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埃坡霉素在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的治疗中的用途

埃坡霉素在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的治疗中的用途

摘要

本发明提供埃坡霉素用于制备治疗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的药物的用途,埃坡霉素在小鼠静脉内推注测定中显示血浆和脑之间的平均分布系数为0.3-1.5。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5-0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1/428 授权公告日:20090401 终止日期:20100228 申请日:200302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4-01

    授权

    授权

  • 2005-09-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8-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埃坡霉素在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特别是原发性或继发性脑肿瘤、多发性硬化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脑病的药物治疗的可能性由于所谓的血脑屏障(BBB)的存在而受到很大限制。虽然BBB作为防止外源物质进入脑组织的保护机制起作用,但不幸的是,它也阻止通过常规方式(口服、肠胃外等)给予的药物的进入(A.Maelicke,Nachr.Chem Tech.Lab.1989,37,32-34)。

一类重要的由于上述原因而难以用药物治疗的脑病是与增殖过程有关的疾病,如脑肿瘤、多发性硬化或阿尔茨海默病。关于这些疾病,特别是癌症的各种研究已经提供了一些对于靶向于脑的药物的效力的了解(W.Shapiro,J.Shapiro,Semin.Oncol.1986,13,56-69;M.Donelli等人,Cancer Chemother.Pharmacol.1992,30,251-260)。根据常识,药物的分子量越小和其亲脂性越高,则其在脑中达到的浓度越高(C.Unger等人,Klin.Wochenschr.1985,63,565-571)。但是,近年来发现,至少一些化合物(M.Fromm,Int.J.Clin.Pharmacol.Ther.2000,38,69-74)在BBB中存在活性除外机制,因此脑组织的药物摄入不能简单地从物理或化学数据计算得到,而必须由实验测定。

已开发出一些实验方法来克服BBB导致的脑组织的药物摄入限制;例如直接阴道内药物施用、脂溶性载体的使用,或者通过应用高剂量的甘露糖醇或其它化合物来破坏BBB(E.Galanis等人,Curr.Opin.Neurol.2000,13,619-625;H.Lahrmann等人,J Neurol.Neurochir.Psychiatr.2001,2,16-20)。但是,这些方法具有相当的缺点和/或不期望的副作用。可以认为这些方法的大部分处在实验阶段,即不能认为它们是标准治疗。

作为先前工作的结果,可以说大部分细胞抑制剂(其是最重要的治疗与增殖过程有关的疾病的药物种类)在全身施用时在脑液中达不到与在血浆中相同的浓度。例如,最近已发现在使用亚硝基脲时,最大液体浓度可以达到血浆浓度的20-30%,认为其是最佳的BBB穿透型细胞抑制剂(Therapiekonzepte Onkologie;Seeberger,S,Schütte,J.(Eds.),3rd edition,Springer,Berlin 1998)。认为亚硝基脲和亚硝基脲与甲苄肼和长春新碱的组合(PCV治疗)是用于脑癌治疗的标准化学治疗剂(H-Lahrmann等人,J.Neurol.Neurochir.Psychiatr.2001,2,16-20;E.Galanis等人,Curr.Opin.Neurol.2000,13,619-625)。

细胞抑制剂可以根据它们的药理学活性的机理区分。最重要的细胞抑制化合物种类是抗代谢物(例如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巯基嘌呤)、抗有丝分裂剂(例如秋水仙素、紫杉醇、鬼臼毒素、长春花生物碱)、烷化剂(例如顺铂、亚硝基脲、氮芥)、抗生素(例如博来霉素)和治疗效力的机理未知的试剂(例如天冬酰胺酶)。

虽然已发现烷化剂对癌症治疗有用,但这些化合物的很大的缺点是它们的药理学机理本身具有很大的致癌可能性。

具体而言,以上讨论的治疗脑的有效药物的亚硝基化合物(亚硝基脲和亚硝基胺、)表现出这些效果:测定了致癌活性的60种亚硝基脲的57种(95%)具有活性(CDChemie Lexikon-Version 1.0,Stuttgart/New York:Georg Thieme Verlag 1995)。因此期望提供有效治疗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的化合物,它具有与亚硝基尿类似或更好的BBB穿透性能,但没有它们的致癌可能性。

在抗有丝分裂剂的组内,紫杉醇(Taxol)是最著名的成员,并且是目前最畅销的抗癌药。不幸的是,紫杉醇仅具有低的穿透BBB的能力(M.Glantz等人,J.Natl.Cancer Inst.1995,87,1077-1081),并因此不认为其通过常规给药途径对脑病的治疗有用。已发现通过与纺缍体-肽微管蛋白结合来阻断增殖细胞的有丝分裂纺缍体的其它抗有丝分裂剂是强大的抗癌剂(K.-H.Altmann,Curr.Opin.Chem.Biol.2001,5,424-431),已报道它的致癌副作用比上述烷化剂小。

近来对天然产物埃坡霉素A和B以及它们的一些合成衍生物在癌症治疗方面发生兴趣,且已在它们的合成(K.Nicolaou等人,Angew.Chem.1998,110,2120-2153)和修饰结构的合成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WO 99/07692、WO 99/02514和WO 99/67252公开了埃坡霉素衍生物、它们的合成和药学用途。

WO 00/66589涉及具有链烯基、炔基或在大环的6位含取代基的环醚的埃坡霉素衍生物的合成和药学用途。

WO 00/49021公开了在16位上有卤素取代基的埃坡霉素衍生物和它们的合成。

WO 00/71521公开了烯属埃坡霉素的合成方法。

WO 98/25929涉及埃坡霉素类似物文库的制备。

WO 99/43320以一般方式提及埃坡霉素用于治疗癌症的用途。其公开内容集中在开发特定化合物埃坡霉素B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的施用条件。在该文献中没有提及上述的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的治疗的困难,或者任何在此方面使用埃坡霉素的特定优点。

现在已意外地发现,与其它细胞抑制剂(抗有丝分裂剂等)相比,某些埃坡霉素显示特别好的穿透BBB的能力,因此对于制备治疗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的药物而言特别有用。由于它们的药理学作用机理,这些化合物还可以用于治疗除癌症之外的与增殖活性有关的疾病。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埃坡霉素用于治疗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的用途,或者用于制备治疗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的药物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通过口服、直肠、局部或肠胃外,优选是吸入、静脉内或腹膜内,最优选是静脉内给予埃坡霉素来治疗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的方法。

为本发明的目的,埃坡霉素定义为具有16元环和可变取代基并具有作为与微管蛋白结合的细胞抑制剂的药学活性的环状分子(Asnes等人,Anal.Biochem.1979,98,64-73;Job等人,CellularPharmacol.1993,I(Suppl.I),S7-S10;Lichtner等人,PNAS 2001,98,11743-11748)。用于本发明的优选的埃坡霉素还显示血浆和脑之间的平均分布系数为0.3-1.5,所述分布系数通过小鼠推注测定而测量,如本文所述。

进一步优选的小组是其中埃坡霉素分子为内酯或内酰胺分子的小组。

优选的小组是其中埃坡霉素在小鼠静脉内推注测定中显示0.6-1.2的血浆和脑之间的平均分布系数的小组。

优选的小组是用于治疗选自原发性脑肿瘤、继发性脑肿瘤、阿尔茨海默病和多发性硬化的脑病的用途。

用于本发明的优选的埃坡霉素是作为单一立体异构体或不同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和/或作为其药学可接受的盐的以下通式的化合物:

其中

R1a、R1b各自独立地为氢、C1-C10烷基、芳基、芳烷基,或者一起形成-(CH2)m-基团,其中m为2-5;

R2a、R2b各自独立地为氢、C1-C10烷基、芳基、芳烷基,或者一起形成其中n为2-5的-(CH2)n-基团,或C2-C10链烯基,或C2-C10炔基;

R3为氢、C1-C10烷基、芳基、芳烷基;

R4a、R4b各自独立地为氢、C1-C10烷基、芳基、芳烷基,或者一起形成-(CH2)p-基团,其中p为2-5;

R5为氢、C1-C10烷基、芳基、芳烷基、CO2H、CO2烷基、CH2OH、CH2O烷基、CH2O酰基、CN、CH2NH2、CH2N(烷基、酰基)1,2或CH2Hal;

R6、R7各自为氢,或者一起形成附加的键,或者一起形成环氧官能团;

G为O或CH2

D-E为基团H2C-CH2、HC=CH、C≡C、CH(OH)-CH(OH)、CH(OH)-CH2、CH2-CH(OH)、CH2O、O-CH2

W为基团C(=X)R8,或者为二环或三环芳基或杂芳基;

X为O,或两个基团OR20,或C2-C10亚烷二氧基(其可以是直链或支链),或H/OR9,或基团CR10R11

R8为氢、C1-C10烷基、芳基、芳烷基、卤素、CN;

R9为氢或保护基PGX

R10、R11各自独立地为氢、C1-C20烷基、芳基、芳烷基,或者与亚甲基碳一起形成5至7元碳环;

Z为O或H/OR12

R12为氢或保护基PGZ

A-Y为基团O-C(=O)、O-CH2、CH2-C(=O)、NR21-C(=O)或NR21-SO2

R20为C1-C20烷基;

R21为氢或C1-C10烷基;

PGX、PGZ为C1-C20烷基、环中可以含有氧原子的C4-C7环烷基、芳基、芳烷基、C1-C20酰基、芳酰基、C1-C20烷基磺酰基、芳基磺酰基、三(C1-C20烷基)甲硅烷基、二(C1-C20烷基)芳基甲硅烷基、(C1-C20烷基)二芳基甲硅烷基或三(芳烷基)甲硅烷基。

这些化合物有利地用于治疗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或者用于制备治疗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的药物。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治疗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予需要其的个体治疗有效量的上述埃坡霉素。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所称的术语“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包括但不限于原发性脑肿瘤,如星形细胞瘤、少突神经胶质瘤、松果体瘤、髓母细胞瘤、神经鞘瘤、脑膜瘤和室管膜瘤,继发性脑肿瘤,多发性硬化和阿尔茨海默病,所有这些代表优选的根据本发明要治疗的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

特别优选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埃坡霉素给药治疗的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是原发性和继发性脑肿瘤。

本文所用的术语“治疗有效量”指在给予需要其的个体时足以有效治疗以下定义的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的本发明的化合物的量。构成“治疗有效量”的量将随化合物、疾病及其严重程度和治疗的人的年龄而变,但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其已知的知识和本说明书来常规地确定。

本文所用的“治疗”指对个体的与增殖过程有关的脑病的治疗,它包括:

(i)预防个体疾病复发,尤其是当该个体在先前的手术或药物治疗之后需要进一步药物治疗的时候;

(ii)抑制疾病,即抑制其发展;或者

(iii)缓解疾病,即导致疾病消退。

本文所用的术语“烷基”指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庚基或癸基。烷基可以是全氟化的或者被1-5个选自卤素、羟基、C1-C4烷氧基或C6-C12芳基(其可以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取代基取代。

本文所用的术语“芳基”指含有5-14个环原子的芳族碳环或杂环部分,例如苯基、萘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啶基、吡唑基、嘧啶基、噁唑基、哒嗪基、吡嗪基、喹啉基或噻唑基。芳基可以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卤素、羟基、烷氧基、-CO2H、-CO2烷基、-NH2、-NO2、-N3、-CN,C1-C20烷基、C1-C20酰基或C1-C2酰氧基。杂原子可以被氧化,如果这不导致芳香特性丧失的话,例如吡啶部分可以被氧化得到吡啶N-氧化物。

本文所用的术语“芳烷基”指可以在芳环中含有达14个碳(优选5-10个)和在烷基链中含有1-8个碳原子(优选1-4个)的基团,例如苄基、苯乙基、萘甲基、萘乙基、呋喃甲基、噻吩乙基或吡啶丙基。环可以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卤素、羟基、烷氧基、-CO2H、-CO2烷基、-NH2、-NO2、-N3、-CN、C1-C20烷基、C1-C20酰基或C1-C20酰氧基。

保护基PG可以是烷基和/或芳基取代的甲硅烷基部分、C1-C20烷基、在环中可以含有氧原子的C4-C7环烷基、芳基、芳烷基、C1-C20酰基、芳酰基、烷基或芳基磺酰基。优选可以从分子上容易地除去的基团,例如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乙基、四氢吡喃基、四氢呋喃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苄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苄基、对硝基苄基、对甲氧基苄基,以及烷基磺酰基或芳基磺酰基。优选的酰基为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新戊酰基、丁酰基或苯甲酰基,它们都可以被一个或多个氨基和/或羟基部分取代。

优选的组是上述通式的化合物,其中A-Y为O-C(=O);D-E为H2C-CH2;G为CH2;Z为O;R1a、R1b均为C1-C10烷基或一起形成-(CH2)p-基团,其中p为2-3;R2a、R2b各自独立地为氢、C1-C10烷基、C2-C10链烯基或C2-C10炔基;R3为氢;R4a、R4b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C10烷基;R5为C1-C10烷基。

另一优选的组是上述通式的化合物,其中R2a、R2b各自独立地为氢、C2-C10链烯基或C2-C10炔基;R6、R7形成环氧官能团或一起形成附加的键;W为2-甲基苯并噻唑-5-基或2-甲基苯并噁唑-5-基或喹啉-7-基。

在该组中,优选的小组是选自以下的化合物:

(4S,7R,8S,9S,13E/Z,16S(E))-4,8-二羟基-16-(2-甲基-苯并噁唑-5-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丙-2-烯-1-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丙-2-烯-1-基)-3-(1-甲基-2-(2-甲基-苯并噁唑-5-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E))-4,8-二羟基-16-(2-甲基-苯并噻唑-5-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丙-2-烯-1-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丙-2-烯-1-基)-3-(1-甲基-2-(2-甲基-苯并噻唑-5-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E))-4,8-二羟基-16-(2-甲基-苯并噻唑-5-基)-1-氧杂-9,13-二甲基-5,5-(1,3-亚丙基)-7-(丙-2-烯-1-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丙-2-烯-1-基)-3-(1-甲基-2-(2-甲基-苯并噻唑-5-基)-12,16-二甲基-8,8-(1,3-亚丙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E))-4,8-二羟基-16-(2-甲基-苯并噻唑-5-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丙-2-炔-1-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丙-2-炔-1-基)-3-(1-甲基-2-(2-甲基-苯并噻唑-5-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E))-4,8-二羟基-16-(喹啉-2-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丙-2-烯-1-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丙-2-烯-1-基)-3-(1-甲基-2-(喹啉-2-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E))-4,8-二羟基-16-(2-甲基-苯并噻唑-5-基)-1-氮杂-5,5,9,13-四甲基-7-(丙-2-烯-1-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和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丙-2-烯-1-基)-3-(1-甲基-2-(2-甲基-苯并噻唑-5-基)-8,8,12,16-四甲基-4-氮杂-17-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另一组优选的化合物具有上述通式,其中R2a、R2b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C10烷基;R6、R7形成环氧官能团,或者形成附加的键;W为基团C(=X)R8;X为基团CR10R11;R8为氢、卤素或C1-C10烷基;R10、R11为氢/2-甲基噻唑-4-基或氢/2-吡啶基。

在该组中,优选的小组为选自以下的化合物:

(4S,7R,8S,9S,13E/Z,16S(E))-4,8-二羟基-16-(1-甲基-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乙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乙基-3-(1-甲基-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E))-4,8-二羟基-16-(1-甲基-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氧杂-5,5-(1,3-亚丙基)-9,13-二甲基-7-乙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乙基-3-(1-甲基-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8,8-(1,3-亚丙基)-12,16-二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E))-4,8-二羟基-16-(1-甲基-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丙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丙基-3-(1-甲基-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Z))-4,8-二羟基-16-(1-氟-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氧杂-5,5,7,9,1 3-五甲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Z),7S,10R,11S,12S,16R/S)-7,11-二羟基-3-(1-氟-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8,8,10,12,16-五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Z))-4,8-二羟基-16-(1-氟-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乙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Z),7S,10R,11S,12S,16R/S)-7,11-二羟基-3-(1-氟-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8,8,12,16-四甲基-10-乙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Z))-4,8-二羟基-16-(1-氟-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氧杂-5,5-(1,3-亚丙基)-7,9,13-三甲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Z),7S,10R,11S,12S,16R/S)-7,11-二羟基-3-(1-氟-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8,8-(1,3-亚丙基)-10,12,16-三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Z))-4,8-二羟基-16-(1-氟-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氧杂-5,5-(1,3-亚丙基)-9,13-二甲基-7-乙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Z),7S,10R,11S,12S,16R/S)-7,11-二羟基-3-(1-氟-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8,8-(1,3-亚丙基)-12,16-二甲基-10-乙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Z))-4,8-二羟基-16-(1-氯-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氧杂-5,5,7,9,13-五甲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Z),7S,10R,11S,12S,16R/S)-7,11-二羟基-3-(1-氯-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8,8,10,12,16-五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Z))-4,8-二羟基-16-(1-氯-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乙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Z),7S,10R,11S,12S,16R/S)-7,11-二羟基-3-(1-氯-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8,8,12,16-四甲基-10-乙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Z))-4,8-二羟基-16-(1-氯-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丙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Z),7S,10R,11S,12S,16R/S)-7,11-二羟基-3-(1-氯-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8,8,12,16-四甲基-10-丙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E))-4,8-二羟基-16-(1-甲基-2-(2-吡啶基)乙烯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丙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丙基-3-(1-甲基-2-(2-吡啶基)乙烯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E))-4,8-二羟基-16-(1-甲基-2-(2-吡啶基)乙烯基)-1-氧杂-5,5-(1,3-亚丙基)-9,13-二甲基-7-乙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乙基-3-(1-甲基-2-(2-吡啶基)乙烯基)-8,8-(1,3-亚丙基)-12,16-二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E))-4,8-二羟基-16-(1-甲基-2-(2-吡啶基)乙烯基)-1-氧杂-5,5-(1,3-亚丙基)-7,9,13-三甲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3-(1-甲基-2-(2-吡啶基)乙烯基)-8,8-(1,3-亚丙基)-10,12,16-三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E))-4,8-二羟基-16-(1-甲基-2-(2-吡啶基)乙烯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丙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丙基-3-(1-甲基-2-(2-吡啶基)乙烯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Z))-4,8-二羟基-16-(1-氟-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氧杂-5,5-(1,3-亚丙基)-7,9,13-三甲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Z),7S,10R,11S,12S,16R/S)-7,11-二羟基-3-(1-氟-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8,8-(1,3-亚丙基)-10,12,16-二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Z))-4,8-二羟基-16-(1-氯-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乙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Z),7S,10R,11S,12S,16R/S)-7,11-二羟基-3-(1-氯-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8,8,12,16-四甲基-10-乙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Z))-4,8-二羟基-16-(1-氟-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乙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和

(1S/R,3S(Z),7S,10R,11S,12S,16R/S)-7,11-二羟基-3-(1-氟-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8,8,12,16-四甲基-10-乙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另一优选的组是上述通式的化合物,其中R2a、R2b各自独立地为氢、C2-C10链烯基或C2-C10炔基;R6、R7形成环氧官能团或一起形成附加的键;W为基团C(=X)R8;X为基团CR10R11;R8为氢、卤素或C1-C10烷基;R10、R11为氢/2-甲基噻唑-4-基或氢/2-吡啶基。

在该组中,优选的小组为选自以下的化合物:

(4S,7R,8S,9S,13E/Z,16S(E))-4,8-二羟基-16-(1-甲基-2-(2-吡啶基)乙烯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丙-2-炔-1-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丙-2-炔-1-基)-3-(2-(2-吡啶基)乙烯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E))-4,8-二羟基-16-(1-甲基-2-(2-吡啶基)乙烯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丙-2-烯-1-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丙-2-烯-1-基)-3-(1-甲基-2-(2-吡啶基)乙烯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E))-4,8-二羟基-16-(1-甲基-2-(2-吡啶基)乙烯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丁-3-炔-1-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丁-3-炔-1-基)-3-(1-甲基-2-(2-吡啶基)乙烯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丁-3-烯-1-基)-3-(1-甲基-2-(2-吡啶基)乙烯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1S/R,3S(E),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丁-3-烯-1-基)-3-(2-(2-吡啶基)乙烯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Z))-4,8-二羟基-16-(1-氟-2-(2-甲基噻唑-4-基)乙烯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丙-2-炔-1-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1S/R,3S(Z),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丙-2-炔-1-基)-3-(1-氟-2-(2-甲基噻唑-4-基)乙烯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4S,7R,8S,9S,13E/Z,16S(Z))-4,8-二羟基-16-(1-氟-2-(2-甲基噻唑-4-基)乙烯基)-1-氧杂-5,5,9,13-四甲基-7-(丙-2-烯-1-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和

(1S/R,3S(Z),7S,10R,11R,12S,16R/S)-7,11-二羟基-10-(丙-2-烯-1-基)-3-(1-氟-2-(2-甲基噻唑-4-基)乙烯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在国际专利申请WO 99/07692、WO 00/49021和WO 00/66589中描述了以上列出的化合物的合成,本文引用这些文献作为参考。

为根据本发明的用途,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方法配方该化合物。用于口服、直肠、肠胃外或局部施用的组合物可以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栓剂、植入物、无菌注射水溶液或油溶液、混悬剂或乳剂、气雾剂、油膏、乳膏或凝胶剂、延时制剂或延时植入物的形式。该化合物还可以通过可植入的给药系统给药。

因此可以将药学活性化合物与本领域中已知的辅剂如阿拉伯胶、滑石、淀粉、甘露糖醇、甲基纤维素、乳糖、表面活性剂如tweens或myrj、硬脂酸镁、含水或非水载体、石蜡衍生物、湿润剂、分散剂、乳化剂、防腐剂和调味剂混合。

该化合物可以以它们的α-、β-或γ-环糊精或取代的α-、β-或γ-环糊精的包合物的形式,或者以脂质体组合物,特别是包含聚乙二醇(PEG)衍生的脂质的脂质体组合物的形式使用。

本发明还涉及含有一种或多种以上列出的药学活性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它们用于治疗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用途。优选一个剂量单位的这些组合物含有约0.01-100mg药学活性化合物。根据本发明用于人的剂量为约0.01-100mg/天,优选的剂量为约0.02-70mg/天;更优选的剂量为约0.04-40mg/天。

附图说明

图1显示在静脉施用后,在40分钟的时间内监测的,在实施例1的动物模型中测定的4,8-二羟基-16-(1-甲基-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氧杂-7-(1-丙基)-5,5,9,13-四甲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化合物1)的血浆和脑浓度。

图2显示在静脉施用后,在40分钟的时间内监测的,在实施例1的动物模型中测定的3H-标记的二羟基-3-(1-甲基-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0-丙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化合物2)的血浆和脑浓度。

图3显示在静脉施用后,在40分钟的时间内监测的,在实施例1的动物模型中测定的3H-标记的7,11-二羟基-3-(2-甲基苯并噻唑-5-基)-10-(丙-2-烯-1-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化合物3)的血浆和脑浓度。

图4显示在静脉施用后,在40分钟的时间内监测的,在实施例1的动物模型中测定的3H-标记的紫杉醇的血浆和脑浓度。

图5显示在静脉施用图1-3的埃坡霉素和作为比较的紫杉醇后,在40分钟的时间内监测的,来自图1-4的数据的脑-血浆比率。

图6显示在实施例2的研究期间,基于肿瘤体积评价用7,11-二羟基-3-(2-甲基苯并噻唑-5-基)-10-(丙-2-烯-1-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治疗导致的皮下肿瘤生长抑制。显示了对照组A(◆)和治疗组B(■)和C(▲)的肿瘤体积相对于时间的变化。

图7显示在实施例2的研究期间,评价用7,11-二羟基-3-(2-甲基苯并噻唑-5-基)-10-(丙-2-烯-1-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治疗导致的动物体重。显示了对照组A(◆)和治疗组B(■)和C(▲)的体重相对于时间的变化。

实施例1(小鼠推注测定)

(评价埃坡霉素的血液和脑水平的体内测定)

用一次剂量的氚标记的埃坡霉素和紫杉醇(5mg/kg;7.4MBq/mg;30%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NaCl静脉推注)处理雄性SCID小鼠(20-25g,无漏)。通过液体闪烁计数(LSC)和HPLC放射流动(radioflow)在注射后三个时间点(10、20和40分钟)测定血和脑之间的放射活性分布。

在该测定中测试了以下化合物:

紫杉醇;

化合物1:4,8-二羟基-16-(1-甲基-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氧杂-7-(1-丙基)-5,5,9,13-四甲基-环十六碳-13-烯-2,6-二酮;

化合物2:二羟基-3-(1-甲基-2-(2-甲基-4-噻唑基)-乙烯基)-10-丙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和

化合物3:7,11-二羟基-3-(2-甲基苯并噻唑-5-基)-10-(丙-2-烯-1-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结果:

在静脉内施用后40分钟,在脑中发现所有的埃坡霉素的浓度超过血浆浓度。对于化合物1和2,20分钟后已经观察到较高的脑血浆比率。对于化合物3,在10和20分钟时观察到一组内的动物之间的高度变化。在施用紫杉醇40分钟后也在脑中检测到可观的量。

当比较血浆/脑水平时间曲线下的部分(0-40分钟)面积时,发现AUC脑/AUC血浆的比率大约为1(化合物1:1.0;化合物2:1.2;化合物3:0.8),表明自由进入脑。

所有脑样品的紫杉醇处于定量限以下,但在血浆中的浓度相当大,导致AUC脑/AUC血浆比率为0。

将这些化合物的测定浓度和由其计算的AUC比率总结在表1中。

结论:

与紫杉醇相比,埃坡霉素似乎很大程度地穿透血脑屏障。与血浆相比,在脑中保持时间更长。

表1:

化合物(3H标记)  时间  (分钟)   血浆浓度   平均值,    (μg/l)血浆(μg*分钟/ml)AUC(0-40分钟)  脑浓度平均值,  (μg/g)脑(μg*分钟/ml)AUC(0-40分钟)  AUC比率  脑/血浆化合物1    10    20    40    0,8    0,6    0,3     20    0,3    0,8    0,6     21     1,0化合物2    10    20    40    1,6    0,7    0,3     31    1,1    1,1    0,8     35     1,2化合物3    10    20    40    1,2    0,7    0,3     25    0,9    0,3    0,6     20     0,8紫杉醇    10    20    40    0,8    0,6    0,2     19    <LOQ    <LOQ    <LOQ     0     0,0

LOQ:定量限

实施例2(体内活性)

评价埃坡霉素抗异种移植和脑内人神经胶质瘤的效力的体内测定

将雌性NMRI nu/nu-小鼠(20-28g)用于该实验。在第0天皮下(1×107/小鼠)和皮内(2×105/小鼠)植入人U373神经胶质瘤细胞。在第7天当皮下肿瘤大小约0,05cm3时开始治疗。持续治疗直至未治疗的对照组中的肿瘤生长在第32天达到大小约0,6cm3。在实验结束后,测定脑肿瘤的大小(表2)。

在该测定中测试了以下化合物:

化合物3:7,11-二羟基-3-(2-甲基苯并噻唑-5-基)-10-(丙-2-烯-1-基)-8,8,12,16-四甲基-4,17-二氧杂二环[14.1.0]十七烷-5,9-二酮。

结果:

对于用于与未治疗的对照的快速生长相比的两个方案,观察到化合物3对皮下(图6)和皮内U373脑肿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表2:B组对A组和C组对A组)。

在治疗组B和C中仅观察到适度的体重减轻(不显著)(图7)。

在治疗组B中,九只小鼠中的八只显示完全缓解皮内脑肿瘤。

结论:

从该研究可以作出结论:埃坡霉素,例如化合物3在U373脑肿瘤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效力。

皮下以及皮内U373模型对用化合物3的治疗的反应与未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是明显的。

因此,埃坡霉素,例如化合物3,提供独特的有效治疗人的脑肿瘤的可能性。

表2

 小 鼠    物质;静脉内注射剂量[mg/kg]/appl时间表  (天)健康/总数    (d)  BWC  D7-17  [%]    RTV  皮下肿瘤    sd25皮内脑肿瘤体积d32  [mm3]A 10溶剂7、9、11、14、16、18、    0/10    4    4.05    43.4B 10化合物3;97、14    0/10    -7    1.15    0.002*C 10化合物3;27、9、11、14、16、18    1/10(21)    -3    1.40    0.96

BWC:体重改变;RTV:相对肿瘤体积

*:由于不正确的皮内肿瘤植入而不能评价一只动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