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针织机的移圈针

用于针织机的移圈针

摘要

一种用于针织机的移圈针(1)包括一个针胸(12)和一个具有簧胸(35)的线圈移圈弹簧(3)。盒式移圈弹簧(3)可滑移地安装以至于其至少在实施簧胸(35)与针胸(12)之间的相对移动时能够从移圈位置(UN)转移到分圈位置(MT)并且再回到移圈位置(UN)。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821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H.斯托尔两合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510128532.4

  • 发明设计人 J·莫尔;M·沃尔勒;

    申请日2005-11-28

  • 分类号D04B35/04(20060101);D04B15/02(20060101);D04B7/10(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苏娟;胡强

  • 地址 德国罗伊特林根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20: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D04B35/04 专利号:ZL2005101285324 登记生效日:20220726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H. 斯托尔股份两合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卡尔迈耶研发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德国罗伊特林根 变更后权利人:德国奥伯特绍森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09-05-06

    授权

    授权

  • 2006-08-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6-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针织机的移圈针,其中移圈针包括一个针胸和一个线圈移圈弹簧,尤其是具有一个簧胸的盒式移圈弹簧。

背景技术

例如,根据DE 3145708 A1已知这样的一种移圈针。

对于所有把一个线圈从一个针转移到另一针上的方法必需移圈针,在这里一自由空间位于待转移的线圈的移圈位置处,移圈针的钩可以穿过该自由空间滑动,以便从移圈针接收线圈。

根据已知技术,该自由空间是通过盒式移圈弹簧而产生的,优选通过如下的盒式移圈弹簧,其中盒式移圈弹簧的一端固定地连接到移圈针的针体上。

根据DE 3145708 A1的技术,一种移圈针足以满足把一个线圈从一个移圈针移圈到另一移圈针上。然而,在分圈期间,线圈的一个圈腿是悬挂在移圈针(线圈初始织针)上并且另一圈腿悬挂在另一移圈针上,该移圈针与线圈初始针对置。如果通过相同移圈针实施分圈,那么使用已知的线圈转移针织是不可能的。

EP 0449549揭示了一种用于分圈的方法,其仅可用一些复合针便可实施。其使用了具有盒式移圈弹簧和导针片的移圈针。在回拉线圈初始织针和移圈针进入到其基本位置期间通过打开线圈初始织针的导针片而实现分圈,当将要被分开的线圈的圈腿已位于接收织针的针钩时,其结果是,线圈的圈腿向后落入到线圈初始织针的针钩内。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任务是使用具有针舌和盒式移圈弹簧的移圈针而能够实现分圈。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开始所述类型的移圈针而实现的,其中移圈弹簧,尤其是一种盒式移圈弹簧可滑移地安装在移圈针上,以致于其在实施盒式移圈弹簧的簧胸与针胸之间的相对移动时能够从移圈位置转移到分圈位置并且再回到移圈位置。在移圈位置上盒式移圈弹簧的簧胸优选地与针胸重合,并且当针舌是在打开位置时在分圈位置上所述簧胸覆盖针舌的一部分。为了分圈,一个移圈针(转移针)的盒式移圈弹簧能够从其移圈位置被带到用于分圈的位置上,该盒式移圈弹簧在纵向方向上是可移置的。移圈针被推出进入到其用于分圈的位置,其中待分开的线圈打开针舌并且停靠在盒式移圈弹簧的簧胸上。线圈不能滑入到移圈针的针舌的后部。另一移圈针(接收织针)随后被推出到其进入位置而进入将被分开的线圈内。同时,其针钩滑过盒式移圈弹簧的扩宽部分并由此穿过将要分开的线圈。两个针都被拉回,其中位于移圈针的针舌上的线圈的圈腿由此向后滑到针钩内而接收针在其针钩上携带另一线圈圈腿。盒式移圈针拉回到其移圈位置处。由此,线圈采用本发明的移圈针以简单的方式能够被分开。

盒式移圈弹簧的支承和引导能够通过移圈针的分布在移圈针的纵向方向上的至少一个槽构成。优选的是设有一个第一槽,该槽成形于一纵侧面上,所述第一槽是在第二槽上延续,所述第二槽成形在另一纵向侧面上,所述第二槽又在第三槽上延续,该第三槽成形于第一纵向侧面上,而织针体在第一槽终端与第二槽的始端之间和第二槽的终端与第三槽的始端之间分别具有一个通孔,并且其中相应地所构成的盒式移圈弹簧是在这些槽中并被引导通过所述的通孔。通孔的长度确定盒式移圈弹簧的最大转移行程。盒式移圈弹簧通过所述头两个纵向槽而高度固定。盒式移圈弹簧在其端部通过布置在第三槽处的弯曲盒式移圈弹簧部位被侧向固定。

在移圈位置和分圈位置之间盒式移圈弹簧的移动能够通过盒式移圈弹簧的踵以简单的方式而实现。踵能够通过三角装置而被移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被示意地表示在附图中并且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解释。附图详细表示如下:

图1a表示的是具有可滑移的盒式移圈弹簧的移圈针的侧视图;

图1b表示的是沿图1a中线A-A所剖的移圈针的部分剖面图;

图1c表示的是具有可滑移的盒式移圈弹簧的移圈针的另一侧面图;

图1d表示的是沿图1c中线B-B所剖的移圈针的部分剖视图;

图2a-2f表示的是使用两个对置的移圈针将一个线圈分圈。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a至图1d可以看出,一个移圈针1具有一个可以在其针体11纵向上滑移的盒式移圈弹簧3。该盒式移圈弹簧3可以至少带到下面的位置:首先在一个移圈位置UN然后在一个分圈分离位置MT。此外还能实现簧胸35位于针胸12后面的位置。

图1a示出移圈针1的视图,在其中可以看到盒式移圈弹簧3的一个鼻31。该盒式移圈弹簧3位于一个回拉的位置,在该位置其簧胸35与移圈针1的针胸12重合。这是在将一个线圈从移圈针移圈到移圈针时的移圈位置UN。

所述针胸12、一个针颈13、一个针钩14和一个针舌15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于一个如同对应于现有技术那样的具有刚性的盒式移圈弹簧的移圈针。

所述针体11沿着其纵侧面配有槽16和16’,在纵向上可滑移的盒式移圈弹簧3的鼻31位于该纵侧面上,设计这些槽的宽度和深度,使得它们构成一个用于在纵向上可滑移的盒式移圈弹簧3的导向结构。在针体11的对置的纵侧面上构成一个槽17,其深度至少等于盒式移圈弹簧3的厚度。其高度略大于盒式移圈弹簧3的高度。稍微离开针胸12,所述针体11在槽16的全高上具有一个通孔18。槽16’在针胸12的方向上通过一个通孔18’终结,该通孔的高度至少等于盒式移圈弹簧3的高度。从槽16一个槽19延伸到针颈13。其底面位于与槽16的底面相同的高度上。其高度略大于鼻31的宽度。所述盒式移圈弹簧3的侧面固定由此给出,即其弯曲的移圈弹簧部位34在槽17中导引,并且其弹簧部位32和33在槽16和16’中导引。所述槽16和16’设在与槽17对置的针体11的纵侧面上。

所述移圈针1的运动通过一个针踵10导入。所述盒式移圈弹簧3在针体11中的纵向运动通过其踵36导入。

按照图1b所述盒式移圈弹簧部位32的一个弯曲位置37穿过通孔18。一个弯曲位置38穿过通孔18’。由此使盒式移圈弹簧部位34位于弹簧部位32和33的对置的纵侧面上,由此在针体11上实现盒式移圈弹簧3的侧面导向。所述盒式移圈弹簧3的一个盒式扩展部分39通过鼻31的尖部嵌入槽19里面。

图1c示出对应于图1a的移圈针1。但是所述盒式移圈弹簧3通过踵36的加载在箭头50的方向上从其移圈位置UN滑移到其分圈位置MT。在这个位置盒式移圈弹簧3的簧胸35遮盖位于返回位置并由此处于打开位置的针舌15的一个部位。由此可以使一个线圈不滑动到针舌15后面。

按照图1d所述鼻31的尖部在盒式移圈弹簧3的分圈位置MT沉降在槽19里面。由此可以使一个线圈可靠地滑动到盒式移圈弹簧3的扩展部分39上。

图2a至2f示出用本发明的针分圈的工艺步骤。附图简示出下面称为转移针的移圈针1、一个对置针床的参与分圈的下面称为接收针的移圈针1’、一个要被分开的、由移圈针1携带的针织物61的线圈6和中心轴线100。

图2a示出一个视图,其中所述转移针1和接收针1’位于其基本位置上。所述针织物61的线圈6位于转移针1的针钩14里面。所述转移针1的一个在纵向上可滑移的盒式移圈弹簧3和所述接收针1’的一个在纵向上可滑移的盒式移圈弹簧3’位于一个回拉位置。在整个分圈过程期间该接收针1’的在纵向上可滑移的盒式移圈弹簧3’保留在其回拉位置。

按照图2b所述转移针1的在纵向上可滑移的盒式移圈弹簧3在箭头60方向上位于其向前滑移的分圈位置MT。该盒式移圈弹簧在整个分圈过程期间保留在分圈位置MT上。

按照图2c所述转移针1在箭头70方向上被移动到其用于分圈的位置。在此所述线圈6从针钩14滑动到打开的针舌15上,直到它顶靠在盒式移圈弹簧3的簧胸35上。通过顶靠,线圈6不滑到针舌15的后面。所述线圈6的一个圈腿位于盒式移圈弹簧3的扩展部分39上。同时所述接收针1’在其进入位置上在箭头80方向上开始进入线圈6的移动运动。

按照图2d所述接收针1’继续在箭头80的方向上移动到其接收线圈的终端位置。在此该接收针以其针钩14’滑动到盒式移圈弹簧3的扩展部分39上,并由此穿过扩宽的线圈6。

按照图2e,所述转移针1在箭头75的方向上回拉。同时所述线圈6从针舌15在转移针1的针钩14方向上再滑回。

按照图2f,所述转移针1和接收针1’在箭头75和85的方向上移回到其基本位置。转移针1的在纵向上可滑移的盒式移圈弹簧3在箭头65的方向上带到其回拉的移圈位置UN。所述线圈6现在通过其圈腿6’位于接收针1’的针钩14’上,而其圈腿6”位于转移针1的针钩14上。由此分开线圈6。

附图标记

1         移圈针

1’                 移圈针

3         盒式移圈弹簧

3’                 盒式移圈弹簧

6         线圈

6’                 线圈

6”                 圈腿

10        针踵

11        针体

12        针胸

13        针颈

14        针钩

14’               针钩

15        针舌

16        槽

16’               槽

17        槽

18        通孔

18’               通孔

19        槽

31        鼻

32        盒式移圈弹簧部位

33        盒式移圈弹簧部位

34        盒式移圈弹簧部位

35        移圈簧胸

36        踵

37        弯曲位置

38        弯曲位置

39       扩展部分

50       移动方向

60       移动方向

61       针织物

65       移动方向

70       移动方向

75       移动方向

85       移动方向

100      中心轴线

MT       分圈位置

UN       移圈位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