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曝气池氧利用率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及装置

曝气池氧利用率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及装置

摘要

一种曝气池氧利用率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是利用由气囊、消泡瓶、导气管和集气罩依次连接而成的集气装置,将从污水处理曝气池中溢出的气体进行收集、消泡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仪分别测定曝气池进气和溢出气体中氧气、氮气的相对含量,利用进气和溢出气体中氧气、氮气相对含量比,计算曝气池生物氧利用率。本测定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精确、定点测定的特点,集气装置制做简单,使用灵活,规格可调,能够采集到较好代表曝气池溢出气体组成的气样。在曝气池中多点布置集气装置,并对气体样品进行连续采集和分析,就可实现对曝气池的在线监测,可适时反映进水浓度冲击、曝气设备工作状态等一切因素对生物污泥氧转移的影响,同时提示出水水质的变化趋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64513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交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510007136.6

  • 申请日2005-01-21

  • 分类号G01N30/88;G01N30/02;G01N1/10;G01N30/06;G01N30/86;

  • 代理机构21212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毕进

  • 地址 116028 辽宁省大连市黄河路794号大连交通大学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21: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03-25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7-02-21

    授权

    授权

  • 2005-09-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7-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工程中的监测与调控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测定曝气池生物氧利用率的新方法及其配套集气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水时,稳态运行中的曝气池生物氧利用率(E)反映污泥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和工作状态。目前曝气池的氧利用率测定,一般是在现场稳态条件下通过测定生物污泥的耗氧速率而间接获得,而耗氧速率又需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有机物(COD)降解速率求得,具体测定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此得出的氧利用率不能适时、精确地反映曝气池的氧利用情况,更不能具体反映曝气池中某一曝气区的氧利用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曝气池氧利用率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并提供测定过程所需的一种集气装置。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曝气池氧利用率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是利用由气囊、消泡瓶、导气管和集气罩依次连接而成的集气装置,将从污水处理曝气池中溢出的气体进行收集、消泡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仪分别测定曝气池进气和溢出气体中氧气、氮气的相对含量,利用进气和溢出气体中氧气、氮气相对含量比,计算曝气池生物氧利用率如下:

> E>=>>> φ>1>>-> φ>2>>> φ>1> >×>100>%> >

式中,E——氧利用率;

     φ1——进气中氧、氮相对含量比(即氧、氮色谱峰面积比);

     φ2——尾气中氧、氮相对含量比(即氧、氮色谱峰面积比);

具体检测方法如下:a.依次连接气囊、消泡瓶、导气管和集气罩组成集气装置;b.将集气罩伸到曝气池采样区上方并浸入水中约10cm深处,气体经集气罩、导气管进入消泡瓶中消泡后,充入带排气口的气囊;c.经20分钟的气路清洗后,将进样针从气囊排气口处伸入采样,针尖部分尽量全部进入气囊;d.将采集的气体送入气相色谱仪测定氧气、氮气的相对含量,同时测定曝气池进气中氧气、氮气的相对含量;e.利用进气和溢出气体中氧气、氮气相对含量比,计算曝气池生物氧利用率。气相色谱分析的色谱条件为:

柱:GS-Molesieve 30m×0.53mm I.D.;

载气:He2,35cm/s(4.6ml/min);

炉温:50℃;

汽化室:100℃,分流比1∶10;

检测器:TCD,125℃;He2作补充气,流量为:10ml/min;

进样量:约100μL;

分析时间:4min;

得到的色谱图中氧气峰特征性保留时间为2.4min,氮气峰特征性保留时间为3.0min。在这种集气装置中,消泡瓶上装有进气管、排气管、进液阀、排水阀,消泡瓶内装有油性消泡液,如植物油,也可以为矿物油;气囊套在消泡瓶排气管的末段,导气管一端套在消泡瓶进气管的末段,另一端套在集气罩柄部;气囊上的排气口可以为气囊上剪开的小孔,也可以是气囊上安装的气体流量调节阀,使气囊刚好保持鼓而不涨的状态。集气罩为一短柄倒置的漏斗结构。气体收集过程中,当消泡瓶中油性消泡液层底部高出排水阀的高度时,打开排水阀排水,直到油性消泡液层底部重新降至排水阀高度处。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①本测定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精确、定点测定的特点;②本集气装置制做简单,使用灵活,规格可调,能够采集到较好代表曝气池溢出气体组成的气样,消除了外界气体对采样时的混合效应,另外也较好地克服了气样中随带的泡沫问题;③当在曝气池中多点布置本集气装置,并对气体样品进行连续采集和分析,就可实现对曝气池的在线监测,可适时反映进水浓度冲击、曝气设备工作状态等一切因素对生物污泥氧转移的影响,同时提示出水水质的变化趋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集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气囊,2.消泡瓶,3.导气管,4.集气罩,5.进气管,6.排气管,7.进液阀,8.排水阀,9.油性消泡液,10.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利用由气囊(1)、消泡瓶(2)、导气管(3)和集气罩(4)依次连接而成的集气装置,将从污水处理曝气池中溢出的气体进行收集、消泡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仪分别测定曝气池进气和溢出气体中氧气、氮气的相对含量,利用进气和溢出气体中氧气、氮气相对含量比,计算曝气池生物氧利用率如下:

> E>=>>> φ>1>>-> φ>2>>> φ>1> >×>100>%> >

式中,E——氧利用率;

      φ1——进气中氧

      φ2——尾气中氧、氮含量比;

其中,集气装置的消泡瓶(2)上装有进气管(5)、排气管(6)、进液阀(7)、排水阀(8),消泡瓶(2)内装有植物油消泡液(9);气囊(1)套在消泡瓶(2)排气管(6)的末段,口部扎紧,导气管(3)一端套在消泡瓶(2)进气管(5)的末段,另一端套在集气罩(4)柄部;集气罩(4)为一短柄倒置的漏斗结构。

具体检测方法如下:a.依次连接气囊(1)、消泡瓶(2)、导气管(3)和集气罩(4)组成集气装置;b.将集气罩(4)伸到曝气池采样区上方并浸入水中约10cm深处,气体经集气罩(4)、导气管(3)进入消泡瓶(2)中消泡后,充入带排气口(10)的气囊(1);在气体收集过程中,当消泡瓶(2)中植物油消泡液层底部高出排水阀的高度时,打开排水阀(8)排水,直到植物油消泡液层底部重新降至排水阀高度处。c.经20分钟的气路清洗后,将进样针从气囊(1)排气口(10)处伸入采样,针尖部分尽量全部进入气囊;d.将采集的气体送入气相色谱仪测定氧气、氮气的相对含量,同时测定曝气池进气中氧气、氮气的相对含量;e.利用进气和溢出气体中氧气、氮气相对含量比,计算曝气池生物氧利用率。其中,气囊(1)上的排气口(10)可以是气囊(1)上剪开的小孔,也可以是气囊(1)上安装的气体流量调节阀,以便使气囊刚好保持鼓而不涨的状态。气相色谱分析的色谱条件为:

柱:GS-Molesieve 30m×0.53mm I.D.;

载气:He2,35cm/s(4.6ml/min);

炉温:50℃;

汽化室:100℃,分流比1∶10;

检测器:TCD,125℃;He2作补充气,流量为:10ml/min;

进样量:约100μL;

分析时间:4min;

得到的色谱图中氧气峰特征性保留时间为2.4min,氮气峰特征性保留时间为3.0min。为检验方法的精确度,五次重复取样测定,样本标准差低于0.0006,表明精确度极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