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瓢虫、草蛉人工繁殖生产方法

瓢虫、草蛉人工繁殖生产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瓢虫、草蛉人工繁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蚜虫培养:以小麦、蚕豆、白菜、萝卜作为蚜虫寄主植物培养蚜虫;瓢虫、草蛉分成虫饲养、卵期管理、幼虫散养、蛹期发育等;产品的冷藏;包装:成虫盒式包装,幼虫、卵纸袋式包装。本发明实现了优质、高效、大批量繁殖瓢虫、草蛉,用于防治蚜虫等农林害虫,使天敌昆虫瓢虫、草蛉的生产不受季节限制,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满足生产的需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6311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0510002749.0

  • 发明设计人 张帆;耿小丽;黄宁兴;

    申请日2005-01-26

  • 分类号A01K67/033;

  • 代理机构11244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王文会

  • 地址 100089 北京市西郊板井村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16: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1-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7/033 授权公告日:20061122 终止日期:20190126 申请日:200501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06-11-22

    授权

    授权

  • 2005-08-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6-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敌昆虫的繁殖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瓢虫、草蛉人工繁殖生产方法,属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瓢虫种类繁多,且多为农林害虫的天敌,保护和利用其控制害虫早已引起人们重视,在国内外均有有许多成功事例。近年来,有关瓢虫的人工饲料及有关生态学、生物学的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其规模化饲养技术还有待完善,在饲养密度及饲养器具、大批量生产工艺标准、包装储存技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无法进行大量生产,不能满足目前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瓢虫、草蛉人工繁殖生产方法,该方法饲养密度、温湿度条件及饲养器具、包装储存技术科学、合理,探实现了优质、高效、大批量繁殖瓢虫、草蛉,满足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瓢虫、草蛉人工繁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蚜虫饲养

以小麦、蚕豆、白菜、萝卜作为蚜虫寄主植物饲养蚜虫;

(2)瓢虫、草蛉培养

a.成虫饲养:在25-27℃,RH70-85%,光照14小时条件下,采用盒式饲养法,将步骤(1)中的蚜虫连同少量植物枝叶一同放入饲养盒内,每只瓢虫、草蛉成虫投喂蚜虫量为50-80头/天;

b.卵期管理:瓢虫、草蛉羽化后5-7天开始产卵,在饲养盒内放置产卵诱集物,并喷涂产卵诱集液,以使其产卵集中便于收集,及时收取瓢虫、草蛉卵粒,每天收集的卵制成卵卡,并冷藏在8-12℃的条件下,每5-10天为一个批次,将卵卡分批取出,并进行表面消毒后备用;

c.幼虫散养:  22-27℃,RH75-85%的养虫室内,在网笼中置入已接种蚜虫3天的寄主植物育苗盘,然后将同一批次的瓢虫卵均匀的接入,密度为每株3粒卵,其孵化后,植株上蚜虫的数量也逐渐增加,此时维持植物生长良好,以使蚜虫保持足够的种群数量;

d.蛹期:25-27℃,RH70-85%条件下,瓢虫、草蛉幼虫3-4龄时在饲养网笼中放置诱集化蛹器,诱集其在其内化蛹,或在幼虫成熟期,将其连部分植物枝叶一同收集到培育容器中化蛹,在草蛉蛹进入中蛹期后,可将其在2-5℃,RH55-75%条件下保存,保存期可长达50天;

e.成虫的羽化:将瓢虫、草蛉蛹放入22-27℃,RH70-85%的条件下发育,羽化后进行饲养,饲养时雌雄比例为3-5∶1,瓢虫饲养一周后可于7-10℃,RH55-75%条件下进行冷藏,期间每15-20天饲喂一次蜂蜜水补充营养,保存期可长达100天;

(3)包装:成虫盒式包装,幼虫、卵纸袋式包装。

进一步地,所述以小麦、蚕豆、白菜、萝卜作为蚜虫寄主植物饲养蚜虫,在温度18-27℃,光照14小时条件下,采用有土或无土方式栽培寄主植物。

进一步地,所述以小麦、白菜、萝卜作为蚜虫寄主植物饲养蚜虫,当小麦、白菜、萝卜苗高至2-3厘米时,按每株植株2-5头蚜虫的比例相应接入麦蚜、桃蚜、菜蚜,其发育5-7天每株有蚜15-20头时,即可提供作为捕食性天敌幼虫的活体饲料。

进一步地,所述以蚕豆作为蚜虫寄主植物饲养蚜虫,当蚕豆苗高至3-5厘米时,接种蚕豆蚜、豆蚜或桃蚜,接种比例为3-5头/株,6-7天后,单株蚜量50-70头,10-15天后,每株蚕豆苗可繁殖蚜虫100多头,每盆可获蚜虫15000头,即可提供作为捕食性天敌幼虫的活体饲料。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选择出高效繁殖寄主蚜虫的寄主植物种类及蚜虫大量获得技术;瓢虫、草蛉按其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分期饲养,根据其生物、生态学特性而采用适宜饲养技术;试验研制了大量繁殖用器具,提高了繁殖效率;利用物理及化学方法诱集瓢虫、草蛉产卵和化蛹,便于集中收集培养;对制成的卵卡进行表面消毒,提高其孵化率;试验确定了饲养及储存条件;成虫盒式包装,幼虫、卵纸袋式包装,便于田间释放和推广应用。探索出利用活体蚜虫大批量繁殖瓢虫、草蛉的关键技术,实现了优质、高效、大批量繁殖瓢虫、草蛉,用于防治蚜虫等农林害虫,满足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瓢虫、草蛉人工繁殖生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人工繁殖生产瓢虫、草蛉

参见附图1,人工繁殖生产瓢虫、草蛉的步骤如下:

1、蚜虫培养

以小麦作为蚜虫寄主植物,在温度20℃,光照14小时条件下,采用无土栽培方式栽培小麦,在20*30厘米的育苗盘底加垫吸水棉并使保持水分,然后上铺旧报纸,在报纸上撒播小麦种子,每盘1000粒左右,播后上盖塑料薄膜保湿,出苗后揭开,待麦苗长至2-3厘米高时,按每株4头蚜虫的比例接入麦蚜,培养发育6天后每株麦苗有蚜15-20头时,即可提供作为捕食性天敌幼虫的活体饲料。

蚕豆培养蚜虫的方法是:在温度22℃,光照14小时条件下,10天种植一批蚕豆,每批20筐种子催芽后,播种在20*30厘米的塑料筐中,每筐150左右粒发芽种子,播后覆土1厘米,上盖塑料布保湿,出苗后揭开塑料布。当蚕豆苗长至3-5厘米高时,即可接种豆蚜或桃蚜,接种比例为4头/株。7天后,单株蚜量50-70头;12天后,每株蚕豆苗可繁殖蚜虫100多头。每盆可获蚜虫15000头。

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培养蚜虫的方法是:在温度25℃,光照13小时条件下,每10天种植一批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每种各40盆,每盆一株。当长至4-6片叶时,每盆接桃蚜100头,13天后,每盆可增殖蚜虫千余头。

2、瓢虫、草蛉培养

(1)成虫饲养:在26℃,RH75%,光照14小时条件下,采用盒式饲养法,将步骤(1)中的蚜虫连同少量植物枝叶一同放入饲养盒内,每只瓢虫、草蛉成虫投喂蚜虫量为70头/天,人工卵赤眼蜂蛹可在蚜虫缺乏时作为瓢虫成虫的补充饲料。

成虫的羽化:将瓢虫、草蛉蛹放入25℃,RH75%的条件下发育,羽化后进行饲养,饲养时雌雄比例为4∶1,瓢虫饲养一周后于温度8℃,RH60%条件下进行冷藏;

(2)卵期管理:瓢虫、草蛉羽化后5-7天开始产卵,在饲养盒内放置产卵诱集物,并喷涂产卵诱集液,以使其产卵集中便于收集。及时收取瓢虫、草蛉卵粒,每天收集的卵制成卵卡,每7天为一个批次,将卵卡分批取出,并进行表面消毒后备用;

(3)幼虫散养:25℃,75-85%的养虫室内,在网笼中置入已接种蚜虫3天的寄主植物育苗盘,然后将同一批次的瓢虫卵均匀的接入,密度为每株3粒卵,其孵化后,植株上蚜虫的数量也逐渐增加,此时要维持植物生长良好,以使蚜虫保持足够的种群数量;另外,人工卵赤眼蜂蛹可以替代蚜虫作为瓢虫幼虫饲料。

(4)蛹期:25℃,RH75%条件下,瓢虫、草蛉幼虫3-4龄时在饲养网笼中放置诱集化蛹器,诱集其在其内化蛹,或在幼虫成熟期,将其连部分植物枝叶一同收集到培育容器中化蛹。

3、产品的冷藏:

(1)草蛉蛹进入中蛹期后,可将其在2-5℃、RH55-75%条件下保存,50天仍可正常羽化;

(2)瓢虫羽化7-10天后于7-10℃、RH55-75%条件下进行冷藏,期间每15-20天饲喂一次蜂蜜水补充营养,保存期可达100天左右;

4、包装:成虫盒式包装释放应用,幼虫、卵纸袋式包装。

试验实施1:饲料对瓢虫幼虫各龄期死亡率和成虫获得率的影响

                  供试虫数                   死亡率(%)                  成虫获得

饲料处理

                  (头)        一龄      二龄     三龄    四龄      蛹      率(%)

人工卵赤眼蜂蛹    30          0         0        0       0         0       100a

自然卵赤眼蜂蛹    30          3.33      0        3.33    0         0       93.33b

雄蜂蛹            30          3.33      0        3.33    3.33      0       90b

豆蚜              30          0         0        0       0         0       100a

注:表中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人工卵赤眼蜂蛹与豆蚜饲喂成虫和蛹的获得率最好,差异不显著,但与自然卵赤眼蜂蛹和雄峰蛹处理差异显著;自然卵赤眼蜂蛹和雄峰蛹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试验实施例2:饲料对瓢虫幼虫发育历期观察

                  供试虫数                                         发育历期(天)                                           

饲料处理

                  (头)        一龄             二龄            三龄            四龄            幼虫期           蛹

人工卵赤眼蜂蛹    30          2.80±0.15A      2.10±0.21A     1.43±0.25A     3.87±0.27A     10.17±0.36Aa    5.63±0.55A

自然卵赤眼蜂蛹    28          3.14±0.14B      1.93±0.10B     2.82±0.18B     4.36±0.24B     12.25±0.33B     6.57±0.29B

雄蜂蛹            27          2.21±0.15C      2.21±0.21C     2.93±0.15B     4.26±0.18B     11.67±0.29C     7.59±0.28C

豆蚜              30          2.13±0.13C      1.90±0.11B     2.00±0.10A     3.73±0.20A     9.73±0.26Ab     6.03±0.16D

注:表中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人工卵赤眼蜂蛹饲养与饲喂豆蚜,瓢虫幼虫发育历期最短,两者没有显著差异;自然卵赤眼蜂蛹和雄峰蛹饲养幼虫处理间没差异,但与前两种处理相比差异显著。

试验实施例3:瓢虫不同性比产卵量比较

瓢虫交配一次终身产卵,但雄虫的存在又刺激雌虫产卵。因此在规模化饲养中探索群体饲养瓢虫成虫的最佳性比,对提高繁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设4个性别处理:雌∶雄=1∶1;雌∶雄=2∶1;雌∶雄=5∶1;雌∶雄=18∶0(雌虫至少交配过一次)。各处理经鉴别雌雄后的瓢虫放入12*7*16cm的塑料饲养盒中,每盒18头。供给足量新鲜带有蚜虫的蚕豆叶片。每日清扫食物残渣萎焉蚕豆,补充蚜虫,并收集记载各处理产卵数量,重复3次。试验在T=25℃、RH=75、L∶D=14∶10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试验结果见下表。

    处  理    总产卵量/天    单雌产卵量/天    孵化率(%)    雌∶雄=1∶1    915.58±147.23a    33.91±5.74a    81.64±0.09a    雌∶雄=2∶1    1143.32±142.89ab    31.76±3.97a    73.83±23.31a    雌∶雄=5∶1    1535.53±220.80b    34.12±4.91a    90.80±19.52a    雌∶雄=18∶0    1279.47±199.14c    23.69±3.69b    87.02±6.60a

从表中看出,雄虫的存在显著刺激产卵量增加(包括总产卵量和每雌产卵量),但是3个不同的性比每头雌虫每天的平均产卵量差异不大。当性比为5∶1时相同饲养空间和食物所获得的总产卵量最大。不同性比处理的瓢虫产下的卵孵化率差异不显著。

试验实施例4:饲料对草蛉生长发育的影响

供试饲料为:A.啤酒酵母干粉(重量配比为:啤酒酵母粉10;蔗糖8,另添加微量蛋白质);B.柞蚕蛹冻干粉(重量配比为:冻干粉5;蜂蜜2;蔗糖2);C.人工卵赤眼蜂蛹;D.米蛾卵;CK豆蚜。

以豆蚜活体饲喂越冬虫茧新羽化大草蛉成虫,至产卵时,将其卵置于玻璃饲养筒中,玻璃筒两端均以单层棉布封口,然后放入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70%,L∶D=16∶8条件下的人工气候箱中发育,孵化出幼虫供试验用。

1、饲料对草蛉发育历期的影响

试验按照不同饲料设5个处理,3次重复。初孵幼虫分别装入饲养筒中饲养,每筒10头,在瓶底放入碎纸条作为隔离装置,防止相互残杀。每天分别饲喂5种饲料,并定时更换,用海绵球供应水分。每日观察记录幼虫发育进度,直至化蛹、羽化、死亡。

结果显示:啤酒酵母干粉,柞蚕蛹冻干粉2种人工饲料饲喂大草蛉初孵幼虫,幼虫在一龄期间陆续死亡。以人工卵赤眼蜂蛹、米蛾卵、蚜虫3种不同饲料饲养大草蛉,对大草蛉幼虫、蛹、成虫各虫态发育历期以及产卵前期和产卵历期的影响见下表。

                               不同饲料对大草蛉发育历期的影响(天)

饲料/历期     幼虫期             蛹期              成虫寿命          产卵历期          产卵前期

赤眼蜂蛹      8.61±0.29A        14.05±0.25A      27.3±5.21a       7.33±3.54        18.67±3.3

米蛾卵        9.42±0.59A        14.82±0.83A      23.00±4.15a      /                 /

蚜虫          6.41±0.00B        10.86±0.13B      31.93±3.57a      25.50±3.80       9.0±0.51

*“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历期,同列大、小写字母不同分别表示有p=0.01和p=0.05水平的显著差异

赤眼蜂蛹和米蛾卵两种代饲料饲喂,对大草蛉幼虫、蛹的发育历期无明显差异。但均与蚜虫饲喂的对照处理差异极其显著,分别延长1.8-3天。而且发育整齐度下降。用赤眼蜂蛹饲养的草蛉成虫寿命(27.3天)比用蚜虫饲喂的成虫寿命略短,比用米蛾卵饲养的草蛉成虫寿命略长,但均无明显差异。用米蛾卵饲养的成虫不产卵。用赤眼蜂蛹比豆蚜饲养的草蛉成虫产卵前期显著延长,为豆蚜饲养的2倍左右,而产卵历期明显低于蚜虫饲养的大草蛉,仅为其1/3左右。

2、饲料对草蛉存活率(结茧率;羽化率;成虫存活率)的影响

试验按照不同饲料设5个处理,每瓶分别放入10头初孵幼虫,重复3次。每天间隔8小时观察各个虫态发育进度,计算结茧率、羽化率,并观察记载成虫从羽化至产卵的存活率,试验结果见下表。

               不同饲料对大草蛉存活率的影响

饲料/存活率(%)     结茧率       羽化率       成虫存活率

赤眼蜂蛹            76.7A        69.6A        50

米蛾卵              63.3A        89.5B        0

蚜虫                96.7B        96.6B        96.4

*同列大写字母不同表示有极显著差异(p=0.01)

结果说明,用人工卵赤眼蜂蛹饲养的草蛉幼虫结茧率(76.7%)比用米蛾卵饲养的幼虫结茧率(63.3%)略高,但无明显差异,两者与用蚜虫饲养的大草蛉结茧率(96.7%)相比,有极显著差异。用赤眼蜂蛹饲养的大草蛉的羽化率(69.6%)极显著低于用米蛾卵饲养(89.5%)和蚜虫饲养(96.6%)的大草蛉。此外,用赤眼蜂蛹饲养的草蛉成虫存活率为50%,与对照用蚜虫饲养的草蛉(96.7%)差异显著。而用米蛾卵饲养的草蛉不产卵。

3、饲料对草蛉产卵量及成虫寿命的影响

将新羽化的成虫雌雄配对,放置于饲养筒内饲喂,用海绵球保湿,待产卵时,每日隔8小时收集卵粒,统计雌虫产卵量,同时计算成虫寿命。3种饲料饲养大草蛉成虫时,产卵量差异很大。用米蛾卵饲养的成虫不产卵,用人工卵赤眼蜂蛹饲养的草蛉产卵量少,平均为77.67粒,最高为293粒,最低为2粒;用蚜虫饲养的成虫产卵量,平均为382.69粒,最高为780粒,最低为10粒。用赤眼蜂蛹饲养的成虫平均产卵量,最高产卵量,最低产卵量均明显低于用蚜虫饲养的成虫产卵量。成虫平均寿命:用赤眼蜂蛹饲养的为27.3天,用米蛾卵饲养的为23天,用蚜虫饲养的为31.93天;用赤眼蜂蛹和米蛾卵饲养的大草蛉平均寿命比用豆蚜饲养的草蛉略短,但无明显差异;3种饲料饲养的大草蛉成虫最长寿命和最短寿命差别很大,用赤眼蜂蛹饲养的草蛉成虫最长寿命为49天,用米蛾卵饲养的为37天,用蚜虫饲养的为60天;用赤眼蜂蛹饲养的草蛉最短寿命为11天,用米蛾卵饲养的为10天,用蚜虫饲养的为15天。

本试验验结果说明了啤酒酵母干粉和柞蚕蛹冻干粉不能满足大草蛉幼虫的生长需要。人工卵赤眼蜂蛹和米蛾卵可以作为大草蛉幼虫的代饲料,但饲喂效应与蚜虫相比有所显著降低。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