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带有一个双金属速动盘的保护开关

带有一个双金属速动盘的保护开关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一个双金属速动盘(8)的保护开关(1),该双金属速动盘固定在一个双金属接头(4)上,该双金属接头在一个可被盖住的壳体座(3)内设置在一个固定触点接头(5)旁边,并且双金属速动盘的接触端(11)带有一个触点(12),该触点与固定触点接头(5)的一个固定触点(10)处于接触重叠位置,为可靠识别触发,一个受弹簧载荷的分离闸(14)包括一个被照明的按钮(15),该分离闸在触点打开时移动到触点(10、12)之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605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埃伦贝格尔及珀恩斯根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480028053.9

  • 发明设计人 W·乌勒曼;

    申请日2004-10-1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张兆东

  • 地址 德国阿尔特多夫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55: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2-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H73/30 授权公告日:20090520 终止日期:20141019 申请日:20041019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5-20

    授权

    授权

  • 2007-01-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11-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带有一个双金属速动盘(Bimetallschnappscheibe)的保护开关。

背景技术

一种这样的由DE 298 24 696 U1已知的保护开关具有一个双金属速动盘,该双金属速动盘固定在一个双金属接头上。该双金属接头在一个壳体座内设置在一个固定触点接头旁边。壳体座可借助于一个例如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的盖子盖住。双金属速动盘带有一个双金属触点,该双金属触点在壳体内部与固定触点接头的一个固定触点处于一个接触重叠位置。

在例如由于过电流引起的触点打开的情况下,通过双金属速动盘的弹起或弯曲,一个借助于一个弹簧元件受弹簧载荷的分离闸移动到触点之间。由此在双金属速动盘冷却后也防止其回弹到接触的闭合位置。一个装入保护开关作为安全元件的电路然后保持断开。

一种这样的保护开关尤其作为安全元件使用在汽车电路中,并且为此插入到汽车相应的扁平安全座(Flachsicherungssockel)上。这样带有双金属速动盘的保护开关的其他应用领域可以是家用电器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识别触发方面有改进的保护开关。

这个目的按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为此设有一个被照明的按钮,该按钮在壳体内部与分离元件连接。由此一方面保护开关的触发在视觉上以一个从外面可见的光信号的形式显示。此外另一方面由于被照明的按钮与一个在触发情况下推入到触点之间的分离元件耦合,从外面也能机械地或手动地抓住相对于无故障的正常位置以分离元件的移动行程继续从开关壳体中伸出的按钮位置。此外按钮通过其操作用于分离元件从分离触点位置回位,以使触点由于双金属速动盘的弹簧力到达接触位置。

在壳体内部,也就是对于一个可以借助于一个壳体盖盖住的壳体座在该壳体座内,按钮与构成为闸板状的分离元件机械耦合。为此设置一种卡锁或快速连接。在此适当的是,按钮带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卡锁臂,卡锁臂带有端部侧的卡锁凸块,所述卡锁凸块为了建立卡锁或快速连接而嵌接到分离元件的相应的卡锁凹口内。也可以在分离元件上设有卡锁凸块,而在按钮上设有卡锁凹口。

为了照明按钮设有一个电发光元件,例如一个灯或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位置固定地设置在壳体或壳体座内。在此发光元件在壳体内部可以连接在双金属接头和固定触点接头之间。在这种接线方案中,发光元件在双金属速动盘触发时通电,因此在断开状态时,也就是在保护开关触发时按钮被照明。

按一种可选的接线方案,发光元件以其一个接头在壳体内部与双金属接头接触,而发光元件的第二接头从壳体座引出。在这种方案中,其中向外导引的发光元件接头例如与电网的一根中性线连接,发光元件在正常状态下通电,也就是在触点的接触重叠位置和保护开关的相应外部接线时,因此按钮在接通状态时被照明,而在触点打开(断开状态)时不被照明。

发光元件在壳体或壳体座内设置在按钮的一个材料凹部区域内。通过该材料凹部沿着按钮形成一个按钮杆和一个高出该按钮杆的按钮段,该按钮段在触点打开时也始终至少部分高出发光元件。杆长度在此适配于与按钮耦合的分离元件的移动行程,以使按钮以其按钮杆可以无接触地沿着位置固定的发光元件运动或移动。在此在按钮段和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在触发情况下增大量为分离元件或与其耦合的按钮的移动行程。

按钮和在触发情况下移动到触点之间的分离元件在卡锁的耦合状态下形成一个两件式的分离闸,合乎目的的是,对于分离闸的这两个零件使用不同的材料。因此在安装状态时贴靠在双金属触点和/或固定触点上的分离元件由一种非常耐热的,也就是耐热变形的塑料制成,合乎目的的是,由热固性塑料制成。与此相对,按钮由一种透明材料优选一种透明塑料制成。由此确保,由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经由按钮的按钮杆和/或高出该按钮杆的按钮段到达外面。

为了以尽可能少的零件数量达到尽可能高的预加工度,固定触点接头和双金属接头构成为相同的扁平触头。它们在其中间区域内弯曲成沟槽形。那么由此形成的沟槽或者用于固定双金属速动盘或者用于容纳固定触点。为此这两个相同的扁平触头(相对于其纵轴线)彼此相对旋转180°装入到壳体座内,并且在那里合理地借助于连接铆钉固定。在使用管铆钉或空心铆钉时,所述铆钉承担接触式容纳发光元件的各接头或单个接头的其它功能。

由本发明获得的优点尤其在于,通过一个集成在一个带有双金属速动盘的保护开关的一个通过按钮可从外面操作的分离闸的按钮内的发光装置以简单的方式方法实现可靠的触发识别。因此按钮承担双重功能,一方面通过操作该按钮使分离元件从分离触点位置回位,另一方面在保护开关例如由过电流引起的触发情况时发出视觉信号。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和2在壳体座被盖住或无盖时的各一个带有双金属速动盘和被照明的按钮的保护开关;

图3按图1的保护开关的分解图,带有脱开成按钮和分离元件的分离闸;

图4和5分离闸的侧视图和正视图,和

图6和7一个装入到壳体座内的发光元件的两种不同的接线方案。

相对应的零件在所有附图中均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按图1至3的保护开关包括一个可用一个壳体盖2盖住的壳体座3,在该壳体座内并排平行地设置一个双金属接头4和一个固定触点接头5。在连接侧以其连接端4a和5a从壳体座3引出的接头4和5在壳体座3内用空心铆钉6固定。

如从图3可见的是,接头4和5设计成同类的扁平触头,并且弯曲形成一个沟槽4b、5b。接头4b、5b在相应的槽顶内设有孔7。在安装状态时所述孔7对于双金属接头4用于借助于一个铆钉9固定一个双金属速动盘8,并且对于固定触点接头5用于容纳一个固定触点10。双金属速动盘8在其远离双金属接头4的接触端11上带有一个双金属触点12。该双金属触点在安装状态下与固定触点10处于接触重叠位置(图2)。

在适宜地由塑料制成的壳体座3内,一个两件式的分离闸13设置在双金属接头4和固定触点接头5之间。该分离闸包括一个L形的分离元件14和一个与该分离元件机械耦合的按钮15。一种为此设置的卡锁或快速连接由两个在本实施例中设在按钮15上的卡锁臂16构成,所述卡锁臂在自由端侧有互相面对的凸块16a。按钮15借助于卡锁臂16咬接到分离元件14上,其中卡锁凸块16a嵌接到分离元件14的相应的卡锁凹口17内。这在图5中相对清晰可见。

如图4分离闸13的侧视图所示,按钮15具有一个材料凹部18,形成一个按钮杆15a和一个高出该按钮杆的按钮段15b。在该材料凹部内在装配最终状态下有一个发光元件19,例如一个光源或一个发光二极管。按钮15由一种透明材料、优选由透明塑料制成。

发光元件19在分离闸13的任何一个沿着箭头20的方向(图4)延伸的移动位置上至少部分被按钮15的按钮段15b遮盖,以使在分离闸13的任何一个位置上由发光元件19发出的光经由按钮15的按钮杆15a和/或按钮段15b到达外面,也就是开关壳体2、3的外面。

分离闸13的作用是,在例如由于过电流而触发保护开关1的情况下移动到两个触点10、11之间,所述情况的结果是通过双金属速动盘8的打开或弯曲,带有双金属触点12的接触端11与固定触点10分离。为此分离闸13通过一个弹簧元件21受弹簧载荷。弹簧元件21在此一面支撑在分离元件14的远离按钮15的下侧22上,另一面支撑在壳体座3上。分离元件14的横向于按钮15的杆长度方向延伸的分离侧腿14a承担电绝缘的分离作用,该分离侧腿直角地过渡到分离元件14的带有卡锁凹口17的杆14b内。

分离元件14自身由一种耐热或耐热变形的塑料材料制成,优选由一种热固性塑料制成。对此原因是,分离元件14始终至少处在几乎与在运行中导电的触点10、12的接触中。

在图2中示出保护开关1未触发的接通状态下,分离元件14的分离侧腿14b在触点10、12的远离按钮15的下侧上贴靠在所述触点上。在触发情况下,由于双金属速动盘8弯曲或弹起,双金属触点12从固定触点10上抬起,由于由弹簧元件21产生的弹簧力,分离闸13沿着移动方向20移动,并且在壳体座3内形成一个支座或止挡的情况下精确地导引到两个触点10、12之间。由此所述触点机械地相互隔开距离并且互相电绝缘。

由于所述分离闸13的移动运动,按钮15由于其与分离元件14耦合而以相同的移动行程沿着移动方向20移动,并且以这段行程朝开关壳体2、3的外面高出壳体盖2。在分离闸13的触发最终位置上,按钮15高出一个装到壳体盖2上的拱顶形的按钮套23。该按钮套可以是壳体盖2的整体式的组成部分或者作为分开的零件咬接到壳体盖上。

在触发情况下,触点10、12的分离由于推入其间的分离闸13而一直保持着,直到通过沿着与移动方向20相反的方向压下按钮15推动分离元件14。由于双金属速动盘8在其冷却后的弹簧力,由此双金属触点12肯定重新压向固定触点10。在该接触重叠位置上,分离闸13保持在其回位的对应于保护开关1接通状态的起始位置上。

按在图2中相对清晰可见的发光元件19的接线,一个第一接头19a通过一个欧姆电阻24从壳体座3引出形成一个外部的供电接头25。在此适当的是,供电接头25在壳体座3的相同的壳体侧引出,即接头4或5的连接端4a、5a也在该壳体侧上。发光元件19的第二接头19b导引到将双金属接头4固定在壳体座3内的空心铆钉6内,并且通过所述空心铆钉与双金属接头4电接触,例如与空心铆钉6插接接触或焊接。

在图6中以框图形式示出的接线方案中,其中向外导引的发光元件接头19a例如与电网的一根中性线连接,发光元件19在正常状态下也就是在触点的接触重叠位置时通电。由此在相应的外部接线时,按钮在接通状态时被照明,而在触点10、12打开时的断开状态下不被照明。

按根据图7的另一种接线方案,发光元件19以未详细示出的方式方法也可以仅仅在壳体内部接线。为此发光元件19的按图2和6方案向外导引的接头19a类似于接头19b的插接接触被电接触地导引到固定所述固定触点接头5的空心铆钉6内。在此发光元件19的接通又可以通过由欧姆电阻24和发光元件19构成的串联连接而连接在双金属接头4和固定触点接头5之间。在这种接线方案中,发光元件19在双金属速动盘8触发时通电,因此按钮15在断开状态下被照明,而在接通状态下不被照明。

在这两种接线方案中,尤其是在根据图2和6的接线方案,代替发光元件19和电阻24的开放的接线,该电阻和构成在该电阻与接头19a之间的焊接点可以套上一根(未示出的)收缩软管。由此可靠地避免不希望的电接触。

所述的带有被照明的按钮15的保护开关1适用于许多应用领域,例如用于电动机、变压器或电缆盘的保护。

                  附图标记列表

1        保护开关                14a       分离侧腿

2        壳体盖                  14b       杆

3        壳体座                  15        按钮

4        双金属接头              15a       按钮杆

4a       连接端          25      15b       按钮段

4b       沟槽                    16        卡锁臂

5        固定触点接头            16a       卡锁凸块

5a       连接端                  17        卡锁凹口

5b       沟槽                    18        材料凹部

6        空心铆钉        30      19        发光元件

7        孔                      19a、b    接头

8        双金属速动盘            20        箭头/移动方向

9        铆钉                    21        弹簧元件

10       固定触点                22        下侧

11       接触端          35      23        按钮套

12       双金属触点              24        电阻

13       分离闸                  25        接头

14       分离元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