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盐

(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盐

摘要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用(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与有机胺的盐纯化(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在下文中称为羧酸),所述有机胺选自哌嗪、金刚烷胺等,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羧酸钠盐结晶,该钠盐具有以下性质且储存稳定性得到提高,因此可用作制备药物的原料。DCS:在170到175℃时观察到放热峰同时伴有重量减轻;红外吸收谱特征吸收带(KBr片法):3255,2950,2860,1670,1630,1550,1460,1435,1395,1365,1310,1260,1110,890cm-1。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095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化学医药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480017044.X

  • 申请日2004-04-22

  • 分类号C07D303/48(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连涛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29: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5-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D303/48 授权公告日:20090701 终止日期:20170422 申请日:2004042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5-0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7D303/48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20321 申请日:2004042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09-07-01

    授权

    授权

  • 2006-09-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7-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盐。

[发明背景]

如下所示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以下用化合物A指代)表现出组织蛋白酶抑制作用并可用来作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参考专利1:WO99/11640)

参考专利1描述了根据下面化学反应式制造化合物A的过程。(参见参考专利1实施例48):

上述化学反应式中初始的酯原料通常是通过柱层析纯化以获得纯化的A化合物。

[发明公开]

无定形化合物A吸湿性强并且热稳定性差导致在生产该药物时预期会遇见各种问题,因此很难作为药物制剂原料。从而需要提供一种热稳定性好能长期保存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盐结晶。

如果按照常规的重结晶或制盐方法将化合物A由游离形态转化为所需的形态来制备化合物A的结晶,产物经常沉淀形成过细的微晶以致不能过滤或偶尔形成琼脂样的胶状形态。另外,由于化合物A极易吸湿,空气中的水分导致化合物A由结晶态转化成无定形状态,结果导致产物的过滤性降低。

工业制备化合物A中,采用柱层析法纯化程序较为麻烦。因此也期望提供一种简单的化合物A纯化方法。

当化合物A以工业规模制备时,以游离酸形式纯化化合物A是非常重要的。如下文所描述,从下述的有机胺盐制备游离酸形式的化合物A非常简便且在工业上非常有利。另外酯形式的化合物A用碱性的钠或钾化合物水解直接转化成钠盐或钾盐也使制备的过程更加简单有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稳定性良好并可长期保存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或钾结晶。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且工业上便利的方法制备上述化合物的微晶并提供一种在本制备方法中使用的带有有机胺的该化合物的盐。

本发明是关于(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结晶,其具有如下特征:

DSC:在170到175℃时观察到放热峰同时伴有重量减轻;并

红外吸收谱特征吸收带(KBr片):3255,2950,2860,1670,1630,1550,1460,1435,1395,1365,1310,1260,1110,890cm-1

本发明是关于(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钾结晶,其具有如下特征:

DSC:在177℃时观察到放热峰同时伴有重量减轻;并且

红外吸收谱特征吸收带(KBr片):3270,3080,2950,2870,1680,1625,1560,1460,1380,1300,1240,1110,895cm-1

本发明还涉及制备(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或钾结晶的方法,包括下面步骤(1)到(6):

(1)水解酯形式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获得(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

(2)使前述步骤中得到的羧酸与有机胺反应,制备(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与有机胺的盐,

(3)向前述步骤中获得的盐中加酸得到(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

(4)使前述步骤中得到的羧酸在脂族醇或丙酮与水的混合溶剂中与碱性的钠或钾化合物反应得到钠或钾盐,

(5)用脂族醇使前述步骤中得到的钠或钾盐重结晶,并

(6)减压干燥前述步骤中的重结晶产物。

本发明还涉及制备(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或钾结晶的方法,包括下面步骤(1)到(4):

(1)使酯形式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与碱性的钠或钾化合物反应,获得(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或钾,

(2)使前述步骤中得到的钠或钾盐从丙酮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结晶,以得到钠或钾盐的结晶,

(3)用脂族醇使前述步骤中得到的钠或钾盐重结晶,并

(4)减压干燥前述步骤中的重结晶产物。

本发明又涉及一种(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与有机胺的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与有机胺的盐,所述有机胺由下式代表:

                    (R1)(R2)(R3)N

其中R1为氢,或具有1到1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烷基;R2为氢,或具有1到1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烷基或芳烷基;R3为具有1到1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烷基,其可具有选自卤原子、硝基、羟基、羧基、胍基、氨基及芳烷基氨基的取代基;或者R2可与R3结合形成包含连接R2与R3的氮原子的5到7元环(环可能包括附加的氮原子)。

本发明还涉及(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与有机胺的盐,所述有机胺选自哌嗪、金刚烷胺、环己胺、二环己基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精氨酸、赖氨酸、苄星(benzathine)和葡甲胺。

[本发明的最优选实施方案]

本发明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中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或钾结晶可根据下面的流程制得。

(流程)

方法1:

酯形式(A)→游离形式(B)→与有机胺的盐(C)→游离形式(D)→钠或钾盐(E)→重结晶产物(F)→即时干燥的微晶(G);

另外

方法2:

酯形式(A)→钠或钾盐(E)→重结晶产物(F)→即时干燥的微晶(G)。

每一步解释如下。

(万法1)

(1)酯形式(A)→游离形式(B)的步骤

在水与脂族醇如:甲醇、乙醇或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中,在碱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存在下水解(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酯(A),然后中和得到(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游离形式(B)]。

在上述过程中,开始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酯为具有脂族醇的酯,优选具有1-6个碳原子的伯醇、仲醇、叔醇,更优选具有乙醇、甲醇、正丙醇或异丙醇的酯。

对于合成初始原料的酯,例如:(2S,3S)-3-烷氧羰基环氧乙烷-2-甲酸和(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胺是按照常规的缩合方法缩合成的(如:DCC-HOSu法,酰氯法和酸酐法)。

(2)游离形式(B)→与有机胺的盐(C)的步骤

使步骤(1)中制备的游离形式(B)在溶剂中与有机胺反应。溶剂包括脂族醇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及异丙醇;脂族醚如:二乙醚和二异丙醚;脂族酯如:乙酸乙酯;脂族酮如:丙酮和甲基乙基酮;及水。它们可单独使用亦可混合使用。考虑到可燃性及毒性,优选的溶剂为乙酸乙酯、丙酮、水或者它们的混合物。这样即可获得具有所需的有机胺的盐。

例如有机胺由下面的化学式表示:

                     (R1)(R2)(R3)N

其中R1为氢,或具有1到1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烷基;R2为氢,或具有1到1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烷基或芳烷基;R3为具有1到10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烷族(包括交联的环烃基如金刚烷基),其可具有选自卤原子、硝基、羟基、羧基、胍基、氨基及芳烷基氨基的取代基;或者R2可与R3结合形成包含连接R2与R3的氮原子的5到7元环(环可能包括附加的氮原子)。考虑到成本、毒性和结晶问题,优选的有机胺为哌嗪、金刚烷胺、环己胺、二环己基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精氨酸(优选为L-型)、赖氨酸(优选为D-型或DL-型)、苄星或葡甲胺。具有D-或DL-赖氨酸、苄星、葡甲胺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盐不需要进一步加工即可直接作为药物使用。

(3)与有机胺的盐(C)→游离形式(D)的步骤

在步骤(2)中获得的与有机胺的盐(C)在常规方式下用酸(如:盐酸)处理以获得高纯度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D)。这样得到的游离形式(D)没有产生分裂产物(9.8分钟,见实施例14)的色谱峰,然而通过水解用硅胶柱色谱法纯化的酯形式(A)而获得的游离形式或其金属盐则产生色谱峰。

(在制备钠盐的情况下)

(4)游离形式(D)→钠盐(E)的步骤

游离形式(D)通过在能够溶解游离形式(D)的有机溶剂或者含水有机溶剂中使用钠源转化成钠盐。钠源的实例包括钠金属,醇钠盐如甲醇钠、乙醇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有机羧酸钠。

考虑到可燃性及毒性,优选的溶剂为水与甲醇、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溶剂。如果含水量在1-5%,则高产率地获得产物。

这样得到的固体产物过滤性良好(well filtered)所以用常规的过滤方法收集产物。

(5)钠盐(E)→重结晶产物(F)的步骤

从室温到60℃下在脂族醇例如甲醇中溶解第(4)步得到的固体钠盐(E),然后加入一种有机溶剂来沉淀析出结晶产物。考虑到可燃性和毒性,这种有机溶剂最好是一种由乙酸乙酯、甲醇和乙醇混合的溶剂。如果乙酸乙酯/乙醇的混合比率在10/1到5/1的范围,则高产率地获得产物。

这样得到的重结晶产物(F)过滤性良好所以用常规的过滤方法收集产物。

(6)重结晶产物(F)→即时干燥的微晶(G)的步骤

重结晶产物(F)通过在氮气流中过滤收集,然后即时干燥以高产率获得高纯度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结晶(G),具备以下特性:

DSC(与实施例15中相同):在170到175℃时观察到放热峰同时伴有重量减轻;并且

红外吸收谱特征吸收带(KBr片):3255,2950,2860,1670,1630,1550,1460,1435,1395,1365,1310,1260,1110,890cm-1

优选的产物是白色针状结晶。

对本发明中的结晶钠盐(于实施例9中描述)进行稳定性对比测试。在测试中,钠盐与通过浓缩干燥溶液获得的物质及过滤收集的产物一起被置于80℃下三日,在重结晶之后置于室温。结果,发现本发明中的钠盐比对比物质有更好的储存稳定性(见实施例15)。

(在制备钾盐的情况下)

(7)游离形式(D)→钾盐(E)的步骤

游离形式(D)在能溶解游离形式(D)的有机溶剂或含水有机溶剂中使用钾源转化成钾盐。钾源的实例包括例如:钾金属,醇钾盐例如甲醇钾和乙醇钾、氢氧化钾、碳酸钾、和有机羧酸钾。

考虑到可燃性及毒性,优选的溶剂为水与甲醇、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溶剂。如果含水量在1-5%的范围,则高产率地获得产物。

这样得到的固体产物过滤性良好所以用常规的过滤方法收集产物。

(8)钾盐(E)→重结晶产物(F)的步骤

从室温到60℃下在脂族醇例如甲醇中溶解第(7)步得到的固体钠盐(E),然后加入一种有机溶剂来沉淀析出结晶产物。考虑到可燃性和毒性,这种有机溶剂最好是一种由乙酸乙酯、甲醇和乙醇混合的溶剂。如果乙酸乙酯/乙醇的混合比率在30/1到10/1的范围,则高产率地获得产物。

这样得到的重结晶产物(F)过滤性良好所以用常规的过滤方法收集产物。

(9)重结晶产物(F)→即时干燥的微晶(G)的步骤

重结晶产物(F)通过在氮气流中过滤而收集,然后即时干燥以高产率获得高纯度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钾结晶(G)具备下特性:

DSC(与实施例15中相同):在177℃时观察到放热峰同时伴有重量减轻;并

红外吸收谱特征吸收带(KBr片):3270,3080,2950,2870,1680,1625,1560,1460,1380,1300,1240,1110,895cm-1

优选的产物是白色针状结晶。

对发明中的钾盐结晶(于实施例11中描述)进行稳定性测试将钾盐置于80℃下三日。结果,发现本发明中的钾盐有出色的储存稳定性(见实施例15)。

(在制备钙或锂盐的情况下)

通过类似上述(4)-(9)步骤能高产率的制备高纯度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钙或锂结晶。

(方法2)

(1)酯形式(A)→钠或钾盐(E)

[制备钠盐(E)]

通过使方法1步骤(1)中描述的酯形式(A)与碱性的钠化合物(例如:碳酸钠,氢氧化钠)反应水解得到钠盐(E),浓缩反应混合物,并加入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例如丙酮使盐结晶。如果含水量在1-5%的范围,则高产率地获得产物。

[制备钾盐(E)]

通过酯形式(A)与碱性的钾化合物(例如:碳酸钾,氢氧化钾)反应水解得到钾盐(E),浓缩反应混合物,并加入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例如丙酮使盐结晶。如果含水量在1-5%的范围,则高产率地获得产物。

(2)钠或钾盐(E)→重结晶产物(F)→即时干燥结晶(G)

步骤钠盐(E)→重结晶产物(F)→即时干燥结晶(G)可与方法1中所述步骤(5)和(6)相同。

步骤钾盐(E)→重结晶产物(F)→即时干燥结晶(G)可与方法1中所述步骤(8)和(9)相同。

如上所述,将(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转变为有机胺盐的纯化方法,和用碱性的钠或钾化合物直接将酯形式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水解制备成(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或钾的方法中,并不需要包括用硅胶柱色谱法纯化酯形式的步骤。所以,这些纯化(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的方法简单并具有工业上的优势。

本发明中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或钾结晶具有长储存期和出色的热稳定性,因此是适用于做药物制剂的原料。

则由获得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或钾结晶可以制备药物。

对于制备药剂,这种盐可根据常规方式加工制成例如,片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基、混悬液、注射剂或栓剂。在药物制剂中,通常使用添加剂如:赋形剂、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着色剂和稀释剂。

[实施例]

本发明将用下面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制备游离形式(B)

将根据参考专利1中描述的方法合成的粗品(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乙酯(164.54g)溶解于乙醇中(520mL)。用冰冷却溶液(温度达到10℃或以下),滴入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522mL)。保持温度搅拌溶液1.5小时后,减压除去乙醇。加入水(340mL),然后用Celite过滤混合物去除不能溶解的物质。用乙酸乙酯(300mL)洗涤混合物两次。当水的部分用冰冷却后,滴入6mol/L盐酸水溶液(110mL)将pH值调整到1后用乙酸乙酯(300mL)萃取两次。乙酸乙酯部分用水(300mL)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0mL)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将溶剂减压蒸除,获得(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139.61g,93.1%)的橙色油状物。NMR数据与实施例6中相同。

[实施例2]制备与有机胺的盐(C)-1

将(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139.61g)溶解于乙酸乙酯(630mL)。用冰冷却溶液(温度达到10℃及以下),加入溶解有环己胺(48.19g)的乙酸乙酯(190mL)。将所得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通过过滤收集沉淀的结晶产物,用乙酸乙酯洗涤,在空气干燥获得白色粉末状(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环己胺盐(165.22g,88.0%)。从含乙醇/水的乙酸乙酯中重结晶获得的产物(1.0g),来制备片状结晶(925mg,92.5%)。

熔点:128℃-129℃;

IR(KBr)cm-1:3310,2950,2850,1660,1620,1570,1540,1460,1445,1380,1360,1340,1295,1250,1220,1120,945,890;并

NMR(CDCL3)δ:0.9-1.0(12H,m),1.2-1.8(9H,m),1.8-1.9(3H,m),2.0-2.1(2H,m),2.9-3.1(1H,m),3.2-3.3(2H,m),3.26(1H,d,J=2Hz),3.39(2H,d,J=4Hz),349(1H,d,J=2Hz),4.1-4.2(1H,m),6.46(1H,d,J=9Hz),7.7-8.5(1H,宽峰s)。

[实施例3]制备与有机胺的盐(C)-2

将(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6.59g)溶解于乙醚(67mL),在室温下搅拌溶液时加入溶解于乙醚(18mL)的苄星(2.75g)。然后加入乙醇(6mL)溶解分离的油性产物,再进一步加入乙醚(84mL)。用冰冷却该溶液并搅拌一整夜。通过过滤收集沉淀的结晶物,用乙醚洗涤,在室温减压干燥,获得白色粉末状(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盐(7.43g,79.6%)。从乙醇/水中重结晶获得的产物(2g),来制备片状结晶苄星盐(1.8g,90.0%)。

熔点:63℃;

IR(KBr)cm-1:3400,3260,2950,2850,1650,1450,1380,1295,1240,1110,890,740;并

NMR(CDCL3)δ:0.9-1.0(12H,m),1.3-1.5(2H,m),

1.5-1.6(1H,m),1.8-1.9(1H,m),3.1-3.2(4H,m),3.9-4.0(2H,m),4.1-4.2(1H,m),6.36(1H,d,J=9Hz),7.39(5H,s)。

[实施例4]制备与有机胺的盐(C)-3

将(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1.31g))溶解于丙酮(6mL),在室温下搅拌溶液时加入溶解于水(1.5mL)的葡甲胺(0.85g)。进一步加入丙酮(14mL),再将该溶液在室温下搅拌一整夜。通过过滤收集沉淀的结晶物,用丙酮洗涤,在空气干燥并进一步在室温下减压干燥获得白色片状(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葡甲胺盐结晶(1.28g,61.0%)。

熔点:96℃-98℃;

IR(KBr)cm-1:3300,2950,1660,1620,1590,1460,1390,1305,1250,1100,1080,1030,890;并

NMR(D2O)δ:0.7-0.9(12H,m),1.2-1.4(2H,m),

1.5-1.6(1H,m),1.7-1.8(1H,m),2.69(3H,s),3.1-3.6(15H,m),3.7-3.8(3H,m),4.0-4.1(2H,m)。

[实施例5]制备与有机胺的盐(C)-4

将(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660mg)溶解于乙醇(3mL),在室温下搅拌溶液时加入溶解于水(1.0mL)的DL-赖氨酸(336mg)。减压浓缩该溶液,再加入乙醇(10mL)。在室温下搅拌获得的溶液一整夜。通过过滤收集沉淀的结晶物,用乙醇洗涤,在空气中干燥并进一步在室温下减压干燥以获取白色粉末状(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DL-赖氨酸盐(783mg,78.6%)。

IR(KBr)cm-1:2950,1640,1460,1380,1100,890;并

NMR(D2O)δ:0.7-0.9(12H,m),1.2-1.9(10H,m),2.93(2H,t,J=7Hz),3.2-3.5(6H,m),3.66(1H,t,J=6Hz),4.0-4.1(1H,m)。

[实施例6]制备游离形式(D)-1

将(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环己胺盐(165.22g)加入水(400mL)和乙酸乙酯(400mL)的混合物中,制备悬浮液。用冰冷却悬浮液(温度达到10℃及以下),滴入3mol/L的盐酸水溶液(140mL)将pH值调整到约等于3。收集乙酸乙酯部分,而水的部分则独立的用乙酸乙酯(200mL)萃取。混合萃取的液体部分和前面所收集到的乙酸乙酯部分,用水(200mL)和饱和氯化钠溶液(200mL)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将溶剂减压蒸馏除去以获得(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122.83g,99.9%)的黄色油状物。

MR(CDCL3)δ:0.9-1.0(12H,m),1.3-1.6(3H,m),

1.8-1.9(1H,m),3.1-3.3(2H,m),3.43(2H,d,J=4Hz),3.47(1H,d,J=2Hz),3.71(1H,d,J=2Hz),4.1-4.2(1H,m),6.5(1H,d,J=9Hz),9.60(1H,宽峰s)。

[实施例7]制备游离形式(D)-2

以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式,由胺盐例如苄星、葡甲胺盐或DL-赖氨酸盐制备(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的黄色油状物。NMR数据与实施例6中相同。

[实施例8]制备钠盐(E)

将(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48.59g)溶解入丙酮(245mL)中,再慢慢加入溶解于水(32.9mL)的碳酸钠(8.51g)。在室温到50℃下搅拌溶液3小时,直到沉淀的无机盐溶解。保持温度,在溶液中滴入丙酮(200mL)并置入晶种,然后搅拌溶液30分钟。再滴入丙酮(510mL),保持温度搅拌溶液1小时。当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后,再搅拌一整夜。通过过滤收集沉淀的结晶物,用3%水-丙酮(70mL)混合物洗涤后,置于空气中干燥以获得固态(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46.1g,87.9%)。固体产物NMR数据与实施例9中相同。

[实施例9]制备重结晶产物(F)和即时干燥的钠微晶(G)

于50℃时将实施例8中制备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25.18g)溶解于甲醇(85mL)中,保持温度滴入乙酸乙酯(100mL)。仍保持温度并将晶种置入该溶液中并搅拌1小时,再滴入乙酸乙酯(150mL)。继续保持温度,再滴入乙酸乙酯(100mL)并进一步滴入乙酸乙酯(75mL),搅拌溶液1小时。在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后搅拌一整夜。通过过滤收集沉淀的结晶物,在氮气流中分别用三份乙酸乙酯/甲醇混合物(5/1,40mL,25mL,25mL)洗涤。结晶产物在空气中完全干燥前,在40℃下减压干燥一整夜以获得白色针状结晶(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21.1g,83.9%)。

熔点:170℃-175℃(分解);

IR(KBr)cm-1:3255,2950,2860,1670,1630,1550,1460,1435,1395,1365,1310,1260,1110,890;并

NMR(D2O)δ:0.7-0.9(12H,m),1.2-1.4(2H,m),

1.5-1.6(1H,m),1.7-1.8(1H,m),3.1-3.3(2H,m),3.3-3.5(4H,m),4.0-4.1(1H,m)。

[实施例10]制备钾盐(E)

将实施例6或7中制备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4.83g)溶解入丙酮(23mL),再慢慢加入溶解于水(4.5mL)的碳酸钾(1.11g)。在室温下搅拌溶液直到沉淀的无机盐溶解。50℃水浴加热溶液时,在溶液中滴入丙酮(100mL)并置入晶种,然后搅拌溶液30分钟。再滴入丙酮(94mL),保持温度搅拌溶液1小时。当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后,再搅拌一整夜。通过过滤收集沉淀的结晶物,用2%水-丙酮(20mL)混合物洗涤后,置于空气中干燥以获得固态(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钾(4.28g,81.7%)。固体产物NMR数据与实施例11中相同。

[实施例11]制备重结晶产物(F)和即时干燥的钾微晶(G)

将实施例10中制备的(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钾(500mg)溶解于甲醇(3.5mL)中。50℃水浴加热溶液时,滴入乙酸乙酯(12mL)并将晶种置入该溶液。仍保持温度并搅拌溶液1小时,再滴入乙酸乙酯(23mL)。继续保持温度并搅拌溶液1小时。在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后搅拌一整夜。通过过滤收集沉淀的结晶物,在氮气流中用乙酸乙酯/甲醇混合物(10/1,10mL)洗涤。结晶产物在空气中完全干燥前,在40℃下减压干燥一整夜以获得白色针状(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钾结晶(445mg,89.0%)。

熔点:177℃(分解);

IR(KBr)cm-1:3270,3080,2950,2870,1680,1625,1560,1460,1380,1300,1240,1110,895;并

NMR(D2O)δ:0.8-0.9(12H,m),1.2-1.4(2H,m),1.5-1.6(1H,m),1.7-1.8(1H,m),3.2-3.3(2H,m),3.3-3.4(4H,m),

4.0-4.1(1H,m)。

[实施例12]制备钠盐(E)(方法2)

将根据与参考专利1中描述的类似的方法(酰氯法)合成的粗制(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乙酯(15.29g)溶解于乙醇中(24mL)。在室温下搅拌溶液,滴入溶于水(24mL)的碳酸钠(2.44g)。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继续在90℃到95℃下搅拌溶液2小时。将溶剂减压蒸去,并向残留物中加入水(50mL)。分两部分用乙酸乙酯(50mL)洗涤获得的溶液,将水减压蒸去。将丙酮(400mL)滴入残留物中,在室温下搅拌溶液一整夜。通过过滤收集沉淀的结晶物,用3%水-丙酮混合物(30mL)洗涤后,再用丙酮(30mL)洗涤,在空气中干燥以获得白色固态(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10.55g,70.3%)。固体产物NMR数据与实施例9中相同。

[实施例13]制备钠盐(E)(方法2)

根据与参考专利1中描述的类似的方法(酰氯法)合成的粗制(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乙酯(7.82g)溶解于乙醇中(24mL)。用冰冷却并搅拌溶液,滴入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23.55mL)。保持温度并搅拌溶液1.5小时后,将溶剂减压蒸去。向残留物中加水(39mL),分两部分用乙酸乙酯(39mL)洗涤获得的溶液,将水减压蒸去。将丙酮(157mL)加入残留物中,在室温下搅拌溶液一整夜。通过过滤收集沉淀的结晶物,用3%水-丙酮混合物(30mL)洗涤后,再用丙酮(30mL)洗涤,在空气中干燥以获得白色固态(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5.36g,69.9%)。固体产物NMR数据与实施例9中相同。

[实施例14]游离形式(D)的纯度检验

对实施例6和7中获得的游离形式(D)的产物进行纯度检验。检验中在下述高效液相色谱的条件下,每种游离形式(D)没有产生分裂产物(9.8分钟)的色谱峰,然而通过水解用硅胶柱色谱法纯化的酯形式(A)而获得的游离形式或其金属盐则产生色谱峰。

(HPLC条件)

色谱柱:YMC-A302(150×4.5mm),

流动相:0.1mol/L的磷酸二氢钠试剂(PH:3.0)/乙腈(5∶2)混合物,

流速:控制使(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的保留时间大概13分钟,且

检测器:UV(210mm)。

[实施例15]稳定性对比测试

(程序)

作为样品,称取10毫克(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或钾并置于试管中。将样品遮光密闭置于恒温器中在80℃下放置三天,用HPLC测量剩余物质的量。

(HPLC条件)

与实施例14相同。

(DSC条件:差示扫描量热法)

(2S,3S)-3-[[(1S)-1-异丁氧基甲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甲酸钠或钾(样品)与0.01克α-氧化铝(标准)置于同一容器中,并以每分钟2℃的加热速率从室温加热到大约200℃。(使用[TAS100,TG-DCS型,Rigaku Corportion]差示扫描量热天平。)

(结果)

结果见表1。

                             表1

  DSC剩余率(%)  于80℃三天后  Ref.   钠盐   钠盐  157℃           13-77  (按常规方法1)获得的)  160-170℃       38-77  amor.>crys3)   amor.>crys3)

   钠盐   钾盐   (通过重结晶和在空气中干燥获得的2))  170-175℃                 95-98  (实施例9中获得的)  177℃                     99.9  (实施例11中获得的)   针状结晶   针状结晶 

1)通过浓缩干燥获得;

2)通过过滤收集并重结晶,再置于室温下;并

3)认为无定型状态的比结晶态的多。

表1中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实施例9中制备的钠盐的结晶(其中该盐被重结晶,并在氮气流中过滤收集并立即干燥)比通过浓缩干燥得到的盐(根据常规的方法)或通过重结晶及在空气中干燥得到的盐有更好的储存稳定性。另外,表1的结果显示实施例11中制备的钾盐结晶也具有出色的储存稳定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