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和用于该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的集电极覆盖部件

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和用于该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的集电极覆盖部件

摘要

一种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和用于该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的集电极覆盖部件。阳极集电极3a和阴极集电极3b的拐角3a’、3b’由集电极保护部件10覆盖。集电极保护部件10a是袋状形状的树脂薄膜的部件,并且在其前表面10c形成插入孔10d,用于允许阳极接头4a和阳极集电极3a或阴极接头4b和阴极集电极3b插入其中。集电极保护部件10在电池元件2被层叠薄膜5,6密封的时候被抽成真空,借此确保集电极保护部件10与阳极集电极3a和阴极集电极3b紧密接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307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NEC拉米利翁能源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580007754.9

  • 发明设计人 水田政智;

    申请日2005-03-09

  • 分类号H01M2/0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关兆辉;陆锦华

  • 地址 日本神奈川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25: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2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M2/02 授权公告日:20090218 终止日期:20170309 申请日:200503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2-18

    授权

    授权

  • 2007-05-2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70420 申请日:2005030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 2007-05-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3-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其中由电池和电容器所代表的电气装置元件容纳在封装薄膜内。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电极覆盖部件,用于覆盖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中的集电极。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强烈需要降低作为移动电话等的电源的电池的重量和厚度。因此,对于用于封装电池的材料,代替使用相关技术中所描绘的金属壳(其限制了重量和厚度的减少),已经使用薄金属薄膜或者通过层叠薄金属薄膜所形成的层叠薄膜、以及热封树脂薄膜作为封装材料,与金属壳相比,其厚度和重量能够进一步减少且其形状可以自由变形。所以,对于用于电池的封装材料,在减小重量和厚度方面代替相关技术中具有上限的金属壳,已经使用金属薄膜或者通过层叠金属薄膜所形成的层叠薄膜、以及热封树脂薄膜作为封装材料,与金属壳相比,其能够进一步降低重量和厚度并且能够具有自由的形状。

作为用作封装材料的层叠薄膜的典型例子,存在以如下方式形成的三层层叠薄膜:通过在作为薄金属膜的薄铝膜的一侧上层叠作为热密封层的热封树脂薄膜、并且通过在另一侧上层叠保护薄膜。

使用层叠薄膜作为覆盖材料的薄膜覆盖的电池通过层叠薄膜覆盖电气元件,以便使得热封树脂薄膜彼此相对并且这些层叠薄膜被热封在所述电气元件周围,以便不透气地密封(以下,简单地使用“密封”)该电气元件。该电气元件是通过经由隔板对阳极和阴极进行层叠而形成的。阳极和阴极分别具有接头,用于将电气元件的阳极和阴极引出到外部。而且,通过使用热塑树脂(例如聚烯烃)所形成的多孔薄膜用作隔板。

图1示出了作为相关技术中的薄膜覆盖的电池的一个例子的电气元件的截面侧视图。

薄膜覆盖的电池301具有电池元件302、配置在电池元件302中的阳极集电极303a和阴极集电极303b、封装薄膜(其将电池元件302与电解溶液容纳在一起)、连接到阳极集电极303a的阳极接头304a、以及连接到阴极集电极303b的阴极接头304b。

电池元件302是通过经由隔板交替地层叠多个阳极板和多个阴极板而形成的。每个阳极板通过在铝箔上涂覆阳极材料而形成,阴极通过在铜箔上涂覆阴极材料而形成。每个未涂覆的部分从层叠区域延伸以形成延伸部分。在延伸部分上不施加电极材料。阳极板的延伸部分和阴极板的延伸部分都是通过一个操作由超声焊接完成的,以形成阳极集电极303a和阴极集电极303b,它们是中继部分。通过这种超声焊接,同时将阳极集电极303a和接头304a以及阴极集电极303b和阴极接头304b彼此连接。阳极接头304a和阴极接头304b通过冲压铝板和铜板来制造。

封装薄膜包括两个层叠薄膜305、306,在其厚度方向上固定并且封装电池元件302。每个层叠膜305、306通过层叠PP(聚丙烯)层310、铝层311和尼龙层312来形成。层叠薄膜305、306的周边部分是以由PP层310变成电池内层的方式被热封的,借此层叠薄膜305、306密封了电池元件302。

在该薄膜覆盖的电池中,类似这种配置,由于阳极集电极330a和阴极集电极303b的尖锐拐角紧靠作为层叠薄膜305、306的内层的PP层310,通过振动等而引起损坏,这些部分变薄,并且在某些情况下降低绝缘特性。根据已知的闪电会对平面区域上所安装的杆进行放电的现象和原理,存在着最大可能性,使得在PP层310下面的铝层311与阳极集电极303a和阴极集电极303b的尖锐拐角被电短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开了一种三角形截面的绝缘框形间隔物间隔物(spacer),其中阳极和阴极端部的每个连接部分以及阳极和阴极的引线都容纳在内部,并且形成用于插入每个引线的插入孔(例如,WO2000/59063中的图28到30所示)。绝缘框形间隔物间隔物容纳了阳极和阴极端部的集电极,其安排成三角形,并且通过绝缘框形间隔物的加强部分来固定电极组(层叠电极)的端部表面,借此固定了电极组。这种配置防止引线被切割,防止封装薄膜破裂,以及防止在封装薄膜和电极组之间发生电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

在相关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绝缘框形间隔物经由其加强部分紧靠电极组的端部表面以固定电极组。因此,使用具有一定硬度的部件作为绝缘框形间隔物以便不使其自身变形。而且,由于存在引线受到外力而紧靠插入孔并且变形的可能,所以将绝缘框形间隔物配置成在插入孔和引线之间提供一定量的空间(一定等级空间)。特别地,插入孔形成为比引线的尺寸大,因此许多电解溶液进入绝缘框形间隔物。而且,由于集电极的拐角由绝缘框形间隔物覆盖,所以不存在封装薄膜被集电极的拐角损坏的情况,但是,由于绝缘框形间隔物是硬性部件,所以有可能绝缘框形间隔物自身将引起封装薄膜的损坏并且降低电绝缘特性。

当绝缘框形间隔物引起封装薄膜的损坏并且电绝缘特性降低的时候,有可能会在损坏部分和集电极拐角之间发生短路。由于集电极拐角由绝缘框形间隔物覆盖,所以在损坏部分和拐角之间的电流路径不是最短路径,但是在上述相关技术的实施例中,由于许多电解溶液进入绝缘框形间隔物,所以在损坏部分和拐角之间的电绝缘特性不好。

为了改善电绝缘特性,优选地,绝缘框形间隔物围绕拐角,以便使得在绝缘框形间隔物和集电极拐角之间的空间降低到最小以减少流入绝缘框形间隔物中的电解溶液。但是,如上所述,在这种使用具有某种硬度的元件的配置中,存在以下各种可能性:在制造期间会损坏引线等,以及在引线受到外力时,引线紧靠插入孔并因此会变形。

而且,尽管绝缘框形间隔物由树脂制成,但是由于必须确保硬度,所以会产生重量增加的问题。

而且,为了防止封装薄膜被集电极拐角损坏并且为了防止电短路,能够想到在拐角上施加绝缘附着接头。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附着接头对电解溶液的粘附电阻,而且根据在电池制造中应用接头的方式,有可能不能获得期望的效果。

鉴于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膜覆盖的电池和一种用于覆盖该薄膜覆盖的电池的集电极的部件,其能够改善在集电极和封装薄膜之间的绝缘特性,同时抑制重量的增加。

解决该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其包含电气装置元件,该电气装置元件具有通过将从层叠区域延伸出的每个阳极板或者每个阴极板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集电极,在该层叠区域中多个阳极板和多个阴极板彼此相对并层叠,以及封装薄膜,在该封装薄膜中至少层叠一热封树脂层和金属层;电池元件,其以所述热封树脂层位于内部的方式被包围;以及周边连接部分,其被热封,以密封所述电池元件,包括:

袋状形状的部件,用于紧密地覆盖所述集电极的至少一个拐角。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中,集电极的拐角由袋状的部件覆盖,借此防止封装薄膜被拐角损坏。而且,即使拐角损坏了封装薄膜,拐角也被袋状的部件紧密覆盖,因此,拐角和损坏部分之间的电流路径变长,并且能够保持这种状态,这样很难发生电短路。具体地,当没有配置任何袋状的部件时,拐角和损坏部分形成了最短的电流路径,其会产生电短路容易发生的状态,但是,拐角由袋状部件覆盖,借此在不通过袋状部件的开口部分时,不能形成在拐角和损坏部分之间的电流路径。因此,不存在形成最短电流路径的情况。而且,袋状部件紧紧地覆盖集电极,借此降低了在袋状部件和集电极之间的电解溶液的流入量。因此,提高了在拐角和损坏部分之间的电阻。基于这种配置,根据本发明的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能够提高在集电极和封装薄膜之间的电绝缘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可以包括接头,其连接到所述集电极且从所述封装薄膜延伸出来;并且袋状部件可以形成为具有允许所述接头插入其中的开口部分。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中,袋状部件可以是树脂薄膜。袋状部件是一薄膜,而不是具有高硬度的硬性树脂,借此降低了重量并且提高了与集电极的牢固接触。

而且袋状部件可以通过将两个薄膜粘贴在一起而形成,或者可以由膨胀薄膜制成。

一种用于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的集电极覆盖部件,该薄膜覆盖的电气装置包括电气装置元件,该电气装置元件具有通过将从层叠区域延伸的每个阳极板或者每个阴极板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集电极,在该层叠区域中多个阳极板和多个阴极板彼此相对并层叠,以及封装薄膜,在该封装薄膜中至少层叠一热封树脂层和金属层;电池元件,其以所述热封树脂层位于内部的方式被包围绕;以及周边连接部分,其被热封以密封所述电池元件,集电极覆盖部件是所述袋状部件,用于紧紧地覆盖所述集电极的至少一个拐角。

根据本发明的集电极覆盖部件可以形成有开口部分,该开口部分允许连接到所述集电极且从所述封装薄膜延伸出来的接头插入其中。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集电极保护部件可以是树脂制成的薄膜,并且可以通过将两个薄膜粘贴在一起来形成,或者由膨胀薄膜制成。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集电极和封装薄膜之间的电绝缘特性,同时抑制了重量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薄膜覆盖的电池例子的电池元件的截面侧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薄膜覆盖的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的透视图。

图4是集电极保护部件的阳极接头和阳极集电极以及薄膜覆盖的电池附近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5是示出了将集电极保护部件与阳极集电极和阴极集电极结合的步骤概要的视图。

图6是示出了将层叠薄膜与电池元件结合的步骤的视图,其中集电极保护部件连接到阳极集电极和阴极集电极。

图7a是与集电极保护部件连接的阳极集电极的附近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7b是沿图7a的线A-A的截面侧视图。

图7c是沿图7a的线B-B的截面侧视图。

图8是用于解释在层叠薄膜破裂时,从破裂部分到拐角的电流路径的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的透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给出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验。

图2示出了薄膜覆盖的电池的分解透视图。顺便提及,图2示出了薄膜覆盖的电池,其中除去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

薄膜覆盖的电池1具有电池元件2、为电池元件2所安排的阳极集电极3a和阴极集电极3b、将电池元件2与电解溶液容纳在一起且包含两个层板5、6的封装部件、连接到阳极集电极3a的阳极接头4a,以及连接到阴极集电极3b的阴极接头4b。

电池元件2是通过经由隔板交替地层叠的多个阳极板和多个阴极板形成的。

通过在铝箔上涂覆阳极电极来形成每个阳极板,通过在铜箔上涂覆阴极电极来形成阴极。在从层叠区域所延伸出的且没有涂覆电极材料的延伸部分中,阳极板的延伸部分和阴极板的延伸部分中的每一个都是经由一个操作通过超声焊接而形成的,以形成阳极集电极3a和阴极集电极3b,它们是中继部分。通过这种超声焊接,同时将阳极接头4a连接到阳极集电极3a上、并将阴极接头4b连接到阴极集电极3b上。

封装薄膜包括两个层叠薄膜5、6,它们在厚度方向上固定并且封装电池元件2。通过层叠具有热密封特性的热封树脂层、金属层和保护层来形成每个层叠薄膜5、6。层叠薄膜5、6的热密封部分7是以由PP(聚丙烯)制成的热封树脂层变成内层的方式被热封的,借此层叠薄膜5、6密封了电池元件2。

在这种薄膜覆盖的电池中,可以使用任何薄膜作为层叠薄膜5、6,只要该薄膜能够密封电池元件以使得电解溶液不会泄漏,并且通常使用通过层叠金属薄膜层和热封树脂层所形成的层叠薄膜。作为这种层叠薄膜,可以使用通过在10μm到100μm厚度的金属箔上层叠3μm到200μm厚度的热封树脂所形成的薄膜。即,可以使用Al、Ti、Ti合金、Fe、不锈钢和Mg合金作为金属箔(即金属层)的材料。可以使用聚丙烯、聚乙烯、其酸改性物、聚苯硫、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作为热封树脂,即热封树脂层。而且,优选使用尼龙等等作为保护层。

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的透视图,图4是阳极接头和集电极保护部件的阳极集电极以及薄膜覆盖的电池附近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3所示的集电极保护部件10是一个袋状部件,用于覆盖阳极集电极3a和阴极集电极3b尤其是拐角3a’、3b’。顺便提及,由于在基本配置上阳极集电极3a类似于阴极集电极3b,所以将以阳极集电极3a作为例子对集电极保护部件10的结构加以解释。

集电极保护部件10主要包括:用于覆盖阳极集电极3a的平面31的平面部分10a、用于覆盖阳极集电极3a的侧面32的侧面部分10b、以及用于覆盖阳极集电极3a的端部33的前面部分10c。为了覆盖阳极集电极3a的每一部分,集电极保护部件10的宽度比阳极集电极3a的宽度宽,并且为了降低在集电极保护部件10和阳极集电极3a之间的电解溶液的流入量,集电极保护部件10的宽度形成得比阳极集电极3a的宽度稍宽。在本实施例中,阳极集电极3a的宽度是65.5mm,集电极保护部件10的宽度为66mm。

而且,在前面部分10c上形成插入孔10d,用于允许阳极接头4a和阳极集电极3a插入,在与插入孔10d相对的表面上形成插入孔10e,用以插入阳极接头4a、覆盖部分11、以及阳极集电极3a。

在前面部分10c上所形成的插入孔10d的开口宽度比阳极接头4a和覆盖部分11的最宽部分要宽,并且由于拐角3a’被覆盖,所以优选尽可能将开口宽度设置得比保留在两侧的前面部分10c要大。在本实施例中,覆盖部分11的宽度为46mm,而插入孔10d的开口宽度为46.5mm。具体地,当集电极保护部件10的宽度为66mm时,在两侧形成大约9.75mm的前面部分10c。

而且,优选地,为了覆盖拐角3a’,前面部分10c稍高于阳极集电极3a的端部33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阳极集电极3a的端部的厚度为0.15到0.3mm,并且将具有先前所形成的覆盖部分11的接头4a连接到阳极集电极3a。因此,为了在结合过程中插入覆盖部分11,前面部分10c的高度优选设为0.3到0.4mm,以便确保覆盖部分11的厚度为0.2到0.3mm。顺便提及,当在将集电极保护部件10连接到阳极集电极3a之后在接头4a上形成覆盖部分11的时候,前面部分10c的高度优选设为0.2到0.4mm。

为了易于插入阳极接头4a、覆盖部分11以及阳极集电极3a,插入孔10e的开口高度形成为比这些(即本实施例中阳极集电极3a的厚度)中的最厚部分要高。顺便提及,优选地,为了将集电极保护部件10和阳极集电极3a之间的电解溶液的流入量最小化,不必将该开口高度设置得太高。在本实施例中,阳极集电极3a的最厚部分为2到8mm,并且开口高度优选设为2.5到8.5mm,以便与满足这一要求。

顺便提及,上述每个尺寸都是在阳极一侧的举例,阴极集电极3b的宽度为70mm,当使用阳极一侧的值时在阴极一侧的集电极保护部件的宽度为70.5mm。并且参考那些值,将在阴极一侧的每个尺寸都定义为与阳极一侧的类似。

集电极保护部件10的厚度为100μm并且由PP(聚丙烯)制成。因此,集电极保护部件10是柔性的,并且即使从外部对阳极接头4b施加压力并且阳极接头4a紧靠集电极保护部件10,也不存在紧靠部分被局部弯曲的情况。顺便提及,集电极保护部件10的材料不限于PP,可以利用任何材料,只要其不受电解溶液腐蚀并且是柔性的即可。

图5是示出了将集电极保护部件与阳极集电极和阴极集电极结合的步骤的视图,图6是示出了将层叠薄膜与电池元件结合的步骤的视图,其中将集电极保护部件连接到阳极集电极和阴极集电极。

首先,准备好电池元件2和层叠薄膜5、6,在电池元件2中,阳极接头4a连接到阳极集电极3a、以及阴极接头4b连接到阴极集电极3b。顺便提及,事先在阳极接头4a和阴极接头4b上形成覆盖部分11。

然后,将两个集电极保护部件10分别从阳极接头4a和阴极接头4b朝着阳极集电极3a和阴极集电极3b的方向插入(图5)。

每个集电极保护部件10被插入到阳极集电极3a或者阴极集电极3b的预定位置。此时,集电极保护部件没有与阳极集电极3a或阴极集电极3b结合。

然后,将具有集电极保护部件10的电池元件2放在层叠薄膜5、6之间(图6)。接下来,将层叠薄膜5、6的热封部分7的三个侧面热封并且抽真空,然后热封剩余部分以便密封电池元件2。

图7a到7c示意性地示出了如上所述的与集电极保护部件10所连接的阳极集电极3a的附近的平面图和侧视图。图7a是仅示出集电极保护部件10剖面部分的平面图,图7b是沿图7a的线A-A的侧截面图,图7c是沿图7a的线B-B的截面侧视图。顺便提及,省略了层叠薄膜5、6。

用集电极保护部件10的平面部分10a、侧面部分10b、以及前面部分10c覆盖阳极集电极3a的拐角3a′,拐角3a’直接地紧靠层叠薄膜5、6,以便不会损害层叠薄膜5、6的热封树脂层。而且,拐角3a’的位置远离插入孔10d和插入孔10e,因此,来自集电极保护部件10的电流路径能够变长。

而且,当通过层叠薄膜5、6密封电池元件2的时候进行真空处理,借此集电极保护部件10与阳极集电极3a牢固接触。根据这种配置,能够将集电极保护部件10和阳极集电极3a之间的电解溶液流入量减少到最小。因此能够改善拐角3a’和破损部分5之间的电绝缘特性,这在之后描述。

现在,给出在层叠薄膜5破损时从破损部分到拐角3a’的电流路径的说明。顺便提及,图8示出了在层叠薄膜5、6中对应于拐角3a’的区域(破损部分5’)破损的情况。

当拐角3a’没有被集电极保护部件10覆盖时,拐角3a’紧靠层叠薄膜5、6,借此层叠薄膜5、6的热封树脂层被破坏,在那个区域上的热封树脂层变薄并且绝缘特性降低。具体地,破损部分5’是在层叠薄膜5、6侧绝缘性下降的开始点。而且,拐角3a’是在阳极集电极3a侧绝缘性下降的开始点。因此,从破损部分5’到拐角3a’的电流路径是最短路径a,电绝缘特性显著降低。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拐角3a’被集电极保护部件10的侧面部分10b和前面部分10c覆盖。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不会出现在层叠薄膜5、6的热封树脂层上由拐角3a’产生破损部分5’的情况。但是,即使产生了破损部分5’,从破损部分5’到拐角3a’的电流路径也是经由插入孔10d的路径b或者是经由插入孔10e的路径c。如上所述,路径b、c都比路径a长,并且有可能设置一种使得绝缘性的下降很难发生的状态。而且,如上所述,集电极保护部件10由柔性材料制成,因而通过抽真空它与阳极集电极3a紧密接触。因而,路径b、c具有非常窄的横截面积,因此能够确保较高的电绝缘特性。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10确保了结合的容易性,并且将其配置成使得到达拐角3a’的电流路径被设置得尽可能长并且电阻变得更大。

而且,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10中,其仅覆盖集电极,不需要考虑相对电解溶液的粘接电阻以及电绝缘特性将会降低的问题,这是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将不会发生粘接差,即通过粘合剂以诸如在接头和集电极之间保留一定空间的方式,这种配置不同于该拐角被附着接头所覆盖的配置。

顺便提及,本发明的实施利示出了以立体形状的具有侧面部分10b的例子,但是,形状不限,在结合之前薄膜可以是不具有侧面部分106的平面形状的袋状。

(第二实施例)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10,在结合之前形成具有立体形状的侧面部分10b并且事先设置成袋状,其中形成插入孔10和插入孔10e。如图9所示,通过将两个薄膜112a和112b粘合到一起而形成根据本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110。

根据本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110,是通过仅在侧面部分110b和前面部分110c处焊接两个薄膜112(由图9中阴影部分表示焊接部分111)而形成的,以便形成插入孔110d和插入孔110e。集电极保护部件110在结合之前是平面形状的。

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10类似,确定每个部分的尺寸,以便达到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10同样的目的。优选将焊接部分111的焊接边缘(余量)设置得较宽,以至于能够将电流路径设置得尽可能长。

(第三实施例)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110是通过将两个薄膜112粘合到一起而形成的。如图10所示,不同于第二实施例,根据本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210是由膨胀(inflation)薄膜212制成的。

根据本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210,是通过将膨胀薄膜212在两个弯曲部分213a、213b处弯曲、并且将前面部分210c的部分进行焊接(由图9中阴影部分表示焊接部分211)而形成的,以便形成插入孔210d插入孔210e。

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10类似,确定每个部分的尺寸,以便达到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集电极保护部件10同样的目的。优选将焊接部分211的焊接边缘(余量)设置得较宽,以至于能够将电流路径设置得尽可能长。

顺便提及,在每个实施例中的数值、材料等等都只是一个举例,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内容。

上面描述了各个实施例,薄膜覆盖的电池的每个部分将在下面作进一步解释。

(引线端子)

可以使用Al、Cu、Ni、Ti、Fe、磷青铜、黄铜、不锈钢等作为引线的材料,如果需要可以施加退火。引线端子的厚度优选为0.08到1.0mm。

而且,优选地,在与封装材料接触的引线端子的至少一部分上施加用于加强与封装材料密切接触的表面处理。这种表面处理例如可以是:通过化学蚀刻工艺等的粗加工工艺、通过包含部分氨基酚聚合物、磷酸盐化合物、以及钛化合物的薄膜、和磷酸锌薄膜等的耐蚀薄膜基础工艺、以及通过钛耦合剂、铝耦合剂的表面处理等。

优选地,包含金属粘性树脂的树脂薄膜被事先热封到引线端子。使用能够与引线端子(即金属板)的表面粘合的树脂作为金属粘性树脂,例如,可以利用酸变性聚丙烯、酸变性聚乙烯、酸变性聚(乙烯丙稀)共聚物、以及离聚物。

(封装材料)

对于封装材料没有限制,只要它能够覆盖电池元件以便确保电解溶液不泄漏并且是柔性的即可,并且优选使用通过将金属层和热封树脂层层叠所形成的层叠薄膜。这种层叠薄膜是,例如,通过将3μm到200μm厚的热封树脂粘贴到10μm至100μm厚的金属箔上所形成的层叠薄膜。可以利用Al、Ti、Ti合金、Fe、不锈钢、Mg合金等等作为金属箔的材料。可以使用聚丙烯、聚乙烯、它们的酸变性树脂、聚苯硫、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等作为热封树脂。

(电池元件)

对阳极板没有限制,只要在放电期间正离子被吸收或者负离子被释放,可以采用任何已知的用作二次电池的阳极材料,例如(i)金属氧化物、像LiMnO2、LiMnO2O4、LiCoO2、LiNiO2,(ii)导电聚合体,像聚乙炔和聚苯胺,(iii)由通式(R-Sm)n所表示的二硫化物(R表示脂肪系或芬香系,S表示硫,m、n是m≥1、n≥1的整数)(二巯基乙酸酯[dithioglycollate]、2,5-二巯基-1,3,4-噻二唑[2,5-dimercapto-1,3,4-thiadiazole]、均三嗪-2,4,6-三硫醇[S-triazine-2,4,6-trithiol]等)。而且,阳极活性材料可以与阳极板混合作为合适的粘合剂或者作为功能材料。可以使用包含卤素的聚合物,像聚偏二氟乙烯作为粘合剂,并且可以使用导电聚合物,像乙炔黑、聚吡咯、和聚苯胺、用于确保离子导电的聚合电解质、以及他们的复合物作为功能材料。

对阴极板没有限制,只要阳离子能够被吸藏(occlude)并且能够放电。可以使用相关技术中已知的用作二次电池的阴极活性材料的材料,例如天然石墨、结晶碳、像通过加热处理煤油沥青等获得的石墨化碳、通过加热处理煤油沥青焦、乙炔沥青焦、获得的非结晶碳、金属锂、锂合金,像AlLi等。

作为注入电池元件中的电解溶液,例如,包含碱性金属阳离子像LiK、Na和包含卤素的化合物阳离子的盐,像ClO4-、BF4-、PF6-、CF3SO3-、(CF3SO2)2N-、(C2F5SO2)2N-、(CF3SO2)3C-、以及(C2F5SO2)3C-,可以溶解在诸如可用作二次电池电解溶液的高极性碱性溶剂中,诸如,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γ-丁内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methylpyrrolidone]、间甲酚。而且,包含这些碱性溶剂和电解盐的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而且,可以使用在包含电解溶液的聚合物凝胶中所形成的凝胶电解液。可以加入少量的环丁砜、二氧杂环乙烷、二氧戊环、1,3-丙磺内酯、四氢呋喃、碳酸亚乙烯酯。

但是,本发明可以将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上述材料应用到铅电池、镍-镉电池、以及镍氢电池。而且,本发明能够应用到电气装置中,其中电气装置元件(例如以电双层电容器作为例子的电容器元件)通过封装薄膜被密封。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