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血压计及其袖带、身体压迫装置以及身体信息测定装置

血压计及其袖带、身体压迫装置以及身体信息测定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流体袋的身体压迫装置以及具有该身体压迫装置的身体信息测定装置,作为身体信息测定装置的血压计所具备的身体压迫装置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具有空气袋(150)、环状地卷绕在空气袋(150)的外侧的套环(160)。空气袋(150)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具有挡止部(152a),该挡止部(152a)沿套环(160)的端面向套环(160)侧折弯的同时,固定在套环(160)的外周面上。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提供可防止发生横向错位现象的身体压迫装置以及具有该身体压迫装置的身体信息测定装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923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510137736.4

  • 申请日2005-12-19

  • 分类号A61B5/022(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3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高龙鑫;王玉双

  • 地址 日本京都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25: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8-04-23

    授权

    授权

  • 2006-08-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6-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流体袋的身体压迫装置以及具有该身体压迫装置的身体信息测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血压计用袖带以及具有该袖带的血压计。

背景技术

一般的,作为测定身体信息的身体信息测定装置,公知有血压计、脉搏波计等。通常,这些血压计和脉搏波计具有身体压迫装置,在将身体压迫装置安装在身体的被检测部位的状态下,通过使内置于身体压迫装置内的流体袋膨胀而压迫身体,而进行身体信息的测定。

例如,在测定血压值时,通过将内置有用于压迫位于身体内部的动脉的流体袋的袖带缠绕在身体的体表面上,并对所缠绕的流体袋进行加压、减压,而进行对动脉内产生的动脉压脉搏波的检出,由此进行血压值的测定。在这里,所谓袖带,其意思是具有内腔的带状的构造物,可以缠绕在身体的一部分上,是指通过将气体、液体等流体注入内腔而利用于上下肢的动脉压测定的部件。因此,袖带是表示包括流体袋和用于将该流体袋缠绕在身体上的缠绕构件的概念的术语,特别是在手腕或上臂上进行缠绕而安装的袖带有时也被称为臂带或腕带(マンシエツト)。

近年来,血压计不只在医院等医疗设施中被使用,而在家庭内作为检测日常的健康状态的装置也被频繁利用。因此,对血压计的操作性的改善、特别是对安装操作的简单化的要求强烈,为了解决此问题而正在推进袖带的小型化。在袖带的小型化时,需要在宽度方向(即,与缠绕袖带的被测定部位(例如手腕或上臂等)的轴向平行的方向)上进行窄小化。

对血压计用袖带的宽度进行窄小化时能否对动脉进行充分的压迫阻血,这成为一个问题。在使用宽度大的血压计用袖带的情况下,由于能较长地确保由袖带覆盖的被检测部位的轴向上的长度,所以可以对动脉进行充分的压迫阻血。但是,在对袖带宽度进行窄小化时,由袖带覆盖的被测定部位的轴向上的长度随之变短,所以对动脉进行充分的压迫阻血变得困难。

作为实现了对伴随着该袖带宽度的窄小化而阻血性能降低的问题的防止的血压计用袖带,公知例如有JP特开平2-107226号公报所公开的血压计用袖带、JP特开2001-224558号公报所公开的血压计用袖带。这些公报所公开的血压计用袖带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即,在作为配置在袖带内的流体袋的空气袋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设置有衬块,并通过在空气袋膨胀时该衬块伸长,使空气袋在宽度方向上更加均匀地膨胀。通过这样的构成,在袖带的两侧端部以及其附近也与袖带的中央部相同,可以充分地进行对动脉的压迫阻血,因此在对袖带宽度进行窄小化的情况下也能够以高精度测定血压值。

但是,这样在空气袋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设置衬块的情况下,空气袋膨胀时,由于空气袋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端部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变大,所以最终会成为诱发后述的空气袋的横向错位现象的原因。

图23是表示将一般的手腕式血压计安装在作为被测定部位的手腕上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4是表示沿着图23所示的血压计用袖带的XXIV-XXIV线的示意性剖面图。另外,图25是表示在图23所示的测定状态下在手腕式血压计的袖带发生了横向错位现象的情况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6是沿着图25中所示的血压计用袖带以及手腕的XXVI-XXVI线的示意性剖面图。

如图23所示,手腕式的血压计100具有装置主体110和袖带130。在使用手腕式血压计100测定血压值时,在作为被测定部位的手腕300上沿着周向缠绕血压计100的袖带130。如图24所示,袖带130主要由袋状的罩体140和配置在该罩体140的内部的空气袋150以及用于将该袖带预装在手腕上的弯曲弹性的套环160构成。这些罩体140、空气袋150以及套环160将袖带130的缠绕方向作为纵向而延伸。

罩体140是通过将由富有伸缩性的布等构成的内侧罩141和由缺乏伸缩性的布等构成的外侧罩142重合在一起并对其周边进行粘合而形成为袋状的。空气袋150通过将在安装状态下形成位于手腕侧的内侧壁部的树脂薄膜151和形成位于内侧壁部的外侧的外侧壁部的树脂薄膜152重合在一起并对其周边进行熔敷而形成为袋状,其内部具有膨胀收缩空间157。形成空气袋150的内侧壁部的树脂薄膜151是折叠其两侧端部并熔敷在形成外侧壁部的树脂薄膜152上,由此,在空气袋150的侧壁部形成了衬块。在空气袋150的外侧壁部的外表面通过双面胶171等粘着构件粘合有通过环状地卷绕而沿径向能够弹性变形地构成的作为挠性构件的套环160。

上述结构的手腕式血压计100中,利用设置在装置主体110的内部的作为膨胀收缩部的泵及阀等对位于袖带130内的空气袋150的膨胀收缩空间157进行加压及减压,由此使空气袋150膨胀收缩,而将该空气袋150进行膨胀收缩时检测出的压力信息为基础进行血压值的计算。

在空气袋150处于膨胀状态的情况下给罩体140的外侧罩142施加了沿与手腕300的轴向平行的方向的某些外力时,袖带130的外侧部分在手腕300的轴向发生横向错位,这时袖带130的内侧部分由于与手腕300接触而不发生横向错位,结果,袖带130发生如图25中附图标记190所示的鼓出部分。另外,即使不施加外力,也由于手腕300表面的倾斜形状造成空气袋150的压力失去平衡,从而有时会发生横向错位。

如图26所示,伴随着膨胀时空气袋150的压力失去平衡,套环160、外侧罩142以及树脂薄膜152成为一体而向手腕300的轴向移动,由此发生上述的横向错位现象。在套环160向手腕300的轴向移动的情况下,空气袋150内的空气向着位于与套环160的移动方向相反侧的空气袋150的端部转移,因此空气袋150发生变形,从而产生上述的鼓出部分190。在产生该鼓出部分190的情况下,由于空气袋150不能对手腕300高效均匀地进行按压,所以不能获得充分的阻血性能,而成为测定精度降低的原因。另外,由于在空气袋150与套环160的粘着部的两端(图中所示区域A)向着从套环160剥下空气袋150的方向施加力,所以有可能粘着部的可靠性会降低。

上述的横向错位现象相对膨胀时空气袋150的宽度若内部的膨胀收缩空间157的厚度越厚则越容易发生,从而,在为了防止通过对袖带130的宽度进行窄小化而发生的测定精度的降低,而在空气袋150的两侧端部形成衬块的结构中,特别成问题。但是,上述问题并非限定于如上所述的结构的血压计用袖带的问题,也是在空气袋的两侧端部没有形成衬块的血压计用袖带中不少发生的问题,正在期盼解决。

另外,除了血压计之外,作为具有为了压迫身体而使用的流体袋的身体信息测定装置,公知有脉搏波计。脉搏波计是为了测定位于离身体的皮肤较浅位置的动脉产生的脉搏波,将以半导体传感器为代表的压敏装置按压在体表上而测定脉搏波的装置。在该脉搏波计中,作为用于将传感器芯片的压敏面按压在身体上的按压构件也利用了空气袋等流体袋,从而可能会发生与上述的血压计用袖带的横向错位现象相同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广义上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不易发生横向错位现象的流体袋的身体压迫装置以及具有该身体压迫装置的身体信息测定装置,特别是其目的在于通过提供能够防止袖带发生横向错位现象的血压计用袖带而实现高性能且高可靠性的血压计。

根据本发明的血压计用袖带,具有:通过流体的流入流出而进行膨胀收缩的流体袋;通过环状地卷绕在上述流体袋的外侧而沿径向能够弹性变形地构成的挠性构件。上述流体袋具有:在缠绕在身体上的状态下位于内侧的内侧壁部;位于上述内侧壁部的外侧的外侧壁部;从上述流体袋的宽度方向上的侧端部延伸的挡止部。上述挡止部从上述侧端部向上述挠性构件侧折弯的同时,相比于上述外侧壁部的外表面而在上述挠性构件侧以不能移动的方式固定。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血压计用袖带,优选在上述流体袋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处或一处以上的上述挡止部。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血压计用袖带,优选地,上述挠性构件由包括与上述流体袋相对向的内周面和位于上述内周面的相反侧的外周面的板状构件构成,上述挡止部从上述侧端部向上述挠性构件的上述外周面上折弯的同时,在上述外周面上以不能移动的方式固定。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血压计用袖带,上述挡止部优选固定在上述挠性构件的外周面上。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血压计用袖带,也可以是分别设置在上述流体袋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的上述挡止部彼此在上述外周面上重合在一起而被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血压计用袖带,优选上述流体袋通过层叠多张薄膜并将其周边接合在一起而形成,从而在内部形成有空间,此时,上述挡止部优选通过将上述多张薄膜之中的至少一张的周边向外侧延伸设置而形成。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血压计用袖带,上述挡止部优选位于上述流体袋的纵向的大致中央部。

根据本发明的血压计具有上述的任意一个血压计用袖带、对上述流体袋进行膨胀收缩的膨胀收缩部、检测上述流体袋内的压力的压力检测部、根据由上述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压力信息而计算血压值的血压值计算部。

根据本发明的身体压迫装置具有:流体袋,其包括压迫身体的体表面的压迫作用面;基部,其沿着位于上述压迫作用面的相反侧的上述流体袋的主面而配置。上述流体袋具有从上述流体袋的侧端部延伸的挡止部。上述挡止部从上述流体袋的上述侧端部向上述基部侧折弯的同时,相比于位于上述压迫作用面的相反侧的上述流体袋的主面,而在上述基部侧以不能移动的方式固定。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身体压迫装置,优选地,上述基部由包括与上述流体袋相对向的第一主面和位于上述第一主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主面的板状构件构成,上述挡止部从上述流体袋的侧端部向上述基部的上述第二主面上折弯,并在上述第二主面上被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身体信息测定装置是所谓的血压计,具有:上述任意一个身体压迫装置;膨胀收缩部,其使上述流体袋膨胀收缩;压力检测部,其检测上述流体袋内的压力;血压值计算部,其根据由上述压力检测部检测的压力信息而计算血压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身体信息测定装置是所谓的脉搏波计,具有:上述任意一个身体压迫装置;压敏部,其设置在上述流体袋的上述压迫作用面上;膨胀收缩部,其使上述流体袋膨胀收缩;脉搏波计算部,其根据由上述压敏部检测的压力信息而计算脉搏波。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不易发生上述横向错位现象的身体压迫装置以及具有该身体压迫装置的身体信息测定装置。因此,特别是能够提供将上述横向错位现象防止于未然的血压计用袖带,而可以实现施加于被测定部位的压力分布均匀化,从而可以实现高性能且高可靠性的血压计。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通过以下有关要与附图联系起来理解的本发明的详细的说明,会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用袖带的内部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的血压测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血压计用袖带的沿着图2中所示的V-V线的概略剖面图。

图6是内置于图5所示的血压计用袖带内的空气袋以及套环的组装结构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7是表示将图5所示的血压计用袖带安装在手腕上并使空气袋膨胀的状态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用袖带的概略剖面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用袖带的变形例的概略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用袖带的其它的变形例的概略剖面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血压计用袖带的概略剖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血压计用袖带的概略剖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5的血压计用袖带的概略剖面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6的血压计用袖带的概略剖面图。

图1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6的血压计用袖带的变形例的概略剖面图。

图16是表示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脉搏波计安装在身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状态下的脉搏波计的概略剖面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脉搏波计的传感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脉搏波计的结构的框图。

图20是表示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脉搏波计中用于脉搏波测定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2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脉搏波计的传感器单元的盒体的剖面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盒体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23是表示将一般的手腕式血压计安装在作为被测定部位的手腕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4是沿着图23中所示的血压计用袖带的XXIV-XXIV线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5是表示在图23所示的测定状态下手腕式血压计的袖带发生了横向错位现象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26是沿着图25中所示的血压计用袖带以及手腕的XXVI-XXVI线的示意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而进行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举例手腕式血压计作为身体信息测定装置进行说明,而在以下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举例脉搏波计作为身体信息测定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血压计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00具有装置主体110和袖带130。在装置主体110的表面,配置有显示部111和操作部112,而在该装置本体110上安装有上述袖带130。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血压计用袖带的内部结构的纵向剖面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用袖带130主要具有:由富有伸缩性的布等构成的袋状的罩体140;配置在该罩体140的内部的作为流体袋的空气袋150;配置在该罩体140的内部,在安装状态下位于空气袋150的外侧的套环160。这些罩体140、空气袋150以及套环160,将袖带130的缠绕的方向作为纵向而延伸。

罩体140具有在安装状态下位于内侧的内侧罩141和位于内侧罩141的外侧的外侧罩142,通过将这些内侧罩141和外侧罩142重合在一起并结合其周边而形成袋状。在罩体140的纵向的一端的内周面侧设置有面粘扣165,而在罩体140的纵向的另一端的外周面侧粘贴有与上述面粘扣165扣合的面粘扣166。这些面粘扣165、166是在将袖带130安装在作为被测定部位的手腕的状态下,用于将血压计100稳定地固定在手腕的构件。

空气袋150由使用树脂薄膜而形成的袋状的构件组成。例如是内置于根据后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中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中的空气袋150,将在袖带130A缠绕在手腕上的状态下形成位于手腕侧的内侧壁部的树脂薄膜151、和形成位于内侧壁部的外侧的外侧壁部的树脂薄膜152重合在一起,并对其周边进行熔敷而形成袋状,在其内部具有膨胀收缩空间157(关于详细的说明参照后述的实施例1)。上述空气袋150的内侧壁部的手腕侧的表面,作为用于压迫手腕的压迫作用面158而起作用。此外,膨胀收缩空间157与后述的装置主体110的血压测定用空气系统121经由配管120而连接在一起(参照图3)。

作为构成空气袋150的树脂薄膜的材料,只要是富有伸缩性并且在熔敷后不会从膨胀收缩空间157漏气即可,可以利用任意的材料。由这样的观点出发,作为树脂薄膜的最佳材料可列举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软聚氯乙烯(PVC)、聚氨基甲酸乙酯(PU)、生橡胶等。

在空气袋150的外侧,配置有通过环状缠绕而沿径向可以弹性变形地构成的挠性构件、即套环160。套环160与空气袋150的外侧壁部的外表面通过未图示的双面胶等粘接构件而粘接在一起。该套环160,以维持自身的环状形态并顺着手腕的方式构成,用于使测定者本身将袖带130易于安装到被测定部位。该套环160通过例如聚丙烯等树脂构件形成,以使之表现充分的弹力。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的结构的框图。如图3所示,装置主体110包括:用于对上述空气袋150经由配管120供给或排出空气的血压测定用空气系统121;与血压测定用空气系统121相关联而设置的振荡电路125;泵驱动电路126以及阀驱动电路127。这些各构成要素作为用于使空气袋150膨胀收缩的膨胀收缩部而起作用。

还有,装置主体110具有:用于集中控制以及监视各部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13;用于存储使CPU113进行规定的动作的程序和测定好的血压值等各种信息的存储部114;用于显示包括血压测定结果的各种信息的显示部111;为输入用于测定的各种指示而进行操作的操作部112;用于通过来自操作部112的电源ON的指示而将电力供给到CPU113的电源部115。CPU113作为用于计算血压值的血压值计算部而起作用。

血压测定用空气系统121具有:根据空气袋150内的压力(以下称为“袖带压力”)使输出值变化的压力传感器122;用于将空气供给到空气袋150的泵123;为将空气袋150的空气排出或者密封而进行开闭的阀124。压力传感器122作为用于检测袖带压力的压力检测部而起作用。振荡电路125将对应于压力传感器122的输出值的振荡频率的信号输出到CPU113。泵驱动电路126根据从CPU113提供的控制信号而对泵123的驱动进行控制。阀驱动电路127根据从CPU113提供的控制信号而进行对阀124的开闭控制。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的血压测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按照该流程图的程序,通过预先被存储在存储部114中,CPU113从存储部114读取该程序并执行,从而进行血压测定处理。

如图4所示,若被检测者对血压计100的操作部112的操作按钮进行操作而将电源接通,则进行血压计100的初始化(步骤S101)。然后,CPU113,在成为可测定状态时,开始驱动泵123,使空气袋150的袖带压力逐渐上升(步骤S102)。在逐渐进行加压的过程中,当袖带压力达到用于血压测定的规定程度时,CPU113使泵123停止,然后将关闭着的阀124缓缓地打开,并逐渐排出空气袋150中的空气,而逐渐降低袖带压力(步骤S103)。本实施方式中是在袖带压力的缓慢降低的过程中测定血压。

接着,CPU113以公知的步骤计算出血压(最高血压值、最低血压值)(步骤S104)。具体地说,在袖带压力缓慢降低的过程中,CPU113根据从振荡电路125得到的振荡频率而提取出脉搏波信息。而且,通过所提取出的脉搏波信息计算出血压值。若在步骤S104中计算出血压值时,将所计算出的血压值显示在显示部111(步骤S105)。另外,以上所说明的测定方法是基于在对空气袋进行减压时检测出脉搏波的所谓的减压测定方法,但是,当然也可以采用在对空气袋进行加压时检测出脉搏波的所谓的加压测定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00以及血压计用袖带130在配置在血压计用袖带130内的空气袋150的固定结构上具有特征。以下,关于空气袋150的固定结构,对每个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5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血压计用袖带的沿着图2中所示的V-V线的概略剖面图。图6是表示内置于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袖带中的空气袋以及套环的组装结构的示意性分解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具有在由内侧罩141以及外侧罩142构成的罩体140的内部作为流体袋的空气袋150、与作为挠性构件的套环160。空气袋150通过将形成内侧壁部的树脂薄膜151与形成外侧壁部的树脂薄膜152层叠并对其周边进行熔敷而形成为袋状,在内部具有膨胀收缩空间157。空气袋150的内侧壁部的手腕侧的表面,作为用于压迫手腕的压迫作用面158而起作用。套环160位于空气袋150的外侧,其内周面与空气袋150的外侧壁部的外表面通过双面胶171粘接在一起。

空气袋150具有从宽度方向(安装袖带130A时,与手腕的轴向平行的方向)上的两侧端部向外侧延伸的挡止部152a。如图6所示,该挡止部152a是通过使所层叠的2张树脂薄膜151、152中之一的树脂薄膜152的一部分宽度W2大于另一张树脂薄膜151的宽度W1以及套环160的宽度W3而形成的。即,如图6所示,挡止部152a是在将2张树脂薄膜151、152熔敷成袋状,并与套环160的内周面进行粘接后,通过从这些树脂薄膜151以及套环160露出的部分而形成的。

如图5所示,该挡止部152a以覆盖套环16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沿套环160的端面折叠,并使用双面胶172相对于套环160的外周面而固定。即,挡止部152a通过从空气袋150的两侧端部向套环160侧进行折弯,同时在相对于空气袋150的外侧壁部的外表面而位于套环160侧的套环160的外周面上与套环160粘合在一起,而以不能移动的方式进行固定。

在这里,如图6所示,向套环160组装空气袋150时,将弯曲形状的套环160展开成平面状。然后,在将套环160展开成平面状的状态下,在套环160的内侧安装空气袋150,并折叠挡止部152a。这样,通过在对挡止部152a进行折叠时将套环160展开成平面状,可以提高组装作业的操作性。

图7是表示将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中的血压计用袖带安装在手腕并使空气袋膨胀的状态的示意性剖面图。如图7所示,在空气袋150膨胀的状态下,由于形成空气袋150的外侧壁部的树脂薄膜152的外表面与套环160粘合在一起,所以空气袋150主要通过形成内侧壁部的树脂薄膜151的扩张而进行膨胀。这时,通过套环160所具有的刚性以及外侧罩142的拉伸强度而限制空气袋150愈要向外侧膨胀的作用,因此膨胀的空气袋150将手腕300向内侧压迫。

这时,空气袋150通过膨胀仅增大规定大小的厚度。随着该厚度的增加,发生上述的横向错位现象的可能性提高。但是,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中,如上所述,在空气袋150的两侧端部设置有挡止部152a,该挡止部152a固定在套环160的外周面上,因此,即使在对罩体140的外侧罩142向与手腕300的轴向平行的方向施加某些外力的情况下,其外力的大部分也作用在挡止部152a自身以及挡止部152a与套环160的粘着部,而使施加于图7中由区域A所示的空气袋150的外侧壁部的外表面与套环160的内周面的粘着部的两端的力大幅度降低,从而变得不易发生横向错位。另外,在上述的现有的血压计用袖带130(参照图26)中作用的、要从该部分的套环160剥离空气袋150的力被减弱,而可防止该粘着部的可靠性下降。因此,可以成为不易发生横向错位且可靠性高的血压计用袖带,另外,在对袖带进行窄小化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高的阻血性能。

此外,设置在空气袋150的挡止部152a的大小和个数、形状、构成挡止部152a的树脂薄膜等没有特别的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构成空气袋的树脂薄膜中的树脂薄膜152的宽度变宽的情况,但即使是使树脂薄膜151的宽度变宽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但是,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中,优选将挡止部152a设置在空气袋150的纵向的大致中央部。通过这样的构成,使在空气袋150中作为最能向厚度方向膨胀的区域的空气袋150的纵向的大致中央部的空气袋150与套环160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横向错位不易发生,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发生横向错位现象。

(实施例2)

图8是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血压计用袖带的概略剖面图。此外,对于与上述实施例1中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相同的部分,在图中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里不再重复其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袖带130B的空气袋150,使用4张树脂薄膜151、152、153、154而形成为袋状。更具体地说,空气袋150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形成的,即,通过层叠俯视观察为大致矩形形状的2张树脂薄膜151、152并对其周边进行熔敷,而形成在内部具有第一膨胀收缩空间157a的第一袋体,进而通过层叠俯视观察为大致矩形形状的2张树脂薄膜153、154并对其周边进行熔敷,而形成在内部具有第二膨胀收缩空间157b的第二袋体,并通过层叠这些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并对规定的部位进行熔敷,而形成具有第一膨胀收缩空间157a和第二膨胀收缩空间157b的两层的进行了一体化的袋体。此外,上述4张树脂薄膜中,在位于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的连接部的2张树脂薄膜152、153的规定位置,预先分别对应而开有孔,这些孔成为在空气袋150的形成后连通第一膨胀收缩空间157a和第二膨胀收缩空间157b的连通孔159。

树脂薄膜151,在将血压计用袖带130B安装在手腕上的状态下,形成位于内侧的内侧壁部。另外,树脂薄膜154,在将血压计用袖带130B安装在手腕上的状态下,形成位于上述内侧壁部的外侧的外侧壁部。空气袋150的内侧壁部的手腕侧的表面作为用于压迫手腕的压迫作用面158而起作用。树脂薄膜152、153如上所述那样为了粘合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而熔敷在一起,并在位于其熔敷部的外侧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构成了空气袋150的侧壁部,在熔敷部的内侧构成了位于空气袋150的内部的连接部。侧壁部作为在空气袋150膨胀时沿厚度方向伸长的衬块而起作用。另外,连接部是用于在空气袋150从膨胀状态过渡到收缩状态时进行引导的部分,以使起衬块作用的侧壁部确实地向内侧折叠。

空气袋150具有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向外侧延伸的挡止部154a。该挡止部154a通过使在所层叠的4张树脂薄膜151、152、153、154中位于最外侧的树脂薄膜154的一部分的宽度大于其它的树脂薄膜151、152、153的宽度以及套环160的宽度而形成。该挡止部154a以覆盖套环16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沿着套环160的端面折叠,并使用双面胶172相对套环160的外周面进行固定。

在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也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可以成为不易发生横向错位且可靠性高的血压计用袖带,另外,在对袖带进行窄小化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高的阻血性能。

此外,设置在空气袋150的挡止部154a的大小和个数、形状、构成挡止部154a的树脂薄膜等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的血压计用袖带130B,由于与上述实施例1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相同的理由,也优选将挡止部154a设置在空气袋150的纵向的大致中央部。

图9是表示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袖带的变形例的概略剖面图。如图9所示,在本变形例的血压计用袖带130C中,通过使所层叠的4张树脂薄膜151、152、153、154中从外侧数位于第二个的树脂薄膜153的一部分的宽度大于其它的树脂薄膜151、152、154的宽度以及套环160的宽度,而形成挡止部153a,并以覆盖套环16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沿着套环160的端面折叠该挡止部153a,用双面胶172固定在套环160的外周面,由此防止发生横向错位。

另外,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袖带的其它变形例的概略剖面图。如图10所示,在本变形例的血压计用袖带130D中,通过使所层叠的4张树脂薄膜151、152、153、154中位于最外侧的树脂薄膜154以及从外侧数位于第二个的树脂薄膜153的一部分的宽度大于其它的树脂薄膜151、152的宽度以及套环160的宽度,而形成挡止部153a、154a,以覆盖套环16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沿着套环160的端面折叠该挡止部153a、154a,并用双面胶172固定于套环160的外周面,由此防止发生横向错位。

这样,如图8至图10所示,在做成拥有层叠多张树脂薄膜而具有多层的膨胀收缩空间的多层空气袋层的空气袋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所层叠的树脂薄膜中的任意树脂薄膜来形成挡止部。另外,也可以在所层叠的树脂薄膜中的多张树脂薄膜上形成挡止部,且其变化会是各种各样的。

(实施例3)

图1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血压计用袖带的概略剖面图。此外,对于与上述实施例1中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相同的部分,在图中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里不再重复其说明。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袖带130E的空气袋150,使用6张树脂薄膜151、152、153、154、155、156而形成为袋状。更具体地说,空气袋150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形成的,即,通过层叠俯视观察为大致矩形形状的2张树脂薄膜151、152并对其周边进行熔敷,而形成在内部具有第一膨胀收缩空间157a的第一袋体,通过层叠俯视观察为大致矩形形状的2张树脂薄膜153、154并对其周边进行熔敷,而形成在内部具有第二膨胀收缩空间157b的第二袋体,进而通过层叠俯视观察为大致矩形形状的2张树脂薄膜155、156并对其周边进行熔敷,而形成在内部具有第三膨胀收缩空间157c的第三袋体,通过层叠这些第一袋体、第二袋体以及第三袋体并对规定的部位进行熔敷,从而形成具有第一膨胀收缩空间157a、第二膨胀收缩空间157b以及第三膨胀收缩空间157c的三层的进行了一体化的袋体。此外,上述6张树脂薄膜中,在位于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的连接部的2张树脂薄膜152、153的规定位置,预先分别对应而开有孔,这些孔成为在形成空气袋150后连通第一膨胀收缩空间157a和第二膨胀收缩空间157b的连通孔159a。另外,上述6张树脂薄膜中,在位于第二袋体和第三袋体的连接部的2张树脂薄膜154、155的规定位置,预先分别对应而开有孔,这些孔成为在形成空气袋150后连通第二膨胀收缩空间157b和第三膨胀收缩空间157c的连通孔159b。

树脂薄膜151,在将血压计用袖带130E安装在手腕上的状态下,形成位于内侧的内侧壁部。另外,树脂薄膜156,在将血压计用袖带130E安装在手腕上的状态下,形成位于上述内侧壁部的外侧的外侧壁部。空气袋150的内侧壁部的手腕侧的表面作为用于压迫手腕的压迫作用面158而起作用。树脂薄膜152、153如上所述那样为了粘合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而熔敷在一起,并在位于其熔敷部的外侧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构成了空气袋150的侧壁部,在熔敷部的内侧构成了位于空气袋150的内部的连接部。还有,树脂薄膜154、155如上所述那样为了粘合第二袋体和第三袋体而熔敷在一起,并在位于其熔敷部的外侧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构成了空气袋150的侧壁部,在熔敷部的内侧构成了位于空气袋150的内部的连接部。这些侧壁部作为在空气袋150膨胀时沿厚度方向伸长的衬块而起作用。另外,这些连接部是用于在空气袋150从膨胀状态过渡到收缩状态时进行引导的部分,以使起衬块作用的侧壁部确实地向内侧折叠。

空气袋150具有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向外侧延伸的挡止部153a。该挡止部153a通过使所层叠的6张树脂薄膜151、152、153、154、155、156中形成膨胀收缩空间157b的树脂薄膜153的一部分的宽度大于其它的树脂薄膜151、152、154、155、156的宽度以及套环160的宽度而形成。该挡止部153a以覆盖套环16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沿着套环160的端面折叠,并使用双面胶172相对套环160的外周面进行固定。

在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也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可以成为不易发生横向错位且可靠性高的血压计用袖带,另外,在对袖带进行窄小化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高的阻血性能。特别是,由于在位于所层叠的3个袋体中的正中间的第二袋体的两侧端延伸设置挡止部,所以使空气袋的横向错位的防止和充分的阻血性能的维持有效地并存。这是由于:在将挡止部设置在位于最外侧的第三袋体的一部分的情况下,由第一以及第二袋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端部的挡止部的束缚变得不充分,而容易发生横向错位;还有,在将挡止部设置在位于最内侧的第一袋体的一部分的情况下,空气袋15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的空气袋的厚度方向上的膨胀变得不充分,而有可能不能充分压迫手腕。

此外,设置在空气袋150的挡止部153a的大小和个数、形状、构成挡止部153a的树脂薄膜等没有特别限制。但是,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袖带130E,也优选将挡止部153a设置在空气袋150的纵向的大致中央部。这是因为除了上述的实施例1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相同的理由之外,还要加上以下的理由。

通常,手腕式的血压计中,在将袖带缠绕在手腕的状态下,以使空气袋的纵向的大致中央部位于手腕的掌侧部分的方式构成。由于与手腕的其他部分相比而较硬的腱位于该手腕的掌侧部分的皮下,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将挡止部153a设置在空气袋150的纵向的大致中央部,与将挡止部153a设置在其他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对动脉的压迫阻血的影响。因此,能够将由于设置挡止部153a而产生的压迫阻血的性能降低的影响抑制到最小。

(实施例4)

图12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血压计用袖带的概略剖面图。此外,对于与上述实施例1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相同的部分,在图中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里不再重复其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袖带130F是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即,通过将上述的实施例1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的挡止部152a进一步沿宽度方向延长,而在将该挡止部152a沿套环160的端面折叠而使之位于套环160的外周面上的情况下,从空气袋150的两侧端部延伸设置的这一对挡止部152a彼此在套环160的外周面上重合。而且,与上述实施例1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不同,不将挡止部152a固定在套环160上,而是将上述一对挡止部152a彼此用双面胶172进行固定。由此,在血压计用袖带130F的宽度方向的剖面上,套环160被树脂薄膜152包围。即,一对挡止部152a从空气袋150的两侧端部分别向套环160侧被折弯,同时相对于空气袋150的外侧壁部的外表面而位于套环160侧的套环160的外周面上相互粘合在一起,而固定成不能移动。

这样构成的情况也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可以成为不易发生横向错位且可靠性高的血压计用袖带,另外,对袖带进行窄小化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高的阻血性能。

此外,设置在空气袋150的挡止部152a的大小和个数、形状、构成挡止部152a的树脂薄膜等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即使在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袖带130F,也由于与上述实施例1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相同的理由,而优选将挡止部152a设置在空气袋150的纵向的大致中央部。

(实施例5)

图13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5的血压计用袖带的概略剖面图。此外,对于与上述实施例1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相同的部分,在图中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里不再重复其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袖带130G,不是将设置在空气袋150的两侧端部的挡止部152a用双面胶固定于套环160的外周面,而是通过压板182进行固定。更具体地说,如图13所示,将挡止部152a沿套环160的端面折叠而使之位于套环160的外周面上,同时使用由螺钉181安装在套环160的外周面上的压板182将挡止部152a夹紧在其与套环的外周面之间。由此,一对挡止部152a从空气袋150的两侧端部分别向套环160侧被折弯,同时在相对于空气袋150的外侧壁部的外表面而位于套环160侧的套环160的外周面上不能移动地固定在套环160上。

这样构成的情况也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可以成为不易发生横向错位且可靠性高的血压计用袖带,另外,对袖带进行窄小化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高的阻血性能。

此外,设置在空气袋150的挡止部152a的大小和个数、形状、构成挡止部152a的树脂薄膜等没有特别限制。但是,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袖带130G,由于与上述实施例1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相同的理由,也优选将挡止部152a设置在空气袋150的纵向的大致中央部。

(实施例6)

图14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6的血压计用袖带的概略剖面图。此外,对于与上述实施例1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相同的部分,在图中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这里不再重复其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袖带130H,不是将设置在空气袋150的两侧端部的挡止部152a用双面胶固定在套环160的外周面,而是通过竖直设置在套环160的外周面上的爪部161进行固定的。更具体地说,如图14所示,在挡止部152a的规定的位置设置孔,将该挡止部152a沿套环160的端面折叠而使之位于套环160的外周面上,同时将分别设置在一对挡止部152a的上述孔挂在设置于套环160的外周面的一对爪部161上,由此将挡止部152a固定在套环160上。即,一对挡止部152a从空气袋150的两侧端部分别向套环160侧折弯,同时在相对于空气袋150的外侧壁部的外表面而位于套环160侧的套环160的外周面上不能移动地固定在套环160上。

这样构成的情况也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可以成为不易发生横向错位且可靠性高的血压计用袖带,另外,对袖带进行窄小化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高的阻血性能。

此外,设置在空气袋150上的挡止部152a的大小和个数、形状、构成挡止部152a的树脂薄膜等没有特别限制。但是,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袖带130H,基于与上述实施例1的血压计用袖带130A相同的理由,也优选将挡止部152a设置在空气袋150的纵向的大致中央部。

图1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血压计用袖带的变形例的概略剖面图。如图15所示,本变形例的血压计用袖带130I中,将在上述本实施例的血压计130H中设置在套环160的外周面上的一对爪部161作为共有的一个爪部162,并通过将分别设置在一对挡止部152a上的上述孔挂在该爪部162上,而将挡止部152a固定在套环160上,从而防止发生横向错位。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通过重叠多张树脂薄膜并进行熔敷而形成空气袋的情况,但并非必须使用多张树脂薄膜,也可以使用一张筒状的树脂薄膜形成空气袋,本发明也可适用于该情况。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利用双面胶将套环粘合在空气袋上的情况,但并非一定要利用粘合等对它们进行固定,还可以通过其它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固定,或者也可以采用完全不进行固定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在设想把手腕作为被测定部位的手腕式血压计所使用的血压计用袖带的情况,但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上臂式的或指式的等任何形式的血压计用袖带。

(第二实施方式)

图16是表示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脉搏波计安装在身体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7是图16所示的状态的脉搏波计的概略剖面图。另外,图18是本实施方式的脉搏波计的传感器单元的立体图。

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脉搏波计200具有:具备以阵列状配置作为压敏部的半导体压力传感器的半导体芯片236的传感器单元230;固定身体的姿势的作为身体固定件的固定台220以及紧固带221、222;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280(参照图19)。

传感器单元230由具有半导体芯片236的盒体231和将该盒体自由滑动地支承着的基体232构成。在盒体231的内部内置有作为按压构件的流体袋、即空气袋250,而在该空气袋250的下面组装有上述半导体芯片236。如图18所示,在盒体231的下表面设有开口,半导体芯片236通过空气袋250的膨胀而经由该开口下降,从而测定时将半导体压力传感器按压在手腕300表面。此外,如图18所示,半导体芯片236由用于防止破损的保护盖238覆盖。

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固定台220是在上表面具有可装载被检测者的从肘部到手腕的手臂的凹部220a的箱体状的台,其内部具有作为膨胀收缩部214(参照图19)的加压泵202、负压泵203以及切换阀204。进一步,在固定台220的内部配置有控制这些膨胀收缩部214的控制电路205。

在固定台220的前面设置有输入输出端子,而固定台220内部的控制电路205和PC280经由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电缆等的通信电缆而可通信地连接在一起。另外,传感器单元230和固定台220经由信号电缆218和空气管219(参照图18)而连接在一起。此外,传感器单元230与固定台220经由具有挠性的紧固带221、222连接在一起。

在以上的结构的脉搏波计200中,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在固定台220的凹部220a装载从肘部到手腕的臂部,并将传感器单元230利用紧固带221、222而固定在所装载的臂部的手腕部分,由此,对身体进行脉搏波计200的安装。而且,通过使内置于传感器单元230内的空气袋250膨胀,将安装在空气袋250的下面的半导体芯片236按压在对应于手腕的桡骨动脉353的位置,而进行脉搏波的检出。

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脉搏波计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9所示,传感器单元230中设置有:半导体芯片236,其包含由用于检测出脉压的膜片(Diaphragm)和电阻电桥电路构成的多个半导体压力传感器;多路复用器(Multiplexer)207,其作为信号提取部而对这些多个半导体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多个电压信号进行时分复用而选择性导出;空气袋250,其为了将半导体压力传感器按压在手腕上而被加压调整。

在固定台220设置有:用于对空气袋250的内压进行加压的加压泵202;用于进行减压的负压泵203;用于将加压泵202和负压泵203的任意一个选择性地切换连接到空气管219的切换阀204;控制这些加压泵202、负压泵203以及切换阀204的动作的控制电路205;用于将从传感器单元230导出的输出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的A/D变换部、即A/D转换器208。此外,上述加压泵202、负压泵203以及切换阀204,具有使作为流体袋的空气袋250膨胀收缩的膨胀收缩部而起作用。

PC280具有:执行包括用于集中控制脉搏波计200的运算的各种运算处理的作为运算处理部的CPU209;存储用于对脉搏波计200进行控制的数据及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210以及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211;设置成从外部可以操作且为了输入各种信息而进行操作的操作部212;为了外部输出脉搏波测定结果等各种信息而由LCD等构成的显示部213。此外,上述的CPU209也作为脉搏波测定部而起作用,该脉搏波测定部根据由作为压敏部的半导体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信息而计测脉搏波。

图20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脉搏波计中用于测定脉搏波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按照该流程图的程序和执行该程序时所参照的数据预先存储在ROM210或RAM211中,通过CPU209适当地参照该数据同时读取并执行程序,而进行脉搏波测定处理。

首先,用户将电源开关(未图示)接通,则由于CPU209对控制电路205发出指令以使其驱动负压泵203,因此控制电路205根据该指令将切换阀切换到负压泵203侧,而驱动负压泵203(步骤S201)。

负压泵203被驱动时,经由切换阀204进行作用,使空气袋250的内压充分低于大气压,所以半导体芯片236在传感器单元230内向上方移动。其结果,能够防止半导体芯片236不小心突出而造成误动作以及故障。

然后,用户将传感器单元230例如像图16所示那样安装在手腕上并将开始按钮(未图示)置于ON,则判定半导体芯片236是否移动,即,判定传感器单元230的盒体231是否沿滑动槽以位于手腕的表面上的方式进行滑动移动(步骤S202)。在传感器单元230的框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滑动移动的未图示的微型开关,CPU209根据该微型开关的检出信号判定半导体芯片236是否移动了。

在没有被判定为移动了的期间(在步骤S202中为“否”)反复进行步骤S201的处理,但若被判定为移动了(在步骤S202中为“是”),则CPU209对控制电路205发出指令以使其驱动加压泵202,因此控制电路205根据该指令将切换阀204切换到加压泵202侧,而驱动加压泵202(步骤S203)。由此,空气袋250的内压上升而半导体芯片236向手腕下降,从而半导体芯片236按压在手腕的表面上。

当半导体芯片236按压在手腕的表面上时,从半导体压力传感器将电压信号的压力信息经由多路复用器207而被导出,在A/D转换器208转换成数字信息,并被提供到CPU209。CPU209使用这些数字信息作成压力图,并显示在显示部213(步骤S204)。

接着,CPU209为了根据从半导体压力传感器输入的压力信息而检测出脉搏波,计算出基于空气袋250的压力程度的变动量,将计算出的变动量与可检测出脉搏波的规定的变动量进行比较(步骤S205)。比较的结果,如果计算出的变动量满足规定的变动量,则判定为满足用于检测出脉搏波的空气袋内的压力条件(在步骤S206中为“是”),而如果没有满足,则继续由加压泵202对空气袋250进行加压,同时反复进行步骤S205以及步骤S206的处理,直到满足空气袋内的压力条件。

在满足空气袋内的压力条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206中为“是”),将加压泵202调整到由空气袋250对半导体压力传感器的压力程度变为用于检测脉搏波的最佳程度(步骤S207)。

在对空气袋250进行最佳压力的调整的基础上,半导体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息、即桡骨动脉的脉搏波的波形数据,经由多路复用器207以及A/D转换器208而传送到CPU209(步骤S208)。

CPU209接受波形数据,并根据所接受的波形数据检测出脉搏波。到接受波形数据并判定脉搏波检出结束的规定条件成立为止,反复进行步骤S208的脉搏波数据的传送处理。此外,根据接受的波形数据的脉搏波检出处理是按照公知的步骤进行的,所以在这里省略其详细说明。

当脉搏波检出结束的规定条件成立时(在步骤S209中为“是”),CPU209经由切换阀204进行控制以使负压泵203驱动(步骤S210)。由此,对手腕的半导体芯片236的按压状态被解除,从而结束一系列的脉搏波检出处理。

CPU209经由显示部213等将检测出的脉搏波的信息输出到外部。另外,脉搏波的信息也可以用于AI(Augmentation Index:增大指数)的计算并输出计算出的AI。

图21是本实施方式的脉搏波计的传感器单元的盒体的剖面图。另外,图22是图21所示的盒体的示意性分解图。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脉搏波计200的传感器单元230的盒体231具有下部盒231a和上部盒231b。下部盒231a具有形成为板状的基部239,在该基部239固定有空气袋250。空气袋250具有包括压迫手腕的压迫作用面258的下侧壁部251和位于上述下侧壁部251的相反侧的上侧壁部252,并在内部具有膨胀收缩空间257。在空气袋250的压迫作用面258上通过销244安装有基台237,并在该基台237的下面固定有半导体芯片236。此外,半导体芯片236是由保护盖238覆盖。

在空气袋250的两侧端部设置有挡止部252a。挡止部252a沿下部盒231a的基部239的端面折弯,并向着位于基部239的与空气袋250相对向的第一主面(基部239的下表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主面(基部239的上表面)延伸。在挡止部252a的规定位置设置有孔252a1,该孔252a1挂在竖直设置在基部239的上表面的爪部239a上。进而,在挡止部252a被固定的基部239的上表面上,从上方安装有压板240,并通过螺钉242将压板240固定在基部239,由此,挡止部252a在基部239的上表面上固定成不能移动。此外,在压板240上设置有插入爪部239a的孔240a。

在这样的脉搏波计中,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相同,可以实现具有不易发生横向错位的空气袋的结构。为此,能够提供这样的脉搏波计,即,在为了测定脉搏波,使空气袋膨胀而使半导体传感器下降规定量并对身体进行按压的情况下,也不发生横向错位现象,可以稳定地用压敏面对身体进行按压。因此,能够提供高可靠性且高精度的脉搏波计。

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任意一个均举例对挡止部进行折叠并在基部(血压计用袖带中相当于套环)的第二主面(血压计用袖带中相当于套环的外周面)上固定成不能移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局限于此结构。例如,在基部以外的其他的构成构件上固定挡止部,或者,基部在厚度方向上具有规定大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固定在基部的端面上。总之,只要是挡止部相比于空气袋和基部的边界部而向着基部侧被折弯,且挡止部相比于该边界部而在基部侧的区域中不能移动地固定,则能够获得作为本发明的目的的防止横向错位的效果。

虽然针对该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仅是举例说明,而不可视为限定,而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仅由所附的技术方案的范围来进行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