如果上述步骤中预留资源失败,则在步骤450中返回失败。

如果按照PLC或LC预留资源成功,则在步骤460中填写资源分配使用的LC类型后返回成功并反馈给主叫方。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反馈消息中不含有链路属性修改支持(Modify Support for Link Characteristics,简称“MSLC”)参数标识,被叫方是根据LC分配资源的;反馈消息含有MSLC参数则标识被叫方是根据PLC分配资源的。这样,主叫方就可以通过反馈消息获知被叫方分配资源时使用的LC类型并据此进行资源调整,以保证主叫方和被叫方分配的资源相同。

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AAL2链路建链时主叫方的资源调整流程如图5所示。其中,该流程在主叫方收到被叫方的建立证实消息(EstablishConfirm Message,简称“ECF”)时开始。

首先进入步骤500,检查参数有效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该步骤是为了增强系统的容错能力,防止因为错误设置参数导致的异常情况。

接着进入步骤510,判断被叫方返回消息中是否包含MSLC参数,如果是则进入步骤590,否则进入步骤520。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主叫方和被叫方分配资源的一致性,当被叫方返回消息不含有MSLC参数时,说明被叫方是根据LC分配资源的,因而主叫方需要根据LC参数进行资源调整;当被叫方返回消息中含有MSLC参数时,说明被叫方是根据PLC分配资源的,因而主叫方需要根据PLC进行资源调整。

若被叫方返回消息中不包含MSLC参数,则在步骤520中,判断主叫方预留资源使用的LC类型是否为TLC,如果是则进入步骤530,否则进入步骤540。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如果主叫方预留资源使用的LC类型为TLC,由于TLC同时满足PLC和LC要求,因此在后续步骤根据被叫方分配资源的情况调整主叫方按照LC或PLC分配资源的操作可以成功。

若被叫方返回消息中不包含MSLC参数且主叫方预留资源使用的LC类型为TLC,则在步骤530中,根据LC进行资源调整。其中,被叫方按照LC进行资源分配,由于此时主叫方按照TLC预留资源,即预留的资源肯定满足LC要求,因此可以保证该步骤的资源调整成功。

在步骤540中,判断预留资源使用的LC类型是否为PLC,如果是则进入步骤550,否则进入步骤580。其中,如果该步骤中主叫方预留资源使用的LC类型不为PLC,则说明主叫方按照LC预留资源,此时不需要进行调整。

在步骤550中,根据LC进行资源调整。该步骤中,由于主叫方按照PLC进行资源预留,而被叫方按照LC进行资源预留,因此主叫方需要根据LC进行资源调整,此时,如果LC需要的资源少于PLC需要的资源,则调整可成功,否则可能会由于资源不足而失败。

接着进入步骤560,判断资源调整是否成功,如果是则进入步骤570,否则进入步骤640。

在步骤570中,记录LC类型。其中,由于该步骤之前的步骤改变了资源分配使用的LC类型,因此需要更新重新记录LC类型。

接着进入步骤580,返回成功。

若被叫方返回消息中包含MSLC参数,则在步骤590中,判断主叫方预留资源使用的LC类型是否为TLC,如果是则进入步骤600,否则进入步骤610。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如果主叫方预留资源使用的LC类型为TLC,由于TLC同时满足PLC和LC要求,因此在后续步骤根据被叫方分配资源的情况调整主叫方按照LC或PLC分配资源的操作可以成功。

若被叫方返回消息中包含MSLC参数且主叫方预留资源使用的LC类型为TLC,则在步骤600中,根据PLC进行资源调整。其中,被叫方按照PLC进行资源分配,由于此时主叫方按照TLC预留资源,即预留的资源肯定满足PLC要求,因此可以保证该步骤的资源调整成功。

在步骤610中,判断预留资源使用的LC类型是否为LC,如果是则进入步骤620,否则进入步骤580。其中,如果该步骤中主叫方预留资源使用的LC类型不为LC,则说明主叫方按照PLC预留资源,此时不需要进行调整。

在步骤620中,根据PLC进行资源调整。该步骤中,由于主叫方按照LC进行资源预留,而被叫方按照PLC进行资源预留,因此主叫方需要根据PLC进行资源调整,此时,如果PLC需要的资源少于LC需要的资源,则调整可成功,否则可能会由于资源不足而失败。

接着进入步骤630,判断资源调整是否成功,如果是则进入步骤570,否则进入步骤640。

在步骤640中,返回失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图5所示的流程保证了主叫方和被叫方资源分配的一致,从而可以避免主叫方和被叫方分配资源不一致的情况,保证AAL2链路建链的成功。

根据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AAL2链路修改时主动修改方和被动修改方的资源预留流程如图6所示。其中,该流程在收到修改请求消息(Modifyication Request Message,简称“MOD”)时开始执行。

首先进入步骤700,根据当前LC和MLC计算能同时满足当前LC和MLC要求的TLC并按照TLC进行资源预留。在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提取当前LC和MLC中各个参数的最大值组成TLC,其中,LC和MLC中的参数包含CPS-SDU比特率、平均CPS-SDU比特率、最大CPS-SDU大小、平均CPS-SDU大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该步骤目的是为了预留足够的资源,这样即使链路修改失败也可以尽可能恢复当前LC需要的资源,防止其它业务对资源的抢占,避免因为链路修改失败而导致业务中断。

接着进入步骤710,判断目前资源是否满足TLC,如果是则进入步骤750,否则进入步骤720。

若目前资源不满足TLC,则在步骤720中,按照MLC进行资源预留。在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如果目前资源不能同时满足MLC和当前LC,则直接按照MLC进行资源预留。

接着进入步骤730,判断目前资源是否满足MLC条件,如果是则进入步骤750,否则进入步骤740。其中,该步骤中,若目前资源不能满足MLC条件则说明无法进行链路修改。

在步骤740中,返回失败。其中,由于无法进行链路修改,该步骤返回失败。

在步骤750中,根据TLC预留资源并赋上预留资源使用的LC类型返回成功。在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LC类型有TLC和MLC两种。

根据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AAL2链路修改时被动修改方的业务用户允许修改时主动修改方和被动修改方的资源调整流程如图7所示。其中,该流程在被动修改方收到业务用户允许修改消息以及主动修改方收到被动修改方的修改确认消息(Modification Acknowledge Message,简称“MOA”)时执行。

首先进入步骤770,检查输入参数的有效性。其中,该步骤是为了增强系统的容错能力,防止出现错误参数导致的异常情况。

接着进入步骤780,根据MLC进行资源调整,更改LC类型并返回成功。由于允许修改,因此在该步骤中,将最终的资源按照修改消息中的MLC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AAL2链路修改时被动修改方的业务用户拒绝修改时主动修改方和被动修改方的资源调整流程如图8所示。其中,该流程在被动修改方收到业务用户拒绝修改消息以及主动修改方收到被动修改方的修改拒绝消息(Modification Reject Message,简称“MOR”)时执行。

首先进入步骤800,检查输入参数的有效性。其中,该步骤是为了增强系统的容错能力,防止出现错误参数导致的异常情况。

接着进入步骤810,根据修改前的LC类型进行资源调整,更改LC类型并返回成功。在该步骤中,为了防止因为拒绝修改而导致断链,需要将资源调整到修改前的状态,即按照修改前的LC类型进行资源调整。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方案在AAL2链路修改之前首先尽可能预留了资源,这样即使业务用户拒绝修改,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恢复修改之前的资源,尽可能避免资源被其它业务抢占而无法恢复的情况。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