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存放和浇灌植物的存放平台以及浇灌装置

用于存放和浇灌植物的存放平台以及浇灌装置

摘要

一种用于储存、浇灌和运送植物的存放平台,该存放平台为矩形,在它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窄边上具有两个安装件,以用于悬挂在框架支柱中,其中每个安装件都具有一沿着各自的窄边延伸的插入端部,并且该插入端部自由地终止于第一长边的方向上;以及一种浇灌装置,它包括至少两个彼此叠置在一起的存放平台,以及四个设置在存放平台的短边上、并且具有支承槽的垂直框架支柱。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3-2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9/00 授权公告日:20101020 终止日期:20120110 申请日:2006011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10-20

    授权

    授权

  • 2007-12-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10-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存放、浇灌和运送植物的存放平台,该存放平台为矩形,在其两个平行的窄侧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安装件,用于把窄侧悬挂在框架的支柱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由存放平台形成的浇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板状存放平台中,这种存放平台利用安装件能够被悬挂在例如其横截面为U形的安装框架的框架支柱的安装孔或狭槽内,该安装件可在存放平台的纵向延伸,从而可使存放平台沿其纵向被嵌入或悬挂起来。换言之,即首先通过将两个设置在存放平台的同一前边或窄边上的安装件插入到两个相对应的框架支柱的预定支承槽中,借此将存放平台悬挂到设置在矩形拐角处的四个垂直的框架支柱上;在此过程中,由于四个框架支柱之间的相互间隔是固定的,因此存放平台相对于与存放平台长边垂直延伸的横轴而倾斜,以便能够在框架支柱间移动。在上述两个安装件被尽可能或完全地推入到它们的支承槽后,存放平台能够被安放在水平的位置上,从而与存放平台另一条短边相关联的余下的、相对的安装件可以与其他两个框架支柱上的相应凹槽对准,而且通过基本水平地移动该存放平台,可使其插入到框架支柱中。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设置接合槽,从而只要四个安装件被一起推动基本同一深度而进入相应支承槽中,它们就可以借助接合槽以形锁合(positive fit)的方式同支承槽配合,因此能够确保稳固的、不可移动的支承。

此外,对于已知的存放平台,它们利用安装件被悬挂在例如安装框架的框架支柱的安装孔或槽中,该安装框架具有沿存放平台横向延伸的U形截面,从而可使存放平台沿其横向被嵌入或悬挂起来。首先通过将两个设置在存放平台的同一长边上的安装件插入到两个相对应的框架支柱的预定支承槽中,借此将存放平台悬挂到设置在矩形拐角处的四个垂直的框架支柱上。在此过程中,由于四个框架支柱之间的相互间隔是固定的,因此存放平台相对于与存放平台窄边垂直延伸的横轴倾斜,以便能够在框架支柱间移动。在这两个安装件被推入到它们的支承槽后,存放平台能够被安放在水平的位置上,从而与存放平台另一条长边相关联的余下的、相对的安装件可以与其他两个框架支柱上的相应凹槽对准,而且通过基本水平地移动该存放平台,可使其插入到框架支柱中。这里,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设置接合槽,从而只要四个安装件被一起推动基本同一深度而进入相应支承槽中,它们就可以借助接合槽以形锁合的方式同支承槽协作,因此能够确保稳固的、不可移动的支承。

实际上,这些设置已经被证实是必要的。但是,其偶然的缺陷在于由于需要往复移动,因此悬挂和取出存放平台都相当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存放平台,其中框架支柱能够被更加快速简单的插入和取出。

按照本发明,这一目的可根据本发明通过这样一种用于存放和浇灌植物的存放平台实现的,该存放平台为矩形,在它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窄边上具有两个安装件,以用于悬挂在框架支柱中,所述存放平台的特征在于每个安装件都具有一沿着各自的窄边延伸的插入端部,并且该插入端部自由地终止于第一长边的方向上。

这就可以实现在横向仅沿着一个方向的单一运动过程中即可将存放平台插入或取出,从而可避免上述缺点。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沿横向插入”是指当把安装件的插入端部插入到能够与其共同协作的框架支柱的支承件如支承槽中或从中取出时,矩形的存放平台只能够沿其横向往复移动以便与安装件接合或分离,而不能在其纵向移动。此外,不需要往复运动的组合或连续,仅在单一的方向上移动即可。

本发明提出使安装件的任意两个或全部四个插入端部安置在存放平台的每个拐角区域里。在第一种变化中,该装置与第一长边邻接的两个插入端部被放置到存放平台的与第一长边相关联的拐角区域,同时另外两个插入端部则被放置到相对的拐角区域。在第二种变化中,与第一长边邻接的两个插入端部被放置到存放平台的与第一长边相关联的拐角区域,同时另外两个插入端部则被放置到长边之间的适当位置上,即相对于拐角的位置在朝着各自窄边中部的方向上交错。

还可以将该安装件偏置,例如使其成型为L形,并且该安装件可以具有支承臂和用于形成插入端部的插入臂。

该支承臂能够紧固在侧壁上,插入端部可具有至少一个凹槽,特别是应具有两个相对凹槽,以便能够以形锁合的方式悬挂在框架支柱上。

安装件之间的窄边优选具有突出部分,从而能够将溢流管设置在每个突出部分中。

本发明还提出存放平台应优选为盘形,并且具有用于限定所需液面的溢流管。为此,可使存放平台带有侧壁。为了设置所需的液面,溢流管可为无限地或逐渐地调节高度。此外,该溢流管还可以带有一管形排水件,该排水件能够以固定或高度可调的方式安装在存放平台的开口中。可对该溢流管或排水件进行逐渐地或无限地高度调节。在排水件或溢流管的预定位置处可具有视觉标记和/或机械保持件,而且还可带有至少一个指向侧面的排水口。此外,溢流管或排水件可被旋转地安装到开口中,可选择的是在旋转角上存在一个限制。这样,在浇灌装置上排出的水流就能够精确地流到位于下面的存放平台上。

为了形成溢流管,可将一高度可调的滑动件连接到存放平台侧壁的开口上。

对于该浇灌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一种浇灌装置实现的:该浇灌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彼此叠置在一起的、用于存放和浇灌植物的存放平台,该存放平台为矩形,在它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窄边上分别具有两个安装件,以用于悬挂在框架支柱的支承槽中,四个垂直的框架支柱设置在存放平台的拐角区域,并且具有使安装件悬挂在其中的支承槽,每个安装件都具有一沿着各自的窄边延伸的插入端部,并且该插入端部自由地终止于第一长边的方向上。这就确保了在无需令存放平台往复移动的情况下沿横向将该存放平台插入或取出。

可将存放平台如此布置,即使经由一个/每个存放平台的溢流管排出的任何液体能够流入到下面的存放平台上,特别是流入到最直接靠近该存放平台的一个存放平台上。

框架支柱优选具有L形、U形或C形、矩形或管状的轮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方案的说明将使本发明的其他好处和特征变得更加直观,其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存放平台的第一实施方案的顶视图,

图2示出了按照图1所示存放平台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按照图1和2所示存放平台的放大部分,

图4示出了按照图1-3所示存放平台的溢流管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按照第一实施方案的基座平台的透视图,

图6示出了按照图5所示基座平台的顶视图,

图7示出了从图6中VII方向观察到的、几个按照图5和6所示的基座平台彼此叠置在一起的透视图,

图8示出了对应于图7的侧视图,

图9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浇灌装置的第一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10示出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如图9所示的浇灌装置,

图11示出了如图9和10所示浇灌装置的前视图,

图12示出了按照第二实施方案的存放平台的顶视图,

图13示出了按照第二实施方案的基座平台的顶视图,

图14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浇灌装置的第二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15示出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如图14所示的浇灌装置,

图16示出了框架支柱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用正好相反的方法悬挂存放平台的拐角区域,

图18示出了用正好相反的方法叠置的存放平台,以及

图19示出了本发明中的定心件连接在基座平台的侧壁上。

具体实施方式

在所知的矩形平坦的存放平台中,安装件通常被设计为插入端部的形式,例如在窄边沿纵向或横向伸出来的吊钩、销等。这种存放平台可悬挂或插入到支架中,该支架在其矩形的拐角处安置有四个垂直的框架支柱。框架支柱和存放平台的大部分之间的共有自由空间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匹配,即按照如下所述的方式将存放平台纵向插入到支架或框架支柱中。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利用两个吊钩的自由端(以下称作插入端部)将这两个吊钩插入到设置在所述矩形一长边或窄边上的两个框架支柱的相应支承槽内,其中该自由端位于存放平台的同一长边或窄边上,然后通过使存放平台在其横向或纵向移动,将这两个吊钩被尽可能地推进。在此过程中,存放平台必须以一定的斜度倾斜以便在吊钩和与准备插入的吊钩、或已经被插入的吊钩相对的框架支柱之间产生操作空间。从这一倾斜位置开始,一旦将这两个吊钩插入,存放平台就能够被设置成基本水平的位置,从而存放平台相对侧上的吊钩与设置在相对支架的框架支柱中的相应支承槽成直线排列,并且通过反向移动存放平台将吊钩嵌入到支承槽中。在这一过程中,将先前已经被插入和完全推进的吊钩再次部分地移出直到四个插入端部最终位于框架支柱的四个支承槽中的基本同一深度处。在这一位置上,插入端部中的凹槽能够与框架支柱上凹槽的边缘配合以产生形锁合,从而将存放平台固定在所需的位置上。

在按照本发明的存放平台的实施方案中,不再需要往复移动存放平台,这是因为将安装件设计成能够使插入部分沿横向具有单一的运动。

图1至3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存放平台101的第一实施方案,它呈带有侧壁的盘状,并且具有高度可调的溢流管,用以限定盘状存放平台内所需要的液面。其优势在于无法被植物立即吸收的水不会立刻流走,而且还可以由侧壁保持水位,由溢流管控制水位,当多个存放平台彼此叠置在一起时,水可以从一个存放平台流向紧接着的下面的平台上。基于适当的考虑来确定每个单独的存放平台上溢流管的数量和设置。

存放平台101通常为矩形,它包括底板103、侧壁105、长边106b,106c、窄边106a、拐角120和两个开107,在这两个开口中设置有溢流管109,这里未示出该溢流管(但是下面将结合图4对此进行说明)。在每个窄边106a的区域中都设置有突出部分124,开口107就位于该突出部分内。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该突出部分124呈弓形,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矩形、三角形等。设置突出部分124的目的是为了使开口107或溢流管109能够位于矩形存放表面的外侧,该矩形存放表面的尺寸用L×B表示,它是由长边106b、106c和窄边106a的直线部分106d共同限定而成,换言之,也可以说是由存放平台101的拐角120限定而成(存放平台的长为L、宽为B的内部有效面积或占地面积)。

在存放平台的如上所述的矩形存放表面上布置溢流管109是不适宜的,这是因为植物的容器通常都设置在位于存放平台上的共用矩形盒体中,每个盒体可容纳六个独立的植物容器,例如,共用盒体的长度对应于存放平台的宽度B,其宽度则对应于存放平台长度L的一个完整的部分。这种布置仅仅能够在所述矩形存放平台的表面得以实现,这是因为其他的位置只有少于一个盒体的空间。另一方面,存放表面的长度L是按照如下的方式确定的,即在按照图9至11所示的浇灌装置中,框架支柱之间的空间和尺寸实际上是由多个已经存在的浇灌装置限定得到的。在这里,存放平台的尺寸L、B也是如此间接限定出来的,其中这里所指的存放平台并不带有溢流管。

图4示出了溢流管或排水部件109的实施方案,该溢流管被插入到底板103的开口107中。

溢流管109由圆柱形的基体110构成,它在一个方向上(顶部)是敞开的,并且利用一圆形底壁111将其底端封闭。排水口112能够将从边缘116之上流入到圆柱形基体110内的水流排出。通过使溢流管109绕其纵轴113转动,可以限定排水口112的方向,从而确定排出的水流动的方向。这样,可以确保要排出的水流落在下面的存放平台上。还可以设置一旋转角以用于阻塞或限制。当然,也可设置多个排水口112,它们可分布在基体110的圆周上。为了产生一检查孔,还可以将底壁部分或完全地向下折叠。或者还可以设置一开口和一个塞子元件。

图4还示出了在基体110的外侧上设置有多个接合件114(凹槽或凸起),这些接合件能够以预定的间隔调节高度,即使基体110的上边缘116距离底板103预定的高度h,从而可以确定底板上最大的水位或高度。

由于止挡件118,因此即使当溢流管109完全下降,余下的水也依然能够保留在存放平台上。如果需要把水完全排空,则可以在溢流管上设置凹口,并且/或者在底板103的开口107区域设置凹陷而实现该目的。此外,还能够将底板103本身设计成弯曲状或圆顶形,这样首先可以实现较大的稳定性,其次还可以形成斜面。从而能够使水总是沿着溢流管的方向流下。这就确保了存放平台在被取下时完全是空的,并且明显没有水流。

还可以设置视觉标记来替代接合件114,这些标记能够更易于设置所需的高度h。止挡件118位于上边缘116的附近,用来防止把溢流管109从开口107中完全推出,或至少使溢流管109很难从开口中完全推出。台肩119限定出了可设定的最大水平面(溢流管109被一直推到顶部)。

图1和2-特别是图3-示出了放大比例的安装件130,它被设置在存放平台101窄边106a区域的侧壁105上,它可以靠近拐角120,或者是靠近长边106b、106c;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这些安装件是弯曲的或呈L形,每个安装件都包括与侧壁105(106b或106a区域处)相连例如焊接在一起的支承臂132,以及从支承臂延伸出来的插入臂134。所有的插入臂134都自由地终止在长边106c(也称作“第一长边”)的方向上,并且垂直于该长边,还平行于各自的短边106a。特别是如图3所示,每个插入臂134都具有V形、半圆形或狭槽状的凹槽136,以便能够按照下面说明的方式将存放平台101悬挂在浇灌装置的框架支柱中。此外,插入臂134还可以带有第二凹槽136a,该第二凹槽能够将存放平台悬挂在倒置的位置上,随后也将对此进行说明。

四个安装件130中的两个必须横向突出超过长边106b一段微小的距离,即尺寸d应当对应于支承臂132的壁厚,以便能够将四个框架支柱221(图16和图9至图11)精确地安装在存放平台的拐角区域中,从而使框架支柱的外缘或表面与长边106b,106c位于一个平面上。

图5至8适意性地示出了基座平台201的第一实施方案,该基座平台用于形成按照本发明的浇灌装置(图9至11)。该基座平台具有一未单独示出的子框架,一滚轮250连接在该子框架下面,并且该子框架还具有连接在每个拐角220区域处的支承件260,以用于框架支柱221(如图16所示,稍后将对此进行说明)。底板203和周围的侧壁205形成用于植物等的盘形容器。在该实施例中,支承件260为具有正方形截面的矩形管子,它们被设置在拐角区域,并且被紧固在底板203和侧壁205上;在这些矩形管子的底部附近,止挡件261以较小和较短矩形管的形式插入,其外部轮廓对应于矩形管子260的内部轮廓。一方面,这种布置对于从上面将框架支柱推入到支承件260内来说形成了止挡,这里框架支柱的外轮廓基本对应于支承件260的内部轮廓或至少适合于该支承件的内部轮廓,另一方面,如图7和8所示,向下突出的止挡件261区域能够将多个基座平台201叠置在一起。当然,支承件260也可以具有不同形状的截面,以用来接收具有非正方形截面(矩形、C形、U形或L形、圆形等)的框架支柱。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具有子框架的结构,其支承件260也可以连接在侧壁205上,而滚轮可以安装到底板203上。

图9至1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浇灌装置的第一实施方案的不同视图,该浇灌装置包括一个如图5至8所示的基座平台201、两个如图1至3所示的存放平台101以及四个插入到底部存放平台201的支承件260中的框架支柱221。

在这种情况下,框架支柱221被设计成具有U形截面,其截面形状或外部轮廓为正方形(腹板和翼板的长度相同),并且可以利用微小的间隙插入到支承件260中,止挡件261限定出一规定的框架支柱的插入深度。从存放平台纵向观察到的间隔I对应于存放平台的外部长度La(图1)。

图9和10还示出了框架支柱221以这样的方式插入到支承件260中,即翼板部分222垂直于存放平台102,201的长边106b,c,而与翼板部分222相连的、框架支柱221的腹板部分223则被设置成基本平行于长边106b,c,并且它们相对于翼板部分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在图9,10中是面向着右前方)。每个腹板部分223在其预定的高度处都带有插入狭槽或凹槽225,这些狭槽或凹槽225垂直延伸,即沿着支柱的纵向延伸(也可参考图16),而插入臂134悬挂到其中。在此过程中,凹槽136围绕着腹板部分223,凹槽136宽度基本对应于腹板部分223材料的壁厚。

如果存放平台的每个插入端部分都具有两个相对的凹槽136,136a(图3),那么就可以使存放平台的顶部面向下地悬挂起来,以用于储存和运送的目的(没有植物),因此雨水不会聚集在存放平台上。

图12示出了按照第二实施方案的存放平台101’的顶视图,该存放平台与存放平台101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安装件130’在图12所示的底部的设置,对比于图1至3所示的实施方案,安装件可朝存放平台各自的窄边106a的中间移动。特别是,两个安装件130’的插入臂134’被连接在一个可移动的位置上,它们被如此定位,即使得可被悬挂在其中的相关框架支柱对比于图9中所示的布置,同样可以移动。这一实施方案的优点在于该安装件130’不会像图1所示的那样,横向向外突出壁厚的距离,而是完全设置在由长边106b,c限定出的存放平台的外部宽度尺寸Ba内。

图13示出了基座平台201’的第二实施方案,它形成了按照本发明的浇灌装置的第二实施方案(图14和15)。基座平台201’和201之间的唯一区别在于四个支承件260’(在这种情况下为具有正方形截面的矩形管子)中的两个并不是恰好位于拐角区域,而是被向内移动,从而待接收的框架支柱可以匹配在已经按照图12进行了改进的安装件130’的位置上,并且由此可以与存放平台101’匹配。

作为一种说明,图14和15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浇灌装置的第二实施方案117’,它是通过使用按照第二实施方案所示的基座平台201’和按照第二实施方案所示的多个存放平台101’而形成的。

对比于前述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存放平台的悬挂方法,悬挂存放平台101,101’的方法是:四个插入臂134被同时插入到同一高度处的相应的支承槽225中。在这方面,显然不需要在存放平台前端部或短边106a和框架支柱之间留有用于沿纵向移动或操作的空间。相反,需要沿横向在凸起124和拐角120之间的区域中设置相应的操作空间,当然该操作空间可以以任意方式出现。

在按照第一实施方案的浇灌装置中,除了已经描述过的将存放平台按相反的方式(顶部面向下)悬挂在框架支柱中的改进之外,还有其他可节省更多空间的储存存放平台的方式,其中优选的是同样将存放平台按相反的方式(顶部面向下)设置,但不是悬挂在支承槽中,而是从浇灌装置的相对侧插入,从而存放平台的插入端部不是突入到支承槽内,而是突入到由任意材料制成的框架支柱内,并且-取决于框架支柱的截面形状-可以形成沿相关的框架支柱(特别是具有C形或U形的,如图16中的附图标记140所示)纵向延伸的狭槽。其优点在于在不依靠在支承槽之间设置预定空间的情况下,存放平台能够彼此更加靠近地相互叠置在一起。这样,当正常悬挂存放平台时,能够有更多的存放平台叠置在基座平台上,并且这样还能够节省时间,这是因为存放平台也可不必悬挂,而仅仅是彼此叠置在一起。

图18示出了这样叠置存放平台40的方式,其中支柱轮廓145为U形的截面,它连接在底板103的下面,以增加底板或存放平台的承载能力,其端部处的相向边缘同时用做对设置在一个叠置体之上的另一存放平台进行中心定位的装置。

为了确保底部存放平台、即直接位于基座平台201之上的一个存放平台处于中心位置,也就是指在不进行任何侧向移动的条件下,存放平台的侧壁105的位置基本与基座平台201的侧壁205完全成一排,如图19所示,定心件146能够连接在基座平台201的侧壁205上。在图示的这种情形下,两个板形定心件146(图19只示出了其中一个)分别被焊接在每个突出部分124上,形成一个梯形,每个定心件146的一部分都向上凸起越过了侧壁,借此形成了为设置在一个存放平台上的另一存放平台进行中心定位的装置。定心件向上凸起的部分还稍微向外弯曲以便将一个存放平台设置在其上。

如图16所示,如果框架支柱在其端部区域带有一个—或两个间隔的—支柱170,那么可以使一个或两个最顶部的存放平台以相反的方式悬挂,只要每个插入端部都具有两个凹槽136,136a(图3),因此使浇灌装置在框架支柱的上端区域具有改进的稳定性,并且还防止框架支柱以不想要的方式进行分开运动。图17示出了在使用过程中存放平台101被悬挂在支柱170中。

为了确保多个存放平台随时都可马上叠置在一起,直接位于基座平台之上的底部存放平台的插入端部就不能承受存放平台的全部重量,因此有利的是将开口262结合在基座平台的支承件或矩形管子中,这样,位于最底部的存放平台的插入端部在不承受载荷的情况下就能够突入到该开口262中。可以说,开口262达到框架支柱狭槽的延伸部分,并且从支撑件260的上端开始测量,该开口具有如图8所示的长度t,这一长度的尺寸被设定为能够使倒置在基座平台上的底部存放平台的插入端部不靠在支承件上。这里的术语“倒转的设置”是指当使用中相对于其正常位置绕中心纵轴旋转180°的定位,从而容纳植物和水;“倒转”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其上端面向下,并且插入端部分面向着相反的方向。

                     附图标记列表

101,101’存放平台

103       底板

105       侧壁

106a      窄边

106b      长边

106c      第一长边

106d      直线部分(106a的)

107       开口

109       溢流管(排水件)

110       圆柱形基体

111       底壁

112       排水口

113       纵轴

114       保持件/标记

116       上边缘

117,117’浇灌装置

118       止挡件

119       台肩

120       拐角(101的)

124       突出部分

126       纵轴(101,101’的)

130,130’安装件

132       支承臂

134,134’插入臂

136,136a 凹槽

140       纵向狭槽(221的)

145       支柱轮廓

170        支柱

201,201’    基座平台

203        底板

205        侧壁

207        开口(用于109)

220        拐角

221        框架支柱

222        翼板部分

223        腹板部分

225        插入狭槽/凹槽

250        滚轮

260,260’    支承件

261        挡件

262        开口

d          厚度(132的)

B          内部宽度(101,101’,201,201’)

Ba         外部宽度(101,101’,201,201’)

H          水位

L          内部长度(101,101’,201,201’的)

La         外部长度(101,101’,201,201’的)

I          间隙(221的)

t          长度(262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