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灭杀红火蚁的药剂和方法

一种灭杀红火蚁的药剂和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灭杀红火蚁的药剂和方法,药剂的组份配比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氟虫腈0.005%-0.1%,淀粉89-91.5%,糖3-4%,脂肪3-5%,香料0.05-0.1%,铁红粉1-2%。灭杀红火蚁的方法是,先扰动蚁丘,使红火蚁涌出孔口;在红火蚁大量涌出之后,将药剂喷撒于孔口和红火蚁上将红火蚁加以灭杀。本发明利用红火蚁受惊动时涌出蚁丘表面,待后慢慢返回巢内并在短时间内修筑封闭已破坏巢穴的行为特性,将其体表携带的药物带进巢内,再通过个体之间的互相接触传递药物,最终达到全巢红火蚁中毒死亡。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6927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0510034579.4

  • 发明设计人 田伟金;庄天勇;王春晓;梁梅芳;

    申请日2005-05-16

  • 分类号A01N47/40;

  • 代理机构广州科粤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余炳和

  • 地址 510260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0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38:0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5-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N47/40 授权公告日:20070516 终止日期:20190516 申请日:2005051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11-1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01N47/4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5051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07-05-16

    授权

    授权

  • 2006-0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11-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杀红火蚁的药剂和方法。

背景技术

红火蚁原分布南美洲巴拉马河流域,30年代入侵美国,后在澳洲、新西兰等国扩散。我国台湾前两年已发现入侵红火蚁,目前正在扑灭中。入侵红火蚁,繁殖能力强,传播扩散速度快,目前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视为危险性有害生物而严加防范。

2004年9月下旬我国首次在广东省吴川市等地发现入侵红火蚁,其后,香港、澳门也分别发现了入侵红火蚁,灾情严重,并有蔓延趋势。

入侵红火蚁的危害性极强。入侵红火蚁,攻击性极强,遇人便叮咬,酸性毒液注入人体后,受伤者一般出现伤口痛痒、红肿。除立即产生破坏性的伤害与剧痛外,还会产生脓泡,极易引起细菌性感染,严重者则出现发冷发热、头晕头痛、淋巴结肿大、全身过敏反应、休克等症状(据报导:美国已有100多人经入侵红火蚁叮咬后产生休克、其中死亡两人)。

在广东省吴川县因入侵红火蚁的侵占,有些果农不敢进入果园和农田,有个别的芒果园已荒芜。入侵红火蚁不仅攻击人类,而且还占据农田和取食农作物种子、果实、嫩芽、根系等,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由于其极具进攻性及种群竞争优势而严重影响生态平衡。据美国报导:入侵红火蚁还破坏公共设施,如蛀咬电缆、电线、家庭电器,造成电线短路或设施故障。入侵红火蚁对美国南部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估计在50亿美元以上。

国内外当前普遍采用的三种灭杀红火蚁的方法,均存在一定缺点:

一是在巢外施用毒饵颗粒剂诱杀。这种方法药效缓慢,需2-6周方显效,但该段时间成熟蚁巢雌蚁已分飞扩散,且诱杀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诱杀效果不理想;

二是将配好药液灌注到蚁巢内。这种方法药液易流失,且灌药不到位影响效果;

三是把粉剂放在蚁丘上面,再浇水把药粉溶解后渗透进巢,其效果与方法二相似,也不理想。

相应于上述方法,目前国内外用以灭杀红火蚁的药剂有诱杀与单蚁巢触杀两种药,分开施用,其应用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前是提出一种灭杀红火蚁效果更好的药剂和方法。

本发明所研制的药剂是集有触杀与引诱喂食两种性能的一种药物,其组份配比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

氟虫腈0.005%-0.1%,淀粉89-91.5%,糖3-4%,脂肪3-5%,香料0.05-0.1%,铁红粉1-2%。

本发明的优选的药剂的组份配比(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氟虫腈0.1%,淀粉89.8%,糖4%,脂肪5%,香料0.1%,铁红粉1%。

药剂的配制方法如下:粉碎淀粉类物品,过筛,然后加入氟虫腈、糖、脂肪、香料、铁红粉,混合均匀即成。

使用本发明所述药剂以灭杀红火蚁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先用工具扰动蚁丘,使红火蚁涌出孔口;

(2)在红火蚁大量涌出之后,将药剂喷撒于孔口和红火蚁上,每丘药剂用量5~40g。

(3)3天后检查蚁丘,如仍有活蚁活动则加施药剂。

在本方法中,扰动蚁丘以驱出红火蚁是技术关键,可以下述方法对蚁丘扰动:

一种方法是用小木棒在蚁丘表面钻数个约15~35cm深的孔让红火蚁大量涌出孔口。

另一种方法是用小铁铲铲松蚁丘表层约3~8cm深,使大量红火蚁涌出表面。

在扰动蚁丘时,最好先在蚁丘基部周围薄施一圈药剂以防受惊红火蚁逃离。

本施药方法的技术原理是利用红火蚁受惊动时涌出蚁丘表面,待后慢慢返回巢内并在短时间内修筑封闭已破坏巢穴的行为特性,将其体表携带的药物带进巢内,再通过个体之间的互相接触传递药物,最终达到全巢红火蚁中毒死亡。

本发明经在广东省吴川市等地对500巢红火蚁进行灭杀试验,效果达99%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用圆形小木棒在蚁丘表面钻数个约20cm深的孔让红火蚁大量涌出孔口,用喷球将药剂喷于红火蚁上并在孔口加喷药剂,每丘用量20g。3天后检查蚁丘,如仍有活蚁则加施药剂,4-6天即可杀灭全巢火蚁。

实施例二

在蚁丘基部周围薄施一圈药剂以防受惊红火蚁逃离,然后用小铁铲铲松蚁丘表层约5cm深,当大量红火蚁涌出表面时,将药剂均匀撒于红火蚁上。每丘用量20g,丘大蚁多时用量加倍。3天后检查蚁丘,如仍有活蚁则加施药剂,4-6天即可杀灭全巢火蚁。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